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_唐皇凤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_唐皇凤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_唐皇凤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_唐皇凤

政治发展研究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

唐皇凤

内容提要 大国治理问题是中国长期延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寻求有效的资源积累结构,确保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以达成有效的国家治理,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关键。大国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深深受制于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因此,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就是通过以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现代制度体系的构建和现代治理结构的培育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建设,实现政治建设与大国治理的和谐互动,最终达成有效而民主的国家治理。

关键词 大国治理 政治建设 战略选择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实现了“千年

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的中国发展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交相辉映、相互强化,共同作用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来实现超大规模社会平稳而理性的制度转型,全球范围的大国崛起进一步彰显了主权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有效的国家治理与政治建设成为中国抓住机遇、化解风险的核心战略举措之一。大国治理表明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条件,突出了中国超大规模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政治建设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整合多样化社会的基本策略和主要途径成为大国治理战略选择的核心与关键。本文试图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以及如何通过政治建设实现有效的大国治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大国治理问题是中国长期延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当代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寻求有效的资源积累结构,确保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与制度转型的平稳进行,以达成有效的国家治理。林尚立教授认为,社会的多样化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国家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任务,其使命就是发展和建设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政治体系、现代法律体系和现代意识形态体系。作为多样化社会整合关键的国家政治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构建容纳多样化的新的国家领导与治理体系。多样化社会整合的关

键在于,国家政治建设的发展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①。因此,政治建设是构建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中国社会转型的资源积累结构的基础,通过政治建设形成的现代价值体系、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与现代组织网络体系是凝聚与整合超大规模社会的核心与关键。

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主要解决通过什么力量来凝聚与整合这个具有特殊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的巨型社会的问题。同样,这也是大国治理与国家政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政治学理论一般认为,在传统社会,外在的威力威慑以及内化于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是维系一个政治共同体存在的强大力量。而在现代社会,抽象的现代制度体系与专家系统是人们认同的主要对象,哈贝马斯认为:“法律对于内在伦理的分化保持中立,这充分表明在复杂的社会中,公民的总体性不再是由某种实体性的价值共识来加以维持,而只是由有关合法的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的共识来加以保证。”②这种文化整合(价值共识)到政治整合(程序共识)的演进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宪法爱国主义”意义上的制度认同成为构建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主要基础。另一方面,在欧美发达国家国家治理的理性化进程中,各种程序技术的运作并不只是一种单独发挥作用的系统整合,而同时涉及了社会在价值领域的变化。在现代社会整合中,个人生活秩序的形塑(即福柯意义上的“主体化”过程)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实践,在促进国家治理理性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社会整合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力量,而是涉及到规范秩序、伦理实践、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③。而且,这种普遍主义的法律原则表现在一种程序主义的共识之中,这种共识从“宪法爱国主义”角度来看,必须扎根到各种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去。现代制度是确立在历史文化传统的牢固基础之上的,制度的生命力源于传统赋予的价值。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充分利用中国文化整合的传统资源,加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设,实现以制度整合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整合就成为大国治理与国家政治建设的共同任务。在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建设是实现大国治理之道的核心与关键,是凝聚与整合超大规模社会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现代制度体系的构建与现代治理结构的培育是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战略选择的关键举措。

二、价值引导: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

文化是制度之母。在欧美国家的早发内生性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转型是在传统价值的边际部分开始创新,逐渐实现边缘制度对中心制度的替代而推动制度变迁的,中心—边缘制度之间的互换是一种借助传统的制度适应性、成长性变革,传统价值体系向现代价值体系的转换是现代制度体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崛起归根到底是精神状态的崛起,精神崛起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真正原动力,也是支撑崛起后盛况的基础④。邓小平认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他通过总结政治与军事活动的经验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⑤。首先,对于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共同的生活信仰与价值体系是凝聚人心、凝聚社会的基本力量,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其次,在中国的国家治理过程中,维系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有效价值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引领是维持一个超大规模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价值准则的失落与信仰体系的嬗变成为根本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社会稳定的两个维度都与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密切相关: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状态表明,公众的社会公共生活不应偏离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因为,现代价值体系是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基础;公众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90页。

倪乐雄:《和平崛起与国际文化环境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参见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261页。

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思想的稳定性表明,在纷繁复杂的公众思想中,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道德观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虽然公众思想很活跃,但是,在政治信仰、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等重大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能够引领多元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样式,实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

