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5.1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四、预习检测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

A. 不违纪

B. 不违法

C. 不违宪

D. 守纪律

2、违法行为是指( )

A.违反宪法的行为

B.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

C.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3、社会上的违法表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从这些行为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将违法行为划分为( )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通过上面材料,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随堂检测

1.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到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C. 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 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2、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只有对社会危害性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才是犯罪行为。可见,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

A.刑罚当罚性 B.刑事违法性 C.民事违法性 D.严重危害性

3、下列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

A.抢劫他人财物 B.骑自行车闯红灯

C.拾到他人财物自觉归还 D.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

4、七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外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用一部公用电话随意拨打了“119”,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

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下列不属于犯罪特征的是()

A.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是依法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C.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D.应赔偿损失

6、王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公园的一棵树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几个字,结

果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7、球迷孙某在观看中超联赛时,看到泰山队进球,兴奋得跳入场内奔跑,被值勤民警抓获,后被处以拘留10天处罚。孙某的行为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违宪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8、陈某因违犯了法律,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3万。陈某的违法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9、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下列不属于主刑的是 ( )

A.管制、拘役 B.剥夺政治权利

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D.此同学遇到挫折时很善于疏导自己

10、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11、“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只要凑够一撮人,管他红灯还是绿灯。”“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属于( )

①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②受从众心理影响的行为

③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④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分析材料,回到问题:

学生李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他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斗殴,受到学校

的多次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仍屡教不改,后因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行为哪些属于违纪?哪些属于违法?哪些属于犯罪?

(2)李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B D A

二、随堂检测答案:1-11 A B A A D C D B B A A

12.(1)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架斗殴是违反校纪的行为;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赌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2)李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违纪违法,以致犯罪。违纪、违法、犯罪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可能由犯错误发展到违法犯罪。

法不可违(说课稿)

法不可违(说课稿) 一、教学理念 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为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诚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框题由“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犯罪、刑罚等内容。是对上一框题“走进法律”更进一步的解释,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

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2)能力目标: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4、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5、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教学内容,考虑采用以下教法: 1、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理论只有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伟大。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的分析联系起来,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导与主体相结合。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学—导—学,培养学生参与

法不可违 公开课教案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 (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 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

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后直奔麦当劳。饱餐一顿后,阿龙在麦当劳门口被警察抓住。阿龙的行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中院从轻判处阿龙15年有期徒刑。 案例3:16岁的成成是体育学校学生,他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和游戏厅,逐渐发展到旷课逃学。5月的一天,他们在一家游戏厅玩,由于没有钱买游戏币,决定去“抢点钱”。这时,一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进入他们的视线,在讨要不成后对其拳脚相加,最后将其衣兜里的钱全部抢走。 案例4:为筹资去网吧打劫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法庭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 教师总结: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呢?引入新课。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含义及理解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景辨析、案例分析,学生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做守法公民。 (二)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辨析和案例分析,学生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学生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知识目标 通过辨析学案、课堂交流,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理解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我国刑罚的种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2、犯罪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前期教学准备 (一)学生资源: 1、分组搜集最新的法律案例和有困惑的法律案例 2、查阅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刑法、以及行政法等相关法律内容(二)教师资源:

1、准备学案和案例涉及到的具体法律条款 2、准备小黑板一个,粘贴在黑板上的磁贴;将课本93页表格中的相应选项打印并裁剪成条。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法不可违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后果) 附件1:学案一 判断下列行为属于A 、B 、 C 、D 选项中的哪一种,并简单说明你的判断标准。A 、违纪行为 B 、一般违法行为 C 、不道德的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① 一上语文课,我就要睡觉 ① ② ③ 就不还你手机,谁让你落在我车上了! ④ 看我 用 利刃划 破她的 包,拿到 里面的钱 ! ⑤ 特征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名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在内容设计上共两目,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课文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尤其不能违反法律。之后通过三个情景引出违法的含义,填表区别三种违法含义及区别。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引导学生了解什以是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核心素养: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为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诚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四、预习检测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 A. 不违纪 B. 不违法 C. 不违宪 D. 守纪律 2、违法行为是指( ) A.违反宪法的行为 B.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 C.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3、社会上的违法表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从这些行为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将违法行为划分为( )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

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通过上面材料,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课时_法不可违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分享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综合设计思路】 由幽默的歌曲导入,直观了解违法行为必然导致法律责任,引出课题,再通过三个不同违法事件的再现,结合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喜闻乐见亲身参与的活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深切体味、掌握知识,提高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尊重法律的觉悟。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雪村的《抓贼》是一首比较幽默的歌曲,歌曲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小偷偷窨井盖,最后被绳之以法的故事,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自然引到本课的教学——法不可违。 案例展开: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后两则案例均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通过模拟法庭,了解不同的违法行为有承担不同的责任。 模拟法庭:(教师可以担任记者或法律咨询专家的身份) 1、确定模拟扮演分工。

《法不可违》教案5.1

第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导入新课】 思考:观看纪录片《巡视利剑》第一集片段,谈谈你的观后感。 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 【新课讲授】 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内涵 活动一:行为的底线 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相应问题。 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知识补充: (1)、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2)、纪律: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回答相应问题。

教师总结: (1)一个人做出违法的事情的原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2)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的分类 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内容,了解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阅读教材P47页的“探究与分享”,观看《男子网上直播烧车被刑拘》视频,让学生区别三种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 阅读教材P49“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教师总结:(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阅读教材P49“相关链接”

