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与地区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能力分析

21世纪以来,航天科技工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运载器及其技术继续向满足大吨位、高可靠性、高环保性及强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向低成本、快速响应方向发展;卫星向高可靠、长寿命、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人类逐步突破地球轨道载人航天技术,正在向载人深空探测发展。

1.运载器及技术

新一代大中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已基本成熟,其设计思想遵循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并采用大直径、少级数结构和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到目前为

止,美、欧、日新一代运载火箭

如德尔它4、宇宙神5、阿里安5、

H-2A等均已服役,俄罗斯与中

国也正在加紧研制。美国与俄罗

斯的现役小型运载火箭如飞马

座、金牛座、起跑号、第聂伯等

大多从战略导弹衍生而来,可进

行一定的机动发射,但快速响应

能力不足。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

技术尚未实现突破,只有美国在

役的航天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

能部分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现役主流运载火箭近地轨道

运载能力已超过20吨,地球同步

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

10吨,可实现一箭双星、一箭多

星等多种发射。小型火箭近地轨

道运载能力为500千克。航天飞机

可运送30吨货物到近地轨道,可

发射卫星或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

或物。现役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较

高,宇宙神5、阿里安5和H-2A等

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2%左右。

2.卫星系统及技术

近几年来,美国、俄罗斯以

及欧洲国家等世界主要航天国家

均在积极开展应用卫星的更新换

代。其中雷达与光学高性能卫星

遥感技术扩散迅速,尤以欧洲、

以色列发展迅速;欧洲与美国陆

续将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投入现

役;美、俄的导航卫星正在升级

改进,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成功进

行在轨验证。

新一代遥感卫星采用多类型

传感器,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民用通信

卫星的固定、广播与移动业务日

趋融合为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

卫星,而新一代军事通信卫星通

信容量增长了10倍(“宽带全球卫

星通信”(WGS)单颗星可达3.2

吉比/秒);现役全球导航定位卫星

GPS可提供全球性、全天时、全天

候、高精度导航定位信息和精确授

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3.空间对抗系统及技术

目前,只有美国与俄罗斯形

成了以地基为主、天基为辅的空

间态势感知系统,当前天基系统

还主要依赖在轨的导弹预警卫

星。空间防护技术则停留在对高

空核爆、射频、激光和动能武器

的攻击探测和抗核加固等一些有

限的本体防护装置上。反卫星武

器技术美国发展得最多、最全

面,但当前进入实战部署的一般

为软杀伤装备。

世界空间对抗技术的发展、

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空间

目标监视系统能力较强,美国相

关设备低轨探测精度可达10厘

米,定位精度可达1千米;初步

形成了有限的攻击告警能力并应

用了多种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反卫星装备具备实战能力的较

少,大多处于技术储备阶段。总

体来讲,包括美俄在内的国家空

间对抗能力都十分有限。

4.载人航天系统及技术

美国发起的、诸多国家参与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陈萱李云

航天科技的发展给国家安

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环

境监测、资源保护、减灾救灾

等军、民、商诸多领域均带来

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航天科

技发展的重要性,掀起了新一

轮航天科技竞争热潮。我国航

天科技工业已取得一定成绩,

但与世界一流航天国家还有相

当差距。跟踪研究国外航天科

技发展、把握世界航天科技发

展的竞争态势,对我国着眼跨

越式发展、尽快赶超世界航天

先进水平、统筹谋划我国航天未

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

意义。

28

··

中国航天2009年第11期

的国际空间站建设终于要在2010

年竣工,标志着人类载人航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前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与货物的主要为美国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一次性使用宇宙飞船联盟号。但航天飞机的载荷重量要远大于飞船。中国也发展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人类基本突破了地球轨道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多种载人运输系统以及在太空长期运行的载人空间站。其中以美国的载人航天能力最为强大,俄罗斯有深厚的载人航天技术储备,中国初步具备载人航天技术,欧洲与日本载人航天能力有限,印度正在发展。

5.深空探测系统及技术

当前深空探测开展最多的是月球探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均成功发射过月球探测器,只有美国与欧洲成功进行了火星探测,其中美国已经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尚未全面实现对水星、木星、土星和冥王星等行星以及小天体的探测。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技术能力水平,在探测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

