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0%b4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b0%b4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水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来学, 封谷祥, 刘淑娣, 闻高能, 林梅, 代有梅, 卢玉国

作者单位:王来学,封谷祥,刘淑娣,闻高能,林梅(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55600), 代有梅(陆良县召夸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655606), 卢玉国(陆良县芳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655609)

刊名:

云南农业

英文刊名:YUNNA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10,""(6)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李月成主编.云南省水稻栽培技术规范汇编[M].昆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处出版,1988,7.

2.陈国梁,等.杂交早稻不同栽插密度产量关系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9,(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石扬娟.黄艳玲.申广勒.王维刚.张志转.石英尧.陈多璞.Shi Yangjuan.Huang Yanling.Shen Guangle.Wang Weigang. Zhang Zhizhuan.Shi Yingyao.Chen Duopu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

以6个抗倒伏性有一定差异的中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3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分别测定了各处理下的茎秆力学特性,分析了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弯曲应力,株高,基节弯矩,都逐渐增大;而倒伏指数先降低再升高,即中肥区倒伏指数最小,倒伏的可能性最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基节弯矩,断面模数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弯曲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而折断弯矩却明显增高.即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栽插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高肥水平下稀植,低肥水平下密植,都有可能降低倒伏指数.稀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单靠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来实现;密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是通过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两因素共同实现的.实际生产中,施氮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品种,对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改进现有高产品种茎秆的质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倒性的有效途径.

2.期刊论文叶全宝.张洪程.戴其根.李华.霍中洋.许轲.唐娟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中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

水稻生育中后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抽穗期最大,拔节期次之,抽穗后20 d最低.施氮量对NR活性的影响大于栽插密度,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NR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栽插密度增大,NR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叶片中的NR活性与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千粒重和结实率呈弱度负相关,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则因品种不同而异.

3.期刊论文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章秀福.Xu Chun-mei.WANG Dan-ying.SHAO Guo-sheng.ZHANG Xiu-fu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2008,22(5)

以超高产水稻中早22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纯N 0、105、150、195 kg/hm2)和栽插密度(24万、30万、36万穴/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各栽插密度下,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氮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1 95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明显,反而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不同栽插密度对中早22稻米品质影响不明显,蛋白质含量随栽插密度提高略有增加;4)氮肥用量的增加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和外观品质,蛋白质含量也随之增加.

4.期刊论文吴文革.杨联松.赵决建.胡根生.方文杰.白一松.张四海.张玉海.WU Wen-ge.YANG Lian-song.ZHAO Jue-jian.HU Gen-sheng.FANG Wen-jie.BAI Yi-song.ZHANG Si-hai.ZHANG Yu-hai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1)

以两系杂交籼稻皖稻15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栽插密度对皖稻153的产量有着显著影响;225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300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此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不施氮处理的极显著增产;栽插密度以22.5×104 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0.0×104 hm2,以下依次为15.0×104 hm2、37.5×104 hm2和7.5×104 hm2.(2)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3)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足量的群体颖花量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是高产的保证.(4)本试验条件下,皖稻153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2.5×104 hm2.

5.期刊论文吴春赞.叶定池.林华.倪日群.赖联赛.林辉.Wu Chunzan.Ye Dingchi.Lin Hua.N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11389781.html,i Liansai.Lin Hui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21.0万丛/hm2为宜.

6.期刊论文杨树明.曾亚文.方晓东.杜娟.普晓英.杨涛.王雨辰.普正贵.YANG Shu-ming.ZENG Ya-wen.FANG Xiao-dong.DU Juan.PU Xiao-ying.YANG Tao.WANG Yu-chen.PU Zheng-gui氮肥和栽插密度对功能型水稻不同基因型的产量及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

以抗性淀粉(RS)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不同品系的产量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在高氮水平下,提高栽插密度反而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和抗性淀粉累积下降.②在中等肥力土壤上,RS21和浙辐优1号对氮素的反应较敏感,施纯N 337.5 kg/hm2,每穴栽插2株,高峰苗控制在500.00万/hm2左右;而功米1号和功米3号施纯N 300.0 kg/hm2,每穴栽插4株,高峰苗控制在450.0万/hm2,有利于4个品系抗性淀粉的累积,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7.期刊论文李贵.吴竞仑.王一专.刘丽萍.LI Gui.WU Jing-lun.WANG Yi-zhuan.LIU Li-ping栽插密度和水层对水稻化感品种抑草作用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6)

选用具有化感特性的华抗草78和江苏地区主栽的扬稻6号,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在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水层深度条件下水稻品种的抑草效应,结果表明:每公顷45~60万苗的水稻栽插密度、水稻移栽后10cm水层保持15d的条件下华抗草78对稗草、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的株防效和干重防效明显,增产效果显著.

