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淝水之战(节选《资治通鉴》)(答案)

淝水之战(节选《资治通鉴》)(答案)

淝水之战(节选《资治通鉴》)(答案)
淝水之战(节选《资治通鉴》)(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髀者,坚食之,赐串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己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五)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兵逼淝水而陈.陈:通“阵”,迫近。B.君悬.军深入悬:引,带。

C.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蹙:迫近D.执.其淮南太守郭褒执:抓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自相蹈籍而死者.B.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

民有进壶飧豚髀者.此间旦暮闻何.物

C.为.晋兵所杀D.秦兵逼淝水而.陈

臣为.陛下子弗顾而.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兵大败”的一组是()

①不可复止②(融)为晋兵所杀③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

④死者十七、八⑤其走者闻风声鹤唳⑥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玄深谙前秦军队欲速战速决,诱使秦军后撤,秦军稍作退却,结果秦军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晋军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所在。

B.前秦军队的失败,既有战略上的失误,让秦军退却,为晋军渡河攻击秦军创造了条件;也和内部混乱有关,朱序等起到了扰乱秦军的作用,使得军心动摇,在内外作用下,秦军溃败。

C.苻坚让秦军少却,意在表面上行“仁义之师”之道,实则是想在晋军渡河一半后乘其立足未稳而更有效地击败晋军,一箭双雕。

D.谢安接到晋军取胜的战报,表面上毫无喜色,继续下棋,回答客人问及此事时,也是慢条斯理,其实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移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3分)

译文:

(2)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3分)

译文:

(3)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4分)

译文:

1.D(应为“孤”)2.B都是代词“什么”(作定语)(ACD)3.D(ABC都不属于“秦兵大败”)4.C(“意在表面上行‘仁义之师’之道”错。)5.(1)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国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2)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就崩溃了。(3)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语文版必修二《淝水之战》翻译练习

《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将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知,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B ) A.见晋兵部将严整 B.至于青冈,秦兵大败 C.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D.皆以为晋兵将至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C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 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 D.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淝水之战练习(1)

文言文整体阅读:淝水之战课后练习(1) 1.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B、思知止以安人 C.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2.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3.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尊贤而重士 B、六王毕,四海一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4.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B、沛公奉卮酒为寿 C、谨拜表以闻 D、无以终余年 5.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②欲速则不达。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6.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A.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C.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 D.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7.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手像裁缝一样举起,蟋蟀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D.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8.下列句中的“而”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⑵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⑶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⑷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村成荫而众鸟息焉⑸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⑹秦军灭滑而还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司马光《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司马光《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文言文阅读题)《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及翻译

《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谢安,字安石。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善行书。少有重名。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 简文帝疾笃,崩,温入赴山陵①,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

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②,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学之。 (选自《晋书谢安传》,有删改) 注:①山陵:皇帝的陵墓。②户限:门槛。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生平,欢笑竟日竟:从头至尾B.安从容就席,坐定就:靠近,趋向 C.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虞:忧患D.已别有旨旨:皇上的旨意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安常棋劣于玄多于南亩之农夫B.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觉屐齿之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矫情镇物如此其皆出于此乎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 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

“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 (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斗宿的分野在吴地(东晋占据吴地,吴即东晋)。《汉书·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下文“福德在吴”也是此意。 7.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臣辑睦辑:和睦 B.以待其衅衅:罪过 C.吾虽未为令主令:敬辞

《资治通鉴》导读答案

1.1.1已完成 1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纲目体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 B、司马迁、司马相如 C、司马相如、司马光 D、司马相如、司马懿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 我的答案:√ 1.1.2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A、北汉禁军将领 B、地方军阀 C、北汉宗室 D、后周禁军将领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 A、收夺武将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政的管控 C、鼓励武将饮酒 D、加强禁军力量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我的答案:√ 1.1.3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 A、文人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我的答案:× 1.1.4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 A、《太平广记》 B、《太平寰宇记》 C、文苑英华》 D、《太平总类》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A、《太平广记》 B、《太平御览》 C、《册府元龟》 D、《文苑英华》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为宣传宋真宗认真读书的事迹,宋代文臣编造了“苍鹤来朝”的故事。()我的答案:× 1.2.1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关于《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的关系,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资治通鉴》是《册府元龟》的续编 B、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看,《册府元龟》的编纂可以被视为是《资治通鉴》成书的铺垫 C、两部书都曾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D、两部书都致力于以史为鉴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以下关于《册府元龟》的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是一部长达千卷的大类书 B、和《太平御览》一样包罗万象 C、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 D、编成于宋真宗时期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册府元龟》的特点与宋真宗作为继承型君主的身份有很大联系。()

