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全国农业专业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全国农业专业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全国农业专业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全国农业专业

附件4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

发布日期:2010-12-10

《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ir Use and Zoning)

二、总学时

40学时(2学分)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的主干课程。课程以我国的农业资源为主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介绍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分布、利用特征,探讨我国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策略与措施。课程结构由整体到个体,然后再综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区划、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和方法,以及我国农业资源特点与分区概况。第二部分为各论,分别介绍我国各类农业资源的状况、特征、分布与分区,分析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对策与技术措施。第三部分为讨论,根据我国农业资源区划与利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分专题分别讨论问题的起源、现状与对策。

四、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我国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壤、农业养分、土地、水、气候、农业废弃物、生物等)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及利用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掌握农业资源区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专题讨论和自学。整个课程将各类农业资源及其利用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理论,从整体和有机联系的角度去分析农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通过讲授和学习,研究

生应该掌握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利用区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了解世界及我国的农业资源特点和分区概况。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目前主要农业资源的分布特征、存量,熟悉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区域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新问题及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农业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资源及农业资源的概念

二、农业资源的特性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世界农业资源概况(包括中国的农业资源概况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和比较)

一、土壤和农业养分资源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四、气候资源

五、生物资源

六、全球农业资源问题与对策

第三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论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涵义

三、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

五、农业资源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农业资源区划概论

第一节农业资源区划的基本概念

一、农业区划与农业资源区划

二、农业资源区划的意义和作用

三、农业资源区划的内容和方法

四、国内外农业资源区划概况

第二节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特点

二、农业分区的依据

三、综合农业区概述

第三节中国农业资源区划要览

一、农业资源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二、农业资源区划的指标体系

三、农业资源分区概述

第四节农业资源区划数据库建设

一、农业资源区划数据库建设概述

二、农业资源区划数据库应用

第三章土壤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土壤资源利用分区及特点

第三节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实践、问题与对策:如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壤改良)

第四章农业养分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农业养分资源概述

第二节我国农业养分资源分布及特征

第三节农业养分可持续利用(理论、实践、问题与对策:肥料利用率、新型肥料、现代作物施肥理论与技术)

第五章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特点

第二节中国土地利用分区

第三节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对策:如耕地保护问题、荒漠化防治)

第六章气候资源区划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气候资源概述

第二节主要灾害性天气

第三节气候区划

第四节农业气候区划与气候资源利用(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水资源区划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农业水利区划

第三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对策:如节水农业、水土保持)第八章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第一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概述

第二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

第三节循环经济与农业废弃物利用

第四节农业环境保护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

第九章生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植物资源

一、主要农作物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二、森林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三、草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第二节动物资源

一、畜禽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二、水产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第三节微生物资源(分布、区划与利用)

第十章我国农业资源区划与利用中的若干问题

分专题分别讨论问题的起源、现状与对策。可根据区域特征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下列若干专题,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

专题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二耕地保护

专题三节水农业

专题四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专题五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专题六农业资源信息化

专题七荒漠化防治

专题八农业资源区划与农业资源利用法制建设

专题九全球变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七、考核方式

考试(60%)和课堂讨论(40%)相结合

八、主要参考书目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张巧玲主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测绘出版社和工商出版社,1987

席承藩(主编),中国土壤。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熊毅,李庆逵主编,中国土壤(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黄文秀等,农业自然资源。科学出版社,2001

王秋兵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0

沈善敏主编,中国土壤肥力。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唐华俊主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农业出版社,1997

左强,李品芳主编,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Driessen, P. M., and N. T. Konijn. 1992. Land-use Systems Analysis. 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geningen.

