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7课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7课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7课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一、展示学习目标;预学内容的展示和点评。

二、合作探究

1.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之间是否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2.12C、14C、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吗?

3.已知下列各组物质:①1940K和2040Ca; ②CH3CHO和 ;③12C和14C;

④(CH3)2CHCH2CH2CH3和CH3CH2CH2CH(CH3)2; ⑤石墨和C60; ⑥NH4CNO和C O(NH2)2; ⑦T和D; ⑧CH3COOH和HCOOCH3; ⑨氯气和液氯。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三、当堂检测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H与2H

B.O2与O3

C.甲烷与正丁烷

D.正丁烷与异丁烷

5.下列各组中两物质之间的关系,不属于

...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 B.白磷和红磷 C.水晶和石英 D.石墨和C60

6.对于同位素的概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与质量数不同

B.原子序数相等,并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同的质量数

C.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则中子数不同

D.化学性质相同,而质量数与原子序数不同

四、巩固迁移

7. 818O、816O、O2—、O2、O3是()

A.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五种氧元素

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氧的五种同位素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为同分异构体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种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归纳小结:

之处

同分异构体

五、收获体会

1

七年级政治上册 做人要自尊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学习目标: 1. 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自尊心; 2. 了解一个人要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重点难点: 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自尊无价 自主学习探究: ㈠预习导入: 詹天佑面对外国人的嘲笑,勇敢得承担起了修建京张铁路的任务,并克服重重困难建成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铁路的事迹,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自尊自信的形象。 ㈡精讲点拨: 1.自尊无价 ①P77 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 有强烈的自尊心。用来了解自尊的表现。 ②P78 徐悲鸿的事例,想一想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再结合毛姆的名言---“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引导学生认识自尊的重要意义。 2.用行动赢得自尊 ①P79 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什么?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 ②P80 小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③讨论P80两幅漫画中的人物,他们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 ④学生得出结论: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3.强调本节主要内容:为什么说自尊无价? 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㈢巩固练习: 1.“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信心 B、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意志 C、每个人都有健康的心理 D、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2.下面能反映中学生自尊心的是:() ①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②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③ 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当取得成绩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这句话 告诉我们() A、自尊能促使一个人积极向上 B、自尊的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C、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D、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 4.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尊重别人才有权受到尊敬。”这告诉我 们() ①自尊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从某种意义 上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③每个人尊重他人的目的都是为获得

苏武传课后作业及答案

苏武传课后作业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苏武传 【A组】 ◆基础过关 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单(chán)于扶辇(niǎn)旄(máo)节 B.弋(yì)射纺缴(zhuó)驽(nú)怯 C.熅(yūn)火牧羝(dī)廪(lǐn)食 D.啮(niè)雪自分(fēn)马畜(xǜ)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谋) B.(虞常)私.候胜曰(拜见) C.而收系.张胜(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定罪、治罪)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状语武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③欲因.此时降武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 B.自分已死久矣 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武闻之,南乡号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B.单于壮其节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其一人夜亡 6.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以状语.武 B.惠等哭,舆.归营 C.天雨.雪,武卧啮雪 D.杖.汉节牧羊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汉亦留之以相当 .. B.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 C.武等实在 .. 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 8.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E.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第二章 第三节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时间2014年3月28日教学对象 13数控1班-2 班 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第三节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目标:明确同素异构转变,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重点: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难点:应用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复习】1、纯金属结晶的特点是什么?请解释其原因。 2、金属结晶时,结晶出来的晶体大好还是小好?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3、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有哪三种?请描述具体的空间结构。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结晶后是晶体结构,每种金属都有它自己的晶格类型。如纯铁在1538℃,结晶出来的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晶格的a-Fe 。那么固体金属温度改变晶格类型会不会改变?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节第一段前两行内容。 【板书】第三节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一、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讲解】同素就是同种元素; 由同素异构转变所得到的不同晶格类型的晶体称为同素异构体。 【板书】同素异构体的稳定性: αβγδ 低温高温 二、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2-8为纯铁的冷却曲线,师生共同概括出下式) 例一.下列说法不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1.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 2.纯铁在780℃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 ( ) 3.45钢从室温加热到1000℃时,硬度降低,塑性提高,可进行锻造。这是因为内部发生了改变的缘故。---------------------------------------------------------- ( ) 例二.填写出纯铁在下列温度下的组织和晶体结构: 温度(℃)组织名称晶体结构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做人要自尊》导学案

