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身心素质自我评价(共7篇)

身心素质自我评价(共7篇)

篇一:心理健康自我评价

1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题目:心理健康自我评价

学号:

姓名: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之于人,不仅仅指生理方面,它还包括我们的心理状况。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部意义上参与健康,做一个生理、心理都臻于完美的真正健康的人。

对于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自我观念、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很多的时候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像我来说,以前很多的时候不切合实际,喜欢悲伤地歌曲、故事等,喜欢一个人独处,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憋在心里,所以心情有的时候很忧郁,很悲伤,平时偶尔会有些消极,情绪消沉,我的朋友也很少。在进入大学后,

有点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后来我参加各种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现在的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现在,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消极的人,我会乐观的看待事情,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但有的时候做事情太急躁,容易出错,所以我还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情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活动中,在接触客观外界时,并不是单纯的认识事情,而总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同时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就是情绪。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不良的心境则让人心烦意乱,且意志消沉容易激怒,对人的健康起着极大地危害作用。

青年大学生由于内心抑制和自我控制力尚在发展阶段,表现更加突出。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发怒。在我心情很烦躁的时候,就会经常说话冲人,因此不光让朋友生气,自己也很生气,事后又觉得很对不起别人,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怎么能收回呢,虽然给别人已经道歉了,但毕竟给人家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遇到事情要冷静,考虑周全,切莫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在大学这段时间,我觉得我的变化很大,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会再生气发怒。

居里夫人曾这样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优美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爱更为重要。”如果说信念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的话,那么意志则直接控制人的事业成功,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成功。意志品质是指建立在意志目的性和驱动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之上的各种品质特点。主要包括: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勇敢。而意志的标准就是这些品质的综合。

对于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坚毅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做事情能够坚持到底,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挫折,但也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的人。自觉性贯穿于整个意志行

动的始终,是产生坚强意志的精神支柱,有的时候做事情的确要自觉遵守一些制度,但并不是盲从和独断。有些人缺乏主见,行动易受别人的影响和发生动摇的倾向。这点有的时候和我很符合,不能够很果断的做出一些决定,而且很容易改变主意,受别人的影响,事后也很苦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自己作出决定,对于别人的意见要先思考,先判断是不是符合自己,然后再决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有自制力。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冲动。当然,我们肯定有自制力,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放纵自己,感情用事等等。有的时候的确我们不用对自己要求太高,偶尔的放松一下对我们也有好处。但在对待一些严肃的事情时,我们要严肃对待。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现实的人是不可能离群索居的,总是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群体之中。同时,社会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团体和组织。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要怎样处理很重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通常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同学的好朋友。而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而且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与别人交往,使我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更好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之余我还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而且为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比如我加入爱心学校,在爱心学校中,我收获颇多。现在能够很好的与那些顽皮的小学生沟通交流,能够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现状等等。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十全十美的个性人格或许并不存在,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自觉地克服个性弱点。塑造一个愉快而健康的自我。人格与人的心身健康密切相关。许多心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并且这种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应的人格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人格对人的一切就可能具有非凡的支助力量。所以我们要完善自己

的个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经常会遇见很多的矛盾冲击。如学业情况。在这一学期,我觉得我一直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很多的时间都是迷茫着度过,如今考试将近,所以我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总是临时抱佛脚。但是也怨不得别人,总是以为只要自己看书就可以了,谁知道现在落下了那么多的课程。所以在这为数不多的时间我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现在再抱怨自己已经没用,最重要的是学习,争取把落下的补回来。还有恋爱,求职的成败等等。

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但是要怎样做到这些呢?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

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篇二: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珍贵的三年的高中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高中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高中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不想考上好的大学,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高中需努力认真的学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高中的学习旅程。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课本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

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我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我认真积极参加每次实验,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三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三年高中生活,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

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三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

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三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记得有好几次,同学或老师约了我见面,我答应以后必定按时到达指定约会地点,即使有急事也从不失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

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篇三: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自我检测评价标准课题研究报告

中学生心理素质自我检测评价标准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汨罗市城郊乡中学心理素质教育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本实验课题是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重视的基础性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许多要攻克的难题,如课程的设置、教育方法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变、考试制度的改革、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改革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研究,要更多地探究学生的心灵世界,研究学生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研究有可能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研究学生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成长轨迹,尤其是要了解和弄清学生心理素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生理发育过程的基本状况,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智力差异、环境差异等因人施教,促使学生主动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