Jenny, H. 1983, The Soil Resource –Origin and Behavior.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中国农资QQ群

中国农资QQ群 22474831 肥料交流群 22059763 中国蔬菜种子信息交流 21813303 中国农药推广协会 21190929 中国蔬菜基地 20590975 中国农药人精华群 61424464 中国农药原药群2 19513311 中国农药原药群1 21204486 中农资连锁高峰论坛 18814409 化肥友人 32373350 农资行业研讨 18799992 中国化肥信息论坛三18662987 山东种子精英群聊 18505131 东北化肥大市场(一) 18355076 农药经销商咨询群 18243471 蔬菜种子种苗18240835 中国化肥群 18199804 种子农药交流群 17378977 蔬菜种子 16563446 中国农资销售16171369 中国农药推广群

15808118 中国农药销售论坛 15784712 农药联盟 14966254 农业资讯网 14902780 石家庄绿丰化工 14698881 农业生物科技网 232763 农药化肥人1 233046 农药化肥人 3056155 东北农资之家4556563 厂家经销交流空间 4889335 农资商会 5569124 QQ群5791557 保创塑业 6344824 中国农资界精英 6402120 慧聪网、农药、化肥6789635 农药、肥料、专用 7092039 河北农资群2 7528418 ☆农资营销☆ 8153502 吉林种业(2)群 45209980 河北金城信农业 11154988 华北化肥信息交流 12906296 中国农药 23989543 山东农资人论坛 24325644 191BBS种子群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结课论文 学院:农学院 年级:作物2010级 姓名:孔繁明

中国农业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农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和主要的物质基础,又是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农用土地、农用水源、气候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等。中国农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00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资源少,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目前已有13亿人,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1]气候资源类型丰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由此可见,中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对策。关键词:农业资源中国现状分析对策 正文: 21世纪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粮食供应的不断紧张,尤其是中国,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加大,农业资源已经迅速接近承载力的上限,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每人拥有的草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每人拥有的林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人拥有的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4。以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支撑22%世界总人口,并且.保持人均400kg的粮食数量,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

1.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3] ,但就态势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资源严重不足,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污染已构成投入的瓶颈”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2220方,虽属轻度缺水,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占中国人口1/2,也是粮食主产区的北方人均水资源只有900方,属于重度缺水。中国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大。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水资源只占中国总量的14.4%,而且旱灾频繁,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造成涝灾。1991年以来,中国耕地每年干旱受灾面积约2700万hm2,由此而减产粮食2800万t [4] 。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的缺乏问题,国家从2002年投巨资开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但在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中,应注意防止沿线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可能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长江的第一份“体检报告”,2007 年长江干流岸边污染达 600 公里,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2004年三峡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水华”19起,2006年仅2~3月份累计发生10余起,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5] 。究其原因是,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cm/s,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报告称,三峡库区的源包括点源、面源和流动源。其中面污染源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占到总体污染的60%~

枣庄农业资源区划

枣庄农业资源区划 1、地貌特征: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带,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较多。山丘、平原、洼地此起彼伏,整个地形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地貌类型由北向南呈横向双波型。东北部为全市地势最高,地形最复杂的群山丘陵区,群山向外是滕、薛、枣一片海拔为100上下的山前平原。往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起向西至薛城附近又隆起东西走向的带状山脉。再往南又是海拔100米上下的山前缓平地。西部滨湖及南部沿运地区为海拔30—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枣庄共分为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洼地三种农业地貌类型,三种地貌类型的大体比例是二洼三平五山丘。 2、土壤类型及分布:枣庄市土壤多属于历史悠久的农业土壤。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1)棕壤土类:全市各区(市)均有分布,以北部和中部的丘陵地带较多,与褐土土类成复区分布。棕壤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5.17%,居第二位,该土类肥力一般较低,供肥性好,保肥性差,其缓平地带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部位较高地带宜作花生、地瓜、小杂粮等。(2)褐土土类:全市各区(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的山体上及山体周围山间谷地,山前倾斜平原上,缓岗及低洼地片的周围亦有分布,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8.93%,是我市主要土壤类型,居第一位。褐土区一般水源较缺,易受干旱威胁,耕层较浅,犁底层坚硬,适宜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梁、棉花、黄烟及其他小杂粮等。(3)砂姜黑土类:是我市第四位土类,其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2.71%,主要分布在滨湖沿运(河)地势平洼地上以及北部山区洪积扇缘的低洼地带。(4)潮土土类:全市潮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2.75%,居第三位。除峄城区外,其他区(市)均有分布,以滕州西部平原分布较广。潮土依水傍河,水资源条件优越,地势一般较平坦,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精种高产区。(5)水稻土土类:我市水稻土较少,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44%,主要分布在滕州西部濒湖平洼地及台儿庄区运河东段两岸的平洼地上。 3、农业气候资源: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其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热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风,秋旱少雨。全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为52.3×108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地理分布不均匀,一般南部少于北部,平原洼地少于山 丘地带。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一般在2300~2500小时之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2~58%。累计平均气温13.2~14.2℃,年气温日较差一般为11~13℃。我市≥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4800~5200℃,≥1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4300~4700℃,≥2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2700~3000℃。全市无霜期在190~215天之间,光热条件基本能保证一年两熟。我市降水年平均为815.8毫米。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雨季与高温期基本一致,对喜温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农资集团及子公司简介

