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

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

法,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

律和实现路径。第三部分:区际

关系,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主

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

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

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第四部

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研

究城乡结构和区域城市体系的

建设问题;研究宏观空间结构,

包括区域重心的推移、区域核心

一外围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区

划问题。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

策与管理,包括第十二章至第十

四章。其中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主要从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

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的制定,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

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

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

现;第十四章则研究一个地区如

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

象,并以此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

竞争力。第六部分:区域经济学

的展望,包括第十五章,主要内

容是展望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

发展态势。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

相同点和相异点。

1.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

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

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

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

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

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分

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

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

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

享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

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

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但是,

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由于经

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

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

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

经济的附属物。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

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

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

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如

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

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

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

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但

所亭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

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

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

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经济地理学给区域经济学提供

的基础,中心点是区域的概念及

其空间关系。导然现代区域经济

学研究的内容看起来离地理学

越来越遥远,而且内容越来越庞

杂,但任何脱离区域的空间关系

的研究,都不应当属于区域经济

学的范畴。

5.古典区位理论都包括哪些内

容?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

区位理论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由

于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

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

大,商品销售与原料地范围越来

越广。同时,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如何合理布局产业已成为迫切

需要回答的问题。德国学者杜能

(Von Thunen)、韦伯(A.Weber)

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

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

法研究而形成的。其理论的假设

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

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

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

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

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

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

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

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

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

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

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

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

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

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

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

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

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

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2.工业区位论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

益,它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

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

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

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

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这种效

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上述产

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聚

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

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

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

美国学者胡佛于l931年与l948

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

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

两本书,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

他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

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

大多数时间是常数。此项研究奠

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胡

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

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

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

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

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

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

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

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

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

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

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

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

区位。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

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

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

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

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

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

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

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

时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

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

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围绕

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

位论。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

几个部分组成的?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

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

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

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

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

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

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

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

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

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

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

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

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

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

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

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

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

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

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

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

一是收益递增。其二是不完全竞

争模型。其三是运输成本。

(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

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

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

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

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

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三)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融人管理

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

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

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20世纪

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

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

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

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

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

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

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

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

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

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

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

是著名的范例。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

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

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10、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时空组合特征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选择区域发展的模式的依据之一。

区域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区域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等原因,区域内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及获取的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资源特征,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综合型及资源缺乏型等四大类。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由于存在于大自然中,因而是无价值的。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人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崛起,这一传统的观点日益为人们抛弃,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就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所以,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具有价值,而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迫使下,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投入劳动,形成新的资源产业,维护或产生新的人工自然资源。正是因为耗费了劳动,才使这种进入生态经济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价值。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把自然资源看做一种财富也就顺理成章了。就自然资源讲,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矿物质、能量、土地及动植物无疑都是财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系统状况也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财富观,把破坏自然资源、自然物质的生产行为同样看做是破坏文明的行为。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当中,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正因为如此,制度经济学才能在经济学的殿堂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制度经济学包含了从微观到客观的复杂的制度要素,区域经济学分析中引入制度要素,不可能全部引入。

区域经济学属于客观经济的范

畴,因此它借助的必然是制度经

济学的客观经济部分,主要有两

部分内容:制度环境和制度安

排。

(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它们包括土地、水面和养殖场的

共同所有权;土地和劳动的用益

权;各种工作权;银行、保险业

中的互助组织;政府对公共事物

的控制权;政府对公有设施的所

有权等等。

(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

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其中

心的内容是交易成本问题。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

本最小化?

(1)减少区域垄断行为,降低反

垄断成本

(2)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维护

期良性竞争的发展

(3)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

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

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

达成最小成本的实现。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

是由多方面、多要素组成的,而

最有直接影响的是自然资源开

发环境、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和制

度环境。如果一个地区在这子个

方面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那么这个地区就具备了发展的

最佳外部条件。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

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

负荷极限人口的增加与资源的

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矛盾日益增

加,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大发

展的高潮中,资源的消耗趋势潜

伏着巨大的危险。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

加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

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

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

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

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

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

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法

令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资源的

压力和负担。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

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以“高投入、

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

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资源开发中

还占有优势。这与我国人口多、

底子薄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

发生尖锐的矛盾,真正改变这种

发展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16.实现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

政策措施有哪些?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

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

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17.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

长的关系是什么?

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来看,产

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够说明

一个地区生产水平的总体的提

高,也不意味着代表一个地区人

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

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l:3规

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

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

的含义。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

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

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

趋势。由于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波

动性,增长也常常呈现出波动的

态势。经济学当中的四个经济周

期,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都会有所

反映,它们是:基钦周期(短周

期)、尤格拉周期(中周期)、库

茨涅兹周期(长周期)和康德拉

捷耶夫周期(长期经济周期)。当

然,区域经济增长的周期往往要

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两

者不一定同期而至。就一国而

言,发达

地区往往宏观经济周期提前,落

后地区则往往拖后。在某些时候

就某些地区而言,区域经济也会

出现与宏观经济周期不相关联

的本身经济增长的周期。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

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

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

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的拉动,

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

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

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

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

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

形成新的需求。如果我们深入分

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又会发

现其本身的特点:1.要素投入

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

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

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

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

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

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

产要素资源集中到高效率的、能

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

区必然会获得增长。其二是投入

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对不同的产

业来讲,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

产的效率相差很大。如果我们将

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都投入到

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

宏观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十分明

显。需要强调的是,高效率的地

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因为

有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在某些

发展的时段,会获得比发达地区

高得多的效率。2.中间投入的

拉动和驱动机制

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

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间产品

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

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

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中

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区域经济

增长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工业

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中间投

入增加很快,并随着增加中间投

入的使用量来增加经济产品的

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

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时

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

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

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

增长。例如,中国北京市近年来

的增长,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和

服务业的增长,即使在传统部门

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使北京

的经济总量(GDP)保持年均10%

以上的速度,相应地北京的主导

产业部门由过去的钢铁、化工、

机械、建材转变为高新技术、旅

游、新兴第三产业。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

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

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

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

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

增长。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近20

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三大直辖

市和五个“新兴工业省份,,广

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经

济增长的巨大拉动,而沿海地区

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区

域。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

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

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

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

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

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

发。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

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

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

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

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

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

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

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

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

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

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

不足的问题。

(三)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总之,因为发达地区既具有均衡

增长的条件,也具有非均衡增长

的必要,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性

的,或者是混合型的经济增长。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

表述?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

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

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

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

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

关部门的发展。

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

凭空造就的,必须落实到一定的

地点。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这种

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Sr=Sao?er式中:为离增长极r 远的扩散强度,系数,r为距离。(3—8)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的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的最后形式。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着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诸如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等。如果从D区域向x区域转移的部门越来越多,而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又都高于x区域的平均技术水平,则x区域的平均水平将得到提升。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我们称之为高梯度地区;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24.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第一,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

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

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大多

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

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

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这

类地区出于发展的渴望,具有较

大的接受梯度转移的主动性。

第二,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

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

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

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

展水平提高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

优势难以发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

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

大改善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

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

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

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

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

长内涵的异同。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

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增长和

人均GDP增长。保持一定的经济

增长对中国是必需的。增强我国

综合国力,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都要求必须长期

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代世

界,科技进步l3新月异,经济

竞争l3趋激烈,“低速度就等于

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经济增

长的必要性在中美经济增长前

景的比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来。

仅仅保持高增长速度是不够的,

对于发展中的大国而言,经济发

展更加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则是

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

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

展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包

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人水平的提高,通

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

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

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

核心是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

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

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

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

的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力

的,是难以持续的。

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

发展阶段的?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

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

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

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

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

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

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

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第一

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

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

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

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

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

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

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

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

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

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

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

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

的重化工业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

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

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

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

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

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

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

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

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

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

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

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

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

变性,追求个性。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

演变规律?为什么?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

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

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

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

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

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

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

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

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

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

一克拉克定律。

这是克拉克总结出来的定律,之

所以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是因为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

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

曾经揭示过关于劳动力转移的

这种现象。配第认为:制造业比

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

到更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差异

会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

高收入部门转移。克拉克认为自

己发现的规律只是印证了配第

的观点,在理论上总结出来罢

了,因而称其为tc配第定律”。

后来人们就称该定律为“配第一

克拉克定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

兹(Simon Kuznets)对这个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库茨涅兹在

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

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

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

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

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

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

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

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

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

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

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

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

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

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

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

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

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

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

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

重。

三次产业机构演变的动因: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

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

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

第二因素。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

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

决定了第三产业不能够像第二

产业那样实现大机器生产,它始

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

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

二产业明显,因此,第三产业对

GDP增长的贡献不如第二产业

大。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

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

模就业问题。到工业化的中后

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服务

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既保留

了劳动密集型特性,又具备技术

密集型特性,从而既是吸收劳动

力的主要场所,又是创造国民财

富的主要力量。可见,三次产业

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的不

同,决定了它们在技术进步过程

中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不

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

同,从而决定了三次产业在经济

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只要技

术进步过程不断进行,那么三次

产业之间的演变规律就会客观

地起作用。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

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

备如下4个条件: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

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

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

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

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

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

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

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

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

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

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

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

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

向的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正确处理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任何地区都面临的问题。一个地区,除了发展主导产业以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包括为主导产业直接提供原材料及其他发展条件的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技术进步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的教育产业以及金融业、广告业等等,这些产业与主导产业一起构成地区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群在区域经济中所占份额不低于50%。

(2)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是区域内一切经济社会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衡量区域投资环境硬件的主要指标。任何地区都需要努力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尽可能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地区基础设施与全国甚至与世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接轨。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商业、饮食、卫生、教育等传统的服务业以及旅游、娱乐、保健、保险等新兴服务业,这些产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扩大就业、丰富生活、活跃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195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ll9元;在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0.9%和28.6%。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应该首先发展轻工业,增加就业,进行资本积累,逐步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促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政府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从图4~2中可以看出来,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建国以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是由当时国际国内环境所决定的:第一,由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由当时世界经济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为代表的一系列

新兴产业尚未得到迅速发展,重

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力图富强的新中富民,在世界经

济体系中自立自强中国重工业

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

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

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

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

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

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

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

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

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

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

重由50.5%降至28.1%,第

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

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

23.7%。但是,由于重工业超

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

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

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

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

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

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

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

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

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

成果;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

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

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

结构日益呈现刚性。所有这些重

大问题与矛盾Et积月累,不断

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

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

济管理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是

历史的必然。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

同的顽症?