淝水之战练习题

淝水之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左仆射.(yè)兖.州(yǎn)郧.城(yún) B.左衽.(rèn)硖.石(xiá)趣.洛涧(qū) C.勍.敌(jīng)怃.然(wǔ)蹙.而杀之(chù) D.麾.兵(huī)重.以饥冻(chóng)壶飧.(sūn) 答案:C 提示:“勍”,应读“qíng”;“蹙”,应读“c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摄书仇雠草木皆兵潸然流涕 B.军实屐齿风生鹤唳悬军深入 C.崩溃富绕亲朋必集草行露宿 D.陛下谄谀蹈籍乘胜追击 答案:A 提示:B项,“生”应为“声”;C项,“必”应为“毕”;D项,“籍”应为“藉”。 3.下列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年二十已.下 B.不闲.军旅 C.兵甲无阙. D.悔.无及也 答案:D 提示:A项,“已”通“以”;B项,“闲”通“娴”;C项,“阙”通“缺”。 4.下列语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为晋兵所杀 B.知秦已败 C.胡彬闻寿阳陷 D.此乃持久计 答案:D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与把握能力。A、B、C三项是被动句,A项,用“为……所……”表示被动,是有标志的被动句。B、C两项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B项中“已败”是“已经被打败”的意思,C项中“寿阳陷”是“寿阳被攻陷”的意思。D项是判断句,用“乃”表示判断。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家子劝.之劝:鼓励,鼓动。 B.安夷然 ..夷然:平坦的样子。 C.安遂游陟 ..游陟:登山游玩。 D.融驰骑略.陈略:巡视。 答案:B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词义的理解能力。是高考文言文的一个典型题目。B项中,“夷然”应该是“平静的样子”。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吾今复何面目 ..治天下乎 B.栅.淮以遏东兵 C.欲不战以老.秦兵 D.草.引露.宿 答案:A 提示:B项,栅:名词用作动词,设置栅栏。C项,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D项,草、露:名词作状语。 7.下列句子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 B.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 C.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 D.为晋兵所杀 答案:D 提示:D项,“为”是介词,被;其余句中的“为”是动词,担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太子独与弱座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麋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大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 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贵戚擅权,嬖幸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混淆,是非颠倒,可谓乱矣。然犹绵绵不至于亡者,上则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下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涝、许邵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至有触冒斧钺,僵仆于前,而忠义奋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夫岂特数子之贤哉,亦光武、明、章之遗化也!当是之时,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则汉氏之祚犹未可量也。不幸承陵夷颓敝之余,重以桓、灵之昏虐: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于是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然州郡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注】①遹:yù,遵循。②烝:zhēng,众多。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俗吏慢之慢:傲慢,不敬 B.乃能敦尚经术乃:却,竟然 C.上则有……之徒面引廷争引:揭发,检举 D.岂特数子之贤哉特:仅仅,只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用来说明教化是国家“急务”的一组是(3分) ①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②足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 ③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④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 ⑤加有大功于天下⑥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风俗是天下的大事。只有圣明智慧的君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明白重视教化、匡正风俗的益处和功效。 B.在群雄蜂起、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汉光武帝却能凭一介平民之力,奋发起兵,恢复祖先的事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化的作用。 C.孝和帝以后,贵戚专权,朝政的腐败。面对混乱局势,志士仁人坚守道义,勇于赴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保证了东汉王朝不至倾覆。 D.虽然汉室衰徽,但如果有明君发奋振作,那么汉朝的福运仍然不可估量。

古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

古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作者为宋朝诗人叶梦得。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前言】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词作。上片怀古,描写八公山地形,追述淝水之战。“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勾画出了谢氏子弟少年英武的形象以及东晋军队的威武雄姿。“沸浪骇奔鲸”形容前秦军轰然崩溃,如洪汇鲸奔。下片由古思今.用笔曲折深妙,逸出常境。八公山下,断崖荒草,云涛吞吐,历史上的英豪一去不返,再也无处寻觅了,既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又婉转地表示了对主和派的不满。接着又正话反说,以否定谢氏叔侄、否定自己,来诉说心中强烈的愤懑之情。结拍三句,以谢安自况,写出词人空怀抱负,却受到猜忌,不为重用的痛苦境遇。全词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慷慨苍凉,声情激烈。 【注释】 1、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

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3、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4、孤城:指寿阳城。 5、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6、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7、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8、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oRG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9、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淝水之战原文及翻译1