一个健康成长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要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我们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先了解和弄清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要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于是本课题组提出了这一实验课题。

二、实验的假设

a、最高标准(又叫客观检测标准)

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严密的客观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目前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还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b、最低标准(又叫主观检测检测标准)

运用心理科学的心理优化原理,制订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自我检测,然后根据学生自测结果,作出评价判断。

三、实验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

2、现代心理科学所揭示的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生理机制和生理机能。

3、现代心理科学的优化原理

四、实验的准备

1、确定实验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摒弃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思想,通过揭示当代中小学生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表现,揭示当代中学长心理素质内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用毛泽东同志的主动发展的教育观点来引导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确定实验的基本原则

(1)、尊重科学原理和注重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原则

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检测必须符合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把中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和一般心理现象的特征搞清楚,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共性和个性差异,制订的检测标准能在实践中广泛运用。

(2)、针对性和对应性原则

针对性是指针对检测对象而言,即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对应性是指检测试题要与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要素一一对应。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检测时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叫定性,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打上分数,叫定量。最后从量上去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4)、积极引导和启发性原则

检测的试题,都是从正面朝着积极的方向引导,告诉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心理素质才是完美和健康的。测试的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素质越好。

3、确定实验的方法

(1)、观察法

就是平时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客观表现,通过观察去了解弄清这些现象的心理实质及其内在联系并进行反复验证,为确定检测试题作准备。

(2)标准对照法

根据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一套检测试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衡量,作出自我的定性评价判断。(注:目前我国政府还没有正式颁布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关标准,但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德育大纲等许多文件和法规中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对上述文件和法规综合分析和整理。)(3)、验证法

检测标准制订后,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大面积地展开实验,反复修订,最后形成实用的方案。

4、确定检测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本研究课题把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然后根据当代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它分解为4个不同的子系统,即动力心理系统、控制心理系统、适应心理系统、智力心理系统。然后再将这四个子系统分解成各个不同的要素,最后根据不同的要素来确定检测的标点和试题。

5、确定检测的试题

检测试题按照中小学生应具有的心理素质的最高标准,用情境描述和形象描述的方式命题。如检测学生注意力是否稳定时,就出这么一个试题:“我上课时能专心听讲,思想上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

6、确定命题的方式

评价方式确定为用肯定、否定和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计分。

五、实验的历程

第一阶段(2005年1月—2005年12月)初步制订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按照实验的假设和确定的指导思想、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制订。同时进行大量的个案分析。

第二阶段(2006年1月—2006年6月)进行反复修改检验

检测标准制定后,选择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反复地实验,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复修订。

第三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2月)形成实用操作方案

检测标准经过反复修改验证后,课题组再写出实验报告,由专家评审论证后,推广运用。

六、实验的管理与评价

1、建立课题实验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1)、本研究课题为招标课题,对招标方负责,接受招标单位的指导和管理。课题组定期向招标方进行汇报。

(2)、对课题的评价分工作绩效评价和质量进度评价。工作绩效由课题主持人根据课题组成员科研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对课题研究的贡献进行评价。质量评价分阶段邀请专家进行评估。

2、将整个课题实验纳入到本单位的目标管理评价体系中评价。

七、本实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已经完成了该实验的主体工程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自我检测评价标准》(即成果的表现形式,见附件1)。

(二)该检测标准在全校10多个心理教育实验班试用,在汨罗

市40多所中小学中进行了抽样测检,其测检结果真实,可信度较高(见附件2:部份检测样品及统计数据)

(三)其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肯定(见附件3:部分专家鉴定书和意见书)

(四)本检测标准的阶段性成果曾在1996年11月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荣获教研成果一等奖获;1998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第四届学术成果评选三等奖;(见附件4:获奖证书复印件)

八、问题的提出

a: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会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年龄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检测标准是不会固定不变的。

b: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党和政府应尽早制订出我国学生的心理教育大纲,颁布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关标准,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汨罗市城郊乡中小学生心理

素质自我检测评价标准课题组

2008年4月26日

篇四:论大学个体心理素质的提升

论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提升姓名:班级:学号

【内容摘要】一个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字】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