深空探测目前主要以无人探测为主,其中无人探测器绕月探测技术已被普遍掌握。美国深空探测能力最强,是世界上唯一对太阳系内所有行星都进行过探测的国家,而且具备了火星着陆能力。世界主要国家掌握了巡视器、探测器、轨道设计、原位资源利用、微推进系统等多种深空探测关键技术,并对新型技术进行了飞行演示验证。

二、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与地区

航天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分析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与地区根

据各自的航天科技基础以及国情

需求,并针对当前的世界环境,

纷纷调整或制定了具有时代特点

的航天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美

国出台了一系列航天科技发展战

略与规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

别为空间探索计划和空间防护战

略;2008年欧空局部长级会议批

准了一系列指令性计划和选择性

计划,旨在合作与独立开展航天

科技活动;俄罗斯航天最近几年

投资和重视程度回升,出台了

《2006~201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

等战略规划;日本、印度、韩国

等周边国家的航天科技水平发展

迅猛,热情高涨,纷纷出台了各

自的航天发展规划。

各国的航天活动均在其航天

科技政策指导下开展。美国航天

科技政策体现了其谋求航天科技

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野心,是

其不断追求航天前沿技术创新的

原动力;欧洲航天科技政策更多

的体现于多国合作探测与利用空

间,同时主要向民用转移。俄罗

斯航天科技处于复苏阶段,吸收

市场力量,激励人才可起积极的

促进作用;日本、印度和韩国等

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引

进,一方面鼓励自主研发,从而

快速提高自身的航天科技水平。

三、世界航天科技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发展目

标将由以政治和军事目的为主转

变为满足政治、经济、军事和科

技等多方面的综合需求。在这种

背景下,世界航天科技呈现了新

的发展趋势。

1.运载器及技术

目前美国、欧洲、俄罗斯、

日本与印度等国家正在实施一次性

运载火箭的改进升级和发展计划,

以进一步提高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

的性能,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可靠

性;同时在新一轮探月热潮的牵引

下展开了部分重复使用的重型运载

火箭和飞船的研制工作;快速响

应小型运载火箭也是目前的发展

热点。美国、俄罗斯等还在持续

开展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和

高超声速技术发展计划。

当前国外运载器发展日趋理

性、务实,基本上按照技术成熟

情况规划今后20年的发展路线:

技术成熟的一次性运载火箭仍是

世界各国的发展主流,快速响应

型小型运载火箭经济、快速,代

表了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另一个

方向。重复使用运载器目前主要

发展较为容易的部分重复使用运

载器,坚持探索完全重复使用运

载与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重点突

破总体优化设计技术、箭体结构

技术、先进推进技术、材料与防

热技术等实现完全重复使用运载

器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

2.卫星系统与技术

以美国、俄罗斯、欧洲为代

表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加紧实施自己

的新型卫星计划:新一代“天基红

外系统”(SBIRS)预警卫星、

“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

环境监测卫星、“先进极高频”

(AEHF)卫星、“移动用户目标

系统”(MUOS)军用移动卫星、

全Ka波段民用通信卫星“卫讯”1、

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统GPS-3与

29

··

Nov.2009Aerospace China

GLONASS-K/KM计划、F6独立模块组合型航天器计划等等。

目前卫星系统及技术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型卫星寿命越来越长、可靠性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小型卫星越来越小,出现了纳型卫星,且常通过编队组网执行任务。以美国为代表对具有潜在变革作用的卫星前沿技术不断探索,如美国正在探索的即插即用与独立模块航天器技术表征了卫星运行与应用模式将与传统大型卫星截然不同。正在突破的卫星系统重点技术还包括高/超光谱,卫星激光通信,空间因特网、无线数据/能量/力与力矩传输以及卫星标准化技术等关键技术。

3.空间对抗系统及技术

当前大多数国家的空间对抗系统发展计划还主要集中在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防护两方面,其中美国的计划最全面、最庞大,重视程度也最高。美国2008年还提出要将空间防护纳入美国国家法案。开展反卫星计划最多的仍然是美国,正在实施卫星通信对抗系统(CCS)等软杀伤武器计划;俄罗斯由于经济不景气,鲜有明显的空间武器计划。

