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

注解资料第一部分

可以说每一个新传播技术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境况,更进一步优化了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并使其愈加成熟,甚至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关系与莫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发明日渐成熟,所以其作用也显得越来越巨大,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杨征:传播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J] 安徽文学 2009(2)

在以技术为核心的传播环境中,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也日渐强大。人类早已远离了口口传播的年代,因此传播技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在传播理论和大众文化研究中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与大众文化被认同和传播的直接和间接的表现。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带来了文化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人类的文明与文化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杨征:传播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J] 安徽文学 2009(2)

现代传播媒介使整个人类从个体到社群都发生着激荡的震动,不管有人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人认为它使人的异化程度深化,但都说明了现代传播技术对于人类文化体系的全面介入和全面改组,尤其表现在大众传播机器制造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独特的类型--大众文化。现代传播媒介为接受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交流平台,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在现代的传播媒介技术的作用下,受众可以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意见,而创作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受众所提出的疑问作出回应和解答,现代传播技术为受众和创作者之间制造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桥梁。这样大众文化便可以更直接的传播到受众那里,同时也能够让受众自由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大众文化信息,让受众快速的作出反馈。

杨征:传播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J] 安徽文学 2009(2)

人类传播发展的过程是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知道, 在大众传播诞生以前, 人类经历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 它使得人类的文化成果得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记录和传承, 为书籍、报刊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印刷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 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印刷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 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 并迅速成为正在萌芽中的信息经济的重要部分。人类由此进入以印刷文化为主导的历史时期。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电视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媒介特性: 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 通过影象、画面、声音、字幕等手段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 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提供者。在电视出现以前,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如果说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那么,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代理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象信息系统。”过去, 无论是

声音还是影像, 其本身都不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 电子媒介出现以后就不同了。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 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的大量复制和传播, 而且实现了它们

的历史性保存。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不仅如此, 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 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 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 记忆也比人脑更牢靠。电脑的出现, 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现代媒介的广泛使用既然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必然引起文化研究者们对它们的工具特性的文化反思。“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阐发, 为传播学的技术理论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是一种认识论的突破, 但第一位真正以此作为专题研究的是加拿大学者英尼斯。他在1950 年、1951年先后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从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 反复论证了一个基本观点: 一种新的媒介( 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 的长处, 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他把传播技术视为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基础。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广播的问世延伸了人的听觉, 电影和电视的问世延伸了人的视觉, 这与人的控制欲和全知欲望有关。技术正是利用这种欲望的多次满足达到对欲望的控制。技术在满足了人们欲望的同时, 也扩张了人们的欲望。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不同的媒介技术为人类带来不同的文化模式, 比如, 语音字母的出现把文化转变为单一、线形的模式, 从而导致了人的分裂和异化, 而印刷术的出现又带来了可复制的文化生产模式, 塑造出西方社会的机械文化。其次, 媒介技术的出现是西方理性产生的基础。没有拼音文字带来的线性思考, 没有印刷术带来的整齐划一和可重复性, 现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印刷术所代表的标准化劳动方式, 保证了工业生产的高效率。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 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会改变人类的交往模式, 观众会对这些高科技所负载的传播符号产生依赖性, 无法超离技术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后现代主义的代言人鲍德里亚认为, 传播技术具有明显的非真实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传播技术的仿真性。媒体所呈现的世界并非真正的现实, 而是现实世界的虚拟, 由于它的仿真性, 人们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它们当作现实, 从而混淆了它们和现实世界的差异。

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 2008 年第3 期( 总第43 期)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 媒介的重要性并非表现在它传播的具体内容, 而在于媒

介本身所包含的技术因素如何改变人们的工作程序和生活节奏, 乃至最终改变社会结构。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17 页

在传播技术构建的语境中, 这种改变与其说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不如说是对技术的选择的一种必然结果。媒介作为我们人体感知的延伸, 必然要形成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石林、冉华:《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 [J].《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 年卷) , 武汉出版社, 2003 年, 16页

媒介技术的变化还改变了人类社会各阶级及其权力关系。学会识字的人从部落中解放出来, 成为文明的个体, 部落从此瓦解。”

