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探析

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探析

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探析
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探析

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探析

[摘要]本文结合现实中一些企业的具体实践,从理论上提出了实施融合战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竞争战略;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价值链;蓝海战略

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获取良好绩效的核心。波特在其竞争三部曲中提出:企业要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策略。根据波特的观点,企业的基本竞争策略有三种: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他认为,同时获得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竞争地位通常是互相抵触的,因为差异化通常成本高昂。要想做到差异化并得到溢价,差异化的企业会有意抬高成本。与此相反,成本领先战略常常因为要求企业产品标准化、降低营销费用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某些差异性。如果企业能同时获得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便会因收益的累加带来巨额回报,伴随着蓝海战略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在新形势下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融合的可能性,并逐渐加入到融合竞争战略的研究队伍中来。

1 文献综述

1.1 单一战略模式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即竞争力的三种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并且认为:“一个公司未能沿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即一个公司‘被夹在中间’的不利地位,只能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利润。”由于聚焦战略还要进一步细分为聚焦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成本领先战略,因此,波特提出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归并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两种。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市场竞争参与者中成本最低,并以低成本为竞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的基本特点是突出产品为客户所看重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力求在为客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独树一帜,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要想获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便必须增加成本,以追加成本为代价。

1.2 融合竞争战略模式

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竞争战略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而在理论层面上,早有学者对单一战略模式提出了质疑与新的见解。

加雷斯•R.琼斯和约翰•E.巴特勒(1988)批判了波特的观点,他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

第三章战略选择 业务单位战略 概念 业务单位战略,也称竞争战略,是公司的中层战略;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 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力,从而为公司 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波特) ?业务单位战略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这些经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竞争与经营战略。 ?波特归纳总结了三种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成本领先战略 定义 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 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要点 ?按照波特的思想,成本领先战略应该体现为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而 言的低价格。 ?成本领先战略是一个“可持续成本领先”的概念,即企业通过其低 成本地位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获得短期成本优势或者仅仅是 削减成本。 优势 ①形成进入障碍; ②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③降低替代品的威胁; ④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 ⑤总之,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对付产业中的五种竞 争力量,以其低成本的优势,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实施条件之市 场情况 ①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价格敏感用户; ②产业中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 ③购买者不太关注品牌,大多数购买者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产品; ④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低。

记忆技巧:弹性高、标准化、轻品牌、竞争强 实施条件之资 源和能力 ①重点集聚; ②在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中装备相应的生产设施来实现规模经济; ③降低各种要素成本; ④改进产品工艺设计; ⑤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程度; ⑥提高生产率; ⑦选择适宜的交易组织形式。 记忆技巧:集聚->规模->要素->工艺->产能->效率->交易 风险 ①技术的变化可能使过去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如扩大规模、工艺革新 等)与积累的经验一笔勾销;(被弯道超车) ②产业的新进入者或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更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 力,达到同样的甚至更低的产品成本;(被偷师) ③市场需求从注重价格转向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 变为劣势。(被顾客抛弃) 近五年知识点考情分析 20182017201620152014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无无无简答无 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无无综合无无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条件无综合综合简答简答 差异化战略 定义 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 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因 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优势 ①形成进入障碍; ②降低顾客敏感程度; ③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④抵御替代品威胁。 实施条件之市 场情况 ①产品能够充分地实现差异化,且为顾客所认可; ②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③企业所在产业技术变革较快,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

