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追忆打捞英国“海神”号潜艇

追忆打捞英国“海神”号潜艇

追忆打捞英国“海神”号潜艇
追忆打捞英国“海神”号潜艇

追忆打捞英国“海神”号潜艇

赵常信赵炳华杨振勃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这是一桩鲜为人知的往事。1931年,英国皇家海军“海神”号潜艇因何来到中国威海刘公岛海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艘潜艇沉没海底?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打捞这艘沉没潜艇的背景是什么?是谁组织参与了这次打捞工程?打捞出水的潜艇何去何从?所有的疑问都是一团迷雾,所有的猜测都让这一事件极具想象力。况且,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打捞工程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本刊根据掌握的线索。特约专业人士进行追踪采访,所有谜团逐渐清晰——

寻访知情人

今年元月中旬,《现代舰船》杂志社的编辑从北京打来电话:据说上世纪30年代威海海域沉没过一艘英国潜艇,我国于70年代打捞出水。带着这唯一的线索,我们采访了许多老人,查遍《威海市志》,均无所获。

潜艇沉没在威海海域,打捞的事肯定与邻近的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有关。于是,我们驱车赶到烟台,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中国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办公室副主任刘河孝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不无遗憾地说:“烟台救捞局组建于1973年,我是1975年到烟台局工作的。局志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也没有听说过有这回事。”他的话可谓权威。为了不致让我们太失望,刘副主任表示,他帮助我们问问当时烟台救助站退下来的老同志,一有线索就打电话告诉我们。我们无功而返。

原来,40年前的中国只有一家海上救助机构一一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在烟台设了一个救助站,站里一切工作都由上海局直接安排,直到1973年,烟台站才从上海局独立出来,组建了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直属中国交通部,至此才有记载。就在我们返回途中,接到了刘副主任的电话,他兴奋地说:“真有这回事。当年参加打捞工程的顾隆生和顾龙生两位退休老人都找到了。他们一个是当时烟台救助站的副站长,一个是工程师。”

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惊喜我们又当即返回烟台,去探访两位当事人。名字只差一个字,而且同一读音的两位老人,是从上海局调到烟台站工作的,烟台局成立后,他们就一同留在了烟台:两位都已年过七旬的老人,对这件事记忆犹新,用至今未改的上海话向我们叙述着30年前打捞潜艇的那一幕,特别是工程师顾龙生,至今保存着当年打捞工程的请示报告和一些技术资料,还保存着从潜艇中打捞出的一张印有英国皇家海军军徽的“航行记录”。就在我们翻看这些珍贵资料的时候,我们委托威海地方的朋友帮助查找的相关资料也有了进展。在威海到烟台的奔波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我们终于将70年前的这一沉船事件以及40年后的打捞工程基本摸清,揭开了这个历史谜团。

英国距中国万里迢迢,远隔重洋,这艘潜艇为何要跨过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来到中国威海?我们的采访就是从这个问号开始的。据资料记载:威海卫地处山东半岛东北端的黄海之滨,北与旅顺口遥相对峙,共扼渤海门户,形势险要,素有“渤海锁钥”之称。镶嵌在威海湾内的刘公岛,扼守中流,把海湾一分为二,形成东西两口,吃水极深,能通巨舰,

成为威海卫的天然屏障,威海卫正是处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历来为帝国主义国家所觊觎。早在1813年,英国皇家海军的“阿里斯特”号快帆船和“里拉”号单帆船就曾在威海湾内停泊,观察威海卫及刘公岛上形势。1832年7月,英国东印度公司间谍船“阿美士德”号又来威海湾侦察,测量了一天,掌握了海口、航道、刘公岛及海湾沿岸形势等大量情况。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境内展开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争斗。这时,早已垂涎欲滴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乘机强租了包括刘公岛和威海湾之群岛及沿岸以内10英里的威海卫之领域,遂之其海军舰只就驶进了刘公岛。

1901年以后,英国便在这里开始建设他们的海军基地,当时,其远东舰队司令部就设在刘公岛上。港湾内常年停泊着他们的军舰,尤其是每年夏季,经常有一艘旗舰,五、六艘巡洋舰,八、九艘鱼雷快艇停泊。驻岛海军陆战队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官兵达1500人左右。

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比、荷、葡、中9个国家举行了华盛顿会议。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发表了各国在华租借地的提案,但英国代表贝尔福却以种种借口不想交还租借地。

但是,威海卫是中国的领土,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将威海卫早日交还中国。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激愤情绪,英国代表贝尔福于1922年2月3日致函中国代表施肇基等,声称交还威海卫要附以适当的条件,并陈述组织中英委员会研究此项问题及建设办法等。贝尔福提出的交换威海卫的条件是:⑴准许英国兵舰仍旧于夏季驶行威海卫,不加限制、不缴船钞;⑵准许英国海军军需物品存储装卸,不加限制,不征税,并保存所需产业;⑶准许英国在威海海面训练海军,保护英国人财产,准许英国人参与市政。

1924年5月,北京政府又派外交总长顾维均与英使重开谈判,磋商10数次,英方才稍作让步,但实际内容仍无多大改动。就是这样的一纸不平等条约,竟在同年10月由北京政府国务会议通过了。英国政府亦表示准予签字。约未签而中国政局突变(曹锟倒台),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交收威海卫事又搁置下来,1929年6月,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又通过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提出交涉。蓝普森以交收威海卫专约草案业已于1924年议定,执意要照草案签字,只字不能变动,为此双方争执了数月,英国才答应与我国重新开议,分为《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和《协定》两个部分、同年4月18日,外交部长王正廷会同英国驻华全权公使蓝普森,在南京正式签字,后经中英两国政府先后批准。这样,中国与英国历时9年的关于交收威海卫的交涉,方告结束。

1930年10月1日,中国终于收回威海卫租借地,但刘公岛却被英国继续强租占用,续租期为10年.这也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交还威海卫而要挟我国的先决条件、当时续租刘公岛《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刘公岛内房屋数所及便利数项,如附件所列举,借与英国政府,作为英国海军消夏养疴之用”,“英国海军得享由刘公岛抛锚处所、打靶至外海操练之利益”,“得享在刘公岛登岸操演打靶之利益”,“所有英国海军需用各项物品,在威海卫输入,存储、装卸、转运,得按照通商口岸惯例允许之”。事实上,刘公岛是继续为英国所霸占的一个海军基地。

1931年春,英国太平洋舰队远涉重洋驶来威海卫,停泊在刘公岛铁码头附近,官兵达一万余人,以显示其规模和实力,也是英帝国主义炮舰政策的直接反映。据当地人当年亲眼所见,在其舰队中,有两艘航空母舰轮流在港湾内值勤(当地人称“飞机老母”),一艘叫“竞技神”,另一艘叫“鹰”。两舰除有100多架飞机停在甲板上,还有许多没有组装好的飞机在航母的机库里。飞机的种类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水上飞机等。当时“竞技神”号就停泊在铁码头西南水面100多米处,其周围还停泊了4艘大小与“老母”等同的战舰。这些战舰都有3个大烟囱,各载有一架战斗机,两侧均有加固的钢板,舰面上装有机关枪和大炮,说明武器装备是很强的。还有一艘潜水母舰,带有12艘潜艇。据推测“海神”号就是其中

的一艘。另有两条2000吨级重的大油轮也停泊在这一带,随时为各舰艇加油、英国驻岛舰队官兵,军事训练主要是实弹射击,基本上每周打靶一次。据当地的老人们说,在一次打靶过程中,曾经误伤过一架飞机,掉人大海,后打捞上来的飞机残骸,就堆放在岛内麻井附近的小山坡上。还有一艘潜艇,出海演习时沉没,当时请来日本打捞船,搞了好多天也未打捞上来,这就是“海神”号。从后来打捞出水的潜艇损坏情况及各种资料分析,“海神”号确实是在演习过程中被撞沉没。

