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国务院关于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年)的批复》(国函〔2012〕215 号)等文件精神,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决不让老区掉队,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核心,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和协调发展要求,规划范围包括:安徽省六安市、安庆市全境;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全境,南阳市的桐柏县、唐河县;湖北省黄冈市、随州市全境,孝感市的孝南区、安陆市、应城市、大悟县、孝昌县、云梦县,襄阳市的枣阳市,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规划区域总面积 10.86 万平方公里、2014 年末常住人口 4263 万、地区生产总值 1.1 万亿元,分别占中部六省的 10.5%、11.8%和 8%。本规划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5—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区域特点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2006 年以来,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 10%以上增长速度,2006—2014 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5 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起点较低,总体发展仍然滞后,2014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2 个县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5

个不在片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位优势独特,但交通建设依然滞后。该地区位于武汉、郑州、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之间,是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联接地带。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内联外通的路网结构尚未全面形成,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物流成本偏高,对老区发展形成了制约。

产业特色突出,但工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该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产区,食品、建材、化工、医药、机械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该区域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三次产业比重为 17:48:35,产业层次较低、链条短,市场竞争力较弱。生态地位重要,但局部地区生态依然脆弱。该地区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南北气候的交汇点,是 25 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和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该区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较严重,河道逐年淤积,滑坡、泥3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总体不高。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和文化名城众多,是中华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楚文化、皋陶文化、医道文化、禅宗文化、根亲文化交汇交融。但旅游开发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第二节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别山革命老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老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以沿江地区辐射带动老区整体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将大别山片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长江流域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为老区发挥区位优势、以开放促发展创造了重要契机。

第三节战略意义

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对于推动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长江、淮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加快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老区精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建设长江和淮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使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第二节基本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人口多等突出矛盾入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着力实施一批增强“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项目,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四化同步,富民优先。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让广大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努力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先行先试,争取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扶贫攻坚、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国家扶持,自力更生。充分考虑老区面临的特殊困难,国家在资金、项目和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真扶贫、扶真贫;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

第三节战略定位

——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加强重大工程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强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努力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和山洪地质灾害,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维护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

——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开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重要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第四节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扶贫攻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交通、能源、水利、信息设施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突出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注:1、[ ]中数据为 6 年累计数。

2、旅游业总收入按 2014年价格计算。

3、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 2014 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基本同步。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一节打造核心发展区域

包括黄冈、信阳、六安市,共27个县(市、区)。以黄冈、信阳、六安中心城区为龙头,依托黄冈高新技术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着力打造黄冈临港经济带、六安工业走廊和信阳宁西工业经济走廊,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增长极。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依托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强与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的互动融合,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第二节促进三大组团加快发展

随(州)孝(感)武(汉)组团。包括随州市,孝感市孝南区、安陆市、应城市、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襄阳市枣阳市,共 12 个县(市、区)。依托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挖掘农产品和山林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粮油机械、仓储物流和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对接武汉城市圈,依托黄陂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和孝感临空现代物流园等,着力发展临空经济。驻(马店)南(阳)组团。包括驻马店市,南阳市唐河县、桐柏县,共12 个县(市、区)。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医药、能源、装备制造、建材、轻纺、油碱化工等产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驻马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安庆组团。包括安庆市全境,共11个县(市、区)。发挥长江沿岸的区位优势和大别山腹地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船用设备、仓储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合作,推动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专栏2 主要城市发展方向

黄冈市。湖北沿江重要增长极,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信阳市。河南省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六安市。安徽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随州市。湖北省北部门户城市,农产品加工、光伏、物流产业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驻马店市。河南省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安庆市。安

徽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

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依托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大工程,推进中低产田和低丘岗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若干个粮食生产能力超 10 亿斤的粮食生产大县,建设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玉米、水稻、大豆、杂粮产业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稳定良种补贴政策,支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孝感香稻等超高产新品种选育推广,建设小麦、玉米、水稻育种创新基地。加大对种粮大户扶持力度,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

第二节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业

着力推进长江、淮河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双低”油菜。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高起点建设生猪、肉牛和禽类产业集聚区,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优质无公害水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茶产业,重点发展无性系生态有机茶,打造茶产业集群示范区。支持优质药材、蚕桑、蔬菜、花木、林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具有大别山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森林和林地空间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工产业。完善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将特色农产品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第三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专业交易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支持黄冈、六安创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服务。支持在黄冈建立出口农林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专栏3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畜禽

