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重点

教育学重点

教育学重点
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

1、广义: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正影响/负影响)人(对象)的身心发展(目的、直接落脚点)从而影响自身发展(最终落脚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有本质区别(具有社会性):

人类的教育动物的“教育”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停留在模仿层次上

具有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类意识没有~,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生理成熟后继续接受教育,有机的开放系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无系统性、无组织性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一直就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专门性(教师、场所设施、学生)、相对稳定性

▲3、扩展:大教育观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1972年,埃

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

●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时间上,要

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空间上,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方式上,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教育性质上,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即“泛教育观”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一)据正规化程度分: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非制度化

制度化教育指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非~不仅改变教育形式,更改变教育观念。(二)据实施机构分:

1、学校教育(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古代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现实条件

2、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型、个别性)

3、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时间的终身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形式的开放性)

(三)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分:

1、原始社会教育特点: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教育具有同一性(内容、对象、目的的同一)

2、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无培养劳动者的任务,而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鲜明的保守性;

我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雅典:“文雅教育”的源地

4)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3、现代教育特点:1)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

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终身化;2)社会化;3)生产化: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产学结合、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4)民主化;5)国际化;6)现代化;7)多元化

三、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理论建设(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论;学习消化西方教育理论;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总结升华

教育实践经验)

2、实践运用(为个体身心全面发展提供规律、原则、方法;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论证和解释;

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人书观点地位

中国古代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重视后天教育),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

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墨子注重文史知识、逻辑思维、实用技术。“亲知、闻知、说知”

《礼记》《学记》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

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西方古代苏格拉底人有自求真知的能力,问答启迪他人思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理念说”,人分三等级: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对儿童分阶段教育、和谐

全面发展的教育

最早提出教育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于

社会、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人书观点/贡献

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教育学之父,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师的作用卢梭《爱弥尔》首先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

裴斯泰洛奇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天赋。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

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洛克《人类理智论》“白板说”,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轻视国民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最重要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规定了教

学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提出建立教育体系的原则,重视儿童的发展,重视游戏、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斯宾塞《教育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重视体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

教育》

新的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发现

真理的方法因素:智慧和探究

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和“(每个学生)掌握学习”

理论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发现法

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巴班斯基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1970年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理论到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在教育研究中,既不能只使用在自然科学中使用的自下而上、归纳、实证的方法,也不能只使用自上而下、演绎、思辨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和适用范围,要注意方法的适用性,但孤立的使用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获得对教育的规律性认识,要注意多种方法的互补与综合,并要求多种方法的一致协调。

(四)教育学研究方法:

基本方法:类比、归纳、演绎法;分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系统法(整体/关联/动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常用方法:观察法:制定观察计划(目的、内容、方法、手段过程、时间);按计划观察,做记录;及时整理观察材料。

实验法(单组/等组/循环)。拟计划、选对象、定方式、备手段、做记录、处理结果、得出结论

调查法(全面/重点、抽样/个案)、定目的、选对象、拟提纲、计划步骤和方法、分析材料、撰写报告

文献法、比较法(横向/纵向)、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形式、改革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政治不得违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不得排挤社会其他方面对教育的要求)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是政府制定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为群众接受)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的精神、政治面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等会影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二、教育与生产力(两者相互关系的根本性质: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时间、物力、财力)

2、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4、决定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这种投资改善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产力。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1、对教育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科技的发展要求个人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科技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

2、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的变化)(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和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

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高等学校的拱门是由教学、科研两根立柱和科技开发一根横梁支撑起来的)。

4、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网络教育从两方面理解:1、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手段;2、在网络上建构“网络学校

传统教育网络教育

“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优劣标准依据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依据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属“年龄阶段教育”“跨年龄阶段教育”或“无年龄阶段教育”

教师存在时空限制跨时空的教育

▲四、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手段的交融关系)

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工艺品)、制度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科学著作)、活动形态文化(学术活动)、心理行为形态文化(风俗、价值观)

教育与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呈现相对独立性:1、范围和形式上的区别(并非所有文化内容都能成为教育内容;能成为教育内容的文化内容要根据教育的目的、规律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加工,完成文化内容向教育内容的转换)。2、对象与功能的区别(教育活动以人为对象,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服务;文化活动的对象是精神活动及产品,功能是丰富社会和人的精神生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学校所特有;对教育目的的达成具有双重作用;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文化的特征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分为物质文化(环境、设施)、组织和制度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分解为四个成分:认知、情感、价值、理想成分。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2、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自我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室学习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3、学生文化的特征:多样性、生成性、非正式性、过渡性(儿童—成人)、互补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其表现有: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内容、制度和组织形式、理论与经验)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滞后、超前)(改革是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

