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建一流立新业 百年树人又十年

创建一流立新业 百年树人又十年

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 2008.5.

54

创建一流立新业 百年树人又十年

——热烈庆贺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

◎文·李玉珠 图·北京大学提供

Celebration 〔校庆〕

老照片:北大沧桑110年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蔡元培知道鲁迅有相应的美学知识,便委托其为北大设计校徽。1917年8月7日的鲁迅日记中写着:“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

上世纪20年代的北大,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由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成为北大的优良传统。

1951年,马寅初出任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次年,北大的校址从北京

一个世纪又十年,漫长的回望。110年,北京大学风雨兼程、沧桑巨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走来。一个世纪又十年,峥嵘的岁月。抗争,奋斗,追求,梦想,北京大学和她苦难的民族相伴,上下求索。为了现代化的彼岸,心中的理想从没有模糊,脚下的步伐从没有彷徨。一个世纪又十年,骄人的足迹。大师荟萃,学术繁荣。薪火相传,英才辈出。在中国大学体制和精神演进中,一个又一个

“第一”,

镌刻在她走过

的路途上。

旧时国立北京大学地二院大门

京师大学堂章程

五四运动

王天天 摄

55

教育与职业

2008.5.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市内的沙滩等地迁移到了现在的燕园,为弘扬传统,校庆日由12月17日改为5月4日,掀开了北大的新一页。

1998年,北京大学在人民大会堂庆祝自己的100岁生日,王选、季羡林教授和学生代表一起撞响大钟。

200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新落成的北京大学体育馆也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专用场馆。北京大学体育馆将见证百年奥运与百年北大的首次握手!

风骨:追忆大师的课堂魅力

“丰富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这是北大教授的风骨,也是北大教授的无限魅力之所在。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讲授的惟一课程是《美学》。一位同学的回忆录中记载下当时课堂的情境:“他教的是美学,声浪不很高,可是很清晰,讲到外国美术的时候,还带图画给我们看,所以我们觉得很有趣味,把第一院的第二教室完全挤满了。第一院只有第二教室大,可坐一二百人……挤的连讲台上都站满了人,于是没有办法,搬到第二院的大讲堂。”

钱穆先生亦是学生们喜爱的教授。朱海涛先生在《北大与北大人》中写到:一付金属细边眼镜,和那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雍容潇洒。他总带着几本有关的书;走到讲桌旁,将书打开,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着头,对那满堂的学生一眼也不看,自顾自的用一只手翻书。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钟以上,这时全堂的学生都坐定了,聚精会神的等着他,他不翻书了,抬起头来滔滔不绝地开始讲下去,越讲越有趣味,听的人越听越有趣味。对于一个问题每每反复申论,引经据典,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这种充实而光辉的讲授自然而然地长期吸引了人。

曾为北大学生的王昆仓先生回忆:“教文字学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新派的钱玄

同,一位是老派的黄侃。我选的是钱玄同的课。一天,我正在课堂听钱老师讲课,不料对面教室正在讲课的黄侃大声骂起钱玄同来了。钱听了也满不在乎,照样讲课。后来,我既听听钱玄同的课,也听听黄侃的课,以便两相对照。”

“在我上课的时候,我有几个请求:一是我走上讲台时请不要起立;二是我讲完课后不要起立鼓掌;三是讲课内容如有错误之处请及时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四是有不同见解的可阐述自己的观点,当场不愿讲的可课后约时间单独谈。首先我会尊重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我也诚恳地希望大家尊重我的意见。”季羡林在北大授课期间一直是这样谦虚,尊重学生,学术自由在他的心里不只是教师之间的学术自由,更是师生之间的学术自由。有一次,当季老讲完课后没有一人离开自己的座位,而是用崇敬的目光目送季老,当季老走出大合堂教室时,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这位

王天天 摄

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 2008.5.