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案例主题】沃尔玛的成本领先战略 【开发者】RCTI 【案例正文】 美国沃尔玛连锁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2002年沃尔玛全球营业收入高达2198.12亿美元,荣登世界500强企业的冠军宝座。沃尔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成本领先战略并予以正确实施。沃尔玛的经营策略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即所有商品(非一种或若干种商品)、在所有地区(非一个或一些地区)、常年(非一时或一段时间)以最低价格销售。为做到这点,沃尔玛在采购、存货、销售和运输等各个商品流通环节,采取各种措施将流通成本降至行业最低,把商品价格保持在最低价格线上。沃尔玛降低成本的具体举措如下:第一,将物流循环链条作为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载体。 (1)直接向工厂统一购货和协助供应商减低成本,以降低购货成本。 沃尔玛采取直接购货、统一购货和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三者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完整的全球化适销品类的大批量采购,形成了低成本采购优势。 1)直接向工厂购货。零售市场的很多企业为规避经营风险而采取代销的经营方式,沃尔玛却实施直接买断购货,并对货款结算采取固定时间、决不拖延的做法(沃尔玛的平均“应付期”为29天,竞争对手凯玛特则需45天)。这种购货方式虽然要冒一定的风险,却能保护供应商的利益,这大大激发了供应商与沃尔玛建立业务的积极性,赢取了供应商的信赖,保证沃尔玛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进货,大大降低了购货成本。据沃尔玛自己统计,实行向生产厂家直接购货的策略使采购成本降低了2%-6%。 2)统一购货。沃尔玛采取中央采购制度,尽量由总部实行统一进货,特别是那些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高知名度商品,如可口可乐、柯达胶卷等,沃尔玛一般对1年销售的商品一次性地签订采购合同。由于数量巨大,沃尔玛获得的价格优惠远远高于同行。

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总3页)

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总 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项目成本管理“黑洞”成因分析。项目的建设过程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协调的系统。项目亏损或成本增高,既有经营原因造成的“黑洞”,也有管理原因造成的“黑洞”。 1、投标制造的“黑洞”。企业经营为追求业务量,项目承包人为取得经营承包业务,往往取向于较低的报价作为中标“利器”,对工程成本缺少严密的测算和分析,为日后工程施工承包埋下潜亏隐患。 2、市场变化“黑洞”。在业务承揽过程中,缺少考量市场变化因素,特别是建筑市场的政策变化及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考虑较少,为日后施工承包增加了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3、业主变化的“黑洞”。在承揽业务以及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过程中,缺少考量业主方面带来的风险因素;企业与承包经营者缺少对业主的综合实力,信誉以及资金考量,同时对业主经营风险的关注很少,一旦业主产生经营不善或经营风险转嫁,企业及工程施工承包者就会面临连带风险,并造成项目亏损。 4、人才使用“黑洞”。为开拓经营渠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一些掌握一定社会资源、金融资源渠道的“人才”进行招安并给予承包经营,缺少对其进行实力考察、培训,施工承包缺少实时管控。一旦招安的“人才”是个空架子或施展套现、跑路、欺诈等功夫,等发现问题造成损失时,为时已晚。 5、成本控制总目标缺失“黑洞”。没有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或者虽有,但却没有严格执行,而使项目成本处于失控状态。 6、材料管理制度“黑洞”。在亏损的项目中,购买材料无计划、超定额购买、高价购买的现象比比皆是,其结果是材料的积压、超支;进出库数量、质量把关不严,使用浪费、丢失现象严重。 7、分包工程“黑洞”。对劳务分包队伍,没有实行严格的定额发料制度,造成材料超支;对分包队伍施工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造成巨额亏损;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仅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管理费,最后挂靠单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后费用全部由被挂靠项目部承担,造成巨额损失。 8、合同管理“黑洞”。没有合同管理意识,对购货、雇用人员、提供服务、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 9、工程质量“黑洞”。项目若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返工,加大工程质量成本。

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选择

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选择 随着物流日益被大家所重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亦与日俱增。有分析表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而近五年内的年增长可能达25%以上。中国仓储协会对1999年到2001年,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在日本、美国、欧洲,第三方物流配送分别占本国物流配送总量的80%、57%、60%以上。这说明了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从而对众多竞争者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也已超过1000家;【1】国际跨国企业同样瞄准了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可以想象随着中国履行加入WTO后对外开放服务领域的承诺,物流服务这一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势必会大大的加强。面对日益增长和日益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一些物流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现状,主要特征是同质化服务和和低价格竞争。各个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雷同,缺乏本质性的区别,各个企业都以降低服务价格为核心的促销手段展开竞争。努力降低成本,而为利润提供空间,为此而加强成本管理,无疑是各个企业在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可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物流企业的重差异化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1980)中指出有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岐立异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而其中标岐立异战略,即差异化战略的含义即是企业提供在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产品和服务【2】。物流企业作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其服务的有效性,不仅能降低供应方企业的成本,而且更重要地通过服务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标志。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指的是,各个物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的需求,提供和其它物流企业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性的产品和服务。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以价值创造为逻辑思路,以提高顾客满意为核心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且可以避免物流企业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从而使物流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选择的动因分析 2.1顾客差异化是差异化战略选择的外在依据 物流企业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不是它的卡车、仓库、房子,而是它的顾客资源。顾客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变得越来越珍贵,顾客资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获得顾客资源就有赖于顾客满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并把满意的顾客转变成为忠诚的顾客,最终通过留住顾客才有机

