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政府警察教育体系研究刍议

国民政府警察教育体系研究刍议

国民政府警察教育体系研究刍议
国民政府警察教育体系研究刍议

国民政府初期统治习题

国民政府初期统治习题 国民政府初期统治习题 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习题 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多种政策来巩固其统治。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国民党政府建立后,采取稳定财政的措施是() A.整顿税务B.控制金融C.改革币制D.增加收入 (2)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是() A.他们控制了全国的金融 B.他们通过币制改革攫取暴利 C.他们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 D.他们开始垄断全国的农业 (3)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①受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封建主义势力阻挠 ③受官僚资本控制④农业生产时有起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国民党政府建立后,是怎样在政治上加强xxx统治的() A.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B.垄断全国农业和工商业 C.成立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 D.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受到排挤 四个选择题,分别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第(1)题是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加强对财政金融的控制;第(2)题是四大家族的形成;第(3)题是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第(4)题是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 解题思路 第(1)题学生易错的原因是不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不属于”,但是,选项中易出现“属于”的内容。这一题型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真审题形成逆向思维方式,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第(2)题是问“标志”,不是问四大家族形成的过程。第(4)题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同第(1)题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它不仅要求认真审题,还要注意限制词是在“政治上”,才能避免出现错误。所以在回答选择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所问概念,再分析判断,才能避免出现错误。 答案: (1)D(2)A(3)B(4)C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 中研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首任院长蔡元培。总办事处设在南京,研究所在南京有气象所、天文所、自然历史博物馆、社科所、地质所、史语所,在上海有物理所、化学所、工程所,心理所在北平。 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研院评议会于1935年6月成立,至1948年9月的1 3年间,成立了三届评议会,遴选了第二任院长人选,设立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奖,改选了各届评议会聘任评议员。 尤其是在1948年,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评议员几轮投票,选出了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完成了国家科学院以院士为构成主体的学术体制建设。 盛宴惊雷 1948年4月1日,中研院正式公布了81位首届院士名单。最长者为83岁的吴稚晖,最年轻的是37岁的陈省身,皆为国中望重之士。

如数理学组微分几何的开拓者苏步青,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国际公认的数论权威华罗庚,在临床生化、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吴宪,有机化学的微分析奠基人庄长恭,对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贡献卓越的李四光、翁文灏、杨锺健、章鸿钊等,中国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中国最有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研究制碱堪称世界一流的化学工程师侯德榜等;生物学组有我国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以研究麻黄素闻名的陈克恢,体质人类学家吴定良,生物学家童第周等;人文组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政治学家萧公权、钱瑞生,其中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当选的有史学家陈寅恪、傅斯年,语言学家李方桂、赵元任,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人。 1948年9月23日上午10时,“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会暨第一次院士会议”在南京鸡鸣寺中研院礼堂举行。蒋介石在阴雨朦朦中前来主持典礼,政府要员何应钦以及教育界名流张伯苓、吴贻芳等也参加了开幕礼。8l位院士中只有51位出席。会场布置简朴,未摆设鲜花,天气很阴,亦未开灯。此次民国史上最重要的科学盛会,颇有些“美人迟暮”的意味。 院士代表发言,推举年长的张元济和望重的胡适。

2020年教育部领导讲话模板

( 领导讲话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96345 2020年教育部领导讲话模板Speech template of leader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20