56

常熟理工校景

学界泰斗人品和学问的肯定。

风物: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

与北大的大师相媲美的还有北大的校园文化,被称为风物。 “大学的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北大团委下设学术实践部和理论研究室,有针对性地对校园的学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进行协调和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北大的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的要数蓬勃多元、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健身竞技也是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大校园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品牌,现在北大部分社团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北大范围,如山鹰社、爱心社等,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常常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通过日常训练、野外训练、冬训、攀岩等等,以挑战自我、勇于进取的精神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玉珠峰、桑丹康桑、雪宝顶、克孜色勒、玛卿岗日、卓奥友、博格达等十几座山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爱心社成立于1993年11月,由十七位学生发起成立,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社员近千人,现有儿童、助残、校园、护老四个部组,以及手语分社下辖的表演组、教学组及宣传组。爱心社社员们把爱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呼唤爱心,奉献爱心”的宗旨经过一届届社员们的传播与贯彻,

Celebration 〔校庆〕

深入人心。

新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1994年,北京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这一计划在北大百年校庆时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更多新的挑战摆在面前,我们不仅要全面总结过去十年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更要认真思考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规定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即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重点发展前沿和交叉学科,适当发展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和技术学科,鼓励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进原创基础上的成果转化……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在积极配合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人才”等人才计划实施的同时,学校启动了“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强了高水平团队的引进和建设,进一步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一支总数超过300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拔尖人才梯队。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北大洋溢着这样一种豪情:沙滩燕园,北大风雨前行;红楼未名,北大人阳光奋进!带着那铿锵有力的步伐,北京大学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上,正在领航前行。■

准确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迈向品牌大学的常熟理工学院50年发展启示录

◎文

·孔爱峰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有一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常熟理工学院,闻名遐迩的沙家浜与她隔湖相望。从1958年建校的苏州师专至2008年的常熟理工,学校走过了50载悠悠岁月,50年历程凝聚着数代人的追求和奋斗。学校在升本后的首次党代会上决定,常熟理工学院将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

57

教育与职业

2008.5.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动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一时间,吸引了社会众多关注的目光。

抓住机遇,实现成功转型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学校目前已转型为以理工为主,以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经过50年的发展,常熟理工学院现有13个院系4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4个,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本科生占80%以上。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学校有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艰难办学岁月,但是常熟理工人抓住了几次重大机遇,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学校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告诉记者,学校50年发展历程中大致每隔10年就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和转机,正是这种机遇和转机推动学校走过了50年创业路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常熟理工学院发展历史上,三次机遇至关重要。第一次是1978年挂靠苏大招收大专班,以后两年完成了由培养中师生到培养专科生的转变,终于积极筹备申报获批恢复苏州师专。第二次是1989年苏州师专和常熟职大联合组建常熟高专,拓展了新的办学空间,使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次是在挂靠招收本科学生的基础上,在新世纪初提出了升本申请,并成功地实现学校的转型。

定位准确,培养应用人才

作为从教师教育为主转型过来的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如何成功实现转型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院长傅大友教授说,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以及从教师教育为主向理工为主转变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在全面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文科做精、理科做强、工科做大”的发展思路。

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就要找准定

位。“年轻”的常熟理工选择了“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

学院。”傅大友院长又把定位“生动化”。他说,“常熟理工致力于培养的是理论功底扎实、专业口径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设计出问题解决方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常熟理工学院在准确定位的同时,特别重视办学质量。学校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学校把构建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作为升本后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形成了教学管理运行与教学质量测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事实上,正确的定位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该校赢得了多年就业率超过95%的好成绩。

科研强校,服务地方建设

常熟理工学院2005年全校科研经费仅为90多万元,而2007年突破了千万大关,被外界传为佳话。傅大友院长说,这体现了学校对自身发展定位的理念之变:现代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必须是知识传授加上创新

能力的“双重奏”,学校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通过科研创新实现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以科研创新为社会提供服务。

以“竞争”为主的激励机制,使常熟理工学院的科研创新有了长足进步。2006年实现国家科研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7年实现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6年获批一个江苏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年3月研制成功的全自动电脑横机系统有望改

变国内高档电脑横机大量依靠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

在人才培养上,常熟理工学院把“倒逼机制”引入人才培养,即社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什么人才。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2007年初,学校启动“百名企业家请进校园,百名教师走入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