但据1972年8月28日中国海军航保部下发的第38期《海军情报》记载:1931年6月9日,英国皇家海军“海神”号潜艇在山东半岛北岸威海刘公岛外约2l海里处(东经122°14'33.98",北纬37°49'58.98"),与中国轮船“渝泰”号相撞沉没。该艇1930年服役,水下排水量1975吨,沉没深度130英尺(约39.6米),损失人数20人,幸存者35人。

41年后的“威海一号”打捞工程

“海神”号潜艇沉没后,英国曾请日本打捞船打捞过,但未能成功。从此,便沉睡大海达世纪70年代初,中国唯一一家海难救助打捞局——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将捞这艘沉没潜艇的事宜列入日程,据亲自参与打捞工程的工程忆说,局党委提出打捞该沉没潜艇的理由有三条:一是该艇沉没在捕鱼作业有影响,打捞后有利于渔业生产;二是捞取废钢铁支援工农业建设;三是通过打捞施工为进一步提高潜水作业和海上施工打捞技术积累经验。副站长顾隆生说:除了这三条外,可能还有一个加密的原因,那就是为海军部队组织封锁渤海湾演习清扫海底障碍。

1972年初,上海局把打捞任务下达给第一工程队和下辖的烟台救助站,并将工程名称定为“威海一号打捞工程”。同年7月17日,施工队开始进入实地测量工作。经潜水员下水探摸,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资料记载,沉没潜艇总长91.2米,宽估计为6米,钢质艇壳。指挥台围壳倒塌,在其附近艇体外壳损坏,因沉船上渔网较多未能详细了解。另摸到潜望镜距水面22米,艇体上长有大量大马牙,艇体陷泥较少,沉船四周水深左38.7米,右39.2米,艇首主甲板距水面3l米,左舷34米,右舷34.1米,后倾3°,左右基本平正,艇首向东-艇体外壳锈蚀破损比较严重,距艇首14-17米处有三个破洞,在第三洞处舷侧外板已无,并约有锚链二根吊挂艇外,内部管系暴露。在左舷自上至泥线有一裂缝,宽1.34米,铁板向里凹;右舷杂乱铁板较多。鱼雷,水雷,武器装备和储备情况难以查证,指挥台围壳前的主炮尚在。根据上述测量资料,工程人员对沉艇重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估算。首先,他们参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U—89型艇,U-161型艇,VⅡD型艇等资料进行分析,该沉没

潜艇多数是双壳式;其次是参照舰艇理论要素的简要数据,估算该潜艇排水量为1031吨。关于潜艇内淤泥情况,他们认为,该艇非战争原因沉没,结构水密情况较好,加上当地水流缓慢,水质清晰,艇体陷泥较少,估计艇体内的淤泥不致过多。

尽管工程人员的分析估算比较准确,但为了万无一失,他们还是又假定了两种情况,把艇体内可能淤泥平均高度力1米时和艇体内可能淤泥积满时的初浮打捞重量计算得非常精确。同时,他们又从潜艇结构水密性较强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艇体内是否留有空气这些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全,都会对打捞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1972年6月2日,第一工程队和烟台救助站,根据测量分析的情况,制订出了“咸海一号沉船打捞工程施工方案”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制订了两套打捞方案,呈报上海局第一种方案是逐步打捞方案(即用浮筒吊抬法);第二种方案是折线起浮打捞方案。6月19日,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委员会,向第一工程队和烟台救助站下发了《关于威海一号施工方案的批复意见》。上海局基本同意第二套施工方案。但也提出了值得考虑的几个要点:一是关于重量分析部分:按测量资料艇长86.1米,如探摸测量误差不致过大,则实际吃水和排水量均有可能大于方案所提的估计数,即吃水可能接近4.1—4.7米,水下排水量可能介于1200—1400吨之间,二是关于可变重量:燃料一般是艇重的8%,最大储备可能达200吨左右;材料、润滑油,粮食、淡水等约占总重4%,约60吨左右;鱼雷、水雷武器,最大储备可占总重6%—7%,约90—100吨;储备排水量约110-180吨之间。以上可变重量的总和相当可观。三是关于起浮事宜:从潜艇结构来看,应作为球体,其直径接近甚至小于布设浮筒的直径,即使浮筒放得很低,实际上浮筒与艇体的贴靠部分,仅仅是球体的两个点,不像通常抬沉船那样稳妥。由于接触面不大理想,在上升过程中,将增加浮筒和千斤顶向前滑动的可能性,对此应有足够估计。

上海局的这个批复考虑得十分周密,不仅充实了施工方案,更重要的是给施工人员打了气,鼓了劲,增添了信心。6月24日凌晨,上海局“红捞”5号由“红拖”1号送往“红救”l号接高拖缆,拖带500吨型浮筒2只,250吨型浮筒6只等打捞工具,从烟台港出发航赴“威海一号”工地6月25日7时30分,烟台救助站副站长顾隆生第一个下水去量千斤顶位置,尺寸恰好达到施工图要求与此同时,海军某部航保处的冯洪达处长,与第一工程队的卫洪涛、赵洪勤,烟台救助站的顾龙生、段室发四名工程人员,乘坐“海潜”433号去烟台蛋岛现场测量滩地为沉船打捞后的拖带抢滩做准备。

打捞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大,海军也派潜水员加入到打捞队伍中。“红捞”l号、“红拖”6号、7号、8号等工程船只也相继赶来。从6月24日进人工地到6月25日成功起浮,上海局和海军潜水员累计下潜近百人次。整个工程除拖救船发生简单的机械故障外,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这在当时技术装备条件较差、尚无打捞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复杂的打捞任务,堪称奇迹。

出水后的“海神”号何去何从

1972年7月15日凌晨l点整,沉睡海底41年的“海神”号被惊醒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首次起浮一举成功,并于当日,由“红救”l号、“红救”6号拖到烟台蛋岛西南方向搁浅。20天后,又从蛋岛拖到烟台北岛部队船厂和车口村之间待命。

10月6日,上海局领导亲临现场勘察潜艇,并把任务下达给救助站,同时做出了“创造条件拖沪,经过努力不成就地拆解”的指示。烟台站党支部根据局领导的意见,立即向全站人员作了动员,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主要是如何减轻沉船体内部重量,封补其创口,增加其浮力,为拖沪创造必要的条件。

该潜艇分为七个舱,第一舱为首雷舱.第二舱为艇员住舱,第三舱为中央指挥舱,第四舱为主机舱,第五舱为主副机舱,第六舱为艇员住舱,第七舱为尾鱼雷舱,第二、三舱分上下层,下一层系蓄电池舱根据这一情况,他们首先把清舱的重点放在机舱和首/尾鱼雷舱,

使沉船内的淤泥和杂物清除掉,为吊除鱼雷和主副机做准备。

然而,由于潜艇内的机器锈蚀在一起,加上机舱工作地方小,工作进度较慢,更严重的是艇上的武器、弹药数量较多,均有爆炸的可能,因此,在工作中既不敢随意敲击,更不敢大胆拆解另据资料表明,艇上还有至少30个高压气瓶,压力高达18O—200个大气压,也是一种危险器材,在工作中既不能敲击,更不能风割,必须小心翼翼地寻找其阀门将气放掉。正是这些不利因素所致,使清舱工作十分缓慢。