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 [J].2003 年第1 期, 40 页

英尼斯曾指出,传播媒介是人类文明的本质所在;历史就是由每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式所引领的。我们固然无法完全同意英尼斯的观点,但由英尼斯及紧随其后的麦克卢汉所开启的对传播技术之形式而不是其所携带内容的关注,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媒介———社会关系的窗口。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1969 年,麦克卢汉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对印刷术的发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西方机械文化的一切方面都是由印刷术塑造的”,“西方对印刷术的痴迷一直维持到今天”这话虽然失之偏颇却在相当程度上道出了印刷术对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古登堡是幸运的,凭借印刷术的发明而为当时世人侧目,并藉此发明而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相形之下,中国工匠如蔡伦、毕昇等的历史遭遇就要惨淡得多。中国依然维持着强大的王权统治,手书被作为艺术而欣赏把玩,印刷术也只是他们制造转经轮的一种选择。西方学者同样注意到,早在7-8世纪中国就发明了印刷术,然而印刷术“似乎没有产生解放思想的影响”。“这个率先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罗盘的国家,在设计18、19世纪的动力纺织机、蒸汽机和其他革命性机器中,这个民族没有走在前面,实在是令人惊诧。”事实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15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领先或至少不落后于世界。印刷术在中西方的不同遭遇却由此拉开了中西迥异的历史发展大幕。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关于印刷术在中国和欧洲不同命运的研究已相当多,无论是由于文字系统的差异,还是技术成熟的水平,抑或是社会需求的程度,这些不同的解释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技术的作用力都内在于特定时期的社会之中,而不是独立于其外。印刷术使西方社会成为人类文明领跑者的事实就生动的证明了这一点。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博士在她所做的研究报告中收集了一些证据来证明她所提出的如下观点: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印刷术的扩散撕裂了西欧的社会生活结构,并用新的方式将它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近现代模式的雏形。印刷材料的使用促成了社会、文化家庭和工业的变革,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我愿意将我以下的论述作为对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博士观点的注解,虽然它可能远远不够。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印刷术使文字的机械、重复复制和大规模、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本国语言的发展,而本国语言的发展又直接导致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生,安德森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只有到了印刷传播时代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印刷术发现了生动逼真的民族疆界,印刷书籍的市场也是由这样的疆界圈定的,至少对早期的印刷商和出版商是这样的情况。而且,能够看见母语穿上可以重复的、相同的技术衣衫,也许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一种统一和强大的感情,个人和操母语的其他读者分享这样的感情。前文字和半文盲的人的国家是迥然不同的。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与民族国家观念的诞生相伴随的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革命。虽然反对罗马教会的各种异教的悄悄耳语,历时一千余年,却几乎一事无成。可是,路德的抗议,在印刷机出现以后不到一百年,就形成了基督教新教。除了他抗议的言论广泛流布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印刷机大量印制了《圣经》———达到数以百万册之巨。这就给他的主题装上了铁嘴钢牙:人们应该自己读《圣经》。从此,信仰上帝的力量由教皇、僧侣的专制性赋予走向了每个人内心灵魂的个体化解读。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教会的衰落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是互相强化的催化剂。它们各自都能够有力地推动科学的发展,但是印刷术则是给科学以更直接的推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曾谦逊地称,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乃在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印刷术使整个欧洲的科学文化成果广泛传播和共享的现实,“巨人的肩膀”何以存在、近代科学何以创立诸如此类的假设现在看来是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可笑的。但历史却选择了印刷术,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工业革命微熹的曙光。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若干世纪以来,新世界的谣传通过北欧神话和口头传说,如涓涓细流传入欧洲,却石沉大海。然而,哥伦布的航海,在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后40年,由于书籍的大量印制,就已经广为人知;他的航行也被当作可以获利的摇钱树,激发了人类认识世界、攫取财富的勃勃雄心。“发现的时代”向那个世界走去。“世界”也在发现的时代缓慢开启的过程中由一个朦胧、狭隘的所指蜕变为有着清晰、确切内涵的全新概念。人类从此拥有了世界眼光和世界意识,历史也翻开了由国家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的崭新一页。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虽然机械印刷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麦克卢汉等人猛烈抨击的如机械、分割肢解、线性的“理性”的诟病,但无论如何,搭乘上传播技术发展快车的人类社会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言,跨越时空的延伸,对原物的保真———速度、性能和信息迁移准确度的保真———始终是传播技术的目标,其成就不稳定但日益增加;数百万年来,自从我们草原上的祖先含混不清的语言和洞穴壁画以来,传播技术就一直在走向成功。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电报、电话和摄影术在声音或者影像的高保真或远距离传输上功劳卓著,我们更无法否认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改变。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信息开放社会的来临。电子传播媒介出现之前的社会相对封闭,统治阶级对于书刊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审查严苛,即使是大众化报纸出现后,普通民众已经能够通过大众化报纸来了解信息,但信息传播的时效和总量都十分有限,且选择面十分狭窄。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过去社会的封闭、狭隘状态。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报纸、广播媒介的威力,随后电视的大众化之路更是给整个社会前所未

有的冲击和震荡(包括对已有媒介)。电子媒介理论上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分享信息、参与民主政治讨论和社会决策,自由发表言论的公共平台,从而为社会朝向更加自由、民主、开放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任何媒介作用力的发挥都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媒介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并不能决定社会民主、自由、开放的程度。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新的传播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最及时的新闻、最新潮的生活方式、最前沿的娱乐资讯,也在一步步将我们困顿于媒介之网中。来自大洋彼岸的总统选举、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争、好莱坞的颁奖盛典都在我们自家的客厅上演。我们曾经拥有的诸如远近、真实、存在、历史、现实等概念彻底被颠覆。不仅如此,在我们的时代,身份、个人经历、信仰、权威以及诺言都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所触及。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了下面所列的事项,并且经常改变它们之间原有的特性和联想:工作、吃、睡、爱、记忆、计算、游戏、战斗、学习、研究当然还要写作。早在1946年,马克斯·里德就认识到媒介技术能够影响我们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广播不仅报道发生的事情,它似乎还创造历史。世界似乎是由广播创造的。…… .广播替人们知觉、记录、判断。我们的灵魂直接连接到广播上而不是连到自己的感官上。人们不再有内在历史、内在连续性,今天的广播是我们的历史,它证实我们的存在。”如今,似乎只有把这段话中的“广播”一词换成“电视”才更符合当前现实的语境。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麦克卢汉曾乐观地期待电子传播技术将使人类重返和谐美好的部落时光。今天看来,这一想法更像是技术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乌托邦的存在与否,而在于乌托邦所寄寓的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因此,对待电子社会理性的态度应该是“不是如何阻止历史之河,而是如何同人类苦痛引起的历史之河的水污染做斗争,如何引导历史之河迈向它携带的更平等的利益分配。”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技术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因此,很难想象技术的进步会有终点;即使全部的人类需要被满足,即使所有的问题都得到解决,技术也不可能因此而停滞不前。伴随着技术的进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寻找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前所未闻的问题和先前不可想象的问题是技术的诊治工作。这逐渐地、不断地成了它的使命。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与以往所有传播技术基本上单向、相对封闭的传播特性不同,数字和网络传播技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超大容量、追求互动和差异化传播是其最大优势。正是基于此,辅一出现就被人寄予了很高期望。无论是对于一个更加民主开放社会的呼唤,还是对人类平等交往的期待,都暗示了当前不尽完美的现实。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数字和网络传播技术的诞生加速了社会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或如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谓的,我们处于后现代条件下的现代中。问题是,后现代并非现代的承续和展开,而是恰恰相反,后现代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现代的否定和反叛。换言之,现代社会力求维持秩序、强调连续、巩固权威和中心,而后现代社会则追求彻底地颠覆传统、去中心和反权威,强调世界本来的零散和碎片化特征。诸如削平深度、去历史、超真实等完全意义上的后现代概念,现今