演讲稿| Speech 领导讲话稿2020年教育部领导讲话模板 一年来,教育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严、实、新上下功夫,切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从“严”字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结构和能力现代化 严格课程标准落实,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加强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五个方面的统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严格学校综合管理,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标准,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净化文化环境工作,作出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控烟的规定,出台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从“实”字上下功夫,推动学校落实育人各方面的要求 在课程育人方面,印发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学“时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研究起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实践育人方面,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15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印发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联 第2页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 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银两是中国历来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1917年虽有倡废两改元之议, 迄未实现。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原定以银两收付者,在上海应以银两7 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以银币收付。上海以外应按4月5日申汇行市,先行折合规元,再以规元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收付。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兑换银币。 起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商品经济的漩涡,落后的货币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 战争赔款需支付白银。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内通货紧缩, 人民负担加重, 另方面, 对外贸易计以黄金, 国家税收计以白银, 民间买卖计以铜钱, 反复折合造成甚大亏损, 引起商人不满。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设立币制委员会继续讨论币制改革问题。1 9 1 4年2 月, 国务会议颁布《国币条例》, 决定废除银两, 发行新银元。新银元正面为袁世凯像, 俗称“袁大头”。其辅币采取十进制, 有银镶铜三种, 可以自由铸造。由于《国币条例》规定的辅币成色比本位货币低, 于是承包商便大量铸造, 使银元与辅币的兑换率发生混乱。再加上各地银元名目繁多, 成色重量各异, 一些不法商人便争相熔化成色较好的银元从中取利, 遂使劣值银元大 量充斥市面。商人和市民为免受其害, 在商业活动中仍以银元含银量为计算标度, 于是出现实际支付使用银元, 交易结算仍使用银两的“两元共存”现象, 越发引起金融混乱。 之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也受冲击而发生严重通货膨胀。1933年新当选的罗斯福总统决定采取美元贬值的手段来保护美国利益,并计划以“金三银一”的比例,用13亿美元向世界收购金银,作为国库储备,于是引起世界银价上涨,而银本位制根深蒂固的中国首当其冲。当时,将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于是在华的商行大量套购白银出口。南京政府为了应对白银外流,立即通过增收白银出口税7%的提案,但所增加的税率仍赶不上世界银价上涨的幅度,不久又公布“废两改元”法,即取消银两作为通货流通,一律以银元作为流通货币。 措施:1 9 3 2年7 月7 日,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召集银钱业代表谈话, 说明废两改元的原则: ( 1 ) 完全采用银元制度以统一币制, ( 2 ) 旧币仍准使用, ( 3 ) 每元法价 决定后即开始决定新币币值。 并初步拟定出实施废两改元的具体办法:( 1 ) 新银元成色减低为银8 % , 铜12 % ,总重量为2 6.6 9 7 1 公分, 含纯银2 3.4 9 3 4 4 8 公分, 计合上海规元0.6 9 9 2 3 0 5 两, ( 2 ) 两元之间的换算率为每元含银0.7 1 5两, ( 3 )新银元的推行应有运输及兑换自由, 并建立相应的保 证措施。 1 9 3 3年3 月1 。日,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 决定“为准备废两, 先从上海实施, 特规定上海市面, 通用银两与银本位币1 元, 或旧有l 元银币之合原定重量成色者, 以规元7 钱l 分5 厘合银币1 元为一定之换算率, 并自本年3 月1 0 日起施行”。3 月8 日, 又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 规定新银元重量成色及型式, 宣布新银元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 规定“凡公私款项及一切交易及银本位币接受, 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 作用和影响:第一, 废两改元彻底结束了中国封闭落后的称量货币制度, 是近代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中国行使的银两, 原是落后的称量货币。银两不仅有实银和虚银之分, 在重量成色上各地也有较大差别。由子使用时需要经过反复称量或改铸, 客观限制了货币流通和

2020届 二轮:专题十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专题卷)

专题十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 1.(2019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监督六部和地方官员是否渎职和失职。都察院最高长官与六部尚书同为正二品。遇有贪腐大案时,都察院要会同大理寺和刑部三堂会审,监督案件审理是否客观公正。六部给事中由中央派驻六部,对于所有六部官员都有监督权和弹劾权。在地方负责监督的是互不隶属的三套机构,巡抚、提刑按察使司和御史。实行“御史巡按”制度,御史代表皇帝巡察地方,可以直陈天子。在全国设立锦衣卫卫所,锦衣卫特务人员甚至潜伏官员家里,监察官员是否贪腐,导致其成为排除异己的工具,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朱元璋允许百姓对“坐赃害民的官员,连名赴京状奏”,对进京举报官员贪腐的百姓给予表彰。 ——摘编自于越《论朱元璋吏治改革 经验对当今的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监察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监察制度改革的影响。(7分) 2.(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押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近代中国是一个银本位国,货币制度落后,流通的货币多种多样,成色不一,混乱的币制影响了经济发展。1914年,北洋政府曾推行“废两改元”,但由于政局更迭无法落实。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完成货币简化工作,为法币改革奠定基础。1934年,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发危机,为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提供契机。1935年11月4日起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是:垄断钞票发行权;规定法币性质及流通事项;废除银本位制;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这次改革中国放弃银本位制,以纸币代替金银货币,国家集中发行货币,不仅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保存白银,完成货币的真正统一。法币政策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币制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国民政府也通过这次币制改革,可以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造成中国延续十几年的通货膨胀。 ——摘编自陈春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调查研究能力试题试卷

