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财财政学论述答案

山财财政学论述答案

山财财政学论述答案
山财财政学论述答案

1、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表现是什么?

答:我们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称为市场失灵。表现:(1)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2)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的外在效应(3)自由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4)市场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5)市场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6)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发展(7)市场存在优值品和劣值品

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价值,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可以通过比较其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上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和社会边际成本(MSC)来决定。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增加消费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超过了生产者为补偿因增加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要素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同时其境况又未因此而较前变坏。只要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至少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或服务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获得消费而愿付出的货币数额将不足以补偿生产者因增加生产而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消费者便不能在不使生产者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因此,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3、什么是外部性,试用图说明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

答:外部性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图见课本P14 )

4、什么是公共产品,其社会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答: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收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受这些物品或服务,并不排斥、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即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它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其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即它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是由私人需求曲线纵向加总而得。

5、什么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答: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

道德风险: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人们的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如购买了家庭财产盗窃险的人不愿花钱加固门锁;购买了汽车偷盗保险的车主不再愿意安装先进的防盗装置。这些行为都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由于属于道德范畴,故无法用法律对投保人实施强制性约束。

6、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答:资源配置职能:市场失效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承担起那些市场不能或不宜承担的资源配置任务,以克服资源配置的浪费现象,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收入分配职能:它是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维持自己的存在,把财政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手段,从社会再生产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然后供应安排出去的客观功能。

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所以,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稳定,首要的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7、试述瓦格纳法则的内容及瓦格纳对其的解释。

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政治原因: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往复杂化→经济主体间的摩擦增加→要求更多的商业、法律和契约,并要求建立

完善的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经济原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人口居住将密集化并导致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增长源于需求的收入弹性。

8、试述阶梯增长理论。

答: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期过去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内因: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外因: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如战争、大灾害、大危机等,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时增税对选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危机过后,财政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9、农业支出的理论依据。

答:1、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1)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最基础的食品。(2)上游产品,提供原材料,其价格稳定影响到整个社会物价的稳定。(3)其生产率提高,解放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2、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质、低效产业。

3、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发散型的蛛网市场

4、农产品偏好的同一性和需求弹性小的特征会导致“消费性陷阱”和“谷贱伤农”

5、农业的外部性特征明显

10、农产品市场上为什么存在“谷贱伤农”?

答:对于农产品而言,在需求方面的弹性较小,经常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在供给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加之人们的偏好也具有同一性,因而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是有限的。即使价格下降,农产品的消费也不可能很高,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的消费已不可能提高。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下降还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因而导致“谷贱伤农”。

11、什么是税负转嫁?其条件是什么?

答: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行为的发生,可能使纳税人与负税人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条件:1商品流通的存在2课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

12、什么是林达尔均衡?其实现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收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就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两个假设前提: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从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收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第二,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掌控,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产品或劳务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边际收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收益的可能。

13、什么叫免费搭车者?如何解决免费搭车者问题?

答:免费搭车者是指那些寻求不付任何代价而又得到效益的人。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中,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免费搭车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只要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那么公共财政将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从而也就谈不上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了。

由于免费搭车者的存在,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摊的合作性融资方式不能保证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只有依靠政府部门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问题。政府部门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将征税收入转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

14、中间投票者及互投赞成票的含义。

答:中间投票者是指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中间投票者原理”认为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简单多数规则下,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会最终获胜,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的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任何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投票者须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进行投票,其中既有他们所赞成的,也有他们所反对的。如果投票者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这被称作“互投赞成票”。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以互投赞成票为特征的投票交易,大大增加了某些提案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机会。

15、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税收制度是国家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管办法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税收制度之分。其属于上层建筑范围,以法律形式规定税种设置及每个税的征税办法,确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违章处理。

16、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异同。

答:纳税人的金额未达到起征点,不纳税;超过起征点,全额纳税。纳税人的金额未达到免征额,不纳税;超过免征额,按超过部分纳税。

17、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不同级距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不同点:(1)全额累进税率是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相应的最高等级的税率课征。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征税款。(2)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累进比较急剧,特别是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分可能出现税负增加幅度超过课税对象增加幅度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税率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缓和,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18、税收中性及税收额外负担的含义。

