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6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6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6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6章工艺规程设计

Part 1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 )1.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2.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是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 )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

( )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 )6.用三把外圆车刀,同时车削阶梯轴的三个台阶,因为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均不相同,所以称为三个工步。

( )7.在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8.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

( )9.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10.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11.因为球心、轴线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并不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定位基面。

( )12.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等于该表面的所有加工余量之和。

( )13.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 )14.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 )15.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 )16.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17.延长工作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 )18.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 )19.提高加工效率,只能是设法减少工艺过程的基本时间。

( )20.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

( )21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

( )22 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 )23 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

( )24 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 )25 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 )26 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

( )27 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 )28 抛光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 )29 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 )30 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 )31 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 )32 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 )33 采用CAPP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

( )34 派生式CAPP系统具有较浓厚的企业色彩。

( )35 创成式CAPP系统以成组技术为基础。

( )36 在CAPP专家系统中广泛采用产生式规则表达知识。

( )37 在CAPP专家系统中通常采用正向推理的控制策略。

( )38 在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是与年产量无关的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A.工步B.工序C.安装D.走刀

2.工步是指()。

A.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C.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D.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3.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

A.工步B.工序C.工位D.安装

4.下面()的结论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B.一次安装只能有一个工位

C.一个工位只能完成一个工步D.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5.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记载的内容包括()。

A.工序简图B.工步内容C.切削用量D.工时定额

6.批量是指()。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C.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

7.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8.基准是()。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

9.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10.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11.粗基准是指()。

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12.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A.已经加工过的表面B.未加工的表面

C.精度最高的表面D.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13.工序基准定义为()。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14.ES i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 i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 j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 j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A.

=

=

+

N

j

j

M

i

i

ES

ES

1

1B.

=

=

-

N

j

j

M

i

i

ES

ES

1

1

C.

=

=

+

N

j

j

M

i

i

EI

ES

1

1D.

=

=

-

N

j

j

M

i

i

ES

ES

1

1

15.T i为增环的公差,T 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

A .T i

i M =∑1+T j j N =∑1 B .T i

i M =∑1-T j j N =∑1 C .T j

j N =∑1+T i

i M =∑1 D .T i i M =∑1

16.工序的最小加工余量由( )决定。

A .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a δ

B .本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b ε

C .上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a ε

D .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b δ

17.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amax ,最小值为H amin ,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bmax ,最小值为H bmin ,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 max =( )。

A .H amax - H bmax

B .H amax - H bmin

C .H amin - H bmax

D .H amin - H bmin

18.平面加工时,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δa ,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δb ,则

本工序余量的变动量δx =( )

A .(δa + δb )/2

B .(δa - δb )/2

C .(δa + δb )

D .(δa - δb )

19.加工轴的外圆表面时,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 a max ,最小值为d a min ,本工

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 b max ,最小值为d b min ,那么,本工序的双边最大加工余量2Z max 等于( )。

A .d a max - d b max

B .d a max - d b min

C .d a min - d b max

D .d a min - d b min

20.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 )。

A .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B .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 .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D .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2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①铸件 ② 锻件 ③ 棒料 ④ 管材

22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① 铸件 ② 锻件 ③ 焊接件 ④ 冲压件

23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①设计 ② 工序 ③ 测量 ④ 装配

2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 一面一孔 ② 一面两孔 ③ 两面一孔 ④ 两面两孔

25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 最不利 ② 最佳状态 ③ 最小成本 ④ 正常加工

26 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 ( )的加工路线。

① 粗车 ② 粗车-半精车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 ④ 粗车-半精车-精磨

27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8 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

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29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

3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31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32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33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①0.6~0.8 ②0.8~1 ③1~1.2 ④1.2~1.4

34 派生式CAPP 系统以()为基础。

①成组技术②数控技术③运筹学④网络技术

35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问题。

①寻找最短路径②寻找最长路径③寻找关键路径④工序排序

36.从下列图中选出装配结构工艺性好的结构。()

37.下面的图中,哪几幅所表示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较好?()