成本领先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是企业通过将其经营环节的各个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或者通过管理进步、技术进步取得低成本,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以成本优势取得自己的竞争地位和优势。 1、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竞争上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要看市场上是否有必要;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相关的优势、资源和能力。一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时要考虑一下条件: (1)所在的市场是否完全竞争市场? (2)所经营的产品为标准化产品或者同质性强(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差异小); (3)消费者往往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产品; (4)产品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即需求对价格的变化敏感); (5)主要对手的策略动向(如果对手基本采用价格战,企业分析如果具备成本优势可以采用相应的战略,如果竞争对手竞争战略战术的差异性强,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在内的战略均可能作为选择);或者换一个说法:当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时(有可能大家一时找不到其它有效的手段,在战略学上称为"僵化、停顿的竞争状态"),成本领先尤为必要。 (6)企业具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可能通过管理素质、生产能力和效率、技术手段等实现,如果企业在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具备优势,似应主动采取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根据经营环境所做的正确选择,而不是想当然就贸然实施的。 2、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目的选择(要有明确的目标)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不是为成本而成本,而是要通过这些战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一般,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要努力争取达到以下的目的: (1)形成或者提高进入障碍。成本是一种主要的行业进入障碍,新兴企业无论从生产能力还是经营规模、技术能力、经营经验上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就较难进入行业。 (2)形成供方优势。供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讨价还价的能力上,低的成本不仅可以给买方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大大增强了供方讨价还价的实质能力,对于稳定市场、保持客户甚至市场扩张都有实质的促进。

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案例分析

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案例分析 大家好,我们是第一小组,我们今天要做的是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案例分析。这是我们的小组成员。这是我们今天展示的总体框架,首先是格兰仕集团的概况,第二点我们将重点分析下格兰仕在微波炉行业上如何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取得成功,接下来是格兰仕的低成本领先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第四点我们将重点分析格兰仕在空调业上是否能再次采用低成本战略取得成功,最后是格兰仕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小组的建议。 1、格兰仕概况 格兰仕集团已经入围2013年中国500强企业。该集团主要致力于发展微波炉、空调、小家电、冰箱、洗衣机及相关产业发展。 2、成长轨迹 格兰仕集团从1992年至今20多年的成长历程,从主营产品上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8)从以羽绒、服装为主业转向以微波炉为主业 1978年,梁庆德在广东顺德成立桂洲羽绒厂,生产以畜毛为原料的轻纺产品,如水洗羽毛、羽毛扇、羽绒服装等产品。1992年6月,公司更名为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并决定从现营行业转移到以微波炉为主导产品的小家电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格兰仕在微波炉产品制造与开发方面,已形成强大的竞争一力。从1998至今,格兰仕已经连续15年蝉联了中国微波炉市场销量及占有率第一的双项冠军。 第二阶段(1998-2000)进军全球小家电市场 1998年,韩国微波炉企业在欧洲遭到反倾销起诉,同时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些企业倍受打击。格兰仕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全力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当年实现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的15%,一举拿下全球第一个“单打冠军”。 第三阶段(2000至今)进军空调和冰箱市场 作为空调业的后起之秀,格兰仕空调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同行走了近20年的里程。2005年格兰仕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空调整机研制和自我核心配套基地。2005年、2006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品牌”和“内外销增幅最大品牌”。2007年格兰仕空调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全球产销突破350万套,同比增长超过20%。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格兰仕在第一阶段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格兰仕短时间内从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小厂到中国微波炉市场的老大,取得傲人的成绩,完全得益于其成本领先战略。它的低成本战略主要通过这三方面来实现,总体战略、竞争战略以及职能战略。 3、成本领先战略 ①总体战略a集中全部资源b参与国际分工 格兰什的总体战略主要体现在:集中全部资源,朝既定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产品,而且专注于制造,不涉足流通领域,从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

