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巴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3、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呢?一年生的植株会枯萎死亡;落叶树的叶子渐渐变黄、变红并掉落下来;常绿树几乎不变;一些植物在秋季又开始生长、开花;一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21、我们用那些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答:(1)用语言描述(2)用动作描述(3)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4)用打比方来描述(5)用图画的方式来描述(6)用文字来描述(7)用统计的方法。

22、用什么方法拓印树皮的图案

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23、用什么方法拓印一片树叶呢?

答:用较浓的水粉画颜色,均匀地涂在叶背面上,然后盖上白纸用手按压,使颜色附在白纸上。

24、我们有哪些观察比较叶的大小的方法

答:(1)大叶子上铺满小叶子比大小(2)大叶子旁竖着排列小叶子比长短(3)把两片叶子描画在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比大小(4)用打比方来描述叶的大小的方法。

1、像樟树那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草质茎;

2、大树是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小草是草本植物,具有草质茎;

1、观察大树要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

2、大树的完整形态:树冠、树干和树根

10比较大树和小草

11、比较两种水生植物的异同点 大树 比较高大、茎粗、比较 硬,多年生、寿命长, 是木本植物。 小草 生长在 比较矮小,茎细、寿 土壤中, 命短,比较软是草 需要阳光 本植物。 水分,有根、 茎、叶、绿色 ......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都生长在水 金鱼藻 里有根、茎、 长在水底 叶,需要阳光、 叶片细小 水分、和空气; 没看到开花 会长大,会繁殖后.......

代,寿命短,都是

草本植物.......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有答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一、填空题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请举出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晴、阴、雨。 二、判断题 1、可以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 2、风大的时候,雨一定大。(×) 3、我们可以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4、天气变化多端,我们无法预测。(×) 三、选择题 1、A 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A天气B云量C气温D雨量 2、可以观察校园里的树枝、国旗来判断 B 。 A下雨B风向和风速C晴天B多云 3、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同类的是 B 。 A晴B东北风C阴D多云 四、连线题 多云阴晴晴到多云小(阵)雨 多云阴晴晴到多云小(阵)雨 大到暴雨雷阵雨雨夹雪大雨中雨

第二课天气日历 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的表格。 2、天气预报中一般包含降水量、风向、云量,风速和气温等要素。 3、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情况。 4、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5、利用天气日历来分析,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二、选择题 1 A、天气日历 B、天气符号 C、降水量 4、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不需要记录(D)。 A日期和时间B云量和降水量 C风速和风向D太阳升起的时间 三、画图题

知识点:天气预报中一般包含降水量、风向、云量,风速和气温等要素,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情况。 四、判断题 1、天气变化毫无规律。(×) 2、东南风吹向西北方向。(√) 3、观察、记录天气现象可以不用每天坚持。(×) 4、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不需要记录云量。(×)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一、填空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4、测量一天的气温,一般要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五个不同时间的气温。 二、选择题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A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C)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A)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E)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C)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B)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C)。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C);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ABCD)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BCD)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 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 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 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X )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X )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 1 17、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X) 18、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9、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X ) 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X ) 2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V ) 三、选择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A越大B越小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A)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观察大树可以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测量、用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等 7、大树和小草的比较 大树的特点: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的特点: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①有根、茎、叶,②有生命,③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④会繁殖,⑤会死亡。 8、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9、叶子的结构分两部分:(叶片和叶柄),其中叶片上长有(叶脉)。 10、新鲜的叶和落叶比较 新鲜的叶的特点:有生命,软,有弹性。落叶的特点:无生命,没有弹性,易碎 11、在观察叶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2、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3、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15、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等) 常见的陆生植物有:(狗尾草、车前草、三叶草、桃树、梨树等)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②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③都会 生长发育,④都会繁殖后代,⑤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人体的支架叫骨骼,它由206 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 2、骨骼具有支撑运动保护的作用。 3、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5、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和关节而实现的。 6、人不运动时,负责呼吸、心跳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 二、判断 1、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2、指关节可以做屈伸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关节没有好处。(×) 4、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共同完成的。(√) 5、提脚跟时,“小腿肚子”会收缩。(√) 6、肌肉占身体重量的40%。(√) 三、选择 1、关节所起的两大作用是(C)作用和缓冲作用。 A、支撑 B、保护 C、运动 2、曲臂时,胳膊前部的肌肉(A);伸臂时,胳膊后部的肌肉(A)。 A、收缩 B、放松 3、收缩后的肌肉会(A)。 A、变短变硬 B、变长变软 4、常吃(B)含量高的食物可保持骨骼、肌肉正常工作。 A、蛋白质和脂肪 B、蛋白质和钙 四、问答 1、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答: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盆骨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2、经常运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答: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 经常运动的人肌肉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 3、怎样避免在运动中受伤? 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型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 4、有的青少年弯腰驼背,你认为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儿童的骨比较柔软,如果长期弯着腰读书、写字,脊柱就容易变形,形成驼背。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和位置 1.小姑娘蹲在石头上喂鱼,观察到运动的物体有:水中游动的鱼,被鱼儿搅动的水。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比如旁边的石头。 2.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向前奔跑,是因为地面是静止 3.在公共汽车站,站台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4.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静止的,牛羊是 运动的。 5.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 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 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判断物 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7.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8.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总的说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9.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10.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例:描述方法我的位置: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学校是参照物,正门西北是方向,50米是距离) 因此位置描述需要具备:参照物、方向、距离三方面。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指尖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注意:没说车轮);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3.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5.判断题: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知识瞭望;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得食物。 2、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 3、我国古代有[ ]的传说。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 ] A、化石 B、文物 C、资料 D、以上都对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三、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 3、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 四、简答 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