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身体发展是指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身体的发展。

(一)特殊性: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

(二)动因

1、内发论: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奥地利)、格赛尔(美)

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英)、华生(美)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积极的实践活动是架通内因与外因的桥梁,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现实的力量。

(三)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2、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中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5、互补性: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事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开发潜能)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夸大。

(二)成熟机制:成熟是由基因决定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三)环境:(教育者不仅要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为积极有利的环境,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能力)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其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也是最富有综合性的互动。

三、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教育不仅教给人们知识技能,而且教会人们驾驭、怀疑知识技能,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但潜能很少自动表现出来,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才能实现。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人的根本力量在于具有精神力量,它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种稳定特点的综合,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导向)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但“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特征:身体状态剧变、内心世界发现、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加强

——初中教育的任务:“帮助少年起飞”,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1)身体发展方面,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的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特征:身心逐渐走向成熟、人生的定向期、个性的定型期、个体从准备投入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的转变期——高中教育的任务: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与心理状态的能力;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做出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

的归宿。我们研究的教育目的是办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

协调作用(指导并规范教育者的行为,保持教育作用的统一性与一贯性)、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是评价教育结果与过程的依据,关系到整个社会育才、选才、用才的科学标准问题)。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三、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性):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性):

“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等为代表;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贝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来确定;

“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

(三)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本质内涵:人的身心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古代教育目的(儒家):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促进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为终极目的,侧重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一句话:培养学生做官。

▲(二)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现代人品质(独立个性与创新精神)▲(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体性):强调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向受教育者传授健康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

美育: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与审美精神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现代学生观

1、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思想感情、个体特征。

2、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

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

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这一矛盾运动时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

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3、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身份:是国家和社会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法律地位:作为未成年人和学生享有的一切权利受法律保护。

(三)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四)学生的义务(一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二是作为学生应特殊承担的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性质:

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规定的学历、相应的知识、语言能力等其他规定);

是教育者,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有四个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

(二)职业特点(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

示范者的角色;(师表维度的四个层次:规范、垂范、模范、世范)

管理者的角色;(职责: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贯彻规章、维持班纪、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研究者的角色(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内容和教学活动,不断学习、反思、发现)▲(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素养)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家伙死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邻近学科知识、美育知识等);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学科的历史、发展动态,吸收新知识、成果并介绍给学生);

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教育应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健康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

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灵活结构”“动态生成”“综合渗透性”);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

3)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积极的创新品质)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基本前提);热爱学生(师德的核心);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地位的角色关系和师生交往的

心理关系。

(一)内涵:包括两方面:1、彼此所处的地位,由此构成的角色关系;2、师生的交往,由此构成的心理关系(二)发展: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主导主体说

(三)主要表现形式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是为了不教)

2、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严格要求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似的友好帮助关系

3、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师生伦理关系: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师生情感关系: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完善

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课程

一、概述

1、▲概念:课程简单的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分类:

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一级课程)、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学校课程

2)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型课程(必修的共同课程)、拓展型课程(选修)、研究型课程

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杜威)、综合课程(广域课程)

4)根据课程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存在于学校的各种情境(物质情境、人际情境和文化情境)中的对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3、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决定因素)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二、课程目标

(一)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目标的概括程度为准则,可分为以下层次:教育目的(国家,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课程目标(课程,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习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特点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教学目标(教师,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身心发展状况、个体需要、兴趣和个体差异)

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2001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能力方法目标,有利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它贯穿于前两个目标)。

三、▲课程设计

(一)概念:课程设计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三)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的构成: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核心)、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等。

设计教学计划的要求: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性质、要求;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发展状况;比较研究国外相关的教学计划;研究课程设置

2、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没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

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各科

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是在知识传递、接受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教科书和讲义是其主体部分。

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分析本学科的目标、范围、

任务…

编写要求:内容上,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基本框架;形式上,科学设计教材结构和顺序,增强可

操作性、实践性;注重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便携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资料;

在印刷、装帧技术上符合要求。

四、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一)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影响因素: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复杂性)

2、教师的特征: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教

师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参与、教师的态度、教师具备的能力、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学校支持系统、学校环境、学生特点)

4、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

五、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一)概念: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三)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四)常用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法、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变学业评价为学生整体性评价;接受性评价与主动自我

评价相结合;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杜绝偏、怪题;不排名;教师对考试情况作分析指导……)