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 做人要自尊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自尊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以自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困难和问题,努力把自己培养为生活的强者。 2.能力: 掌握赢得自尊的技巧,学会塑造一个自尊的“我” 3.知识: 初步了解自尊的表现及重要意义,正确把握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用行动赢得自尊 学习难点:自尊无价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维护人格国格的事例、名言警句。 2、查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例如:文字资料、图片等,制作适合本课堂实际需要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投放视频材料: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斯特那夫人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2.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3. 议一议: 上述名言警句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 教师小结: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自尊,做人就要做自尊的人。那么什么是自尊?拥有自尊有什么意义?怎样赢得自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5.揭示并板书课题做人要自尊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自尊学生自主感悟,主动班内展示。 1. 在家里,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要有自尊心;在学校,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要自尊、自爱;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人们议论,说某人自尊心太强等等。可见,自尊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 议一议: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2.进一步出示材料 生活中的你我他: 1)每天去上学,小明总是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高新区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王玉同学获得跳远比赛的冠军,王玉很高兴。 3)期中考试中,小丽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老师的表扬,小丽心里美滋滋的。4)运动会上,看到缺乏锻炼的二十八中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处于落后,不少运动员很失落。 学生对照自己谈感想。 3.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 (①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待。)以上我们认识了自尊,直到了自尊的具体表现。那么自尊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哪些意义呢! (二)感受自尊 我们认识了自尊,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这些表现是自尊吗? 1.赵刚穿了一双新买的名牌运动鞋,他向同学们吹嘘是从国外买来的,自己心里得意洋洋的。 2.李明在《中学生读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同学们都很羡慕她,她自己也以小作家自居,从此以后,老师再讲写作的时候,她也听不进去了。 3.我的性格开朗,经常跟同学们在一起探讨交流,见到老师同学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三)认识自尊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材料,逐一进行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得出结论。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8页材料--1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学案设计含答案

苏武传(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理解主题,感悟苏武积极对待苦难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知识线索】 《苏武牧羊》歌词欣赏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十世纪初,中学教师蒋荫堂先生看到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惨状,满怀激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呼吁中华儿女坚守民族气节,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苏武牧羊》一经传出,短短几年间就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曾经是“察绥抗日同盟军”早晚必唱的军歌。在日本鬼子入侵我华夏神州时,吉鸿昌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坚决反对内战,率部转战长城内外,重创侵华日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这支部队的前敌总指挥,他非常喜爱这首歌,大敌当前,他用苏武的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知识建构】 全班一起自习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请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2.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文章的重头戏,这部分主要是人物语言描写。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和心理? 3.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4.小结人物形象: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我们可以说苏武是中国坚定的爱国知识分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精神的代表。 【合作探究】 探究本文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一、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详: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苏武为於靬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 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作用? 突出主题:突出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二、个性化的语言以及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例如:“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12课《苏武传》学案设计

苏武传 班级姓名学号组别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1—3段,在翻译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文中重要的实虚词。 2、理解,充分体会文中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总结规律。掌握古今异义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积累文言实虚词。 2、方法与过程:在语境中体会活用、古今异义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汉书》作者,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本文背景:匈奴,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汉初,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因此仍然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预习 写出下列加点字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 ) 侯阏( ) 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厩(jiù)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 ún)邪(yé)浞(zhuō)野侯阏氏(yānzhī)左伊秩訾(zī)旃 (zhàn)羝(dī )去(jǔ)辇(niǎn)雍(棫yù)阳宫劾 (hé)大不敬斧钺(yuè)汤镬(huò) 第一课时 一、阅读第1段,翻译下面加点词语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汉亦留之以.()相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3 金属的结晶与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导学案 主备人:栾义 审核人:栾义 编号:007 爱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得更好! 1 §3.3 金属的结晶与同素异构转变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全体同学积极主动的根据教材内容认真预习并完成导学案,小 组长做好监督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及时的预习相关知识。 2、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提示,认真研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3、要求每位同学认真预习、研读课本,找出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掌握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和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2、学习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本,积极讨论,踊跃展示,理解金属的结晶过程规律 与金属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大胆质疑,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 细化晶粒 纯铁的冷却曲线 【自主学习】 金属的结晶 重要级别:★★★★★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重要级别:★★★★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重要级别:★★★ 【合作探究】 1、什么是结晶,什么是冷却曲线? 2、什么是过冷现象?什么是过冷度?过冷度与什么有关? 3、什么是晶核?什么是多晶体?什么是单晶体?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爱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得更好! 2 4、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有哪些? 5、金属结晶时,其冷却曲线为何有一段水平线?结晶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6、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分析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几种? 7、分析纯铁的冷却曲线,将发生的同素异构转变用式子表示出来。 8、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金属的结晶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当堂测验】 1、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__________越高,__________越小,结晶后的晶粒越细小。 2、金属在__________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课后作业】(自己默写,组长监督) 1、理解掌握本导学案内容,并完成习题册第三章第三节相关题目。 【学后反思】