浅谈成本领先战略

浅谈成本领先战略 摘 要: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控制成本 十分必要。本文提到的成本领先战略在 企业 竞争策略中地位非常重要,运用好成本领先 战略,可以发挥企业的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与 发展 关键词: 理论 依据 差别 基础 成本领先战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随着全球 经济 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已成为困扰所有企业的共同难题。美国著名战略专家、哈佛大学工商 管 理学 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 Porter)的竞争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实践具有 指导意义 一、成本领先战略含义及理论依 迈克尔·波特认为三种能够带来成功机会的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集中化战略 (focus strategy)。在这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在 研究 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广告等领域, 使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达到全行业最低,以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建立在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是规模效益。当生产 规模不断扩大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随之不断降低,从而使企业获得由规模扩大而 带来的效益。其次是经验效益。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人们的生产与管理的技术与经验水 平不断提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为企业带来效益 二、成本领先战略不同于差别化战略和集中化战 许多人将成本领先战略等同于差别化战略。其实不然,差别化战略是企业创造独一无二且 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避开激烈的价格竞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 是企业无论采取这两种战略的任何一种,都要求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同时为企业获得超 额回报。集中化战略是企业在详细 分析 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定一个特定目 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地位。与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 略不同的是,集中化战略不是面向整个产业,而是围绕产业中的一个特定的目标开展经营 和服务。采用集中化战略的逻辑依据是: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狭隘顾客群体服务,即企业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更好地满足其特定目标的需要。从总体市场看,也 许集中化战略并未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优势,但它确实在较窄的市场范围内取得了上述 一种或两种优势地位。迈克尔·波特认为,这三种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明确的,因为徘

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

业务单位战略的选择 波特认为企业有三种一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可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竞争压力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增加。一旦行业进入了成熟期,就只有两个竞争战略会产生竞争优势:低成本和差异化。 (一)成本领先战略 又称为低成本战略,指企业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在生产和研发、财务、营销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服务和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水平,

【提示】成本领先战略的概念性难题:(1)只聚焦于内部措施而不是市场需求,内部措施只针对重要的市场份额,而不是成本领先中所指的所有市场份额;(2)该战略假设只有一家企业,如果全面的成本领先战略适用于整个行业,则只有一家企业通过成本领先获得成功,但实际情况并非绝对如此;(3)该战略假设低成本意味着较低的产品定价,而事实上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必须采用较低的价格或与竞争对手要打价格战,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在选择其他竞争战略方面有更多的自由。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等。实现差异化战略, 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因此, 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 累计产品 单 位 产 品 成 本 2 1 C 2C 1

【提示】差异化战略的概念性难题:(1)波特认为差异化产品总能以高价出售。但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差异产品可能采用与竞争产品一样的售价;(2)在竞争对手的选择上难以作出决定:应与哪些企业形成差异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是否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他们是否在同样的基础上竞争(3)对差异化的来源难以定论:包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所有方面,而不仅仅指产品。 (三)集中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全文]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项目风险通常包括以下方面: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客户风险、资金风险、配套风险、协作风险。本项目主要潜在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 1、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 从本项目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盒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物流行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而对企业投资者的收益产生的不确定影响。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接入资金利息率差额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的大小。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作为物流业,本项目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之前,实施后财务风险较小。 4、管理风险 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周期,涉及的环节也较多,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将会大大影响项目的进展或收益。 本项目融资成功后,相应在项目管理、资金运筹等诸多方面对合作公司均提出了高的要求。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如成本控制、人员变动、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为公司的运营带来风险。如何减少管理风险是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 二、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1、应对政策风险的对策 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提炼最佳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2、应对市场风险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已步入以顾客为核心的3G时代(顾客、竞争、变化),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飞速变化,物流企业正字啊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实现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包括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络化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推进集团化管理;发展加工中心,强化生产/质量管理等等。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

