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始基是火。

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古代中国“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古代朴素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论尝试从物质内部组成的结构方式去把握其外部可感觉的形态和属性,是现代物质层次结构论的思想渊源。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

评价古代朴素物质观。

一方面,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

另一方面,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以重大影响。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这就必然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另外,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却都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事物,如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辨证性。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

构的理论是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同时,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以指导。

二、物质与运动

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运动去考察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牛顿“第一推动力”)。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运动一定要有运动的主体。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就要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首先,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定,稳定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发展。

其次,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再次,发展与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有真正的社会稳定。可见,稳定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只有把握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稳定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中文宇宙就包含时间、空间的意思,《墨子经说上》说:“久,合古今旦暮。”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前后的表现。牛顿认为时间是纯粹持续性的流程,空间是容纳物质的空匣子。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一是指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二是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

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度量就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即光年作单位的。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测量时间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的。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 -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

如果割裂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的形式,就陷入形而上学。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作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可变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时空观(牛顿为代表)割裂了时间与空间和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考察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时,静止坐标系统的观察者就可以测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 (时钟速率会变慢),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延伸就会缩短,而时间的持续会延长。狭义相对论还说明两个事件“同时”的相对性,即“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系统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在一个坐标系里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坐标系里看来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

的时空,而且物体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则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密切关系。

现实意义: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又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时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表明了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状、体积或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

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

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要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如果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的世界,给宗教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第二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罗吉尔培根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关于自然本质的知识不能由感官直接观察得来,而是通过人们作用于自然事物的实验活动取得的。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黑格尔: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而不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墨子“耳目之实”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是生活实践。)

一?实践的涵义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历史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要素、过程和结果)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

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二?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从职能上划分,实践主体包括认识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从层次上划分,实践主体又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

类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它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实践活动过程的承担者,也是实践结果的享用者。

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此外,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体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为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

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客体价值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本身,而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

二、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1?实践把握的能动创造与社会效应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实践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自然界却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就构成人类及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不得不以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由于劳动的发展,使群体联系日益密切、广泛,逐渐变成了人类的社会联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

实践的发展及实践各要素的分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分化的源泉和前提。

2?实践环节及其程序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

第一,实践决策。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

决策的合目的性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

决策的合规律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估计到实践客体的各种属性、特征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又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

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

第四,实践结果检验。实践的结果同预想的目标一致,也就是在实践结果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就表明实践结果是好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个具体实践过程的终结,对实践主体来说都是必须接受的结果。

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人的意识活动

一?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使类人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由使用天然工具进入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样,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来适应自然界的动物,就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人类。

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必然要交往,使人类已经达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便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有了语言,人脑可凭借词来根据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

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变成人脑,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可以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样,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

同时,生产劳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

2?意识的本质规定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

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因此,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近似的还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

3、意识把握物质世界的特性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改造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

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此外,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毕竟不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不论多么巨大,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进取,又要自始至终地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差别:

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人工智能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人的意识活动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智能机器的自动性是受命于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智能计算机等智能机器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

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看,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

第一,它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意识并不是神秘的,不是寄居在肉体之中的脱离人脑的灵魂;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能动把握的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的运动,延长意识器官。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

二、人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世界的层次与人的活动外部世界、自然界按其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未认识的外部世界。这一些也就是无限大的事物的存在和无限小的事物的存在。人们现在虽然不能凭感觉直接把握它们,但是可以靠抽象思维的能力来认识它们,规定它们。同时,人类根据自身的科学活动来逐步认识这个未知的外部世界。

(2)有所认识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迹未到过,但通过实践和科学间接有所认识的东西。

(3)认识所及、人迹所到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直接有所认识,人迹到过但还没有经过人类开发的东西。

(4)人化的外部世界。

(5)人造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们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自然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所谓“物化智力”。

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划分是以人的活动作为参照系数;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们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一方面,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是差异的,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在外在的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是统一于提摄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在社会主义的模式上,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应当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提出了以“一国两制”的模式去解决台湾、港澳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从方法上看,都是对统一性与多样性方法的运用;从实质上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又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 2) 、单项选择题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号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B 、多项选择题 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方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值 重点:水的离子积,)(H +c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pH 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 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 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O H O H 22+-++OH O H 3 O H 2-++OH H 在25℃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mol/L 1017 -?的O H 2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H + c 等于多少?)(OH - c 等于多少?)(H + c 和)(OH - c 有什么关系? ①mol/L 101)H (7 -+ ?=c ②mol/L 101)OH (7 -- ?=c ③mol/L 101)(OH )H (7 -- + ?==c c (2)水中 mol/L 101)(OH )H (7--+?=?c c 147101mol/L 101--?=?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w k 表示。 14w 101)(OH )H (--+?=?=c c k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B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3.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D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D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B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C )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ABCE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3.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E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CDE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探究)

