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洋淀综合导游词

白洋淀综合导游词

白洋淀综合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到白洋淀旅游观光,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白洋淀安新县的综合情况。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腹地,各距150公里左右,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昔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荷花淀派”、“雁翎队”、《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等都是白洋淀打造的精品。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的大型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在安新、高阳、雄县、容城四县和任丘市之间,其中85%的水面在安新县。白洋淀西纳九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府河、瀑河、漕河、萍河、金钱河、白沟引河),向东汇入海河。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由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把淀面分成143个淀泊,其中白洋淀面积最大,故整个淀区统称白洋淀。在这里,百亩以上的大淀有99个,形成了苇田、淀泊、村庄相互交错的独特景观。这99个大淀,每个名称后面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比如烧车淀,传说就是宋朝爱国将领杨六郎驻守雄关巧施火攻计,引燃小堤两岸芦苇大败进犯中原的北国韩昌而得名的。再比如捞王淀则是清帝乾隆来白洋淀进行水上围猎活动,遇到狂风翻船落水,被青年渔民李登龙捞上船来而得名。这些优美的传说故事,反映出白洋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白洋淀历史悠久,上古时期曾是黄河故道。战国时期已有“燕南赵北”之说,“赵北”就是现今安新县的赵北口镇。金代章宗曾在渥城(今安新县城)修建离宫,让原籍新安的李师儿(后被封为元妃)陪同在白洋淀赏荷。到清代康乾盛世又在白洋淀进行治水营田、修建行宫、水上围猎活动。这些,都为白洋淀留下历史的痕印。
白洋淀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景色独特,水产富饶,蕴藏着极丰富的旅游资源。1991年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视察白洋淀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气候宜人,风景秀美,四季竞秀,水光天色,妙趣天成。春光降临,芦牙竞出,满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时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垦。
早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路线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河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其原因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据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

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这里需提醒大家一下,九河是多条河流的意思,不是共有九条河。白洋淀流域出现了许多小洼地,这些小洼地的水面,随着旱涝的变化,时而收缩,时而扩张,大则串通成片,小则分离、甚至干涸。这时的白洋淀虽有湖泊的出现,但不是今天这样规则的形态,属于原始河流状态,没有象今天这样陆地、苇田和沟壕,保持着沼泽的外貌。
到了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埿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想对,虎视耽耽。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现在刚刚修成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上沉思,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就会浮现于脑海。
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
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鄚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子由此而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易水》中注曰:“易水又东,埿水注入,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易水经其南,东合滱水(唐河)。”这里所谓的“大埿淀、小埿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埿洞口即同口镇,浑埿城就是现在的安新城。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西有九十九淀”。唐朝以前的白洋淀,保持着天然,未经人工治理的面貌。
宋代出于军事需要,防止契丹(辽兵)的入侵,知沧州节度使何承矩,上疏清于顺安军(军事管治的县治机构,驻地在今天关城的垒头村)以西、开易河、蒲口,导水陂泽。在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一万八千人,经过建阡陌筑堤、浚沟渠,河通淀、淀联河,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宋史?河渠志》中对此有翔尽的记载,其记载中出现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白洋淀”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不

过,这里的“羊”字,还没有三点水,即牛羊的“羊”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当时有资料说,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
何承矩修筑“塘泺防线”侧重于东西走向,目的是抗御辽兵的入侵。但也修过南北走向的堤堰,莫县县令唐介修筑了一唐堤,就属南北走向,这条堤就是后来千里堤的前身。这道堤防为白洋淀湖盆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道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为患农田。然而它无意成了白洋淀的东界。
白洋淀今天的格局,应属宋代,唐堤和长城堤的接轨,构成了白洋淀的东部、北部两道界线,使白洋淀成为既是一项重大的军事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水利工程。是天然基础上人工治理的结果。
“塘泺防线”存在一定的负作用,它盲目的“河通淀”,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严重,《梦溪笔谈》中说:“凡大河漳水,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后来“边吴淀”“涝淀”等大淀泊尽被淤废。
明代弘治(1488年)前,白洋淀淤积,并可耕种,中间(北淀)辟为牧马场,白洋淀彻底干涸。到了正德年间,杨村河(潴龙河)决口,水患巨大、民田尽没,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羊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修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名字和范围自此固定下来。白洋淀的形成大致如此。
到了清代,水患时有发生,顺治、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修筑了不少堤防和闸涵,县志载“堤偃蜿蜒,可数百里”,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幸,见到白洋淀辽阔水面,诗兴大发,感慨万分,吟《白洋湖》诗一首,“遥看白洋淀,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白洋淀出现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景观,康熙帝在位61年,来白洋淀40次,打水围29次,先后建行宫4处。
雍正年间,派怡亲王允祥总理京畿水利,对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注重了“堵”和“疏”的结合,使本县人们倍受水利之利。曾出现航运发达,商贾云集的盛况。
乾隆皇帝仿效先王之举,曾5次来白洋淀游览,督修水利。晚清朝政腐败,无暇顾及,白洋淀的水灾频繁,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白洋淀的治理。以淀造福,以淀生财成了治理的主攻方向,当前,安新制订了的“旅游兴县”战略已初见成效,我深信,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在安新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定会更明、更秀、更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