一、科学的心理素质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价值观念迅速更迭,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存竞争日益激烈,所有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心理变化异常剧烈,呈祥出青年期特有的动荡、脆弱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脆弱的心理状态,因而导致了大量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一个健康的、科学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即成年早期的心理特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艾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论)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必须要求大学生本身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其中包括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交往艺术。

3.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即具备一个健康的情绪管理理念。保持自己情绪的丰富性,不过分的沉溺于某种极端情绪。

4.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了解性格的可塑性,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点,提升自己的能力

5.能够正常的适应社会。能够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有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正确的择业心理。

6.有一个合适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实现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统一。

二、各心理成分评估及建议

下面从各个方面开始阐述大学生如何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1.建立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5岁年龄之间,这段期间处于成年早期或青年早期。其特点为:该阶段及以后的阶段就没有与弗洛依德心理性欲发展相当的时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甚至有对个人来说的重大损失。而一个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

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艾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论)。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自己已经建立的自我同一性并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实现生活上和情感上的自我独立,消除自己对家庭或者父母或者其他人生活或者情感上的依赖;同时要尝试建立情感交际圈子,能够在某些方面为了他人而自我牺牲,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

2.能够正确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等彼此影响对方,同时也受对方影响的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影响人际的心理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认知、动机、情感、行为等。

想要正确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在人际交往中遵循一些正常的原则,其中包括平等对待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相互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交往性原则;其次要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如真诚肯定对方、信任克己、自信悦己、热情、认识人际距离等。最后,要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艺术,包括语言表达术、批评表达术、委婉拒绝术、幽默安慰术、魅力展示术等。合理的运用这些心理学技巧,可以帮助大学生简历一个良好地人际交往环境。

3.具备一个健康的情绪管理理念。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界定为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认知过程、感觉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情绪本身具有重要的功能。情绪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粘合剂,它们使你贴近某

人;也可以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防水剂,它们使你远离某人。并且愉快情绪会产生更有影响、更富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解决方式。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情绪管理理念具是一个个体心理素质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

一个合理的情绪管理理念可以包括以下几点:认识到书友的情绪跟你选择的理念系统有关;很多情绪痛苦是有意义的,甚至是自我在成长的必经阶段;享乐的不对称;幼小的情绪管理目标达到自发表达和意义的、理性控制之间的平衡。在控制过程中应该学会:重新评价应激源自身的性质,理性的情绪疗法的借鉴,合理的宣泄,十一的表达——使用“我”信息,行为调整,建立精神花园,在活动体验、转移和化解情绪,需求专业帮助等方法。

4.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心理学把性格定义为: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性格可以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性格和能力密切联系,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发展。首先,能力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性格也会制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性格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性格还能弥补某种能力的不足。

5.正常的适应社会。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大学

生处于一个有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过程,在此期间大学生会逐步的接触社会,并适应社会。所以要求大学生能够正常的适应社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

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非常好的帮助大学生适应和融入社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事业奋斗的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计划,对生涯实现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其本质是个人依据自身素质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主动的、自觉的设计和规划,并根据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要完成一个一份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以下几步进行:(1)通过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2)收集、整理、辨析各种媒体提供的职业信息;(3)通过自我判定和职业生涯辅导,确定职业选择。由此确定自己一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在自己的整个大学中起到知道作用。

6.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客观的认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客观、相对与否关联着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同时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也是考量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敏感因子,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具有以下特点:(1)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2)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自我评价较符合实际(3)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但易波动(4)大学生自我设计的愿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已经趋近成熟与稳定,但是大学生的在自我概念上仍然存在某些矛盾,主要包括:(一)主观的我和社会的我的矛盾(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三)自尊和他人认同的矛盾

(四)自立和依附他人的矛盾。

所以提升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必须包括大学生对自身自我概念的调节,可以通过以下三

条途径进行自我同一,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1)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2)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3)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大学生做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大学生团体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是一个人正常从事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个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心理学》

篇五: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需要强壮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则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同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教育并培养学生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艰巨的学习、纷繁复杂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呢?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