淝水之战 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

资治通鉴试题答案

资治通鉴试题答案 Word编辑,CTRL+F进行搜索 1.1.1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 ?B、司马迁、司马相如 ?C、司马相如、司马光 ?D、司马相如、司马懿 我的答案:A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纲目体 我的答案:B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我的答案:√得分:33. 4 分 1.1.2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A、北汉禁军将领 ?B、地方军阀 ?C、北汉宗室 ?D、后周禁军将领 我的答案:D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A、收夺武将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政的管控 ?C、鼓励武将饮酒 ?D、加强禁军力量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我的答案:√ 1.1.3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A、文人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我的答案:A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我的答案:× 1.1.4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A、《太平广记》 ?B、《太平御览》 ?C、《册府元龟》 ?D、《文苑英华》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 ?A、《太平广记》 ?B、《太平寰宇记》 ?C、《文苑英华》

淝水之战翻译

《淝水之战》 【参考译文】 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秦王苻坚(氐族所建前秦国的皇帝)颁布诏令大举入侵(东晋),百姓每十个 年轻人中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财产的民间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们羽林郎的职务。诏书中又说:“(胜利后)朝廷任命东晋 孝武帝司马昌明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任吏部尚书,桓冲任侍中;依情势看,我国出 征凯旋还师,为时不远,可以事先(派定东晋皇帝和大臣归降后的官职)为他们修 建府第。”民间富家子弟前来效命的有三万多人马,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 都统。这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坚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慕容垂、姚苌以及民 间富家子弟支持他(这样做)。阳平公苻融对苻坚说:“鲜卑(指慕容垂),羌虏(指姚苌),是我们的仇敌(此二人之国都被苻坚所灭,他们虽然臣服于秦,但心 怀仇怨),总想着发生变故来实现他们复仇的志向,他们所陈述的策略,怎么可以 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贵子弟,不懂军事,只是说些谄媚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 意罢了。”如果陛下轻信并重用他们,轻率采取重大行动,我担心既不能成功,又 会有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苻坚不听他的劝谏。 八月,戊午日这天,符坚派遣阳平公符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的二十五万步兵 骑兵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担任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各方面的军事。符 坚对姚苌说:“过去我担任龙骧将军而开创基业,从来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别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将军窦冲说:“君王说话都不是开玩笑,这是不祥的征兆啊!”符坚沉默不语。 东晋下诏任命尚书仆射谢石(谢安之弟)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州、兖州的刺史谢玄(谢安侄儿)担任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 等各部总共八万人马抵御苻坚;派龙骧将军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增援寿阳。谢琰,是 谢安的儿子。 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太过 分了,叔父建立复兴的大业,就在这次行动了!”慕容垂说:“对。要不是你们, 我与谁一块成就大事呢!” 甲子日,符坚从长安出兵,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遥遥相望,前 后长达千里。九月,符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才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 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到达彭城,东西相连长达万里,水陆大军一齐进发,运输 船只多达万艘。阳平公符融等率兵三十万,先到达颍口。 这时,前秦兵力已经很强盛,东晋朝廷上下震惊恐慌。谢玄进来,向谢安问计,谢安神色平静,回答说:“朝廷已经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 什么,就让张玄再次去询问。谢安于是命令车驾山林别墅去游赏,亲朋全都来了, 谢安与张玄下围棋用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通在张玄之下,这天,张玄(对前秦 大兵犯境)有畏惧情绪,即使谢安成了他的敌手而不能取胜。谢安(下完棋后)于