不再只作为媒体特质的一种表征而存在,而是已经嵌入到深深浸淫于这些媒介中的个体与社会之行动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和标签。

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全球化时代的真正来临。如果说电子传播时代我们还只是作为旁观者或看客来欣赏全球化的奇异图景的话,网络则让我们称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化的参与者。跨国的信息流动、货物买卖、金融交易在鼠标的轻点之中完成。24小时的全球新闻播报让你将世界的最新动态尽掌手中,来自异国他乡的电视节目带领我们时刻体验环球旅行的新鲜和刺激。我们甚至可以利用手中的DV、手机将第一现场向全世界播报,我们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向整个世界发出独特的声音。全球化已不只是个概念和想象的未来,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手中。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9卷第一期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就是哲学家和传播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在这里首先要对所涉及的两个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探讨其互动关系奠定基础。技术是人所利用的从物质和组织意义上提高行动效率的整体手段。技术史家认为,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浪潮,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传播技术也经历了相应的口语传播媒介、文字与印刷传播媒介和电子传播媒介三个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三级跳跃式发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技术形态本身一旦进入社会化过程就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技术不仅仅代表了一定时期各类生产水平的总和,同时也成为社会制度本身的一个部分,这一观点为传播研究者研究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传播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媒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核心就是技术,因为新的技术形式几乎就界定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形式以及内容。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汤普森看到的是“新的技术媒介(却)使得新的社会互动成为可能,它改变或消解了旧的互动形式,为行为和互动创造了新的焦点和场所,因而也就重新建构了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现存的社会关系,以及体制和机构”。

Thompson.J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227~228.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意味着口语以及以初级文字传播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了印刷传播模式,从小众传播转向了大众传播。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升级,15世纪中叶兴起的活字印刷术为书籍、杂志,特别是报纸的广泛印行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活字印刷,从而导致了西欧中世纪的最终消亡。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印刷术的最大功能在于使得以前转瞬即逝,且受到传播时空极大限制的口头交流得以稳定化,文明成果的保存得以批量化,这是对知识精英阶层的一种解构,知识从少数垄断者的手中开始向社会阶层的下游传播,对集权结构产生了一种消解。另外,传播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融合程度。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传播技术可以四处传播信息,也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广泛更迅捷的讨论。同时,这些机制很明显使得解释生活和对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的被组织起来的智能得到提高。”

查尔斯·霍顿·库利[美]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到了资本主义阶段,西欧的城镇出现了各类沙龙和小酒馆,从中孕育出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而这些中观领域的出现则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力量的多元化,促进了集权制的解体,高度等级化的人际关系慢慢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传播技术的进步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弱化了集权力量对人们时间和空间的管理能力,从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使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一个有机体,至少可以说,到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的整合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传播技术在其中充当的是社会的黏合剂,把社会各个阶层和角色进行了整合,至少在沟通上达到了比较平衡的状态。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如果仅从技术创造的新的传播形式来探讨技术对于社会构建的作用,技术仍然是和社会剥离的,它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着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形式,从而影响着社会中各种力量和角色的身份演变,并对社会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社会的扩张过程中,印刷术产生了第一种整齐划一的、可重复生产的商品。活字印刷是后来一切工业开发的原型和范例。印刷术导致可复制的文化生产模式,塑造出了西方社会的机械文化。在麦克卢汉看来,文化的大规模复制方式,使得这种文化的向外扩张成为可能,在他那里我们仍然看不到社会发展自有的逻辑对传播技术形式的限定作用。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共存诚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新的媒介技术将改变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社会结构,人类从印刷媒介进入电子媒介阶段是以电子传播术的应用为前提的,19世纪的电报和电话、20世纪的广播和电视以及20世纪末的国际互联网,都使信息及时、全面的传播成为可能,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关系。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电子媒体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媒介形式下得以重构。在电子世界里,传统的空间和时间观被完全废除。传统社会形态下等级制的印刷文化被扫到一边,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基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同时印刷文化中注重个人主义的特点也随着电子媒体建构大众共识的努力被消解。印刷媒体还未完全解构的那种等级制开始加速消亡,信息的无时无处不在、无远弗届的特点进一步打破了知识精英对印刷信息的垄断,处于社会阶梯下层的人开始有了借助知识沿着社会阶梯上升的可能。在传统的时空结构中,社会被分层,对于知识的不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当作为这种关系的依附体的传统时空结构消解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得到重构。身处此情此景,麦克卢汉认为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根除了社会差异的大同世界———“地球村”。⑦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麦克卢汉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新的电子传媒来临之前,人和人本来就已经不平等了,这是无法通过一种技术媒介就能弥合的,也就是说,电子传媒没有把社会变成人人平等的“地球村”,而是贫富差距、阶级差距依旧存在的“全球都市”。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电子传媒经历了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在大众传播和大众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传媒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制度。威廉姆斯认为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作为一种新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与控制形式,其重要用途与社会、商业,有时甚至是政治上的操纵息息相关。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自从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在全球开始普及以来,其互联互通的特性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显现。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下,社会被网络化。网络分散了主体,主体“被多重化和去中心化”而在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了原位。传统媒体下,媒介从业人员的传播主导作用在技术的冲击下被解构,因特网的网状结构使得网点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