在科技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常熟理工学院正与之实现精彩互动:条斑紫菜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获国家863项目资助;高性能无梭织机用积极式开口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成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并且在同层次高校中首家获此殊荣;长江下游稀有水产物种保育与繁殖、生物发酵苏南特色农业品种培植、沙家浜水生态修复等项目中,也处处可见常熟理工学院的身影。

文化校园,培养创新素质

为了扎实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常熟理工学院专门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着重从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制度等方面,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许霆书记告诉记者,2006至2007年,学校在师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凝炼了校训“立本求真、日新致远”,出台了校歌《向着太阳远航》,设计了学校视觉形象标示,

极大地弘扬了校园文

校领导班子在首届党代会上

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 2008.5.

58

化精神。

傅大友院长认为,“一所没有浓郁的人文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的大学,是培养不出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的。”常熟理工学院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从2006级新生开始,常熟理工试行独立实践周制,用于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独立实践环节。部分院士以及一些“海归派”学者纷纷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更多的学生则来到学校设立的48个教育实习基地,参与项目设计或顶岗实习。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四大类120多门选修课中,人文素养类占了60%。学校要求理工科类的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以上人文类课程方能毕业。此外,学生获取学业资格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项目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发表论文、获取专利等都可取得相应的奖励学分。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类型中,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来自生产实际或社会实践的专题研究项目越来越多。该校学生在全省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负重奋进,创造辉煌明天

采访中,许霆书记告诉记者,学校2007年首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坚持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为实现全面转型、创建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是常熟理工人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后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成功转型、准确定位,瞄向应用技术型品牌大学的常熟理工飞速发展令人振奋。傅大友院长自豪地表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许多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学校正研究调整后三年发展规划,秉持“负重奋进,加快发展”的理念,学校一定会办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技术型品牌大学!■

Celebration 〔

校庆〕

厚德博学

——咸阳师范学院喜迎30周年校庆

建校30周年,是咸阳师范学院加快事业发展、实现

“十一五”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一个新起点

◎文

·思源

回眸师院·渭水情深

时光荏苒,大道漫漫,情系渭水,梦萦毕原。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咸阳师范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历经了三地创业、两校合并、跨越发展的艰辛岁月,如今的咸阳师范学院已经枝繁叶茂,生机盎然。2008年5月25日,风华正茂的咸阳师范学院将迎来自己的三十华诞。

学校成立于1978年5月,原名“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11日,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3年成立的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

建校30年来,秉承着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学校坚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自觉践行“厚德、博学”的校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万余名中学教师和各类专门人才,形成了自己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培育“三实一强”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也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质朴的“师院精神”。

学院大门

59

教育与职业

2008.5. EDUCATION AND VOCATION

今日风貌·振奋人心

如今的咸阳师范学院已经发展成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省属本科院校。目前,占地面积67.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06万平方米。有36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718.69万元。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文献135.71万册。校园网经历6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建立了3050个信息点。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10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97人。设有14个教学系部、18个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本科专业31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非师范专业15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有省级名牌专业1个,校级名牌专业2个;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86门。总共建立了186个稳定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实习基地。

现有校级重点学科4个,并在爱国主义教育、秦汉史与隋唐文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环境变迁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2004年以来,该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2229篇,其中核心期刊747篇,SCI 检索66篇,EI检索37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65部;有24项成果分别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校主办的《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编辑出版优秀奖”,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学报设

有“秦汉文史研究”、“咸阳人文研究”、“区域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刊登了大量相关文章,在弘扬地方人文精神、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评介地方革命史实、研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研究特色,其中有多篇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秦汉文史研究”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刊《秦汉研究》由该校编辑出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学校连续举办了12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建学生社团30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曾荣获教育部、团中央“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赛、大学生才艺展演、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近年来,先后有加拿大、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代表团来校访问。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应国外高等学校、教育机构的邀请,该校有23名教师先后赴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多人。毕业生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高级科研人才、文化艺术名人和党政领导干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

“园

教学大楼南湖喷泉

校园风光林式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咸阳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