10月中旬,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派出5名同志前往烟台站协助鱼雷舱的拆清工作。他们首先将5条鱼雷的气体和4只高压气瓶的气体放掉,其中有一条雷的气体放了近6小时之久。鱼雷头内的炸药已被海水溶解了,据海军同志分析,炸药可能是硝酸氨,雷头上的引爆装置,在非战争期间一般不装在雷上,有专人保管。鱼雷内的气体放了,炸药已溶解了,引爆器又未装在雷头上,所以,鱼雷吊出舱的爆炸危险已经排除。随后,海军潜艇支队的同志和烟台站工作人员一起,将五条鱼雷相继吊出,并将鱼雷解体为雷头,雷体,雷尾运回烟台救助站。另有一条鱼雷装在右舷中间一只发射管内,但已经和发射管锈在了一起,后经小心分解,排除了危险性。同时在弹药库内清出102毫米炮弹134枚,步机枪子弹约4500发,转轮枪子弹约3000发,步机枪练习子弹(无头子弹)约500发,滴火头约100多只,但查不清为何所用。所有弹药除子弹运沪交上海局处理外,其余全部就地销毁。

拆清工作的第一危险性排除后,工作人员又转入对施工具有潜在危险的蓄电池舱。经过对第二、三舱底层舱进行抽水,了解到蓄电池舱内共有三组蓄电池,每组112只,共336只,尺寸为0.44×0.33×1.02米,每只重约320千克。这些蓄电池被吊出舱室,为清理机舱奠定了基础。

从10月29日开始,烟台救助站和航修站工作人员全部转入清理机舱的工作。按照上海局的要求,主机要在舱内零散拆除,目的就是减轻艇体的重量,增加其浮力,为拖沪创造条件。然而,大家在反复研究后一致认为:主机拆散上吊是非常轻松的,但拆除的工作量太大又复杂,许多机器锈蚀在一起,已无法搬动。即使按要求逐件分散拆下,损坏性大,工作进度太慢。如果把主机整台吊出,就只拆连在主机上的管系和机座螺丝即可,这样做省工、省物,进度快,损坏性小,具有机件集中不分散等优点。特别是气候已经转冷,必须提前完成这一任务。烟台救助站党支部根据群众意见,暂时决定以整台主机吊运为前提开展工作。但因整台吊运需要在潜艇艇体上开大口,所以将这一想法上报上海局。

烟台站的这一请示得到了上海局的认可,但由于整台吊运需要在艇体上切割大面积的创口,故放弃了“创造条件拖沪”的初衷,并决定由烟台站负责“就地拆解”。

从11月初开始,烟台站与航修站拆机组的工程人员,全力以赴地转入拆艇工作。整个拆除工作持续到1973年春才完成,累计拆得废钢铁约908吨,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些钢铁分别调拨到吉林、沈阳等地,支援工农业生产。

潮起潮落了70余载,无沦是潜艇的沉没,还是后期的打捞,都已成为事过境迁的昨日旧闻了但是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渊源,仍使我们感受到“老话重提”的价值。从1898年7月1日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正式签订,到1940年11月15日舰队全部撤走,历时长达42年。在这42年中,英国殖民主义者不断地进行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使中国人特别是威海卫人民饱经忧患,倍受凌辱。他们的军用飞机凭什么能在中国的领空上横冲直撞?他们的战斗舰艇凭什么能在中国的领海上耀武扬威?他们的官兵凭什么能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无忌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耻辱的历史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强大的力量,贫穷落后就要受欺挨打!

[未经作者及本刊允许,不得转载。]

资料:“海神”号是英国海军P级潜艇中的一艘,是在O2级潜艇的基础上作了若千改动形成的一级巡逻潜艇,1927财年计划建造6艘,1930年完工。艇首为尖艏形,复合壳体

结构,水上排水量1475吨,水下排水量2040吨,长88.14米,宽9.12米,吃水4.85米,安全潜深可达95米。该级艇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装载MKV Ⅲ型鱼雷,在雷速40节时射程可达4570米。除“海神”号外,该级艇的其它5艘均参加了二战,其中“潘多拉”号和“帕提亚”号被改装成运输潜艇。在二战中有4艘艇被毁,只有“希腊海神”号一艘保存到战后。

《现代舰船》2002.6

俄国主要档案馆情况简介

俄国主要档案馆情况简介 沈志华编译 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管理局 ΥедералънаяАрхивнаяСлужбаРоссииРосархив 地址:莫斯科市,伊利尼卡大街12号 电话: 206—27—85;206—23—25;206—35—31;200—42—05(传真) 路线: (地铁)中国城站,卢比扬卡站,革命广场站 局长: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科兹罗夫(ВладимирПетровичКозлов),电话: 206—35— 31 第一副局长: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秋涅耶夫(ВладимирАлексеевичТюнеев),电 话: 206—23—23 副局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叶列姆钦科(Владимир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Еремченко),电话: 206—23—26 副局长: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塔拉索夫(ВладимирПетровичТарасов),电话: 206— 27— 85 历史沿革: 作为俄国的档案管理机关,该局成立于1992年9月30日。其前身是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 委员部档案事务管理总局(1918~1922年)、俄罗斯联邦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档案管理局 (1922~1929年)、俄罗斯联邦中央档案管理局(1929~1938年)、苏联中央档案管理局(1929~1938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档案管理总局(1938~1948年)、苏联内务部档案管理总局 (1948~1960年)、苏联部长会议档案管理总局(1960~1991年)、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档案管 理总局(1955~1990年)、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档案事务委员会(1990年11月~1991年11 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档案事务委员会(1991年9月~1992年9月30日)。 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АрхивПрезиден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主管部门: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 地址:莫斯科市,旧广场4号 电话224—06—82,224—07—76 路线: (地铁)中国城站,卢比扬卡站,革命广场站 馆长:科罗特科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КоротковАлександрВасилъевич),电话: 206— 13— 33 副馆长:阿卡尼娜·玛利娜·米哈伊洛夫娜(АганинаМаринаМихайловна),电话: 206— 51— 82 历史沿革: 该馆成立于1991年12月,其前身是1955年至1990年7月的原苏共中央总务部第6处 档案馆和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的原苏联总统档案馆。1993年档案馆从斯大林的原寓

当今世界各国核电发展情况介绍

当今世界各国核电发展情况介绍 导语:全球首座商用核动力电站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全球有445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在31个国家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87GW,另有64座在建。作为持续、可靠的低碳能源,核电已向全球提供超过11%的电能。此外,还有大约240座研究堆运行在56个国家,180座动力堆为大约140支舰船、潜艇提供着动力。总体情况核裂变能技术(特定原子核分裂释放大量能量)首先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从二战期间直到1945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特定核素(铀或钚)的原子核分裂所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以制造炸弹,即原子弹。到20世纪50年代,核裂变能技术开始转向和平利用,主要是用于核动力发电。如今,在世界电力能源中,核电已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民用核电已拥有超过1.65万堆年的运行经验,并且占世界电力能源供给的11.5%(来自31个国家的核动力发电)。另外许多国家建造了不少研究堆,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中子源束流;另一方面用于制造医用、工业用同位素。众所周知,目前仅有8个国家具有核武器制造能力。于此相比,却有56个国家运行着大约240座民用研究堆。超过1/3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目前31个国家拥有445台商业核动力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387GW,这一发电量超过法国或德国所有电力来源的3

倍不止。另外还有64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在建,相当于目前核电装机容量的18%。同时,已有150多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具有明确的建设计划,相当于目前核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全球16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电,其核电占比超过本国电力供给的1/4。法国电力来源中,核电贡献3/4左右;比利时、捷克、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瑞典、瑞士,斯洛文尼亚,乌克兰等国的核电占比达1/3或更多;南韩、保加利亚核电提供30%以上的电能;美国、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核电占各国电能的20%;日本过去很大成分上依赖核电,占比超过1/4,目前期望返回当时水平。在那些不持有核电厂的国家中,意大利和丹麦,能源供给中,有10%来自于核电。世界各国情况中国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在运58GW,在建30GW。从2002年到2015年内,中国已完成了28台新核电机组的建造及开始运营。目前已有33台机组在运,22台机组在建,其中包括4台AP1000核电机组(全球首堆)和高温气冷堆示范电厂,更多机组还在计划建造中,可能将会在三年内开始。另外,中国已经开始了出口国产反应堆设计,中国核反应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样是首屈一指。印度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印度核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装机14.5 GW,包括轻水堆、重水堆及快堆。目前,印度除了21台机组已在运外,另外还有6台机组在建,包括国产和进口的设

