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_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_钟祥财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_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_钟祥财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_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_钟祥财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_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_钟祥财

DOI:10.16538/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7212145.html, ki.j fe.2006.05.004

第32卷第5期财经研究V o l.32N o.5 2006年5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 no mics M ay.2006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

钟祥财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 要:尽管处在前市场的经济体制中,中国古代提出或主张由市场决定收入分配的仍不乏其人,他们还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感悟到:要使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真正实现,确定和稳固的产权制度必不可少。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已经具有明显的市场意识,却没有对实际政策发生积极的影响,这表明具有科学内涵或较强解释力的经济思想要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变迁的多重复杂因素。

关键词:收入分配思想;市场意识;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6)05-0039-09

本文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中国古代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前市场的形态①。那时虽然有市场交换的行为,但市场制度和市场经济理性远远没有形成。受历史惯性的影响,中国近代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步履维艰。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在逻辑上也是反市场的。然而,在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文献的时候,笔者发现尽管身处封建专制社会,提出或主张由市场决定收入分配的仍不乏其人。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这些见解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例,简略探讨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

一、对“与民争利”的质疑和批评

和“重农抑商”、“崇俭禁奢”等传统观念一样,“与民争利”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独特术语之一,但和大多数被奉为圭臬的经济教条不同,它从出现之日起,就受到历代思想家的质疑和批评。

所谓“与民争利”,顾名思义,就是权势集团与普通民众争夺物质利益的行径。这种现象在社会科层划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后就已存在,而它的不合理性也早为世人所揭示。周厉王(公元前877~前841年在位)时,大夫芮良夫对朝廷将要任用荣夷一事提出批评,因为荣夷是个“好专利”的人,在

收稿日期:2006-03-09

作者简介:钟祥财(1954-),男,浙江宁波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财经研究2006年第5期

芮良夫看来,“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②这里所说的“专利”,可能是指对自然资源的独占,也可能是指垄断工商之利③。

战国时的孟轲是第二个论及这一议题的人。他在回答梁惠王“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询问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④他没有说士庶人言利对不对,只是断言统治者如果也和其他人一样追求物质利益,就会发生危害国家的财富争夺。而从孟轲主张“制民之产”的思想倾向来看,他对普通民众的经济求利行为并不是否定的。

西汉的司马迁把国家的经济政策分为五等:“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⑤在这里,“之”代表从事经济活动的民间行为主体,与之争,就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与普通民众争夺物质利益。这段话不仅构成了“与民争利”一词的直接来源,而且给出了历代思想家对这种行为的基本价值判断。

董仲舒可能是最早运用“与民争利”这一术语的人。他在阐明治理社会贫富悬殊弊端的对策时十分强调制度的约束作用,并把不与民争利作为限制受禄者敛财的举措之一。董仲舒认为:任何个人或阶层只能获得一种合法的收入,就像自然界那样,“予之齿者去之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而与民争利者却“已受大,又取小”⑥,那些“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的人,他们不满足已有的收入,往往“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使财富急速膨胀,“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其积委”,在他们的侵夺下,“民日削月脧,寖以大穷”⑦。由于“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进而危及社会稳定,所以董仲舒明确主张:“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⑧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写道:“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⑨

在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与民争利”首次作为官府参与经济事务的代名词而受到公开的谴责。作为国家经营工商业政策的批评者,贤良、文学指出:“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⑩为什么会发生“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的情况呢?贤良、文学认为:“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变,无功而衣食县官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1

两汉以后,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发生了某些方法上的变化。如唐代的刘晏在官府控制市场机制上有所创新,但这种官商结合仍然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钟祥财: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