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知识瞭望; 1、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2、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 ]。 3、在我国北京[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3、传说中[ ]造了人类。 A、女娲 B、后羿 C、精卫 D、刑天 三、判断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年前。[ ] 2、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类。[ ] 3、只有化石才可研究人类祖先。[ ] 4、长臂猿生活在东南亚。[ ]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老家在亚洲地区。[ ] 四、简答 古猿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直立行走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1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罗杰特)……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9、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医生(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治好了很多病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一个小小的疑问只要细心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9、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10、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11、小孩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12、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1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14、“纸鹦鹉” 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三、选择题 1.物体( A )不容易倒。 A、上轻下重 B、上重下轻。 2、( A )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A 琴纳 B 伽利略 C 牛顿 3、(C)写了一部医学巨作《本草纲目》 A、琴纳 B、居里夫人 C、李时珍 4、英国人罗杰特利用眼睛的视觉暂留原理发明了( B )。 A、手机 B、电影 C、镭 5、居里夫人发现了( C )。 A、闪电 B、铁 C、镭 四、把下列的科学家与他们所对应的科学贡献进行连线。 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李时珍————药物巨著《本草纲目》 居里夫人————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可以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通常情况下,一天里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顶端相平,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还要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如果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和晴好天气联系在一起。但是积云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不会下雨。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 1.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 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 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 1. 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丿— 2. 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 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 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 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 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

干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 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 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 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 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 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3. 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 4. 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牛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5. 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短一表示运动快—;小球运动时间长,表示运动」慢 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距离长短。 2.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身边的植物 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别身边的植物种类、名称,及有关的植物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大胆与他人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研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科学创新的精神,感受自然,培养审美情趣。 【材料准备】 剪子、胶带、标本夹、相机,彩笔,画架,画纸,记录笔,记录表,铁锹。 【计划时间】5课时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方案1课时 第二阶段探究实践阶段3课时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1课时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 【阶段目标】 1.知识目标:学好小组合作,共同制定活动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步骤设计】 一、导入(实物导入:教师随身带几种身边常见而又比较奇特的花草树木的叶子或者花朵让学生辨认)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常见植物,同学们是不是都很熟悉啊?你们认识我手中的叶子或者花朵是来自什么植物吗?有关这些植物的知识,同学们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生:……(很多同学肯定不知道) 师:(揭晓答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身边的植物熟视无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植物吧。板书课题:认识身边的植物 二、提出活动任务 师:我们怎么去研究呢?具体研究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研究周围有哪些植物? 生:植物有哪些作用? 生:植物的家在哪? 生: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观点。并把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生共同归纳子课题: 1.身边有哪些植物? 2.身边植物有哪些作用? 3.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的? 师:今天我们就以这三个课题为子课题进行研究,同学们要用为期三周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去观察,研究,搜集你要的有关资料。这节课我们就要为观察、研究、搜集做准备,展开一场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好。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三、小组商讨探究重点,形成活动方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1.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让小车跑的更快? 观察与实验 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我的玩法:推动或拉动小车。 我的发现:推或拉都能产生力。 玩小车钻山洞 我的玩法:用积木搭个山洞让小车钻。 我的发现:小车能否钻过山洞跟山洞大小和用力大小有关。 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的关系 我的猜想:我认为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用不同的力推动小车。 我的记录: 3 7 6 8 7秒 6 3 2 3 2秒多 9 1 2 1 1秒多 我的发现:对小车的拉力越大.它运动的越快。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力的大小力 (2)力推力拉力推力拉力 2.答:设计一个高且光滑的滑梯.小车从滑梯上部滑下.会跑得又快又远。