改革开放的根本是引入市场机

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市场激发了数亿

中国大众的创造性和活力,他们

踊跃参与经济生活,为改善自己

的生活而努力工作。改革开放以

后的中国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

活力。从产业结构的演变看,改

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产业是

传统体制下受压制的产业,它们

依次是农业、轻工业、家电产业

及服务业,80年代这些产业具有

很高的收入弹性,因而得到很快

的发展,从图4—2中可以看出,

在整个8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处

于调整之中,其中发展最快、比

重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及制造业中的轻工业。经过l0

多年的调整:到90年代中期,

中国的产业结构及轻重工业结

构基本理顺,从总体上看,中国

正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

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这一重

化工业过程与传统体制下的重

工业超前发展有质的不同,它将

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开辟崭新

的天地。但是,80年代以来,中

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

关键的是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

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地

区优势得不到发挥。地区经济发

展中普遍缺乏主导产业,或主导

产业选择不科学,发展力度不

够。在各省区市制定的《“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绝大部分省区都把主要产业

集中在汽车机械、冶金、化工、

电子、建筑建材及农副产品加工

等6大产业地区间产业结构雷

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

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

决的问题。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

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

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

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

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34.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

结构演变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产业结

构及轻重工业结构基本理顺,从

总体上看,中国正进人工业化中

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

业过程。这一重化工业过程与传

统体制下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有

质的不同,它将为中国21世纪

的发展开辟崭新的天地。

35.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

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

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

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

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

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

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

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

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

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

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

素有哪些?

(一)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环境

和自然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

和劳动力,资金、市场和运输等。

三)科技因素,包括技术进步,

投资软环境和智力资源等。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

什么?

如果说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因

素是产业布局的外生变量,那机

制则是内生变量。从经济运行的

角度来考察布局的机制,可以揭

示产业布局变化的规律。

1.目标驱动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

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

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

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

标的约束。

2.利益驱动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

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

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

当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

局利润的最大化,亦即体现了利

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

3.宏观调控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

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

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

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

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国

家的直接投资虽然目前在社会

总投资中的份额较小,但都是投

在重大项目上,对改善地区的投

资环境起着重大作用。而国家的

财政、税收政策,则是从收支上

来制约区域的投资行为。其中转

移支付等手段,可以用来平衡地

区的资金差距。

4.市场调控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

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

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

的生产地点,都由企业法人来决

定。企业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

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

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他们

衡量的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市场

来检验,亦即通过生产产品的市

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来检验

其选择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要改

变这个选择。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概念如何表

述?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

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

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

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

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

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

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

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

的地点。但是,更多的情况是,

一个地区的布局条件具有某些

有利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或

限制性因素有些地区,限制性条

件可能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

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

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

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

油化工等。另外,重型机械制造、

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

况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

业。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

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

的比重,一般在35%~60%。能

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

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原料地指向

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

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

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

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

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

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

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

毛皮等的粗加工业。原料地指向

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

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

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

的能力等。

3.消费地指向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

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

不易储存的部门。如重型机械、

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

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

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布局

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

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

地所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

规模。

4.劳动力指向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

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6.无固定指向、

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7.高科技指向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生影响,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2)企业所有权状况。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4)市场竞争的变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分散;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传统的产业布局主要是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的产业布局则增加了对知识产品生产的布局,因此其布局指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无指向性产业增多和聚集型布局指向的出现。

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即产业布局的指向不明显。许多地区都具备

该产业的发展条件,并且原料和

成品的运输费用也大致相等,或

者是使用大量的半制成品为原

材料,其市场遍布各地。由于距

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新材料和新能源广泛使用,许多

高新技术产业的原料是广布原

料,产品是在全世界销售,劳动

力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传统

的指向性减弱。例如,网络业和

电子商业等在内的信息技术革

命将决定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个世界被网络连接为一个整

体,信息高速公路使世界的距离

缩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以惊

人的速度改变着商业世中的网

络经营不需要店面,不需要售货

人员,24小时全天候营业,改变

了传统的商店必须设置在人口

密集的商业区的做法,网上商店

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网络用户,电

子商务中的虚拟市场更是改变

了传统的布局观,虚拟市场是一

个边界模糊的虚拟空间,既可以

重叠在地理实体空间之上,也可

以完全游离于地理空间之外,是

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距

离、劳动力等因素对布局的影响

在改变,无指向性的产业增多。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产

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

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更多的是

非功能聚集,在一个高新技术产

业区里,每一个企业生产不同的

产品,大家共享基础设施、政府

的优惠政策、法律、金融、工商

等服务,人才的流动便于信息的

流动,也便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

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

能产生乘数效应,必然引起第三

产业的集中,如金融、保险业的

汇集,从而便于高新技术企业获

得资金和保险的支持;其后果是

必然引起配套部门的形成,为高

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产业布局

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

都是独立的经济人,追逐利润是

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

布局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就

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

的利润。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区

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

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

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

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之间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的优

劣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第三

产业空前发展;另一方面,高新

技术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

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

对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

局在特定地区,对于该企业来

说,经济效益并不是惟一的,但

是,能为该地区提供税收、安置

就业、提高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

入等等都很重要,总之,能促进

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

的企业布局在特定地区,产生很

大的环境污染,那么,虽然它能

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考

虑。

总之,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

规模,既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也

是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区域产业

政策来调整。

42.新产业区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

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

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

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从这个定

义出发,新产业区是产业地域集

中的一种新的形式,除了一般的

聚集意义外,特别强调专业化和

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

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所

以,新产业区可以称为“社会经

济综合体”。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特

点?

与新产业区相关联的是高新技

术产业的布局,也是新产业区建

设的具体化。

(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其布

局特点为①:

(1)要求靠近市场。在技术Et新

月异、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只有靠近市场,靠近用户,才能

及时发现需要,开发新产品,加

快产品更新换代,并做好售后服

务工作。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可就近聘请到高级科技人才,最

快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与科

研机构和大学共享先进设备和

实验设施,这样能保证强大的产

品研发能力,保证技术人才的提

供。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

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高新技

术产业竞争激烈,只有高级的企

业管理人才才能正确领导企业;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设备

先进,只有高素质、受过训练的

的劳动力才能胜任。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水、

电、气、通讯设施齐全,靠近国

际机场或海港,靠近高速公路,

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能太远,方

便职工上下班。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

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要能保证

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设备、材

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部门,综合

配套能力强。因此,一般高新技

术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6)

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

惠的地方政策、优良的法律、财

务、专利、工商及进出口服务。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由于

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

密集性产业,高产出、高风险,

需要充足的风险投资。因此,不

仅要能提供资金,还要能帮助企

业进行管理,传授经营管理经

验。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

城市气氛。如旅游城市就不适合

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那里的

城市气氛过于轻松散漫,不适合

高度紧张、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创

业精神。

(9)要求聚集性。高新技术有聚

集效应,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

一起,可以在共享和竞争中相互

利用和促进,因此,高新技术产

业多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

活质量。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从

业人员素质高、收入高,因此,

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子女

上学方便、交通便利、住房条件

优越、水质良好、气候适宜等。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由亚当斯密提出,其基本观点

是: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分工

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相互交换产

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人类的

“利已心”引起的;分工原理适

于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只要两

个国家存在绝对成本差异,便可

通过国际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

易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增加两

个国家人民的福利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贸

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域贸

易利益?

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

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

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

易同样对双方有利,贸易条件

是:在生产不同的产品上两个区

域之间存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

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

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并

用该商品去换取另一区域具有

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从而产生

贸易利益。贸易条件是两个国家

在生产产品效率上存在差异,从

而可以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

轻,进行分工贸易专业化与区域

贸易可以增加相关区域的总产

量和总消费量,为地区发展带来

利益。如果参加交易的是一个国

家内部的不同地区,那么,贸易

总利益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利

益。因此,一个大国,如果各个

地区之间存在有不同的发展条

件和比较优势,那么促进地区分

工,以及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是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

径。相反,如果各个地区都追求

“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封

闭发展,无异于放弃贸易利益,

对于各个地区经济和整个国家

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重大损失。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的?

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

指出了两个地区之间互利贸易

的基础是绝对劳动生产率或者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但

是,没有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

因。赫克歇尔一俄林(Heckscher

—Ohlin)理论认为,在所有影响

贸易前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中,

要素禀赋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

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发展了

贸易理论。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被认为是比较成本学说的完整化和现代区域贸易理论的开端。

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要素禀赋理论。由于在俄林的研究中运用了他的导师埃利?赫克歇尔的成果,因此,人们将该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即要素禀赋论。俄林把区域分工、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禀赋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并由此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态区域贸易利益?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犹如一个大梯队。每个区域因其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都处于梯队的特定位置,它们接受处于上一梯级的国家和地区传递过来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同时向下一梯级的国家和地区传递自己将要扩散或淘汰的技术和产品。这样,为了发展区域经济,每个区域都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区域间生产和技术转移决定贸易格局的大趋势,明确未来时期自己可能的优势,并适时采取措施,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加快其成长过程。

48.8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对各项指数的编制和计算表明,1993年-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13 %,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期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则下降2%。实际上,1993年-2000 年的大部分时间,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走势几乎相同,即同步进退,但从1999年后两者分道扬镳,制成品贸易条件继续恶化,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好转。由于初级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较小,且贸易条件改善的程度有限,因此未能带来整体贸易条件的好转。从1993年-2000年的8年中,中国贸易条件并非始终恶化,期间有两年,即1994 和1997年贸易条件指数是上升的。1994年,不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均呈现上升,特别是制成品上升幅度较大,从上年的94.8提高到104.4,提高9.6 个点,而初级产品提高6.3个点。这一年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与当年进行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有关。改革增强了中国商品,特别是制成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同时有效地遏制了进口的增长,降低了进口制成品的价格。但汇率调整的影响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人民币贬值虽然大幅度降低了低、中等技术产品的进口价格,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头。而