苏联解体的误解 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 ——从解密档案中寻求历史真相作者:特约记者黄军甫 采访嘉宾:华东师大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 时间:2011年12月 黄军甫: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20周年,国内各界对此都很关心。您是国际著名冷战史、苏联史专家,此时此刻一定感慨良多吧。沈志华:是的,作为一个苏联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亲历者,每每想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便有一种异常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年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时,我就想,一个存在93年的老党、74年的大国,怎么说没就没啦,并且事先似乎没有任何征兆。现在通过看一些材料得知,苏联解体的事,连中央情报局都没有任何感觉。黄:看您的书也好,和您交流也好,感觉您有一个基本观点:一种历史,只有让它离去一定时间,我们才能科学地研究它,完整、全面地把握它。那么,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东欧剧变更是过去20多年了,现在应该可以对一些问题作比较清晰和准确把握的时候了吧?沈: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智慧的猫头鹰到黄昏才起飞。研究历史必须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这是对史学家的起码要求。第一是当年的公开报道;第二是外国学者的著

作。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无法构成历史叙事的主体,还有后来的一些当事人回忆,都是第二位的。那么,核心的史料是什么?原始档案。不过,档案有一个解密期的问题。目前比较开放的是东欧各国的档案,特别是涉及原来执政党的文献,几乎全部都解密了。所以,现在确实是研究苏联、东欧剧变原因的大好时期。历史学家应该也完全可以加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黄:过几天就是苏联解体的纪念日,这几天俄罗斯又因杜马选举闹出许多事情,所以,虽然20年过去了,国人对我们这个北方邻居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不过,对于学术界和政界来讲,最感兴趣的问题恐怕还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多数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其一是美国搞和平演变的结果,其二是戈尔巴乔夫背叛社会主义的结果。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仍旧把苏联解体这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归咎于你提到的两个原因。这两点是不是原因?当然是。但它们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的、最浅层次的原因。熟悉马列主义和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人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的,是要搞世界革命的。因此,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另外,把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背叛更是荒唐。马克思

二战德国潜艇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一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是最为重视潜艇的运用,并第一个发动潜艇作战的国家。在战争期间,德国共拥有350艘潜艇,在潜艇的主要作战武器--鱼雷的发展上也有了显著提高。名垂潜艇史册的“一艇沉三舰”就是德国潜艇部队的经典之战。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潜艇共击沉商船5000余艘,1400万吨;最重视潜艇作战的德国占有其中的1300万吨,战果堪称惊人。1917年2月11日,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共有111艘德国潜艇投入了战斗,给协约国方面,尤其是英国造成很大损失,并且牵制了协约国方面的大量人力物力,初次显示了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整个战争的重要影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二战中的U艇。 U不是潜艇的编号,U是德语中潜艇的简称. 德语中潜艇:Unterseeboot 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建造潜艇,不得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但德国一方面在国内秘密研究潜艇,一方面又先后向国外订购了8艘潜艇。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然撕毁了《凡尔赛和约》;仅仅三个月之后,德国战后制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艇便于6月15日下水。到这年9月,德国共建造了9艘潜艇,并成立了一支潜艇部队--“威迪根”潜艇队,其指挥官便是大名鼎鼎的邓尼茨。到1935年底,德国潜艇部队已经拥有了24艘潜艇,其中10艘是UⅡ型。

该型艇共有5具鱼雷发射管,艇艏4具,艇艉1具,可载鱼雷12-14枚。其水下操纵性能良好,潜航速度为每小时16节,可在20秒内迅速潜入水中,它的续航力为11500千米,改进后可达到16100千米。

U艇为耐压艇壳构造,艇身为细长的钢铁制造的圆筒,设有防水设施。耐压艇壳外侧设有巴拉斯特槽,下方有海水活门。将空气充到槽中,潜艇的浮力加大,潜艇就会上浮。如果打开海水活门及空气活门,海水就会进入槽中,空气被挤出,潜艇就可下潜。设在艇体外侧的燃料库构造巧妙,既不会因为燃料被消耗而出现空隙产生不必要的浮力,也不会在潜航时因压力过大而塌毁。 U艇采用两种推进装置。两台狄塞尔柴油机在水上高速航行时使用,水下则使用由二次电池带动的电动机。二次电池重达数吨,充电时间为3小时,它可以使潜艇在水中达到8节的航速。如果采用巡航速度,U艇可连续潜航24小时,航程100千米。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U艇的分类。

俄雅森级核潜艇

俄最新型第四代885“亚森”级“北德文斯克”号多用途核潜艇由于在试航过程中发现核动力装置存在问题及噪音不符合要求,因此将原定今年底的服役时间推迟至2013年后。他表示:“在试航过程中发现核动力装置无法达到预定功率。另外,潜艇的噪音程度也达不到要求。由于存在这些严重不足,潜艇将无法装备海军。”除潜艇本身存在问题外,负责生产鱼雷的军工厂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按合同为“亚森”级核潜艇提供新型自导鱼雷。目前符合性能要求的新型鱼雷还无法批量生产,厂商提供的样品检测后发现容易爆炸不符合要求,无法装备到新型核潜艇上。如果没有新型鱼雷,新核潜艇未来将不得不配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使用的鱼雷。俄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曾表示,正在白海试航的“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将于年内结束试航装备海军。“北德文斯克”号于2010年6月15日下水9月进入海试,造价约为470亿卢布。目前改进型885M“亚森-M”级核潜艇“喀山”号正在建造中。按照计划2020年前俄海军将建造至少8艘该型潜艇。它的航速超过30节,极限潜深为600米,续航力为100天,乘员90人(32名军官)。俄海军宣称,“亚森”级核潜艇噪音水平可与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相媲美。 雅森”级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建造的第一代新式核潜艇,俄罗斯方面最早是将其与美国的“海狼”级相提并论,而后则是与“弗吉尼亚”级对比,被吹嘘为当代最先进核潜艇行列。实际上,要了解这一级核潜艇,需要从其初始说起。“雅森”级的首舰'北德文斯克"号2010年6月15日下水,2011年9月开始进入海试阶段,看起来是一条时髦的21世纪核潜艇。但是,实际上该型艇开工可以一直追溯到1993年,在船台上拖延了17年后才下水,算得上是命运多桀。从1993年这个时间线看,该型艇的很多信息都可以得到清晰的认识,该型艇的建造实际上是与其他第三代核潜艇并行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该级艇并不是俄罗斯的第四代攻击核潜艇,而是第三代核潜艇序列里的一种新型号而已,与“塞拉”(S)、“阿库拉”(AKULA)一样的第三代艇。从技术上看也是确实如此,该型艇使用的反应堆跟以上两款第三代攻击核潜艇一样还是标准的OK-650反应堆,而不像“海狼”一样使用了新一代的先进堆型。 核潜艇与其他任何舰艇都完全不同,其更像是一个核反应堆的载体而不是被核反应堆驱动的军舰。在核潜艇发展的早期,“核潜艇之父”里科佛海军上将就很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核潜艇的建造使用维护都必须紧紧围绕核反应堆进行,而核潜艇本身的技术水平进步也是基于核反应堆的发展。在其他舰艇中轮机军官都是走的独立晋升路线,而舰艇长职位都属于作战系统军官,但在美国海军的核潜艇中则完全相反,任何担任部门主管直至艇长,都必须有长期反应堆工作经验,须担任过轮机长才能担任艇长。每一代核潜艇的发展,都伴随着反应堆技术的巨大进步,“海狼”级采用的S6W反应堆,相对于洛杉矶级的S6G反应堆有革命性变化,极大的提高自然循环功率、提高堆功率、效率,噪声水平直线下降,“海狼”级的巨大性能变化——航速从洛杉矶级的33节提高到超36节、自然循环工作状态的噪音接近海洋背景噪音、静音状态航速大幅度提高,都是来自于反应堆的巨大进步。阿库拉级核潜艇,与雅森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代战斗力最强的海狼级潜艇. 而“雅森”级所采用的OK-650反应堆,是一款功率大尺寸紧凑的潜用反应堆,从70年代末出现后成为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主力堆型,攻击型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导弹核潜艇多个型号都配用了该型反应堆。该堆采用一体化设计,体型非常小巧,输出的推进功率则达到了43000马力,在90年代以前是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的潜艇用反应堆。但是,潜艇用反应堆的性能并不仅仅是功率,静音性能是比功率更重要的性能。美国从6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注重于反应堆静音性能的提高,在“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上采用的S8G大型自然循环反应堆,采用了较大的艇身直径以容纳需要扩大高度提高自然循环能力的该型反应堆,因此影响了功率密度。而OK-650,则属于典型的还没有实现较大功率自然循环能力的传统反应堆,拼命以加强功率为第一卖点,但是其性能本身虽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算先进,到90年代却已经远不如。该型反应堆热功率190MW,可提供轴功率38.2MW(52000马力),堆芯高度只有1000毫米,可以25年不更换燃料。一回路压力16.5MPA,二回路过热蒸汽温度290℃、压力4.0MPA。其功率密度与S6W接近,但是S6W是采用93%浓度的核燃料才实现的高功率密度,而OK-650的核燃料密度只有6%,这就