教案1.4.5 物质的溶解性(探究) 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2、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3、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天平一台、烧杯一只、滴管一支、玻璃棒一根、药匙2个、食盐适量、冷热水、钟 一只(公用)。 三、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物质溶解性的一些知识,其实溶解这种自然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能举一写例子吗? 生:冲咖啡、冲奶粉、在菜里加盐和味精…… 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那么,既然溶解现象在生活中这么普遍,我想,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来观察它,比如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这一节课,就以食盐为例,我们来探究一下溶解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板书]科学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师:科学探究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在第一章学习中,我们一起做过三个探究,那,大家来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是怎样来探究的,或者说探究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合作与交流[板书] 师: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个步骤,来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首先,我们要学会根据探究的主题提出问题,针对今天的主题,同学们认为今天这个探究活动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或其近似的) 师:问题出来以后,我们就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猜测和假设。 生:可能和水温的高低有关;可能和食盐的粗细程度(颗粒大小)有关;可能和水的质量与食言的质量比有关;还可能和搅拌与否有关。[板书] 师:大家又是怎么想到的? 生:冲奶粉的时候一般都用热水,说明……;冲的时候,还要搅拌一下,说明……还有市场上出售的需要冲、泡的饮料。多数是研成细细的粉末,很少见到是大块大块的固体。师:经过同学们的互相补充,大致形成了这么几种猜测,但生活中的经验不等于科学结论,要知道这些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我们需要亲自验证一下,但在动手实验之前,我们还要怎么样? 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对。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个溶解快慢该怎样判断呢? 生:溶解时间。时间越长表明溶解越慢,时间越短表明溶解越快。 师: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实验室的后面有一面钟,大家可以根据它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2.1《世界的物质性》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四册)

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 必备知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关键能力:能够区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全面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政治认同: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教学重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教学难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提前熟悉课本知识 1、导入新课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来的?我们曾经听过很多关于世界怎么来的,世界是什么组成的神话故事,有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吗? 1、希腊神话混沌之神卡厄斯(Chaos):在希腊神话中,宇宙形成之初,是一片混沌,而卡厄斯,便是这个混沌虚空的名字。卡厄斯并不是创世神,但一切皆从混沌卡厄斯开始。那时宇宙万物尚未形成,世界处于天地未成的混沌时期,宇宙间的元素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它的形状不可描述;是一个无边无际、一无所有的空间。随后卡厄斯依靠无性繁殖从自身内部诞生了大地之神盖亚(Gaia)、地狱深渊神塔耳塔洛斯(Tartarus)、黑暗之神俄瑞玻斯(Erebus)、黑夜女神尼克斯(Nyx)和爱神厄洛斯(Eros)五大创世神,世界由此开始。 2、希腊神话大地之神盖娅(Gaea),又称大地之母,是众神之母,所有神灵中德高望重的显赫之神,亦是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神。在开天辟地时,盖亚由混沌之神(Chaos)所生。盖娅生了生了天空-即天神乌拉诺斯(Uranus);海洋——即海神彭透斯(Pontus);山脉-即山神乌瑞亚(Ourea)。接着盖娅她又和两位儿子天空、海洋结合诞生了第二代神系:和天神生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本原的物质性 一、物质 (一)物质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万物的共同本质。但是,他们对物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凭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世界,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缺乏科学根据的猜测。 在近代,原子被称为物质基元,认为原子具有不可分、不可入、不可变和质量固定等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特定结构,进而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反映了近代唯物主义突出的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其意义在于:以一定的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猜测性、直观性和幼稚性等缺陷,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实证,给神学创世说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以沉重打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辩证的理论思维;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攻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发现电子和放射性现象,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原子质量不变、不可分割等观念。唯心主义攻击唯物论说:“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科学,特别是 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把物质理解为“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物质范畴作了深刻的阐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综上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科学地说明了物质范畴,从而为科学地阐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 A反映论B实践论C先验论D可知论 (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 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 (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 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 (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 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 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 (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 (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D实践比理论重要 (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 A本质认识B深刻认识C内在认识D正确认识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②)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社会实践D人类的认识能力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教学主题。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因而本主题的学习对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变化,学习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主题的复习中,我们要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学习化学,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帮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系统地形成微粒观、元素观和物质分类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包括四个二级主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主要使学生形成物质分类观;“微粒构成物质”——帮学生构建完整的“微粒观”;“认识化学元素”——帮学生构建完整的“元素观”;“物质组成的表示”——将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间建立了联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本主题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分子式量等多个概念,以及原子的结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内容,涉及的知识多而杂,概念易混淆。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把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系统化,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把相互联系的概念连接成“知识线”,最后交织成“知识网”。这样可避免知识零碎、不成系统,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主题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

