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课件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课件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1)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式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结论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 (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1952年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该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研究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论。夏普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该风险资产的风险。 (3)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 期权定价理论是有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又称B—S模型。90年代以来期权交易已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的主旋律。 (4)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资本市场为有效率的。在这种市场上,证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经济利益。理论主要贡献者是法玛。 (5)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同筹资方式和不同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6)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关人员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对公司价值的不同判断。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 原则一:风险收益的权衡——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 原则二: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 原则三:价值的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 原则四:增量现金流——只有增量是相关的。 原则五:在竞争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原则六:有效的资本市场——市场是灵敏的,价格是合理的 原则七:代理问题——管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 原则八:纳税影响业务决策。 原则九: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些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有些则否。 原则十: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在金融业中处处存在着道德困惑。 原则十一:权责利综合原则——是指在企业管理行使多大权力,就担负多大责任,同时分享多大利益。 原则十二:动态平衡原则——是指企业每年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应维持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 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货币在资金周转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 1.不是所有的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产生时间价值。 2.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时间价值率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时间价值额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 时间价值的意义: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商管理同等学力考试考纲:财务管理》第一章)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1.概念: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a.起点、前提和导向:环境、假设、目标; b.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内容、原则、方法; c.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 管理、企业分配管理; d.财务管理的特殊业务理论:并购、国际企业、集团、 小企业、通货膨胀、破产; e.财务管理理论的其他领域:发展理论、比较理论、教 育理论; 第二节财务管理环境 1.概述:概念、分类、意义; 2.宏观环境:经济、法律、社会文化; 3.微观环境:企业类型、市场环境、采购环境、生产环境;第三节财务管理假设 1.理财主体假设 - 自主理财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 理财分期假设; 3.有效市场假设 - 市场公平假设; 4.资金增值假设 -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 5.理想理财假设 - 资金再投资假设; 第四节财务管理目标(右边四种)1.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概念 1.理论: 1)理论: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预测和指导现实世界的现象 和行为。 2)理论的作用: a.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 b.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2.财务管理理论: 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 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3.结构:

1)结构: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2)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a.构成系统或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 b.这些要素或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排列组合,即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 4.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由财务管理 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二.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1.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a.财务本质起点论: 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 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 能有效的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b.假设起点论: 好处:为本科学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 问题:a.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 b.并不是任何科学、任何时候都以假设 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c.本金起点论: 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 好处: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次展开,从 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问题:必须解决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 d.目标起点论: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 化; 2.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 境; 宏观环境: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 微观环境: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财务的五次发展浪潮:

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概述

项目一会计差不多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进展历史; 2、理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3、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4、掌握会计要素的类型及定义特征; 5、了解会计计量属性; 6、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及几种差不多经济业务类型; 7、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 任务一学习会计差不多原理 任务导入: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进展而进展的。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掌握会计差不多

原理首先要了解会计产生的动因及进展历程。 任务1.1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进展 (一)会计产生的动因 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进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治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操纵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会计进展简史 1、古代会计时期 会计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进展。 ①西周时期: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 ②唐宋时期:

宋代官厅中,办理钞票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起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这是我国会计学科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 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③明末清初,手工业和商业趋于繁荣,为适应计算盈亏的需要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 进-缴=存-该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会计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会计职能 2、会计目标 3、会计分期 4、持续经营 5、可比性原则 6、历史成本原则 7、权责发生制原则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9、重要性原则 二、判断题 1、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的要求,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后者是从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2、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3、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的。 4、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前提下,要根据某一项会计核算容是否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来决定对其进行核算的精确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上予以单独反映 5、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计量理论的基本依据。 6、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要求。 7、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正确进行资产、负债计量的基本准则。 8、会计分期不同,对利润总额不会产生影响。 9、货币计量前提还包括币值稳定这个前提。 三、选择题 1、下列可作为会计核算主体的()。 A 、某一企业 B、某企业部实行独立核算的分厂 C、由若干独立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某村级组织 2、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确的是()。 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3、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空间围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4、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时间围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5、上市公司的下列行为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A、由于增加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中级财务会计》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蔡志忠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一、会计职业 ?企业会计(Private Accounting) ?政府和非盈利组织会计(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审计(Audit) ?会计教育(Accounting education) (一)企业会计 1.财务会计:依据公认会计原则向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和管理所需要的关于该企业整体及其分部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 2.管理会计:主要根据企业管理部门的特定需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信息。 3.成本会计:着重研究成本的计算、控制和预测的理论和方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或理财决策和业绩,评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成本信息的会计系统。 4.税务会计:纳税人以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方法进行税务筹划与纳税申报的一种工作。广义上说,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延伸。 5.财务管理:对单位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进行管理。 (二)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会计 对政府部门和各种非盈利组织,(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图书馆、慈善机构、各种基金会等)各种基金的拨入和使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三)审计 (四)会计教育:从事会计教育是会计职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包括会计教学、会计学术研究。 (五)会计事务管理:政府财政部门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及管理。 二、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AAA):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辨认、 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APS)发表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 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着眼于有关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通用报告即财务报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SFAC NO、1中指出:财务会计关注的是企业的资 产、负债、收入、费用、盈利等方面的会计。 我国的定义:财务会计是按照一定的会计程序,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财务报告为主要手段为企业外部联系人提供决策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1.财务会计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法规、制度的规范要求;