答:税收中性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

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税收的额外负担是指税收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可分为两类:若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常或最佳决策,同时相对价格和个人行为方式随之变更,即发生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的额外负担。

19、试论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答:税收的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税水平保持均衡,它包括:“横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影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纵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衡量的标准有: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即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横向公平意味着从公共产品中获益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而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受益少的则少纳税。支付能力原则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税收。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同等的税;纵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也即,纳税能力大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

衡量纳税能力的最优标准:客观说与主观说

客观说:以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财富的表示方式:收入、消费、财产。

主观说:衡量纳税能力应以每个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如果征税使每一个人所感受的牺牲程度相同,税制就是公平的,否则就不公平。衡量效用牺牲的三种理论:均等绝对牺牲、均等比例牺牲、均等边际牺牲。

20、试论述税收的效率原则。

(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行政效率包括降低征收成本和遵从成本即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经济效率可按教材回答也可按课件回答)

答: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它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尽可能地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实现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税收的额外负担分为两方面: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负担。这两方面的额外负担,都表明经济处于无效率或低效率的状态。税收的额外负担越大,意味着税收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越大。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税收的额外收益是指税收所发挥的除筹集收入之外的调节经济的作用。增加税收额外收益的主要途径,在于重视和灵活运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即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是否以最小的税收城本取得了最大的税收收入。

21、政府预算的原则。

答: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即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

(一)公开性如前所说,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

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二)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

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三)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

中,不得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四)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但这些地

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五)年度性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

一年(365天)。

(六)法律性

22、财政体制的概念。

答:财政体制是处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在财政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从其具体的内容构成来看,主要涉及到各级政府间事权的划分、财权的划分以及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项内容。

23、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的或原因。

答:目的:纠正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外部性

原因:在分级的财政体制中,地方政府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对地方性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的种类和规模,可以有自己的决策权。因此,一个理性的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该公共物品或服务队该地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定提供的规模。

然而某些公共物品存在较强的外部性,虽然对整个社会福利来说,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地方依据自身而不是全国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决策,就必然导致某些公共物品提供的不足。这就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补充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从而纠正外部性。

24、什么是分税制?其形式有哪些?

答:分税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划分税收收入的各种制度的总称。由于税收的划分涉及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是各级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物质保证。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地划分税收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控都具有重要作用。其形式主要有:1.分税种式2.分税源式3.分税权式

25、试述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答:1.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增加和刺激总需求的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经常导致财政赤字

2.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过增

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减少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的效果。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结余。

3.中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保持总需求与总

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政策的实施则表现为财政收支在数量上基本一致。中性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对总供求产生不具倾向性的调节作用。

26、试解释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答:第一步:排队,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第二步:计算各组的坐标,确定几个点

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出洛伦茨曲线;

第四步:计算吉尼系数。

面积OABCD/面积OND

27、试作图说明无条件转移支付和不封顶配套拨款的经济效应。

款时,地方社会的预算约束线为AA`,为均衡点E1,即预算线与可能的最高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此时,公共消费或公共产品的支出为OG1,私人产品的支出为OC1, C1A单位的私人产品换来了OG1单位的公共产品。若以私人产品为单位,地方政府的无拨款下的收入为C1A单位,税率为 C1A/OA。现在,将AB单位的无条件拨款给予该辖区,则地方政府收入增为OB,预算约束线右移至BB`,新的均衡点为E2。公共支出增加了G1G2单位。可见,无条件拨款对公共支出扩张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税率也降为C2A/OA。