空间态势感知领域通过新型雷达成像、天线等技术,重点发展天基空间监视技术、一体化空间态势感知技术;空间防护领域通过空间交会对接、即插即用等技术重点发展攻击探测与告警、主动防护与系统重构技术;反卫星领域重点发展软杀伤技术,呈现寓反卫于反导、攻防一体化等新趋势。

4.载人航天系统及技术

目前的载人航天计划除美国正在实施重返月球计划外,一般仍停留在地球轨道载人航天计划阶

段:欧空局在2008年已正式提出

“先进返回飞行器”(ARV)计划,

日本已研制出“H-2转移飞行器”

(HTV),印度将在2015年前进行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不过,欧洲、日

本、印度都已制定了各自的载人登

月计划,并作为远期发展目标。

重新登陆月球并在月球上建

立基地,需要突破包括重新研制

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及其运载工

具等技术。另外要在月球上建立

永久基地并从月球载人飞向火

星,还要重点解决能源供给、在

月球上进行航天发射与测控等许

多技术。当前载人航天系统与技

术需要重点突破载人长期飞行、

空间基地建设与运行、空间交会

对接等关键技术。

5.深空探测系统及技术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美国、俄

罗斯、欧洲、日本以及中国、印

度等均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深空探

测发展战略和相关计划。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为美国与欧洲

的深空探测计划。美国空间探索

计划确定了其2006~2016年深空

探测战略目标和2016年以后的远

景展望,全面涵盖了太阳系内行

星、小行星、彗星和凯珀带等天

体及周围环境的探测;欧洲深空

探测计划仅次于美国,覆盖了月

球、火星、其它行星与小天体。

月球探测是近中期全球深空

探测的重中之重,基本上2015年

前实现各种无人探测,2020~

2025年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长

期工作站和基地;火星是第二大

探测目标,一般计划在2030年以

后实现载人登陆,但为期尚远,

难以预料;金星、水星以及一些

小行星和彗星也是深空探测的重

点关注对象。未来深空探测要重

点突破轨道设计技术、自主智能

技术、着陆器与巡视器技术、新

型推进与能源技术等。

四、启示与建议

1.启示

通过对世界航天科技的发展

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

究,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誗21世纪,世界各国再次

掀起航天科技工业发展高潮;

誗世界各国普遍本着各自国

情发展航天科技工业,侧重点突出;

誗发展航天前沿技术、重

视航天科技创新是21世纪航天科

技发展主流之一;

誗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是

诸多国家获得航天装备与掌握航

天技术的有效途径。

2.建议

誗我国应以国情出发,统

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发展航

天科技

我国必须对未来航天科技发

展进行系统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

与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国各

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目的,综合

平衡能力需求、资源投入和技术

基础,在有步骤、分阶段全面协

调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应重点

突破我国航天技术的薄弱环节,

使我国航天科技发展长期持续、

渐进与跨越结合,不断提高。

誗重点突破瓶颈技术、积

极探索前沿技术,尽快缩短技术

差距并实现跨越

重点突破制约我国航天器发

展的有效载荷技术瓶颈,中远期逐

步建设长寿命稳定运行、功能健

全、性能先进的航天器体系。□

30

··

中国航天2009年第11期

创建航天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修改稿)

