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④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⑤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2、复指代词,表示前后是同一事物,可译为“这”“这样的”。

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③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④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②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句子时省略不译。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⑥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④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四)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

例: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

③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满井游记》)

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二、【其】

(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例: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②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

③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⑤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⑥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2、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或“他们的(它们的)”。

例: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口技》)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④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⑤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这种”“那个”“那些”之类的词。

例: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④以勉其.学者也。(宋·曾巩《墨池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二)语气词:

1、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2、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大概”。

例:①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3、表示加强语气,可加强命令、祈使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要”“又能”

等。

例:①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助词:

1、形容词词头,放在形容词前面,起强调程度的作用,可译为“地”。

例: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伤仲永》)

2、调节音节,可不译。

例: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以】

(一)动词:认为,以为。

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②臣之妻私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二)与“为”构成“以为”、“以……为……”,可译成“认为”、“把……当作……”。

例:①或以为

..死,或以为

..亡。(《陈涉世家》)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③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三)副词:

1、与“可”连用,表示“能够”。

例:可以

..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2、同“已”,已经。

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介词:

1、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方式、方法等,译为“把”、“拿”、“用”。

例: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宫中之事,悉以.咨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惧,投以.骨。(《狼》)

④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凭借”、“依靠”、“按照”、“根据”。

例: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

例: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4、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

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②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

5、由,从。

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五)连词:

1、相当于“而”,表示修饰。

例: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④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2、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①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②河曲智叟无以.应。(《愚公移山》)

③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于”。

例: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四、【于】

(一)介词:

1、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到”、“从”。

例: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⑦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⑧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庄子〉故事两则》)

⑨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⑩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给”等。

例: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④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⑤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介词,可译为“和”、“与”、“跟”、“同”。

例: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4、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5、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6、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例:受制于.人。

(二)连词,与“至”合用组成复音虚词“至于”,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例:①至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②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③至于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三)连词,与“是”合用组成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

语也这样用。

例: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惠子相梁》)

2、“于是”是两个词,介词“于”可译为“在”“从”,“是”是代词,“这”、“此”、“这时”。

例: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惠子相梁》)

五、【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相当于“而

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③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2、表示顺承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

“接着”等,或不译。

例: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史记·陈涉世家》)

⑤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转折关系,可连接词语也可连接分句,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译作“但是”、

“可是”、“然而”、“却”等。

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隆中对》)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4、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例: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①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④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⑥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6、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

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二)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例:①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三)跟其他词构成复音虚词:

1、时间副词词尾,与“已”、“既”或“俄”合用,组成“已而”、“既而”、“俄而”,表示时

间,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①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②既而

..儿醒,大啼。(《口技》)

③既而

..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

④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2、“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表示仅止于此,可译为“罢了”。

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②城市依稀而已

..。(《山市》)

③湖上影子,……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4、“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六、【为】

(一)名词,做法,行为。读作wéi。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动词。读作wéi。

1、动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例:①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④此为.何若人?(《公输》)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⑦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2、动词,做,表示动作行为,根据句义也可译为“雕刻”、“修建”、“制造”、“吟诵”等。

例: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④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⑤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⑥身长八尺,好为.《梁父吟》。(《隆中对》)

3、动词,成为,形成,变成。

例: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②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③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记》)

④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4、动词,担任,充当(后面多为官职或职务)。

例: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③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陈涉世家》)

④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⑤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5、动词,说,以为,认为。或者与“以”连用,可译为“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②或以为

..亡。(《陈涉世家》)

..死,或以为

6、动词,作为,当作,或与“以”合用,相当于“把……当作……”。

例: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②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童趣》)(三)介词。读作wèi。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墨子·公输》)

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唐·白居易《观刈麦》)

⑤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念。(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等。

例: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⑤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4、与“所”连用,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译作“被”。读作wéi。

例:①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满井游记》)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③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四)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例: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语气词,与“焉”合用,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读作wéi。

例: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七、【则】

(一)副词:

1、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意思是“就是”。

例: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2、那么。

例: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④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⑤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

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却”、“反倒”。

例: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表示对比关系,用在两个平行并列或对比对照的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介词,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二)语气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然胡不已乎.?(《公输》)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3、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吧”。