完全版《革命者教义问答》

转载:《南方周末》1998年6月12日解密新闻 密档解读曾影响列宁、斯大林仍未解密,略有披露的《革命者教义问答》 □鉴真 《革命者教义问答》一书(作者是俄国革命史上不能不提的涅恰耶夫1847-1882)被认为是俄国革命者的"圣经",但迄今仍未解密。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秘闻》(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根据原苏联秘密档案撰写)对该书有所称引,并断言"离开了特卡乔夫,离开了《革 命者教义问答》,那就既无法理解本书的主人公(指斯大林),又无法理解20世 纪俄国的整个历史。"这里有摘自《斯大林秘闻》的解读段落,读者或能窥一斑以 见全豹,并进而理解俄国的革命逻辑。 俄国革命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本国的评价是:"奴隶之国,自下而上全是奴隶。"农民奴隶般顺从,部分是由于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古老的土地 占有方式----村社。这种方式在西欧已经被消灭。单个的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权, 土地属于全体农民----村社。村社通过集体方式决定一切。任何一个富有造反 精神的个人都融化在这个愚钝、恭顺的集体中。 俄国沙皇很珍惜村社。同沙皇一起珍惜村社的,还有头一批革命者。如果说, 沙皇从村社中看到了伟大的过去,那么,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俄国早期的 激进派从中看到了伟大的未来。 集体所有制、集体作决定,这些恰恰是使俄国能越过无情的资本主义,一步跨 入社会主义的社会机制。只要让没有文化的农民革命化就行了。需要一批鼓动家-- 新的使徒。俄国革命者的福音书----著名小说《怎么办?》的作者车尔尼雪夫

斯基呼吁道:"让俄国拿起斧头吧。" 这样就出现了民粹主义学说。民粹派相信人民,相信愚钝的俄国农民潜意识中 的社会主义。 沙皇和革命者都对。没有村社意识,既不可能有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也不可能有布尔什维克此后在俄国的胜利,虽说革命者同现实的人民的第一次相会结 果是悲惨的。 1874年,几百名年轻人(多半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搞了假身份证,化名下乡去号召俄国农民暴动。但这种"走向人民"引起的结果是农民的惊恐。这批例霉 的使徒多数被警察或是农民自己抓了起来。 这时,革命思想在知识分子中蓬勃发展。彼得·特卡乔夫成了俄国民粹派的一 个主要思想家。……他发表了一种新的主张。他认为,为了革命成功,根本用不着 搞全国的人民起义。革命是少数人的事,一群革命领袖搞一次成功的密谋活动,就 能使革命胜利。他们应当夺取国家政权,然后才去改造已习惯于奴隶般服从的俄国 社会,让俄国人民全速奔向社会主义光辉未来。但是,为了光辉的未来,要消灭大 多数居民,因为他们不够开明,会妨碍奔向社会主义天堂。 革命民粹主义有一批中坚分子,其中之一就是米哈伊尔·巴枯宁----俄国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的思想就成了秘密社团"人民惩治会"之缔造人涅恰耶夫 写的名著《革命者教义问答》的基础。 《教义问答》要求: 抛弃文明世界的法律,"我们的事业是恐怖的,四处破坏"……要冷酷无情,但不要期待宽恕,要准备赴死。为了破坏现制度,要深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 驱使富人和有影响的人服从自己。想尽办法加重人民的苦难与不幸,使之