创建航天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发及《闵行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 五”规划》等文件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许多中小学在努力追求的成功办学境界。我们闵行区明确提出“高中教育:多元办学、特色发展”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目标。我校根据闵行区政府、区教育局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从现有的基础和面临的发展需要出发,特制定本校创建航天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背景与现状思考 一、背景回顾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是一所大型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地处闵行区南端的黄浦江畔,占地31480 平方米,建筑面积16339 平方米。学校有标准的实验室、电脑 房、音乐室等专用教室和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还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学校是闵行区文明单位、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先进单位、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女子曲棍球、女子足球特色学校、闵行区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 闵行区绿化先进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基地等。现已成为我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完全中学之一。 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 件精神,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我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航天科技”项目为抓手,以提升学校 办学品位为目标,从突出“办学特色”入手,大力营造校园航天文化,航天科普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在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1.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成为飞行器。 (答)正确 2.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 (答)错误(答案)大气层中 3.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高空的航行活动。 (答)错误(答案)大气层外 4.由于航空航天活动都必须经过大气层,所以航空与航天是紧密联系的。 (答)正确 5.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通信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军用航空的主要活动。 (答)错误(答案)夺取制空权 6.滑翔机是指没有燃油系统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 (答)错误(答案)动力装置 7.轻型直升机一般采用浮筒式起落架。 (答)错误(答案)滑撬式起落架 8.多数直升机采用滑撬式起落架。 (答)错误(答案)轮式起落架 9.人类关于飞行的许多探索和试验都是从模仿飞鸟的飞行开始的。 (答)正确

10.飞机诞生之前,在操纵稳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德国的李林达尔。 (答)正确 1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客机为A380。 (答)正确 12.对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干扰的军用飞机为电子干扰机。 (答)正确 13.专门用于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飞机为反潜机。 (答)错误(答案)侦察机 14.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空中战争的雏形在越南战争中第一次展现出来。 (答)错误(答案)海湾战争 15.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答)错误(答案)第一宇宙速度 16.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脱离地球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答)正确 17.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四宇宙速度。 (答)错误(答案)第三宇宙速度 18.航天技术的核心是火箭推进技术。

我国的航天航空成就与发展

我国航空航天的成就与发展 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已取得的重大成就 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其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1981年,我国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5.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

信卫星。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之后利用其所发送回至地面的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7.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与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制的指令与数据接收站投入运行,成功地保证了第八届全运会的举行,同时还为长江截流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现代小卫星等4个系列的卫星平台,这些卫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将有效地提高卫星可靠性和寿命,同时还将大大加快研制速度,努力达到年均研制4到6颗卫星的能力。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效果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 2006年11月30日,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天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走进大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观后感

走进大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观后感 三(1)班王海翔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因为今天学校要组织走进大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那是我一直向往去的地方,甭提我有多开心了。我急忙吃完早点,穿上整齐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跟爸爸来到学校,看见大巴车已经早早的停在校园了。不过我还有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那就是爸爸作为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也被邀请来了。 踏上大巴车,一路上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柳树像一位位美丽动人的姑娘,风儿一吹,柳枝就如同飘起的秀发。路边鲜花盛开,春天的风景真美。我一直都在盯着车窗外,不知不觉经过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车一开门,我们就争先恐后的下了车。一进去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就看见路两旁都是火箭、卫星、导弹的模型及简介。正对着大门伫立着一艘大的火箭模型——中国航天 CZ—2F。威武的直指蓝天,像是马上就要飞上太空。随后我们跟着导游老师来到了拓展基地,在老师的带领下玩各种活动项目。我在玩的时候,一开始心里很害怕,但是我找到了平衡点,便轻松的过去了。因为爸爸也来了缘故,我不能退却,我要表现的更加勇敢坚强。大家都在运动和体验中享受到了挑战极限成功后的快乐,这真是勇敢人的游戏啊!午饭后老师组织我们去看火箭模拟升空,准备工作过后,老师和同学喊着“10、9、8、7……”倒计时,火箭模型发射点火,只听“嘭”的一声,火箭模型被发射升空,接着又张开降落伞安全着陆,现

场响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结束后我们还去了游乐场。在游乐场里我们玩了很多很多的游戏,有迪士尼圆盘;有旋转木马;还有旋转秋千……我们玩的都非常开心。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到了下午返校的时间,我们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恋恋不舍地踏上返回了学校的大巴车。 通过这次走进户外的活动,不仅让我欣赏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也让我玩的开心,还让我对航天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航天员,飞上太空去探索无尽的宇宙。

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20210304010336)