受补公共产品的预算约束线是AB,均衡点是E1;如果

引入配套率为BB`/OB`的配套拨款后,预算约束线移至AB`,且与无差异

曲线相切于E4。此时,受补公共产品的支出比过去增加了G1G4,私人产

品的消费增加了C1C4,如果转移支付为BB`的话,则地方政府的配套财力

为OB。由此,拨款产生了收入效应。并且拨款前的税率为C1A/OA,拨款

后的税率为C4A/OA,因为C1A/OA大于C4A/OA,税率降低,公共产品

的价格相对于私人产品来说下降了,产生替代效应。

28、试根据政府职能分工层次标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对财政职能进行划分并对其进行解释。

答: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职能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执行,而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 1.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之一:政府职能分工层次标准即如何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划分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职能。依据政府职能划分事权,是合理划分财权、税权的出发点。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地区性公共产品这一资源配置职能,应该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因为这一类产品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能了解地方居民对其的偏好。而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来提供。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即通过分配政策和手段对由于种种原

因造成的社会成员(个人、企业、地区)在收入或财富分配上的差异较大的状况进行再分配,以缩小差别,均等收入和财富,消减不公平的负担,实现社会公正。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在多级政府制度中,这一职能应主要由中央政府(联邦政府)来承担。由中央政府履行收入分配职能,就不会产生流动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所带来的任何负面影响。

29、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当政府出售债券以弥补税收损失时,具有理性预期行为特征的人就会同时认识到将来政府为了还本付息将要征收更高的税收,政府借债只是推迟了纳税。并且将来的税收通过贴现和资本化过程计算出的现值与当前的税收(举债)是相等的。那么,把支出决策建立在一生税后收入基础上和具有代际利他动机的居民将不会感到处境更佳,为了应付将来的税收负担,他们将把目前的减税收入储存起来而不是消费掉。

30、试论述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答:1.自动稳定的政策指在经济波动时财政制度中的“内在稳定器”能够自动发挥调控作用,不需要政府的任何干预行为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效果的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选择

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有针对性地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总需求的平衡和充分就业等。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财政学考试——解释与论述题(10套合集)

简释题 市场机制:能够引起某种经济运动或发挥某种经济功能的市场装置或市场系统。市场失败: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 财政职能: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客观上具有的功能,是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公众偏好表达以及在政治程序或选举过程中依据公众偏好有效选择公共商品并决定公共商品效率规模的理论。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行政管理支出:指政府为维持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劳务而安排的支出,即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等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耗费的资金总和。 税式支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是对减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的统称。 国防支出: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军费支出。其目的在于加强国防建设,建立现代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保障领土完整.安全和主权不受侵犯。 事业支出: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社会性支出:是政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平而提供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如科教文卫.环保和社会保障支出。 购买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如国防.行政支出和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 专项补助:又称为有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必须按规定要求运用该种资金。 公共收费: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公用设施或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向受益或管理对象收取的费用。 混合经济:是政府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综合经济模式,即“在大量私人企业从事其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政府经济行为;另外.政府还采用规章.税收.补贴等手段有意或无意补贴等手段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私人部门的行为。” 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帕累托改善:即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 “经济人”假说:经济人都是利己的,其行为动机都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但对社会财富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 功能财政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提出的财政理论。强调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而不应仅仅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 论述题 试述社会性支出的对象与方式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 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 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 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C.企 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 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 算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 一、简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稳定与发展智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二、论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2.政治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分工的复杂 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论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社会产品越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越高。二者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财政反复强调的原理就是经济决定财政。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充裕的财源。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指通过分配机制的调节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一国的分配制度又是集权还是分权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政治体制倾向于集权的,其收入规模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由于一定量的财政收入,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价格变动会引起GDP分配的变化,进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四、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财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财政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总结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P25) 答: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 1、资源配置职能,即通过公共物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收入分配的职能,①实现对收入的分配,主要是税收;②支出分配状况的调整,主要是 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 3、稳定经济的职能,在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周期性波动乃至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政 策的扩张与收缩熨平波动,减免危机。 二、简述财政支农的几种方式选择。(P82) 答:财政支农方式可以分为市场政策、直接补贴、政府公益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1)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保护性收购价格政策,来抬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均衡价格的水平上。 (2)直接补贴政策。 (3)政府公益服务。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公益服务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咨询、培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市场促销与认证服务等。 (4)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投资进行项目建设,服务于农村区域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 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的筹资来源。(P82) 答:根据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投资、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引进外资、项目融资等方式。 (一)政府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将一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投入 到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过程。 (二)国内资本融资市场。即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建设。 在国家财力不足、居民储蓄充裕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方式尤为适用。 (三)引进外资。引进外资不仅能够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方法,提高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与运用效率。 (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为某个特定的项目安排的融资。项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所有权的多元化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常见的运作方式包括BOT方式、TOT方式、ABS 方式和PPP方式。 (1)BOT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 (2)TOT方式,即移交----经营----建设 (3)ABS方式,即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4)PPP方式,即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作模式。 四、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P116) 1、税基式(起征点、免征额、税收扣除、税收庇护) 2、税率式(优惠税率) 3、税额式(减免税优惠、税收抵免、优惠退税) 4、递延式(递延纳税、加速折旧、准备金制度) 五、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P134) 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要受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的来说,这些因素是: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试题4第四单元以及答案