六、课程改革

(一)本质:课程的现代化

(二)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势日趋综合化

(三)▲我国的课程改革

1、原有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无法调动地方、学校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难以照顾不同地区、学校的差异)

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多;重学科课程,请活动课程;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2、新课改的基本思路:

课程功能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结构改革(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课程内容改革(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侧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实施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课程评价改革(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课程管理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3、新课改的趋势: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课程综合化趋势(有利于减负;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

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培养基础学力、提高发展性学力和创造学力)

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因材施教、教材多样化)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注重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持续性)

第七章教学(上)

▲一、教学概念

1、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包括三方面: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认为根本目的;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意义

教学时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

1、教学时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加快个体社会化、继承发展人类文化)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师的帮助使学生突破认识的时空局限,扩大认识范围,加快速度,发展

能力)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首要任务(“三基”(读写算));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是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个人努力相互作用的产物。

学生的创造才能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德育、美育)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教学过程

1、概念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认知过程内部发展动力。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孔子主张“多闻”、“多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在老师启发下学生学、思、行的统一过程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赫尔巴特学生的“五段学习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2、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条件:传授正确、有规律性的知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个性,因材施教。)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处于组织者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决定学习内容、方向、进程结果;影响学习方式、态度;影响个性及三观);

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对外部信息加工时体现独立性、创造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情景,鼓励合作学习;激发兴趣与需要,鼓励积极主动参与;严格要求;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大胆创新;尊重个性与才能)

4、结构(是指教学过程的操作程序或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寓言、传说;具体生动的实例;演示;设疑问难)

2)领会知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和理解教材的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作业、实验等运用知识;社会生活中通过调查参观、创作、发明等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目的:调整改进教学内容、方法、进度。手段:随谈检查、单元检查)

▲五、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长善救失”

1、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方法;直观与讲解相结合;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动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理解基础上巩固;组织复习巩固;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体系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重难点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区别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兴趣小组、竞赛、开设选修课)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培训的关系;开

发必要的校本课程。)

六、教学方法

▲1、概念: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

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2、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语言: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通过直观感知: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

3)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4、特点: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增加;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教学方法改革分类:

1)发现教学(布鲁纳:问题——发现教学法)

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

四个环节:A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B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C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D得出原理或概念,并验证假设

特点: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教师引导、讲授服务于学生的探究

局限性: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要求高

2)程序教学(斯金纳、克洛德)

分类:依据教材的载体,可以分为三类: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依据教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线式程序(斯金纳首创);分支式程序(克洛德首创)特点:教材编制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科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手脑并用;及时反馈。

局限: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师生、生生交流少

3)范例教学(瓦·根舍因)

特点:体现基本性;体现基础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教学与育人、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主体与客体统一)

局限性:知识更新快,难于准确把握将来所需知识;难于选择范例教材

4)暗示教学(卢扎诺夫)

特点:愉快体验;激发学习动机、潜能;关注“非智力因素”培养

局限性:对教师要求高,有丰富的医学、心理知识,能合理利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对外部环境要求高,准备繁琐。

第八章教学(下)--------备、上、改、辅、考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钻研教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具体的展开程序来讲,分为“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三个阶段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方案(三方案):

1)学期(学年)教学方案;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一个完整的课案应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型、主要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教学进程是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课案的格式可分为: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

(二)、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1)根据教学任务分:综合课、单一课(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2)根据方法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教态+基本功)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最基本的要求)、重点突出;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气氛热烈;(三)、作业检查与批改(精炼典型、分量难度适中、明确要求、及时批改讲评)

(四)、课外辅导:(思想教育、辅差、培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效度(有效性)、信度(准确度)、区分度(拉开分距,区分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难度

▲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优点:因材施教。缺点: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

(二)、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班级授课制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育论》,最早对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从理论上加以整理与论证,并使之确定下来。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容易理论脱离实践,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类型: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跨学科分组)、内部分组(根据不同内容与目标分组、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媒体分组)优点:有利于照顾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个性

缺点:很难客观、全面、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自负、自卑);分组经常变化,不便管理;家长、学生、学校、教师意见很难一致。

(四)、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以活动课代替学科课程,废除班级制、教科书;打破学科限制,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单元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五)、道尔顿制:美国的帕克赫斯特创设,主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师生每月签订“学习合同”,学生自学、独立作业、自己掌握进度,经过考试合格后续签下月合同

三、教学策略:优势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筛选并创生出来的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案。确定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思路)

(一)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二)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分为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问题化策略是有着根本性创新意义的策略,主张学校教育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2、形式型策略:(美国肯普: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英国波西瓦尔: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在学习方式上:接受式|发现式;全习式|分习式;集中学习|分散学习。