体,这种技术上的网络化对电子传媒还未完全消解的权力结构进行了冲击,人人都成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似乎传播的民主化在久违以后终于到来。但实际上,网络上用户的发布权只不过是一种操作权,传播的控制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拥有的只不过是许多前所未有的选择与发表的虚拟自由。技术的发展给社会中的公民带来的是参与的自由,公民在传播中有了起点上的公平,然而我们仍然要看到这种虚拟的公平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汪丁丁说:“互联网提供了实现更广泛的交往自由的技术手段,但是与‘知识的民主’一样,从技术手段里面不会自动生长出现实的交往自由。”一个时期的传播技术并不完全遵循进化论的模式,它需要和当时的社会情境匹配才能够最终为社会所采纳。

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在互联网技术模式下,个人对于网络信息控制的力量大大增加,人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这样可以只接触他们所愿意接触的信息。在传统传播模式下,公民可以接触到自己不太愿意看到的或听到的信息,这样会让他们知道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一个异质的社会才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问题。輥輰訛互联网模式下的网络化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得重要议题琐碎化来消解公民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从而降低其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因此,各种媒介对社会的建构源自其提供的对人获得和发布信息的各种能力,但是即便是因特网这种大大提高大众参与信息传播能力的媒介技术也难免有其自身的缺陷。它并不能必然地带来民主大同,社会力量以其自身逻辑反向建构着传播技术,两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影响着传播者和传播技术以及社会结构之间的最后形态。冉继军: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建构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 2009.7(下半月)

第一, 最初的跨文化传播, 要以较长的时间为代价来实现空间的一致; 随着技术发展, 又逐渐演化为在不同的空间, 追求时间的同一; 到了网络时代, 人们被集结在一个虚拟空间, 实现了时空的统一。第二, 跨文化传播之初, 文化由中心向边缘扩散; 后来在此基础上, 增添了中心与中心的交流与对抗; 到了网络时代, 文化流动呈现出多向性, 某种意义上模糊了所谓的中心与边缘。第三, 最初, 跨文化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来进行; 随着技术发展, 大众传播成为主要方式; 现代,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共分天下, 而且二者的界限开始模糊, 人际传播大众化, 大众传播人际化。

侯微:试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媒介技术[J]《新闻传播》第9期 2008年

媒介技术的发展, 把全球日益连接成一个整体, 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 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迅速形成, 跨国公司纷纷涌现。全球化的生产、贸易等经济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套所有参加者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则, 这必然导致经济运行体制及其他相关法律体制、公共规则等的全球化。第二, 媒介技术的发展, 构造了无所不在的媒介帝国。一个媒介帝国的强大, 必然会促成其文化的广泛传播, 比如, 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媒介技术, 这为制作出一流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美国的文化产业是通过跨国公司以全球文化生产的模式来运作的, 媒介技术的高度发达, 又为其录像制品拷贝之类的工业迁移提供了便利; 美国控制着绝大多数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机构, 凭借“电视———全球卫星网络———电脑”形成一种相互交织的蔓延网络, 文化产品得以迅速传输, 在全球形成自己强大的传播体系。第三,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文化渗透与文化抵制, 是一场微妙的博弈, 媒介技术作为纽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场博弈的走向。

侯微:试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媒介技术[J]《新闻传播》第9期 2008年

在媒介进化史中,所有媒介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几乎都可以用这种模式加以解释。以作为人类电信传播开端的标志而现在却逐渐处于边缘地位的电报技术为例,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是这种互动的典型代表。

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月

早在19 世纪初,电报的技术原型就已出现。然而,由于当时已经存在的信件邮寄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消息传递需求,因而对于电报这种技术装置的社会需要还未出现。直到1825 年,单轨铁路在英国的出现,产生了瞬时信号传输的需要。电报的发明者之一英国人爱德伍德·大卫(Edward Davy)在1838 年写道:“在铁路上发生的大量事故需要采取某种补救措施,而且当铁路运输的速度进一步提升而安全无法保障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一切科学手段来实现安全的目标。现在,通过在各个车站设立一种装置,人们可以经由信号的传输来监视火车运行的情况和速度。”但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因此,瞬间传递信号的电报技术便成为最好的安全通信手段。于是,在19 世纪20~30 年代,不同的发明家在不同的地方几乎不约而同地发明了电报装置。由此可见,铁路安全是决定电报原型转为发明并在不同地区几乎同时问世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也构成了温斯顿所归纳的社会需要的一个主要方面———由其他技术创新的结果所引发的社会需要。从中可以看出,电报诞生期的社会决定表现得十分明显。

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月

在1844 年5 月24 日莫尔斯发出世界上第一份电报之后的8 年里,电报的扩散远非一帆风顺,其进程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压制,如专利权的争夺与地方保护、政府的兴趣冷淡以及有关电报系统所有权的争论等,但是,电报技术仍然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获得了稳健的发展,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变迁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经济上,电报减少了地区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政治上,电报使得中央的政令能更加迅速地传到地方,进一步导致了行政管理的集中化;文化上,电报第一次将传播与交通分离开来,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另外,在新闻业务上,电报也促进了通讯社与报纸业务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更为标准化的新闻文体和语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电报技术在成熟阶段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是当初为了铁路安全而使用电报的人们所未曾预料的。

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月

20 世纪中后期,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或曰“信息社会”,电报技术由于自身的一些弱点,如媒体形式单一、信息量较小、互动性不足、使用不太方便以及价格昂贵等,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信息传播需求。新的社会需要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等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并使电报技术走向社会边缘,慢慢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月

电报与社会的这种互动在媒介进化史中不断被重复,电报也成为人类现代社会中涌现的所有技术创新的缩影。其他媒介技术不同于电报的地方在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技术在过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调整和进化,而不是像电报技术那样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这种互动所代表的关系也许正如修斯所指出的那样:“技术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它可以塑造社会,也可以被社会所塑造。当技术发展成熟时,它们更多地塑造了社会,而较少被社会所塑造。”因此,任何单方向的决定论,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所谓的社会或文化决定论,都无法全面合理地解释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因而都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月