且, 1995年除低技术产品外,

其他三类产品的进口价格都出

现大幅度回升,使该年度贸易条

件再次走低。1997年,中国初级

产品和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也

都呈上升趋势,但与1994年不

同的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

上升的幅度超过了制成品,前者

从94. 0上升到98.6,后者从

91.9上升到95.2,分别提高4.6

个点和3.3个点,初级产品成

为带动中国贸易条件上升的主

要力量。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价

格,特别是从东南亚进口的初级

产品价格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

影响而显著下降,是导致中国初

级产品贸易条件改善的一个因

素。但从制成品看,这一年中国

贸易条件的改善在于亚洲金融

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不平衡。1997年,中国制成品出

口价格仍然继续维持自1993年

以来上涨的态势,尽管幅度有所

下降。但进口价格却比上年下降

2.5%。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传

统贸易条件的定义已难以评估

当今一国丰富的贸易活动赢利

能力。在传统的贸易条件假设

中,一国进口的需要主要源自本

国的最终消费,而出口也是以本

国现有的资源(包括人力、技术、

资本和自然禀赋等)优势为基础

的。在这个前提下,贸易条件衡

量的是一国主要基于本国生产

要素和消费偏好的出口贸易相

对于进口的赢利能力。但是,当

今世界由于国际生产网络的形

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变得

更为丰富:进口不是为本国的消

费和生产,而是为向另一贸易伙

伴的出口;出口中包含着大量的

进口成分。如此,贸易条件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进口成本的变动

和在本国的增值。由于进口成本

影响着出口价格,从一国进口价

格的提高也意味着向另一国出

口价格的上涨。通过这种途径一

国对其贸易伙伴的某些产品的

贸易条件就也可能改变。也就是

说,一国与另外两个同一种产品

的国际生产网络中上下游的贸

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就有了联系。

不论是否愿意,中国改革开放的

一个重要而意义深远的结果就

是,中国被日益纳入以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

络之中。与以往按产品国际劳动

分工不同的是,当今的全球化生

产网络是以产品价值链的切分

为基础的,即一种产品的生产被

分割成几个不同的生产阶段,各

生产阶段又根据其对生产要素

投入密集程度的不同需要被分

解在不同的国度或地域,这样产

品的增值是在不同的国别和地

域实现的。国际生产网络深化了

传统比较成本贸易理论的内涵,

极大地拓展了贸易的空间,同时

也影响了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条

件。但是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由

于中国仍然主要是以非技能或

一般技能劳动这一最丰富的生

产要素参与分工的,因此,得自

贸易的收入并未由于加工产品

本身的技术、资本含量的提高而

同比增加。由于这种贸易严重依

赖进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且进

口的中、高技术产品不论是零部

件还是中间产品,其价格上升趋

势往往大大超过中国非技能或

一般技能劳动力的价格涨幅,因

此,导致这部分产品总体贸易条

件趋于恶化。但这并不排除由于

中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使对某

些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得到改

善的可能。其原因在于对那些属

于国际贸易的分包产品,中国从

一个贸易伙伴进口价格的提高

也意味着向另一个贸易伙伴出

口产品价格的提高。中国从东盟

半导体价格的提高虽然使中国

对其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但却

也因此提高了对美国高技术产

品的出口价格,中国对美国高技

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即源于

此。

(二)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主要

是由进口价格指数的变动决定

的,更准确地说,中国对发达国

家贸易条件的变化是由进口价

格的变动决定的。不论是非燃料

产品还是制成品,制成品中不论

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

术产品,还是中、高技术产品,

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恶

化无一不是进口价格大幅上涨

所致。由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贸

易在中国总体对外贸易中占主

导地位,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条

件指数的走势就主导了中国总

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与上述

价格对比格局不同的是,中国对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的趋

势,更多地是由出口价格所决

定。出口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

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出口

价格的下跌(主要是低技术产品

和中等技术产品)则导致制成品

贸易条件的恶化。这两种不同的

趋势反映了现有中国经济发展

对不同市场的依赖,以及不同产

品市场的特点。中国进行现代化

建设的技术、资本货物主要来自

发达国家,一半以上以出口为目

的的加工贸易进口大量来自发

达国家,这决定了中国对发达国

家进口的需求不断扩大和升级。

相比之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

口产品远没有进口产品档位高、

升级快。另一方面,中国从发达

国家进口产品的市场是具有垄

断性的,越是高技术产品,越是

具创新意义的产品,其市场的垄

断性越强,形成垄断价格的可能

性就越大。而中国向发展中国家

出口的产品市场,是一个极具竞

争性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价

格竞争仍然是竞争的主要形式。

(三)对大多数制成品国际贸易

来说,中国基本处于供应链的末

端,不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服装还是属于高技术产品的

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

中国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

创新,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

压。即使是那些中国企业具有独

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

也大都属于这两类产品中的低

端产品,无论从质量、性能、技

术创新和外观设计都与发达国

家甚至亚洲四小等发展中经济

体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出口产品

价格处于低档位,与一般的制成

品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是为何中

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未伴随贸

易条件好转的原因之一。

(四)1994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刺

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但在国

际市场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出口

价格依然上升了。然而,进口价

格由于汇率贬值有所降低,这使

该年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1994

年-1997年底人民币稳中趋升,

这对此期间出口价格的提升有

一定作用,但汇率改善贸易条件

的作用是暂时的。

(五)国际市场及价格变动,包括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增长和价格的运行都产生

了重大影响。由于受亚洲金融危

机的影响,出口贸易增长大为放

缓,进口出现负增长,进出口价

格全面下降。出口价格下降的持

续时间和程度超过进口价格。但

从欧盟和美国进口的高技术产

品价格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向二

者出口高技术产品的价格下跌

幅度。危机导致中国对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条件全面恶化。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了处于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各产业

之间的互相演替和转换的规律,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则是立足于

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

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

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

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

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

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

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

产基地,必须经过如下三个阶

段。以汽车行业为例第一阶段,

大量进口汽车产品,开拓国内市

场,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

生产作准备;第二阶段,国内

规模化生产。这时汽车技术已经

完全标准化,产品质提高,价格

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

竞争力;第三阶段,产品大规

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

地。我国目前汽车已经形成比较

大的生产基地,向许多国家出

口,但是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

发展。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各州之间

的经济联系逐步加深,贸易利益

冲突也不断加剧,各州为了维护

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各种形式

的贸易堡垒。比如一些州警察以

检查食品质量为由,止其他州农

产品进入本州,以维护本州农产

品的生产和销售;州政府利用职

权对本州企业予以各种照顾,而

对其他州在本地的企业则在发放执照、征税及其他各种管理上予以刁难。在20世纪20—30年代汽车运输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州制定通过本州公路的卡车载重和尺寸标准,筑起运输壁垒,阻塞了原本通畅的公路交通,大大增加了汽车运输的成本等等。特别是美国各州拥有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权力,上述种种行为都以州立法机关颁布法令的形式出现,具有法律依据。比如纽约州为了保护本州牛奶生产商的生产和销售,曾颁布《牛奶控法》,以限制其他州的竞争。

①各州之间的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其中富有成效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各州所签契约受美国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相应各州之间可以据此形成一种正式的和稳定的州际合作。契约的内容涉及州际商品贸易的互惠条款,一些大型州际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跨州大桥、隧道、水利工程等等),以及具有超越本州利益的项目建设。①另一方面,建立各种形式的州际合作组织与机构,频繁地活动于各州之间,建立彼此间的联系,增加信任,对于未雨绸缪、化解矛盾、促进州际合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由于各州力量的不平衡,在实行州际自行协调时难免出现不公正。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限制各种州际贸易障碍和壁垒,美国宪法授予国会在处理州际关系中具有优先权,国会可以超越各州彼此对立和矛盾的法令,制定全国统一法律,规范市场。早在1887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州际商务法》,此后又通过了众多的相关法律,有效地消除了州际贸易壁垒,保护全国市场规则的统一性。同时,美国最高法院在州际关系中扮演仲裁人的角色,通过具体案例的司法裁定,铲除一个个贸易壁垒,框定州际贸易关系的边界。第三,市场机制。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l9世纪下半期直至20世纪初,随着全国性铁路网的建设,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了利用大规模的市场,全国兴起了一轮企业兼并的高潮,各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得到空前发展,诞生了美国第一批大型公司和企业。各大公司、企业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本着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技术进步促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市场进一步扩大,并反过来促使工业化的扩张,美国开始由农业社会

转入城市社会。②规模经营与完

善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企业得以

最低廉的价格提供最丰富的消

费品,使美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

极大的提高,并造就了美国的富

强和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这个

地位一直保留至今。可见,地区

协调、法律保障、市场机制、规

模经营是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寻找中国的差距,我们在上述美

国经验所指的4个方面都有待努

力。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对策重

点也各异。当前形成中国贸易障

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设

置贸易壁垒的行为,以及缺乏富

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消除中

国区际贸易障碍的核心任务就

是要消除地方政府的不合理行

为,同时培育一大批富有竞争力

的企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前者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

法律法规及中央政

府的行政管理,后者需要建立健

全市场机制。

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消除

地方政府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法律法规是规定地方政

府行为合理化边界的话,那么规

范政府职能则是釜抽薪,能够从

根本上淡化甚至消除政府设置

贸易壁垒的行为动因。当前,各

地区经济总量及财政收入的增

长是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

指标,导致地方政府工作以扩张

总量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

及已经形成“大而全”、“小而全”

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投入,

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必然导致地

方政府设置壁垒。转变地方政府

职能,就是要减少地方政府直接

干预经济、投资建设经济项目、

特别是竞争性项目的行为,赋予

地方政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职能,其

中包括提供教育、基本的医疗卫

生条件、洁净的饮用水、维护公

共秩序、建设地方性基础设施等

等,这些职能能够直接使地方居

民和企业受益,并且能够改善投

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从而间

接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之目

的。

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

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

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

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

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

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

依,不至于出格。

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培育全国统一市场。这是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要优化

全国的贸易格局,不仅要建立与

完善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还需

要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

场、信息市场等等。要素市场的

完善涉及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与

创新,包括户籍制度、劳工制度、

金融制度、财政制度等等。只有

实现这一系列制度的创新,才能

够大大活跃要素在区际之间的

流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

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生

产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从而形

成合理的区际分工格局。

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

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市场经

济国家,工业化与规模经营犹如

双胞胎,同时降生,同时成长。

缺乏规模经营,就不可能形成有

竞争力的企业。缺乏富有效益和

活力的企业,工业化将成为空

谈。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大规模

的工业化与弱小的企业并存。从

微观主体看,中国的企业普遍缺

乏规模,缺乏效益,缺乏国际竞

争力。由于企业众多,中国工业

总规模巨大,它们创造的财富总

量巨大,l99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

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居

世界第4位。但是,由于企业弱

小,中国不能成为强国,在富有

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主要企业集

团中,中国的地位甚微。大而不

强是中国工业化的最大问题,好

比一棵大树足以成栋梁,而数百

棵总重量与之相当的小老树却

难以当此重任。中国经济呼唤大

型企业,中国区际贸易更加需要

大型企业,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够

使用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的机器

设备,才能以低廉的价格、新型

的商品大力开拓市场范围,最终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只有

大型企业才可能跨区域实现资

源的优化组合,促进全国范围内

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国大型企业

的培育和发展是个极其复杂的

课题。目前所走的路大多是扶持

现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对国有企

业改革实行种种优惠,这种选择

是符合国情的。同时,我们还认

为,大型企业应该在竞争中产

生,应该面向所有的企业去选择

和培育。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鼓励

私人经济的发展,给它们以国有

企业同等的待遇,鼓励它们竞争

与发展。中国民间能人志士甚

多,百舸争流,终有胜者。鼓励

数亿人去努力,去奋斗,给予他

们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必然会有

一大批企业家脱颖而出,有一大

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集团发展壮大,它们将为中国赢

得富强的明天。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合作是指为了完成某共同的任

务而实行的联合。区域经济合作

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

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

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

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活动。在区域经济合

作中,如下三方面的因素起着最

重要的作用:合作主体,合作的

对象及合作的效益。这就是区域

合作三要素。区域经济合作的主

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作

为合作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

位和自然人,也可以是地方政府

乃至主权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

各经济主体虽然在经济实力和

地位上存在有巨大差异,但在区

域经济合作活动中,双方的地位

是对等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

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

劳动力、信息等等,这些生产要

素通过商业行为在区际之间发

生位移与组合,都构成区域经济

合作的范畴。因此,区域经济合

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

商品贸易,是区域贸易的特殊形

式。与此相适应,纯粹的物质商

品贸易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

范畴。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素?