肥水之战全文翻译

肥水之战全文翻译 淝水之战【译文】 [(太元)八年秋七月,]秦王苻坚下诏大举侵犯(站在以东晋为正统的立场上说的)。百姓中每十个成年男子;清白人家的子弟(封建社会指医、巫、商贾、百工以外出身的子弟)二十岁以下,有才学和勇气的人,都任命为羽林军(禁卫军)的军官。(符坚)又说:“命令以司马昌明(晋武帝)为尚书左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副长官),谢安 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就形势看,灭晋回师的日期不远,可以预先替司马昌明他们造 起房子。”清白人家的子弟达到三万余骑,任命秦州主簿(主管文书簿籍)赵盛之为少年 督统(少年督统:官名,符坚所设)。当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符坚行动,惟独慕容垂(原前燕亲王,后受妒忌和排挤而投奔前秦,被封为冠军将军、长安京兆尹)、姚苌(羌 族首领,被封为扬武将军)和清白人家的弟子劝他(行动)。阳平公符融对符坚说:“鲜卑、羌虏(指慕容垂和姚苌),我们的仇家,常渴望战乱兵变以实现他的心愿,所陈述的 策略谋划,怎么可以听从?清白人家的子弟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熟悉军队事务,随便 用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您的意愿。如今您相信而使用他们,轻易地兴起大事,我恐怕既不 能够成功,更有后患,悔恨来不及呀!”符坚不听。太元年八月初二日,符坚派遣阳平 公符融统率张蚝、慕容垂等步骑兵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统率益、梁州诸多军事。符坚对姚苌说:“昔日我以龙骧将军建立帝业,未曾轻易地把它授给别人,你要好好努力啊!”左将军窦冲说:“王者无戏言,这是不祥的征兆!”符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符坚骄傲自大已经到了严 重的地步,叔父恢复鲜卑族建立的前燕政权(中兴:一度衰落而又恢复),在此次行动了!”慕容垂说:“是的,除了你们,能有谁与我完成(复兴燕国的)大事业呢?” 甲子日,符坚自长安发兵,士兵(这里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帜战鼓 相望,前后千里。九月,符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达到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翼的军队达到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粮船上万艘。阳平公符融等军队三 十万,先达到颖口。 (晋武帝)下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 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人共领八万将士抵挡前秦军;派遣龙骧将 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寿阳。谢琰,谢安的儿子。 这时前秦军队强盛,京城建康震动恐惧。谢玄入室,向谢安询问计策,安坦然无事, 一点也不著急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命令。”随后就一言不发了,于是命令张玄再 一次请示。谢安接著命令预备车马出游城外的别墅,亲戚朋友全都聚集,与谢玄把别墅作 为赛棋的赌注。谢安的棋术通常劣于谢玄,这日,谢玄畏惧,谢玄和谢安成了不相上下的 敌手(谢玄不能胜谢安)。谢安接著登山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桓冲深深地为京城建康 感到担忧,派遣精锐军队三千人进入京师守卫;谢安坚决不接受,说:“朝廷安排已确定,将士没有缺少,荆州(在建康的西面)适合留下来作为防守。”桓冲对僚属叹气道:“谢

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狄仁杰》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 ..,岂得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 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①,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初,契丹 ..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铃卫将,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②,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如来设救,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仁杰,群臣奠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有删改) 注:①司丞光嗣:猴仁的儿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职。②伽蓝:梵语,译为佛教寺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B.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C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D.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 B.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C.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唐末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坚持原则,直言敢谏。在立储问题上,不阿附太后,最终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 B.狄仁杰公私兼顾,不避嫌忌。他举荐自己儿子为尚书郎,太后说他像祁奚一样顾念家人。 C狄仁杰不计得失,为国荐贤。他知人敢任,力排众议,请求赦免并任用契丹降将李楷固。 D.狄仁杰反对奢华,爱惜民力。武则天要建造大佛像,极力谏阻,武则天停止了这项工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4分)

《肥水之战》译文

《肥水之战》译文 [八年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仇,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

翻译浅易的文言文

解牛之道 【教学缘起】 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考虑学生完成文言翻译训练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再结合文言文翻译时学生所必备的知识和方法的精要介绍,设计出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合理有效的训练程序,这才有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说明:笔者使用的是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教材重点篇目有《劝学》《师说》《六国论》《阿房宫赋》等;读本中有《田单列传》(节选)、《淝水之战》(节选)、《过秦论》等]【教学过程】 一、明确重点 ①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②提高直译能力。 二、牛刀一试(当堂测试) [设计意图]所选三句,均来自重点课文,均以突出直译训练为目的。希望真实暴露学生翻译的问题,以便测后讲析。 [测试示例]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③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三、解牛之道(课堂讲练) [设计意图]由理论推动实践,讲练结合;由学生暴露问题引出教师解决问题,注重技法点拨和规律总结;由教材精讲到读本训练,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注重教学层次。 1.精要介绍翻译的原则、要求,并示例明确“直译”“意译”概念 ?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练习示例]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说明:所选句子为后面解牛之道2“六字法”提供例句。④体现虚词的“删”,⑤体现省略的“补”,⑥体现句序的“调”) ?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按原文表达的大意翻译。 [练习示例] ⑦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⑧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投影显示)例⑦比较“锱铢”如何意译? 译1: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做泥沙一样呢? 译2:为什么搜刮时不留颗粒,挥霍时看做泥沙? 译3:为什么搜刮别人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而)挥霍起来像泥沙(一样不加珍惜)? (讲析)“一分一厘”是长度单位;“颗粒”还是借代,等于没有翻译;“锱铢”是重量单位,锱、铢连用,形容极为细微。“一丝一毫”的翻译相对好一些。完整句比较之后,发现没有一个是完全让人满意的翻译,可以自己翻译一个: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极为细微的东西都穷尽了,挥霍它们时却像用泥沙一样(毫不珍惜)? (投影显示)例⑧比较哪一个翻译更好? 译1: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