考试标题《调查研究能力》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调查研究能力》 倒计时28:34 您的得分:91.67!恭喜,您通过了《调查研究能力》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定性分析是对事务本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因而是最主要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调研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组成的调研群体。() 正确 错误 3. 在通常的情况下,调查研究并不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正确 错误 4. 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并在全党干部当中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 正确 错误 5. 调查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查核和计算,目的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真相,它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 正确 错误 6. 通过调研获得详细的数据和材料不是调研的主要目的。获得数据之后,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形成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 活动才是调研的真正目的。() 正确 错误 7. 1933年的时候,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领导权这一论断。() 正确 错误 8. 在调查研究中,第一手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间接获取的材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因此是不可取的。()

正确 错误 9. 在个案调查中,不对个案能作定量的分析,缺乏说服力。() 正确 错误 10. 人口普查是一种普遍调查的方法。()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 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 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 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D. 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2. ()是调研报告的生命所在。 A. 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 B. 辨别材料的真伪 C. 用词准确,文风朴实 D.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3.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A. 人民群众 B. 无产阶级 C. 劳动 D. 生产实践 4.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的任务。

国民政初期的货币危机和废两改元政策初探(精)

国民政府初期的货币危机与“废两改元”政策初探 【内容摘要】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大量购银,长期处于“两”“元”并存局面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国民政府终于实施了由来已久的“废两改元”政策。虽然步履维艰,但“废两改元”最终完成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确立了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极大发展。 【关键词】货币危机废两改元币制统一 从1931年末到1933年,随着西方工业国家以及印度相继放弃金本位,并实行一系列购银政策后,国际白银的价格持续上升。这对于银本位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它不仅导致了中国币值的升值和汇率的上涨,而且由于国外商品和资本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使得中国国内的资本大量外逃、外资和侨汇减少、国内金融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货币危机,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废两改元”。作为国民政府在财政金融方面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废两改元”不仅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近代中国金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的推行,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通货市场的紊乱状态,而且也在技术上为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做了准备。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拟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1933年国民政府的“废两改革”进行梳理,并对其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 “废两改元”的准备 我国用银铸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中晚期和战国早期,我国已开始用银铸币。但因为没有固定的总量和成色,所以一直以秤重评色计价,“两”一直是计数基本单位。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重量、成色均有一定标准,且按枚计数的外国银元如“本洋”1、“鹰洋”2等大量流入中国。由于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其本身的实际价值,甚至和中国银两进行不等价交换,致使大批生银流出中国,给中国近代的币制带来了混乱。公元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以“裕国用! 保利权”为由,奏准设立广东造币厂开铸机制银元,正面有满汉 (光 1又称“双柱洋”,是1519年西班牙铸造的货币,币面图案中有代表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山岩的两根柱子,每枚重约库平七钱二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2又称墨洋,是墨西哥1823年独立后开始铸造的货币。它的币面图案是墨西哥国徽,——一只雄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着一条蛇。1854年开始流入中国,很快取代了“本洋”的地位,成为中国主要流通货币。

专题十三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教师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经历了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和最终取得胜利的22年。 1.政治上:国共两党关系由对峙到合作抗日,再到对峙,最终国民党被赶到台湾,遗留下现代的“台湾问题”。 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工业一度得到较快发展。但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其他涉及章节:选修四《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多角度整合】 1.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间。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局势动荡不安,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2年间,哪些原因造成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多次发生变化?它对中国政局带来怎样影响? (2)描绘一幅1927—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示意图。并指出你的理由。 2. 192 7— 193 7年 间, 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策略调整:第一次是从城市到农村,第二次是从南方到西北,第三次是从反蒋到抗日。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事件表明中国革命在效仿俄国革命模式?举例说明中国革命是怎样“走向农村”的?这一实践形成了什么革命理论? (2)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共产党把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西北?这一转移是如何完成的?对后来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影响? (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完成由反蒋到抗日的策略调整的?中国共产党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 (4)上述三次策略调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路线?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 摘要: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陷入空前危机。国民政府及时调整教育政策,采取内迁高校、整理课程设置、创设贷金制、教师资格审查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保留并得以发展。战时教育政策更是体现出国民政府的远见卓识,为战时与战后教育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促进抗战胜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了极大破坏。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使高等教育适应了当时抗战与建设的需要,客观上保存了当时的高等教育,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效保证,也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最中心、最紧迫的任务是抵御外辱。国民党政府适应抗战需要,适时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促进战时高等教育的发展。 1.及时调整教育政策 为了适应战时体制的需求,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4月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突出了关于战时教育的四项纲领;“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与扩充其设备;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强抗战力量。”纲领成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总纲,确定了国民党抗战时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同时,这次大会还颁布了由陈立夫主持拟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提出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与十七项要点,全面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教育政策。纲要中的九大方N-具体的表述内容是:“三育并进;文武合一;农业需要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对于吾国固有文化精粹所寄之文史哲艺,以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发扬,以立民族之自信;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之急需}对于社会科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其原则应加以整理,对于制度应谋创造,以求一切适合国情;对于各级学校教育,力求目标之明显,并谋各地平均之发展;对于义务教育,依照原定期限,以达普及;对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力求有计划之实施。”十七项要点则对学制、学校迁移与设置等作了详细规定。此后,蒋介石在1939年3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观点,认为“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