入为目的,因此,人们对“与民争利”的抨击不绝于耳。如宋代的范仲淹反对政府对某些商品的专营政策,指出:“天下盐茶,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养万民也。近古以来,官榷其源,人多犯法。今又绝商旅之路,官自行贩,困于运置。其民庶私贩者,徒、流;兵稍盗取者,绞、配,岁有千万人罹此刑祸。是有司与民争利,作为此制,皆非先王之法也。及以官贩之利,较其商旅,则增息非多。”他建议朝廷“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12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批评,指出青苗法就是官府高利贷:“今陛下使农民举息,与商贾争利,岂理也哉……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13明代丘濬认为《管子》轻重理论中的盐铁加价政策是“示之以予之之形,而阴为夺之之计”14。他进一步指出:“天生众民,有贫有富,为天下王者,惟省力役,薄税敛,平物价,使富者安其富,贫者不至于贫,各安其分,止其所,得矣。乃欲夺富与贫以为天下,乌有是理哉?夺富之所有以与贫人且犹不可,况夺之而归之于公上哉!吁,以人君而争商贾之利,可丑之甚也。”15

总体来看,古代思想家反对“与民争利”的理由主要有两条:其一,官府凭借特权攫取民间经济行为主体的市场收益,违反了社会分工的自然规则,因而是不道德的,其后果是加剧贫富差别,引起社会动乱;其二,政府直接参与经济事务,固然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官员个人的敛财,但这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的功能,压抑了民间经济行为主体———他们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理性培育,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所以是不可持续的。

必须指出,“与民争利”对市场机制的这种负面影响,并不是笔者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作出的“事后合理性”判断,而是古人思想的本来之意,西汉司马迁的“善者因之”十分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于本文的论题而言,反对“与民争利”的隐含意义在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应该通过他们在市场的经营竞争来获得,掌握法律强制力的政府不可以为一己之利而破坏这种秩序。

二、对政府调节经济范围的限定

在中国古代,政府调节经济的作用很早就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一个专制集权的社会环境中,政府调节经济的功能往往是和行政干预以获取财政利益的追求交叉在一起的。形成于西汉时期的《管子》轻重理论提出了国家控制市场的两个目标:(1)防止贫富的悬殊,维护社会的稳定。在轻重论者看来,“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16(2)垄断财富的来源,确保国家的财政。轻重论者断言:“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17由于国家拥有强制

财经研究2006年第5期

号令的特权,它获取经济利益的空间是很大的,即所谓“徐疾之数,轻重之策也,一可以为十,十可以为百。”18政府干预的双重动机在实践中造成了明显的弊端,以致桑弘羊的盐铁官营政策每每受到后人的指责。

怎样严格限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唐代白居易的见解颇为深刻。他认为国家有责任通过调节商品流通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这种调节不能以获取财政收入为目的,而且运用的工具仅为货币。他指出:“夫天之道无常,故岁有丰必有凶;地之利有限,故物有盈必有缩。圣王知其必然,于是作钱刀布帛之货,以时交易之,以时敛散之。所以持丰济凶,用盈补缩,则衣食之费,谷帛之生,调而均之,不啻足矣。”19以粮食价格为例,“夫籴甚贵,钱甚轻,则伤人;籴甚贱,钱甚贵,则伤农。农伤则生业不专,人伤则财用不足。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轻重,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20在另一篇文章中,白居易写道:“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其三,三者和钧,非钱不可也。”又说:“夫钱刀重则谷帛轻,谷帛轻则农桑困。故散钱以敛之,则下无弃谷弃帛矣。谷帛贵则财物贱,财物贱则工商劳。故散谷以收之,则下无废财弃物也。敛散得其节,轻重便于时,则百货之价自平,四人之利咸遂。”21

叶世昌在确认白居易的上述见解与《管子》轻重理论存在渊源关系的同时,敏锐地指出:“《管子·轻重》很重视取得商业利润;白居易则只是要做到`百货之价自平,四人之利咸遂',不以取得商业利润为目的”,这“是白居易的调节商品流通论同《管子·轻重》理论的最重要的区别”2。这一揭示非常深刻,因为排除了国家牟取财政利益的动机,那么政府仅仅通过货币发行对商品流通进行调节就具有了新的制度意义。现代经济学中的货币学派有一个基本命题:“货币最重要,货币量的变化是就业、产出和物价等的变化的根本原因。”23货币主义者认为,“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和自我调节的,政府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可预测的、稳定的环境,在其中无拘无束的经济过程可以最有效率地运作从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这样,最小的政府、平衡的预算、对企业和行业管制的解除以及货币增长规则,便成为货币主义者政策`包'中的所有组件”24。唐代的白居易当然不可能具备如此鲜明的市场意识,但他的调节商品流通论已有这样的含义:由市场决定不同职业的收入分配将提供产销信息和经济激励,进而改善资源配置。