会计实务的基本理论练习题

第一章会计实务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差不多前提是()。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2. 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3.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A.打算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托付加工物资 D.预收款项 4. 下列项目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发行公司债券 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 D.支付现金股利下列

5. 各项中能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化的是()。A.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B.权益法下年末确认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盈利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将一项房产用于抵押贷款 6. 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C.出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7. 下列会计等式不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权益 C.收入-费用=利润 D.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8.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9.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以后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10.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纳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可理解性 11.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这是为了满足( )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相关性 D.重要性 12.企业关于差不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早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

《会计基础》第一章(基础会计课件)

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标:应使学员能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历程,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假设的内容;能够掌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及会计基础;了解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A)会计的概念及目标 一、什么是会计 会计,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体现会计的实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4)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产生:原始社会“结绳记事”等时期 发展:古代阶段→近代阶段→现代阶段 归结几点结论: 1) 会计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2)会计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管理工作,适应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 3)会计对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必需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会计越重要。 四、会计对象 概念: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资金运动的过程: 1) 对企业的资金投入; 2)资金的循环周转; 2.1资金形态的转换而带来的资金价值的互相交替 2.2从资金过去的价值量和现在已经变化了的价值量相比较而得出的价值增值。 3)资金退出企业。

五、会计目标 概念:指要求会计工作所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具体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 B)会计的职能及方法 一、会计职能的概念 会计职能,即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有基本职能、拓展职能之分 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 2)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评级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概念: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会计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财务报告 C)会计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 a)会计主体: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范围 b)持续经营: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应该连续不断进行,按既定目标持久地经营。 c)会计分期:对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在时间上进行人为地划分成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分期结算和编制财务报告。 d)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基础 概念:指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会计基础。

会计理论练习题

《会计理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最早的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于( ) A、1992年 B、1993年 C、1996年 D、1983年 2.目前会计理论界所说的公认会计规范主要是指( ) A、管理会计规范 B、成本会计规范 C、财务会计规范 D、审计理论规范3.会计基本理论的中心是( ) A、会计对象 B、会计目标 C、会计职能 D、会计确认与计量4.实证会计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应当是什么 B、引导出好的会计实务 C、是什么 D、效益最大5.规范会计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是什么 B、应当是什么 C、公正性 D、是否有效益 6.美国现在的财务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是( ) A、规则导向 B、原则导向 C、目标导向 D、政府导向 7.最先与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现等效的国家或地区是( )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欧盟 8.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总部设置在(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加拿大 9.最先提出公认会计原则的国家是(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加拿大 10.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的总部设置在(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加拿大 11.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是( ) A、收入准则 B、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C、现金流量表 D、建造合同12.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起点( ) A、财务报表要素 B、会计初始确认 C、财务报告目标 D、填制原始凭证13.在资本市场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较切合实际的财务报告目标是( ) A、受托责任观 B、决策有用管 C、契约成本论 D、为纳税服务 14.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及时性和( ) A、客观性 B、反馈价值 C、谨慎性 D、一致性 15.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可核性和( ) A、客观性 B、反馈价值 C、谨慎性 D、中立性 16.美国第6号概念公告中,规定的非盈利组织会计要素有( )个 A、六 B、五 C.、十D、七 17.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就是( ) A.、企业会计基本准则B、会计法C、财务会计报道条例D、会计制度18.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中没有规定( )会计要素 A、资产 B、负债 C、产权 D、利润 19.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 A、历史成本 B、现行售价 C、现行成本 D、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20.对会计理论影响最大的资产观点是( )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 会计: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以资金运动作为会计对象;3、以提供决策使用者相关决策信息为会计目标;4、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专门技术和方法;5、具有反映和控制两种基本职能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 持续经营:企业或者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会计分期: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地划分的各个相等的期间

货币计量: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权责发生制:亦称为“应计制”,即会计对收入和费用应根据实际影响期间来确认和计量,而不是根据其发生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收付时间来确认和计量 收付实现制原则: 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收益和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配比原则: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该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

