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kdh

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kdh

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kdh
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kdh

第29卷第3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9, No.3 2009年3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March. 2009, 045~046

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

阮显政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系统的德育思想体系,在西方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他所提倡的培养公民智慧、勇敢、节制的品质,实现国家正义的构想直到今天还是广大学者探讨的重点话题。

[关键词] 柏拉图;德育;正义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9)03-0045-02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哲学家怀特海说: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柏拉图提出了培养公民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品质的德育思想,对他以后德育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本文试图探讨柏拉图的德育思想。

一、德育的基础:天赋不平等的人性论

柏拉图认为,上天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基础是不同的,因此,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将来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成就不同。在柏拉图的德育思想中,他特别注重个体天赋的因素,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一定天赋基础的人才能够从事相应的职位。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1],“按照自然,在我们之中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本性,……有些人适合做某种工作,有些人适合于做另一种工作”[2]。

柏拉图把整个国家的公民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辅助者、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统治者子女的天赋最适合做统治者,辅助者子女的天赋最适合做辅助者,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女最适合做劳动者。这种遗传的天赋是一脉相传的。虽然柏拉图也明确说明,有时候也会“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但总的来说,这种遗传的天赋成分不会有多大的改变,而且即使是天赋的改变,也只是由上位向下位的转变,即由金银阶层向铜铁阶层的转变,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正如波普尔所说,“混杂的可能性以及地位的相应改变,只是表明出身高贵但已退化的儿童可以下降,而不是卑贱出身的儿童可以提升” [3]。由此可见,通过三个等级层次的划分,自他们出生时开始,柏拉图已经在三个等级的人之间竖立了一个屏障,任何人都将不能够轻易跨越这个屏障。

二、德育的任务:三个阶级的划分及其美德要求

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国家里,有神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三类人,第一种人为统治者,是神用金子做成的;第二种人是辅助者(军人),是神用银子做的,其职能是保卫国家;第三种人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铁做的,他们的职责是进行生产劳动。

理想的国家应该由这三个不同的阶层构成,即统治者、辅助者、生产者,他们都应该具备各自相应的德行,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至善的理念,使整个国家趋于正义。

(一)统治者应当具备智慧的美德

在柏拉图看来,能够担任国家的统治者的,只是那些具有智慧并且能够不断追求智慧的哲学家。统治者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只有当他们具有智慧的时候,整个国家才有可能具有智慧,“一个按照自然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所以整个被说成是有智慧的,乃是由于它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 [4],因此,柏拉图认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 [5],否则就会对城邦不利。

(二)辅助者应当具备“勇敢”的美德

辅助者即军人,在柏拉图的理想王国里,他们是城邦国家的保卫者。柏拉图认为,辅助者应当具备“勇敢”的美德,这样他们面对敌人和奴隶叛乱的时候才不会畏惧,才能够成功地承担护国的任务,“昂扬的精神意气,是何等不可抗拒不可战胜吗?只要有了它,就可以无所畏惧,所向无敌” [6]。

(三)生产者应当具备“节制”的美德

对于生产者来说,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节制”。“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节制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抑制饮食等肉体上的快乐的欲望” [7]。柏拉图认为,生产者只有具备了节制的美德,才能够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干涉他人的事情,国家才会正义和谐。

三、德育的途径: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美德和知识是统一的,如果人们具有某方面的知识,那么相应地人们也就具有这方面的美德。

“美德即知识”这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无人有意做恶”,没有人会主动的去做坏事,有些人之所以会做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恶;第二,是“无知即恶”,正因为有些人没有知识,不知道善与恶的区别,所以他们才会“不小心”去做恶,一切道德上的错误都是由于知识上的缺乏;第三,是“美德自身就是善”,美德源自于人的内在本性,人们追求美德完全是出于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由于外在的压迫与强制,“智慧就是最大的善……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他们付诸实践” [8]。

苏格拉底认为,对善的期待是人类所共同向往的,没有人会自愿选择去追求恶,人们追求恶是因为他们以为他们追求的是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具有知识而去做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明知故犯。