白居易对市场功能的上述认识,还可以从他批评盐法、和籴等政策的弊端中得到印证。他认为把盐铁之利收归国有并不是明智之举,是“政之次”,“政之上”是将其归之于民,最不好的则是让“幸人奸党”垄断把持,这些人一旦取得盐商身份,便“居无征徭,行无榷税”,他们的收入是以扰乱市场和侵夺别人为代价的,即所谓“下有耗于农商,上无益于管榷”25。关于和籴,白居易指出它实际上是官府的强迫摊派,民众“苟有稽迟,则被追捉,迫蹙鞭挞,甚于税赋。号曰和籴,

钟祥财: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

其实害人”26。很明显,白居易没有否定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但他并不赞成超经济的行政力量扭曲本应由市场决定的社会各成员的收入分配。

当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范围被严格限定以后,市场的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各行业的经营利润通过竞争趋于合理,这意味着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不仅从市场中获得,而且其数量份额将由市场决定。

三、对私有产权的强调

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素有研究的胡寄窗曾说过:“`自利'是我国古代又一个较普遍的思想观点,惟在春秋战国之际,宣扬“自利”、“为我”的思想家是极个别的。战国中期以来,`自利'便成为谈经济问题的人的共同出发点。”27众所周知,“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而追求自利是这一假设的第一个命题。战国时期的这种思想特征,表明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市场意识的逻辑依据。 与此相契合,先秦时期,人们已有了清晰的私有产权的观念。慎到指出:“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28这就是说,产权不明晰是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

恒产论是孟轲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恒产,就是固定的财产。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建立和稳定土地使用权的制度意识;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它是中国古代较早的生产要素分配构想。在孟轲看来,“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29恒产的数量是多少?孟轲提出了理想化的标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0以此来“制民之产”,劳动者就可以做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31有研究者指出:孟轲的“恒产论只是为了解决尚无财产的农户的`制民之产'的问题,并不是要在整个社会中重新分配财产”,“他决不是想通过制民之产来使社会上所有的人户都成为只拥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的个体农户。他的恒产论只是要使`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能够拥有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32这一判断是有依据的,因为孟轲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各有涉及,所以他的恒产规模基本上可以被看作当时社会的最低生活线。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一位见解深刻的思想家,在评论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得失时,他相当精彩地分析了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对生产者的激励问题。在他看来,宋朝朱熹把周代田制中的“彻”解释成“通力合作,计亩均收”是错误的,因为这不符合一般的经济法则。王夫之写道:“人之有强羸之不齐,勤惰之不等,愿诈之不一,天定之矣。虽圣人在上亦恶能取而壹之乎……今使通力合作,则惰者得以因人而成事。计亩均收,则奸者得以欺冒而多取

财经研究2006年第5期

……今使一夫之家,老幼食者八、九人,而可胜耕者一人而已;又一夫之家,食者四、五人,而可耕者二、三人。自合作者言之,则必计亩出夫,而人少者不足,人多者有余;自均收言之,则但因亩必分,而此有余而彼且不饱。使耕尽人力而收必计口,则彼为此耕而此受彼养,恐一父之子不能得此,而况悠悠之邻里乎!……要之,人各自治其田而自收之,此自有粒食以来,上通千古,下通万年,必不容以私意矫拂之者。”3在这段话中,王夫之实际上引入了“经济人”的假设,根据这种假设,只要监督和分配制度存在空隙,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本性的“经济人”就会想方设法偷懒、搭便车,因此,表面上平均的收入分配往往包含着事实的不公平,如“惰者得以因人而成事”,“奸者得以欺冒而多取”,“此有余而彼且不饱”,“彼为此耕而此受彼养”,等等。他得出的结论,即所谓“人各自治其田而自收之”,实际上是一种受产权制度保护的、按有效劳动投入获得利益分配的主张,这在古代经济思想中堪称深刻之论。