(水产品)。提高生猪、肉牛、禽类和水产品竞争力,加快黄冈奶牛、泌阳夏南牛、南阳(唐河)黄牛、麻城黑山羊、霍寿黑猪、皖西白鹅产业化基地建设。茶叶。大力发展无性系生态有机茶,壮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岳西翠兰、潜山天柱、红安老君眉、英山云雾等精品茶叶主产区。油料。重点发展“双低”油菜、花生、芝麻、油茶,引进油用牡丹种植。中药材。重点发展天麻、茯苓、西洋参、金银花、桐桔梗、夏枯草、山茱萸、裕丹参、唐半夏、辛夷、银杏、石斛等产品,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和仿野生种植模式。蚕桑。改造提升英山、罗田、麻城、岳西、潜山、金寨、太湖等桑蚕基地,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推

动桑蚕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品牌化。果蔬。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冬枣、葡萄、石榴、桃、梨、银杏、甜柿、猕猴桃、板栗、马铃薯等林果基地。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五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节提升加工制造业水平

以霍邱铁矿、桐柏碱矿、唐河铜镍矿、金寨钼矿等优势矿产为重点,坚持原矿开发与深加工相结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和安全生产水平。适度开采利用大理石、钾长石、磷等矿产资源。依托棉、麻、茧丝绸和石化腈纶等原料,壮大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发展专用车辆。着力发展机械钢构、医药化工、建材、高效节能装备等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加大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支持在黄冈建设区域性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和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支撑中心示范基地,支持在信阳、驻马店建设国家非金属、调味品质检中心。

第二节大力发展旅游业

统筹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合力打造大别山核心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建设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推动黄冈等地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鼓励社会力量与旅游开发,积极推进跨省协作,开发一批核心景区和旅游精品线路。支持新县、商城、确山、金寨、岳西、英山、罗田等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贫困地区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发展。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专栏4 重要旅游景区(点)

红色旅游景区(点)。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随州市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独山革命旧址群,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岳西县及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裕安区苏家埠战役纪念园。

生态旅游景区(点)。麻城龟峰山、孝感双峰山、英山吴家山、浠水三角山、蕲春云丹山、红安天台山、团风大崎山、大悟五峰山、黄梅龙感湖湿地、随州大洪山、信阳鸡公山、商城金刚台、新县金兰山、固始九华山、淮滨淮南湿地、驻马店嵖岈山、确山薄山湖、泌阳铜山湖、太湖花亭湖、潜山天柱山、岳西司空山、金安皖西大裂谷、枞阳浮山、舒城万佛湖、桐城龙眠山、宿松小孤山、天堂寨、罗田大别山。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点)。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黄州苏东坡谪居遗址、红安七里坪历

史文化名镇、黄梅禅宗旅游地、蕲春李时珍纪念馆、孝昌董永故里、平桥楚王城遗址、罗山灵山寺、商城观音山、潢川黄国故城、固始陈氏将军祠、汝南南海禅寺、新蔡辛亥革命烈士祠、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太湖五千年文博馆、桐城六尺巷遗址、金安双墩汉墓。

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金融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具备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和典当公司。

商贸流通业。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商业设施适度集聚,推进商业集聚区建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培育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化物流园区,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黄冈、安庆等沿江城市港口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多式联运无缝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建设全国流通

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县。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信用评估、广告会展、培训认证等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及相关支撑产业。

第四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发挥区位独特、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推进机制,加快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关联产业入驻发展,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培育一批服务贸易基地。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等,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产能转入。

第六章优化城乡建设布局

第一节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

培育壮大信阳、黄冈、六安、驻马店、随州、安庆、麻城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设置开发强度,加快建设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限期关停城市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源,严格限制新开采地下水。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序推进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和老厂区、商业中心(街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改造。结合人防工程建设,推进地下交通、停车场、商业设施和城市生命线等多种形式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研究将符合条件的城市适时纳入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