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

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由于时

代的限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要素和一般

的经济要素,对于现代经济发展

的许多新的要素很少涉及。新要

素学说则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

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

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

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

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新要

素学说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学说、

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新理论。在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比物

质资本的投资更为重要。为了积

累人力资本,必须大规模投资于

教育、职业培训和卫生保健,从

而逐步形成新的要素察赋优势,

并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如果一

个国家研究与开发力量雄厚,则

在研究与开发领域中的投资能

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从而促使本

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区

域比较优势,提高本国在国际劳

动分工中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

和地区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必

须在先进的技术领域保持一定

的领先。为此,就必须加强对研

究与开发的投入,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概莫能外。当前,中国

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对于任何

地区来说,如何通过加快政府职

能转变,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区

域创新的政府职能框架和经济

运行机制,都是一个核心的问

题,也是加速我国区域创新的主

题。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

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它

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

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

方面。

(一)生产合作

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

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

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

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

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

目。

(二)加工贸易合作

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

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

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

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

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俗称“三来

一补”。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

方提供设备、技术,另一方不支付现金,而是在约定的期限内以该设备、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是以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资源或劳务,去补偿设备、技术的价款。其中前者是直接补偿交易,后者称间接补偿贸易。“三来一补”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发生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和企业之间,其中较发达的一方作为委托方,利用其技术信息优势,提供商品式样、机器设备和技术,同时负责开拓市场;欠发达一方则利用劳动力优势按要求进行加工制作,各自获取相应的利益。“三来一补”对合作双方都能带来好处。对于发达的委托方而言,有利于通过其机器设备的提供扩大商品市场,并降低制成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欠发达的承接方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扩大就业,并通过收取加工费增加收入;可以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利用外部资金(以设备的形式),弥补稀缺资源的不足,开拓生产空间;还有利于增加产品输出,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有利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由于股票市场的上述地区差异,致使我国当前股票市场的资金

主要流向沿海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发展的区际差距。严格地说,配额制是典型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应逐步统一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凡是达到要求的企业均可上市,对某些产业或地区的特殊项目可予以适当调整,但不能人为地限制企业上市,更不应该人为地控制某些地区上市企业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所有达到标准的优秀

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扩大融资创

造条件。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输出的关系?

劳务合作是通过劳动力的区际

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目前国内地区问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及旅游三大类。一般性劳务输出则是指输出方提供劳动

并获取报酬的活动对于劳务输

出方而言,可以增加劳动报酬,这些报酬成为许多欠发达的县、乡、村摆脱贫NN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输出的劳动力由于在发达地区增长了

才干,他们回流以后通常带回相应的技术、信息和开拓精神,成为促进地方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则是依托地区特殊的旅

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取经济效益的服务性产业。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劳务合作领域,劳务输出方并不是向外地输出劳务,而是在本地区为外来人员提供劳务服务,并获

取劳务报酬。同时,劳务输入方

需要到劳务输出地接受这种服

务并付出相应的劳务费用。旅游

业作为“无烟工业”是20世纪以

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为世

界创造的财富已经超过包括石

油产业、汽车产业在内的任何传

统的制造业产业。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

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转移和再

配置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在区域经

济开发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一方面,现代科技进步日

新月异,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自

研究与开发自己所需要的所有

技术,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需

要同时利用其他地区科技进步

的成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

展不平衡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技

术差距广泛存在,它不仅存在于

发达国家和我国之间,也存在于

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

间。我国各地区如何利用这种技

术差距,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及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

缩短技术的研发过程,加快技术

创新与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

课题。区域科技合作的内容包括

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

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1999年12月,国家统计局印发了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

(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城

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

的城市市区”;“镇,是指经批准

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乡村是

指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并对“市区”和“镇区”作了具

体的规定。该规定澄清了长期以

来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和研究中

关于城镇人口统计范围的混乱

问题,为下一阶段推进中国城市

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统计基础。

我国在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我国

的城市化水平为36.2%,即是

执行了这一新的城乡划分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水

平统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

有:

第一,在2000年试行新的城乡

划分标准后,此前(特别是20世

纪90年代)按老标准统计的城市

化水平应当调整。而目前尚未做

出调整,既低估了以前的城市化

水平,又使2000年比l999年的城

市化水平陡升5.3个百分点,资

料不衔接,不好使用。

第二,全国是按照这一标准每

年进行城乡人口统计的,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只在逢5的年份

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城乡人口统

计,但地市以下一般没有这类统

计,这给研域城市化问题带来了

很大的困难。学者在需要区域城

市化水平的资料时,往往以非农

业人口比重为基础进行估算。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

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

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

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

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

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

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

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

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

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

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

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

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

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

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

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

体集聚的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

低消费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消费

的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

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

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

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

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

成并占主体的过程。而后者正是

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

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

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

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

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

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

程。因此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只是发展城市的问题,更不能

狭隘地理解为只发展小城镇或

者只发展大城市的问题。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

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

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

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

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

重大变化,告别自给自足,摆脱

小富即安,追求文明进步,崇尚

开拓进取。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

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

序,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

法制化将是城市社会秩序的基

本特征。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

则自由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

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

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

是城市社会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lZl城市

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城市化

绝不仅仅是乡村人口进入城市,

而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

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综合体现。乡村人口城市

化与经济现代化、城市结构现代

化以及城乡一化共同构成城市

化的丰富内涵。如果说乡村人口

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量的增

加的过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

段,那么,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

体化则是城市化进程中质的提

高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高级阶

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

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

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

关系。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

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

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

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

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

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

模化和积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

市发展。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

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更重要地表

现为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集中,

这种集中来自于城市两个方面

的拉力:一是工业化造就了足够

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

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

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1952年,中国GDP为67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

人均GDP119元,城镇人口比重

l2%,是一个几乎具备了一切落

后特征的农业国家和村社会。以

此为基础,新政权开始了艰难的

工业化过程,城市化也随之起

步。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

历程可以从图8—3中明显地反

映出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具有

明显的阶段性。以l978年改革开

放为分界线,中国城市化历程明

显地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

阶段:l978年以前城市化的停滞

低速增长阶段,1978年以后城市

化的迅速推进阶段。1978年以前

的城市化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

时期:(1)1950--1957年短暂的

健康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比重由

l950年的ll.2%提高到l957年

的l5.4%;(2)1958--1960年的

过渡城市化时期,三年间城镇人

口比重迅速提高到l9.8%;

(3)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

阶段,l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

l7.9%,低于l960年的水平。、

从总体上看,l978年以前中国城

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

主要原因是:第一,工业化道路

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选择

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该时

期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占全

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高达

48.9%。长期过分倾斜于重工

业的产业政策,致使技术装备水

平较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工业

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

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第二,

与重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一整

套管理制度,特别是严格的户籍

管理制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形

成了一条无形的鸿沟,把农村居

民长期拒之于工业化进程之外,

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受到严重阻

碍。 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进

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

展阶段,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迅速提高到2000年的36.2%,每年平均提高0.83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这一时期,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l978—2000 年中国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为4.5%,而1980--1993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6%,其中低收入国家为3.9%,中等收入国家为2.8%,高收入国家为0.8%。但是,从总体上看,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比1997年46%的世界平均水平低9.8个百分点,也仍然低于38.4%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平均水平。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

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

贡献。因为缺少农村生产的GDP 和城市生产的GDP的分类统计数据,从数量上精确地研究城市化这一重大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是困难的。考虑到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高效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过程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转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或者可以说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将研究城市化过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转化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问题。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

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区别,这里称生产效率)和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共同作

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提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l978--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70.5%降低到50.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从

l7.3%提高到22.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比重从12.2%提高到27.5%。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重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第一贡献者,56%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

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l990--2000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

l978--1990年高出一倍多。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确实实已经成

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下降,由l978--1990年的45%下降到l990--2000年的10.9%,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由第一位下降到

第三位。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

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动,

l978--2000年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为15.2%。从其变动情况

看,有下降的趋势,由

l978--1990年的l7.1%下降到

1990--2000年的l2.2%。从三

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

化看,结构变动由第三位提升到

第二位,高于人口增长的贡献。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

心地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

了城市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和加

工工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基

本规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城镇

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本章

在介绍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进

一步对中国城镇体系进行实证

分析。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

对德国南部城乡聚落的市场中

心和服务范围作了考察研究,于

1933年出版《德国南部中心地原

理》一书,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

心地理论。以克里斯塔勒的研究

成果为基础,廖什等人根据现实

经济运行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

补充和发展。克里斯塔勒认为,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

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

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

这种职能叫中地职能,在这个意

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中心地

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

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

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

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

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

和流通。克里斯塔勒分以下四个

步骤来展开他的研究和分析:

(1)确定单个企业市场区的形

成。(2)单一市场区网络的形成。

(3)多级市场区网络的形成。(4)

市场区的网络组织形式。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

础上,廖什对其进一步深化并将

其扩大运用于工业和农业区位

的研究。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

《区位经济学》,书中对克里斯

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如下补

充:

(1)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K=3、

K=4和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是

很难实现的,市场区和中心地的

分布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

2)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

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干线两

侧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工业、商业

和人口,形成富裕区,而在两条

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

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

穷区。富裕区与贫穷区间隔分布

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景观的

重要特点。

3)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

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

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

贫穷区则较少。

(4)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

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

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

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

形。后人称廖什六边形城镇体系

的格局为廖什景观(见图9—5)。

此外,廖什还研究了人口密度、

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以及政

治因素对市场区的影响,并对其

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一)顺序一规模分布型城镇体

顺序一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

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

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在顺

序一规模分布的城镇体系中,城

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个数越

少。从个数的分布看,随着规模

的减小,个数越来越多,个数的

排列如同金字塔,首位城市在塔

尖,众多的建制镇是塔基。因此,

又称城市金字塔,或者金字塔型

分布的城镇体系。

(二)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

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

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

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

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在双中

心型城镇体系中,两个最大的城

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

果两个城市分工合理,相互协

作,则可以产生l+1>2的效果,

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城镇

体系的发展;相反,如果两个中

心城市相互盲目竞争,都搞“大

而全”,城市之问必要的经济技

术合作也难以开展,那么必然造

成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方针有四

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本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

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

市发展质量的提高。

第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

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

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

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

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

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

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

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困难重

重。.