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以“天下第一潮”闻名的钱塘江畔,公司前身是始创于1952年的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99年整体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现注册 资本改成6.509亿元,控股子公司12家,员工3000余人。 集团坚持“集团有限多元化、子公司经营专业化”发展战略,立足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业务,抓住国民经济发展热点,努力开拓、不断创新,介入相关开拓性业务,已初步形成农资、房地产、塑化、汽车等主营业务板块,相关业务在行业或区域内取得了领先地位,企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级农资企业首位。2010年集团销售额逾225亿元,进出口总额 3.13亿美元,汇总利润6.6亿元,年末总资产106.88亿元,净资产28.58亿元。主要商品销售数量: 化肥362万吨、塑化原料71万吨、汽车2万余辆。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集团将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改制先发优势,追求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并坚持以资源基地和网络建设为中心,加强与有关合作单位的战略合作,打造诚信者的合作联盟,努力培育成为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 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是浙江农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主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年销售规模约70亿元。 公司以连锁经营为手段,以“惠多利”为统一品牌,在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山东、辽宁、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等省设立了十多个省级区域公司及3000多家各类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并在上海、 宁波、连云港、青岛、湛江、赤湾、满洲里等七大进口化肥口岸设有办事处。公司在浙江省内实施的“惠多利农资连锁项目”是浙江省供销社和浙江农资集团为农服务的重点项目。 公司十分重视货源基地建设。与镇海炼化、中海化学、巨化股份、灵谷化工、盐湖钾肥、以色列化工、俄罗斯钾肥等国内外知名农资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货源合作关系。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先后在浙江龙游、安徽宿州、山东菏泽、广西防城港等地积极开展测土配方项目,开发出了水稻、油菜、竹笋等多种作物专用肥料,目前推广应用面积已达到了100多 万亩,正逐步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系统。 公司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通过下乡培训、田间指导、技术咨询等形式,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帮助解决农民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公司开通了免费农技服务热线(800-8571776),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解答有关农资商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 2006年,“惠多利”被评为“中国农资行业最具价值品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 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空1行 摘 要 【目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 【方法】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 成为业务化运 行的主要数据源。为此,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锦市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2)对神经网络分类的结……;(3)选取关键水稻物……,【结论】……。(字数不少于350字) 关键词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关键词3-8个) 空2行 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1]和土地变化科学[2] 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 本文选择□□□□□□□□□□□□□□□研究区 Email: yangp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14607422.html, 。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五宋体 小五黑体 小五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号黑体,顶格 四号黑体,上、下各空半行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宋体,居中