泰山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1-4课导学案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〇————————装—————〇——————————订——————————〇——————线—————〇— 【学习内容】 1、自 尊 自 爱 【学习目标】 1、正确面对挫折和错误,明白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 2、在日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珍视自己的名誉,学会自爱。 3、学会用人生格言和座右铭等方式激励自我,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学习重、难点】 1、正确面对挫折和错误,明白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 2、在日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珍视自己的名誉,学会自爱。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搜集有关“自尊、自信、自爱的名言警句” 2、准备一份最令自己自豪的绘画、习作、书法等作品,有特长的同学可练习唱歌、跳舞。 3、搜集珍视名誉小故事 4、阅读课本2—6页,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5、《耻辱戒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写出一条关于自尊自爱的名言。 【预习反馈】交流课前材料。 1、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2、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合作探究】 (一)知耻而后勇 1、听故事,正确面对挫折 (1)听故事《耻辱戒指》,让学生明白知错就改是勇敢的表现。 (2)回顾《周处知耻铸美德》的故事,谈谈你所受到的启示。 2、辨析言行 联系实际,说说你有过这些不良行为吗?今后打算怎么做? 3、认识自己的长处。 (1)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优点,说说同学的长处,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自爱的表现”。 (2)把课前准备的最令自己自豪的绘画、习作、书法等作品在小组内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设计座右铭 (1)朗读小诗《我也是一片风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爱。 (2)出示课前搜集的座右铭 (3)给自己设计一则座右铭,介绍给老师和同学听。 (二)珍视自己的名誉 1、听故事,感悟名誉无价 (1)故事:《在金钱面前》,讨论:你怎样评价常力一家对待金钱的态度? (2)小组内交流有关珍视名誉的小故事,感悟名誉无价,知道要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自己的名誉。 2、辨正误,指导实际行为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看第6页三幅图),讨论他们的做法对吗?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劝说他们的? (3)分组讨论。 被人误解时,一定要争辩,反驳来维护自己的荣誉吗? 自尊自爱 知耻而后勇 珍视自己的名誉 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错误 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长处 自律 自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导学案(1)及答案

15.《苏武传》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大致疏通文意,读懂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 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 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疏通文意,读懂文章内容。 一、导语设计: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二、学习知识及巩固作者及《后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背景知识介绍: 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四、学习目标达成过程 1. 听读录音,写出下列句中的生字注音。 ①数通使相窥观()②且鞮侯单于初立() ③空以身膏草野()④稍迁至栘中厩监()⑤置煴火() 2.学生再读课文,标注重点实词虚词。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第二节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知识网络】 一.同分异构体: 1.缺乏空间感受,导致同分异构体的重复计数。 Cl H 如:二氯甲烷误认为H-C-H与Cl-C-H互为同分异构体。 Cl 2.向缺乏“等效变换”的观念,不会巧断异构体数目。 如:由二氯苯(C6H4Cl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即可推知四氯苯(C6H2Cl4)的同分异构体也必有3种(4个H原子与4个Cl原子的“等效变换”)。 3.判断同系物要点: ①同系物通式一定相同。 ②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③同系物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④同系物是结构相似,不是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能互称同系物(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⑤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

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结构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2000年理科综合题) 1213 为“司空见惯”的简单问题,抓住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这一特征即可。 答案:D 体:(1998年全国高考题)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 A.4 B.5 C.6 D.7 思路分析:本题将同分异构体知识与空间结构相结合,突出了空间想像能力的考查。五个氯原子在环戊烷平面上可分为五上(或五下) 答案:A 一题多解:景中去,以此考查考生自学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空间概念。解题时,将环戊烷用键线,写在纸平面上,在纸平面下方的氯原子可不写出,在纸平面前方的氯原子则用碳原子上涂黑点的方法表示,5个氯原子都在后方的只有1个异构体,将其中1个氯原子移至前方的也只有1个异构体,将2个氯原子移至前方的则有两个异构体,前移三个氯原子与前移两个 C 、H 原子都未画出

(浙江新高考)高中语文专题一专题写作导学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学案苏教版必修5