第二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支持中心城市近郊县、产业强县、资源富集县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壮大主导产业。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按规定程序有序改市,支持红安、泌阳、固始等县城按设市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中,培育成为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小城市。实施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全国重点镇和条件较好的省重点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特色镇、旅游名镇。全面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加快黄梅小池镇等小城镇综合改革。鼓励麻城、新县、金寨等县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加快推进黄冈、安庆临江城镇建设。

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提高规划科学性与约束性。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加快抗旱水源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村村通自来水,2015年解决规划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大力发展农村联户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提高硬化率和网络化水平。加强村庄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开展进村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第七章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推进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客货运输通道和区域路网布局,构建内联外畅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推进铁路综合运输枢纽及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引导优势骨干企业参与专用铁路线建设。

公路。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路面改造工程,基本实现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等级。加强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县乡道改造、连通工程建设等,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继续推动市、县客运站升级改造,支持有条件的货运站场向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转型。

水运。加强长江干线、淮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稳步改善主要支流航道条件,推进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

民航。加快民航机场建设,推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完成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研究迁建安庆机场,加快黄冈机场前期工作,规划研究通用机场。

第二节强化能源保障

开展团风上进山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分步启动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建设。有序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开展纤维乙醇与秸秆发电联建联产试点。加强输配电能力建设,加快输电通道和区域内重点输变电新、扩建及增容改造步伐,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加强南襄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加快推进油气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扩大天然气使用规模,加强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做好浠水核电厂址保护,适时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专栏5 重大能源保障工程

电源点。上进山、五岳、金寨、桐城抽水蓄能电站,红安、麻城、黄梅、蕲春、泌阳、确山、驿城、遂平、唐河、枞阳、岳西、望江、金寨、寿县风电,英山、麻城生物质能热电厂,岳西、霍邱、金寨光伏电厂。

输变电工程。随州等4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油气设施。西气东输二线信阳至南阳支线。

第三节推动实施水利工程

做好长江、淮河干流整治,继续实施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工程,推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及长江、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举水等中小河流治理和城西湖、姜家湖等湖泊、洼地治理,使治理河段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平原湖区、圩区除涝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推动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尽快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山洪沟治理工作,构建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抗旱救灾体系。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工建设引江济淮等跨区域调水重点工程,推进沿淮流域老区县引淮供水建设工程,加快孝昌等易旱县抗旱(备用)骨干水源、新建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水库以及灌区农业抗旱应急水源配套设施建设。

专栏6 重点水利工程

水库。下浒山、金鸡河、桐山、邢河、金顶湖、牛圈鼻、出山店、三塔寺、邹家河等大中型水库新建或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新建下浒山、东堰口等水库灌区,金檀、蕲水、三河口、浮桥河、黄州引江、陇坪、古角、永安、梅川、薄山、板桥、宿鸭湖、鲇鱼山、梅山、泼河、石山口、陈兴寨、花凉亭、钓鱼台、红旗、长春、五丰河、乌石堰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等跨区域调水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2015 年底基本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服务水平领先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稳步推20进 4G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大幅度提升互联网

接入宽带标准,推进光纤到楼入户。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互联网设施建设,2015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通电建制村实现互联网覆盖率达到 100%,基本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完成数字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推进地级城市的交互式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开展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全面推进移动多媒体系统建设。支持黄冈、信阳、驻马店、六安、安庆建设数字城市。实施一批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加快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建设。

第八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构筑生态屏障

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巩固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长江流域防护林、抑螺防病林等工程建设,加大低效林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力度。推进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预防体系建设,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编制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加强大别山种质资源保护,推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建设。实施白莲河、薄山、板桥、宋家场、史河等水库上游地区和大别山区等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监管。建设沿江、沿淮调蓄洪生态保护区、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大力推进沙化土地和沙滩造林种草。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矿企尾矿库闭库、复垦以及废弃采矿场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绿色矿山” 。加快沿淮低洼滩区和湖区、采矿塌陷区、土山石区等地区生态恢复治理。

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实施长江、淮河、史河、淠河、皖河、倒水、巴河、浠水、蕲水、华阳河、滠水、举水、长河、唐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建立水环境监测联动机制。加强大中型水库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强化水源地库区一线及淠河总干渠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升级城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能力。推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支持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热电联产、城市集中供热、企业碱回收、废水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监管,鼓励企业对落后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提高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全面加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控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鼓励红安等地建设区域性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积极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储存设施建设,合理确定水库、湖泊、河流水产养殖方式和密度。