差异化竞争战略。

答:差异化竞争: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企业在全行业范围中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竞争可以有许多方式,如产品设计、品牌、技术、产品功能、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潮流,是CRM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体现。CRM主张根据客户的需求细分市场,通过对细分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更好的获得和保持客户如今的公司缺少的正是具有这种竞争意识的员工。能够避开最激烈的正面竞争,根据自己的长处,配合客户的需求,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这种方法应该是值得借鉴的。 为企业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源于消费者需求2、避免同质化3、以企业资源为基础4、差异化策略有方 综合运用差异化竞争进军竞争激烈的市场,具体而言在于面向目标客户的差异化:产品及品牌定位差异化,产品质量及包装的差异化,重点销售区的差异化,市场推广的差异化,终端销售的差异化。 以饮料行业为例,中国饮料行业已经进入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国际企业还有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红牛等国内企业群雄逐鹿。 在这个众多食利者争夺的市场中,不同企业往往以其不同的战略和策略赢得一份市场,或突显渠道优势,或突显产品独特性,或突显地方人脉优势,众多的企业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在狭窄的夹缝中,也在不断相互学习和借鉴中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产品的趋同化、渠道趋同化、促销手段趋同化、公关策略的趋同化,这一切使得创新成为饮料行业成长与发展的主题。 非常可乐以变应变 面对两乐与康统在饮料市场的全面进攻,国内饮料业老大娃哈哈大胆创新,开始尝试推拉结合的市场营销攻略,即在推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销售终端的启动工作,从农村走入城市,走进城市家庭生活。 娃哈哈总裁宗庆后认为,目前,饮料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种营销思路:一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直营思路,主要做终端;二是乐百氏的批发市场模式;三是娃哈哈的联销体思路。在宗看来,国际名牌和本土企业各有各的优势,前者有雄厚的资金、科研等实力,还有品牌方面的优势,但是后者也有熟悉国情、与消费者文化相通等优势。在国际化竞争中,国际品牌可能是“狼”,也可能是“纸老虎”,关键是看本土企业能不能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抑制对方的长处。娃哈哈在与“两乐”为主的国际饮料名牌竞争中,就通过销售重心下移,利用广大农村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的有利因素,以价格优势抢占农村市场从而获得了成功。

低成本战略相关案例

低成本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是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进行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累计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企业就具有了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对于竞争者而言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则其低成本优势就会持久。如果企业向买方提供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以使其低成本优势不为售价低于竞争者而抵销,成本优势就会带来超额收益。 (一)沃尔玛、邯钢案例 一、沃尔玛案例 案例简介:1962年,山姆。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WAL—MART)商店。迄今沃尔玛商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百货商店。按照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估算,1989年山姆。沃尔顿家族的财产已高达90亿美元。沃尔玛在世界零售业中排名第一。《商业周刊》2001年全球1000强排名,沃尔玛位居第6位。作为一家商业零售企业,能与微软、通用电器、辉瑞制药等巨型公司相匹敌,实在让人惊叹。 案例分析: 1.主角:沃尔玛 2.主角的目标:保持自己的商品售价低于其他商店,压低进货价格和 降低经营成本。 3.主角的决策:沃尔玛为达到既定目标,采取以下方法: (1)沃尔玛直接从厂家进货,想尽一切办法把价格压低到极限成交 (2)严明纪律,监督有力,禁止供应商送礼或请采购员吃饭,以

免采购员损公肥私 (3)公司在全美有16个配货中心,设在离沃尔玛商场距离不到一天路程的附近低点 (4)沃尔玛有最先进的配货和存货系统 (5)压缩广告费用 (6)沃尔玛重视对职工勤俭风气的培养,员工受到“爱公司,如爱家”的店训熏陶,没个人关心公司经营状况,勤俭节约, 杜绝浪费 4.案例类型:描述型案例 沃尔玛的战略标志是:天天低价,商品的选择范围宽广,较大比例的名牌商品,使顾客感到友善而温馨的商店环境,较低的营业成本,对新的地理含义上的市场进行训练有素的扩张,创新性的市场营销,以及优良的售后服务保证。在每一家沃尔玛商店的外面都用大字母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永远的低价,永远!”沃尔玛还向他的顾客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竞争者在当地做出任何广告,我们都将对之产生反应!”,从而它使其自身创立了低价的形象。沃尔玛的主要商品系列包括:家庭用品、电器用品、体育用品、用于草坪和花园的器具,健身与健美器材和设备、家庭时尚用品、油漆、涂料,床上用品和浴室用品,五金商品,家用修理设备、玩具和游戏软件,以及杂货类商品。 沃尔玛之所以能领先世界,创造行业标准,主要是其彻底实现