(浙江新高考)高中语文专题一专题写作导学说明要说得清楚明 白学案苏教版必修5 训练目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并且说得清楚明白。 作文题呈现:请写一篇说明文,向读者介绍你家乡的一种土特产,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佳作赏析 家乡米粉 当你在我的家乡做客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总会捧出香喷喷的炒兴化米粉请你品尝,①特别是那些去台人员、外籍华人、海外侨胞省亲会友的宴席上更少不了故乡的传统佳肴——兴化米粉。这时,故乡的米粉又成了台胞和海外游子寄托乡思乡情的珍品,此时此刻,他们总会感慨万千,甚至诗兴大发。有位从海峡彼岸回归的兴化人,一吃到故土的米粉,便激情满怀地咏叹:“银丝条条牵断肠,海峡两岸横惊波。兴化子孙共箸粉,隔海齐唱一统歌。”②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兴化米粉为什么惹人心醉?原来它源远流长。相传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8),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在兴化治水,营造木兰陂,后其得力助手钱四娘因筑陂失败而投木兰溪身亡,黎畛临危不惧,前仆后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犒劳民工,黎畛把祖上传下来的糙米粉加工手艺公之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不久黎畛在勘察工地时也不幸遇难殉职,人们以米粉、米酒祭江,并为之立“黎畛庙”,世世代代缅怀之。③黎氏所开创的米粉业也就在美丽富饶的兴化平原上开出灿烂之花,后经世世代代粉农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兴化地方特色的米粉。 当你吃到可口美味的炒银丝——兴化米粉时,你可曾想到旧时兴化米粉制作的艰辛?的确,旧时手工制作米粉是一件极其艰苦繁杂的重体力劳动,其制作过程分为浸米、磨浆、压干、捏、蒸、出粉、去浆、制把、晾干、束腰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浸透了粉农们多少辛酸的血汗,真是一条条米粉,一串串汗珠,有诗为证:“入眠半夜三更起,磨浆蒸馃压粉丝。四肢皲裂汗淋漓,留一米汤充肠饥。”④ 兴化米粉不仅醇香可口,而且香飘四海,饮誉全球。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今天,兴化米粉是乡镇企业的一枝花,其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为国家创汇,为四化做贡献。粉农为人们制作醇香的米粉,也为自己酿造甜蜜的生活。你看,那广阔无垠的木兰溪畔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红砖瓦房,不是粉农们的新居吗? 谜语曰:“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谜底就是“兴化米粉”。原来兴化米粉是一把

苏武传学案 答案版

制作人:审核人:高二语文全体成员 苏武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班固及其作品《汉书》。 2、学习课文前四段,掌握古今异义“相当、丈人行、货物”,重点词语“以、使、因、会、阴、素”,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判断句”等重要文言知识点。 3、了解课文前4段的主要内容,能够疏通文句; 4、了解苏武的故事,特别是苏武在匈奴的斗争经历,感知苏武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分析司马迁描写苏武的技巧,感知苏武形象。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精神,成为中国 民族气节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来重温一下苏武的 传奇人生。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一、回顾预习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学习指导 注意目标,心中有数。 了解背景 了解常识