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 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 世纪传到欧洲 公元前5 0 0- 40 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1 9 0 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 1 903年12月1 4日至17日,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得飞行者”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这次试飞成功成为一个划时代得事件,人类航空史从此进入新得纪元 1 9 47年1 0月1 4日美国著名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驾驶X —1飞机实现了突破音障飞行 1969年7月20日2 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迈出一小步成为全体地球人类得一大步 19 57 年1 0月 4 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得人造卫星上天 19 59 年9 月12 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得航天器 1961 年4 月1 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得人 19 6 9年7月2 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得第一人 1970年1 2 月15 日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年 4 月9 日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得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 入太空 19 7 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得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19 8 1年4月12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一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 9 86年1月 2 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 3秒后爆炸 1 9 8 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与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就是目前最成功得人类空间站 1993 年11月 1 日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与平”号空间站得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 1 9 56年1 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 970年4月 2 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与发射卫星得国家。 197 5年1 1月2 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 84年4 月8 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总体规划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总体规划图 规划简介 ⑴区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南,坐落于少陵塬,北邻西安市科教文化区,西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邻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区,是西安具有良好交通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的科技产业开发区,是西安中心城发展的重要辐射地之一。 ⑵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7—2020年 ⑶规划规模 规划用地规模:本次规划用地规模23.04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规模达26.1万人。 ⑷规划目标 以“环保与创新”为主题,“科研和文化”为内涵,“航天和宇航”为标志,打造世界级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航天智都,使之成为世界级的航天产业基地, 世界级的创意产业基地及世界一流的休闲康居新城。 ⑸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心—规划中心区;三轴—长安东街、神舟大道、雁塔南路三条人文景观轴;三区—东部产业研发区、北部南部居住区。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东南部,规划面积为23.04平方公里,远期预留约35.5平方公里的发展规划空间,基地南依秦岭,北瞰曲江,西临城市中轴,东依万亩林带,与西安市主城区相邻,距市中心钟楼7公里,绕城高速公路 2.8公里,与西康高速紧邻,向西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仅35分钟车程、向北距西安火车站20分钟车程,向南距引镇西康铁路长安站仅15分钟车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天民用、半导体器件、新材料、新能源、服务外包与创意、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支柱产业。 2010年计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资4亿元,新建15公里市政道路和50公里配套管网,确保基地自来水、天然气等与城市主管网 连通。打通东长安街、航天中路等基地内的断头路,启动三环连接工程,形成高效快捷的城市市政路网系统。年内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提高 基地中小企业培育孵化的承载能力。 ----实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航天大道、东长安街等主干道的绿化美化进度,实施航天运动公园、中湖公园及航天俱乐部项目建设,启动航 天第一中学、第四军医大学航天医院等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建成航天公安分局办公楼、基地垃圾压缩站,完善基地建成区域环境,使基地整体形象发 生根本转变,配套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原名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建设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导 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之一,规划面积23.04平方公里,预留48.79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2006年11月30日,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管委会正式 成立,基地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2008年4月8日正式更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民用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也是陕西省大力发展以先进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区域。它以“航天 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为发展定位,坚持“四节约一环保”发展理念,实施集群化、特色化、市场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走“大集团 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着力发展以民用航天、太阳能光伏-大功率半导体、服务外包和创意为主的三大产 业,规划建设核心区、研发区、工业区、物流区、居住区五大功能区,正在培育陕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以科技、人文、生态为主导的三位一体新 型工业区,打造一个技工贸收入为3000亿元的高技术产业新区。 预计到“十一五”末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到“十二五”末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吸引20个投资过十亿的大项目,培育出30个销售过十亿的中型企业,培育出5个销售过百亿的大型企业。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中国2012至2050年航天计划表,预计2050火星登陆 中国航天局高调发射从而宣示中国这个航天大国的崛起此次神九发射对接的成功,使中国将成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太空载人对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的太空征途向前更进了一步。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两次自动交会对接后,于2011年11月20日转入长期运行管理阶段。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代表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天宫”。6月18日中午11时许,神舟九号飞船将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神九对接后自主控制飞行。 曾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龙乐豪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院士、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李惕碚院士等航天专家,分别为中小学生,讲述航天知识,并分享了航天技术的种种成果。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是了解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其他星球,找寻人类生存的痕迹,因为生命的源源不断,正是航天事业孜孜不倦的动力。”龙乐豪说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2012年: 神舟十号,它将在载人情况下与天宫一号对接。 嫦娥二号启程前往距离地球七百万公里的小行星4179进行探测。 2013年: 长征6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投入使用。 2014年左右: 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实施第二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长征5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长征7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三号发射后陆续发射神舟十一至十四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交会对接。 2015年左右: 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中途探测小行星的多任务多目标探测工程。 2017年左右: 发射嫦娥五号。米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0690938.html, 2018年左右: 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2020年左右: 发射行星科学实验室,开展行星就地探测。 北斗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 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毕。 首次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30吨的重型火箭。米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0690938.html,