在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中,以大一统的天下主义和儒家政治意识形态为核心特征的价值统合,对传统中国的大国治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时治理技术很不发达的情况下,管理这么多的人民也只能依靠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信仰体系。在当代中国的治理过程中,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指引下,构建能够形成社会共识的现代价值体系;在变化的时空条件下,维持国家的政治认同,实现多元社会的价值统合,是大国治理基本的战略选择。塑造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时代特征有机统一、中国传统与全球现代性普遍共性有机融合的价值体系,来引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大国治理方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任何制度的运作最终都要归结到人的层面,人是制度运作的最终主体。因此,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从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来分析,现代公民文化建设是整个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条件。政治建设主要涉及制度建设与人的建设两个层面,把这两个层面的建设统一起来的基本要素是制度背后的价值与信仰。这种价值与信仰一旦转化为公民的基本政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也就成为一种指导与约束人们欲望和精神世界的道德力量①。新宪政论吸收了古典共和思想的丰富养料,并延续其强调“公民美德”、“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的传统,要求公民关心公众意愿和公共目标,维持社会的凝聚力。新宪政论从设计者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的制度,分析一个理想公民的能力,认为负责任地行使权力是公民的基本任务。由此,新宪政论者不仅把宪政制度看成限制统治者滥用权力的实用工具,而且关注社会问题的明智解决和公民性格的形成②。从现代民主、法治、宪政制度的有效运作来看,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前提。

中国的制度转型迫切需要确立与中国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价值目标体系,即适应现实的中国国情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生态条件的价值排序,把“社会公正”和“公共福利”置于与“经济效率”和“增长及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当然,在全球化的国际空间里,我们应更密切关注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在现代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位置。李强认为,中国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必须从政治的角度、从国家安全和权力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政策优先性的排序上,统筹协调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将国家安全与崛起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③。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国家作为“中立的协调者”成为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基本政治秩序的主导力量,承担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尊严权利的责任。在通过制度约束和社会力量的依法抵制来限定政府权力边界、确保政府的道德伦理向度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国家管理能力和改革行政管理机制,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理性化,一个好的政府与有效政府的结合是推动中国顺利现代化的关键前提。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好政府与治理下的好公民既受现代价值体系的制约,也同时成为现代价值体系的担纲者。

三、制度统合:现代国家

制度体系的构建

制度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制度的变迁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制度选择与制度设计,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首要前提;而制度的有效成长,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保证④。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不断激进地脱离与摧毁中国传

④林尚立《长江三角洲:国际大都市圈与中国现代制度成长》,载上

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346、345页。

李强:《和平崛起与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参见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41页;《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公共论丛》第7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0~221页。

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统的过程,它必须艰难地去缔造一种适应中国现实国情与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传统,其波澜起伏与挫折其实与新传统缔造的失败密切相关。因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最终结果不是一套完整的现代制度体系,而仅仅是各种现代制度碎片。从大国治理战略选择分析,在制度层面就是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制度体系①。从社会变革的角度讲,现代化的过程是新旧制度体系的替代过程;而从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上讲,现代化是政治生活全面制度化的过程。

中国的制度转型既要培育公正、有效和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又要对新旧体制转换中利益受损的群体进行补偿,保持不同地区在转型中的相对平衡,建设一种适用于转型的价值观体系,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民主而有效的政府机制。中国的转型必须创造一种新的传统②。因此,胡鞍钢等人认为,在中国的制度转型过程中,不仅要将现有的国家机器民主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而且,应该大力加强国家制度的薄弱环节,建立一个高效的、有很强的良治能力的政府。首先,国家基本制度建设应优先于大规模的民主化,因为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法治和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其次,国家制度建设应当包括民主政治的成分,而且其最终目的也是在中国建立稳固的、基于法治的民主政治体制;最后,有序扩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是建设民主国家制度的必经之路。现代化的过程,不仅要实现新旧制度的替代,而且要实现新制度对新社会的塑造,从而使新制度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和规范渗透到社会机体内部,成为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与制度规范③。因此,制度转型与国家政治建设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家是制度转型的推动者,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国家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其次,制度转型塑造了国家的政治形态,国家形态的演进集中体现在制度体系的相互竞争与相互替代,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确立是中国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方面,针对大国治理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寻求集权型治理制度与分权型治理制度的均衡,在维护中央统一权威的基础上实现地方政府适度的自主治理。作为一个统一的尤其是具有超大规模的单一制国家,必然面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面临如何构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有机联系机制以及中央对地方适度与有效的监控的问题,这对一个超大规模社会的国家治理尤为重要。在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现代国家制度的平台上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构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就成为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国家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成为中国政治建设的关键问题。对分权的必要性,亨廷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预言,“现代化对一个分散的、组织薄弱的和封建的传统体制的第一个挑战:典型地是集中必要的权力以造成传统的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接着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该体制中扩大权力,以吸收新近动员起来的参政团体,从而创立一个现代体制……在此后一阶段,该体制就面临参政团体进一步要求分散权力并在各团体与机构之间确立相互制约的制度。”④亨廷顿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权威集中—权威扩展—权力分散三个阶段,这些国家第三个阶段的政治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分权化压力。对于一个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超大型社会,分权的收益是非常巨大的,一定程度的分权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内在需求。因为“地域广阔的国家可能需要某种程度的分权来维持政治格局不变”,并且“在经济状况、地理条件和对服务的需求差别较大的国家,从分权的效率提高中获得的收益尤为明显”⑤。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一定程度的分权既是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措施。通过制度化的分权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与权力分配关系,建立和谐的层级治理机制与政府间关系,实现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创新,是确立中国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结构基础。

