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12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

2017年12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

2017年12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0037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A.酸雨
B.酸沉降
C.酸雾
D.酸霾


2.每年()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A.6月17日
B.6月5日
C.9月23日
D.6月16日


3.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是在()中提出的
A.《巴黎协议》
B.《巴黎条约》
C.《京都议定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世界环境日”是()
A.9月16日
B.6月5日
C.9月23日
D.6月16日


5.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包括()
A.温室气体
B.土地利用
C.城市化
D.火山活动


6.以下哪个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A.环境保护
B.清洁生产
C.国际合作
D.持续消费


7.1985年3月22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订了《》
A.《巴黎协议》
B.《维也纳公约》
C.《京都议定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8.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其口号为()
A.只有一个地球
B.保护环境
C.爱护环境
D.珍爱生命


9.下面哪个不属于远期危害()
A.致癌作用
B.致突变作用
C.急性烟雾事件
D.致畸作用


10.以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管理为对象的是()公约
A.华盛顿
B.拉姆萨尔
C.波恩
D.世界遗产


11.常见重要温室气体有()种
A.2
B.3
C.4
D.6


12.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体
A.孤立
B.辩证统一
C.互不影响
D.互相排斥


13.()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


14.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
A.承载能力
B.恢复能力
C.破坏能力
D.稳定能力


15.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统一体,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环境的变化是()的。
A.排斥
B.适应
C.不适应
D.拒绝


16.《巴黎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A.2
B.4
C.1.5
D.0.5


17.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地区
A.东北
B.华北
C.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D.华南


18.下面不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A.氯氟烃
B.哈龙
C.二氧化碳
D.溴甲烷


19.下面哪个不是按污染来源划分的环境污染()
A.生活污染
B.农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水污染


20.()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A.《里约宣言》
B.《21世纪议程》
C.《人类环境宣言》
D.我们共同的

未来》


21.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占生物总质量约()
A.5%
B.15%
C.25%
D.35%


22.2001年5月23日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旨在严格禁止或限制使用()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A.11
B.12
C.13
D.14


23.“臭氧空洞”首先在()发现的。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美国上空


24.()排污权交易政策有效地保证了环境控制目标的实现。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25.米糠油事件中的污染物是()
A.米糠油
B.多氯联苯
C.氯化物
D.苯


26.动物的气味属于什么信息传递的()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营养信息
D.行为信息


27.发达国家治理酸雨的直接管制措施是()
A.排放许可证制度
B.排污税费
C.产品税(包括燃料税)
D.排放权交易


28.1989年9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同年12月10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
A.《巴黎协议》
B.《维也纳公约》
C.《京都议定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9.PCBs表示为()
A.有机污染物
B.多环芳烃
C.多氯联苯
D.多溴联苯醚


30.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A.5
B.1
C.7
D.10


31.下面哪种气体不是温室气体()
A.臭氧
B.氧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32.以湿地保护为对象的是()公约
A.华盛顿
B.拉姆萨尔
C.波恩
D.世界遗产


33.生态学上把低位营养级储存的能量只有10%左右被高位营养级利用称为()
A.营养级定律
B.能量储存定律
C.10%定律
D.高位定律


34.环境的哲学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于()而言的客体
A.客体
B.主体
C.人类
D.物质


35.下面哪个不属于中国的环境政策()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B.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C.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
D.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荒漠化大致表现是由哪几类作用引起的()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物理和化学作用
D.工矿开发


2.根据人为的影响或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
A.自然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半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生态系统


3.依据环境的功能可将环境划分为()
A.生活环境
B.生活水平
C.生态环境
D.生态保护


4.()是控制酸雨污染污染的主要手段
A.环境管理
B.环境经济
C.环境法律
D.环境修复


5.POPs的高毒性体现在()
A.致癌
B.致畸、致突变
C.内分泌干扰
D.神经功能损坏


6.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有()
A.土质松软
B.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C.农牧业减产
D.有机质增多


7.下面哪些属于生态系统中无生命有机物()
A.蛋白质
B.糖类
C.脂类
D.土壤腐殖质


8.新一轮世届环境问题包括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沉降
D.生物多样性锐减


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A.鼓励经济增长
B.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C.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D.鼓励加大资源开发


10.发达国家从1996年1月停止使用()
A.氟氯碳
B.四氯化碳
C.甲基氯仿
D.哈龙


11.POPs物质具有()
A.抗光解性
B.抗化学分解
C.抗生物降解性
D.抗毒性


12.我国河流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
A.化学需氧量
B.五日生化需氧量
C.总磷
D.浊度


13.只有实现(),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A.生态可持续性
B.物质可持续性
C.生命可持续性
D.经济可持续性


14.依据环境的要素可将环境划分为()
A.大气环境
B.水环境
C.土壤环境
D.生物环境


15.下面哪些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A.环境生态学
B.生态信息学
C.城市生态学
D.景观生态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