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实质上看,企业控制了该项资产的使用权及受益权。所以在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

论会计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2011年09月 论会计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文/丁广林 摘 要:本文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151-01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原因。会计基本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价值运动”。由于市场经济要求参与持场竞争的单位必须是独立经营、自主理财、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最理想的组织形式是企业,从而产生了“会计主体”假设。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会计主体可能长期生存,也可能被淘汰而歇业清算。在会计处理上两者是有巨大差别的,然后者是少数。为了规范在正常情况下处理会计业务和提供报告的需要,由此又连带产生了“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二、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一)会计对象、要素的概念。会计对象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其二指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反映与控制对象和该系统的处理对象,这里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财务会计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它必须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标的要求加以划分,要素只代表会计对象广泛的分类,以便组成财务报表的框架。(二)会计的对象、要素、目标和会计基本假设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推论。1、会计的对象与会计的目标。第一,两者虽然分别代表客观事实和主观要求,但二者是互相影响的:在一般情况下,对象制约目标;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又能改变对象。甚至有些会计的重大方法(如复式簿记用于记录、历史成本用于计量、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用于确认)都会影响对象的发展。第二,现代会计通常以运用复式簿记为标志,但无论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时期,还是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会计的对象则始终同目标相呼应。第三,在现代财务会计的影响下,作为会计的价值增值运动,在时间上还应有所扩展。已发生的过去价值增值运动固然仍需成为财务会计的对象,而预期发生的未来价值增值运动,主要是其中的现金流动,也应受到重视,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把它列为财务会计的对象。2、会计的对象和会计基本假设。第一,“会计主体”假设使会计对象的空间范围被缩小到主体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的对象是在一个主体(企业)中进行的价值运动和价值增值运动。第二,“持续经营”假设决定了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增值运动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在资本投入方面,会计计量按照历史成本;在资本产出方面,会计计量按照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第三,“会计分期”假设把价值增值运动的长流按期间隔断,以便于财务会计能分期编制报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可满足其决策需要的信息。第四,“价值运动”假设的第一层含义即以货币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指出了财务会计对象的性质,其第二层含义即币值稳定不变决定了计量属性的最佳选择是历史成本。 3、会计的对象与会计的要素。要素与对象的关系首先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其次是具体与抽象。具体是指会计要素,对于具体的交易和事项,借助于会计要素,既能概括地作定性说明,又能较确定地作定量描述。 4、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要素。会计对象应怎样分割?它为什么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所组成?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则要考虑会计目标,研究会计目标提出的信息要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是由当前财务会计目标——主要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所决定的。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职能 财务会计的目标可说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受到人们(主要是信息使用者)主观期望的影响。而所谓职能,则是指一事物所固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备的功能。目标和职能,一为主观要求,二为客观存在,两者有明确的区别。 四、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一)财务会计的确认。“确认”是把某个项目作为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其他要素正式记录或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同时包括把文字和数字先分别归集于账户的合计,而后应纳入财务报表的合计。广义的确认概念可以把会计上的记录、计量和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三个过程都包括在内。任何一个项目的确认都必须要同时满足四项标准: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1、会计确认的基础之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概念,人们在对它作出解释时,总是将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照。2、会计确认的基础之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一般只用来确认收入与费用,并且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会计主体没有现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也没有债权与债务。(二)财务会计的计量。会计计量被视为会计系统的核心环节,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特征、方面)”两个方面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计量模式。计量单位通常有两种选择:名义货币,或代表货币的购买力。一般以各国法定的“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现行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贴现值等。在我国还允许按计划成本计量。除了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另一要素是计量对象,它包括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其中以资本计价较富争议性。从理论上来讲,资产的价值在于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应当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来反映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并采用一般购买力单位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五、财务报告 (一)会计信息的需要、供给与财务报告。理论上来说,只有存在着利益上的相关性,人们才会去关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而法律限制、契约规定、政府规章等因素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确定。由于提供信息存在成本、企业拥有自己的商业机密、财务报表形式和篇幅有限以及信息使用者地位不同,使得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不能得到充分、平等的满足。(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首先,财务报表的目标发生变化之后,现有财务报表结构体系表现的不适应性。对于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投资人)来说,有助于他们可靠地评价投资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期盈利等有关未来的信息和现金流动的信息,是现代财务报表所缺乏的。其次,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立足于原有经济环境之上的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现实:风险性与不确定性高;国际市场一体化已基本形成,参与市场的交易主体变得多而复杂……最后,财务会计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由于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最后一个环节,它只能以前面各环节如确认、记录、计量等的结果为基础。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防讯机动抢险队 财经视点 2011.09 151