第三节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划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强化节能减排分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审查,落实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要求,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改良开发黄连木、油桐、文冠果、乌柏树、光皮树等油林,探索发展生物柴油等新能源产业。大力开展共伴生、难选冶矿的综合利用,推进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等资源化利用。

第九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乡镇、村幼儿园和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到 2020 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在老区加快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统筹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省级以上重点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以及品牌专业建设,建立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建设富有特色的本科高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向老区倾斜,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完善教育资助制度,逐步对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第二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市级医院建设,支持中心城区根据有关规划和国家有关政策设置综合医院、急救中心以及儿童、肿瘤等专科医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每个街道有一所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支持每个县重点办好 1—2 所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和建设急救中心,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保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支持沿江县(市、区)全面实施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工程,持续控制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支持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乡医疗机构。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能力建设,支持建设大别山(黄冈)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第三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数字影院、城乡居民科技活动中心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及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大力开展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传统街

区和传统村落保护,促进黄梅戏、豫剧、汉剧等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大遗址等文物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重点支持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协会网络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

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2020年前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发展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鼓励黄冈推进创业试点工作。规范发展中介服务,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有序组织劳动力输出。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大病患者住院合规自付费用报销和救助比例。逐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机制,大幅提高优抚对象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完善慈善公益政策,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支持缴存职工解决基本住房问题。

第十章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第一节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向老区倾斜。全面实施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坚持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创造有利于“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研究建立区域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相衔接的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提升扶贫资源精准化配置水平。支持在建立贫困县约束和退出机制、改进党政班子考核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制定和出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特殊政策。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险、救助、福利制度有效衔接,编织兜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网。

第二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建立城乡规划协调机制,统筹县域城镇、村落布局,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

快建立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支持信阳、安庆、六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经济林确权流通。统筹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鼓励叶集、武穴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探索。按照统一部署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受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第三节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在符合外国政府贷款相关管理规定前提下,积极争取优惠贷款资金支持。在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审批核准、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公路、铁路、水路、民航、水利、电网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对按规定享受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建设。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大力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融资、并购重组,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鼓励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县域经济模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发展普惠金融。研究推进金寨、罗田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

第四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持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各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制定严格的征占用林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矿区生态恢复制度。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制度。全面推进水权体制改革,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和节约用水机制。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积极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节构建开放合作新机制

加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在能源、劳务、农产品、旅游、产业转移和经贸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支持合作共建内河港口和产业园区,继续组织基层干部赴东部地区培训锻炼。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长株潭城市

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融合发展。支持沿江地区建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按程序申请设立对外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监管场所。建立健全区域内跨省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发展合作和重大利益协调,实现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支持湖北黄梅小池、江西九江等地开展跨省跨江合作。

第十一章加强组织实施

安徽、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组织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建立重大项目库,逐级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涉及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程序报批。完善三省协商机制,加强沟通衔接,共同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确保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发挥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定点联系机制的作用,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调查研究,密切与有关部门和三省的沟通联系,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2015―2025年)任务分工的通知 【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 【发文字号】黔府办函[2015]119号 【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13 【实施日期】2015.07.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任务分工的通 知 (黔府办函[2015]11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任务分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7月13日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任务分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21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通知》(发改西部〔2015〕388号)精神,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工作任务分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铁路建设。 1.加快建成沪昆客专,规划建设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南昆铁路扩能改造、黄桶至百色国家铁路。争取贵阳-南宁客运专线、黔江-贵阳-河口出境铁路,毕节-水城-兴义、都匀-凯里-黔江、兴义-百色、兴义-独山-永州等铁路纳入相关专项规划。(省发展改革委、省铁建办牵头,省铁路投资公司配合) (二)公路建设。 2.加快建设贵阳-惠水-罗甸-乐业-百色-靖西-龙邦(口岸)、纳雍-晴隆、都匀-惠水-安顺等国家高速公路;推进三都-独山-南丹、三都-荔波-独山-南丹高速公路尽快实施;实施兴义-隆林、独山-南丹-凤山、独山-荔波-南丹、凯里-三都-荔波、黎平-靖州、盘县-普安、兴义-兴仁-紫云-惠水、盘县-兴义-安龙-册亨、西林-兴义、册亨-望谟-罗甸-平塘-独山-荔波等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争取黄桶-望谟-乐业、榕江-佳荣-河池、兴义-丘北-河口、贞丰-安龙、黄果树-贞丰-册亨-旧州-富宁、榕江-环江-河池、独山-荔波-环江-忻城、榕江-剑河、盘县-普安-兴义-贞丰-望谟等公路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增强普通国道、省道公路网对县级以上行政节点、边境城镇、重点红色景区的连接和覆盖,提升技术等级、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5年实现普通国道建成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技术标准。力争到2020年前实现具备条件的建