⑤理查德·M.伯德:《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第8、15页。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132页。

林尚立:《长江三角洲:国际大都市圈与中国现代制度成长》,载上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38页。

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第112~113页。

2.建立适当层次的地方自治,实现公共政策的普遍统一性与地方实际情况多样性的均衡。社会各种形式的自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政治框架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治,自治是现代政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管理能力与社会自身的成熟程度是衡量地方自治能否发育以及如何发育的关键变量。自治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与自我组织,是公民权利的基本实现途径,是政治资源的组织方式。从人的维度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达到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层群众要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培养民主意识,锻炼民主技能,明确权利义务观念,进而在整个社会塑造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人类社会的巨大棋盘必须允许棋子根据有利于形成互相尊重和互惠关系的规则自主运动,并提供方法处理和解决冲突,以维持一个公平的游戏,来追求各种各样的机会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人类的自主治理是所有政治制度聚焦的基点,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最终的落脚点。人类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具体实践,在民主政治参与过程中学习,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才能培养自己实践民主的技能,进而提高自身实践民主的素质与能力。人的这种理想状态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优良制度支撑,地方自治为这种发展提供了机会,地方自治为人类自主治理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合适的制度框架,自主治理、合作治理与多中心治理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与非匀质性社会国家治理的均衡。

3.政治建设与大国治理民主化和法治化的有机互动。民主化强调国家政治权力最终归属性的一面,其作用在于它从根本上把国家与政府区分开来。政府是可以更替的,而国家则是永久的政治实体,是可以持久有效的认同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动态的政治稳定;民主化制约了国家的暴力性和官僚化倾向,从而确保了政治生活的活力,并增强了制度化弹性,民主化的推进是国家调控能力的进一步深化②。民主化是大国治理的重要资源,在社会日益自主和独立的情况下,单凭行政权力支撑的国家治理往往引发政府与基层社会的直接冲突和对抗。国家治理的有效基础应该是合理合法的权威,而不是机械性的行政权力。现代自然法理论与社会契约理论奠定了现代国家统治的基本原则——公民同意,公民同意是现代政府治理社会的合法性基础。民主机制是公民利益表达、利益聚合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公民意志的重要途径。合理地利用居民协商机制和民主表决机制,由居民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处理与运作社会公共事务的效率,而且可以形成国家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双赢。发展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可以增强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权威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可以增强政府的基础性权力,增加国家治理的社会、市场资源流量,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资源的总体存量,在与社会合作、协商、谈判与适度妥协中实现国家权力对社会的影响与渗透。有效的国家治理,不是通过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来完成的,相反,是通过合理范围内的国家权力运作、社会自治的有效展开,以及两者的相互配合与合作来实现的。在社会日益分化的条件下,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治理资源与治理手段。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以民主与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国家治理的主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政治整合与国家和公民有机联系的主要中介。在中国的政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必须追求在优化治理中建立民主,在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民主;另一方面,对于日益走向现代国家的中国,国家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是大国治理之道的灵魂。对于贫困社会、非匀质社会与断裂社会的治理,只有通过国家政治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资源的有效积聚,在国家政治建设过程中实现民主化与法治化,以国家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带动中国的政治建设,才能形成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的和谐良性互动。

四、组织支撑:现代治理结构的培育

政党是现代国家的核心,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和发动者。在现代国家体系中,任何执政党