第三,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

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

第四,“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

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

标。布局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城

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

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

城乡布局只是空间布局的一个

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

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

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近几

年,关于城市发展方针中“控制

大城市规模”的弊端,以及小城

镇过度发展的问题、大城市发展

的积极意义等问题,已经有许多

著作加以深入讨论,这些观点也

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笔者认

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

国土面积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各

级各类城市都有其自身存在和

发展的价值,不能够笼统而简单

地提出哪一级城市重要,或者哪

一级城市不重要,要视具体情况

而定。如果要以城市的规模结构

为核心内容,提出城市发展方针

的话,我们认为可以这么表述:

“提高、完善大城市,积极发展

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

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其内涵是:大城市在适当增加数

量的同时,重在发展质量的提

高,中小城市还需要大量增加,

建制镇要减少数量,促进集中,

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城乡

一体化。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价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绩

在1984年和l989年两次修订的

城市发展方针中,都有“严格控

制大城市”或“控制大城市规模”

的内容,但是在现实的城市规模

结构中,大城市人口比重又并不

低。这是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

大城市因其特殊的集聚效益和

吸引力而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加

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

立,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

服从于比较利益原则而不断调

整空间布局,先进的生产要素仍

然突破重重行政障碍,不可阻挡

地向大城市集中。因此,大城市

在政府一再的“严格控制”声中

蓬勃地发展着。表9—3告诉我

们,1989年中国有特大城市30

个,它们自1989年以来,市区人

口全部呈增长态势,其中除了鞍

山、抚顺、兰州和齐齐哈尔人口

增长不足l0万以外,其余城市市

区人口增长都达十多万、数十万

乃至数百万。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大城市具有巨大的魅力,对

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有着挡

不住的诱惑。事实告诉我们,政

府的政策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政策的作用在于

为各个经济社会领域按照客观

规律的要求运行创造条件,强化

其有利因素,淡化或消除其不利

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一

旦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么如

果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其结果就是限制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如果是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其结果就是一方面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

方面在市场的强大作用下,会使

政策绩效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从整体上看,当前中国城市问题

不是规模结构问题,而是城市的

数量太少。日本l995年人口12

557万,拥有l0万人以上的城市

221个,每百万人口拥有1.8个

1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国1998年

有l24 810万人,近乎于日本的

l0倍,而只有10万人口以上城市

668个,约为日本的3倍,每百万人拥有l0万人以上城市0.5个。日本l995年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7 485万,占全国人口的59.6%,而1998年中国该比重仅为23.0%,其中的差距主要在于规模结构,而在于城市数量。可见,城市数量是关键的问题,在中国当前已经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果城市数量增加了,各类生产要素必然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分别

流向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市,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宝塔型的城市规模结构,并同时实现城市规模的递次升级。因此城市化过程必然是伴随着

一大批村庄由村发展为镇进而

发展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过程。对于城市化来说,关键在于作为整个城市体系基

础的小城市的多寡。从大力发展整个城市体系的基础——小城

市的角度看,很有必要降低设市标准。这不仅仅是因为降低设市标准可以直接增加小城市数量,更重要的是降低设市标准,可以成为具有发展前途和发展潜力

的建制镇加速发展的巨大激励

力量,从而促使其实现由镇到市发展的质的飞跃。我们从下面对日本小规模城镇结构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性。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务”?

为了便于与中国不同规模等级

的建制镇进行比较,我们将日本10万人以下的所有市町村④分

为四个规模等级:3万人~10万人,1万人~3万人,0.5万人~l万人以及0.5万人以下。由于缺乏中国所有建制镇的规模结

构资料,这里仅以小城镇较发达的浙江省台州市的l03个建制镇为例,分析其规模结构及与日本10万人口以下的市町村规模结

构的差异(见表9—4)。

如果说表9—2反映出10万人以

上的城市规模结构中,中日差别不大的话,那么表9—4反映出中国与日本l0万人以下市町村的规模结构相比,建制镇的规模结构明显太小。在4个规模等级的居民点中,中国台州市的前三个等级无论是个数比重还是人口

比重都低于日本,差异最大的是5 000人以下的居民点等级,中国5 000人以下的建制镇个数比重高达83.5%,人口比重达17.9%;而日本5 000人以下的町村个数及人口比重仅分别为22.5%和4.1%。在日本,居住在5 000人以下的町村中的人口已经寥寥无几,而在中国5 000人以下的建制镇人口比重近1/5。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台州市选取的比较对象是被视

为“城镇”范畴的建制镇,还有占总人口2/3的居民居住在比

建制镇更小的乡镇和村落中;而日本选取的是所有居民点,也即拿我们的城镇与日本的村庄比,我们的镇规模仍然太小,说明中国建制镇确实是过于分散了。其

次,从表9—4中我们还可以看

出,日本3万人~10万人的城市

是城市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达到该规模的市町村个数占l0

万人以下市町村个数的近1/5,

其绝对量是日本l0万人--20万

人城市个数的4.8倍。正因为如

此,日本l0万人以上的城市体系

发育有一个良好的更小规模等

级的城市作基础。而中国台州市

3万人~10万人的建制镇只有5

个,个数比重仅占4.9%。台州

市这5个3万人~l0万人的建制

镇都是县城,非县城的建制镇没

有一个达到该规模等级。根据统

计,中国农村建制镇镇区的平均

人口是4 518人④,距离能够发

展成为小城市的10万人口的标

准还十分遥远,城市体系的发育

缺乏低一层次城镇的充分发展

做物质基础。从调整城镇规模结

构、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角度看,

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建立和

发展一大批3万人~10万人的小

城市,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必

要的措施是通过制度创新,降低

设市标准,拉开3万人以上城市

与农村建制镇的距离。果能如

此,那么中国的大部分县城都可

望在短期内发展成小城市,另外

一大批发展良好的中心建制镇

也可以通过努力发展成为城市。

这样,3万~l0万人口规模等级

的城市数会大大增加,从而为更

大规模等级城市的发展创造最

基本的载体和物质条件。另一方

面,3万人~10万人的城市应该

也是对中国农民最富有吸引力

的城市等级。对于大部分农民来

说,对到大中城市工作和生活觉

得不现实,认为距离自己十分遥

远,而且还缺乏安全感;而对于

附近的可望又可及的小建制镇,

又觉得缺乏新鲜感,而且建制镇

规模小,能够提供的各项服务十

分有限,对农民吸引力不大。只

有比小建制镇发达又能够融人

其中的是大建制镇,或者说是我

们所建议的3万人~10万人的小

城市。在这里,他们觉得既可以

安定地工作与生活,又确实提高

了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因此,

降低设市标准,大力发展3万~

l0万人口的城市,是符合广大农

民的意愿的,也是中国比较可行

的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从大力发展整个城市体系的基

础——小城市的角度看,很有必

要降低设市标准。这不仅仅是因

为降低设市标准可以直接增加

小城市数量,更重要的是降低设

市标准,可以成为具有发展前途

和发展潜力的建制镇加速发展

的巨大激励力量,从而促使其实

现由镇到市发展的质的飞跃。我

们从下面对日本小规模城镇结

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城市发

展的重要性。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

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相互关系。区域空间结构

可以有许多个研究层面和研究

视角,本章主要从三个角度揭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

及其演变历程,即区域重心的变

化轨迹、核心一外围区结构的变

化以及经济区划的沿革。

物理学中重心的含义是物体各

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以重心支撑物体,则物体的各部

分处于平衡状态。本节借用物理

学中重心的概念,用来表示某一

现象在特定区域内分布的平衡

点。重心在区域内所处位置的不

同反映出该现象在特定区域分

布均衡状况的差异。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从对重心偏离程度的分析可以

看出:

第一,我国人口重心、工业重心

和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

程度很大。地理重心约在甘肃省

东乡族自治县,而2000年的人口

重心约在河南省桐柏县,工业重

心约在安徽省涡阳县,经济重心

在河南新蔡与安徽交界处,它们

与地理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分

别为981公里、1 215公里和1 127

公里。这说明我国的人口、工业

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地理分布上

确实是很不平衡的,明显地向东

倾斜。

第二,我国工业重心、经济重心

对人口重心的偏度相对比较小,

2000年其总偏离程度分别为

l4.3%和9.5%,其直线偏离

距离为249公里和166公里,这说

明我国工业、经济与人口的地域

分布具有一致性。也即:相对于

人口分布来说,我国工业、经济

发展在地域上是相对均衡的。很

长时间以来关于我国经济发展

不平衡的理论主要是指经济发

展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平衡。我们

认为:评价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

是否均衡,不能只看在地理分布

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

发展与人口分布是否相适应。因

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不

是使工业和经济在国土上平均

分布,而是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绝大多数国民的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使大部分人民能在国

民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从这一

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是基本均

衡的。

第三,从建国以后到90年代初的

主要时期,区域重心偏离程度,

包括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

重心、A m重心的偏离程度是不

断缩小的。相对于地理重心而

言,工业重心偏度由1952年的

75.13%减少到l990年的

67.4%,经济重心偏度的变化

复杂,有增有减,但总的趋势是

减少,特别是由l952年的62.8%

减到1990年的61.96%。这期间,

人口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度变

化不大。对人口重心而言,工业

重心偏离程度和经济重心偏离

程度缩小得更快:工业重心偏度

由1952年的26.7%减少到l995

年的l3.15%,空间偏离距离由

467公里减少到230公里,减少了

237公里。工业重一6,对AN重心

的偏离主要表现为东西偏离,

l995年时工业重心比人口重心

向东偏离了230公里;南北偏离

很小,1995年时仅为3.4公里。

经济重心的偏离程度由12.8%

减少到l990年的7.97%,实际

距离由224公里减少到139公里,

减少了85公里。其中南北偏离度

更由8.52%减少到0.87%,空

问偏离距离由149公里减少到15

公里。

第四,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以

来,特别是l995年以来,工业重

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和人口

重心的偏离程度开始扩大了。工

业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度

2000年比l990年增加了2个百分

点,对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2000

年比l995年增加了近20公里;经

济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程度

2000年比l990年扩大1r2.5个百

分点,对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

2000年比l990年扩大了l.5个

百分点。虽然扩大的幅度不大,

但是趋势是明显的,表现是全面

视。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

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

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

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

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

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

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

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

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核心区与

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的

标准化值为标准。计算方法如

下: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

(某地区人均GDP-全国人均

GDP)/各省区人均GDP的标准差

公式中,全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均按加权平均法(以各省区人口

数加权)计算。显然,当某省区

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值时,

标准化值为正,否则为负。核心

区与外围区的判断指标值各有

不同,有不少学者将人均GDP的

标准化值大于0的省区均视为核

心区。①我们认为GDP的标准化

值为正,只是表明该地区的人均

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不

一定就能够成为带动全国经济

发展的核心地区。要成为核心

区,需要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根

据人均GDP标准化值的大小,将

全国戈Ⅱ分为三类地区:

核心区:人均GDP的标准化值大

于0.5;

外围区:人均GDP的标准化值小

于一0.3;

过渡区: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介

于一0.3~0.5之间。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1952年,中国有8个省区的人均

GDP标准化值大于0.5,成为全

国的核心区。这8个省区分别是

京、津、蒙、黑、吉、辽、沪和新疆,除了上海和新疆以外全部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外围区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既有西南、西北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也有华东、中南的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东北三省都在核心区,华北地区都在核心区和过渡区,西南地区都属于外围区。1952--1978年间,中国的核心区和外围区的省份分别减少了3个和2个,过渡区的省份由10个增加到l5个。核心区集中在三大直辖市和东北地区,外围区集中在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西南地区都属于外围区,西北地区都属于过渡区1978--2000年,中国核心区与外围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重

大变化,核心区明显南移、东移。新增加的核心区是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黑龙江由传统的核心区降为过渡区,核心区总数由5个增加到8个。外围区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过渡区的数量大大减少了。西北五省区中,有四省区由过渡区降为外围区。外围区的省份数量明显增加很多,包括了西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和中南的部分地区,表明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l978年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都属于

过渡地区,但是,到2000年大部分省区却都加入了外围地区的

行列。当前,中国的西部开发如火如荼,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政府应该给予中部地区什么样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发挥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

中承东启西的作用?

中国有一批省份半个世纪以来

的经济地位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核心区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其中上海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一直遥遥领先,l952年、l978年和2000年分别是6.05、7.63和5.131。一直是外围区的省份包括安徽、河南、广西和整个西南地区。一直是过渡区的只有河北一个省,河北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水平的发展地区。内蒙古1952年属于核心区,l978年降为过渡区,2000年进一步降为外围区。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作用?