航空航天发展史

航空航天发展史课程论文——论战争与航空发展的关系 15191001 李想

摘要 每当我们提起战争,总会联想到残酷,杀戮等不好的名词。由于战争,人民流离失所,血流漂橹,社会动荡不安。虽然战争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大阻碍,但战争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剂。从航空航天技术来看,战争无疑是该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剂。从1903年莱特兄弟自制飞机的试飞成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空天战争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第一架飞机的产生到二战结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飞机,可以看出,不到50年的时间里,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航空技术也是由于世界局势的紧张,美俄之间的冷战促进发展的。同时,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战争中,空战将成为战争中最主要的战争形态。 关键词 战争,航空技术,发展

引言 时代背景 我们羡慕鸟儿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对飞行的渴望深深的植入人类的心中,我们将对飞行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之中。嫦娥奔月,阿波罗,赫尔墨斯等都是有关飞行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飞行的技艺。例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同时还有一些人为飞行的尝试付出了生命。这些都不断的激励着后人对航空技术的研制。 发展过程

正文 战争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影响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始,航空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航空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李林塔尔因滑翔事故牺牲后,欧洲航空技术一度陷入困境,许多科学家和航空探索者对飞机失去了信心。直到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后,欧洲航空技术才一改之前低迷的状态。人们对飞机不断的进行改造,飞机速度不断提高,飞行时长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单翼机,双翼机多种种类的飞机不断出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飞机只是被人们看做一种有趣的玩物,其应用价值和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首先发现飞机具有空中侦察和同炮兵配合校准炮弹落点。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对于飞机飞行平稳以及观察精度提高的研究。于此同时,在侦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空中战斗。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飞机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人们尝试着在飞机上安装机枪,大炮等,形成了战斗机的雏形。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出现了战斗机,轰炸机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之久,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具体数据。

崛起的航天产业新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 2006年11月30日,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天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作为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西安航天基地先后聚集了陕西省建国以来成功引进的最大投资规模的新能源项目——中电投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道路的隆基硅2000吨硅片项目,西安阳光能源1000吨太阳能单晶硅及5000万片单晶硅片生产等有技术、有实力的大项目。 此外,基地牢牢把握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开工建设了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的西安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并引入亚森通信、开泰动漫园等一系列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项目。其中,基地与西影集团共同设立的、西部注册规模最大的西影航天动漫公司项目的签约,标志着航天基地着力发展以影视动漫为代表的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迅速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集群,服务于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链,形成陕西文化产业卫星应用发展的航天品牌,向着“大集团引领”的发展格局、“大产业构建”的发展方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至此,基地凭借营建天地一体卫星运营服务体系、绿色新能源全产业链构筑体系,向着打造中国“卫星之都”、“低碳“芯”城”的远大目标,阔步前进。 面对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安航天基地将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抓手,以建设“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为主要支点,坚持科学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基地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民用航天、新能源、新光源、服务外包和创意等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学号:021210229 姓名:梁欢欢