网络传播技术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硬件: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和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线路组成。 软件: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节点的分布位置:广域网、局域网 *按介质分:有线网(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网(微波、电磁波、红外线、激光)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而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1988年9月从中国学术网络(CANET)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因特网。 新一代互联网主要技术包括:IPV6、网格计算、P2P技术 网格: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连成一个逻辑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计算、存储、访问等),虚拟组织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彻底消除资源“孤岛”,最充分的实现信息共享。 P2P技术: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 WEB2.0: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逐步被淘汰的应用技术:TELNET(远程登录系统)、Gopher(信息检索) 目前主要的应用技术:电子邮件、Usenet(新闻组)、WWW(万维网)、FTP(文件传送)、BBS(电子公告板)、聊天服务、搜索引擎、BT下载 第二章 矢量图:矢量图也称为向量图,矢量图是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对象的轮廓线和填充属性来描述图形的。 目前,能够在网页中直接应用的矢量图形只有FLASH动画,其它格式的矢量图形只有转换为FLASH格式才能在网页中应用。 位图:位图也称为点阵图或像素图,它由网格上的点组成,这些点称为像素。位图是连续色调图像(如照片或数字绘画)最常用的电子媒介,因为它可以表现阴影和颜色的细微层次。 GIF图像格式: 优点:

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进入全媒体时代,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抢占传播新兴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为推动建设网络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走好全媒体群众路线。全媒体时代,虽然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内容为王始终是内在要求。内容为王不只是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高质量,还要做好信息疏导、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通过开放平台,让受众成为生产者,增强媒体和受众间的关联度和互动性。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走好全媒体群众路线,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提升内容传播效果。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拓宽全媒体信息服务。当前,以5G、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广泛渗透,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和方式,受众阅读内容不再只是见报,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手表等各种媒介,浏览图解、H5、音频、视频等内容,媒介和方式的改变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高质、高量。未来,为了更好实现信息的深度传播和精准传播,我们要继续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扎实做好标准、研发、试验和安全配套工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技术引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能力。 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强调不同媒体形态的互动融合,要从宏观层面进一步优化媒体传播格局,以一体化的思维,释放一体化的效能,进一步健全媒体行业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第三章 新媒体的技术推动

?第三章新媒体的技术推动 ?第一节媒介发展与技术推动 1.1 媒介发展简史 1.2 媒介发展的技术推动 1.1 媒介发展简史 从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附媒介发展史) 1. 人类大约在4万至5万年前发明了口头语言,人类进入口头传播时期。口语传播的特征在于共时性,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传播。 2.大约5000年前,文字产生了。文字的发明使传播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口语传播的超越。 以文字为核心的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 和扩展,大大促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大规模的社会管理 和控制成为可能。 文字总是和记录文字的工具和材料紧密相连的。石 头、木块、竹简、埃及莎纸、汉代蔡伦造纸术、威尼 斯手抄小报。 3.印刷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 宋代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谷登堡金属活字印刷 术、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1456年,他使用手摇印刷机 一下子印刷了200本《圣经》,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 始。印刷术的发明,使传媒开始由“贵族”而面向大众, 人类传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书籍和报刊 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 4.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 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最早的大众报刊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便士报”—— 《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 5.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 电子媒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人类进入了 一个声色犬马的传播时代。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 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 6.媒介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是一个单一的传媒时代,而是混合媒介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介的容量空前扩大。而且,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整合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中。 1.2 媒介发展的技术推动 1.科技是一种创世的力量,它是人类为自己找到的上

媒介技术与传播提纲

专题一媒介技术与传播 一、框架梳理:历史、应用、内容、优势、威胁、策略 1、智媒体 ①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 ②影响(+新闻业):个性化新闻、机器新闻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分布式新闻 2、沉浸媒介 ①定义:全新的媒介形态,以沉浸技术带来的沉浸传播为主要特质,以沉浸体验为核心导向 ②背景:媒介技术进步,推动媒介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但并非完全替代和灭亡 ③应用:全息影像、网络直播、VR、AR、人工智能等 ④特征\进步性:技术(泛在网络、大数据、沉浸技术)、 形态(超越时空、无边界网状路径)、 效果(身心一体的沉浸体验)、 人与媒介关系(泛众、体验、共享、共创) ⑤本质:体验(阅读——参与——体验的媒介形态演进) ⑥支撑:万物皆媒(物体媒介化、人体终端化) ⑦延伸:从大众传播转向人内传播的回归、人机完全沉浸成为“超媒介” 3、人工智能 ①定义 ②背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理论创想起,经过技术探索阶段,2006年正式进入媒体新闻生产的核心领域,从机器写作逐步渗透在新闻生产的各环节,形成大规模的多样化的发展。 ③应用与案例: ④特征: ?传播技术 ?传播形态 ?传播权力 ?人机关系 ⑤影响: +新闻业 \ 传媒业怎样应对: ?人:传者(从业者角色、人才结构、教育结构)、受众(媒介素养)、监管者 ?生产:机遇—内容(选题策划、信息抓取、自动生产、个性定制)

渠道(精准分发、识别虚假信息) 挑战—内容(平庸化、劣质化、缺乏人本精神) 流程\机制(生产黑箱化和无终态(真实性模糊)、接管评论(操控更隐蔽)、传播权力迁移) ?业态:平台新闻业“再封建化”、评价指标打造“流量工厂”、 数字身份档案形成信息茧房、加剧群体极化和社会不公 ?延伸:传播的权力观、人本精神(对技术决定论的反击) +舆论 \ 主流媒体如何应对 ?机遇—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即新闻生产的积极影响) ?挑战—缺乏人本精神、造成信息茧房、平台优势强化主流媒体影响弱化 +把关人 \ 经典传播理论之嬗变 ?把关权力的本质迁移 ?把关机制\规则的具体转变 二、回归理论 ?看待新媒介\媒介进化趋势 罗杰斯:创新扩散 保罗莱文森:补偿性媒介 ?看待新闻业现状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 新闻策展