乡村振兴十四五发展思路规划

乡村振兴十四五发展思路规划 X、注重产业融合,在“产业升级”上求突破。(X)发展优势规模产业。按照“一区三园”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蔬菜、甜叶菊、油茶、脐橙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挥品牌优势,建成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物流、销售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建成集育苗、种植、加工于一体的脐橙产业,建成集生产、观光、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油茶产业,建成集科研、育苗、种植、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甜叶菊产业。到X年末,发展稳定脐橙X万亩、甜叶菊X亩、设施蔬菜X万亩、油茶X万亩,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X个,初步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农业总收入达X亿元以上。 (X)积极发展有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继续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产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到X年,X个行政村均实现有X项以上特色产业,X个以上产业基地,形成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家,带动农民就业X万人,人均增加收入X万元。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家,其中市级以上X家;培育农产品加工型企业X家。

(X)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的城乡互动产业。重点发挥城郊优势,发展白鹭古村、田村花灯等传统文化特色旅游,发展大埠垂钓体验、湖江水上体验等参与体验收特色旅游,发展宝莲山、寨九坳、韩坊万象山等生态景观旅游,发展江口都是客乡村、五云蔬果小镇等农业体验旅游,结合不同乡镇特色,在每个乡镇错位发展不同的休闲农业业态。到X年末,建成X家以上国家XA 级旅游景区、X家以上XA乡村旅游点、星级民宿X家以上,初步建成乡村旅游项目X个以上,打造X个休闲农业示范点,X家采摘园,X个田园综合体,创建X个县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其中市级以上X 家。接待国内外旅客X万人以上,旅游总收入达X亿元以上。 (X)积极发展农村微田园产业。创造条件把村民的住宅中多余的房间与种植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由集体经济组织租赁对符合利用条件的村民住宅进行合理改造,租赁合适的闲置土地进行田园改造,采取充分休闲民宿、体验农田等模式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居住、到农村种植,提升村民的住宅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提升村民房屋价值、土地价值,从而使得村民真正从本身固有的资源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到X年,创建微田园X户以上。 X、注重全民培训,在“人才升级”上求突破。(X)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引导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吴店镇申报2015-2020年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实施方案重大项目说明 一、项目概况:吴店镇位于鄂豫两省边陲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属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集红色、绿色、古文化旅游资源于一身。现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旧址40多处;有贰国遗址王子殿和朝王庙、玉皇顶、无门寨、拦箭垛等名胜古迹20多处;有十里画廊、北天门瀑布、高峰三潭等自然生态30多处; 有华中最大的风力发电群——二妹山风电场。 二、重大建设项目: 1、红色旅游开发项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留下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著名小说《桐柏英雄》、电视连续剧《特殊的战场》(1986年11月中旬,应山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人员筹备场地,协助武汉电视台来应山拍摄四集电视连续剧‘特殊的战场’,反映新四军五师中原突围在应山吴店的一段斗争经历)和《中原突围》描写了他们在吴店战斗的故事情节(2002年夏,由湖北经济电视台、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14集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在吴店取景)。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对外号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李先