长寿区农业资源与区划

农业资源与区划 地理位置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主城区东部,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距重庆市主城区50千米。东北邻垫江县,东南接涪陵区,西北靠四川省邻水县,西南与渝北区接壤。位于东经106°49′22″-107°27′30″,北纬29°43′-30°12′30″之间。东西宽57.50千米,南北长56.56千米。全区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千米。自然状况长寿区地质构造属压应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形为主,具有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斜纵横张烈隙发育的特征。地域地貌受构造控制明显,山体走向与构造形迹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背斜构成条状中低山岭,向斜构成宽缓开阔的槽谷丘陵,岭谷之间构成平行岭谷地貌景观。全境山区占18%,深丘占35%,浅丘占42%,江湖水面占5%。海拔多在300米以上,大堡至复元长江水面海拔154米。山脉为锯齿状,以明月山为大,其支脉支峰分布较广,主峰白云山海拔1034米,为全区最高峰。黄草山、铜锣山和五堡山,是境内主要山脉。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龙溪河、桃花溪河、大洪河、御临河等。2010年全区林地面积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 气候特征长寿区划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常年平均气温17.68℃,最高20.4℃,最低16.7℃,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极端最低温0℃,曾有日极端最高温44℃和日极端最低温-6.1℃出现。常年降水量1162.7毫米,最高降水量1457.7毫米,最少降水量83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96.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春79%,夏77%,秋、冬83%。常年平均无霜期360天,最长365天,最短349天。风向多北北东、少西西南。 行政区划长寿区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幅员面积1423.6平方公里。2010年长寿区辖4个街道,14个镇。即: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长寿湖镇、云台镇、葛兰镇、但渡镇、邻封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石堰镇、新市镇、八颗镇、洪湖镇、万顺镇。共设223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 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白族、藏族、彝族、傣族、土家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2010年末全区总人口352747户,902112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22人,比上年减少48207人,城镇人口275990人,比上年增加49312人。人口出生率为14.15‰,死亡率为11.87‰,自然增长率为2.28‰。 农业资源 (一)植物资源: 长寿有丰富的粮、油、麻、桑、茶、菜、果、药、竹、木等野生和栽培植物资源。粮食作物有3科11种300个品种品系,油料作物有7科12种以油菜为主,木本油料植物3科4种,桑树6种,茶叶5种,蔬菜12科15种,榨菜23种。果树12科154种,其中唐时荔枝誉高,今沙田柚、夏橙、脐橙、锦橙最名。经济林木有漆树、棕树、蒲树、白腊、花椒等多种树,风景名贵树有银杏、水杉、月桂、黄桷树等。 (二)动物资源: 长寿区动物资源丰富,有原生动物116种,腔肠动物2种,扁形动物12种,原腔动物17种,环节动物12种,软体动物8种,节肢动物106科368种,脊椎动物218种。动物资源中,一类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三类保护动物有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6种。畜禽等资源种类繁多,以猪、牛、兔、鸡、鸭、鹅、鹑、鸽、蜂、蚕等为主。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1.农业资源包括哪些?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主要特征。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肥料资源和废弃物资源等自然资源;另外还包括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资金、技术和信息、农业旅游资源等。 光热资源较丰富,水资源不足 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有林地数量少,宜林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 草地数量多,质量较差 生物资源种类多 资源区域分布不匹配,大部分地区资源组合错位 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低 大部分地区物质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还是以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为主 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对农业生产支持和辐射不够 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与利用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耕地资源紧张 农业水资源不足 化肥资源短缺 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不断增长 农业资源质量不高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后备可开发资源潜力有限 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3.气候资源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如何综合利用太阳能。 组成因素的相互制约性和不可代替性; 时间变化的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 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开发利用的有限性和长远潜在性; 气候资源的多宜性和两重性。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通常根据太阳能的地区分布特点、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太阳能利用的技术措施等,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类和区划。 太阳能可以转换成热能、电能和生物化学能,转换过程分别称为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利用光伏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加以利用,称为光--电转换,即太阳能光电利用。接收或聚集太阳能使之转换为热能,然后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方面,是光—热转换,即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方式。 利用藻类或叶绿素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加以储存和利用,称为光—化学能转换 4、我国水资源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在农业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或节水。 我国水资源的问题: ①分布不均、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

中药资源复习题

名词解释: 资源:指世界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热、光、水、土地、动物、植物等等。 中药资源: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药应用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植物的总称。(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物资源(天然药物资源):可用于药用的物质资源。包括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 药用植物:凡是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植物的统称。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的作用: 1、用以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社会效益) 2、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均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遭到破坏,则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生态效益)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药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成分之一,而药用植物资源又是中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如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农药等均需要一些药用植物资源作为原料。故药用植物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