但是,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却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美诺提出疑问:“一个人既不能试着去发现他知道的

[收稿日期]2008-12-18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46

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西,因为他既然知道,就没有必要再去探寻;他也不会去寻找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寻找什么” [9]。

对于这个两难的问题,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因为苏格拉底只是把人们的认识状态分为“知”与“不知”两个对立的极端,两极之间并没有第三种状态,这样势必就会陷入美诺提出的两难境地而不能自拨。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基本上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面对美诺的两难境地时,柏拉图在“知”与“不知”之间找到了一个“遗忘”,于是就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四、德育的过程:从“学习即回忆”到“灵魂转向”

柏拉图是一个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派别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现象世界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世界,但是它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

在《裴多篇》中,柏拉图论证了“学习即回忆”的理论。与其他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一样,柏拉图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这两部分可以彼此分离而单独存在。人的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早已经在肉体之外客观存在着,它认识理念世界中的许多东西。但是当灵魂和肉体结合投生为人的时候,就遗忘了先前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记忆。在灵魂与肉体结合投生为人之后,当灵魂受到现象世界中各种理念阴影的刺激的时候,又会逐渐把已经遗忘了的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回忆起来。因此,认识不是对现实现象世界的体会和感受,而是对先前理念世界的回忆。认识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又论证了“灵魂转向”的理论。他说,人的灵魂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其中理性是人的灵魂的最高原则,它是不朽的,是人们智慧和善的源泉;激情是人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它“在本质上是理性的盟友” [10];而欲望是人们感受单纯的快乐和金钱的工具。

《裴德诺篇》以理性驾驭两匹马的比喻来说明了这三部分的关系,其中一匹马奋力升向理念王国,这表明激情是理性的全力支持者,另一匹马则竭力把车子拉进人世间,这表明欲望与理性是针锋相对的。由于人的灵魂具有这种分裂的本性,而这种分裂就可能直接导致人的向善或向恶,驰升于善的理念世界或沉沦于欲望的诱惑之中,因此,灵魂如果要免于堕落的话就必须进行转向,只有当灵魂从他的流放地返回自身才可被称之为成功的灵魂转向。实际上,柏拉图所说的灵魂转向就是要使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都能够协调一致,即要求激情和欲望都能听从理性的指挥,从而最终协调一致共同奔向那至善的理念世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即回忆”和“灵魂转向说”是有区别的。回忆说认为灵魂中本身就具有美德知识,只是人在出生之后把他们遗忘了,遇到合适的环境,人们还会把他们回忆起来;灵魂转向说认为,人的灵魂内部只是具有一种向善的可能性,即向善的潜能和趋势,也就是说灵魂具有获得美德的能力,而不一定恰恰具有美德和知识;灵魂除了具有这种向善的可能性之外,也同时具有向恶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道德的教化来帮助和实现灵魂的转向。

五、德育的终极目标: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理想王国的理想状态就是达到一种正义,这也是他的德育目标。柏拉图在关于种族主义的神话中把全国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辅助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他所说的正义就是这三个等级的人都能安于现状、和谐相处。“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涉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11]。

相反,如果三个阶级中的任何人想变换等级或相混都必定是不正义的,这也是柏拉图极其反对的,“如果任何人按其本性是一个工人,……竟然设法进入武士阶级,或者一个武士竟然要进入保卫者阶级,……那么,这种转换和阴谋就意味着城邦的衰亡” [12]。

据波普尔分析,柏拉图在构思建立他的理想国家的时候,他所依据的一条总的原则便是正义[13],从本质上说,正义就是指每个人都干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而不去干涉别人份内的事情;如果三个等级的人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整个国家就是正义的了。很显然,柏拉图这里所强调的“正义”和我们一般情况下所理解的正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正义是一种平等,而柏拉图强调三个等级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并且他要让城邦一直保持着这种不平等的状态,不要有所改变,即他要让天生的统治者一直当统治者,让天生的军人和劳动者一直当军人和劳动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在为那部分统治者进行辩护,为他们的统治寻找合理的根据和理由,并且号召其他等级的人服从其统治。