念,参谋长周志坚)及随行干部从河南竹沟南下四望山,以浆溪店为落脚点,执行中原局关于开创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1945年8月下旬,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和鄂豫边区领导机关以及被服厂、兵工厂、野战医院、抗大十分校等后勤机关由大悟山转移到应山以北,作反内战准备。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进驻浆溪店尹家湾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主要做了三项工作:第一,争取了国民党豫南挺进军第十三纵队司令程道荣5000余人的部队起义。第二,成立了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第三,组建野战纵队,发起了桐柏战役。 2007年抢抓大别山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的机遇,争取列入了鄂豫皖“三省六市三十六县(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联合体,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机遇,该项目主要主要涉及我镇红色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豫鄂游击支队、中原局中原军区成立、王震率三五九旅与新五师李先念会师、桐柏军区成立旧址、何子述旧居等40多处景点打造及线路开发及纪念馆的建设,预计投资1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5年——2020年。 2、名胜古迹开发项目——该项目主要主要涉及我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顶古建筑、王子店贰国古遗址、西周至春秋战国大块地古墓群,吴店贰国文物,历史悠久。有王子山贰国古遗址,现存留古土城墙长约800米,出土春

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三)

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剩下内容在账号的其他文档中) 五、健全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健全长效普惠性的扶持机制和精准有效的差别化支持机制,激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目录 (十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十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2) (十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 (十五)强化组织实施 (2) (十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完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建立省部会商和省际协商机制,及时协调推动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要事项。出台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继续组织对口支援工作。研究建立发达省市与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重点高校、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发挥井冈山、延安等干部学院作用,支持地方办好瑞金、古田、百色、大别山等干部学院,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广泛凝

聚正能量,表彰奖励正面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在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时,对革命老区所在省份予以倾斜支持。探索制定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和奖惩激励办法。继续支持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对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研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革命老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按规定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对其他地区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转移的企业,按原所在地区已取得的海关信用等级实施监督。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革命老区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十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损毁的建设用地和零星分散的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耕地的,经认定可用于占补平衡,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规定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对革命老区列入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并按规定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支持探索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 (十五)强化组织实施

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摘要】六安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代,六安革命老区应按照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总方针,基于六安革命老区欠发达的现状,坚持向绿色要振兴、向振兴要绿色,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构建老区绿色振兴发展规划体系(政治层面),建立老区绿色振兴产业经济体系(经济层面),打造老区绿色振兴文化观念体系(文化层面),培育老区绿色振兴社会生活体系(社会层面),走出具有六安老区特色的绿色振兴之路。 【关键词】六安市绿色振兴实践路径 新时代,人们对生态与绿色的需求层次不断升级,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和推行绿色振兴是六安革命老区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六安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六安革命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 一、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基本实践 六安革命老区位于安徽西部,处大别山北麓,占大别山

脉3/4面积,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拥有大别山第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第二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六安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淠河、史河、杭埠河融会贯通。巍巍大别山与滔滔淠史杭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世界级特大水利灌溉工程淠史杭,被誉为"水上长城”,上游6大水库积蓄了70亿立方米优质水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7%,南部山区达70%以上。良好的生态为六安老区提供了绿色振兴的天然优势。 (一)绿色振兴政策出台密集 六安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起步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六安就启动了“生态市”建设。2000年,六安撤地建市后,就立即着手谋划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2004年成立了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编制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规划。2011年,六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决策,十八大以来,六安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2012年,市委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引领六安绿色发展踏上新征程,2013年正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2014年,六安市成立了由市四个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的高规格的市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试行)》,提出要将六安建设成为全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绿

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摘要】六安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代,六安革命老区应按照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总方针,基于六安革命老区欠发达的现状,坚持向绿色要振兴、向振兴要绿色,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构建老区绿色振兴发展规划体系(政治层面),建立老区绿色振兴产业经济体系(经济层面),打造老区绿色振兴文化观念体系(文化层面),培育老区绿色振兴社会生活体系(社会层面),走出具有六安老区特色的绿色振兴之路。 【关键词】六安市绿色振兴实践路径 新时代,人们对生态与绿色的需求层次不断升级,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和推行绿色振兴是六安革命老区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六安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六安革命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 一、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基本实践 六安革命老区位于安徽西部,处大别山北麓,占大别山

脉3/4面积,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拥有大别山第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第二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六安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淠河、史河、杭埠河融会贯通。巍巍大别山与滔滔淠史杭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世界级特大水利灌溉工程淠史杭,被誉为"水上长城”,上游6大水库积蓄了70亿立方米优质水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7%,南部山区达70%以上。良好的生态为六安老区提供了绿色振兴的天然优势。 (一)绿色振兴政策出台密集 六安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起步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六安就启动了“生态市”建设。2000年,六安撤地建市后,就立即着手谋划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2004年成立了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编制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规划。2011年,六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决策,十八大以来,六安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2012年,市委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引领六安绿色发展踏上新征程,2013年正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2014年,六安市成立了由市四个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的高规格的市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试行)》,提出要将六安建设成为全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绿