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1、地域性 2、分散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 4、可再生性 中药资源的再生性和可解体性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应控制可解体性,创造条件保持再生性。 5、多用性 6、国际性 7、复杂性 【第一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772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8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药用植物778种,为菊科。超过100种以上的科有33个。其中姜科植物分布于西南至东部,樟科仅分布在长江以南。 矿物药蕴藏量最大的是滑石,需要量(用量)最大的是石膏。总体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明显高于华北、东北和西北,从种类上来说,有如下规律: 西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 西南区和中南区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50%~60%,平均每省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为3000~4000种,最多的云南省达5050种 (一)西南区 1、云南 特有种有:五裂黄连、滇芎、滇芹、滇重楼

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结束、寡占格局已经形成的发达国家中,仍不乏通过产品扩张、区域扩张实现成长战胜周期的农资企业。相较之下,尽管中国农资行业普及率、集中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却依然呈现出相对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究其原因,分散的下游格局压制了行业成长属性。 农资,即农用物资,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物质资料,包括种子、饲料、农机、化肥、农药等。农资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料,下游为农产品,大宗原料价格周期、下游农产品生产周期、以及农资行业自身投资回报周期等因素,导致农资行业本身具备一定周期特征。 图表1:农资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料,下游为农产品 参考发达国家,农资行业普遍呈寡头垄断格局。这一方面是因为农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高额的研发投入需求使得行业具备规模经济特征;另一方面,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材料,通过规模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产销良性循环,强者恒强。 尽管农资行业具备一定周期特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结束、寡占格局已形成的发达国家中,仍不乏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的农资行业龙头公司。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各农资子行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两千亿元以上。同时,中国农业

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各农资子行业的普及率相对不足、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龙头的成长空间较大。 种子:约500亿元市场空间, 饲料:约8000亿元市场空间, 农机:约3000亿元市场空间, 化肥:约7000亿元市场空间, 农药:约1000亿元市场空间, 中国农药企业再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如下困境: (一) 市场拓展乏力 首先,制造商研发能力弱,企业规模小,复配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弱。 企业有好的产品,为何也不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何产品在甲地成功,在乙地却失败。不知道市场什么产品好销?某地需要何种农药?竞争对手采用了怎样新的营销方式?准经销商的信誉如何?对于这些企业必须了解的情况,由于企业资讯力的缺乏,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必然会直接导致市场开拓的失败和经销商选择的错误。失败给企业造成损失后,使企业越发缩手缩脚,举步维艰。市场开拓乏力也就毫不足怪。 (二)市场窜货严重: 主要表现如下:有的经销商配货销售,实行拉郎配,不在意价格差,甚至高价进低价出,以带动其它品牌农药的销售;有的厂家在同一区域只设一个经销点,非网点单位不供货,一旦网点销售形势看好,非网点单位为了生存,从外地购买带货销售或换货,而厂家对同一地区的网点单位与非网点单位的关系协调不力;营销网络中的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者即将过期产品,扰乱了价格体系;有的经销商将假冒伪劣产品与正规渠道的产品混在一起销售,掠夺合法产品的市场份额,或者直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倾销,打击了其它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 (三)销售问题: 1、发货不畅,回款率低: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制约,结果销售越多,反而赚钱更少,企业到年底赚了一大堆库存。回款率低,使应收款居高不下。 2、销售费用过大:缺乏必要的预算系统,使得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运输费用、广告费用不能有效控制。导致企业销售费用过大,使得利润降低,乃至亏损,造成越卖越赔的被动局面。 3、销售业绩下滑:企业在销售手段上以人员推销为主,销售结果不如人意。在消费者方面,农民用药水平不高,企业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使得销售业绩逐步下滑。企业产品,在质量,功效和性能上,没有自己的优势。缺乏产品系列,无市场所需的新产品,自然使销售迟缓乃至下滑。由于市场淡旺季节性明显,市场操作难度大,都直接导致了业绩下滑。 4、渠道关系:销售渠道是指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顺利地传递到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相互联系的组织和经营机构。包括企业自设的销售机构,批发商、代理商、中介机构和零售商等。 传统的农药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形的体制。其组成结构是金字塔形。即总经销商(总代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产品由高级向低级,逐层流动,最终通过零售门店把产品分配到消费者手中。这种销售渠道的最大的弊端在于:渠道过长,环节过多,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成员困难。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文中摘要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耕地、淡水、资金、劳动力、国际市场、化肥、农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约束, 及其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降低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发展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科技创新 一、引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它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消耗资源和利用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第一大国, 既是食物生产大国, 又是食物消费大国; 既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任务, 又面临适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降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难题。中国农业对资源的消费和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 中国农业的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蔓延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重要方面,是造成水土资源破坏的根本原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约为116万平方千米[1],“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为36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7.2%,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9.9%。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约162万平方千米,中度为80万平方千米,重度为43万平方千米,剧烈为38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 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 的2. 25% 左右, 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另外,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近十几年来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风蚀活动和水蚀是引起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还有盐渍化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荒漠化。[1]虽然检测显示,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四章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系:农学园艺系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第四章水资源概述 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概念: 1、《不列颠百科全书》: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一切心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1988年: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对某地对三会的需求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都属于水资源的范畴。 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开发利用的那些水体中逐年可以得到恢复补充的水量。 水资源:地表水 地下水 天然降水 二、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而水中97%以上的为海洋咸水,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且淡水中的77.2%是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河流、湖泊仅占0.36%,人类直接利用的0.3%。 三、水资源特性 1.循环性 2.量的有限性和质的不可替代性 有限性:地球水总量的恒定不变,决定其数量的有限,既不是无限的; 一定历史条件下,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3.分布的不均匀性: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少雨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在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例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 4.多用性:利用内容与利用形式的多种多样 四、水资源的功能 1、水具有巨大的溶解能力,使之成为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各种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迁移、供给和积累的最好天然载体。 2、水具有巨大的热容、汽化热和溶解热,使它在相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和恒定过程,市水从其它物体表面蒸发和蒸腾时,能带走或供给大量的热量,调节生物体和大气的温度,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种植期和成熟期,防止冻害等。 3.水在岩石中、成土母质中和土壤中冻结和溶解,加速其风化过程,并促进土壤中气体和液体的交换、营养元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4.水在整个地球上循环运动,不仅使能量传输和热量平衡得以实现,同时市水的自我净化顺利进行。 五、水资源利用的形式和种类 1.农业用水:农业是整个水资源需求中消耗水量最多的部门。 农业用水比例:世界平均70%,中国88.2%,美国48.7%,日本65.1% 2.工业用水:原料用水:1% 冷却用水:50% 空调用水:3% 锅炉用水: 工艺用水:30% 冲洗用水:

农资批发网:中国农资电商平台排名,网上农资电商平台哪家比较好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经济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很多企业把目光转向农村,让农村人接触电商,将农产品和城市用品结合。因此形成了一个新兴行业,即“农资电商”。 现在无论是随着交通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资流通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力。传统的模式还是代理商层层压货,十天半个月下乡送货,造成了很大的人力成本,效率也非常的低下。 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而本身就基于农村发展的农资行业,如农药、化肥、种子等更是发展潜力无限。农资属于生产支出,是刚性需求每年,农民在农资上所耗费的费用占了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并且随着农资价格的增长,农资在走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如果当时能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并且解决运输渠道问题,那么,必定能抢占农村市场。传统的农资销售渠道繁杂分散、流通不便,农资行业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 中国目前排名比较有名的农资电商,大概有以下几家。 1、抢农资网。 抢农资网,是淄博镰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了(的)专业从事农药(资)B2B2C的(农资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互联网赋能,减少农资流通环节,降低农资流通成本,通过互联网+农资,联通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商和终端农户,提高行业效率,促进农资行业正品,低价,便捷的流通环境。淄博镰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应时代的发展,于2016年成立了专业从事农药B2B2C(所谓的 B2B2C是指Businessr to Business to Consumer的缩写,意思是:商家对商家,商家对消费者,是新时代电子复合商务模式商)的电子商务平台,旨在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我们专业的服务,为广大农药企业、经销商和农户建立一个快捷、便利、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 2、社淘。 社淘隶属芝麻开门(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互联网+农业的全渠道综合性农产品电商平台,利用自身的互联网技术优势,融合各地优质农产品,在村镇服务网点、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之间搭建一条“直达高铁”,是把“洋货”快速输送到农村,再把“土货”直供到城市的全渠道电商平台。 3、惠农网 惠农网由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B2B网站,该平台主要以B2B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服务,为农产品提供供销渠道。 4、乐村淘 乐村淘商城专注于农村电商平台,销售各种特色农产品、农用工具、家居百货、电器数码、服装服饰等优质商品农村电商网上购物、正品低价,物流直达村镇! 5、中国农产品网 中国农产品网是专业服务于全国农业企业(经济主体)、提供农副产品(含农资、农机类产品)网上展销、自由交易和团购的农业B2B电子商务网站