38.劳动生产率是指()。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B.工厂生产产量

C.劳动者用于生产的时间比例D.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39.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哪几种方法?()

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B.提高工人操作水平

C.修改产品设计D.增加操作工人

40.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指()。

A.降低了生产成本B.提高了总产量

C.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工时D.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4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

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1.生产类型取决于()。

A.生产纲领B.生产成本C.产品尺寸大小D.形状复杂程度2.工艺基准包括()。

A.设计基准B.定位基准C.装配基准D.测量基准

3.单件时间包括()。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

C.布置工作地时间D.体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4.在车削加工中,基本时间包括()。

A.切削工件所消耗的时间B.装卸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C.切人切出空行程所消耗的时间D.开停机床所消耗的时间

5.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A.缩短基本时间B.缩短辅助时间

C.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D.缩短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6.工艺成本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费B.设备折旧费

C.厂房的采暖、照明费D.工人工资

7.工艺成本中,不变费用与下列()因素有关。

A.专用机床折旧费B.通用机床折旧费

C.专用工夹具折旧费D.车间辅助工人工资

8.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③基准重合原则

④自为基准原则

9.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①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④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10.平面加工方法有()等。

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

11.研磨加工可以()。

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④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12.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和先粗后精。

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④先难后易

13.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管理

③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④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14.最小余量包括(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①上一工序尺寸公差②本工序尺寸公差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

15. CAPP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和综合式。

①全自动式②半自动式③派生式④创成式

16.目前CAPP系统的零件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

①成组编码法②形面描述法③图形识别法④从CAD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

17.采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优点是()。

①易于理解②易于编程③易于修改④易于扩展

18.单件时间(定额)包括()等。

①基本时间②辅助时间③切入、切出时间④工作地服务时间

19.辅助时间包括()等。

①装卸工件时间②开停机床时间③测量工件时间④更换刀具时间

20.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等。

①缩短基本时间②缩短辅助时间③缩短休息时间④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

21.参数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要素是()。

①设计变量②目标函数③约束条件④优化方法

22.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设计变量是()。

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切削深度(背吃刀量)④刀具耐用度

23.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优化目标可以是()。

①最短工序时间②最小工序成本③最大工序利润④最大刀具耐用度

四、填空题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_______ _。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步改变毛坯的、、和表面质量,直至成为合格零件的那部分生产过程。

3.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零件热处理、和检验试车等。

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为基本单元所组成。

5.工步是指使用同一把刀具对表面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6.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_____。

7.__ ______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__ ______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8.从生产规模来考虑,机械加工自动线主要用于生产。

9.采用已切削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定位基准是______基准。

10.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

11.在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必然____于封闭环的公差。

12.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____环。

13.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____环。

14.加工余量确定方法有、和分析计算法。

15.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表面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的时间。

16.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________ 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

17.发展高效率生产,不仅要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基本时间,而且应设法减少其时间。

18.工艺成本包括费用和费用两大部分。

五、名词解释题

1.基准

2.尺寸链

3.工序

4.工步

5.基本时间

6.单件时间

7.时间定额

8.劳动生产率

六、简答题

1.什么叫生产纲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点?

2.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机械加工的辅助工序主要有哪些?

4.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5.工序简图的内容有哪些?

6.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零件结构工艺性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8.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缩短基本时间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七、应用计算题

1.下列三图中:A)表示了零件的部分轴向尺寸,B)、C)为有关工序示意图,在B)

工序中加工尺寸

mm

1.0

50

-和

mm

1.0

10+在C)工序中,加工尺寸h

H?+

0,试计算H和Δh值。

2.图a 表示零件的轴向尺寸,图b 、c 为有关工序,图b 表示工序加工尺寸为

mm 01.03.40-和mm 01.04.10-,图c 表示工序加工尺寸为mm 01.010-,试计算:图a 中要求的零件尺寸是否

能保证?

a b c

3.某零件加工部分的工序顺序为A 、B 、C (如下图所示,加工部分用粗实线表示),试计算端面K 的加工余量是否足够?