回顾中国航空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我们感慨万千,有不少叹息,又不禁赞叹,真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一曲跌宕起伏的歌谣。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较晚,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在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们的清政府仍然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这直接导致中国当时的经济、科技水平远远落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改革是翻天覆地的。工业与科技的落后,文化教育的愚昧无知注定先进的航空技术无法在旧的条件下得到发展。虽然有一些努力,但是毕竟是改变不了这种现状。1910年,留日归来的李宝、刘佐成受清政府委托,在北京南苑建立了飞机制造厂棚,并于次年四月造出了一架飞机,但在试飞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军政府组成了航空队,一些有志于航空的爱国志士纷纷投身于此报效祖国。在众多先行者的不懈努力下,再加上军阀混战中飞机成了实力的象征,旧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些飞机修理厂、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国外飞机,但仅局限于机体制造和装配,许多重要部分如发动机、金属螺旋桨等则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外成品,而且当时中国使用的绝大部分飞机都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由于飞机数量太少,就连带弹巡逻的4架战斗机也参加了阅兵式。所以在旧中国,没有发展航空工业的能力。 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始了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创建历程。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大大加快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的步伐。当时,周总理明确指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是先修理后制造,再发展到自行设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之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很快,便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两国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这对于正在筹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年的4月18日,中央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一切维修工作,新中国的航空工业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中诞生了。我们学校南航,还有北航等一批航空院校正是在这种目的下成立的。 我国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建立了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等一系列的研究所和工厂,并且生产出了飞机。可是,在随后的几十年航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仿制前苏联的飞机,并摸索走自行设计之路,但是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以及自身工业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航空技术的复杂性,我国在航空领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60年7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回了专家。再加上“大跃进”所造成的恶果和三年自然灾害的降临,新兴的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最为困难的是航空材料和器材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航空工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路。 然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正当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航空工业,研制新的高性能军用和民用飞机时,刚刚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中国航空工业再一次遭受到严重破坏,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严重地妨碍了航空工业的发展,文革中各种新型号的飞机长期延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时间上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中国与发达国家航空工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航空工业恢复了正常的研制生产秩序,中国的航空工业才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航空教育濒临解体的地步,人才培养中断,造成航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然而,就是在这样曲折的道路中,我们的航空事业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航空工业实现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跨越,1959年,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歼6试制成功,我国跨入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行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工业进入独立建设和发展时期,在克服重重困难和严重干扰中继续发展,1965年,我国自行设

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蒙特利尔大区作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在北美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这里不仅是魁北克省的经济中心,更是海外投资者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市场的门户。蒙特利尔的投资优势众多,这里拥有优惠的商务运营成本,高素质的人才集群,并且大力倡导新经济,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表现出色,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生命科学和航空航天,这3个产业集群创造的就业岗位占蒙特利尔大区所有私企岗位的10%,其中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动力尤为强劲。蒙特利尔航天航空产业发达,是继西雅图、图卢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航空产业集群,集中了魁北克航空航天活动的97%,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产业约70%的研发活动。汇集了200多家私人企业提供4万余个职位,总收益超121亿加元的销售,占加拿大航空航天制造总量的55%,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业劳动力总量的50%。蒙特利尔大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在30公里半径内就可以找到供一架飞机所用的几乎所有必要零部件的地方 之一。蒙特利尔现有200多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其中包括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支线喷气飞机 制造商“庞巴迪”、全球领先的民用飞机、通用飞机、支线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制造商“加拿大普惠公司”、全球领先的飞行模拟器供应商“CAE”、大型直升机制造商“德事隆贝尔加拿