②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建构:以县为微观分析

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29页。

都充当着选民的动员者、政府的组织者、国家与社会的连结者以及社会利益的整合者的角色。从政党本身的性质看,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在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党的地方与基层组织在整个政党的组织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基层组织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涉到政党的社会公共形象,是政党执政力量的源泉,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主要是通过构建和谐的政党-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巩固执政基础、强化执政体系的目的。政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密切性,以及政党组织自身科层化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政党的组织网络体系一般都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基层,政党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直接决定了政党力量的大小。有效的政党基层组织是现代政党的力量源泉。在现代民主社会,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已经把民众的利益和要求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但是现代社会分化的利益结构、多元的社会利益主体要求有一个政治中介充当民众利益的表达者与整合者,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与组织性质决定了它在中国政治体系中充当了社会利益输入、表达、整合的中介与桥梁。

强大的政党是动员资源与整合社会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直接推行者、政治稳定的维护者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是凝聚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的组织和领导力量,是中国国家治理最为关键的组织支撑。执政党的主要特征是执掌国家政权,通过自己先进的政治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执政纲领及本党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提供政治保障。在中国,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的领导力量和组织基础,社会的改造与重构直接以党的组织力量和组织网络为资源,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也是以党的组织网络为核心架构,执政党、国家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成为支撑大国治理的基本力量,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组织支撑。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大国治理中的核心与关键地位,加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建设就成为新时期中国政治建设的核心主轴。作为中国的领导阶级,“政治成熟”成为衡量执政党建设的主要指标。“政治成熟”就是一个民族的领导阶级能够把握本民族长远的经济政治“权力”利益,而且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把这一利益置于任何其他考虑之上①。中国共产党应该成为民族政治意识的担纲者,中国迫切需要培养一个政治成熟的领导阶层,建设一个具有良好政治智慧与政治判断力的理性化执政党。因为,中国当下的大国治理与社会政治问题的关键“不是被统治者的经济处境,而是统治阶级和上升阶级的政治素质”②。执政党的价值引导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国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同时,我们的政治建设也要根据现代政府架构原理,构建以公共权力运作理性化与运作主体专业化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政府,构建政权体系内部和谐的分工合作与相互制衡关系。通过“人民主权”原则限定公民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根据“议行合一”原则构建合理的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关系,在行政权与司法权以及司法权内部构建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为核心的制衡关系,构建完整的现代政府体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层面上,党的基层工作可以不再主要依赖原来的行政架构,而更多地利用社会组织来实现其领导,如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文化团队等;不再单纯依托行政资源,而是更多地利用社会与市场资源进行国家治理;党员的组织,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支部及小组,而更多地以职业特点、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为纽带,以增强组织作用的有效性;党的活动不仅限于一般的政治发动,而是更多地在维权领域里发挥作用。与此相适应,党内可相应建立包括社情民意处理机制、重大事项党员意见征集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改进执政党的社会工作机制与社会工作方式,确保党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作用力无处不在,营造和谐的执政党—社会关系氛围。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与市场组织,培育

②同上书,第106页。

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李强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8页。

完善的公民社会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协调利益关系的组织基础,通过以经济生活与私人事务为核心内容的市民社会来强化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真正构建均衡与和谐的党—政—民关系。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既体现为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社会成长及培育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联系的有机再造。因此,作为大国治理组织基础的执政党组织、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良性的分工合作,既成为大国治理的组织基础,为构建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与现代治理体系奠定基础,又是国家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合理的现代政治权力结构的关键。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计划经济体制,分权化、分散化的国家政治体制逐步置换传统的全能主义政治体制,意识形态高度一元化的文化整合机制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体系冲击下很难保持以往的独尊地位。面对日益多样化社会的政治整合难题,作为大国治理核心与关键的政治建设就是重组国家调控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首先,塑造现代价值体系来统领多元的社会文化,再造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文化整合机制与人们的生活信仰。其次,推进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确立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为现代价值的实现提供载体和基本途径。最后,构建合理的执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型塑合理的政治权力结构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为高效的国家治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成为面临急剧社会变迁的人口大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国治理在国内政治层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国家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一个非匀质性社会、贫困社会与断裂社会从事大国治理,我国的制度转型与国家建设存在巨大的内生性风险。同样,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曾经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剧痛。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性在人们现实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还远远没有确立。现代化成功与挫折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现代化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而在于国家或社会能否形成解决矛盾、问题与冲突的能力。因此,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通过政治建设培育一种促进、维持与控制变迁的能力,就成为国家制度理性能力成长与大国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与关键,从而为中国平稳而理性化的社会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的有机互动,有望提升我国调控社会变迁的能力,顺利实现中国社会的制度转型与现代化。