浅谈全媒体时代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和

现代传播与技术作业

现代传播与技术作业 学院专业:经贸投资122 姓名:陈妍琳学号:201210984208 问题: 传播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 明媒体的宣传效果如何? 答: 影响: 传播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众传媒。 (1)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2)消极影响 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 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 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 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 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 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 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 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 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 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 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通过以上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介绍,相信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新兴专 题或者广告百科。

新传播技术对传统媒体传播理念的影响

只要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对媒介技术的传播学浅析 【内容摘要】媒介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其无可匹敌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也愈加凸显,对其的研究也早已系统化和深入化。文章回顾和归纳了前人对媒介技术一些理论性分析。 【关键词】媒介;媒介技术;传播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 信息焦虑:当人们不理解信息时,不知道到哪里查找信息时或者知道到哪里找却不能对其访问时都会产生焦虑,这就是信息焦虑。 2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3 网络媒体:借助于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移动电话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广义:借助于互联网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的站点。 狭义:我们认为只有在互联网上主要从事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登载,和链接等信息服务的专业网站才能被认为是网络媒体。 5 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物,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发起的讨论,以各种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地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6网络广告:从广义上讲,一切基于网络技术的传播信息方法与过程都是网络广告。从狭义上讲,网络广告是基于计算机操作,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的电子广告。 7虚拟社区:又称网络社区,指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求的人组成,成员可以分布于各地,以知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核心功能: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等)8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的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V)撰写博客文章的行为,其他人可以感受到博客门的行为价值。 (N)具有博客行为的人群,他们将其生活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生活,并通过网络社区实现其价值。 9、网络隐私: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10、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得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多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13、中国网络媒体: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授权和认定,在

现代传播:用时间消灭空间(一)

现代传播:用时间消灭空间(一)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马克斯关于“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传播理念,探讨了现代传播的时空特征与文化意义。 关键词]现代传播;时间;空间;文化 “用时间消灭空间”,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页提出的一个传播设想,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给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指出:“用时间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1) 马克思这一最初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传播设想,在他起草的《共产党宣言》里描绘为一种当时人们所能见到的最生动的传播现象:“过去靠乡间小路需要几百年形成的工人的团结,现在靠铁路只用几年就实现了。”(2)一个世纪以后,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将马克思当年描绘的传播现象解释为“人体的延伸”,他认为每一种新媒介、新技术的诞生,都有如人体某部分的延伸,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时代的麦克卢汉与铁路时代的马克思都是从广阔的社会与文化层面上观照速度之于时间与空间的传播意义。尽管麦克卢汉对马克思的某些评价失之公允,但他关于“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3)的论断却与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科学预言有一种内在的契合,从同一个向度上揭示了现代传播的时空特征,对于研究和建立现代传播理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时间和空间移动与变化信息即构成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传播。传播的速度越快,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有史以来,人类便在追寻征服空间距离,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方法与途径。公元前500年,波斯帝国的大硫士国王派遣家臣登高而呼,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快传播速度,缩短传播距离,传递了国王的命令。公元105年,中国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使人类繁琐迟钝的传播方式变得比较简便易行,相对加快了传播速度。公元1041年,中国宋代的毕升发明活字版胶泥印刷术,将人类加快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的尝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至传播学者韦尔伯·施拉姆认定:人类传播史应从中国人毕升发明活字版胶泥印刷术开始。 毕升之后直到15世纪中页(1456年)德国人古腾堡(Gutenberg)才发明了手摇金属活,印刷机。古腾堡将机械技术用于印刷,体现了大众传播当时的特征是“职业的传播者(团体或个人)利用传播媒介,将大量的信息系统地传送给群众的过程”(4)。这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大众传播,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印刷媒介发展的结果,把口语、俗语变成标准化语言,促进了远距离的传播:城市因此取代了农村,国家取代了小城邦。”(5) 但是,就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快速需求而言,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尚有难以尽如人意之处:人们可能因为居住的闭塞买不到一份当天的报纸,也可能因为文化的障碍读不懂报纸上的文字;更可能因为为迟到的信息延误了瞬息万变的商机……1755年里斯本地地震便是一例。这次大地震令6万多人丧生。可是,这一震惊人心的消息直到好几个月后才传遍欧洲。当消息从水路传到波士顿和纽约港时,因为时过境迁,当地的报纸仅仅发了一个简短的通告。可见,面对巨大的传播空间,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仍然难以在传播速度上占据优势。 19世纪末无线电的诞生和随之而来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大众传播的理想境界提供了新的契机。被认为是“可以缩小时空对即时通讯限制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技术”(6)的电报对于协作和协调人类活动产生了几乎是直接的影响。而广播电视等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RSS、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等。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UCC):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打击。

近现代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精)

近现代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而言,20世纪是最伟大的世纪,最辉煌的世纪。人类在20世纪所展示出的征服自然的能力之强、手段之高,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所获得的发展之快、进步之大、成绩之巨,不但是以往任何一个世纪所不及,而且是以往任何世纪加起来的总和亦所不及。 在20世纪,人类社会的善的一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社会的恶的一面,也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表演。 在20世纪,人类的科技发现和发明不仅超过以往科技发现和发明的总和,而且科技的进展无论就其范围、速度和应用而言,都远远超过了以往所有的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习惯,甚至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整个面貌。从掌握能够毁灭人类和地球的原子弹,到能够克隆人的生物技术,这一切表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决定自己命运的主宰。 从这个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大踏步前进,肯定也给20世纪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史实归类: 一、西学东渐 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中国,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了贡献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清顺治、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 后来,罗马教皇颁布谕旨,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孔、祭祖,一些来华传教士又干涉中国内政。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19世纪40—60年代,学西方工艺技术;70年代学西方格致之学(自然科学理论);90年代学西方社会科学(注重西学体系,对西方文化有完整的认识)和政治制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学西方思想文化(心理) 1844年《望厦条约》,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医院,建教堂;《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激起中国仁人志士为改造中国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两次中国化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加大初等教育的比重,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为基本内容,企图培养顺民;日语被定为必修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 二、新闻传媒 商周的邮驿传递制度 烽火传递边塞军情 林则徐在广东设驿馆,使广东一时“海外图说毕集”,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各国律例》《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 还有介绍西方世界知识的书籍《康輶纪行》《瀛环志略》 《资政新篇》中的各省设新闻官,办保险事业,办新式学校,设投票箱公众选官,办慈