1、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时代主流。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新旧观念的猛烈碰撞,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然而,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往往使中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关感到疑惑不解、无所适从。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常常受消极面的影响,表现为怀疑、偏激、悲观的情绪,久而久之,其中的少数人就有可能形成的反社会的人格,给社会和自身带来严重的危害。教育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是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品质的关键,也是实现自我调节的重要基础之一。

2、认识曲高和寡的道理,善待他人。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都不充许,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封闭自己,孤立于他人存在。经验表明,不少具有心理缺陷、人格障碍或行为非常的学生,起始都是由于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而造成的。如学生***,曾一度十分苦恼,对班主任说:“老师,这个社会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我说真话,但同学们总不喜欢,甚至连家长也这样”。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次是一位女生,对着一份英语试卷说:“倒霉,都是因为粗心白白掉了几分,不然也可以得九十分以上”。结果那位女生狠狠瞪了他一眼,从此互不讪。另一次是父母说,奶奶不懂得使用电饭煲,给烧坏了,被他知道了。于是等奶奶回家,他就对奶奶说:“你以后使用电饭煲小心点,刚买来的又弄坏了,几十元钱白花了”。结果,奶奶生气,父母也生气,还被痛骂了一顿。这位的同学实话实说却讨人嫌。显然,学生***不被他们接纳的原因,不是在于“实话实说”,而是由于言语不恰当,常有居高临下,教训他人的口吻,而使他人产生反感和疏远。善待他人就应该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

善待他人,首先应有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善待他人,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善待他人,应该牢记祖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能够实施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果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土壤的话,那么除了温馨的家庭之外,便是需要一个团结、积极

、向上的班级。否则,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平衡”的青少年。

班级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管理、教导,包括表扬、批评、讨论、奖励、惩罚等评价手段,以及自身的楷模作用,引导集体舆论;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如劳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调查;同时规范并强化各项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心理素质培训,促进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直接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他们的同伴。当我们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责难有加的时候,专家研究表明,问题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影响最大的是同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就十分通俗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一个融洽的集体,宛如一个温馨的家庭,会创造出健康、名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气氛,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弯,施展才华的舞台,自我调节的方向盘,孕育着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力量常常是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视。 4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的关键。

认识自我,它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动机,计划,希望、要求的认识,他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地位、人际关系、交往水平的认识。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中起到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把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全面、科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内化为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养成的自觉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德育工作只有转变为学生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了真正、积极的效果。

(二)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也必然尊从着优胜劣汰的法则.社会的不公将长期存在.面对竞争的现实,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一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否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无论国际还是国内,

则,我们没有必要去做“强国之梦”.同时,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心理的里负担与压力将越来越频繁和沉重.青少年所面骊的不只是阳光与鲜花,也会有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在他们的成长中必然会遇到艰辛与曲折,困难与考验,情感的冲突与挣扎,心灵的迷惘与困惑.于是,专家认为下个世纪的竞争中,除了科技的竞争外,就是心理承受为适应力的较量.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如何教会并训练出一代品质优秀、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性格完善,这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时发展的人,以造福社会、服务国

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危机,应特别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迫切需要教师的关照与疏导。

1、自信心受损或严重不足。

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允许学生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尚未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使不少青少年学生产生自卑情绪,严惩地阻碍着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应当是教会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并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同样地使他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地树立信心,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个性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矛盾冲突。

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本应该是有丰富多彩的个体组成。人们一直在苦苦思索:中国离诺贝乐奖还有多远?追根刨底,谈到中国的教育是模式化的教育,设置一个模子,大家都往里倒。最终成了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才”。个性被渐渐地扼杀。在这个冲突过程中,虽然有着抗争、挣扎,但最终以“顺从”而被“招安”。如同鲜活的鱼,被绞捏成鱼丸一般。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结论固然有点偏激,但却是我们所应该正视的现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刊行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迫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主义”。

教师还给学生一个明净而自由的天空吧!若真如是,青少年学生所需调节的心理负担将少得多。

3、理性思维不足,情绪化倾向严重。

青少年学生由于处在向成年发展的过渡阶段,但由于相当部分独生子女所受到的溺爱和娇宠,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和临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以至于“感情用事”造成不良后果。

4、情感的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呈现出五彩斑阑的新特点。这其中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有着“蔚然成风”的倾向,应当引起密切关注。如:自私、懒惰;固执、任性;虚荣、好强;敌视、怀疑;放纵不羁;意志薄弱、不敢正视困难、面对挫折等。这些情感缺陷会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并危害到他们今后的