在人类历史上尚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拥有如此大的人口规模的前提下,经历如此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衡转型,既通过非均衡的发展来启动国家转型,同时又必须通过国家建设来消弭这种非均衡转型带来的严重消极后果。因此,中国国家治理不仅面临大国规模带来的挑战,更面临在这个巨型社会确保平稳制度转型的强大挑战,中国国家治理的艺术性相对于科学性更加明显,这些都无疑凸显了国家政治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有效的国家治理必须以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与时代特征为基础,通过以价值引导、制度维系与组织支撑三个维度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建设,实现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的和谐互动,最终达成有效而民主的国家治理。

(本文作者:唐皇凤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赵景来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一丶单选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总书记2014年在(D),回答电视台记者访问的时候提到改革进入深水区。 A韩国 B英国 C美国 D俄罗斯 2.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D)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A6 B5 C4 D7 3.(D)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1956 B1949 C1929 D1954 4“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C)同志提出。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周恩来 5.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是指(C)。 A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C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D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国2000年到2050年的目标是(A)。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实现温饱 C达到小康水平 D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7.最高人民法院属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的(A)。 A国家治理体系 B政府治理体系 C党的领导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8.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A)。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9.政府的(A)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A环境保护 B法制建设 C民主监督 D干预市场 10.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C)年。 A2014 B2016 C2015 D2013 二丶判断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本次机构改革将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x)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加强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以此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3.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专门成立了社会建设委员会。(x) 4.2013年的机构改革有一个特点,就是问题导向。(√) 5.李克强总理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x) 6.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比前两步容易。(x)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篇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篇当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思想认识缺乏高度,重视程度不够高。个别领导班子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软任务、虚工作,见效慢,成果显现不明显,存在抓不抓无所谓思想,没有摆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位置,往往出现会议布置多,文件强调多,而实际执行却认真分析少,只重形式不重实效,人为弱化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2、理论学习缺乏刚性要求,学习机制不健全。在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考核上,对于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提高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缺乏定量和定性的规定和标准,使理论学习难以量化把握。很多单位在对领导干部考核过程中,缺少理论学习内容的考核项目和标准,理论学习情况、水平和干部提拔任用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3、思想政治建设缺乏有效手段,建设过程缺乏活力。一些领导班子不能花费精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和办法,长期沿用多年的老办法、老套路,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形式古板,工作没有特色,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缺乏生机和活力。 4、思想政治建设缺乏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缺乏规范性。在传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尚未形成比较系统、具体、可量化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届中、届末和年度考核时,往往出现对经济工作考核的指标偏多,对思想政治

建设考核偏少,这也是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热衷搞经济建设而轻视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原因。 篇一 换届后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与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理论水平不高。一些新班子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抓理论和业务学习还不够系统,个别领导干部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缺乏“挤”劲和“韧”劲,思想认识层面仍然停留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平时忙于工作多,研究政策时间少,对党的政策和上级精神不能全面理解掌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有的干部不注重理论思维素质的提高,缺少理性思维,没有掌握科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有的干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前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还不强,遇到问题拿不出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发展思路不宽,对策不多,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二是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够扎实。部分领导干部对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务虚的,没有抓经济工作来得实在,抓思想政治建设往往是原则性的要求多,一般性的号召多,缺少过硬的实招。有的作风浮躁,不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有些工作浮于表面和有应付的思想,工作标准不精益求精,处理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治理的发端和原初形态 人类结成群体性的第一个组织形态,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分析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纯人身的相互依赖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氏族的组成——这种组织产生了第一种社会形态,所以这种社会名副其实地称为氏族社会。” 氏族,后来发展为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等。这几个以血缘为纽带、按血缘关系来划分自己居民的前后相承的阶段,直到以按地域来划分居民为基础的国家产生之前,现在被统称为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食物的匮乏,人们只能联合起来共同劳动,彼此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氏族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事务,为治理的发端准备了温床。面对着要解决的公共事务,氏族组织采取了全民议论、大家参与、集体决定的治理方式程序,既没有强制性的权力使用,也没有不合理的特权存在。氏族组织流行于整个原始社会,遍及于世界各大洲,无论是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这样的情况到处可见。氏族组织为人类建立了最古老悠久且流行最广的治理制度。 对于氏族的治理制度,今天我们可以从摩尔根在19世纪中叶深入美洲原始易洛魁人的氏族、部落,所做的实地调查后对易洛魁人氏族组织的描述中窥见一斑。易洛魁人各部落内所拥有的氏族,少则三个,