4.某厂年产4105型柴油机1000台,已知连杆的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

试计算连杆的生产纲领,并说明其生产类型及主要工艺特点。

5.如下图所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

程的组成(包括工序、工步、走刀、安装)。

在刨床上分别刨削六个表面,达到图样要求;粗刨导轨面A ,分两次切削;刨两越程槽;

精刨导轨面A ;钻孔;扩孔;铰孔;去毛刺。

第3题图

第5题图 6.如下图所示零件,毛坯为φ35mm 棒料,批量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车一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在另一台车床上将整批工件靠螺纹一边都车至φ30mm ,调头再调刀车削整批工件的φ18mm 外圆,又换一台车床车φ20mm 外圆,在铣床上铣两平面,转90o后,铣另外两平面,最后车螺纹,倒角。

7 试选择下图所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

a )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 )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c )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8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m

m 250021.0-φ,R a = 0.8mm ,长度为55mm 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直径φ28±0.3mm 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9 下图所示a )为一轴套零件,尺寸m m 3801.0-和m

m 8005.0-已加工好,b )、c )、d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 1 、A 2和 A 3。

10 下图所示轴承座零件,03

.0030+φmm 孔已加工好,现欲测量尺寸80±0.05。由于该尺寸

不好直接测量,故改测尺寸H 。试确定尺寸H 的大小及偏差。

11 下图所示零件, 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

1)精车A 面(车平)。

2)精车B 面,保证 A 、B 面距离尺寸A 1。

3)自D 处切断,保证 B 、D 面距离尺寸A 2。

4)掉头装夹,精车C 面,保证 B 、C 面距离尺寸A 3=24±0.05mm 。

5)精车D 面, 保证 C 、D 面距离尺寸01.0202-=A mm 。

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 0.5mm ,精车时最小余量为 0.2mm 。试用尺寸链极值

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2 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

m 60003.0-φ。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

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七、编制工艺规程

1 试编制下图示螺母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表中。毛坯为铸件,

生产批量5000件。

2 试编制图示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表中。毛坯为精铸件,生产批量30件。

Part 2 装配工艺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 ) 1 零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 ) 2 套件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不可拆卸。

( ) 3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形状简单、清洁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清洗。

( ) 4 紧固螺钉连接使用拧紧力矩越大越好。

( ) 5 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 ) 6 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面接触面大小无关。

( ) 7 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

( ) 8 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 ) 9 采用固定调节法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

( ) 10 自动装配中应尽量减少螺纹连接。

( ) 11.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 ) 12.装配尺寸链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那个环是封闭环。

( ) 13.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不是装配尺寸链。

( ) 14.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出的零件公差比完全互换法的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尺寸最小的环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2.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是()。

A.合件B.部件C.组件D.零件

3.可动调整法是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B.将几个零件合并在一起看作一个组成环C.修配一个零件的尺寸D.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4.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A.按互换法装配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D.以调整法为主

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机器一般适用于()的场合。

A.大批大量生产B.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6.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有关。

A.多个零件的精度B.一个主要零件的精度

C.生产量D.所用的装配工具

7.从减小装配时的修配工作量和机械加工考虑,选出右图中装配结构工艺好的结构。()

8.采用大数互换法(或称部分互换法)装配时,零件所规定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

A.小B.大C.相等D.有时大、有时小

9.“选择装配法”装配适用于()场合。

A.高精度少环尺寸链B.低精度少环尺寸链

C.高精度多环尺寸链D.低精度多环尺寸链

10.“固定调整法”是采用()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B.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C.调整有关零件的相互位置D.修配有关零件尺寸

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多个

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

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

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调节法

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精度

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②产品质量③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

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节法④试凑法

2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1/10~1/5 ②1/5~1/3 ③1/3~1/2 ④1/2~2/3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

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等。

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

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等。

①螺纹连接②铆钉连接③销连接④键连接

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调整法④选配法

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精度④工作稳定性

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②等精度法③随机分配法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

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造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

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②配合精度要求很高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高④参与装配零件数较少