教师应当掌握学生情感世界,抓住各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差异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道德应提高青少年学生认识能力、分清是非、美丑、优劣、褒贬,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创设情景,加强实践,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行动结合起来,使用权情绪体验具有实际效果。再次,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律,逐步地丰富青少年的情感经验。最后,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自尊心、责任心。国际教育基金会专家汤姆.菲利普斯年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说,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需要人格教育,若不能培养出有爱心、有良知的个人及稳定的家庭,就无法期待美好的社会,自私的、极端个人主义和短视的、及时享乐主义,在一些社会成了生活的主流,精神污染的道德,将使人的良知变迟钝,最终导致人生失败,并进一步带来社会的混乱。

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德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有人说:七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学会挑战?学会竞争?学会调节?学会共处?......不管需要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不能支援的,那就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因此,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其意义是十分现实和长远的。

篇六: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教育促进策略

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及其教育促进

田澜1 董湘娥2

1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黄石市435002

2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黄石市435001

【内容提要】具有良好自我评价能力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教师应针对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综合运用认知调整、情感激励和方法导向等教育策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高中生;自我评价;教育促进策略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和行为特点的判断与评估,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的核心成分,集中反映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高中生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发展,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自我观念,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则有利于他们明确学习和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主体。

一、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转变和教育要求的提高,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与初中阶段相比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㈠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优势

⒈自我评价由被动转向主动。初中生的自我评价多半是根据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内在的主动性。由于生活阅历的丰富以及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无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还是为避免挫折和失败,高中生开始倾向于主动地分析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思想斗争,展开积极而主动的自我评价。

⒉自我评价日趋客观而全面。随着第二性征的稳定形成,高中生不仅在意对自己的外貌和身体变化等“生理自我”特征的认识和评价,而且开始注重对自己的衣着仪表、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名誉等“社会自我”特征的评价。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的评价比初中时更客观、更全面,他们“不仅能意识到支配自己某一行为的个别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意识到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⒊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随着自治意识的发展,高中生开始逐步摆脱对成人评判的依赖,而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进行选择和决断。他们的自我评价标准也开始由成人评价标准取向过渡到同龄人评价标准取向,最后形成相对独立的自我评价。尤其在面对重大问题时,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倾向会表现得更强。比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许多高中生更情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独立地评价自己对特定专业和学校的适合性。 [1]

㈡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虽然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成熟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等内外因素的制约,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尚存以下主要缺陷。⒈自我认知的偏差影响自我评价的准确性。“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容易出现高估或低估自我的倾向”。有的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自我评价高,因而对自己的期望较大,拼命追求超出本身能[2]

力的东西,一旦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需要未能满足,就会产生挫败感,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学生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懒懒散散;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

有什么优点,致使自我评价过低,妄自菲薄,产生自卑心理。上述自我认知的偏差常常导致高中生自我评价的失准。

⒉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存在保护性归因偏差。具有此种倾向的高中生在评价自己取得的成就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归功于自我的能力、素质强;而在评价自己的失败时,有意无意地夸大外在障碍,为其主观努力和方法改进上的不足开脱责任。这种自我评价的保护性倾向,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

⒊自我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灵活多样性。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多为自发性的,其方法比较粗糙、单一。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较多采用被动应答,简单自我提问等偶然的内隐方式进行,缺乏内省和外显相结合的常规性评价手段的支持。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常因缺乏深度分析的评价依据,流于表面和笼统。

二、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教育促进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自然发展有其优势和缺陷,教师只有针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予以及时的引导,采取主动的教育策略,才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具体说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育促进策略。

㈠认知调整策略

⒈引导学生形成客观、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

客观、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是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全面了解、分析自己的优长和短缺,进而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力求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目标。为引导学生形成客观、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教师可引导他们试图从以下主要途径来认识自己。

⑴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我。自我分析是指对照自己有关的活动目标来分析、了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认识和提高自己的目的。主体的各种属性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行为的动机、行为的实施过程、行为的结果,发现自己的能力水平、情感反应、意志程度等,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满意程度进行测定和评价。