2013 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

简讯: 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 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于9月13~17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参加本次年会的有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刘北桦副司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副理事长、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任天志,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陈阜,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东升,农业部信息中心吴秀媛副主任,宁夏农牧厅领导高级农艺师宿文君,远道而来的美国农业部研究局高级研究员黄岩波等专家领导。 今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内容有:(1)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2)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3)农业资源信息化;(4)我国农业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等问题。王道龙理事长主持大会并为大会做报告。报告对学会2012/2013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给予好评,对未来学会的换届、培训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刘北桦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当前农业资源区划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对学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了重要指示。农业部信息中心吴秀媛副主任、美国农业部研究局(USDA-ARS)高级研究员黄岩波、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气所霍治国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就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和精准农业技术在美国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研究等在大会作了重点发言。 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55篇。在对论文初评、复评的基础上,确定本次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一等奖3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24篇(名单附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秘书长张华在会上宣布了获奖者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参加会议的包括各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农业资源区划学会、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约160多人。年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会会议,就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章程的修改、学会未来的工作等广泛征求了意见。最后王道龙为大会做了总结发言。

作者投稿模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栏目名称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谭□□1, 杨 □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510275) 空1行 要 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成为业务化运行的主要数据源。,本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面向对象分类算法的精度显著高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水稻用6月份分别高0.55%、1.37%,在8月份分别高0.62%、2.34%;(2)对神经网络分类Majority 滤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水稻分类的精度,水稻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在6 0.14%、0.5%, 在8月份分别提高1.56%、1.43%;(3)选取关键水稻物候期的遥感影像获取2.67%、3.45%;面向对象算法的水稻用户精度及生产者精度分别提高2.6%、2.48%。未来350字)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不少于5空2行 种面积的27%,而其产量则达到粮食总产量的35%[1]。与此同时,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2]和土地变化科学[3]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4]。 中分辨率遥感影像由于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成为业务化运行的主要数据源。中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包括Landsat TM/ETM+、SPOT 、CBERS-1/2 CCD 、HJ-1A/1B CCD 等(表1),其分辨率主要在100m 以内,是当前最常用的水稻遥感监测数据源,其特征是卫星类型多、覆盖范围广、时间分辨率较高且时间序列较长,可实现大范围、多时 期水稻种植的长期监测。Peng 等[5]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Landsat TM 影像对丽江县包 1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李心(1973—),女,汉族,河南泌阳人,博士、教授;国家进步二等奖或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资源经济与管理。※通讯作者:杨□(1976-),男,汉族,湖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业遥感。Email: yangp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1460742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牧户行为的草地管理模式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四宋体,居中

农业资源与区划

区划: 1.农业区划:是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 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劣势、生产发展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宏观发展决策的应用科学。 2.农业自然条件区划:指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貌、地质、水文、水文 地质、土壤、植被等分别进行的区划;主要包括农业地貌区划、农业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等; 3.农业部门区划:是对农业生产部门及作物的地域分布进行的区划。它是依据各个农业生 产部门及各种作物生产的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分析评价它们对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地区分布、存在问题,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各部门、作物的生产条件,结合市场对该项产品的需求趋势,作出的部门及作物生产的发展区划。包括中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区划等。 4.资源容量临界值:指在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或劳动对象的经济系统中,经济活动对这种资 源的最高消耗量不得超过该生态系统固有调节机制可以维持的自然再生产量。过牧、过渔。 5.环境容量临界值:一方面指经济活动排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力, 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指农业生产中投入品,如农药、化肥等,经过生产周期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降解能力。 6.共享资源: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不能划定边界或归属权,从而只能由某一个社 区或集团所共同拥有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公海 7.经度地带性差异:因距海远近而引起的自东南向西北以水分条件为主的差异,反映了自然 条件的经度(海陆)地带性差异。 8.纬度地带性差异: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 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除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以垂直变化为主,属高寒气候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热量条件为主的气候变化,都呈鲜明的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北而南,可分为9个温度带。 9.垂直地带性差异:其规律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山体范围,由于地形、地貌和地势起伏等不 同而引起的热量、降水、光照等气候因子呈现的规律性差异变化。 10.典型调查: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 型的调查来认识研究总体情况的调查。 11.抽样调查:就是从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 12.定性分析分区法:是指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 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由区划研究人员运用自己拥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 13.定量分区法: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的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 区划片。 14.农业资源:是人类从事农业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既包括天然 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又包括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劳动工具、科技产品以及技术手段。 15.自然资源:是指存在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 的作为生产、生活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 16.社会资源:即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城市、工业、运输、邮电等发展状况,农业资金条件,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政策、法规、信息与管理等。 17.土地退化: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全国农业专业

