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蛔虫

人蛔虫

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人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感染率高,尤其是儿童。人蛔虫与猪蛔虫(A.suum)二者形态结构非常相似,染色体均为2n=24;DNA含量也无显著差异(p>0.05)(黄跃进等,1988)。故有时也用猪蛔虫作代表动物。
(一)外形人蛔虫体呈圆柱形,向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侧线明显。雌虫长200mm~250mm,直径5mm左右;雄虫较短且细,尾端呈钩状(图7-6)。虫体前端顶部为口,有3片唇,背唇一片,具二双乳突(double papillae),腹唇2片,各具一双乳突和一侧乳突(lateral papilla)(图7-7)。口稍后处腹中线上有一极小的排泄孔。肛(和谐)门位体后端腹侧的中线上。雌性生殖孔在体前部约1/3处腹侧的中线上,很小;雄性生殖孔与肛(和谐)门合并称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spicule),能自由伸缩。
(二)构造
1.体壁及原体腔人蛔虫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肌层构成皮肌囊。角质膜发达,由皮层和原纤维层(fibril layer)(属于皮层)、基质(matrix)(中层)、纤维层(fiber 1ayer)(基层)及基膜构成,有保护作用(图7-8)。上皮层为合胞体构造,两侧线发达,其内各有一条纵排泄管;背线及腹线明显,内有背神经和腹神经。纵肌不发达,为背线、腹线及侧线分成4条纵带(图7-11),故皮肌囊不完整。肌细胞基部具肌原纤维,端部为原生质部分,细胞核即位此部(图7-9)。
体壁内为广阔的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虫体饱满鼓胀,纵肌伸缩时只能作弯曲的蠕动,消化管及生殖器官浸在体腔液内(图7-11)。
2.消化系统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图7-14),口腔不发达,口后为一肌肉性的管状咽,内腔呈三角形,外壁的辐射状肌肉发达,有吸吮功能。咽后为肠,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有微绒毛(microvilli)(图7-10)。直肠短,以肛(和谐)门开口于体外。雄虫的直肠实为泄殖腔,以泄殖孔开口。蛔虫无消化腺,它摄取的食物是宿主肠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物质,一般可以直接吸收。
3.呼吸与排泄蛔虫生活在含氧量极低的肠腔内,行泛氧呼吸,即借酶的作用,分解体内储存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故泛氧呼吸为寄生线虫的特点之一。
蛔虫的排泄器官属管型,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H”型管(图7-4),伸向体后的2条纵排泄管,位于侧线内(图7-11)。
4.神经系统简单,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由此向前向后各伸出6条神经(图7-12)。向后的神经中,以背神经和腹神经最发达,嵌在背线和腹线内(图7-11)。背侧神经和腹侧神经各一对,嵌在上皮内,

各神经间有横神经连接。围咽神经环附近尚有一些神经节与之相连。各神经在尾端附近汇聚起来。蛔虫唇片上的唇乳突和雄虫泄殖孔前后的乳突都有感觉功能(图7-13)。
5.生殖与发育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雌虫有一对细管状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和谐)宫。卵巢和输卵管细,极长,前后盘曲于原体腔内,子(和谐)宫较粗大,二子(和谐)宫汇合成一短的阴(和谐)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体表(图7-14A)。卵巢中央有一合胞体的中轴,卵原细胞呈辐射状排列(图7-11A)。雄性为单个,也为细管状,由盘曲的精巢和输精管及较粗大的储精囊(图7-11B)和射精管组成,射精管入直肠,以泄殖孔开口于体表(图7-14B)。在泄殖腔背侧,形成一对交合刺囊,囊内各有一条交合刺(图7-15)。交配时,二交合刺伸出,可撑开雌性生殖孔,将精子经阴(和谐)道排入子(和谐)宫中,精子与卵在子(和谐)宫远端部受精。受精卵充满子(和谐)宫,有人估计约有2000万粒。一条雌蛔虫每日产卵约20万粒,生殖力惊人。受精卵呈椭圆形,大小为45μm~75μm×35μm~50μm,外被一较厚的卵壳,壳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可保持水分,防止卵干燥。未受精卵为长椭圆形,大小为89μm~93μm×38μm~45μm,卵壳较薄,蛋白质膜的凹凸较浅。
蛔虫为直接发育。受精卵产出后,在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20℃~24℃)下开始发育,卵裂属不典型的螺旋式,约经2周,卵内即发育成幼虫,再过1周,幼虫脱皮1次,才成为感染性虫卵,此种卵对温度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之久。感染性虫卵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数小时后幼虫即破壳外出,长仅200μm~300μm,直径10μm~15μm。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经门静脉或胸管入心脏,再到肺中。在肺泡内生长发育,脱皮2次,此时长可达1mm~2mm,后沿气管至咽,再经食道、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成虫。人自吞入虫卵至成虫再产卵止,大约需60~75天。蛔虫的寿命约为一年。
蛔虫生活在小肠内,其分泌物中含有消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肠内消化酶而不受侵蚀,这是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人肠内有蛔虫寄生,除吸取养分外,危害并不严重。数量多时(Pyrie报道,一人肠内有蛔虫1448条),可造成肠道阻塞。成虫有迁移习性,可侵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症状,造成危害。国内有人发现,胆结石核心部分51.8%有蛔虫皮或虫卵(陈淑珍,1984)。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