例: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②足下事皆成,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三)助词,形容词词尾或副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或者不译。

例: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②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③悠悠乎.与灏气俱。(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形容词,对的,正确,合理。

例: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二)代词,这样,如此。

例:①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隆中对》)

②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③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三)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然而”。

例: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③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④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御之器……(《墨子·公输》)

⑤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四)助词:

1、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译作“……的”、“……地”、“……的样子”。

例: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②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③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④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⑤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⑥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2、用于句尾,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好像……

的样子”。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五)与其他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1、“然后”,表承接,可译为“这样以后”“这以后才”。

例:①世有伯乐,然后

..有千里马。(《马说》)

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

..施行……(《出师表》)

2、“然则”,表顺承或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既然如此,那么……”或“虽然如此,那

么……”

例:①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②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3、“然而”,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这样,可是……”。

例:①然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②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十、【乃】

(一)副词:

1、表示对事物的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本来是”、“实在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连词,表示时间紧相衔接,可译为“于是,就”。

例: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③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④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⑤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意料不到的语气,可译为“居然”“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才。

例: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③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意思是“你”,“你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十一、【者】

(一)指示代词:

“者”是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单独使用,通常是附着在其他词或者短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结构”,再做句子成分。

1、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包括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意思是“……的”

“……的人(或事物)”。

例: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⑤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⑦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

⑧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山市》)

⑨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⑩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2、附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者几样东西。

例:①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附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表示某一段时间,可译为“……的时候”,或者译为适当的时间词

或短语。

例: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②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共工怒触不周山》)

③向者不知虚实,故败。(《诸葛亮七擒孟获》)

(二)助词:

1、用于主语后,表示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例: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③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④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唐雎不辱使命》)

2、用在假设或因果复句中,表示停顿,引出原因、解释等,可译为“……的原因”。

例: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④吴儿善泅者.数百。(《观潮》)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三)与“也”“乎”“矣”合用,形成复音虚词“者也”、“者乎”、“者矣”,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例: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

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④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⑤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十二、【与】

(一)动词:

1、参与,此指欣赏。读作yù。

例: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给、给予。读作yǔ。

例: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④与.朱元思书。

(二)副词:全,都。读作yǔ。

例: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三)介词,和、跟、同。读作yǔ。

例: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

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孙权劝学》)

⑤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例: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通“欤”,吗,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读作yú。

例: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六)固定结构:“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①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而复问其妾曰:“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盖】

(一)连词,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原来是”。

例: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童趣》)

(二)句首表示推测的语气词,可译为“大概是”、“大约是”。

例: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三)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原因,可译为“是因为”。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四)副词,大概。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四、【若】

(一)动词:

1、比得上。“不若”“未若”的意思是“比不上”。

例: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④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2、像,似。

例: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民歌《木兰诗》)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⑤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三)连词:

1、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②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出师表》)

2、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像那”。如:“若夫”、“至若”。

例: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十五、【夫】

(一)名词:读作fū

1、成年男子。

例:①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丈夫,女子的配偶。

例:①未几,夫.齁声起。(《口技》)

②其夫.呓语。(《口技》)③夫.唱妇随。

3、旧指服劳役或者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如“渔夫”、“农夫”、“樵夫”、“马夫”等。

例: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二)代词:这,那。读作fú

例: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庄子〉故事两则》)

(三)句首发语词,无义,引发议论或对某件事进行判断。读作fú

例:①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睢不辱使命》)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四)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感叹。

例: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十六、【且】

(一)副词:

1、表动作行为将要发生,意思是“将”、“将要”。

例: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唐·柳宗元《黔之驴》)

2、表示约略估计,意思是“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3、表示暂时的情态,意思是“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杜甫《石壕吏》)

4、表示转折,意思是“却”。

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二)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也可以与“既”组成“既……且……”结构,意

思是“既……又……”;“且……且……”意思是“又……又……”“一边……一边……”。

例:①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②既.高且.大。③且.走且.说 / 且.战且.退。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例: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3、表示让步关系,意思是“尚且”、“还”,先退一步,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推进一层,下文

常用“何况”、“况”来表示呼应。

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伤仲永》)