成本领先战略方案与差异化战略方案能够有效组合实施吗

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能够有效组合实施吗?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能够有效组合实施吗?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指出,企业不论是采取哪三种基本的经营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都有可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那么,如果把两种以上的经营战略组合起来,是否会大获全胜呢?我们发现,在某个细分市场上,以差异化战略领先的企业几乎同时是成本领先者,即能够在实现差异化优势方面成为或者接近成为市场领先者,同时在成本方面又极具竞争力。在充满竞争的多数行业里,即使竞争没有大的障碍,企业仍然必须努力同时实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采取差异化战略并不是让企业忽视成本。在所有不直接构成差异性的各个方面,公司必须努力与竞争对手的成本相等,或者尽最大可能接近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这是一种战略组合的方法。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如果是建立在几个相互联系的优势的基础之上,就更有可能保持下去。几乎所有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公司都不仅仅依赖于一种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是一个核心能力或多种能力。有的竞争优势的来源比较容易模仿,例如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仅仅依靠某种技术是很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随着竞争对手聘用一流的技术人员,随着行业的进步、技术的外流和被模仿,公司在技术方面的原有优势很快就会消失。更持久的竞争优势

的来源通常是非技术性的,比如用独特的市场链或与重要客户建立牢固而亲密的关系。虽然核心竞争力是所有竞争对手为了参与某个行业竞争必须具备的高层次能力,但核心能力不是进入市场必需的前提条件。如果一系列特定资源和能力已被参与行业竞争的大多数企业所拥有,那么就不能再靠它们来打败竞争对手并赢得利润。例如,在九十年代中期前,国内溴化锂中央空调行业的真空度检测是用氮检进行,精度低,使制冷机容易发生泄漏,影响产品寿命,而三洋制冷采取氦气检漏,精度比氮检高100倍,成功地解决了产品寿命问题,成为宣传上的一大卖点,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主要竞争对手也购买了昂贵的氦检设备,这时真空检测就不再是一种核心能力。在通常情况下,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它要增加设计和研究费用,选择高档原材料等。如果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产品成本与追求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者的产品成本差距过大,可能会使购买者宁愿牺牲差异化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和形象,而去追求降低采购成本。过度追求差异化也可能导致竞争的失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单件小批量生产采用差异化战略较好,而大批量生产则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为好。随着企业所处行业进入成熟期,差异化产品的优点很可能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削弱产品的优势。而这时如果企业不能推出新的差异化,那么由于价格较高而处于劣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又不明显,企业就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在同一个经营单位里不能同时追求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

(完整word版)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 1、 2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和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安防监控行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监控安防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

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生产 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 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 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 3 4 5 9 盲目性。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而对企业投资者的收益产生的不确定影响。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接入资金利息率差额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的大小。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项目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之前,实施后财务风险较小。 对策: 1、实行严格的资金借贷和运用审批制度,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资金市场成本变化, 调整资本结构; 2、使投资项目尽快产生效益,提高资产盈利能力,降低投资风险; 3、 4 5 6 7 8 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周期,涉及的环节也较多,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将会大大影响项目的进展或收益。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如成本控制、人员变动、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为公司的运营带来风险。如何减少管理风险是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

实现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案例

实现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案例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乃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 一、海尔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差异化战略的运用取决于各种因素。一般来讲,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况时,这一战略是大致可行的。第一,在行业内存在许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的方式或方法,同时顾客又认为这些差异具有价值。第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出现变化。第三,只有极少数竞争者会采取与该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此外,当企业能够较迅速地实施这一战略或竞争者进行追随模仿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差异化战略将会获取更好的效果。 成功运用差异化战略,离不开核心能力基础,海尔的差异化战略就建立在此基础上。从海尔成长历程看,其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品牌战略阶段 在1984年到1991年实施品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 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这在当时家电产品尚需凭票购买的卖方市场时代,无疑是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经营理念。 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海尔在早期就是一家极为重视顾客需求的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转轨的年代即完成了市场导向的定位。这种市场或顾客导向的经营路线在海尔的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得尤为显着。 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当然,这种文化是以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对生产过程和企业员工的权威为前提的,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以及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此种文化的必要条件或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即全方 位全过程的控制和清理;它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首先确立目标)、日清体系(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激励机制(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以这样一个运营系统为基础,并配合以“真诚到永远”一类的广告宣传,品牌的创立和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此种运营系统构成了海尔当时企业知识的主要基础或核心能力的基本平台,并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依托这样一个平台,海尔开展了以产品多元化和品牌扩张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成长。 2.多元化战略阶段