从师生间传递的信息看:无交流传递;有交流传递(提问式、程序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讨论式)

4、综合型策略(综合策略的研究呈两种取向:教师主导取向;学生自学取向)

第九章德育

一、概述

(一)、概念: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室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德育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规定者德育发展的方向,也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制定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

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中学阶段德育目标中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初中阶段: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高中阶段: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具体规定着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决定);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2、中学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方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培养良好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辅导的内容:学习心理辅导(听课方法、学习方法);生活心理辅导(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消费方式、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择业心理指导。

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施教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外因条件,是教师施教过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和环境等外部条件影响下,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联系:德育只有遵循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才能促进人的品德的形成,而人的品德的形成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2、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要求的实施者、示范者和体现者,在德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他们既是受教的客体,又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3、德育过程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多端性、针对性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对象的有限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增强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三、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以“马列毛邓、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学校德育目标符合要求)

(二)正面教育原则(疏导原则):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三)知行统一原则(联系实际讲清理论;组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五)因材施教原则:(了解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方式的教育;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德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有计划,前后一致)四、德育途径

(一) 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二)班主任工作

(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四)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五)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六)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

五、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一)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二)榜样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运用榜样法要注意: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陶冶具有自觉性、愉悦性、暗示性和情景性的特点。

运用陶冶法要注意:1、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2、创设良好的情景

3、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4、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四)锻炼法: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与评价

(五)品德评价法: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发扬民主,注重实效,做到公开、民主。

六、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重知,皮亚杰)

1、理论假设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3、简要的评价

(二)体谅模式(重情,彼得·麦克费尔)

(三)社会学习模式(重行,班杜拉)

第十章班级管理

一、概念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

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代表作《大教育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最早出现了“导生制”。

1862年,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班级组织开始在全国推广普及。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带领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有的国家称之为“教室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是以育人为目标,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效能与效益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是班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班级组织的成熟。

(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三)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常规管理(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平行管理(平行影响):是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干礼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

首先,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其次,通过转化个别学生,刺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三)民主管理(参与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其核心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全程管理;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四)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美国的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它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具有向量性、整体性、时效性、激励性特点

四、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班级管理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三)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六、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班集体形成的规律)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表现为:班级的规章制度、班风和班级舆论)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集体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班集体的健康和成熟时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志。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怎样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全面发展;某方面特长爱好;有一定能力、号召力、影响力;热心、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主要表现形式)、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种类:日常性教育活动、阶段性教育活动

内容: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注意: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即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级舆论是以议论和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班集体的动向或其成员的言语行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班风即班级气氛、班级的精神面貌。

七、班主任

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工作程序。其中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具有前瞻性目标的制定对能体现班主任作为设计者所发挥的作用。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非职权影响力)

职权影响力的实施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保证领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爱教育、爱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2)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即“教学中心”领导方式(只看学生的分数,不看学生的发展)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发挥班集体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班级交往的类型:以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分为学生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

以交往双方数量的多少分为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

班主任怎样对学生交往进行指导?

1)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不同学生交往的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如何避免和妥善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

2)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

3)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研究学生个体、了解研究学生群体、了解研究学生成长环境)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任课教师作用;协助共青团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三结合教育”,如何统一协调三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就成为班主任的重要职责,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如家访等)

201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3、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4、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

B、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无关

D、社会生产力制约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容

5、“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6、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A、组织

B、制度

C、精神

D、观念

7、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8、“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9、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10、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11、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是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12、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3、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5、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6、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诊断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考查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7、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8、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9、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20、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

A、阶段性班级活动

B、日常性班级活动

C、课外班级活动

D、校外班级活动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内填入正确的内容,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的一个基本环节,其最突出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2、依据教育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目标。

5、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

程度。

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在经济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7、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所决定的。

8、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9、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

10、泰勒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四个步骤是:(1)确定教育目标;(2);(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11、即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12、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3、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

14、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原则。

15、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16、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作用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17、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那些有着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这表明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

18、一堂好课的主要标准是: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楚、气氛热烈。

19、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与教育者。

20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已有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认知过程内部发展的动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答案参见P29-30 1、

2、3)

2、教科书有哪些作用。(答案见P139(2)第一、二、三、四)

3、简述教学的意义。(答案参见P155-156(一)(二)(三))

4、在德育实践中如何运用榜样法。(答案参见P207,先答定义,再分条简述1,2,3,4)

5、简述班主任的作用。(答案参见P232-234(一)(二)(三))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你认为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答案参见P118(一),1、

2、3)