他也反对人为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于富人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谓“国无富人,民不足以殖”34;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本身是有差别的,人们经济状况的不同大多缘于智愚、巧拙、勤惰之别,取消差别,则无异于“芟夷天下之智力均于柔愚”35。而且在王夫之看来,强制性地将富人财产给予穷人是无济于事的,例如限田,“犹割肥人之肉,置瘠人之身,瘠者不能受之以肥,而肥者毙矣。”36这种说法在明清之际并不罕见。

以上几条史料表明,尽管中国封建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氛围是压抑市场经济秩序自然扩展的,但古代思想家还是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感悟到:要使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真正实现,确定和稳固的产权制度必不可少。

四、经济意识与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如果社会上个人没有刺激去从事能引起经济增长的那些活动,便会导致停滞状态”37。“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个人必然受刺激的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应当设计某种机制使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38“私人的收益成本就是参与任何经济交易的个人的利得或亏损。社会成本收益为影响整个社会的成本收益。私人和社会的收益或成本之间的不一致是指某个第三方不经他们同意会获得某些收益或付出某些成本。每当所有权未予确定限制或没有付诸实施时便会出现这种不一致。如果私人成本超过了私人收益,个人通常不会愿意去从事活动,虽然对社会来说可能有利”39。

毋庸讳言,中国古代的主导收入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忽视经济贡献考量的40,这从两个方向扭曲了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一致性。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最低收入群体是农民,虽然历代封建王朝以重农相标榜,但他们的劳动收益

钟祥财: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

很大一部分遭到剥夺。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的收入不仅稳定,而且优厚。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中国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一个分配权力、责任和资源的等级架构,同时也提供了官僚个人获得报酬、地位和声望的基本级差。在有些场合,文官的待遇和职权级差的影响大致只限于政府组织之内;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官阶制的影响还可能变本加厉,进而还扩张为社会制度的骨架”41。

激励消散导致的制度无效率,是中国古代收入分配的主要缺陷。这里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已经具有明显的市场意识,却没有对实际政策发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的这种历史现象,新制度经济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诺思指出:“在一个政体框架内形成的产权结构将反映各方的相对谈判力量……最终出现的一般是`无效率'的产权。这些无效率性的出现是因为,在一个最大化世界中,所形成的规则集一般必须考虑到交易成本和交易各方的竞争约束。交易成本约束反映了监督、测度和收税很可能会导致缺乏效率的产权出现这一事实,因为和更有效率的产权相比,缺乏效率的产权导致更多的税收。竞争约束反映了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常常不符合某些成员利益这一现象,因为这会触怒有权势的成员集体,导致现有政体被推翻。这两类约束导致了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产权。”42特别是,“国家必须建立在强制力基础上。只要这种强制力不是平均分配的,国家的统治者就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剥削其他人了。国家是获得贸易收益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也是剥削的来源。”43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国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那么,它也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4。

具有科学内涵或较强解释力的经济思想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安排,这是由制度变迁的多重复杂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决策者的利益所系。因为任何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要转换为制度,必然会引起原有利益格局的变动,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对已确立的规范和惯例的偏离会遭到社会制裁,如流放,即使像种姓这样明显没有效率的制度,通常也是难以改变的。因为来自制度变革的未来收益是不确定的,这种收益在各社会集团中的分配也是难以预测的,而特殊集团遭受的损失却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对改革的抵制通常组织得很好,而对改革的支持却组织得较为软弱。因此,人们常常会观察到,在一个受要求保护现有制度的强大社会惯性束缚而机能失调的体制下,这个社会将继续陷入经济停滞与贫困而无法自拔。”45

这个结论也许是令人沮丧的,但却是历史事实。好的经济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显示其实际作用需要时间,正如鲍尔所说:“经济学家的思想影响确实广泛,像其他思想一样也产生了相应的效果。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指出的,经济学家能为政治家提供可行的选择。但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高估我们的影响力,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46不过有一点非常明确:就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言,一种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具有激励和