③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千金市骨》)

④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战国策·燕策·千金市骨》)

4、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七、【焉】

(一)代词:

1、相当于“之”。可译为“他”“这件事”。

例:①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②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伤仲永》)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例: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可译为“啊”、“呢”。

例: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兼词,相当于“于之”,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

“在那里”“到那里”。

例: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③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陷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十八、【故】

(一)名词:

1、原因,缘故。

例: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③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2、从前,以前。

例: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二)形容词:旧的、老的、过去的、原来的。“故人”指“老朋友”,“故园”指“家乡”。

例: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②故人

..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故园

..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

(三)副词:故意、存心、特意。

例:①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初中三年各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帮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仅供参考!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 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姓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②技盖至此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综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ú)、卬(áng)朕(zh èn)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 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第二人称:汝、女(rú)尔(ěr)、若、乃 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你”,表 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第三人称:之、其、彼、伊(yī)、渠、厥 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它们)”;用作定语时, 译为“他的、他们的”。 二、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此、是、斯、兹(zī)、之、夫 说明: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种”。 远指代词:彼、其、夫 说明: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里、那个、那些”。 虚指代词:或、某

说明:虚指是有所指,但所指的对象并不确定。“或” 可译为“有的、有人”。 无指代词:莫、毋(wú)、无 说明:“莫、毋、无”在句中用作主语,表示“没有人、 没有东西”的意思时,就是无指代词。 旁指代词:他 说明:旁指是表示“别的、旁的”的意思。 三、疑问代词 问人:谁、孰 说明:问人的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或 “哪一个”。 问事物:何、曷(hé) 说明: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 问处所、情况或原因:安、焉、奚(xī)、胡、恶(wū)、盍(hé)、乌(wū)、何 说明:问处所、情况或原因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 里、怎么、什么、为什么”。 四、程度副词 表轻度:稍(今译“稍微”)、略(今译“略微、几乎”)、少(今译“稍微”)、颇(今译“略微”) 表比较:益(今译“越、更加”)、弥(今译“越”)、 愈(今译“更加”)、尤(今译“更加”)、更(今译“更加”)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讲解学习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 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峥嵘、崔嵬cuī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或递进,或修饰,有争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或递进,有争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溪深而鱼肥。溪水深,鱼儿肥;(或因果,有争议) 泉香而酒洌;泉水清,酒水甜;(或因果,有争议) 起坐而喧哗者,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 言和而色夷。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而死于安乐也。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 ②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 word可编辑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杀之以应陈涉。二世杀之。楚人怜之。陈胜佐之。长跪而谢之曰。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例:肉食者谋之。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 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禽兽之变诈。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复立楚国之社稷。五十里之地。皆布衣之士也。用武之国。天府之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天子之怒。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注:此处作实词 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虫草为林。以君为长者。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屠惧,投以骨。以大易小。今吾用十倍之地。咨臣以当世之事。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译为:根据,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余船以次俱进。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扶苏以数谏故。臣是以无请也。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整理 故1、<形> 旧,原来。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名> 原因,缘故。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公输》:“楚王问其故。”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副> 故意,特意。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4、<连> 所以,因此。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及1、<介> 到了……时候,等到。 《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2、<介> 到,至。 《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动> 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连> 和,与。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乃1、<代> 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 2、<副> 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曹刿论战》:“乃入见。” 《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副> 才,这才。 《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4、<副> 竟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动> 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其1、<代> 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的”。 《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1.<动> 认为,以为。 《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山市》:“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童趣》:“徐喷以烟”。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童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文言虚词“其”用法归纳

TAG:文言字词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虚词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并且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因此华语网网络东方语言编辑部针对常见虚词,制作了一份文言虚词资料。本文是。(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逻辑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 TAG:文言字词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实用文档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一、“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 E.以弱为强——(以: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以彰其咎 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 H、以激怒其众

I、以知天地之广大 J、将以攻宋 K、杀之以应陈涉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②面山而居。 ③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学而不思则罔 (三)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三、“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一、“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 E.以弱为强——(以: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以彰其咎 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 H、以激怒其众 I、以知天地之广大 J、将以攻宋 K、杀之以应陈涉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