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

俄罗斯海军近几年的发展虽说不能用迅速来形容,但也是稳步前进,不断推陈出新。以潜艇装备为例,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相继推出了最新型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拉达”级柴电动力潜艇。根据俄海军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俄共需要建造40艘“拉达”级潜艇,以替换现役的“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潜艇的作战和生存能力本就颇为可观,将来更为先进的“拉达”级潜艇取代它之后, 俄海军的浅海作战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甚至是俄海军多方位整体作战能力都将有质的突破。 为了增强海军濒海作战能力,特别是海上封锁与对陆攻击作战能力,以应付未来可能面临的多种威胁,俄海军规划于2015年全面更新其潜艇武器装备。对于处理政治与军事危机而言,拥有精确远程对陆攻击武器显得非常重要。相对于其他军种,海军潜艇舰队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其可通过海上抵近发生危机的地区而不受它国领土领空的制约,美国海军就是凭借这一优势及其远程对海/对陆攻击导弹而四处发威的。相比之下,俄海军由于缺乏必要的濒海作战能力而相距甚远。为改变这种局面,俄罗斯海军投入巨资研制“拉达”级新型潜艇和“俱乐部”-S族海基潜射远程巡航导弹等。 “拉达”应运而生 “基洛”级潜艇是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设计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由于其先进的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出色的隐身性能和较强的生存能力而备受多国海军的青睐。“拉达”级潜艇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研制的第一种非核动力潜艇,汲取了“基洛”级潜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精心地进行了安静化综合设计。该级潜艇的首艇“圣彼得堡”号是在其前身877级,也就是“基洛”级潜艇基础上研制的。其最大设计特点是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首次在苏联和俄罗斯潜艇制造实践中采用单体结构设计。据俄罗斯安全国防和法制问题学院副院长鲍里索夫海军中将透露,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苏联国防部某研究所工作的费奥克季斯托夫工程技术海军少将就向海军司令部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详细论述了单体结构潜艇的优势,如可降低噪声水平,提高隐蔽性能。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正负责苏联第三代新型双体结构潜艇研制工作的一名海军上校的排挤,这种富有创新性的大胆设计被弃之如履,提出该建议的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也因此受到惩罚,被迫退役。 “拉达”级最早的研制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1989年,苏联海军授予曾设计过“基洛”级潜艇的“红宝石”设计局一份合同,委托其负责设计新的第四代常规潜艇。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对潜艇的需求大大减少。归属俄罗斯的“红宝石”设计局为了生存,把目光主要投向国外,在设计时从“小”(小型潜艇)处着手,希望能开创自己的国际市场。基于这种思想,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红宝石”设计局最终完成了一个“拉达”级潜艇家族的设计工作,以标准排水量的不同分别命名为550型、750型、950型、1450型、1650型和1850型,这在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所有型号的潜艇均采用相同的设计和整体布局,使用统一的设备,主要差别在于潜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潜艇武备数量、海上自持力、续航力及艇员编制上的差异。由于“拉达”级潜艇采用模块化系列设计,可根据不同需要 建造相应吨位的潜艇,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冷战结束后,由于西方海军潜艇威胁的消除,在俄海军中有人就认为常规潜艇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其实不然,新型AIP常规潜艇的灵活性、有效性、持久性、机动性、自主性、可达性及其隐身性,使它在濒海浅水战场上大有作为,而沿海浅水区正是西方大国海军在21世纪的主打战场。新型“拉达”级常规潜艇的主要任务除反潜和攻击水面舰艇、为俄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护航外,还增加了重要的对陆纵深打击作战任务。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常规潜艇能够在近海水域实施联合作战,如监视、情报收集、特种部队渗透以及超视距对陆导弹攻击作战等。 “拉达”级首艇“圣彼得堡”号早在1997年12月26日便已由“海军”造船厂开始动工兴建,但由于资金短缺,工程断断续续,进展缓慢,其下水日期一拖再拖。直到2004年10月28日,“海军”造船厂建厂300周年庆典之时,“圣彼得堡”号才在涅瓦河“姗姗来迟”地下水。虽然比最初预计时间晚了三年,但是它的下水开创了俄海军第4代柴电潜艇研制、建造的历史,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新型柴电潜艇的建造进入实质性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俄海军造船业在技术经济性和工艺方面的突破。日前,“圣彼得堡”号一下正处于海试阶段,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交付俄海军使用。第二艘“拉达”级潜艇也将于年内由“海军”造船 厂开始建造。俄海军将在2010年前建造、装备3艘677“拉达”级潜艇。 “拉达”技高一筹 “拉达”级是在“基洛”级的基础上研制的,吸收了“基洛”级潜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它身上有“基洛”级的烙印,但是整体水平又比“基洛”级高出数倍。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它最为贴切。 目前为俄海军开工建造的“拉达”级潜艇标准排水量1765吨,最大排水量2600吨,长67米,宽(艇体直径)7.1米,最大潜航速度21节,水面速度10节,下潜深度250米,极限下潜深度300米,3节经济速度潜航航程650海里,柴油机工作时7节速度潜航航程600海里,自持力45天,单体设计。由于引入了能够对艇上所有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管理的控制系统,该级潜艇上的艇员数量较“基洛” 级大幅减少,从52人减至35人。

潜艇消声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

潜艇消声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 消声瓦的起源 消声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国海军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减少U型潜艇的损失数量,德国海军开始在部分潜艇的外壳上加装一层名为“阿里贝里奇”的合成橡胶防声材料,厚约30mm,内部有直径2-5mm 的圆柱型空洞。它利用声音入射时产生的气泡变形来吸收声能,在降低反射及艇内噪声方面有一定作用。这个“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防声材料或许就可以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艇的消声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苏联和英国均获得了部分“阿里贝里奇”技术,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和英美开始分别发展各自的消声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形成风格各异,同时又有十分优良的吸声、抑振效果的消声瓦系统技术。 各国消声瓦技术的发展 前苏联前苏联生产的潜艇往往噪声很大,这是由于当

时前苏联的制造业与加工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的。为达到在全球和美国争霸的目的,前苏联对潜艇的声隐身和减振降噪技术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多年发展后,其消声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种类也比较齐全。经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计研究和反复试验,前苏联于1965年开始在潜艇上正式敷设消声瓦,目前所有现役潜艇均敷设有消声瓦。前苏联消声瓦的基材主要是丁苯橡胶(前苏联是橡胶生产大国,有丰富的丁苯橡胶资源),为最大限度地达到吸声效果,其消声瓦一直是带有一定声学结构的橡胶制品。 前苏联的潜艇自噪声很高,在努力将敌主动声纳下噪声强度降低的同时,一直积极研究降低本艇自噪声的方法,并将消声瓦技术和浮筏技术等机械噪声治理、袖套等管路噪声治理这些减振降噪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显著。 前苏联认为攻击型潜艇与战略核潜艇由于承担的任务不同,在设计时,前者要突出灵活性,后者要优先考虑安静性,为此,两者所采用的消声瓦技术也是有很大区别的。“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舯部与艉部壳体均敷设了50-150mm 厚的消声瓦,艏部壳体使用的则是一种蒙皮。这种蒙皮如同海豚皮一样,在水下航行时能起到抑制某种介质边界层的作用,有效地减小了航行阻力。据推测,这种蒙皮是由上下两层固态橡胶和中间的液态橡胶所组成的,能够随航速和压力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这是已经公开的该技术的惟一工程应

苏联俄罗斯IL-76特种飞机家族

罕见的IL-76特种飞机家族 Il-76 "Candid 耿直",作为前苏联及俄罗斯1970年代至今的主力运输机,广大军迷并不陌生,但是基于 Il-76 机体所开发的一系列执行特殊任务的型号的相关资料并不多见,以下所整理的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简述 Il-76 特种机系列,以为其外传。 Il-76PP 80年代中期,编号СССР-86889 的 Il-76MD 进行了改装,作为电子对抗的型号,赋予编号 Il-76PP (俄语Ил-76ПП,ПостановщикПомех=Jamming Station,电子干扰平台),设计改装任务由塔甘罗格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TANTK)担负。 Il-76PP 安装有一套 "Ландыш铃兰" 电子干扰系统,机身多处安装刀型天线,机翼带短仓,原登机舱门上移,取消机身后部辅助舱门。 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机身两侧与起落架舱融合在一起的两个大型舱段,其内安装了两套 Ivchenko Al-24VT 辅助涡轮引擎,用以驱动4台电动机给铃兰系统提供动力,同时,起落架舱前方增加冷却空气进气口。 根据最初的设想,Il-76PP 的任务是伴随 A-50 预警机飞行,对敌方的雷达电子设备进行干扰压制,以此保障 A-50 预警机不被敌方空中或地面侦测设备定位并攻击。 实验证明,Il-76PP 的设计并不成功,铃兰系统工作不可靠并且能耗巨大,整机的电磁适应性不良,高功率的电子干扰发生器会对本机的其它电子系统产生影响。 在进行了广泛的试验之后,项目中止发展,原计划建造的另外4架同型机取消。

Il-76SKIP 为了替代70年代起服役的由 Il-18 改装的监控与遥测飞机,两架 IL-76 被加以改装,用以担负监控导弹火箭武器及其他航天器发射的任务,称为 Il-76SKIP (俄语Ил-76СКИП,СКИП = airborn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tation 空中测控平台)。 第一架改装的 Il-76 注册号 CCCP-86721,1977年7月6日交付,代号"676"。第二架由 Il-76M 改装,注册号 CCCP-86024,1978年9月12日交付,代号"776"。 这两架飞机在外观上的主要特征是,机身尾部加装条形天线罩以及机身上分布的其他天线。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架飞机共进行了600余架次的飞行,主要为苏联巡航导弹的测试提供支持。 鉴于先期改装的两架( 676,776 ) SKIP 机型不具备十分完善的跟踪遥测与地形测绘功能,另外5架 Il-76MD 型飞机接受了改装,作为 676 与 776 的替代机种,项目代号"979",称为 Il-76SK 或者 Il-76SKIP 也称 Be-976。