制作人:审核人:高二语文全体成员 去世后,班固继承父志,“潜精积思二十余年”,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了《汉书》。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 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给加点字注音。 昆邪王(hún)(yé)且鞮侯(jū)(dī)阏氏(yān)(zhī) 煴火(yūn )左伊秩訾(zǐ)浞野侯(zhuó)丈人行(háng) 缑王(gōu)旄节(máo)廪食(lǐn) 2、理解下列古今异义词,并写出词语的古义: ⑴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想抵当 ⑵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⑶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 3、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并翻译。合作探究 积极参与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三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考纲要求: 1、了解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掌握同分异构和同系物的概念,会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同分异构体。 知识点: 一、同系物: 1、定义: 2、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一个或若干个CH2); (2)二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①必为同一类物质 ②结构相似(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③同系物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 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1 概念辩析(同分异构、同一种物质、同系物) 同分异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在中学阶段,引起同分异构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识别两者是否是同分异构体,首先要查碳原子数,判别分子式是否相同,然后再看结构式。在分子式相同的情况下,若结构不同,则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 同一种物质:两者不仅分子式相同,而且结构也完全相同,则为同一种物质。同一种物质应具有相同的物理参数,如有相同的熔沸点。判断两结构是否相同方法有二:(1)将分子整体翻转或沿对称要素(面、线)旋转后能“重合”者;(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所得名称相同者。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结构相似是指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都要相同。如乙醇与丙醇为同系物,但乙二醇与丙三醇就不属同系物了。 若已知两结构式要判断它们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子式,数不饱和度要比数氢原子数目快捷得多。在C、O、N、Cl等原子数对应相同的前提下,不饱和度相同的,分子式一定相同。如: Cl HO Cl O 两者C、O、Cl原子数相同,不饱度都是4,所以两结构式具有相同的分子式。而结构显然不同,因此两者应为同分异构体。 对于稠环芳香烃利用公用边数目来确定两个已知结构式的关系则很方便。在苯环数相同的前提下,若公用边数相同,且各苯环排列顺序又相同,则两者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若公用边数相同,且各苯环排列顺序不相同,则两者表示的是同分异构体;若公用边数不同,则两者即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一物物质。 [练1-1]下列4式表示的是棉子象鼻虫的四种的信息素的结构简式,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是(③④)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整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用“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绘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阴冷凄清的景色,用这种阴冷凄清景色衬托出离人之间的哀愁。 3.乐景反衬哀情 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这是古代诗歌中可追溯到《诗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从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也可看出这一特点,中间两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表面上描写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景色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在美好的景物中,寓含着思乡的愁绪。在王勃的《滕王阁》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诗歌通过描写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哀婉低沉的人生慨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用春江花月之夜清新静谧的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美景,衬托出离别之愁苦及人生短暂之伤感。欣赏这类诗歌的关键,是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要联系上下文。 4.哀景反衬乐情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杨炯的《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进军的鼓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描写了战场环境的恶劣和战斗的激烈惨状,尾联却转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上。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二、真题剖析 (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完整版)苏武传教学设计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班固及《汉书》。 ②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③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②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③把握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教学难点 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2、走近作者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及表现,知道自尊与虚荣的关系 2、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3、知道自信的含义和表现,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4、懂得树立自信的方法 感受自尊的快乐 知耻与自尊 虚荣与自尊 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维护人格最重要 善于尊重他人 自信一族:自信的含义;自信的表现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自信有助于成功:乐观、进取、专注 帆 唱响自信之歌 做 自 尊 自 信 的 人 看到进步和长处: 增强信心和实力: 做自信的中国人: 珍 惜无价的 自尊

中考真题: 1.【2011泉州】下边漫画《先声夺人》中时髦女士的言行是( ) ①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②文明素质低下的表现 ③懂得自尊自爱的表现④不能礼貌待人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2013山东聊城】2004年,家境贫困的郭可江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成为一方惊人之举。他这一惊人之举靠的是() A.自尊,不以贫穷论英雄 B.拼爹,有个好爸爸,走遍天下都不怕 C.自信,知识改变命运 D.自卑,一代穷则辈辈穷 3.【2011山东济宁】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运动员李娜克服伤病等不利因素,以高度的自信技压强手,勇夺女单大满贯冠军,创造了中国网坛乃至亚洲网坛的最好纪录。这说明() A.对任何人来说,挫折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B.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C.只要有信心,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D.只有经历挫折的人才能成功 4、【2014福州】小米是一位专职帮教失足者的社工。他常常拜帮教对象为师,他们擅长啥,小米就向他们学啥,他们的长处得到了认可和欣赏。这使帮教对象感受到了() A.虚荣 B.自负 C.自尊 D.自卑 5.【2010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真题】 请你与阳阳一起帮助佩佩: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的同学佩佩一直觉得很自卑,因为她是全班最矮的一个。常听别人说:个头太矮可不好,不漂亮没人喜欢,以后找工作会挺难……佩佩觉得本来的生活失去了七彩阳光…… 我决定帮助帮助佩佩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苏武传节选含答案

苏武传(节选) 导学案 重难突破 1.在第三自然段的叙述中,主要体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结合课文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现了苏武以死报国,义不受辱的浩然正气。 具体表现在语言和动作上。“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表现苏武未考虑个人安危得失,而是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说明苏武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表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2.文章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到的匈奴招降共有三次,请概括这三次招降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第二次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 3.原文中选取了李陵劝降部分,你如何理解李陵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陵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5.文章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塑造人物形象鲜明,很大部分得力于记述人物语言。苏武对张胜所说的“见犯乃死,重负国”,对常惠所说的“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都可见其为坚持民族气节,已立下必死之信念。卫律谓之当连坐时,苏武据理反驳;剑锋相逼时,不为所动。卫律软硬兼施的失败,正显出苏武的过人胆略和斗争艺术。与李陵对答,显然不同于卫律,李陵从苏武的家庭变故,自己初降时的心情,和武帝年高、法令无常、大臣安危难卜三方面劝降,苏武却以少应多,仅从忠君角度回绝了他。初则“愿勿复再言”,继则“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愈见恭敬则愈为冷峻。至临归之时苏、李诀别,却只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