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视研究

对象的不同、经济区划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从总体上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要考虑的。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区内相似性即区内主要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的潜力与问题、面临的任务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近似性。区内相似性是经济区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一个经济区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的主要依据。区内相似性体现在区际之

间就成为区际差异性,这是区域

分工的基础。综合经济区的区内

相似性与区内合理的经济联系

相适应,经济区内部稳定、合理、

密切的经济联系使区内经济得

以成为整体,否则经济区如一盘

散沙,形不成综合经济实力,综

合经济区也因此失去意义.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

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

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综合经济

区的划分首先要服从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地域分工的需要,充

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专业化生

产,否则就不能完成全国劳动地

域分工体系赋予的任务;另一方

面,综合经济区还应该根据自己

的条件,发展为专业化部门服务

的部门及自给性部门,在一定程

度上满足区内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否则就难以保证地区经济的

顺利发展。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

综合经济区实现经济综合发展

的重点产业,经济区的级别越

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就越

大,现代化程度也越高。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

结合。综合经济区应该是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交通通讯网

络为脉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

系,城市与乡村相互结合的区域

整体。在这里,中心城市是组织

和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它可以

把经济区内各部门、各子经济

区、各级城市的经济活动凝聚成

一个整体。地区经济中心可以是

一个密集的城市群,也可以是一

个大城市、等城市或者小城市。

经济中心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不

同,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吸引范

围也不同,它决定了综合经济区

的规模、级别和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正确认识和判断各级各类

经济中心及吸引范围,是划分综

合经济区的重要依据。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

区界限一致。综合经济区的发展

是靠一系列政策来实现的,这些

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各级

行政区的政府机构,完全脱离行

政区的经济区很难得到顺利发

展。另外,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和

地区的统计资料都是按行政区

划汇编的,如果经济区划和行政

区划不一致,在研究经济区划和

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时就很难得

到相应的资料,或者为此大大增

加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成本。一

般而言,行政区的划分都尊重民

族感情,原则上保持民族地区的

完整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也要

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

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

经济区地域范围的总和覆盖上

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全国性

的综合经济区应覆盖全部国土。

虽然经济区不是一成不变的,但

这种变动反映在区划方案的变

动之中,具体到每一个综合经济

区划方案,各级综合经济区都应

该有明确的界限。

79.请分析评价中国现阶段经济

区划的方案。

诸多方案,每一个都是作者长期

研究的成果,都有其科学合理的

内涵。但是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没

有摆脱传统六大经济协作区的

思维定式,因而也就很难客观反

映改革开放以来新形势下形成

的区域经济格局。在邹家华的方

案中,比较多地考虑到改革开放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比如划分环

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

区、东南沿海地区等等。但是,

作为一级经济区,对全国范围内

的地区格局还缺乏全面的比较

和判断,比如对西北地区、东北

地区的内部差异考虑不够。同

时,该方案还有两个不足之处:

各大经济区在空间上互有重叠,

不符合一级经济区划分的基本

要求;突破省级行政区界限,经

济区政策的实施有一定困难。

80 为什么要制定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

因为区域发展战略具有一系列

不可忽视的特征

(一)区域性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

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

生活习惯等的差别,往往发展的

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而是

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

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

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

战略。

二)预见性

1 狭义的预见性

狭义的预见性一般是指制定远

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

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

预见性的特点是:时间越短,预

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

差越大。

2 广义的预见性

广义的预见性包括更宽的含义:

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

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

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

展大的走势,都属于预见性的范

畴。

(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

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

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

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

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

复杂性和综合性。首先制定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条件是多

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环境、自然

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

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

位条件等,并需要对诸多条件因

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期正

确地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

环境。其次,它涉及的发展部门

是多方面的,即有物质生产部

门,也有社会的发展部门。再次,

它即包括企业行为,也包括政府

行为。因此,区域经济战略所具

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制定和

实施具有很大的难度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

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

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

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

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

解决问题的路径。同时,还必须

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走

势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因素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随时

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不仅

如此,还要求战略的制定者有较

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掌握国

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尺度,并将这

些政策区域化,使之适应当地的

实际情况。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

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

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

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

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

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

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

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

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

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

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8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

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1 狭义的预见性

狭义的预见性一般是指制定远

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

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

预见性的特点是:时间越短,预

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

差越大。

2 广义的预见性

广义的预见性包括更宽的含义:

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

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

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

展大的走势,都属于预见性的范

畴。

8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

模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

区?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

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

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

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

展战略。

(二)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

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

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

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

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 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也

就是说,从面向市场的消费品入

手,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

2 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主要指生产资料的生

产部门,如钢铁、化工、机械等

产业。

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

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

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

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

产率低下等。因此,它是一种发

展处于低级阶段采取的战略。

进口替代是否适用于国内地区

之间的经济关系,目前理论上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落后地区应当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为自己的产品保留一部分市场;另一种观点认为,进口替代指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不能用于地区之间,地区之间的所谓“进口替代”,其实就是地方保护。(三)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出口替代的类型很多。有的国家以增加本国出口农矿产品的加工深度为主,有的以加工外来原料为主的来料加工型为主。依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可将出口替代分为初级出口替代和高级出口替代两种。初级出口替代是指以发展一般技术水平较低的消费品为主的替代战略;高级出口替代是指以发展高档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为主。一般来说,各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出口替代向高级出口替代转化的过程。(四)工业赶超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工业赶超战略的关键是优先发展轻工业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消灭贫困,使整个国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出口替代的类型很多。有的国家以增加本国出口农矿产品的加工深度为主,有的以加工外来原料为主的来料加工型为主。依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可将出口替代分为初级出口替代和高级出口替代两种。初级出口替代是指以发展一般技术水平较低的消费品为主的替代战略;高级出口替代是指以发展高档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为主。一般来说,各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出口替代向高级出口替代转化的过程。

85.区域定位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

义?

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

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

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指导

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

能随意更改。

所谓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的一

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

样的角色。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已经摆脱了孤立发展,创建自己

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道路,进入到

区域合作、相互促进的新时期,

一个区域与周围地区之间的关

系,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起什

么样的作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

发展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8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类型?

(一)总目标

发展战略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

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

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

的依据。总目标的确定,将为区

域发展树立一个明确的长期奋

斗目标。

总目标往往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能够较完整地涵盖区域今后一

段时期的奋斗方向。同时,它又

具有统揽全局的特点,能够正确

地处理各种关系。总目标应当包

括下列具体内容。

1 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

2 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

在具体的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

一般用下列具体指标来综合反

映效益和公平目标。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的总量、人均量,国民生产总值

总量、人均值的增长速度。2)工

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的总

量、人均量,工农业总产量、人

均量的增长速度。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总量、

人均量,财政收入总量、人均量

的增长速度。

(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

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

增长速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增长速度。

5)人口。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速

度。

(三)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

发展目标

1 分阶段目标

分阶段目标一般是对总目标进

行时段分解,依据事前划分的发

展阶段,分步骤实施总目标,具

体指标应比总目标有所增加。

2 分区域目标

区域本身是一个体系,任何一个

区域,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小

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

的区域应当是县级,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一般应是县及县以

上的区域。

3 分产业目标

总目标下面的分产业目标,是任

何类型的发展战略中都不可缺

少的部分。按照最粗的划分,最

少要将总目标分解到三次产业

上去,同时,产业目标也有阶段

性,制定不同阶段的分产业实际

的目标指标。

87. 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

是什么关系?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对处于待开发阶段的区域,发展

战略所确立的产业结构,应当是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缩小第一产

业的比重,增大第二产业的比

重。发展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

是这类区域发展的重点。对于已

经进入了成长阶段的区域。经济

发展速度较快,总体规模迅速扩

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已

经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是中

坚力量,第三产业已开始发展起

来。这类地区的发展战略,应着

眼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

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逐

渐赶上来。而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的地区,三次产业的顺序应该是

三、二、一的顺序,其中第三产

业的比重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越高。

第一,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

进行选择。

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有

一种主要的加工工业,同时还可

以发展多种综合利用资源的工

业,使产业的横向关联程度增

加,带动一批产业发展起来。

第二,根据地区的市场情况来进

行选择。

根据市场来选择发展产业,可根

据本区和邻近地区市场销售情

况,选择出属销售量前几名的产

品,根据本区的情况,经过技术、

资金和资源等条件的对比,确定

1~2种商品的生产为将来本区

的重点发展产业。

第三,通过产业扩张来进行选

择。

将较窄的产业作为增长极来培

养,使之带动相邻近的产业门类

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大门类的

支柱产业。

88. 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

有哪些?

1 城市发展规划

指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及其周

围小城镇和郊县组成的地区规

划。

2 工业区域规划

指由工业聚集形成的各类专业

化的工业区,规划工业发展方向

和布局,工业建设与农业相协

调,对外交通布局和居民区布局

等。

3 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资源开发区应包括水、土、森林、

矿产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区域,

4 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指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比较集

中地区的发展规划。

5 农业区开发规划

指以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的

地区的开发规划

6 综合性区域规划

综合性区域规划是与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直接配套的规划,是详

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案。

89.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

“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

发展”

中国学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

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

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

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

的总称。

归纳起来,区域政策是由政府针

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

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

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

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

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

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

90 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是

指区域性组织制定的涉及该组

织内部成员国经济发展的相关

政策,如美洲经济圈、欧盟、东

盟经济圈等的有关政策。超国家

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涉及关税、

货币发行、外汇管制、移民限制

等多方面的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一)调节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且各地区资源的分布极不平

衡。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表现其

对资源的所有权,市场对资源的

配置则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

益。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使这

两种配置结合起来,达到最优

化。

1 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

2 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

(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作用,表现为对区域要素流动

的推动作用。

1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劳动力区际流动主要是以迁移

性的劳工流动和部分迁移性的

人才移动为主体。

2 资本的区际流动

资本作的流动,基本上有三种类

型:第一,直接投资。第二,融

资。第三,区际贸易。

3 技术的区际流动

技术的区际流动,包括技术人员

的区际流动,技术设备、产品、

信息的区际交换。

(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受区域市场规模、

区域要素供给的双重制约。生产

要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流动。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

三产业,并在第二、第三产业间

不断流动,以寻求收入的最高;

资金也同样在各产业部门间流

动,新增加的资金投入不断在不

同部门间变化投入比例,以获取

更高的收益率。产业结构的调

整,关键是要发展有创新能力的

新的产业部门。

(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由于国际市场早已分割完毕,打

入国际市场,就意味着竞争,就

必须引进新技术,更换新设备。

然而,进出口本身是互联的,不

能只出不进。经济越往前走,国

际竞争对手就越强大,经济就越发达。各地区应把对本地的对外经济合作纳入政府的工作安排,制定出一个长期的对外交流的

区域经济政策。在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地区不加强对外交往都肯定要落后。

92. 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些联系?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由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地区援助等手段组成。

(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

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改善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区