大直升机公司”等4家大型骨干企业,Héroux-Devtek等10 家一流的设备集成、制造、维护检修企业以及170余家分包供货企业。2015年,魁省航空航天产业年销售收入155亿 加元,创造4万多个就业岗位,80%产品用于出口。根据统计,2006—2016航空航天产业战略实施期间,魁省累计投 入7亿加元用于支持企业和项目发展,带动各类投资共计57亿加元。2016年5月,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发布《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 Stratégie québécoise de l'aérospatiale 2016-2026 )》,魁省政府将在2016年至2021年投入5.1亿加元支持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预计带动各类投资共计28亿加元。此前,魁省政府已 在本财年预算中承诺投入2.5亿加元用于落实该战略第一个五年时期。《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由四大方针和十大目标组成,四大方针分别为:“产业结构的强化和多元化”、“通过支持新项目和人力资源投资促进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创新”;十大目标为:“吸引优质大型企业落户”、“发展安全和防卫行业”、“发展无人机及有关民用领域应用”、“支持新项目”、“投资人力资源”、“推进中小企业迈向工业4.0”、“鼓励兼并”、“促进出口”、“发展新产品和技术 工艺”、“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力”。相信全新的航空航天产业十年战略,会为蒙特利尔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助力。2017年4月3日~7日,航空航天产业的盛事——由蒙特利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含答案)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目录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1)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填空题) (14)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选择题) (19)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简答题、论述题) (32) 2020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1.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是由喷管高速喷出的气体给外界大气一个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外界大气必然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推力。答案: × 2.推力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好。答案: × 3.单位推力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好。答案: √ 4.推重比(功重比)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好。答案: √ 7.发动机工作时,压气机是由涡轮带动的。答案: √ 8.发动机最大状态的特点是热负荷和动力负荷都很大。答案: √ 9.高压压气机进口和第一、二级可调导向器叶片的偏转角度调节目的是为了提高压力。答案: √ 10.低压压机进口导向器叶片偏转角度调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答案: × 11.为了减小压气机径向间隙引起的漏气损失,广泛采用石墨、滑石粉涂层和篦齿封严装置。答案: √

12.由前向后,压气机的环形通道面积逐渐增大。答案: × 13.由前向后,压气机各级叶片数量逐渐减少。答案: × 14.压气机增压比的大小反映了气体在压气机内压力提高的程度。答案: √ 15.压气机中后部安装放气活门可以防止压气机喘振。答案: √ 16.每级涡轮导向器在该级工作叶轮的前面,不转动。答案: √ 17.每级涡轮导向器在该级工作叶轮的后面,不转动。答案:× 18.加力燃烧室的防振屏是为了防止加力燃烧室的振荡燃烧。 答案: √ 19.在气流中保证温度燃烧的条件是气流速度等于火焰传播速度。答案: √ 20.在燃烧室中,降低气流速度的方法是采用扩散形通道和安装旋流器。答案:√ 21.压气机进口安装可调导流叶片的目的是提高压气机增压比。 答案: × 22.相对气流方向过平是压气机喘振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 × 23.燃烧室降低(流速度的措施只有旋流器。答案: × 24.燃烧室降低气流速度的措施只有扩压器。答案: × 25.加力燃烧室与主燃烧室比较,其燃油喷嘴数量更少。 答案: × 26.V形火焰稳定器是加力燃烧室的附件。答案: √ 27.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是加力燃烧室的附件。答案: √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航天基地的条件

航天基地的条件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航天基地的区位条件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区位条件 ①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②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③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④最好接近赤道地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⑤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⑥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等⑦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 (2)返回地点选择条件 ①人烟稀少的地区;②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或者在海洋上;③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展开 (3)世界主要的发射基地 肯尼迪航天中心°N,°W) ①位于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地区;②沿海地区,地形平坦;③交通便利,便于大型设备的运输;④纬度较低,发射时节约燃料。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N,°W) 拜克努尔发射基地°N,°E) ①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半沙漠地区,地广人稀,平坦开阔;②交通:以陆路交通为主,交通便利有铁路干线与中亚铁路相连;③科技:境内有着名院校哈萨克国立大学,哈萨克工学院,哈萨克农业大学,哈萨克国家管理学院提供科技支持。 库鲁发射场°N,°W) ①地形:发射场位于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狭长草原上。纬度位置为北纬5°。地处赤道附近,地势平坦开阔,地质坚实,并且所在区域人烟稀少;②气候:法属圭亚那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27℃。因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以至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为2000~3000毫米。所以当地温度高,湿度大,温差变化不大;③交通:发射场位于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与大西洋相邻,无铁路但有便捷的水运、海运运输,以便运载火箭各级分离后坠落不致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方便能源供应。西昌(102°E、28°N) ①海拔高、纬度低。平均海拔1500米;②是地形隐蔽。西昌地处大凉山腹地,与其它几个候选之地相比,崇山峻岭是西昌的一 方方屏障,挡住了外界探索的目光和脚 步;③是气候。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 西昌的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常 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是中国年气温 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雨旱两季分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