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对物质的由表及里的认识中,教会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世界。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物质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有机物等物质,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通过对常见物质从微观角度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能从微观上解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和变化。 3.通过对物质多样性的认识,知道众多物质是由有限的元素组成的,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相关元素的信息并进行提炼和加工。 4.通过对常见物质组成表示的讨论,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常见化合价。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式量等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日常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掌握分类法这一重要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通过对物质分类、构成等问题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一、单项选择题 1.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 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 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 唯心主义宿命论 B. 唯物主义决定论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唯意志论 3.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 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 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 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 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 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

二、多项选择题 1.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 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 运动是绝对的 D. 时空是相对的 E. 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2.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 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 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 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 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 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3. 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 唯物主义一元论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二元论 D. 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 唯心主义一元论 4. 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 客观性 B. 稳定性 C. 普遍性 D. 随意性 E. 重复性 5. 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 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6.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 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教案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难点: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课程类型:实验探究、动作技能、事实的知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实验等。 教具: 玻璃棒、烧杯、表面皿、试管、浓硫酸、食醋、稀盐酸、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钾、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洗涤剂;多媒体课件。 资料: 1、浓硫酸的性质: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是1.84g/mL,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还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是一种用的干燥剂。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干净,一定不能先用水冲洗。 2、浓盐酸的性质:无色(工业盐酸含有杂质是黄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挥发,挥了出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解于空气中的水分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打开浓盐酸瓶口会看到有白雾。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3、雨水的酸性:正常的雨水因为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显弱酸性,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4、氢氧化钠:白色块状固体,易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教学过程: <一>酸性物质 1、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盐酸,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种食物;若胃酸含量过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碱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2、设疑激趣:(1)你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还有哪些认识?(2)你能说出哪些物质呈酸性、哪些物质呈碱性吗? 3、实验:取一瓶食醋,倒一点在烧杯中,示范一下闻药物气味的方法,然后请每一探究小组学生闻一闻食醋的气味。回答:有酸味。 4、讲解:(1)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气味飘进鼻孔来,同时告诉学生: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更不能用嘴尝,这是一个操作规范。(2)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3)出示盐酸、硝酸、硫酸,指出它们是常见的强酸。 5、提问:你们吃的水果中哪些有酸味呢?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水果中均会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质,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强——叫弱酸性物质。 6、实验:课本的浓硫酸强腐蚀性实验演示,得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硝酸也有强腐蚀性。 7、讲解:万一不小心粘有浓硫酸之后的急救措施。 <二>碱性物质 出示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及一些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洗涤剂等物质。 1、读图:认识课本上一些强碱和弱碱性物质。 2、设问激趣:你们知道清洗脱排油烟机的工人师傅用是的什么药品吗?(讨论:大多数不知道) 3、探究实验:碱性物质的去污能力。 4、问:现在你们知道刚才提的问题了吗?(答:知道,是碱性物质。教师指出:大多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 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 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 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 正确答案: ACE 2、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能动性 E、实践性 正确答案: ABCDE 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唯心主义诡辩论 正确答案: ABC 4、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正确答案: ABCD

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正确答案: AB 6、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 ABCD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读书的书籍 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 ACDE 8、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 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正确答案: DE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正确答案: ABE 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1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演示]:汽油洗油漆的实验 提问:你知道汽油为什么能洗掉油漆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油漆能溶于汽油中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对有关的物质溶解有什么现象和疑问吗? 二、[导出]新课《物质的溶解性》 学生提出疑问:如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2、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4、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6、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教师]:我们这堂课就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教师]:科学探究有那些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成果交流[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提出了问题,然后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立假设。 [教师提问]:你能假设吗?

[学生回答]: [教师]:建立假设以后又该如何呢?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好,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一(并完成表格):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二(并完成表格):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例外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三(并完成表格):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学生得出结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四(并完成表格):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某物质在例外的其它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例外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五(并完成表格):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高中思想政治《世界的物质性(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开始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课堂】同学们,大家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咱们的祖先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足以让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我们的祖先除了创造了辉煌的成也创造了很多神话故事(同时展示PPT1)。这是真的吗?(不是)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下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展示PPT2)(同时板书:4.1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展示PPT2) 1. 理解物质的含义 2. 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是咱们本框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学生读完)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含义,是本框的难点;本框的第二个学习目标: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个学习目标:运用所学