试题4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我国分税制把增值税划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享税 D、直接税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提供()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普通商品 D、以上物品都提供 4.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不同 B、课税对象不同 C、纳税环节不同 D、税率不同 5.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于() A、承购包销方式 B、委托出售方式 C、公募招标方式 D、行政分配方式 6.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 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7.对于负外部性大的产品,政府应() A、不征税 B、少征税 C、多征税 D、鼓励 8.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A、各级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财政部门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增量预算 C、复式预算 D、零基预算 10.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一国的国民收入 B、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政府机构 D、外国投资者 11.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无法确定 12.法律规定的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这说明财政预算具有() A、公开性 B、法定性 C、完整性 D、时效性 13.公债是被称为“金边债券”,其担保物为() A、国家财产 B、国家税收收入 C、公债投资的项目 D、国家和政府的信誉 14.某商品所负担的流转税全部由消费者负担,据此可以判断税负发生了()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5.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社会抚恤 16.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是:() 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个人 17.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选择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时,以备选项目的()为选择标准。 A、成本最小 B、效益最大 C、净效益最大 D、损失最小 18.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是()所得税制。 A、分类 B、综合 C、分类综合 D、其它

财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P25) 答: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 1、资源配置职能,即通过公共物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收入分配的职能,①实现对收入的分配,主要是税收;②支出分配状况的调整,主要是 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 3、稳定经济的职能,在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周期性波动乃至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政 策的扩张与收缩熨平波动,减免危机。 二、简述财政支农的几种方式选择。(P82) 答:财政支农方式可以分为市场政策、直接补贴、政府公益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1)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保护性收购价格政策,来抬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均衡价格的水平上。 (2)直接补贴政策。 (3)政府公益服务。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公益服务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咨询、培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市场促销与认证服务等。 (4)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投资进行项目建设,服务于农村区域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 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的筹资来源。(P82) 答:根据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投资、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引进外资、项目融资等方式。 (一)政府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将一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投入 到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过程。 (二)国内资本融资市场。即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建设。 在国家财力不足、居民储蓄充裕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方式尤为适用。 (三)引进外资。引进外资不仅能够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方法,提高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与运用效率。 (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为某个特定的项目安排的融资。项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所有权的多元化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常见的运作方式包括BOT方式、TOT方式、ABS 方式和PPP方式。 (1)BOT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 (2)TOT方式,即移交----经营----建设 (3)ABS方式,即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4)PPP方式,即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作模式。 四、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P116) 1、税基式(起征点、免征额、税收扣除、税收庇护) 2、税率式(优惠税率) 3、税额式(减免税优惠、税收抵免、优惠退税) 4、递延式(递延纳税、加速折旧、准备金制度) 五、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P134) 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要受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的来说,这些因素是:(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再分配政策力度越大,财政收入规模就越大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