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释疑解难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答: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怎样防范一般违法行为? 答: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典例精讲 【例题】中学生李某打算到自行车交易市场买辆旧车,刚到市场门口,一个人就悄悄凑到他跟前,说:“买车吗?八成新,便宜,给150元就行!”李某一看车不错,要价不高,心里明白了,赶紧买了下来。骑了没几天,派出所找他,没收了自行车。李某想不通。派出所之所以没收李某的自行车是因为( ) A.李某买的是旧车,不值多少钱 B.李某买的是“赃车”,不属于合法财产 C.李某没有在市场内买车,不符合自行车交易规定 D.李某应当到正规商场买新车 【解析】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李某买的是“赃车”,不属于合法财产,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应追究他的法律责任。选B。 【答案】B

◆知识拓展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与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对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犯罪分子应实行刑事处罚;一般违法行为,虽然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但同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损害,所以应受到相应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1教案(参考文本)

( 政治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1教案(参 考文本) Studying politics can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society earlier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1教案(参考文本) 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 学情分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依照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应的课标内容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制作、节目编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非常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 活动一:角色扮演 结合教材76页关于晓军的材料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中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赢得满堂喝彩。“不可任性”成为2015年开春以来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很多人评论表示“有钱不可任性”“有青春不可任性”“有命不可任性”“游景区不可任性”“吃美食不可任性”…… 思考:(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教师总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二、新课讲授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活动一:行为的底线 (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教师总结: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四)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 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人教版 一、备理念 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以适应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为需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必备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点构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的重中之重,这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现公众参与时的主观要求,同时也是必要前提。为此,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二、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 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内容安排:本框题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从而开启下文。通过展示违法行为的镜头,剖析违法行为的类型和法律责任。通过探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危害。通过分析“探究与分享”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本框题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备课素材: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图片导入多媒体呈现以下三幅图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例外。遵守纪律得自由,违反法律受惩罚。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来感知和认识《法不可违》。 案例导入多媒体呈现以下案例。 马先生花430万元从外地购买了一辆吊车,行驶证上显示,该车整车重量为56吨。但过磅显示重量为64.5吨,属于超载,最终被罚500元。这让马先生很郁闷,因为以后一出门上路就得挨罚单。 根据2014年8月14日公安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的通知》:2轴车不能超过20吨,3轴车不能超过30吨,4轴车不能超过40吨,5轴车不能超过50吨,6轴车不能超过55吨。而有的厂家为了盈利,为了好卖车,专门向消费者推销“大吨小标”车,因此有的车即使空车上路也违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律规则也在与时俱进。如果不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我们就有可能像这位马先生一样在无意中违反法律规定,既会遭受财产损失,还要接受法律的惩处。为了避免吃“哑巴亏”,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的法律知识。 复习导入在第三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规则的相关知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自由,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中,就要遵守法律要求,决不能有违法的行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感受《法不可违》,了解和认识法律的神圣和威严。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无心也会违法(教材P46) 【活动设计】 形式一:自主阅读探究。完成阅读后反思问题,参与小组分享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形式二:请一位同学朗读材料内容,小组讨论并探究问题,参与班级分享交流。最后,教师点拨指导。 【思考问题】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师总结】 (1)小勤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勤工俭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其行为已经构成违法行为,因此被送到派出所。 (2)可以避免。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依法从事社会活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违法行为的分类(教材P47) 【活动设计】 形式一:自主阅读三个场景,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在班级展示分享。最后,教师简要点评指导。 形式二:请三位同学分别阅读三个场景;然后小组探究问题并达成共识,参与班级分享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今日说法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省锡中初中部熊艳一、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整体设想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中首先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情出发,用一个名校大学生的案例《从爱书到偷书》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明确“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接着,学生举例、自由发言,总结出什么是违法行为。然后,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确了违法行为的三大种类。但是,由于初一学生的法律常识还比较欠缺,对于如何区别这三种违法行为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紧接着让学生浏览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知识卡片《法律小博士》,然后教师串讲、学生举例,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一知识点。然后学生用较长的时间分析典型案例《黄勇杀人案》,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犯罪行为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最后在最新案例《郑筱萸贪污案》的分析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三、法治教学目标及其重点、难点分析 (一)法治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85%以上的学生认识到了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决心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增强法制 第 1 页共6 页

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二框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能力目标: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方法: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猜一猜,想一想 上课前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谁都不能违法。 [探究新课] 活动二: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P89教材中相关的事例。思考: 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3、从这个材料中你受到到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出示投影: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板书) 活动三:再现情景、感悟探究 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 请三位同学讲89至90页中的三个情境故事。 思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展开探究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 问: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呢?投影展示。 1、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提问:生活中哪些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哪些又是法律禁止的?你知道有哪些法律? 想一想:对于情景二的朱某的行为也有人这么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归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违法行为的类别: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通过我们对这三种违法行为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活动四:感知教材、质疑求索(结合教材中三个情境来完成教材第91页的表格)通过填写表格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法不可违练习题

《法不可违》习题 1.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他们的行为属于()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违反了宪法 2.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像很有钱。就尾随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李某的行为是…()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 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 4.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刑事违法性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 5.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即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A.违反了刑法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 6.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X 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①违纪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犯罪行为 ④严重违法行为 ⑤行政违法行为 ⑥民事违法行为 ⑦应受刑罚处罚 ⑧应受到行政制裁 ⑨应承担民事责任 ⑩比较严重 A.①B.③④⑦⑩C.②⑥⑨D.②⑤⑧ 7.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几位同学打牌发生纠纷,杀死了4名同宿舍同学后潜逃,后来在海南三亚市落网,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件中,对马加爵判处的刑罚属于主刑的是() A.死刑 B.没收财产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秀教案:法不可违教案

法不可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知识总结:法不可违

法不可违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①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危害性的轻重,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