科技振兴大别山--关于革命老区的发展调研

科技振兴大别山----关于革命老区调研 湖北工业大学张静 【摘要】大别山革命老区是我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为我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却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九十周年;在此之际,我院组织以“情系大别山”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奔赴大别山老革命区,以深入了解科技在以农业为主的大别山地区运用的程度、农业哪些方面欠缺科技的运用、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找出良好的应对措施,为大别山老革命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科技农业大别山老革命区欠缺促进一、大别山老革命区基本概况以及农业现状 (一)、基本概况 大别山地区横跨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涵盖6个地级市,36个县级市区,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00万。大别山中山地的面积约占全部山区的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有谷地、河滩和阶地平原,但是与山地相比面积相对狭小,其地多为农耕区。且山间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较大。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水系发达,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大别山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植被生长,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森林景观变化较大。 大别山县市区中,湖北省拥有最多的县市,共计19个。它的范

围主要包括大别山黄冈外的所有县市,此外还有孝感的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随州的广水市、武汉市的新洲区和黄陂区等。我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战略,初期的启动范围主要包括红安县、阴山县、罗田县、团风县等8个重点贫困县。 (二)、农业现状 我们这次活动主要走访的是黄冈市的黄州区、红安县和罗田县。黄冈市在团风县规划建设2000余亩的试验田,目前已建设完成700余亩,主要分为花生、水稻、油菜和棉花等七大板块,水稻、花生和棉花为主要作物,目前生长状况良好。红安的主要作物是花生和红苕,罗田县的特色作物是甜柿和板栗;其中罗田县的甜柿具有千年的历史,錾子石村的甜柿闻名于千里,錾子石村的甜柿是纯种的天然甜柿,甜脆可口,多汁肉厚,便于加工和食用。 红安县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产区,从50年代以来,红安县农业局一直和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合作至今,这也是红安县油料产量的保证之一;罗田县的板栗和中草药是本县的主要经济特色作物,其中,九资河的茯苓专业合作社是本行业的龙头;金银花的种植与山东金大地集团合作,销售的主要途径是贩卖金银花的幼苗,利益良好,但是由于种植面积、产量和技术等原因,金银花的销售途径比较单一;此外,罗田县政府与湖北中医院、九州通药业集团和武汉大学等都有过合作,华中科技大学正在准备帮助錾子石村规划建立自然生态旅游光园。但是,农业整体上依然存在甜柿难以保鲜、甜柿落果率高、农作物生产缺乏科学化与系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等问题,有待急需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最新)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结合X村实际,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村支两委综合研判,拟定X村X—X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X村位于X乡西北部,海拔介于1400-1770米之间,距X县城28公里。全村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约1.6亩,X年人均纯收入7400元。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372户1055人。X村为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24人,X年已实现村摘帽、户脱贫。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县、乡建设目标,努力把X建设为“富裕、和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 三、建设原则 1.坚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3.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在上级政府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4.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有重点、有突出,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规划内容 按照“壮支部、固基础、强产业、兴新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X村实际,重点做好“4篇”文章。 (一)强化支部建设,做好示范引领文章。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面强化X村村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1.加强“党员之家”建设,增强党员“归属感”。完善现有党员之家活动室功能,配套《党员活动规则》、《党员之家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增添必要文娱设施,真正让党员之家成为党员活动根据地、休息驿站,提高归属感。 2.统筹“活动基金”使用,增强党员“获得感”。统筹现有党员活动基金,完善《党员活动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党员活动基金在党员生日、大病、重大节假日、评先评优等方面使用管理,让党员切实感受到支部关心关怀,增强党员获得感。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1)

XX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XX辖区面积5000多亩,耕地2800亩,现有户数60户,人口170人,人均土地16.5亩,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二)建设规模:建成文化活动室1处150,住房60套,养殖圈舍60套。住房及羊舍为砖混结构,其中:住房建筑面积66,凉房面积16,院落面积168,羊舍面积84,活动圈面积108,活动圈遮阳棚面积16。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文化振兴为抓手,以生态振兴为主题,提出“五大振兴”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把XX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发展模式 (一)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在加强政治领导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运用机制,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引领基层党组织聚焦中心任务, 1