领导干部主要特点和不足(最新)

存在不足: 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工作求稳怕乱,满足现状。 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不够,在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没有突破。段晖: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流于形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化解思路和办法,工作效率不够高。 在关心职工、为职工服务方面工作不够深入,要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倾听职工意见,想职工所想,解职工之忧,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措施有待研究加强。曲经尧: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管理模式有待提高,缺乏对工作思路的调查研究。 重工作、轻学习,对专业学习抓得不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不够深入 1、政治学习不系统、不全面。 2、工作中创造性不够,按部就班。 3、抓工作时松时紧。 4、与部下思想交流不够,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同志关心不多。 5、思想政治工作抓的不够。 6、工作缺少计划性,只注重眼前工作。 7、工作中务虚的时候多了一点。 (一)市委政法委 1、领导班子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主要特点:自换届以来,政法委领导班子团结共事,实干创新,廉洁勤政。 ⑴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⑵政法工作成效明显。 主要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内各单位的领导、指导、协调。 2、在职副县级以上表现突出的干部主要特点和不足 AA(副书记、维稳办主任):政治立场坚定,敏感性强,敢于担当,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有基层工作和各岗位任职的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丝毫不

懈怠,群众威信高,是主要领导的好帮手,为人心胸开朗、关心下属、清正廉明,是一个德能勤绩廉具佳的干部。 主要不足:工作中有时要求过高过严,稍显急躁。 3、副县级干部备用人选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⑴BB(女,综合协调科科长):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组织协调综合能力较强,为人大气兼容,活泼开朗,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是网格化管理顶梁柱。 主要不足:缺乏基层一线业务工作的经验。 ⑵CC(办公室主任):政治上清醒,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团结同志有凝聚力,公私分明,廉洁自律。 主要不足:工作激情需加强,理论功底不够深厚,作用发挥不强。 ⑶DD(执法监督科科长):理论功底较深,法律知识熟,品德优,对党忠诚,工作有耐心,接访攻心力强,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事业心责任感强,想干会干能干,有培养前途。 主要不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4、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大交流任职力度,发挥更大的作用。政法委的班子是个很有战斗力的班子,班子成员(特别是三名副书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硬、纪律上严,**同志有很高的威望,很好的口碑,建议提拔重用。**同志曾任过**山书记,年富力强,可调任市直重要职能部门任主职,发挥更大作用。**同志自学法律,有很强的责任心,干事创业的冲劲较足,可交流任职。

工作技巧: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工作技巧: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一、如何理解调查研究 不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调查研究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要提高服务水平与决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差别化,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基础。实际上,这一点在中共历史上早已有传统。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是谈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据陈云回忆,他进入中央苏区以后,最为服膺的,就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 要做好调查研究,先要理解这一工作的性质。调查研究到底是做什么?在我们看来,第一,调查研究是为了获得信息,尤其是第一手信息。任何一项政府决策,只要不是出自决策者的完全“独裁”,都要基于某些信息。在提倡决策科学化的今天,更是如此。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影响速度都很快。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有一句话大家应该记住:信息意味着权力。这不是在夸大信息的重要性,当政府决策体系建立于信息基础时,信息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第二,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在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制造”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往往以信息的方式来体现,如各种调研报告就是信息。调查研究工作最好的价值实现方式,就是影响决策。这就需要以信息来影响领导的决策,也就是说,要用信息争取到决策者的注意力。在政府体系中,掌握着信息报送的部门,往往就是掌握着实际权力的部门,因为它能决定领导看到什么信息。