分配等组成。

(3)政府行政手段。

由政府工业建设许可分配、政府项目、政府采购和军事订货分配、就业补助、技术援助等组成。

(4)区域开发手段。

由区域与城市开发规划、贫困地区开发基金、国土整治规划、研究与开发经费分配等组成。

93 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

域产业和投资政策。

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

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

动的总称。

产业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调整

资源配置结构,更在于加快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和经济发展的

步伐。

1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调节资源

在产业间配置的构成及其关联

性政策,涉及结构协调和结构进化两个问题。产业布局政策,指调整资源在地理空间配置结构

政策,它的目标是既要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效益,又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2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指调控一个产业

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3 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指调节生产要素

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1)产业布局目标的选择。

以经济开发为主,把启动当地经济的内在活力、追求区域系统综合效益的优化作为产业布局的

中心目标,促进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

步提高。

(2)产业布局的空间选择。

在空间布局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点轴开发与协调发展相结合,非农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建设相结合,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和城乡的相互支持,从打通对外通道、改善交通、流通入手,把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与开拓国

内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外向型经济,带动资源开发、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投资政策

政府的投资行为,既包括政府的直接投资,也包括它对本地区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影响。

地区在进行产业投资中,应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使之有效地承担

起全国地域分工任务,并增加其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配

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特别是主导

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产业。

9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

质的规定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

开放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相互

促进、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状

态和过程。包括各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速度的总量协调,区内外

的产业发展合理化与协调,既有

助于落后地区开发,又能够促进

发达地区增长的经济布局协调,

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交

换关系、地位关系的经济关系的

协调。

通过中央的政策作用,达到三个

目的。

(1)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增强中央的调控能力,使中

央政府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协

调人;

(2)理顺地区的利益关系,克服

因产业结构差异和发展水平差

距而造成的区域利益和地区人

民收入的不平等;

(3)调整产业布局,克服因资源

分布不合理而造成的产业布局

的矛盾,特别注意调整国家重点

项目的地区分布,尽量防止因经

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因素而

产生的区域经济水平的严重的

两极分化。

95 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

经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1 基础研究领域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一般不

会去做没有直接经济收益的基

础研究,这就需要超越企业局部

利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起

组织、资助基础研究的责任。通

过政策手段资助基础研究是区

域创新政策的重要方面。

2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许多

公共设施建设,如交通、通讯和

城市基础设施等,是技术创新活

动能够进行的环境基础。

由于这些公共设施具有公共产

品的性质,因而有赖于政府的投

资、建设。通过政策手段资助基

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区域创新提

供保障。

3 主导产业领域

有一些产业领域的创新,如电子

技术、能源、运输等,如果这些

产业是地区的主导产业,它们的

创新将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的经

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积

极促进这些领域的创新活动。通

过政策手段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使区域经济政策成为地区发现

的主要机制之一。

96. 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

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2) 开发自然资源

(3)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4) 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5) 做好扶贫工作。

97. 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

策理论上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1 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

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 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

间上的不平等性

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

都可能会加剧区域经济的非均

衡发展。一是农业在产业结构中

的比重降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

迁移;二是制造业由于技术进步

的作用对原料的依赖度渐渐低

于对市场的依赖度;三是随着经

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

业的比重上升,而有利于服务业

发展的只是人口聚集的城市;四

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复存

在.

3 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

异扩大不可避免。

98. 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

由哪些要素组成?

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

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

因素的总称。某一地区的投资环

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含区域经

济、政治、社会、文化及自然条

件在内的区域综合系统。有什么

样的区域系统,就有什么样的投

资环境,区域的性质、结构和发

展直接决定投资环境的面貌及

变化趋势。

100. 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

内容?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

的组成要素。它主要包括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水平、经

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及其变

化、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基础

设施、市场环境以及财务环境等

七个子要素。

(二)政治法律环境

1 政治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

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

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

策等。

2 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为发展地方

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而制定

的,外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引

申。

3 法律制度与行政制度

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是受资国

能否保证外来资金不受非常规

因素干扰,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制

度因素。

(三)社会文化环境

地区投资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因

素主要是一个地区的社会安定

状况、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自

律精神和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

以及各项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健

全状况。同时,各地区的历史文

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生活观

念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投资者和

受资者都需要在合作中互相加

以了解和协调,以免出现不该出

现的麻烦。

101 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

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最为

开放的市场之一,每年的商品贸

易进口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

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现

在每年由中国制造进入美国的

产品己超过1000亿美元,这些产

品大多是消费品,但又大多是通

过许多中间环节进入美国,中国

很多工厂的生产与市场是脱节

的,对国际市场很缺乏了介。中

国已进入WTO以及中国一些生产

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这就使得

中国企业今后向国际市场实现

产品直销有了可能。工厂直销,

减少中间环节,可以使企业获取

较多的利润,但也要求企业更多

的了介国际市场,直面市场竞争

的严峻挑战。下面向中国企业

介绍一下美国消费品市场的五

大特点:(1)美国市场容量大。

美国市场容量世界最大,美国也

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首

先是因为美国人消费能力强,美

国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

其次是美国人消费意识强,美国

人不但较少储蓄,而且超前消

费,许多人都拥有信用卡,甚至

有好几张。第三是美国人对消费

品的更新快,很多日用品使用都

不超过一年,他们往往不是因为

旧的坏了而买新的,而是因为

“喜新厌旧”,遇到新鲜时髦,

或节假日商品打折都会引起他

们的购买意愿。最后是因为美国

劳动力成本高,政府规定每小时

工资高于5美元,有的地区与行

业每小时工资高于10美元,因

此,美国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生

产多已转移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所以美国国内市场上所需要的

日用消费品主要靠进口,而且进

口需求量相当大。如市场上的服

装、鞋类、箱包、礼品、小家电,

以及家具、卧具、灯具、文具、

工具、玩具、厨具、餐具等等,

很多都是进口的。而且这一趋势

还在上升,不太可能转变。美国

经济的景气指标可能会影响高

档商品的销售,但不会减少大众

百姓对中国制造,价廉实用的日

用消费品的购买。(2)美国市

场接纳性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

家,美国社会又是一个民族大熔

炉。美国2.8亿人口中,大多是

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

的移民,或是他们的后裔。他们

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

惯,美国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决定

了美国消费品市场的多样化。在

美国的移民,既习惯于使用本民

族及传统的商品,也对世界上其

它民族的商品很有好奇性与新

鲜感,因此美国大众消费者对市

场上各种商品的接纳性很强,极

少排斥。其次,由于美国贫富

差别较大,高中低收入阶层构成

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和不同

层面的特定市场,而且规模都相

当可观,因此,来自世界各地的

高中低档次产品在美国均有很

大的需求。第三,美国人较现实,

购物消费只重视个人喜欢或方

便,不太考虑别人怎么看法,社

会上也很少有人对他人消费作

议论。因此一些较高收入的人也

常到折扣商店买便宜货,甚至逛

逛9毛9商店或跳蚤市场。现在值

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国中等收入人数的增加,美国中等收入阶层如今已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体,是商界追逐的主要对象。因此,中国生产的商品要重视提高档次,争取这一消费群体,获取更高的商品附加值。(3)美国市场法规健全、行业协会左右市场美国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

很少限制,但对各行各业产品进出口、以及批发、零售均有极为详尽的法规与执照要求,而且执法十分严厉。尤其在商标、环保、安全、税务、劳工方面。因此在美国从事商务不但必须学习了介,依法办事,而且最好请专业人士来处理,千万不可自以为是,套用在中国大陆的习惯。企业在美从事贸易要聘请律师作

法律顾问、也要有会计师邦助处理公司税务,以免误触法规。此外,美国各行各业都有协会,美国的行业协会作用相当大,可以左右政府决策与市场。他们为保护本行业利益,游说政府制订有利的政策,为行业发展举办各类研讨会,为开拓市埸组织展览,出版杂志,向会员提供市场资讯。美国一些行业性法规也往往都是这些协会提出与起草的,比如很多产品的反倾销法案。因此中国企业与产品要进入美国,不但要研究对应的行业协会,还应该加入这些行业协会,参加美国行业协会很容易,交纳会费就能享受相应权益。美国行业协会对会员的服务意识很强。对一些企业而言,成为行业协会会员表示是这个圈子内的人,比较容易被客户认可,尤其是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著名协会。(4)美国市场重质量,讲品牌,尤其重视产品安全。美国市场对产品质量的含意己扩展为广义的,并不局限于一般的产品用途,技术指标与规格,他们认为这些是产品进入市场本来就应该附合的。他们还将产品的包装质量、产品使用说明质量、尤其是售后服务质量也纳入质量含意之中。而这些往往正是中国企业不太重视的。因此,中国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应该有更深的认识。此外,按美国市场的惯例,美国大零售商都接受顾客退货,只要有发票,既使包装己拆开、商品已被使用,也可退换,而且不用作什么说明。因为退货的损失并不是由零售商承担,所以进口批发商更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当然,这样作可以保证假冒伪劣产品进

不了这种大商场,商场的信誉也自然可以提高。美国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可度极深,因为品牌很全面的包含了他们对质量

概念的理介,而且也比较准确的表示了自己的消费层次,所以他们较多购买有品牌的产品,也愿意付更多的钱。但是,有品牌的产品并非一定高价,美国产品的品牌往往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一般由品牌就可知道其价位,如Macys(梅西)属于中档,Wal-Mart(沃尔玛)则是较为便

宜与大众化的。美国市场竞争

十分激烈,经销商还要对其商品

承担责任险,商家稍不注意就会

吃巨额赔偿官司。所以,美国对

产品的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各

种产品的标签、包装、说明都要

附合美国市埸要求,以分清责

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安全标

准,如电子产品要附合UL标准,

打火机要防止儿童开启发生火

灾,玩具零件不能脱落而被儿童

误吞,对各类食品进口的安全要

求就更严格了,也不允许一些商

品随意标明有医药功能。 5)美

国市场销售季节性强。美国消

费品市场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均

有较强的季节性,通常分春季

(1-5月)、夏季(7-9月)和节

日季(11-12月)。每个季节都有

商品换季的销售高潮,如感恩节

(11月底)开始便是美国人冬季

节日购物的季节,特别是圣诞

节,是美国商品全年销售旺季,

通常要占全年销售额的三分之

一。美国进口商进口订货均是根

据其国内销售季节来组织的,因

此,如错过销售季节,这些商品

就难以销售,意味着这一年度退

出美国市场,甚至被竞争对手长

时间排除在市场之外。这就是为

什么一些中国企业如果未能按

合同日期交货,不但拿不到货款

还要被罚款的原因。此外,美

国有许多节日,如情人节、母亲

节就是商家销售礼品的良机。美

国作为移民大国,各个民族都有

自己不同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

节日也就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消

费市场,商家往往都想方设法利

用这些传统节日来促销。据美

国零售商联盟估计美国2004年

的六大节日消费,排名第一的圣

诞节消费2200亿美元,第二是情

人节消费130亿美元,第三是复

活节消费105亿美元,第四是母

亲节消费104亿美元,第五是父

亲节消费80亿美元,第六个是万

圣节吊消费31亿2000万美元。

102.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

些方法?