最多者则可达到八个。在每一个氏族内部,所有的氏族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普遍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如下十个方面:(一)选举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二)罢免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三)在本氏族内互不通婚的义务。(四)相互继承已故成员的遗产的权利。(五)互相支援、保卫和代偿损害的义务。(六)为本氏族成员命名的权利。(七)收养外人为本氏族成员的权利。(八)公共的宗教仪式。(九)一处公共墓地。(十)一个氏族会议。

[热点专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题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14-01-0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这一体系主要发挥五大方面的作用:第一,社会动员功能。良好完备的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动员功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中,取得最大的社会共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含义: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国家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程度还不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日益明显,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稳定因素急速增多,维稳的代价不堪重负,党和政府公信力严重流失,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阻碍了社会进步,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我们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 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发挥效能的基础性架构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正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背景: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叠加在一起。只有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成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考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面向未来,只有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蓬勃生机,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 第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充满活力、政治安定团结的“中国奇迹”,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有全国一盘棋的互助协作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制度优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

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浅谈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由于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当前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缺乏感召力。 有的领导认为离退休老干部兢兢业业参加工作几十年,退休后的主要任务就是颐养天年,只要钱发到手、物送到家,把他们的生活待遇落实好,思想政治建设抓与不抓无关紧要;况且思想政治建设是“虚”的,没有硬性指标,花费过多的心思,投入过多的精力,没有多大作用。不可否认,离退休干部大都资历深、阅历广、经验多,但离岗退职后所处的社会、工作、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由集中到分散、由工作到休息,思想容易老化;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离退休干部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免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若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面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产生消极情绪、生活待遇落实不够到位产生不满情绪、家庭生活不顺心产生悲观情绪、周围环境不如意产生失望情绪。 二、学习内容不实际,缺少创新理论,缺乏持久力。 有的地方因“偏科”,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内容单调,只是注重引读落实生活待遇的有关文件,而对学习政治理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内容“过虚”,大多以纯理论为主的满堂灌输,没有联系离退休干部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空洞的理论多,联系实际的少,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显得苍白无力,导致离退休干部对学习党的重大理论、重要思想缺乏持久热情 三、各种措施不到位,活动平台难配套,缺乏适应力。 有的时候开展老干部工作没有遵循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思想活动规律和变化的客观条件,把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一是缺少设施配套的阵地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活动离不开必要的场地和必备的设施,但有的或无固定场所,或活动场所设施简陋,甚至连起码的电教设备也没有,使得离退休干部难有适宜的学习、娱乐、健身环境。二是缺少内容丰富的活动平台。活动平台是开展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依托,但有的因经费困难,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喜爱的活动往往被“钱”所困,导致既没开展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也没开展多姿多彩、愉悦身心的文娱活动和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保健活动。

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2014年05月13日14:44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吕志奎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37 中国现代化必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转型,以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已成为构筑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基本议题。 作为打造国家发展升级版的战略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整体设计中国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中国现代化必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转型,以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已成为构筑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导源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够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基本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目标,是构建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很有启发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包括价值、角色、制度、技术和财政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一个复杂的治理系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首先必须解决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治理体系是社会体系的一种,角色是治理体系的基本单位之一,所有的治理体系都是由各种角色构成,治理角色的组合形成治理结构。现代国家建设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权力结构。治理体系由相互作用的治理结构组成。政府仍然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中心角色。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构成创造国家治理价值的角色结构。治理现代化意味着权力结构的再造,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的优化。各类角色都是人格化实体,并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有意识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组织机构、主体结构和技术工具是符合现代潮流的,内部各要素功能协调,能有效地治理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能最大限度降低国家治理成本。 国家治理体系可以理解为维持国家秩序的一套制度安排。一定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是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出发来确定社会系统的本质,为国家治理体系找到了客观的基础。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所以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治理体系也就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换句话说,基础性的社会变革对国家治理体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遵循历史性与现实性原则,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有助于当代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治理模式,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地位,理顺国家治理中的多维政治关系,建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协同创新网络。 国家治理体系突出总体性,即以一种整体治理视角思考和理解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构成了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丰富多彩的内容。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A改革开放 B转变职能 C理顺关系 D精兵简政 E提高效率 正确答案:B, C, D, E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E失业保险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公共服务 D社会管理 E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答案:错误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正确 A抓统筹 B抓落实 C抓方案 D抓调研 正确答案:A, B, C, D