附件4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教学大纲——《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 发布日期:2010-12-10 《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ir Use and Zoning) 二、总学时 40学时(2学分)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的主干课程。课程以我国的农业资源为主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介绍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分布、利用特征,探讨我国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策略与措施。课程结构由整体到个体,然后再综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区划、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和方法,以及我国农业资源特点与分区概况。第二部分为各论,分别介绍我国各类农业资源的状况、特征、分布与分区,分析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对策与技术措施。第三部分为讨论,根据我国农业资源区划与利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分专题分别讨论问题的起源、现状与对策。 四、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我国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壤、农业养分、土地、水、气候、农业废弃物、生物等)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及利用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掌握农业资源区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专题讨论和自学。整个课程将各类农业资源及其利用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理论,从整体和有机联系的角度去分析农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通过讲授和学习,研究

对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的认识理解

对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的认识理解 姓名:郭明珠年级:2012 学号:2012120078 摘要: 本文首先对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的国内外发展做出系统总结,对农业区划和农业资源利用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做出相关阐述,然后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发展的新时期特点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区划发展特点 O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ization understanding Name: GuoMingZhu Grade: 2012 Student id: 2012120078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to make,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eriod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its own views. Keyword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1发展简介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是揭示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域。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因而成为空间形态变化最明显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地区差异,大至全世界,小到一个地方,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农业区划就是这种客观的农业地域差异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 1.1国外农业区划发展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在古代,农业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不同自然条件的制约,因而出现农业的地区分异现象。近代最早比较科学地从事农业区划研究的,是俄国К.И.阿尔谢涅夫,他于1818年首次按照气候和土壤的特征,把俄罗斯分为10个“经济区”。20世纪20~30年代,欧美更多地理学家对各国、各大洲乃至全世界,广泛地进行了农业区划研究。例如1925年O.约纳森对欧洲,1926年O.E.贝克对北美,1937年J.L.卜凯对中国,先后进行过农业分区的探讨。应指出的是,В.И.列宁在1899年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1914~1915年的《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两书中,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相关理论基础。① 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农业区划工作,首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苏联多次组织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了全苏和加盟共和国的各种类型的农业区划的调查研究,制订过多种划区的原则和方案,为苏联制订远景发展计划和农冶生产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1975年由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编的《苏联全国土地自然-农业区划》即其一例,它把全苏划分为3个带、14个地带、1个地区、5个亚区。 1.2国内农业区划发展 中国领土辽阔,农业类型多样,2000多年前成书的《尚书·禹贡》是中国最早分区叙述农业的著作。1949年前只有少数学者作过全国或某一省的农业分区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配合编制国家五年计划,多次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并将其列为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成立全国和省、市、自治区农业区划委员会,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多学科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1981年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潜力、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商品基地选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等,提出了新的论点、建议和战略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和分级系统,分别阐明了10 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受食品消费升级、工业原料需求增长、人口持续增加、农村人口迁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农业资源及其农产品需求总量将呈长期刚性增长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以及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以耕地资源为代表的农业自然资源总量持续下降。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所需农业自然资源前提下,单纯依靠国内农业自然资源无法保障中国其他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应。农业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利用农业资源区划对农业进行系统分区是当前的必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