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是咱们本框的重点。【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难点:物质的含义及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课堂精讲】同学们,这是什么?(手里拿个棒棒糖)(学生说:棒棒糖)大家都认识。这就说明棒棒糖是能被人认识的,也就是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点一下PPT4)。(把棒棒糖放进手心里)现在你还能看见它了吗?(学生说:看不见。)你看不见它是不是它就不存在了呢?(学生说:不是。)所以不管你看的见他还看不见它都存在,它的存在是不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学生说:是。)(点一下PPT4)棒棒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它是客观实在的。(点一下PPT4)好,同学们放眼望去,你还能看到哪些东西是客观实在的?(学生四处张望)好,同学们一块说一下。(学生各说各的)那么,你看不到的东西它是否就不存在呢?(稍停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要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考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事物、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世界以怎样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存在着和发展着。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本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 1、物质范畴及其历史演变 (1)物质观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第二个历史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第三个历史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及意义(47正3一49)内容: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它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1)运动范畴的涵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位移直到思维,而不局限于某种具体运动形态。 (2)物质与运动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凡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如果设想物质不运动或者脱离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凡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如果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3)关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涵义:绝对运动指运动是无条件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相对静止运动的有条件性,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回。 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运动和静止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主要指:就某一物体没有进行机械运动而占:就机械运动的范围内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位置保持不变而言;就某一事物没发生质变而言。 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会出现两种形而上学倾向:把静止绝对化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3、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说课教案

《变色花》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单元的第三课《变色花》,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 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 2、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3、乐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是: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选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试纸、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浸过,叶子用碱水浸过)、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厚塑料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 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 板书:变色花 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4.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认识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投影探究要求,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填写实验记录。 [归纳板书] 1.影响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问题] 同样是易溶的物质怎么比较溶解性的大小呢? [追问] 什么叫溶解度? 知道学生自学溶解度的概念。 [投影并板书] 2.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概念再探] 指导学生思考填空。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 (1)条件:在一定下; (2)标准:g溶剂; (3)状态:达到状态; (4)单位:质量单位是。 指导学生理解概念,并在2分钟内记住概念。 [问题] 看书回答:溶解度 思考。 自学。 明确溶解度的概念。 思考、回答。 引入主题。 培养自学能 力。 帮助学生理 解溶解度的概 念。

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 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指导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归纳总结] 3.溶解度的含义 (1)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多少。 (2)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多少克某物质。 [追踪练习]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什么含义? 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读概念。 思考、回答。 练习。 使学生强化 记忆概念。 使学生理解 溶解度的含义。 使学生加深 对溶解度的概念 及含义的理解。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案:2.1世界的物质性

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 必备知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关键能力:能够区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全面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政治认同: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教学重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教学难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提前熟悉课本知识 1、导入新课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来的?我们曾经听过很多关于世界怎么来的,世界是什么组成的神话故事,有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吗? 1、希腊神话混沌之神卡厄斯(Chaos):在希腊神话中,宇宙形成之初,是一片混沌,而卡厄斯,便是这个混沌虚空的名字。卡厄斯并不是创世神,但一切皆从混沌卡厄斯开始。那时宇宙万物尚未形成,世界处于天地未成的混沌时期,宇宙间的元素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它的形状不可描述;是一个无边无际、一无所有的空间。随后卡厄斯依靠无性繁殖从自身内部诞生了大地之神盖亚(Gaia)、地狱深渊神塔耳塔洛斯(Tartarus)、黑暗之神俄瑞玻斯(Erebus)、黑夜女神尼克斯(Nyx)和爱神厄洛斯(Eros)五大创世神,世界由此开始。 2、希腊神话大地之神盖娅(Gaea),又称大地之母,是众神之母,所有神灵中德高望重的显赫之神,亦是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神。在开天辟地时,盖亚由混沌之神(Chaos)所生。盖娅生了生了天空-即天神乌拉诺斯(Uranus);海洋——即海神彭透斯(Pontus);山脉-即山神乌瑞亚(Ourea)。接着盖娅她又和两位儿子天空、海洋结合诞生了第二代神系:和天神生了十二位(六男六女)泰坦巨神(Titans),分别代表世界最初的些事物(日、月、天、时间、正义、记忆等),三个独眼巨神和三个百臂巨神。和海神生了五个孩子,分别代表不同的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目的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论,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了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本章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3、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本章难点: 1、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讲授内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本章的内容将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展开。主要讲“三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还有意识论,“三观”和意识论共同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看法。 把万物(个别)的共性、本质认定为物质,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态度和立场,但物质本身是什么,它是个别的东西还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可知还是不可知,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理解物质的,这是首先要搞清的问题。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如前所述,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试图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世界,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的论证;他们把

物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根据当时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成果,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如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这种看法,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由于受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禁锢,把物质同物质的结构混为一谈,也经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其缺陷有:第一,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物质的某种特殊的层次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 第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第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要注意四点:一是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谓客观实在性就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具体的物质形态有多方面的特性,而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只有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三是物质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四是物质可以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正确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重大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首先,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的最高程度的哲学概括,它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唯一的共同的属性,这就既把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