⑵通过多向比较认识自我。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多做动态的纵向比较,即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从中认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多做客观、公正的横向比较,即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同学比较,从中认识自己能力的高低、品质的优劣、目标的远近和动力的久暂等。学生只有通过纵横结合的多向比较,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发展信心。

⑶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在自我认知中,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难免会存在诸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他人就好比是自我认知的一面镜子,他人的评价从不同角度映射出“我”的形象,这就便于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关于自我的信息,从而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跟父母、朋友、同学交谈,并主动征求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审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致性的过程中不断矫正和改进自我评价。

⒉指导学生矫正非理性的自我观念

教育实践表明,高中生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偏差,多与其非理性的自我观念有关。教师可通过采用认知改变技术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矫正非理性的自我观念。

⑴认知改变技术

认知改变技术是在心理咨询当中常采用的技术,它是指帮助来访者认识不合理的观念和认知方式,然后对这些不良认知进行质疑,并与之辩论,最后以合理的认知取代不良认知的技术。教

师在运用该技术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然后指导学生采用逻辑推理、实证比较和分析假设等方法向自己的非理性观念提出质疑和辩论。只有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非理性观念,教师才能最终使其放弃这一观念而形成理性的观念。

⑵归因训练

wiener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个体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而归因的结果又会影响个体期望和情绪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行为动机的变化,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新的行为会带来新的结果,又会产生新的归因,如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中生正是由于不合理归因而导致了自我评价的偏差,自我评价的偏差又导致新的不合理归因。根据wiener的理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归因训练,以引导学生进

行正确的归因,改变这种恶性循环。①团体发展法,即采用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归因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析自我评价不当的原因,最后做出正确的归因。②强化矫正法。教师可以运用学习和强化原理,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归因训练时,对学生所做出的积极归因给予鼓励或奖赏,对那些很少做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比较科学的归因风格。③观察学习法。教师让学生观看归因训练的录像片,呈现榜样学生对学业和非学业成败作积极归因的各种情境和做法,并要求学生予以模仿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尝试运用。

㈡情感激励策略

⒈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看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积极性的重要变量,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应遵循“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少作批评或惩罚,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激发其开展自我评价的兴趣。

⒉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乐于评价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⑴提供外部强化。亦即当学生对自身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时,教师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和奖励。⑵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这是培养学生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行为过程。

㈢方法导向策略

教师在激发学生自我评价兴趣的同时,还须强化自我评价方式、方法的引导。

⒈互评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丰富多样的互评活动,比如,互评作文、操行表现、人际交往和性情特点等。学生通过参与互评活动,既能掌握评价他人的方法和标准,还可以不断深化自我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还要对学生的评价予以点化。

⒉反思法。自我反思实际上就是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实现自我评价能力再提高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借助以下两种途径和方式,学生可以开展切实、深入的自我反思。⑴周记法,亦即引导学生记周记。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周记中真实再现每周的活动和感受,分析当前的进步与不足,进而对本周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做出恰当地自我评价。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周记进行批阅和再评价,在评价中多给予鼓励、支持,以保持学生自我评价的兴趣。⑵档案袋评定法。“档案袋评定是一种广泛被采纳的评定方式,它是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学生的进步” [3]。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向档案袋中存入多样化的材料,比如学生的爱好、特长、情感、道德、学习情况、人际关系评价等等。然后要求他们依据档案袋中的材料评价自己

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90

[2]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78

[3]刘淑杰.课程实施中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确定的一种可借鉴的方法——档案袋评定中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简介[j].辽宁教育研究,2001(6):64-65

educational promoting strategy on self-eval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ian lan dong xiang’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no.3 high school of huangshi city, huangshi, 435001)

abstract: obtaining proper self-evaluation ability form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healthy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self- evaluation, such promoting strategies as cognition-adjustment, encouragement and method-supervision should be practiced by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ability.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educational promoting strategy 作者简介:田澜(1969—),湖北黄冈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董湘娥(1981—),女,湖北赤壁人,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bba010049)子课题成果。

第1作者联系电话:0714—6573324(宅);0714—6510716(办);131********

篇七:事业单位面试备考之心理素质测评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以下的测试不但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如何,而且能测查出你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以及存在何种障碍。测试由一系列陈述句组成,请仔细阅读,在你认为与自己最接近的状况下打“√”。测试时请不要过多思考,凭自己的第一印象回答即可。