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中职英语微课实践途径分析

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中职英语微课实践途径分析 自从现代传媒技术在中职院校之中推广沿用之后,微课便应运而生,并且一度成为广大师生热衷的教育、学习模式。但是透过实际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英语微课实践应用期间,因为诸多实际状况影响,始终存在某些缺陷。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中职英语沿用微课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中职英语微课科学化实践途径等内容,加以有序探讨论证,希望能够为日后中职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全面性改善,提供可靠的支持服务动力。 前言:微课可以说是在我国现代传媒技术崛起发展之后衍生出的全新教学引导模式,其不单单能够促进多媒体技术和中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機融合结果,同时可以辅助指导教师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方针的诸多规范要求,如全面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欲望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实践应用习惯,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等。这是中职英语教学和国际深度高效率对接的必要途径,必须引起中职院校领导和英语教学人员的极力关注。 一、中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贯穿融入微课模式的现实意义 所谓中职院校的英语微课程,即配合现代传媒技术进行课堂内外多元化教学活动规划布置,包括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讲解、教学情境生动化设计等。归根结底,中职英语微课程的核心机理要素便是教学视频,与此同时,更包含和英语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资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结构单元,在特定组织关系和呈现模式交互式作用下,延展出一类板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规模环境。尽管说这类课程讲解模式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且不存在繁琐的课程体系,更不会包含过多的教学规范指标和对象,但是唯独将中职英语课程内容预先予以打碎化处理,才可以促进中职生群体对一系列创新知识点的吸纳和消化结果。归根结底,微课在中职英语课堂之中设计沿用,已然赢取较为突出的成效,可以说是现代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流模式之一。 二、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中职英语微课科学化实践途径解析 (一)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设计完善化的中职英语微课教学方案 首先,教学指标的确认。即要求中职生能够熟练记忆书本中相关单词不同时态表现模式基础上,清晰化阐述相关时态的句子结构,并可以在教师传媒技术示范作用下,针对相关图片做出简易程度地描述。 其次,教学过程的灵活性组织。要求教师在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中职英语微课程设计期间,及时组织学生运用不同时态的两个句子进行图片内容描述,进一步引申出包含不同时态的复合语句。 如在微课之中引出“By the time Li Lei got up,his sister had already washed all the clothes.”等语句之后,进一步向学生呈现出两个不同样式的时间轴,并且督促

新媒体传播技术环境下的公关传播挑战

新媒体传播技术环境下的公关传播挑战 侯向平 文明的传承、历史的记载,其交流、传播流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革也不断地演变,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字,从最初出现的形式在石头上、甲骨上、竹简上,到近代的印刷术和纸张,后人通过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历史的再现和思考。现代工业时代之后,除了纸质传播之外,媒介形态正发生着不断地发展之中,如电传播时代(电台、电视等),进入计算机和的时代之后,科技发展使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存储和记载介质(以磁盘、磁带等为代表各种储存介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云计算方式存储、管理和并围绕终端阅读群体的传播。 这些技术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主要的价值,无外乎是二个,一个是交流传播,另外一个是记载流传。 目前新媒体及其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给我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音视频多种形式互换上也没有了障碍, 发布、接受的时间上没有了间隙, 达到了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 带宽更宽视频,可以提供高清的视频。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我们周围的媒介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背后是人们对创新的挑战,而创新技术的是否被市场化的运用,则需要对创新技术发源地和其具备的产业成熟度的不断进行的挑战,与媒体、媒介、传播通路、受众相关的公关传播同样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公关传播面临挑战之一—媒体各自的渠道(通路)、阵地相互融合。以媒体集团为代表的主营业务在不断跨界,形态不断涌现。而以互联网、移动为二大引领技术发展突破,更带来了许多市场化的成果。具体体现在:、电视与网络电脑跨界;视频网站的发展和壮大,使得网络电脑上可以得到原先在电视上的作用。特别是,新闻版块的节目,网络优势特别明显,可以预计,网络将会成为大部分发达地区消费者的信息源。有了视频网存在,加之网带速度的提高,电视、电影、新闻、文艺节目、记录片等节目在互联网上到处可以看到,将来,电视机会可能配置硬盘和网络接口,电视机的调节菜单上会增加一些应用软件,以便直接输入或者添加新的内容。 、手机和电脑跨界:移动电话人群的广泛化,网络技术运用的普及化,使得移动电话和电脑结合更加紧密。二者互补不足、互补优势,操作功能的窗口化、选择触摸控制化、运用系统的开放化,将会是今后二大设备发展的趋势方向。移动电话与电脑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抵达消费者终端,从而使更多的媒体能够以形式进行上传,从而使传统的纸质媒体的渠道走向了一个份额与范围更广泛的渠道。迎合阅读者的网络化、移动化特征是媒体保证阅读群体、取得业务发展的趋势所在。 传播渠道的融合,对于内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内容新颖性、独到性、有趣性为下一个竞争的焦点;这是因为,第一:内容生产商们提供的内容形态在发生着变化。以内容见长的,善于把握阅读的,尊重内容制造的传播媒体正在把握机遇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飞跃,第二,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直接接触和互动。与开展传播过程中,公关传播需要在内容贴切、形式创新、渠道多样上更