9 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等。

①重量轻②体积小③形状规则④能够互换

10 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包括()等。

①先内后外②先下后上③先大后小④先难后易

11.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

A.互换法B.修配法C.调整法D.配作法

12.制定装配装配工艺规程需要准备的原始资料有()。

A.产品总装图B.产品生产纲领C.产品质量分析D.现有生产条件

四、填空题

1.有些装配精度只与零件的精度有关,称为单件自保。

2.设m为装配尺寸链组成环数,在相同条件下,大数互换法的组成环平均公差是完全互换法的组成环平均公差的倍。

3.机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设计的正确性、零件加工质量和。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和。

5.机器是由零件、、组件、所组成。

6.把机器分成若干独立是评定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7.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零、部件能有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8.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精度。

9.采用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调整法。

10.装配基准是用于确定零件在部件或机器中关系的基准。

11.采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___ _____法。

12.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产品的工作特点是、生产活动长期重复、生产周期一般较短。

13..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高或低精度多环的部件,常采

用装配法。

五、名词解释题

1.装配尺寸链

2.误差抵消调整装配法

六、简答题

1试述装配工艺规程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2 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3 保证机器或部件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4 试说明自动装配的意义和提高装配自动化水平的途径。

5 装配尺寸链如何查找?什么是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

七、应用计算题

1.试论述装配工艺规程的作用。

2.如图所示,装配要求齿轮与垫圈间的轴向间隙为0.10~0.39mm,A4为标准件,故规

定了公差,现欲用完全互换法装配,并认为除A 4环外,其余组成环公差相等,同时取A k 环为协调环,试计算A 1、A 2、A 3、A k 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3.分析把机器划分为若干独立装配单元的必要性。

4.右图所示,在溜板与床身装配前有关组成零件的尺寸分别为:

mm A 004.0146-=,03.00230+=A ,06.003.0316++=A ,试计算装配后溜板压板与床身下平面之间的间隙A Σ=?试分析当间隙在使用过程中,因导轨磨损而增大后如何解决。

5.下图5所示为车床尾座套筒装配图,各组成零件的尺寸注在图上,试分别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计算装配后螺母在顶尖套筒内的轴向窜动量。

6.下图6所示为双联转子泵的轴向装配关系图。要求在冷态情况下轴向间隙为0.05~0.15mm 。

已知:1A = 41mm ,==42A A 17mm ,3A =7mm 。分别采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时,试确定各组成零件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第5题图 第6题图 7. 有一轴和孔配合间隙要求为0.07~0.24mm 零件加工后经测量得孔的尺寸分散为

19.0

065+φmm ,轴的尺寸分散为012.065-φmm ,若零件尺寸分布为正态分布,现用大数互换法

进行装配,试计算可能产生的废品率是多少?

8. 某偶件装配,要求保证配合间隙为0.003~0.009mm 。若按互换法装配,则阀杆直径应

为0003.025-φmm ,阀套孔直径应为006.0003.025++φmm 。因精度高而难于加工,现将轴、孔制造公差都扩大到0.015mm ,采用分组装配法来达到要求。试确定分组数和两零件直径尺寸的偏差,并用公差带位置图表示出零件各组尺寸的配合关系。

9. 某轴与孔的设计配合为h5H510

φ,为降低加工成本,两件按h9

H910φ制造。试计算采用分组装配法时:

1) 分组数和每一组的尺寸及其偏差;

2) 若加工1000套,且孔与轴的实际尺寸分布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每一组孔与轴的零件数各为多少。

10. 下图所示为键与键槽的装配关系。已知:1A =20mm ,2A =20mm ,要求配合间隙0.08~ 0.15mm 时,试求解:

1)当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互换法装配时,各零件的尺寸及其偏差。

2)当小批量生产时,13.0

0220+=A mm ,052.01=T mm 。采用修配法装配,试选择修配件;并计算在最小修配量为零时,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及最大修配量。

3)当最小修配量05.0min =F mm 时,试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及最大修配量。