第三,调查研究不是写被动的命题作文,而是主动分析工作。完全等待领导布置任务,这种方式太被动,没有发挥主动性,也不容易把调查研究做好,因为你对调研问题的理解,是在领导布置之后才开始。调查研究也是能体现预见性的,如果能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关注当前工作热点的转换、关注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是能够提前、主动做好工作的。主动做好工作,是另一重境界。 归纳一下,调查研究是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它以获得特定方向的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以信息的方式对更高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既然调查研究可以视为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信息研究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应用到调查研究之中。做好调查研究没有一定之规,下面一些经过检验的经验总结是值得借鉴的。 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基本的方式还是与人的沟通。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看似普通,但不同的人做起来差别甚大。对于经验和沟通技能相似的人来说,是不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是个重要原因。麦肯锡公司里曾有一句话,“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对于新进入咨询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军规。准备问题清单,实际上是提前研究问题,进入角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你了解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调研者的问题有质量,调研对象往往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有水平的交流对象。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

国务院领导成员汇总

国务院领导成员汇总 总理 温家宝(4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组书记 主持国务院全面工作,主管人事、监察、审计工作 副总理 李克强(5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组副书记 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计生委、国税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监会。 回良玉(44,回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农业、民族、民政、宗教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国家民委、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宗教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 联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残联。 张德江(4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工业、交通、人力、社保、企业改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资委、安监总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王岐山(4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商务、金融、市场管理、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国务委员 刘延东(45,女)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负责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港澳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港澳办。 联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梁光烈(40)党组成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负责国防动员工作 马凯(46)党组成员,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一、民国时期货币的发行机构及种类。 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大约在1930年左右,竟贬值至1角只可换得32个铜元。 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角)、单角(1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 1918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至1923年、1924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 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14角5分比值为银币1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5角、2角、1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5分、2分、1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我国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1元(俗称“大银”)、5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 1926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银元逐渐由国家银行回收,印发钞票(法币)

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浅论民国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边疆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教育概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 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当时底下有承政厅、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及社会教育司,从事国内教育兴革相关工作。至1926年3月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再由教育行政委员会接管相关任务。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厚,中华民国大学院接替原先所设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由秘书、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分别负责国人的教育事项。1928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教育部组织法》,明定教育部为全国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从此正式以教育部做为正式名称。教育部下设国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社会教育司、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体育司、总务司、教育研究委员会、训育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侨民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诉愿审议委员会、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和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等。这些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使民国教育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为民国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确立都有指导性的意义。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 再说教师待遇和教育理念。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都相当大。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

第一章 第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人教版

第一节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统治及其政权性质。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归纳史实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2.培养学生运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状况。(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阅读理解教材中的关于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军阀混战、“训政纲领”、经济政策和措施沙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认清其政策和措施的实质,认识其反动政权的本质。 2.通过学习“东北易帜”,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疑点 对“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客观评价。 (三)解决办法 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指出,理解国民政府政权性质应从1927年蒋、汪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镇压革命的史实和建立政权后采取的一系列反动政策和措施,以及该政权所代表的是阶级利益等方面来理解。 2.对于官僚资本这一概念,首先了解官僚资本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是与南京国民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从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区别来认识。 3.“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经济政策、措施。除了了解政策本身的具体内容以外,还要从国民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客观上对当时经济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措施推行中四大家族聚敛财富并建立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几方面来认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要求学生观察课本的插图。 2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图示总表。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在学生阅读了教材后,针对“东北易帜”、“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进行分析评价。 2.学生动手列出一个反映国民政府前期统治主要事件间相互关系、反映其政权性质的简表。 六、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宁汉合流”、国民政府的“北伐”、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新军阀的混战、四大家族、法币政策、改计新约运动等。 2.要求理解的历史概念:“训政”、“法币”、“官僚资本”、新旧军阀。 3.要求学生掌握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政治、经济特点。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2)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经济方面的一些措施,在客观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020.04 本试卷共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这体现出 A.儒家正统地位确立B.礼乐制度逐渐完善 C.崇德重教渐入人心D.玉器制造技术进步 25.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26.如图6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 A.提倡大臣独立思考B.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C.加强皇帝集权专制D.彰显开国独树一帜 27.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B.社会结构的变化 C.皇室贵族的审美追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