关于潜艇的电影大全

关于潜艇的电影大全 《在敌之手》;《从海底出击》;《盛夏猎户座》。 《U-571》算是最精彩的。但剧情最好的是《在敌之手》和《盛夏猎户座》。 德国题材《从海底出击》,是最经典的潜艇电影,比目前所有的潜艇电影都写实,片长190多分钟,信息量大,U艇内部实拍,充分展现“海狼”的威力。好看。 美国题材《红色风暴》,此片写的是美国战略核潜艇在临战状态下的故事,比较写实,但带有一定商业片的味道。而且不是在潜艇内部实拍,但搭景做的比较好。 《U-571》非常垃圾的商业片,连U艇的基本外形都没整清楚,就敢拍U艇电影。更喜剧的是,让鱼雷擦着潜艇外壳射过都不爆炸。好象鱼雷是地雷。深水炸弹就在潜艇旁边爆,可就是炸不烂潜艇,导演没一点物理常识。5-6个人就把U艇开走了,还能打仗,好象U艇自动化程度比现在的最高级潜艇还高。 《K-19寡妇制造者》哈里森·副特拍的烂片,完全站在挖苦讽刺K-19的角度去拍的,把K-19钛合金核潜艇拍成了刀形船首的二战老潜艇。这个片子从军事爱好者的角度看,完全就是一个外行拍的商业垃圾片。连K19的外形都没整明白,而且很象政治宣传片。 《猎杀红色十月号》整个故事非常精彩,片中出现了苏联台风级,美国落山鸡级和苏联K-1级,但都是电脑做出来的(水下航行部分)。搭景搭的比较好,但是把台风级说的太没用了,把美国落山鸡级说的太神奇了。整个潜艇之间的对抗,也有点似是而非。不过还勉强能接受 《潜艇总动员》 沃夫冈的《从海底出击》《直捣东京》《太平洋潜艇战》《鱼雷出击》《鬼潜艇》《目标东京》1944步一美国潜艇潜入东京湾,为杜立特空袭东京收集情报 《太平洋》1944美潜艇对日作战的真实故事。 《海军地狱猫》美国潜艇1945年对日本海的破坏交通战。 《鱼雷出击》1958一美国艇长被迫击沉一装有美国战俘的日本运输船。因为该船作为一日航母的屏障。英国BBC拍摄的《拉科尼亚号的沉没》个人最喜欢《海底喋血战》~ 《潜艇海盗》1915。 《D—1潜艇》1937 拯救一条沉没的潜艇的故事。

各国AIP潜艇比较

各国AIP潜艇比较 (瑞哥特兰;德209、212;俄阿穆尔;法阿戈斯塔;法西鮋鱼;日苍龙) C-273号柴电潜艇试验中 使用燃料电池的AIP系统的212型潜艇 早在19世纪上叶,电化学发动机作用原理已经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下叶,电化学发动机才在航天器上得到实践应用,随后引起了潜艇设计者的注意。 一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建造核潜艇,特别是德国和瑞典,只向国际市场推出范围较窄的柴电潜艇,因此,他们提供的产品,即使不能在所有参数上达到核潜艇的水平,

也必须在一系列性能上相当接近,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造船专家对单纯发展核潜艇制造业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现代化核潜艇造价惊人(平均单价13-23亿美元),战斗使用和维修保养费用较高,销毁难度较大,潜艇设计师们被迫考虑研制其替代型产品。 众所周知,潜艇战斗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隐蔽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潜艇必须能长时间地在水下停留,噪声水平要低。当然,在水下续航性能上,没有哪种潜艇能与核潜艇相抗衡,而且,近年来,核潜艇在降低声纳场水平方面,成绩也比较突出。但是,现代化柴电潜艇同样也需要大幅降低噪声水平。因此,提高非核动力潜艇战斗效率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关键是要提高水下续航时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造、使用和掌握厌氧能源装置,只有它才能够保障常规潜艇较长时间的水下航行。苏联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是厌氧能源装置方面无可争议的先锋,共进行了几种类型单发封闭循环柴油发动机的试验,批量生产了装配这种能源装置的A615型潜艇。当然,由于发动机性能不够完善,潜水员培训水平不高,潜艇经常处于失火和爆炸的危险之中。不过,类似能源装置发展方向本身则是非常有前景的,可惜,随着核潜艇时代的到来,其研制热潮暂时冷却下来。 C-273号柴电潜艇试验开先河 70年代,潜艇建造业对厌氧装置的兴趣开始复苏,苏联再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天青石”中央设计局在613Э“角鲨”级潜艇方案基础上,研制出了C-273号柴电潜艇,使用电化学发动机,在轻型船体内配备了4个大型液体氢和氧燃料容器。C-273号潜艇的试验于1989年结束,结果证明电化学发动机能实质性地提高潜艇水下续航力,而这是最重要的。在蓄电池不充电的情况下,C-273号潜艇可以2.5节的速度在水下连续航行4个星期,远远高于普通柴电潜艇的3-7天。 勇开先河的“哥特兰” 世界首次加装AIP系统的“哥特兰”级常规潜艇的关键技术部分

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

《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苏共历史大事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合作)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俄国档案文献》,载《世界历史年刊》1997年号《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会谈:俄国档案文献》,载《国外当代中国研究动态》1997年第1期 《关于1949年刘少奇访苏的俄国档案文献》,载《党史研究资料》1998年第2期(合作) 《关于斯大林与蒋经国谈判的俄国档案文献》,载《近代史资料》1998年3期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谈判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条约》,载《中共党史资料》总67辑,1998年9月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谈判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会谈》,载《党史研究资料》1998年第4期 《关于苏芬战争的俄国档案文献》,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 《关于苏日关系正常化谈判的俄国档案》,载《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2期 《〈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5期(合作) 《建国前夕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部分俄国档案》,载《党的文献》2002年第1期、第2期 《关于在华苏联专家问题(俄国档案文献选编)》,载《中共党史资料》,总82、83辑,2002年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执行总主编)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3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003年7月 《关于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俄国档案文献(1953-1959)》,载《国际冷战史研究资料》第1辑,2003年 《关于溥仪引渡回国的俄国档案文献》,载《国际冷战史研究资料》第1辑,2003年《关于朝鲜停战的俄国档案选编》,载《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4期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是如何出笼的——俄国解密档案》,载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回顾与思考——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若干问题》(王亚志回忆、沈志华和李丹慧整理),《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2、3期和《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1、4期连载沈志华收集和整理:《苏联驻朝军政府: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1-10卷,CZD,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2006年 沈志华收集和整理:《苏联历史: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1-27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2004年 沈志华、李丹慧收集和整理:《中苏关系: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1-19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2004年, 译作《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与非洲的社会主义》(英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0年6月第36期《克瓦米"恩克鲁玛与非洲革命》(英文),载《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6期《苏联史学中的新经济政策问题》(俄文),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2期《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分析》(英文),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6期 《对此应该畏惧吗?——朝鲜战争内幕》(俄文),载《党史研究资料》1995年第12期《苏联在朝鲜的目标与朝鲜战争的起源》(英文),载《关于朝鲜战争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观点》,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1996年编印