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 现代美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下)【圣才出品】

第七章 现代美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下)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美国电视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及节目供应体制 1.美国电视产生及发展简史 (1)起步阶段(1925年~1945年) ①美国电视发展的历史很早,它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②1930年,全国广播公司开始电视的试验播出。 (2)发展与冻结时期(1945年~1952年) ①二战结束后,电视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②1945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出台规定,取消战时对电视台的禁令。 ③1946年,美国FCC 下令暂时“冻结”频道的分配,重新规划。 (3)快速发展时期(1953年~1962年) 美国电视产生及发展简史 美国电视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及节目供应体制 美国电视业的产业结构 美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 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前景 网络与美国经济 美国主要网站简介 全球化 美国网络发展前景 商业化 自动化 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兼并重组 当代美国新闻传播媒体的兼并重组 美国目前主要的媒体公司及跨媒体集团 美国广电业跨世纪变革的基本动力 当代美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启示 现 代美国新闻传播 史研究 (下 )

①自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1953年—1962年,美国电视业出现史无前例的发展势头。 (4)稳定发展时期(1963年~1975年)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通讯卫星使电视的传播技术发生质的飞跃。 (5)竞争重组时期(1975年至今) ①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是美国有线电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电视业的最重要特征是竞争和兼并。 ②美国的电视台大多以商业性为主,这种体制必然引起各电视台之间的激烈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和兼并。 2.美国电视业的产业结构 (1)美国的无线电视 ①按获得资金的方式划分为商业台和非商业台 商业台通过广告来挣钱;非商业台即教育台不允许播放有偿广告,为教育、社会和宗教团体而设立,其生存完全依赖于个人和公司的捐款以及政府的拨款。 ②按播出频道划分为甚高频电视台和超高频电视台 用2~13频道播出节目的电视台被称为VHF,或称甚高频电视台;用14频道或其以上频道播出节目的电视台被称为UHF,或超高频电视台。 ③按播出范围划分为全国性电视网和地方电视台 a.全国性电视网:三大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第四电视网(福克斯广播公司);新的全国电视网(联合一派拉蒙电视网)。 b.地方电视台:电视网拥有的地方台;电视网结成的会员台;落后的地方独立电台;边远地区的低功率台。

彭兰 《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 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网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HTML语言 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 第四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 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 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 第八节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 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 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 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站的规划 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 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 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 第五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 第二节网络广告 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

第四节网络数据库营销 第五节电子商务 下编网络传播理论 ★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 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 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 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 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 ★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 ★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文化的同质化 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 第二节网上诽谤 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后记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一、网络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频会议、新闻论坛、电子商务等。

电视媒体传播与5G技术的融合

电视媒体传播与5G技术的融合 摘要:随着5G技术的推广与进步,传统电视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与挑战,作 为最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将与4K,物联网等共同发展,随着市场规模的提升,让传统电视媒体大大扩展,迎来新的未来。 关键词:5G,物联;电视媒体;传输 5G技术不仅给传统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还通过增强核心技术和 美学重建,视听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机遇。从往日报纸、广播、电视到今天日新月异的新 媒体传播,信息传播经由技术发展不断焕发新的理念。随着通信速度的飞速发展和内容形式 的多样性,主流媒体产业的性质和形式突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的互联 网发展以来,巨大的变化开始挑战传统电视媒体的形式和内容。然而,互联网社会的媒体生 态正面临5G带来的另一个冲击。5G是从四代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 具有更快的网络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连接的优点,使其市场前景,产量和效益看好。 这一信息的发布加快了5G建设的步伐。随着5G加速的到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电 视媒体可以与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融合,传播生态和竞争亮点格局也可能引发新的变化。 一、电视媒体在5G下的发展趋势 自从1980年代1G技术问世以来,几乎每十年就对通信网络中的各种技术进行创新。从1G到5G,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5G作为4G的扩展和创新,将利用其在技术,行业想象力和应用投资方面的优势来改变视频传输方式,引领视频快速发展的新未来。可以 看出,在4G时代,用户对视频的关注度和利用率都很高。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视频正在 向移动性和智能性发展。随着电视网络的开放,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视频已经突 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不仅在生产、传播和广播方面速度更快,而且在产业结构方面也 呈现出新的趋势。传统媒体电视网络的代表表现不佳,更多用户的数量逐年减少。电信已经 取得在三网融合领域突出优势,更多的用户目前处于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同时,报告调查显示,我国视频APP类受到更高欢迎。随着移动媒体的便利和移动性,4G网络吸引了大量的 用户同时也为5G的发展铺好了路。 5G技术通过强大的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视频行业。5G将突破4G时代的互联状态,加 速行业商业布局。5G和4G的最大区别在于技术的发展和5G的技术。其特点总结如下:热 点高容量下的高速,低功耗下的所有事物的互连,广泛存在的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低端下的高 安全性延迟,5G功能和视频的结合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数据传输速率速度快了近20倍,峰值速度在20gbit/s到10Gbit/s之间,满足了 目前4K和8K速率要求,将解决当前视频直播拥塞、高清视频下载慢的问题高清视频在线视 频观看清晰度低、高峰时段网络延时等问题,从根本上营造了良好的视频接收环境,提升了 用户观感。 其次,低延迟功能可以满足云存储的条件。其技术提供的不到1秒的延迟为文件的存储 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证。同时,高容量和低延迟为高光的生产和渲染带来了便利。需要大量 存储空间的VR和Mr内容的生产有机会在云中完成,从而减轻了硬盘压力,缩短了渲染时间 并加快了视频内容的生产。 第三,通过高密度的小型基站建立了无处不在的网络的广泛覆盖。各个地区的深入普及 和无处不在的连接为视频移动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在任何地方观看,并解决了视频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