2.玩滑梯的启示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观察与实验 双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推 我的做法:双手按在桌面上使劲向前推。 我的发现:感觉很费劲.手与桌面产生摩擦力。 推拉蹲在地上的同学 我的做法:用手推拉蹲在地上的同学。 我的发现:同学动了.有点费劲。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我的猜想: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 我的方案: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块、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要的拉力。 我的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 1.把木块先后放在①粗糙的木板 、②较光滑的木块、③非常 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 簧秤分别测出所需要的拉 力 2.比较三次实验结果①用5N的力 ②用3N的力 ③用1N的力 我的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摩擦力 (2)光滑程度光滑小粗糙大 (3)越重越轻 (4)增大 (5)减少 2.答:因为润滑油和铅笔芯末有润滑的作用.减小了摩擦力.所以锁就好用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最新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 2 分,共 24 分):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3、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 4、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 、凸度B、材料 C、面积 3、()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bdca B、bacd C、bcda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 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1/3 毫米的微小物体(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总结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两边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两边较薄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可以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放大镜的倍数(越高),视野(越小)。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蝗虫的触角是(丝状)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 9、晶体的形状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0、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1、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3、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二、校园的树木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 5、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6、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7、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四、水生植物 10、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能够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1、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2、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3、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4、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绝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五、植物的叶 15、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6、叶的结构: 1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18、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很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9、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0、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七、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3、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24、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5、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6、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7、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8、植物的相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练习题 一、填空 1、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6部分组成。 3、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4、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树是植物,草是植物。 6、观察大树用到了、、、等工具。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等。 9、植物的叶一般有和组成,叶片上有。 10、叶是有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1、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能够分为和。 12、我们常用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13、我们能够用各种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 14、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有着共同的生长需要。 15、我知道的木本植物有:、、、;我知道的草本植物有:、、、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题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 教具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 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 ----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 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 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 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 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 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 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 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班级姓名 . 1.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1.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1.1、种子外面都有一层皮,剥开后,有的种子可以分成两瓣,种子里面都有 一颗小芽。 1.1、有的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看。 1.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1.2、选种时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种植凤仙花的小坑深度约1厘米。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放在温暖的地方。 1.2、要观察种子的变化过程,就应该把种子种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把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方向都放置种子)。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3、植物的根的作用:①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②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1.4、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叶上长的茎一般是平展交叉的。 1.4、植物的叶的作用:①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4、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5、植物的茎的作用:①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②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5、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1.5、植物的茎初期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5、植物的茎分为直立茎(凤仙花、向日葵等)、缠绕茎(牵牛花等)、攀缘茎(葡萄等)、匍匐茎(红薯等)。 1.6、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 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 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7、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 1.7、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1.7、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填空。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是我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它具有(放大)、(汇聚光线)、(成像)的作用;放大镜是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它具有(透明)、(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 2、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机及计算机屏幕的图像是由许多的小点组成,并且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透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就(越小);透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叶片上常见的叶脉有:(树状形)、(网状形)和(不规则形)。 3、当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是会产生(折射)现象;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具有(放大)的作用,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球形)透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4、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的(小鳞片),其实上这些小鳞片是许多(扁平的细毛);在放大镜下,能看见蝇的复眼是由许多个(六角形)的小眼睛组成的,每个小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昆虫的眼睛有(单眼)和(复眼)之分;我们常见的一类蝇是(家蝇),它的眼睛属于是(复眼);(草蛉和它的幼虫)是蚜虫的天敌;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晶体的形状有的(像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的形状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法和蒸发法;将海水蒸发后可以得到(海盐)的晶体;在自然界中,许多的岩石都是由(矿物晶体)组成的。 6、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十七)世纪,人类发明了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们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人们为了能够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世界上第一台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显微镜是由(列文虎克)制造的;电子显微镜能够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8、显微镜主要是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五部分组成的;显微镜中使用的两个透镜分别是(目镜)和(物镜),它们之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要将物体制成(玻片标本),才可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制作玻片时,我们需要的工具有(滴管)、(水)、(盖玻片)、(载玻片)、(镊子)等;我们制作洋葱玻片时需要(四)个步骤,应该取洋葱的(果肉)来做成玻片;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