11. 下图为某卧式组合机床的钻模简图。装配要求定位面到钻套孔中心线距离为110±0.03mm ,现用修配法来解此装配链,选取修配件为定位支承板3A =12mm, 3T =0.02mm 。已知:282=A mm ,08.02=T mm ,0051501±=A mm ,钻套内孔与外圆同轴度为φ0.02mm ,根据生产要求定位板上的最小修磨量为0.1mm ,最大修磨量不得超过0.3mm 。试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以及2A 的尺寸和偏差。

6试题库之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要点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 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 ()C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A A.工序;B.工位;C.走刀;D.工步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c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D A .最不利;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 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 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③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①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 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 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花的时 间属于( A )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生理与休息时间D.布置工作地 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C )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 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工时定额。10技术经济分析。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 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2安排加工顺序。3确定夹紧方法。4安排热处理。5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重要表面做粗基准。2选不加工面做粗基准。3粗基准一个方向只用一次。4选定位夹紧可靠的平面做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 (3)由于粗基面的定位基准很低,所以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6-8 a)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一端面;2以内孔和已加工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端面。 b)以不加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小孔、端面。 C)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大端面;2以内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小孔。 d)1以两孔为粗基准加工上下两端面;2以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孔。 6-9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要划分为那几个阶段为什么? (1)机械加工过程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2)划分原因:1合理的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合理的使用机床。2对保证加工质量有利。3妥善安排热处理。4及时发现缺陷。 6-10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适用于什么场合? (1)工序集中:特点:1生产率高2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缩短了工艺路线4缩短了加工周期5位置精度高6维修费时,生产准备量大。适用场合:多工位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单件小批生产。

制造工程基础-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一项重酬而又严肃的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广博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本章内容: v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v工件的定位原理 v定位基准及选择 v定位基准及选择 v工艺路线的制订 v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到该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它既既包括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检验、试车、油漆等主要劳动过程,还包括包装、储存和运输等辅助劳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 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例如: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及离子束加工等)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为能具体确切地说明工艺过程,一般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a. 工序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加工过程。根据这一定义,只要工人、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不是连续完成,应成为另一个工序。因此,同一个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

如图所示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内容为:v加工小端面 v对小端面钻中心孔 v加工大端面 v对大端面钻中心孔 v车大端外圆 v对大端倒圆 v车小端外圆 v对小端倒圆 v铣键槽 v去毛刺

6试题库之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6试题库之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 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 是:()C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 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 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A A.工序; B.工位; C.走刀; D.工步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c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D A .最不利; 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 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 称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 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③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A A.同一台机床; B.同一套夹具; C.同一把刀具; D.同一个加工表面 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 花的时间属于( A )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生理与休息时间 D.布置工作地 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 C )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 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_1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典型案例 在机械加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轴类、套类、盘类、杆类、箱体类等各种各样零件。虽然它们形状各异,但在考虑它们的加工工艺时却存在许多共性。如图5-1所示套类零件,当安排其加工工艺时,必然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如该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哪些表面是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这些表面用什么方法加工、分几次加工?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如何?每个工序(工步)的加工余量多大?如何确定各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另外还要考虑零件的材料、毛坯形式、工件如何定位和夹紧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均要在本章中进行讨论。 图5-1 轴套零件 5.1 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容用图、表、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汇编称为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可概括为: ⑴组织、管理和指导生产。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的检查等都是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为依据,一切生产人员都不得随意违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产品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 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技术依据。在产品投入大批量生产以前,需要做大量的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例如:厂房的改造或规划建设;设备的改造或新设备的购置和订做;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工装的设计制造或选购等。这些工作都必须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展开。 ⑶技术的储备和交流。工艺规程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它是一个企业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石,也是先进技术得以推广、交流的技术文件,所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几乎都要经过不