波普尔说:“在柏拉图正义定义的背后,从根本上说,有着他对极权主义阶级统治的要求” [14]。柏拉图把正义等同于阶级统治和阶级特权,他称阶级统治和阶级特权是“正义”的,而一切企图反对和危害这种统治和特权的行为是“不正义”的。柏拉图如此来定义“正义”概念,问题不在于这个词语本身而在于这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波普尔说:“如果有人要认为“正义”就是一个阶级的不容质疑的统治,那么,我就干脆回答说,我完全赞成不正义” [15]。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柏拉图的德育思想体系完整、论证充分,体现出柏拉图作为哲学大师的理论建构水平。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柏拉图这套以唯心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其实质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4][5][6][7][10][11] 柏拉图. 郭斌和,张竹明译. 理想国[M]. 商务印书馆,2002.

[2][3][12][13][14][15] 波普儿. 杜汝楫,戴雅民译.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8]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

[9] 王晓朝译.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The study of Plato’s moral education view

RUAN Xian-zheng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Plato put out the systematic moral education,which was very representative in western educational history. What was advocated by him such as the quality of citizen wisdom、bravery、restraint and ideal of fulfilling the country’s justice, is still the key topic of many scholars today.

[Key words]Plato moral education justice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doc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 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高寒梅郭甜甜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5日

前言 0 一、辨证学 (1)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1)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1)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2) 二、格致学 (2) (一)宇宙的形成 (2) 1.开辟 (2) 2.质素 (2) 3.灵魂 (3) (二)宇宙的分类 (3) 三、伦理学 (3) (一)个人伦理 (4) (二)社会伦理 (4) 1.国家起源 (4) 2.哲学王的统治 (5) 3.社会等级 (5) 4.公有制 (6) 5.教育理论 (6) 结语 (6)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 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意典格致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二)格致学(Physics);(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①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②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

柏拉图教育思想评述

柏拉图教育思想评述 文/杨玉龙 两千年以前的希腊有一位象中国的孔子一样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曾游历过麦加拉、埃及、昔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四十岁左右他回到雅典建立一所学校,名叫"学园",他在学园中从事教育和写作达四十余年。 柏拉图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十分关心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了挽救日趋走向危机的城邦奴隶制度,他企图改革当时的政体,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方案,而把教育视为实现和维护"理想国"的根本手段。为此他著书立说,提供教育理论和方案;开办学园,培养和造就未来的统治者;他还派出学生为一些国家提供政治。 (一) 柏拉图在他所设计的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农夫和手艺人三个等级。他说统治者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因而最珍贵;军人是神用银子做成的,他们次于统治者;农夫和手艺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因而最卑贱。他还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欲三部分组成,与灵魂相应的有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品德。按照他的理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因此国家中的三个等级分别体现灵魂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品德。统治者体现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具有智慧的品德。军人体现灵魂中的意志部分,具有勇敢的品德;农夫和手艺人体现灵魂中的情欲部分,具有节制的品德。 柏拉图认为,这三个等级的区分是由于人的天生禀赋的不同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各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①统治者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因而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国家。军人是统治者的辅助者,他们的职责是执行统治者的命令,保卫国家。农夫和手艺人适于体力劳动或做买卖,因而他们的职责是辛勤劳动,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柏拉图指出,正由于这三种人的天生禀赋不同,才能有所区别,适于不同的工作,所以他们的职责不同。这三种人又分别体现了灵魂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品德。因此"当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了"。②反之"这三种人互相干涉互相代替对于国家是最大的害处"。③而"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便要倾覆"。④ 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的主要条件在于国家的统治者是"哲学王"。因为只有既拥有政治权力,又善于哲学思考的哲学王,才能把政治与哲学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因而能把国家治理好,使国家安宁,个人幸福。那么,如何使国家中的这三种人都能各守其位,各尽其职,而不互相代替呢?如何把善于治理国家的哲学王培养出来呢?如何能把国家按照正义的原则建立起来和维持下去呢?柏拉图认为,这些事情靠法律不行,主要靠教育的手段。通过教育才能使这三个等级的人安于自己的名分,只注意自己的事而不去干涉别人的事。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把具有高深知识,把握绝对的至善,不为名利,对国家尽职尽责的哲学王培养出来,从而理想国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他提出立法者应把教育当成"国家中的头等大事",要担负起对公民教育的重任。统治者要把教育当成终生的事情,要把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吏当成国家职务中的重要职务。 (二) 柏拉图在他所著的《政治家篇》、《法律篇》,尤其是《理想国》(又译《国家篇》)中,就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作了详细的论述,从而为奴隶主阶级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案。 在柏拉图看来,统治者要抓好教育,首先要严格控制国家中的人口数目,实行优生优育。他主张理想国中的统治阶级(包括统治者和军人两个等级),不仅要实行公产公妻公子,取消私有制、家庭和婚姻关系,而且成年男女之间的婚配条件、年龄、时间,以及生育的数量都要在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每个国家都要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摘要作为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人类文化史上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研究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本文试图以现代政治学的视角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社会分工、整体主义、政体思想进行简要梳理,并做出基本的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整体主义政体思想