中国企业的低成本战略

摘要:中国企业成长经历的三次战略转型转型思维是很重要的战略性思维,全面而准确的去理解中国企业20年的发展背景是我们在理解企业战略时更重要的问题,而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成长性的问题才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看法。 我们把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转型总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发展,给了中国大多数企业第一次创业的**和机会,这也形成了很多企业的战略取向,这里面最着名的是联想的贸-工-科的发展战略。 在那种短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比做贸易赚钱更有说服力的事情了,比如说彩电,在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78到1995年这段时间,中国基本上是这种短缺经济时代,彩电是要凭票买的,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的能力。在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格局中,在这种转型中最大的成功者是长虹公司,这个以国家性质为主的企业,1973年起就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1979年从日本松下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其年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0万台。1985年又从松下引进了全中国最后一条生产线,1986年生产能力增至32万台,1992年增至100万台,1996年继续增加到660万台,1998年生产出930万台,总量位居全球第四。 这种生产能力和国字招牌的优势在中国这次大转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竞争力。相反,那些以民字为主的公司和刚从国字转型的公司则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实力。在这次大的转型发展中,以2001年中国正式的加入WTO为准,前后5年,中国基本商品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过剩时代,这个特点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第二次转型。 二是中国市场的贸-工-科向国际板转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对中国企业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经验,现在看来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企业赚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这就使我们在很多关键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上没有一种相对的远见。 一般人容易将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当作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点,其实,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2001年可以算作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大量外资进入,迅速使我国许多产业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在通信业有着名的七国八制;在电脑行业有IBM、惠普、苹果等;在彩电业有松下、日立、索尼、飞利浦等。 199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大幅度降低关税,同时取消部分进口许可证,使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达到顶点。风起云涌的合资,使一大批国内品牌从此消亡。而进入1995年,半壁江山已被国外品牌占领。电脑行业前10名只有联想一个纯正的国产品牌,饮料界只剩下健力宝,彩电业也只有长虹。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定了1995年以前中国企业的竞争目标---决战跨国公司。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市场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低成本竞争战略。这是后发国家的企业必然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 按照美国学者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战略只有两种: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现在诸多企业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有效性。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很难采取差异化战略。因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差异化主要是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又主要是技术的差异化。但是,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总要受到买方经营成本的制约,所以,技术的演进总是表现出递进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新技术的被广泛引用,必须与原有技术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电脑业的术语兼容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当然,企业也可以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但是,这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方面,中国科技力量集中的军队和科研院所,由于体制转换的障碍,始终无法突破性地完成国家主导向企业主导的科研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采取专利付费和仿制的技术追赶战术,也越来越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法律诉讼。由于这两方面原因,中国真正走上差异化战略道路的企业凤毛麟角,深圳华为可以算作一个特例,但即便如华为这样的企业,面对思科这样的国际对手,还根本谈不上差异化竞争。所以,低成本战略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是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向其它形式转型

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

一、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策略——以最低的价格出售无特色的标准化产品给行业内最典型的顾客,顾客得到的实惠是产品的低价格,失去的是产品的特色,所以也称之为无差异策略。 差异化策略——企业以独特的产品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差异化产品的价格差异明显大于低成本产品。结合战略——同时采取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现结合战略? 介绍下什么是价值链: 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主要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 1、不同价值链活动环节上的结合战略 ①同一企业在不同的产品线上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 例如: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在轿车方面采用差异化战略,在卡车方面采用成本领先战略。 ②同一企业在价值链的不同活动上可以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 例如:美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头羊卡特彼勒公司,它在生产方面拥有成本优势,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③同一企业在产品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 例如:在投入和成长期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在成熟期采用差异化战略。 2、同一价值链活动环节上的结合战略(如何实现同一企业,同一时期,同一产品同时采用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 ①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是指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前提,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最经 济的惊喜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是一家企业能够取得质量方面的差异化,提高产品的价格,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过程中强调质量管理,减少返工重做、废品和维修,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服务的成本。