二战时各国高级将帅名单

二战时各国高级将帅名单 德军(26位元帅) 隆美尔(非洲军团元帅,大西洋堡垒防御的总设计者) 冯勒布(巴巴罗萨战役德北方集团军总司令) 菲冯博克(巴巴罗萨战役德中央集团军总司令) 冯龙德施泰特(巴巴罗萨战役德南方集团军总司令) 曼施坦因元帅(1943年任德中央集团军总司令)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元帅(1942年任德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冯魏克斯元帅(1942年任冯魏克斯集团军司令) 戈林元帅(空军司令,希特勒的原继承人) 邓尼茨元帅(海军潜艇之父,希特勒的最后一任继承人)瓦冯布劳希奇(1938年任德国陆军总司令) 克莱斯特陆军元帅(巴巴罗萨任德南方集团军第一装甲集群司令,1942年任A集团军群司令) 威廉·凯特尔陆军高级将领 阿尔贝特·凯塞林(纳粹空军元帅,外号:微笑阿尔贝特)汉斯·京特·冯·克鲁格(陆军元帅,著名军事家、统帅)恩斯特·布施(德国陆军元帅(1943.2.1),军事家) 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1944.3.1,著名军事家、统帅) 费迪南德·舍纳尔(是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也是最後一位

獲得?石橡葉騎士佩???﹁F十字?煺碌母呒??㈩I和德意 志儡????司令)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纳粹德国空军元帅,也是纳粹德国最後一位空军总司令) 埃里希·雷德尔(1939年二战爆发后被授予德海军元帅)里希特霍芬(空军元帅) 威廉·利斯特(1940年晋升为元帅,1942年被任命为由野战第十七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之一部和坦克第一集团军编成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受命攻占黑海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区,主要目的是夺取高加索石油) 艾尔哈德·米尔希(空军元帅) 沃尔特·冯·赖歇瑙(陆军元帅) 胡戈·施佩勒(1940年7月晋升为空军元帅)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 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德国国防军荣誉陆军元帅军衔) 苏军(17位元帅) 斯大林(大元帅,1945年6月27日授予) 朱可夫(柏林战役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科涅夫(柏林战役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克里门特·叶弗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

俄罗斯军警格斗术——西斯特玛

俄罗斯军警格斗术——西斯特玛Systema 美国、俄罗斯、巴西并列为世界三大格斗大国,格斗的发展与普及远超人们想象。美国以摔跤稳稳站住脚跟,巴西曾以柔术称雄世界,俄罗斯则以桑搏著称。以菲多尔·艾米连科(Fedor Emelianenko)为代表的一众俄罗斯格斗家让桑搏这一俄罗斯传统武术名扬世界,但是桑搏并不是俄罗斯武术的全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俄罗斯的另一种武术——西斯特玛(Systema)。 西斯特玛在众多种武术中显得相当另类,它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西斯特玛在俄罗斯文字里的字面意思与英文的System意思相同,都是“系统”的意思,用“系统”来给一种武术命名似乎有点笼统,但这确实就是西斯特玛的原意,也使得这种武术带有一丝的神秘色彩。 发展历程 关于西斯特玛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来源于哥萨克人,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曾让整个欧亚大陆闻风丧胆,而据说他们的战舞正是现今西斯特玛的雏形。另一说法则起源自公元10世纪的俄罗斯地区,跨越11个时区的广大地域遭受到了各不相同的入侵者,入侵者的铁蹄践踏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尤其是武术,各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武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融合,产生了最原始的西斯特玛,据说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博加特耶尔(Bogatyr)使用的就是这种武术。无论哪种说法都已无从考证,但这种别具特色的武术却逐渐成为了俄罗斯局部地区的一种广为流传的武术。后来由于局势的混乱,这些零散分布的小村落的农民开始用简陋的武器甚至农具保护自己,西斯特玛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发展。 俄罗斯地域的庞大决定了征兵的相对困难,小村庄及城镇的分散性使得早期的沙俄政府相当头疼,最终经过当时地区上议院的研讨,确定了在这些小地区实行临时征兵制,其体制类似于先进的雇佣兵。在战争需要时,男子从城镇和村庄招募而来,当战斗结束则回到村庄或城镇继续原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早期的西斯特玛在实战中得到了细化与发展,据传从某一时候开始西斯特玛成为了这些小地区类似传统的存在,成了男子的必修课。此后,西斯特玛由于其本身的实用性逐渐被推广,开始走向其他地区,并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中融入了当地的技术特色,在主体技术一致的情况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格,更加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据说在那时各城镇村落之间甚至开始了相互的较量与交流,好友之间也会开展相互的切磋,西斯特玛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并且逐渐成为了俄罗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到了1917年,西斯特玛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当时的俄罗斯时局风雨飘摇,时任政府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开始了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打压,作为俄罗斯民间传统武术的西斯特玛自然也在黑名单之列。面临近乎残酷的打压,西斯特玛只能转变为地下性质的武术,在高压政策之下顽强地坚持着。在俄罗斯的东部偏远地区,一些幸存下的寺庙中的僧侣将这一门武术秘密地保存着;而在一些家庭中,父亲也会将西斯特玛秘密地教授给自己的儿子,西斯特玛得以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代代相传。 风雨总有过去的一天,苦苦坚持的西斯特玛终于等来了胜利的一天,新的苏联政府急于提升军队战斗力,经过多方调查试验后苏联军方终于发现了西斯特玛的实用价值,故将西斯特玛保留下来作为军队的专项训练。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保镖队伍“斯大林的猎鹰”所用的武术就是西斯特玛,可见军方对西斯特玛的重视及信任。在斯大林死后,西斯特玛的运用领域不再是单纯的人员护卫,还成为了一些特别军事作战部队的训练项目,越来越多的

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代号为SSN-21型,是美国第四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由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建造,美国海军为在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保持其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优势,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替代洛杉矶级的SSN-21型海狼级新式攻击型潜艇,并于1989开始建造首艇,目前在建两艘。但由于海狼级造价太高, 前两艘平均造价20多亿美元,&127;因此只被批 准建3艘。海狼级潜艇长99.4米,宽12.9米, 吃水10.9米;&127;水下排水量9150吨,将是美 国历史上吨位最大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该级潜 艇应用现代最新技术,在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 探测器材等设备方面,堪称世界一流。 火力最强大的现役潜艇 “海狼”级潜艇是美国在冷战后期设计的一种 潜艇,当时五角大楼的目的是让它在苏联战略核 潜艇对美国发动核打击之前将其摧毁。因此“海狼” 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了最强大的武器,并 创下水下航速最高、隐身性最好、机动能力最强等多项纪录。 作为“海狼”家族的最新成员,“卡特”号的技术含量最高。它历时10年建造,成本高达32亿美元。艇身全长135米,排水12151吨。它在水下的巡航速度可达25节,最大下潜深度为610米。艇上装备着50枚“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和MK48—5重型鱼雷,另外还携带100枚水雷。它是美军最先进、火力最强大的潜艇。 “卡特”号核潜艇的静音性比前两艘“海狼”还要好。它采用了浮阀减震、艇体表面敷设消声瓦、泵喷射推进等降噪技术,使噪声降到了90分贝左右,在高速行驶时比“洛杉矶”级核潜艇停靠码头时的动静还小。 理想的“水下间谍” 在下水之前,美海军对“卡特”号采取了极严格的保密措施,让它停靠在一个有顶的干船坞内,防止间谍或侦察卫星拍到它的组装过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该艇将执行特殊任务。 与前两艘“海狼”相比,“卡特”的艇身长了30多米,排水量增加了2500吨,这是因为它加装了一个多任务平台。这个平台能担负新一代武器、传感器和水下航行装置的试验任务,还可以用来对水下战概念进行秘密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因此有人还把“卡特”号称为美国海军的“水下试验室”。 此外,“卡特”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担任美国海军的“水下间谍”,在水下搜集情报,包括对重要目标进行侦察与监视,窃听海底电缆通信内容等。美国海军的主力间谍潜艇“帕奇”号去年10月刚退役,它的任务之一是窃听俄海军基地之间的通信。现在“卡特”号将接替它的任务。《海军时报》还透露,“卡特”号搭载了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可以接近敌国海岸从事间谍活动。此外,它上面还可搭载“先进投送系统”,能一次投送50名全副武装的“海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