A review of Platon's political thoughts Abstract as in the western world and eve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has important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er and philosopher, Platon is always an important academic topi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odern political perspective ideal country, society of Platon's division of labor, holistic thought, brief, and to make the bas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 Platon's ideal country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holism thought

目录 引言 (1) 1.柏拉图简介 (2) 2.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内容 (2) 2.1.理念与理想国的思想 (3) 2.2.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 (5) 2.3.整体主义思想 (6) 2.4.政体分类思想 (7) 3.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评价 (8) 结束语 (11)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 摘要: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对教育问题的诸多构想,表达了深刻的教育理念,包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对教育内容的严格选定以及对人的天赋的注重,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的学前教育观、终身教育观、音乐与体育教育观、国家教育观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 “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因此,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和年轻人的教育!在柏拉图看来,讲给孩子的故事要经过严格的审查,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已审定的故事,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不应当将神描写得丑恶不堪,并且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儿童和年轻人听!诸神之间的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宙斯把混合的命运赐予凡人,特洛亚 的战争故事,这些都不当讲给孩子听!&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之因’,神只会为恶而惩罚!儿童最初接受的故事应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 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提出分阶段的终身教育模式!7 岁之前的儿童用适合的故事和游戏引导他们的兴趣陶冶性情!7岁之后进入学校接受文化课程的培养和体育项目 的锻炼!!" 20岁接受第一次选拔,理性高超者得以继续深造, 理性平凡,但是有军事天赋的人将接受培养成为军人30 岁接受第二次选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之后15年的时 间,让他们进行实践,积累治国经验! !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 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 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 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 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 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 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 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