2、在新课程实施中,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可以说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请分析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答案参见P142(三)2第一、)

单项选择题答案1B2D3B4B5A6C7B8C9D10C11D12D13A14D15B16A17C18B19C20B二、填空题1,社会化,2正规化,3 理性,4凯洛夫,5 需求,6舒尔茨,7成熟机制,8创新精神,9受教育权,10选择经验,11课程评价,12教学,13创造能力,14启发性,15

学习内容,16潜移默化,17非正式性,18内容正确,19组织者,20新知识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教育学》复习重点总结

目录 《教育学》 (1)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3) 三、名词解释 (4) 四、论述题 (6) 五、案例分析 (9)

《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 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 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 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 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 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 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 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 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教育学复习资料(1)

教育学复习资料 绪论: 一、《学记》是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的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学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豫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三、“心灵白板说”和教育万能论是由洛克《教育漫话》提出。 四、教育学发展的趋势:1、教育学研究基础不断扩展;2、教育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3、教育学范式不断丰富、转换;4、教育学学科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六、《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七、教育学的而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八、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第一章 一、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利拓尔诺、沛西·能;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孟禄。 二、现代教育的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实现现代化教育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三、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四、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 五、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六、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二章 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四、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通过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突出各自的教育特点,增强三者各自的教育制度,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能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2、在整个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配合。 3、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各自独特的独特功能,但从整体上看,三者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 第三章 一、教育功能的异化的表现: 1、我国学前教育功能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本体功能的异化和间接衍生出的经济功能的异化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

1、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教育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另外朱熹支持这观点 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他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第一个教育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学说,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原因: 教师承担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重任;教师受过专门训练;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4、教育的功能 作用对象:个体发展(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方向:正向和负向功能;呈现方式:显性和阴性功能 5、教育的历史发展:①古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初期有了学校;夏代,我国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印度:婆罗门,佛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欧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②现代教育: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③古代学校教育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内容重人文知识 ④现代学校教育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无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提高 6、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公平)非专制(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孔子的教育思想:①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和君子②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③教学内容:仁礼为中心④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⑤重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8、西方萌芽阶段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和谐教育主张;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 9、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产生和发展 ①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教育学独立发展道路标志。1.教育适应自然2.泛智思想 3.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4.学年制思想,论证班级授课制 ②赫尔巴特:1.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2.传统教育学: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4.第一个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③杜威:1.《民主主义与教育》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中学特色教学思想4.活动课程论 ④卢梭:《爱弥尔》,自然与自由教育思想,人性本善--另外还有孟子;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绅士教育;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的第一人 ⑤布鲁纳结构课程,早期学习,发现学习;赞可夫实验教学;布卢姆掌握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活的教育学;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裴斯泰洛齐教育遵循自然;马克思思想: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 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 系及其运行机制 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 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 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 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 式 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1.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2.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2)引导发现法(3)任务驱动法(4)分层递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精品)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必考重点 知识复习手册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教育学重点(1)

教育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4个16分) 1、教育的定义(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了解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和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4、学生个体发展: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所谓身体的发展,包括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所谓心理的发展,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总之,学生发展是众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班级组织:是指一个有一定的人数规模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6、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学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评判的过程。 7、教学的概念:所谓教学就是指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学内容为中介而展开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8、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9、“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二单选(12 个36分) 重要常识: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出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春秋: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式教学。2)战国末期:孟子弟子乐正克所著《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3)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演说家的教育》(欧洲最早的教育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 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索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代表人物:孔子《论语》,韩愈《师说》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 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柏拉图《理想国》等。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他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2、卢梭(法国):1762年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主义思想,高度尊重儿童。3、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斯宾塞:《教育论》(实证主义者),他提出教育任务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2、杜威(实用主义):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倡导儿童,活动,经验三个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转向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教育领域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格局。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布鲁姆(美国):1956年《教育目标分类学》,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布鲁纳:1963年《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法,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3、赞科夫(苏联):《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实验教学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育的质的特点:1、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性:教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1、识记: (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2)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2)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3)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4)新中国的学前教育历程。 第二章儿童观 1、识记: (1)儿童是历史之子,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2)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1925年,国际儿童促进会发表了《日内瓦儿童保护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缔结《儿童权利公约》。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一)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 (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历史的转折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的概念: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 P4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 P 5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 (3)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 方法灵活. P7 (4)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 内容单一, 方法严厉. P7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P8 6、近代教育的特点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现代教育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P11 孔子(公元前 551—— 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雏形)主张: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P13— 14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一、概念: 1、来源: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战国) (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 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中介 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

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 ——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 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 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 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 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