断的修改与补充才能不断吸收先进经验,以适应技术的发展。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⑴必须可靠的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图纸某一技术要求规定的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图纸或不按图纸要求去做。 ⑵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 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⑷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 三、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⑴零件图和产品整套装配图; ⑵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⑶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 ⑷毛坯情况; ⑸本厂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 ⑹国外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四、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制订工艺规程的主要步骤大致如下: ⑴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技术要求、生产类型等容。 ⑵确定毛坯。依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和生产纲领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确定毛坯的种类、制造方法、精度等容。工艺人员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首先要熟悉毛坯的特点。例如,其分型面,浇口和铸钢件冒口的位置以及铸件公差和拔模斜度等。这些容均与工艺路线的制订密切相关。 ⑶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这是工艺规程设计的核心容。 ⑷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和工装。设备和工装的选择需要与零件的生产类型、加工质量、结构特点相匹配,对需要改装和重新设计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设计任务书。 ⑸确定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⑹确定各工序的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切削用量多由操作者自行决定,机械加工工艺卡中一般不作明确规定。在中批,特别是在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了保证生产的合理性和节奏均衡,在工艺规程中对切削用量有详尽的规定,并不得随意改动。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2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主讲:王平 第三节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概述 ●成组技术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 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设计和制造问题;应用成组技术组织生产,可以扩大同类零件的生产数量,故能用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 ●成组技术起源与20世纪50年代,现在其应用已遍及产品 设计、制造加工和生产管理等诸多领域。 二、零件的分类编码 ●零件编码就是用数字表示零件的特征,代表零件特征的每 一个数字成为特征码。 ●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分类编码系统。 ●我国1984年制定了“机械零件编码系统(简称JLBM-1系 统”。 ●该系统由名称类别码、形状及加工码和辅助码共15个码位 组成。

●如图5-32和表5-8、表5-9、表5-10、表5-11、表5-12.

三、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为产品零件划分零件 组 (1特征码位法 (2码域法 (3特征位码域法 2.为零件组编制成组加工 工艺规程 (1综合零件法 (2综合工艺路线法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设计 一、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方法 1. 派生法 在成组工艺基础上,将编码相同或相近的零件组成成零件组,然后使用综合零件法,为每一组零件制定成组工艺规程,存储在数据库中;具体应用时,调出该工艺规程进行编辑修改即可。 如图5-36所示。

2. 创成法 它根据输入零件的图形和信息,按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工艺决策算法和逻辑推理方法,从无到有地生成零件的工艺规程。 3.综合法 是一种以派生法为主、创成法为辅的工艺规程设计方法,兼取两者之长。 二、派生法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原理 1.工艺信息数字化 (1零件编码矩阵化 (2零件组特征矩阵化 (3综合零件的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 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 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 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

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 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 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 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 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 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

《机械制造基础》第5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任课教师邓效忠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计划学时14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定位基准和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能够拟定工艺路线,会运用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使学生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重点: 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顺序的确定;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难点: 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思考题: 1.什么叫基准?基准分哪儿种? 2.精、粗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各有哪些?如何分析这些原则之间出现的矛盾? 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5.切削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什么? 6.什么叫工序集中?什么叫工序分散?各用于什么场合? 7.什么叫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是什么? 8.什么叫尺寸链?它具有哪些特征? 9.什么叫工艺规程?它有什么作用? 10.如何确定尺寸链中的增环、减环和封闭环? 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1 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内容用图、表、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 汇编称为工艺规程。 二、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⑴零件图和产品整套装配图;⑵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⑶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 ⑷毛坯情况;⑸本厂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⑹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三、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⑴零件的工艺性分析。⑵确定毛坯。⑶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⑷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和工装。⑸确定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⑹确定各工序的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⑻确定工时定额。⑼填写工艺卡。 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结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结构是否满足优质、高产、低成本制造的一种性质。零件结构工艺性举见教材表5-4。 二、确定毛坯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是指未经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而精基准则是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非加工面与加工面的位置关系;保证各加工表面余量的合理分配。因此,选择粗基准时应考虑下列一些问题: ⑴余量分配原则粗基准的选择应保证工件各表面加工时余量足够或均匀的要求。 图5-2所示零件的毛坯大小头的余量分别为8mm、5mm,其同轴度误差为0~3mm,若以φ108mm大头外圆为粗基准,先车小头,此时当毛坯大小头同轴度误差大于2.5mm时,则小头的加工余量不足而导致废品;反之若以φ55mm小头为粗基准,先车大头,则可避免出现废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