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

论文提纲 一、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二)发展绿色会计的意义 (三)绿色会计对传统会计的批判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 (一)绿色会计的确认 (二)绿色会计的计量 (三)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 三、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建议(一)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二)建立健全绿色会计法规制度 (三)强化对绿色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参考文献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会计界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会计人希望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环境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环境决策。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企业经营,政府决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改变为物质生产而生产的传统观念,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会计学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对绿色会计的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会计环境企业 当今社会,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腾飞,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实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与这一行动相适应,许多会计研究人员不断将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畴中,以价值形式,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以促进人们环保的加强。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热潮的掀起,会计如何投身于环境保护、如何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发展更是成为会计界瞩目的焦点,从而也直接导致了绿色会计这一现代会计新型分支的创立和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组织在会计工作中开始考虑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会计理论界也开始对绿色会计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西方绿色会计理论日渐成熟,在这些国家会计核算中,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收益等要素加以确认和计量;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思想意识和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也相对落后。与此相适应,绿色会计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

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应采取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其采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相关性 D.明晰性 2.A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发票已经开出,商品已经发出,已经办妥托收手续,但此时得知对方企业在—次交易中发生重大损失,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贷款,为此A股份有限公司本月未确认收入。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谨慎性 B.权责发生制 C.实质重于形式 D.历史成本 3.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致、相互可比。则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客观性 B.可比性 C.一贯性 D.重要性 4.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5.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6.下列有关所有者权益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C.所有者权益金额只取决于资产的计量 D.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7.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委托加工物资 D.预收款项 8.下列说法中,能够保证同一企业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的是()。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A.持续经营B.会计主体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 2.下列选项关于资产的定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B.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由企业拥有或控制D.现在就应该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A.所有者权益B.负债C.利润D.资产 4.下列各项资产中,企业不能够确认为资产的有()。 A.已经付款并收到发票,但尚未到达企业的原材料B.经营租入的设备 C.融资租出的设备D.预付的购货款 5.下列各项收到的款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有()。 A.出租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B.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D.提供劳务收入收到的价款 6.根据负债的基本特征判断,下列不是负债的是()。 A.应付账款B.预收账款C.其他应付款D.预付账款 7.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8.A公司2007年9月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发票已经开出,商品已经发出,已经办妥托收手续,但此时得知对方企业在一次交易中发生重大损失,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为此A公司本月未确认收入。这种处理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实质重于形式B.权责发生制C.谨慎性D.历史成本 9.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B.可变现净值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 10.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相关性B.可靠性C.重要性D.可比性 1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B.可理解性C.相关性D.可靠性 12.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会计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教材前3章) 一、概述 【考点1】会计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②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会计账簿 (五)进行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1)监督什么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 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 (2)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事前、事中、事后 事前会计监督:制定预算和费用定额是否合法、经济上是否可行 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

3.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依据;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考点2】会计对象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资金运动 【考点3】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是指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财物:具有实物形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应收和预付款项 债务: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 4.资本的增减:明确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 5.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第一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本章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会计报表的结构; ●掌握财务报告的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理解权责发生制基础; ●用会计等式描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解释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复式记账的产生 第二阶段:会计准则(即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的出现 第三阶段:两大会计分支的形成:●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向企业外部决策者提供信息的会计, 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向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信息的会计, 又称“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有股东、 债权人、银行、政府部门、公众等;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各部门。 ●法规的制约程度不同:财务会计必须遵守会计法 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弹性。 ●信息的时间特征与间隔不同:财务会计提供历史 信息,管理会计提供未来信息;财务会计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即会计期间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可不定期提供信息。 ●信息的计量手段不同:财务会计提供货币计量信 息;管理会计提供货币和非货币信息。财务会计企业外部 使用者 有GAAP 复式记账法历史信息 管理会计企业内部 管理层 无统一 标准 数学、统计、 运筹等 未来信息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 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或规则,包括两个层次: ●会计基本原则:对财务会计的总体要 求。 ●会计具体准则:具体业务处理规则。1、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有以官方为主并吸收民间权威人士参加,如法国的财政和经济事务部、日本的大藏省、我国的财政部等。 西方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由民间的权威机构(会计职业界)制定,在官方干预下进行。 2、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起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1936年起正式发布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FASB),成立于1973年的独立的民间机构。3、公认会计原则的特征 (1)公认性 (2)权威性 4、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IASB) 5、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于1992年发布,1993年7月实施;1997年开始发布具体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整体性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至今已发布至第41号具体准则。 ●2011年10月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实施。(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原则 会计报表及其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