A1929 B1949 C1954 D1956 正确答案:C A实现温饱 B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达到小康水平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确答案:D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正确答案:C

A全面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一致性 正确答案:A A党的领导体系 B国家治理体系 C政府治理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正确答案:B A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分散交叉B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清、推诿扯皮C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设机构

D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和落实党政职责分工,确保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 正确答案:A, B, C, D A改革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C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D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E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2009年上海高考24题)“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3.(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9题)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32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以上史实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6.(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10题)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7.(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8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8.(2008年广东高考12题)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9.(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9题)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0.(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5题)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1.(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2题)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定位财政,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那么,为什么是财政而非其他别的什么范畴获得如此的定位呢?这是需要深刻领会和系统 把握的。 之所以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因为,在任何经济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这个道理不难解释。 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需要花钱的,都是要以花钱为条件的。政府所花的钱,来自于财政支出的拨付。政府要花钱,就要筹钱,就得有钱的来源。政府所筹措的钱,构成了财政收入。这一收一支之间或财政收支的过程,实际上便是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政府履行职能的活动。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可以说,财政与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系绑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此其一。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职能,财政职能所具有的一个特殊品质或突出特点,就在于其最具“综合性”——覆盖全部、牵动大部。由于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的最直接的纽带,财政职能的履行,其范围,能够

覆盖于所有政府职能、所有政府部门和所有政府活动领域。其触角,能够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业、所有经济社会活动领域。牵住了财政职能这个牛鼻子,顺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职能履行、国家治理实现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内容。此其二。 作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自然要遵从一定的制度规范来进行。围绕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它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着财政职能的履行状况,而且事关所有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进而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实现水平。所以,财政制度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只有打下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才可能收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此其三。 之所以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是因为,在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诸种要素中,财政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种要素。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 第一,纵观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履行的职能,尽管项目繁多,表现各异,但从大类分,无非是“事”和“钱”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行政事务,后者主要指财政事务。与之相适应,国家治理的实现线索,无非位于两个层面:事权与财权的界定和支出责任与财力的配置。只有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权与财权界定清楚了,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支出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标题: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

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 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 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 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2.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3.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4. 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反映了() A.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B. 农村地区无足轻重 C.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D. 三大改造即将开始 5. 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 人民民主原则 B. 国民平等原则 C. 依法治国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6.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7. 1972年4月,北京市新华书店开始发行《红楼梦》《三

国家治理的发展阶段包括哪些

国家治理的发展阶段包括哪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学术观点看,人类社会历史上治理至今经历了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治理。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参与公共事务,集体决定一切大事。这种原始治理状态体现了平等、公正、民主、大众参与,这也是治理的本原意义。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叙述了美洲原始易洛魁人怎么管理公共事务。易洛魁人有一个氏族议事会,凡是选举、撤换酋长和军事首领,以及是否为被杀害的氏族成员接受外族赎金或者实行血族复仇等氏族公共事务需要作出决定时,议事会就把氏族所有成员召集起来,按照规定的程序参加讨论并做出表决。 第二个阶段,国家统治。原始社会解体后,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国家。原始治理就转变成国家统治。国家统治实际上是皇帝、国王统治意志的表现,本质特征就变成了人治、专制。这样的统治背离了治理的原意,而走向了它的反面,从大多数参与变成一个人或少数人做决定。 第三阶段,国家管理。随着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统治或政府管制有很多弊端,把社会管死了,把民众也管死了,所以民众不高兴,效率低下。195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发起行政改革运动,由国家统治或政府管制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阶段。新公共管理追求高效率、低

成本、重绩效。 新公共管理有以下特点:第一,新公共管理改变了过去统治对社会、民众的漠不关心。管理要出效率,就必须倾听社会和公众的要求并做出回应。第二,新公共管理既重视政府的产出和结果,也重视它的效果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有绩效目标和控制要求。第四,新公共管理打破了原来国家统治的垄断性,让社会、让公民来参与。 虽然由国家统治发展到国家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西方发起新公共管理,有一个著名的口号是“掌舵而不划桨”。有些事可以交给市场、社会去干,政府就像掌舵一样主要是做决策。但掌舵,说白了还是要去控制社会,大的事情还是由国家政府说了算。可以说它还是停留在对社会、对市场、对公民的控制层面,还是会引起市场、社会、公民的不满。因此,我们说还要从国家管理进一步地发展进入我们当今最新的阶段。 第四阶段,国家治理。国家治理指向了国家管理的弊端,因为在国家管理之下,社会、市场、民众在国家管理中还是缺位的。英国学者斯托克认为治理有五个论点:第一,治理可以来自政府,但也不限于政府;第二,责任不限于政府;第三,权力不限于政府;第四,权威不限于政府;第五,能力不限于政府。由此可见,国家治理不同于统治、管理。

