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的形势,认识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是他以过人的智慧与胆略揭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似春风般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方向。

讲述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

分析: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去,但出现了两年徘徊的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所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所造成的,集中体现在“两个凡是”上。这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全国人民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

(1)对象:“两个凡是”

(2)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1)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仅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4、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改革开放。

(3)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

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已经提出,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

(1)内容: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概括:“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他还提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常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南方谈话”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3)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5、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15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过程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成熟并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

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体系完整1992年中共十四大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1、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

(1)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7)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3、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合作探究】3: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乘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把人民利益作为政策的出发点;

(2)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调查研究的方法;

(4)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1)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①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②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创立及内涵:

(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

【合作探究】4:“三个代表”思想的辩证关系

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3)根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

(5)本质:执政为民

3、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思想体系创立者解决问思想精髓历史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