8.期刊论文阮新民.施伏芝.陈杭之.陶茂聪水稻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总结-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

2002-2004年对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制种田中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对其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在江淮之间,父本5月7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27d,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cm×13.3cm,激素"920"的用量控制在210g/hm2左右,以达到协调群体结构,提高制种产量.

9.期刊论文王夫玉.张洪程.黄丕生水稻盐粳187的群体植伤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3,21(1)

给出了用于度量水稻群体植伤的一组指标:植伤持续期、植伤强度和相对植伤势.分析了栽插密度、施用 N素对盐粳 187群体植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对盐粳 187群

体植伤影响不显著,而施用 N素则对群体植伤有显著影响.

10.学位论文石扬娟施肥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抗倒伏性状影响研究2008

本研究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6个中籼稻品种或组合为材料,通过氮、钾、硅肥不同施量和栽插密度处理,系统研究了抽穗后30天水稻茎秆形态、物理、化学性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茎秆性状,比较分析了这些茎秆性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差异,寻求利于株高与茎秆节间性状优化组合的抗倒栽培条件。主要结果如下:

1.水稻株高与秆型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基部第一伸长节间长度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第二、三伸长节间长度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三个伸长节间的外径和椭圆截面面积与倒伏指数负相关不显著,但与秆型指数正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达0.833以上;三个伸长节间的茎壁厚度和茎壁截面积都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抗折力、折断弯矩、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都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各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与该节断面模数、折断弯矩、节间弯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多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弯曲应力相关性不明显。各节间可用性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该节断面模数、折断弯矩、节间弯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2.株高,茎秆基部伸长节间长度、外径粗度、茎壁厚、抗折力、折断弯矩、断面模数、弯曲应力、单位长度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等茎秆形态、物理、化学性状与水稻实际抗倒伏性密切相关。

3.在施氮和未施氮四种氮肥处理条件下,植株高度有显著差异,施氮量越大,株高越高;施氮量对茎秆基部三伸长节间长度有极明显影响,低氮促进,高氮抑制;施氮量对茎秆基部三伸长节间外茎和壁厚有不同程度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都增加,但氮量不是越多越好;不同施氮量的茎秆基部第一伸长节间干重有显著差异,氮肥施得越多,单位干重减得越少;施氮量较高,基部节间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淀粉含量中等;未施氮肥情况下,淀粉含量最高;施氮量对茎秆基部伸长节间的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有明显影响,中等施氮量,使得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达最多,低氮有利于茎秆材质强度BS的增加。

4.硅、钾肥的施用,对植株高度影响不大;施用硅、钾肥能使茎秆基部节间缩短并增粗;硅肥不利于茎壁增厚,钾肥有利于茎秆基部第二伸长节间壁的增厚;施用硅、钾肥能使茎秆基部三伸长节间干物质增加;硅肥不利于提高水稻基部茎秆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基部第二、三伸长节间淀粉的含量;钾肥不利于提高水稻基部茎秆中可溶性糖、淀粉、可用性糖的含量;施用硅肥有利于增强茎秆的材质强度,施适量钾肥有利于增加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5.三种栽插密度对茎秆基部三伸长节间外茎、壁厚和干物质重有不同程度影响,稀植有利于茎秆增粗,茎壁增厚,基部节间干物质增加;不同栽插密度的茎秆基部节间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密植利于基部节间可溶性糖含量增高,稀植利于基部节间淀粉含量增高;栽插密度对断面模数有明显影响,对弯曲应力影响不明显,稀植利于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增加。

6.抗倒栽培条件: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施纯氮150kg/h㎡,行株距为26.6cm×16.6cm的栽培条件,株高和茎秆性状得到了优化组合,有利于茎秆的抗倒伏;增施

SiO275kg/h㎡,或增施K2O150kg/h㎡,茎秆抗倒伏性增强。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11389781.html,/Periodical_ynny201006017.aspx

授权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wflsxbt),授权号:0ceae357-fc80-4065-8fe0-9e2901195140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9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