中考政治热点时事专题一政治建设

专题一政治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7年两会2017年全国两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3日15时和3月5日9时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

材料六:香港回归2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1日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习近平表示,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有效运行,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 中考预测 1.回顾2016年,我们走过的路很不寻常,但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再次表明,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A.人民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 B.全面小康社会已建成 C.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D.农村脱贫是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 3.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全国各人大代表分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讨论。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③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部长级公开会议前向中外媒体发表讲话。王毅表示,中方主张通过防扩散和促和谈“双加强”,推动半岛核问题走上和平解决道路。这体现了() ①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起着主导作用 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④中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主持并监誓。领誓人、新任命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德印手抚宪法,宣读誓词。新任命的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朱小丹、杨雄、刘昆,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龙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司法部部长张军,商务部部长钟山跟诵誓词。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国家治理的发展阶段包括哪些

一、治理的发端和原初形态 人类结成群体性的第一个组织形态,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分析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纯人身的相互依赖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氏族的组成——这种组织产生了第一种社会形态,所以这种社会名副其实地称为氏族社会。” 氏族,后来发展为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等。这几个以血缘为纽带、按血缘关系来划分自己居民的前后相承的阶段,直到以按地域来划分居民为基础的国家产生之前,现在被统称为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食物的匮乏,人们只能联合起来共同劳动,彼此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氏族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事务,为治理的发端准备了温床。面对着要解决的公共事务,氏族组织采取了全民议论、大家参与、集体决定的治理方式程序,既没有强制性的权力使用,也没有不合理的特权存在。氏族组织流行于整个原始社会,遍及于世界各大洲,无论是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这样的情况到处可见。氏族组织为人类建立了最古老悠久且流行最广的治理制度。 对于氏族的治理制度,今天我们可以从摩尔根在19世纪中叶深入美洲原始易洛魁人的氏族、部落,所做的实地调查后对易洛魁人氏族组织的描述中窥见一斑。易洛魁人各部落内所拥有的氏族,少则三

个,最多者则可达到八个。在每一个氏族内部,所有的氏族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普遍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如下十个方面:(一)选举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二)罢免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三)在本氏族内互不通婚的义务。(四)相互继承已故成员的遗产的权利。(五)互相支援、保卫和代偿损害的义务。(六)为本氏族成员命名的权利。(七)收养外人为本氏族成员的权利。(八)公共的宗教仪式。(九)一处公共墓地。(十)一个氏族会议。 氏族会议,这是氏族的公共组织机构,也是氏族的最高治理机关。它的议事活动,是该氏族一切成年男女享有平等权利的活动。每当氏族开会时,男男女女都站在周围,按照规定的程序参加讨论并做出表决。氏族会议的机能与属性,赋予了氏族组织治理的活力和鲜明的特征,保障着氏族每一位成员的个人权利。氏族会议最重要的议题,就是氏族成员拥有十项权利和义务中的第一、二项,即选举和撤换酋长与军事首领,以及第五项是否为被杀害的氏族成员接受外族赎金或者实行血族复仇等氏族事务而作出的决定。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所提供的材料,曾经详尽地论述了关于氏族选举和撤换酋长与军事首领的两项重要的治理活动。 关于氏族选举一个酋长(平时的首脑)和一个酋帅(军事领袖),“酋长必须从本氏族成员中选出,他的职位在氏族内世袭,一旦出缺,必须立刻重新补上;军事领袖,也可以从氏族以外的人中选出并且有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姓名:谢雪沁学号:1410023 专业:国际经济法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然后在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大坎。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又能同依法治国的理念相结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每一位有志于未来、有志于祖国而抱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一代大学生都要紧紧抓住祖国图富强、民族求发展这一良好机遇来充实自己,阅尽天下良书;充实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大学生责任 正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觉。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有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而国家治理不仅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正确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有效协调社会关系的概念,涉及如何进行更好的权力配置、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和特点,满足时代的要求。正如治理理论的创始人詹姆斯·N·罗西瑙所说:“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使别人服从。”它一定是一个复杂、复合的整体。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改革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要不断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无论是旧体制的改革,还是新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