1.我认为自己太大众化了。

2.当我注意自己的照片时,总觉得很不满意。

3.有时我怕别人嘲笑或批评而隐瞒自己的意见。

4.我觉得自己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关注。

5.获取称赞是非常困难的事。

6.与身边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不够好。

7.在社交场合中我感到害羞,并且自己意识到这种害羞。

8.我常常把自己设想得比实际更好。

9.直到现在我认为自己没有成功过。

10.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11.总的来说,我认为自己自信心不够。

12.近来,我感到情绪低落。

13.我时常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很悲惨。

14.以前感兴趣的事情,我现在一点兴趣也没有。

15.我现在比以前更容易生气激动。

16.一切事情我很难作出决定。

17.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18.一个人的时候想哭泣或有哭泣的冲动。

19.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没有人需要我。

20.近来,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力。

21.我时常有无能为力的感觉。

22.我担心会随时丢掉自己的工作。

23.我做任何事都不想承担责任。

24.做任何决定,都令我内心十分痛苦。

25.我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心。

26.有时我担心会失去自己心爱的人。

27.我恐惧与陌生人相处。

28.我经常关心别人对我的印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9.我对具有威慑力的人物总是感到害怕与苦恼。

30.我对无攻击性的动物也感到恐惧。

31.我比一般人更容易脸红。

32.为了一些事情我经常失眠。

33.我觉得自己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34.我总是感到生活非常紧张。

35.面对艰难的任务,心中充满担心。

36.我常无缘无故地为一些不现实的东西而担心。

37.如果事情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我常感到手足无措。

38.当我和别人谈话,并特别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时,我的声音常会变得颤抖。

39.公共场合说错了话,会使我很长时间不敢与人接触。

40.我经常服用镇静剂。

41.有时一个念头总在脑中反复出现,我想打消它,但怎么也办不到。

42.我时常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而烦恼。

43.我常怀疑抽屉没锁好或门窗没关好。

44.我会为东西放错了地方而烦躁难受。

45.如果我的生活被一些预料外的事打乱,我会感到非常不快。

46.我常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完美的人。

47.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正确。

48.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9.我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人。

50.我常花大量时间整理自己的东西,这样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它们。

51.我认为很多人的心理都不正常,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而已。

52.我常常怀疑那些出乎我意料的、对我过于友善的人的真实动机。

53.我认为有人会幸灾乐祸地希望我遇到困难。

54.我总担心与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会把工作搞砸。

55.我有忽冷忽热的感觉。

56.我常感到心悸。

57.我感到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58.身体一有不适,我就担心自己是否有病。

59.我无法影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使他们能协助我实现我所计划的目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60.我认为很少有人值得我信赖。

计分评估:

以上60题,每打一个“√”得1分,请将得分按以下6项分别计算:

第1-10题,计分。

第11-20题,计分。

第21-30题,计分。

第31-40题,计分。

第41-50题,计分。

第51-60题,计分。

参考标准

以上测试针对性很强,每项得分都代表了你的一种心理状况。

(1)自卑:第1-1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说明你陷入了自卑的泥沼,你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

(2)忧郁:第11-2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说明你受到一定程度忧郁的困扰,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沉、自我谴责、睡眠差,而且缺乏食欲。

(3)恐惧:第21-3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说明你时常有恐惧感,可以说你有点懦弱,常常自寻烦恼,杞人忧天,有时你明知没有必要恐惧,可你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4)焦虑:第31-4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说明你受到焦虑的困扰,常常表现为出汗、心悸,总是担心某事发生,甚至伴有尿急、头痛等症状。

(5)强迫:第41-5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说明你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你总是在想不该想或不愿想的事,或者控制不住做无意义的动作,比如每次出门后总是反复回来检查门是否锁好。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想法或动作已影响了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6)怀疑:第51-60题,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你的怀疑心较重,不信任别人,与别人相处常常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

以上这些表现,是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存在问题,你可能需要寻找心理医生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或者治疗。如果你不存在以上任何障碍,那么恭喜你,你的心理很正常,如果整个60题,你打“√”的试题在5道以下,说明你的心理素质较好,你有较强的适应性、承受能力、自信心和意志力,你是你人生的“骑师”,你会拥有奋进、快乐、幸福的人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