柏拉图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社会学的观点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公元前387年,他创办了一个学园,取名阿卡德米学园,变称希腊学园。从此,在这里讲学达四十年,一直到去世。柏拉图的著作较多,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而且详尽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系统。《理想国》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卢梭的《爱弥儿》享誉西方古代世界三大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理念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暂时的的现象世界和真实及永恒的观念世界。在观念世界里,没有丝毫真实和不变的东西,而观念世界则是万物生成的原型。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观念世界的接近对于绝对真理的向往,而这是接近回忆观念世界的方法达成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学习就是回忆。柏拉图的认知方法——回忆,实际上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的发展,是一种纯思辨的方法。 柏拉图在他的教育学体系中运用了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他从雅典教育中吸取了学校制度、缪司教育的思想以及在当时看来已经很广泛的科学范围及和谐发展的思想。从斯巴达教育中,他接受了国家教育制度原则,严格教育,培养忍耐力能够勇敢精神的音乐和唱歌教材的仔细选择,女子教育的体系。 (一)教育哲学 1、教育的本质。 柏拉图注意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他主张对统治阶级适当的教育是政治的主要工具,必须依靠教育防止统治阶级的退化。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奴隶等级制度的需要。 2、教育的目的。 教育首先培养的是哲学家,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在教育目的上明显地反映出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质。柏拉图关于教育目的之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就是要培养接受“理念世界”,认识最高主宰善的理念,具有高贵的品德修养,爱国爱民的统治者。 3、教育的阶段。 普通教育柏拉图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情感和道德,发展儿童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形成节制的品德。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后,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 高等教育国家对极少数具有金质潜能的奴隶主子弟施以高深的教育,经过严格筛选极少数人成为哲学王。 柏拉图的教育制度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 (二)柏拉图的教育观 1、国家教育观。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着眼于国家,立足于国家,始终把教育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而培养人才的观点。他主张教育事业是国家头等重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摘要: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务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柏拉图见证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促使他探求政体的改革,以挽救危在旦夕的城邦。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重大。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哲学王法治 柏拉图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主义思想家之一。过度民主自由的暴民所导致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悲惨命运,让他看到了古希腊政治的衰变。从而造就了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的终身学术志向。他有过理想国家哲学王的最优方案,也有过依法而治的次优方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如何构建的,看看他是如何从追求人治而转向追求法治的。本文就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背景资料 <一>柏拉图的个人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生育雅典名门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Aristokles),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呢?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平民政府判处死刑后,柏拉图逃离雅典。逃亡期间,柏拉图游历了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专门从事著述与研究,构建他的理想国。这个学园一直是古代欧洲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其政治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社会学的观点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出身名门贵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出生之年正值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逐步走向衰落,社会动荡,道德衰败,使柏拉图对民主政治产生了怀疑。20岁时他师从于苏格拉底,潜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为避免受牵连便开始了12年的流亡生涯,先后到达麦加拉、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等。在此期间结识了许多学者、政治家,促进了其思想上的成熟,同时也惨遭不幸,被人卖为奴隶,幸被朋友赎出,回到了雅典。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Academy),或称希腊学园,并在此讲学长达40年,一直到去世。该学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时长达900余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柏拉图终身未婚,享年80岁。柏拉图的著作较多,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原始的共产主义,因此,写了专著《理想国》阐述了自己的主张。《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

的集中反映。在柏拉图理想的国家中,将神的最优创造物——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其中,哲学家是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神用金子做成的,拥有智慧和理性。军人是奴隶主国家的保卫者、社会秩序的维持者,是神用银子做成的,拥有勇敢和意志的品质。劳动者包括手工业者和农民,是神用铜铁做成的,具有节制的品质。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奴隶不属于以上三个等级,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三个等级的人应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分工合作,这就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这样,国家才能维护正常的运转,否则社会就会处于混乱不堪的境地。显然,这是为奴隶主贵族专制制造的理论依据。 (二)主要教育思想 1.论国家管理教育 柏拉图的哲学和社会学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他从斯巴达和雅典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形成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的组织管理上,他主张国家控制教育,采取公养公育的方法培养人才。 2.论学前教育 儿童在3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年,年满20岁的柏拉图确认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信徒。这件事对他一生的事业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兴趣从诗歌、文学和戏剧转向了哲学。他对苏格拉底非常敬仰,他的某些基本论点源于苏格拉底。然而,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于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被迫逃离典雅,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叙拉古等地游学,达12年之久。侨居外乡的日子,“大希腊”之行使他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尤其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主要代表阿尔基达集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形象铭刻在柏拉图的心里,成为他追求融合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英才人物的雏形。也正是这次有力客观上帮助柏拉图考察了各种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结构,研究了各种哲学流派、天文学、数学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家。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创立,不仅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在学园里,既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人才,又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学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去世以后,该学院延续了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学园的环境为柏拉图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着:《理想国》和《法律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两部着作之中。其中《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被视为西方三大教育名着之一(其他两部为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位友人的婚礼宴会上溘然辞世。 二、柏拉图在中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着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出儿童的教育与国家的兴旺有很大关系,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还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7岁到16岁的教育属于情感教育阶段。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管理系王鑫 2010118006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回忆起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要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法治。他接受有限民主原则,主张实行混合政体。《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知识,才能把握理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他人的知识只能称为“意见”。哲学家治理城邦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要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要对公民进行正确的教育。提出了正义的政体和唯一正确的贤人政体是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他把现实生活中不当政体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 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 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