28.1887年王韬短篇小说集《淞隐漫录》刊载于《申报》,书中多有西方美女与中国男子相恋的题材。西方女子家世不俗,仰慕中国文化,并于危难之际利用自己掌握的西方技术帮助丈夫渡过难关。这反映了作者 A.对中西关系的客观认识B.复杂矛盾的文化心理 C.以拓展国人视野为目的D.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人 2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和雇佣人之关系。该条例 A.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B.力图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 C.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D.有利于重建社会契约精神 30.图7为美国发行的《抗战建国》邮票。这说明 A.三民主义与林肯思想一致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D.国民政府坚持三民主义 31.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这是中青年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被称作“莫干山会议”。此后,双轨制成为时代名词。这次会议 A.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制定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32.雅典的狄奥尼索斯大剧场可容纳15000人左右,为了使贫穷的公民也能看戏,雅典政府还发放一种观剧津贴。戏剧表演以竞赛的形式上演,由公民进行评判。由此可知A.雅典公民的闲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B.城邦公共空间向所有雅典人开放 C.公共活动巩固了政治生活的民主性D.公共闲暇生活促进了民主的产生 33.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

浅析民国时期教育成功的几点原因

教师论文 题目浅析民国时期教育成功的几点原因姓名赵贺 新乡市姜庄街小学 2012年6月

浅析民国时期教育成功的几点原因 赵贺 摘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历史,教育办得最好的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是唐宋时期,第三个时期就是民国时期。三个时期均是圣人引路、大师辈出。尤其是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教育新旧思想结合,中西思想合璧,繁荣一时,涌现了很多学者和大师。文学家有:鲁迅、胡适、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老舍、巴金、矛盾、冰心,郭沫若等等。画家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丰子恺等人。科学家有:李四光、翁文灝、詹天佑、华罗庚等。教育家有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和叶圣陶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让我们虽然没有置身其中,但依旧能够感受到那时的辉煌。那么它辉煌的原因又岂是一篇文章能够论述详尽的?下面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几点原因。 关键字民国时期教育成功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都在寻找自强、救国的道路,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教育。于是,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开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主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在维新变法中,建立了京师大学堂,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在清末新政中,派遣留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此后,还颁布了新式学制,这些成就都为此后的民国时期教育成功奠定了基础,而民国时期教育成功的原因不胜枚举,下面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几点原因。 一、天时、地利与人和。 我曾经一度有疑问,为什么经济凋敝,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能够涌现出如此多的杰出人士?民国一共三十几年,光是总统就换过八个,谁来管教育?上述诸多疑问,在我之后学习中得到了解答。那就是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 1、先说天时:我国教育办得最好的三个时期分别是封建社会的萌芽和形成时期,顶峰时期和衰落时期,民国处于衰落时期,但也是新社会开创初期,思想活跃,各种文化和思想交织,所以那时的教育很繁荣。 曾有很多人感叹: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有成就的大师或者人才。我想大师不是短时间就能练成的,在现阶段,要成为大师,起码要有七十岁甚至八十岁以上的年纪,才具有说服力。拿国家科技最高奖的获奖年龄来说,平均年龄是八十多岁,最小的是王选,获奖时六十四岁,最大的是吴征镒,获奖时九十一岁。共和国的同龄人才六十几岁,所以,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相信这个局面一定会有所改观的。我们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几年的风雨,然而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新式教育才开始几十年,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踏实耕耘,耐心等待。 2、地利很重要。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发达的地区不多,集中于北京和东南沿海等地,文化发达的地区自然也就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人才聚集、沟通频繁,往来密切,也就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北京地区以清华和北大两所学府为基地,我们很多的大师要么曾经在这两所大学教过书,要么就是曾就读与此。在北大,以蔡元培为旗帜,聚集了陈独秀、辜鸿铭、鲁迅、胡适、林语堂等优秀讲师,培养了罗家伦、冯友兰、矛盾、卞之琳、费孝通等一大批优秀学子。清华大学以梅贻琦为代表,梁启超、王国维、朱自清、翁文灝等人都曾在此任教,培养了闻一多、钱钟书、梁实秋、杨振宁等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人物。在浙江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