②产品的持续升级与创新 从产品创新与成本的关系来看,初期的产品创新一般会伴随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随着对同一产品的持续创新,企业的成本增加将逐渐呈递减趋势,当产品创新技术发展到高阶段后,企业可能只需要投入少量成本就能使产品的在原有高级阶段完成较大力度的创新。因此,企业如果能够持续开展产品创新,便能在少量甚至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始终保持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③大规模定制和柔性制造系统 “大规模”意味着力图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定制”以为着力图实现差异化,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 柔性制造系统大大增加了人力、物质和信息资源的灵活性,使三者有机结合,可以在人力干预最小的情况下生产出数量适中而灵活的多样化产品。 ④减少顾客非真正需要的服务 举例:春秋航空公司的营业范围都是国内航班,一般而言,旅客携带的行李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春秋航空实施旅客携带行李重量少于其他航空公司的差异化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相比其他航空公司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吸引顾客。 2006年2月索爱推出了一款没有摄像头的高端商务手机M600,这让竞争对手质疑,如今1000元左右的低端手机都会配备摄像头,而一款售价4000元以上的手机居然没有照相功能。但是这款手机获得了许多商务人士的认可,成为网络评比中的第一款满分手机。因为,M600这款手机针对的顾客是需要经常收发邮件的商务人士,所以这款手机在外形和商务功能上大下功夫。并且索爱认为目标客户群是追求品质与完美的,而相对于手机较弱的拍照功能,他们更愿意选择数码相机。所以索爱省略了摄像头这一方面节约了制造成本,但又不影响顾客价值,相反还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效果。 ⑤独特的送货方式

低成本战略

低成本战略 低成本战略也称为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是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企业要获得成本优势,价值链上的累积成本(既各种价值活动的成本之和)。 一、战略成本的动因 战略成本动因是从深层次影响企业成本,由企业战略决策决定的因素。在战略成本管理方式下,成本动因的分析超出了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范围(企业内部、责任中心)和少量因素(产量、物耗),而代之以更宽广的、与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成本动因。战略成本管理所注重的无形的成本动因,恰恰是传统成本管理所忽视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管理成本,其对成本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且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因此更应引起企业的注意。(一)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其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一旦确定就很难变动,因此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和地理位置等。(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性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在企业按照所选择的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成功地控制成本应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员工的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联系和自主政策等。 新兴市场的低成本战略:战略权变理论认为战略因具有适应性及环境差异性,应该更注重战略结构性能(其中更应该注重战略而并非结构本身)。在新兴市场应实行以环境为基础的变动成本战略。新兴市场的环境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速率的经济发展、市场管理制度可能尚未完全过渡到自由市场经济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企业需考虑市场中全行业的目标客户及整个市场的需求(既考虑潜在消费需求),制定相对于竞争者更有效的成本结构,侧重效率。注重生产、经销过程和销售渠道、资源的额外收益,以及成本控制上的收益,并考虑低成本战略有其他战略之间的联系。新兴市场的低成本战略考虑的因素:a.消费需求b.经济体的生产、分销c.进入生产、分销领域的优惠条件d.专有的生产及创新,知识产权e.成本控制和提高员工生产力的管理重点f.环境不确定性。 二、低成本战略条件 一般来说,消费者对价格越敏感,就越倾向于低价格企业,低成本战略就越有吸引力。具体来说,实施低成本战略应具备如下条件:a.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b.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产品在质量方面几乎没有差异,消费者购买决策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价格的高低c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也就是说,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化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从而是得消费者对价格的差异非常敏感.d.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由于消费者的要求相同,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低销售价格取代了特色或质量,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决定性因素e.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除了具备以上条件之外,企业本身应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a.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b.生产加工工艺技能c.认真的劳动监督d.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e.低成本的分销系统三、实现低成本战略的路径 企业要实现低成本战略,主要有两条途径:(1)控制成本驱动因素。企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