聚力全面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述职评议,推动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突出主体作用,在建强基层堡垒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脱贫攻坚,加大产业型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推行创意组织生活,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突出队伍建设,在锻造骨干力量中实现组织振兴。高素质基层带头人队伍是实现组织振兴的关键支撑。大力实施农村“火车头”计划,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村居党组织书记考核奖惩机制,拓宽选人渠道、拓展发展空间、明确退出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不断壮大“项目书记、产业书记”队伍,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 (二)产业振兴:一是以产兴村和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充分利用XX示范村养殖园区为优势,种植纯绿色无污染小麦2000亩,打造巴美肉羊养殖、特色养殖(鸵鸟、狍子、七彩鸡等),以绿色特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同时带动

某县某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XX县XX村乡村振兴 战略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标,按照农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最终达成: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乡村振兴蓝图。 二、发展原则: 1.尊重现状·合理布局 2.整体推进·重点先行 3.设施配套·技术可行 4.传承历史·突出特色 5.注重文化内涵 三、发展目标: 搞活农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早日实现村民脱贫奔小康。实施村庄土地环境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将李家源、阿东村建成布局合理、

产业突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成为陕西省深度贫困村整治振兴的示范村。 四、资金来源:整合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 1.移民搬迁工程:XX万元×300户=XXXX万元 2.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约XXXX万元 3.旱改水项目:XXXX元×XXXX亩=XXX万元 4.乡村道路建设项目 5.城乡发展建设项目 6.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 7.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8.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项目 9.乡村教育文化体育发展项目 10.其他政策性扶持项目 五、特色产业: 1.建立万亩新品种苹果基地 2.美丽生态乡村体验基地 3.种植业 4.养殖业 六、乡村新格局: 新农村居住区、村民委员会、乡村超市、医疗站、文化站、接待站、食堂、幼儿园、图书馆、公共浴室、文化体育广场、

3A级公厕、沼气池、涝池、养殖场等。 村庄道路、居民区实现绿化、美化。 七、创新机制: 1.建立村民股份机制,成立股份合作经营公司,实行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土地、宅基地、房屋、规模生产资料等评估入股,经营公司全权负责各项经营活动,优先使用村里人才和劳动力。 2.经营公司与投资商建立联营机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产品销路与市场问题。 3.经营公司与科研、大专院校建立协作机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 八、规划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8】1号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精准扶贫的政策精神,依据省、市、县扶贫总体规划,结合XX村的实际现状,编制《XX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规划提纲: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规划背景 第二节村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 第三节村庄建设现状 第四节现状问题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提纲【参考】

XX市XX县乡村振兴规划 (参考提纲)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机遇 四、规划衔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目标定位 四、发展策略 第三章乡村空间布局规划 第四章乡村产业振兴规划 第五章文化与旅游规划 第六章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第七章宜居乡村建设规划 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第九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农业设施布局 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二章乡风文明建设

第十三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第十四章体制机制创新 第十五章重点项目库 第十六章时序安排 第十七章保障措施 第十八章规划附图 (1)乡村综合现状图, (2)乡村建设现状图, (3)县域乡村设施综合现状图,(4)乡村空间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5)乡村人口空间分布规划图,(6)县域城乡空间结构图, (7)乡村空间布局规划图(一张蓝图),(8)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9)县域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图,(10)县域乡村农业发展规划图,(11)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图,(12)县域乡村农业设施布局图,(13)县域乡村体系规划图, (14)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图, (15)县域乡村风貌分区规划图,(16)县域农房建设引导图,

(17)生态安全格局图, (18)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规划图,(19)县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图,(20)县域乡村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图,(21)县域乡村综合交通规划图,(22)县域乡村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23)县域“四古”保护规划图,(24)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时序规划图,(25)近期建设规划图。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参考提纲)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现状与基础 二、特征与问题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定位与目标 第三章乡村产业体系规划 第四章乡村产业生产体系规划 第五章乡村产业经营体系规划 第六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第七章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库 第八章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