一)投资环境因素分析法(因素

打分法)因素分析法是投资环境

评价中用的最多的方法。其基本

思路是:先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的

最重要的若干因素,对这些因素

排队,分配权重,采取多种方式

(如问卷调查、专家评定等)给

各因素打分,最后计算总分,分

数的高低意味着投资环境的优

劣。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与

因素打分法相近的一个投资环

境评价方法是“冷热因素”法。

它是首先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的

各要素;然后对这些要素进行

“冷热”分类,认为该环境因素

较好,则为“热”,否则评为“冷”;

最后,看“冷”“热”因素个数

的多少。“冷”因素居多数,则

投资环境较差;“热”因素居多

数,则意味着该地区投资环境良

好。通常“冷热因素”法用于对

投资环境作最初始的评价,一旦

有了初步的结果,再进一步做工

作。

(二)投资环境的系统评价法

投资环境系统评价法的基本思

想是:投资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区

域社会经济大系统,它由许多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处于不同

层次的要素系统所组成。对于每

一个具体的服务对象而言,该系

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处于高层

次的系统要素更为宏观、更为重

要,处于低层次的系统要素则更

为具体,更为微观。对投资环境

的分析应由系统的高层次向低

层次逐步展开,其基本步骤是:

103 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

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应当包括

两个方面的含义:

(1)内部公众对本区域的性质、

地位、功能的现实、系统的认识。

通过对当地经济、政治、社会、

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

等方面情况的分析,公众一致认

可的对本地区的综合评价,形成

“地区形象”。

(2)外部公众对本区域综合评

价的认同。一个地区的形象,必

须经过外部公众的认同,才能真

正树立起来。地区形象塑造的最

后目的,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

域外的人、财、物到本区域来,

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

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

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

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

意识的需要。

地区意识是一个地区长期形成

的、存在于公众心理当中的一种

地区特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

境的需要。

地区的形象是客观实在。地区的

良好形象的确立,带有一定的脆

弱性。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

知名度的需要。

地区形象必须得到外部公众的

认同。地区形象实际上是地区本

身的广告,地区形象宣传的语言

就是广告词。

104. 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

些形象?

(一)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

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二)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

的扩大和延伸

(三)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

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四)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

关系的集中反映

105 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区域信息标志的设计,

其特点主要是:

要立足于新的思路、新的形象,

充分体现该城市人民的精神面

貌,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贯穿形

象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把人们

社会性潜能的可持续有效发挥,

作为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

地区形象塑造与建设,唤起人们

的热情和干劲,并着重于激发人

们对文明行为的主动追求,进而

达到推动地区发展以及塑造良

好新形象的目的;强调在经济建

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

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要以人为中

心,一切都要为了人,不仅要提

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更要力求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06. 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

化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

最好的历史机遇?

如果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

要是因为各国为了全面、合理利

用本国资源,壮大本国经济实

力,提高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

位,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

代,区域经济学面临着又一次大

发展,其原因则在于各国都在探

寻如何合理利用全球的资源来

发展本国经济,谋求在国际经

济合作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为此,各个国家都需要研究其他

国家、其他区域优势资源、经

济发展和市场结构状况,为本国

的资本、技术、设备、产品寻找

发展空间

107.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

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大国的优势就在于地区之间存

在有巨大的差异,各种不同的产

业、不同的产品都能够寻找到自

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可以

凭借各个地区之间的广泛合作

建立起强大的、门类众多的国民

经济体系;大国的优势还在于在

国内存在有规模巨大的市场,为

国内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

的市场起点;大国的优势还在于

存在有巨大的地区差异,当一个

地区进入快速成长期时,其他的

地区正在做准备;当发达地区进

入工业化后期,从而进入低速增

长时,次发达地区会接替发展成

为高速增长地区。这正是中国在

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所具备的

优势条件。所有这些优势条件的

发挥都需要有科学的区域经济

学的理论作指导。判断地区优势

资源,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实现

区域之间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

争力,创造条件促进不同的区域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正是区域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

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所面

临的重大课题。区域经济学需要

研究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

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及

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转

化;需要研究政府新的职能框

架,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职能;要

研究企业如何在辽阔的区域之

间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

既最大程度地实现财富积累,又

适度增加就业;需要研究新时期

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和解

决的路径。中国是一个进入了工

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工业化中

期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业

部门的细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在

这样的条件下,产业的竞争力具体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除了公共部门以外,产业间的协调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巨型企业。因此,在工业化中期,各个地区如何培养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政府应该为此创造什么条件,是一个摆在我国,也是摆在各地区面前的全新的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趋势是什么?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很难用单一学科的理论进行全面解释,更不可能用单一学科理论提出的对策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学科、每一种理论又都在不断深化、细化,在具体解决某个单一问题、单一问题的某一个侧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科学在发展中综合和分化并存的这种特性区域经济学也是一样的。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产业选择的作用。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1 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教育、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产业部门的新选择

1 电子信息产业

2 机械装备产业

3 第三产业

110. 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很难用单一学科的理论进行全面解释,更不可能用单一学科理论提出的对策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学科、每一种理论又都在不断深化、细化,在具体解决某个单一问题、单一问题的某一个侧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科学在发展中综合和分化并存的这种特性区域经济学也是一样的。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

第一,首先需要运用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判断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基本的发展条件;

第二,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判断本区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从而确定本区域大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第三,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根据产业升级更替的基本规律来判断选择主导产业、潜导产业以及夕阳产业;

第四,运用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理论来制定政策,为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

优惠条件,并且适度限制夕阳产业的发展;

第五,利用人力资本学说,培育、积累适应于本地区的人力资本;第六,根据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条件,提出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结构、类型、数量,以及公共事业的管理方式,为投资者创造最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二、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分化

关于地区城市化问题,可以细化为:

如何加速城市化进程,如何建立地区合理的城镇体系,如何发展中心城市,如何建设小城镇,如何营造城镇的人居环境,如何发展城镇绿化,如何设计城镇雕塑,等等,其他的问题,如地区私人经济的发展问题、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政策的制定、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细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每一个地区都面对这些细化的问题,都要去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那么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也就会逐

步从区域经济学中独立出来而

自成体系,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学的逐步分化。同样的原因,城市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区域管理学、区域开发学、区域政策学、区域财政学、区域保障学等等,以及众多的暂时还很难预料的

学科会通过区域经济学的进一

步分化,以及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融合而得到不断

的产生和发展,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学将在不断综合与分化

的交融中迎来自己的春天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党校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作业参考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提出,(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中国学者张敦富提出(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

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5. 为什么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通过贸易彼此都能获得利益。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在生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2021年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5(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显示的全为正确答案) 1.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 满分:3分 2.()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 3. 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制度 满分:3分 4.()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 5. 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满分:3分

6.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赖宾斯坦 满分:3分 7. 德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杜能 8.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综合性 9. 区位论对()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 满分:3分 10.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应用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了解区域经济学必须把握几个概念即()。

区域 区域经济学 2. 区域开发的特点有:()。 开发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的综合性 3.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4.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人口管理

环境管理 5. 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 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 制度环境 6.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文化问题 7.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免费下载】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 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 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区域经济学作业234及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doc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⑴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张敦富:(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 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耍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耍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而。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1)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 (2)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 (3)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2)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 (3)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耍因素。

区域经济学作业

区域经济学作业 200920171004 产业经济郝晓华 1.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的内在关联性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 1950)提出。起初它是用来描述关键产业(Key industry)对相关产业的联系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关联。布代维尔等将增长极概念赋予空间内涵后,增长极理论逐渐演变为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极化过程而不是平衡的,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即增长极通过其吸引和扩散力的作用,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律,对所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周围地区的迅速发展。佩鲁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论述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增长极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三是适当的周围环境的配合。此后,一些学者将增长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区域范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应用增长极模式进行区域经济开发。60年代初,L·罗德文(L.Ro,lwin)首次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并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60年代中期,布尔维尔(J·B·Bouolevile)又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提出并改进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他说:“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增长发展的一系列推进性产业”。 增长极开发布局模式通过集聚、创新和扩散三阶段的发展,集聚功能与规模效应、创新功能与示范效应、辐射功能与扩散效应于一身,忠实地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一种极具效率的经济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增长极理论是点轴系统理论“点”的思想源泉。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5

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5 一、单项选择题 1. ()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2. ()是发达国家中修建铁路最晚的国家,但却是铁路现代化进 程最快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3. 在双中型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4. 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A. 政治 B. 经济 C. 科学 D. 生活

5. ()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 理论作了补充。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6. 经济区是()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 A. 国家 B. 企业 C. 政府 D. 团体 7. 努力发展()是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方向。 A. 水力 B. 石油 C. 电力 D. 核电 8. 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9. 于洪俊和宁越敏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城市地理概论》中介绍了 ()地理学家贝里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10. ()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 A. 水力 B. 石油 C. 电力 D. 煤炭 二、多项选择题 1. 高速铁路有三大优势即()。 A. 安全 B. 快速 C. 节能 D. 节约土地 E. 平稳 2. 关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者包括()。 A. 克里斯塔勒 B. 廖什 C. 艾萨德 D. 杜能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 A. 区位理论 第3题(已答). 1957年,经济学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A. 缪尔达尔 第4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优势 及其转移。 B. 产业结构 第5题(已答). 在()的要素禀赋论中,劳动不再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原因。 C. 赫克歇尔-俄林 第6题(已答). ()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 B. 自由贸易区 第8题(已答). 区际分工具有可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C. 区域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0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主要有:()。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完善的基础设 施 C. 优惠的经济政策 D. 完善的法律制度 第11题(已答). 科技工业园区的机制有() A. 人才激励机制 B. 要素流动机制 C. 市场选择机制D. 政.产.学.研互动机 第12题(已答). 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 A. 就业量 D. 国民收入 第13题(已答). 经济特区的类型有() A. 贸易类 B. 工业类 C. 科技型 D. 旅游型 第14题(已答). 以下哪些是APEC存在的问题() A. 部门提前自由化失败 B. 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缓慢 C. 以亚洲金融危机反应迟缓 D. 政治化倾向越来越重 第15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 A. 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B. 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 C. 获得更多地土地出售出让与出租收益 D. 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第16题(已答).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经济效应包括()。 A. 贸易转移效应 B. 贸易创造效应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错 第18题(已答). 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 容。错 第19题(已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 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对

区域经济学习题答案

题目:1.论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试分析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速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 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让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须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清除阻碍我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不合理的政策安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将城镇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基于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公共资源用于城镇发展方面,以增强城镇承载和集聚人口的能力。同时,应改革干部考核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围绕农民转市民、人口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积极健康地推进城镇发展。 第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支持农民进城。从长期目标看,我国要实现城镇化深度推进,就必须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思路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身份转换。

区域经济学作业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作业 一、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 不多于 700字。 答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 ; 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 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 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 3个一般区位因子 :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 3个阶段 :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 ;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 ; 原料指数近似为 1时, 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 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 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 :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 决定区位的改变。 ③集聚 (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 (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 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二、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原则 , 不多于 800字。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版本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 ----------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A 4、A 5、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B 利益驱动机制C 市场调控机制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 南南合作 D 东西合作 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科技进步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最大的城市B 大城市C 中等城市D 小城市 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