剖析古希腊 柏拉图式永恒的“理想” 专业:10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姓名:王丽君 学号:1002013078 时间:2012年5月8日

【摘要】 古希腊经济学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而且还有经济思想。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就是古希腊的思想重点。虽然当今证实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始终还是对我们许多益处的。 【关键词】:柏拉图;思想理论;观点理论

【Abstract】 Ancient Greece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Plato's "Utopia"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ideal state of Plato and the laws not only implies a profound piece of philosophy, political thought, and also has economic though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s, virtue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is ancient Greece thought focus. Although today confirmed that many view is wrong, however, Plato's ideas still benefits for many of us. 【Key words】:Plato;Thought and theory;view theory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年,年满20岁的柏拉图确认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信徒。这件事对他一生的事业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兴趣从诗歌、文学和戏剧转向了哲学。他对苏格拉底非常敬仰,他的某些基本论点源于苏格拉底。然而,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于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被迫逃离典雅,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叙拉古等地游学,达12年之久。侨居外乡的日子,“大希腊”之行使他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尤其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主要代表阿尔基达集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形象铭刻在柏拉图的心里,成为他追求融合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英才人物的雏形。也正是这次有力客观上帮助柏拉图考察了各种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结构,研究了各种哲学流派、天文学、数学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家。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创立,不仅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在学园里,既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人才,又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学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去世以后,该学院延续了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学园的环境为柏拉图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着:《理想国》和《法律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两部着作之中。其中《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被视为西方三大教育名着之一(其他两部为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位友人的婚礼宴会上溘然辞世。 二、柏拉图在中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着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出儿童的教育与国家的兴旺有很大关系,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还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

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班级:财管11-3 姓名:孙吉蕾 学号:201108051082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回忆起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要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法治。他接受有限民主原则,主张实行混合政体。《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知识,才能把握理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他人的知识只能称为“意见”。哲学家治理城邦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要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要对公民进行正确的教育。提出了正义的政体和唯一正确的贤人政体是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他把现实生活中不当政体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等。 柏拉图对平民政体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在这种政体下,平等自由发展到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都不放在心上。柏拉图激烈批评了僭主政体,认为平民政体中极端的平等会带来极端的奴役,从而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攫取了权利,凭借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把政体分为六种。即王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共和制和平民制。 二、社会分工理论: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他说,最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于是有了农民、牧人及各类工匠的分工。后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所有这些都属于生产者阶级,他们的共同职责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履行国家的经济职能。再后来,由于城邦的不断扩大和城邦生活的不断扩充,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欲望和需求有时是互相冲突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城邦之间的战争,于是就需要有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柏拉图把这个集团称之为“护国者”阶级。他们的职责就是

外国教育史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 一、理念论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基石,也是他的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个别的可感觉的事物,都不具有真理性,只有理念才具有真理性。所谓理念就是共相、概念和普遍的真理。每一个理念统摄着与他同名的众多的个体事物,每一类众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理念。这个相应的理念就是众多个体普遍的东西,是他们的本质,是他们的源泉。 所谓真理、就是理念。那么,理性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理念的呢?柏拉图的回答是:通过回忆。柏拉图在《斐多篇》里,提出了他的“回忆说”。柏拉图把回忆心中固有知识的过程看成是一种教育和启发的过程。 二、灵魂说与“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 灵魂的这三种功能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 依据他的灵魂说,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培养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这种国度里,统治者既不是单纯的政治家,也不是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 三、《理想国》与教育制度《理想国》(Republic)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书中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对话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讨论了政治体制、婚姻、优生、宗教、道德、教育、文艺等各种问题。在本书中,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立学校教育体制。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公民的子女为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其养育和教育。柏拉图很重视学前教育。为使幼儿受到美好教育,他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情都应该慎之于始,幼儿教育更是如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