财经研究2006年第5期

制约作用,在不同国家,人们对此的认识以及把这种认识转变为制度在时间或形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选择并坚持这一制度变迁的正确导向,无疑会使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受惠。

注释:

①关于这一判断,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如盛洪认为:“受儒道两家自然秩序哲学主导的中

国传统社会,本来就是一个(非工业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因而在经济领域引入西方的市场制度,并无大的冲突。”(盛洪:《治大国若烹小鲜:关于政府的制度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7页)钱颖一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并不是新东西,它早就存在于计划经济之前。但市场经济又可分为两类,即传统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体制是传统市场经济,而迈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突破。”(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古已有之”,“只有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肺腑内脏',以及它所运行的社会环境进行双重解剖,才有可能理解中国古代特殊的`市场经济',特殊的市场`生理'机制。”(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由于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存在着诸多阻碍市场经济自然扩展的制度因素,所以我把它称为“前市场”的形态。

②《国语·周语上》。

③2参见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第236页。

④3031《孟子·梁惠王上》。

⑤《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⑥⑦⑧《汉书·董仲舒传》。

⑨《春秋繁露·度制》。

⑩《盐铁论·本议》。

1《盐铁论·园池》。

12《范文正集》奏议上《奏灾异后合行四事》。

13苏轼:《苏轼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3页。

14《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山泽之利上》。

15《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市籴之令》。

1617《管子·国蓄》。

18《管子·山权数》。

1920212526白居易:《白居易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08~1309页、第1311~1312页、第1313页、第1318页、第1235页。

23盛松成:《现代货币供应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24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27胡寄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28《慎子逸文》,《吕氏春秋·慎势篇》有类似记载。《尹文子·大道上》谓彭蒙之言。(参见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78页,注22)

钟祥财: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

29《孟子·滕文公上》。

32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页。

3《四书稗疏·论语下篇·彻》。

34《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一四。

35《读通鉴论》卷五《(汉)哀帝》二。

36《宋论》卷十二《光宗》二。

3738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第7页。

39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40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可参阅拙稿《收入分配的激励消散效应:以中国古代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4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页。4243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第250~251页、第251页。

45[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6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A Study on the Market Consciousness of Income

and Distribution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T he Relatio nship between Economic

Consciousness and Institution Evolution

ZHO NG Xiang-cai

(Institute of Eco nomics,Shanghai Academy of So cial Science,Shanghai200020,China) A bstract:Altho ug h in the pre-marke t economic system,there w ere still som e thinke rs w ho advanced tha t incom e and distribution migh t be decided by the ma rket.They also realized tha t,for this purpo se,it was necessary to e stablish a clear and steady property sy stem.But such marke t co nscious-ness,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im pact on practical policy.This case w hich means that a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from economic thought that co ntains scientific factors into practical institution depends on com plica ted multi-fac-to rs of institutio nal chang e.

Key words:income and distribution thought;market consciousness;in-stitutio nal chang e(责任编辑 金 澜)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产力因素 ( 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 ; 二、生产关系因素 ( 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 击 ) ; 三、上层建筑的因素 ( 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 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 ; 四、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看社会环境因素 ( 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六、看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 一、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五、改革的成功不能看个人的命运,要看作用是否能够持久(维持) 。 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一、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二、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三、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四、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 3 个方面考虑:一个 “ 是什么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中华农耕文明在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时代痕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追述先古“有道帝君”的作风,便是孜孜以农业为怀的君子,《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之肖,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唆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列国竞雄,政治家们为了在激烈的对抗中取得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魏国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竞为列国所仿效;著名的商鞅改革,其“耕战”政策使秦

国的大军在关东所向披靡。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域的向南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晋以降的数百年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的蹂躏,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在战乱的压迫下,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向南迁徙,足迹遍布长江中下游区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而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苏杭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 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税 【重点提示】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赋税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对劳动人民进行的强制征税。它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 1、中国古代赋税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沿革: 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两汉:编户制度。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魏晋南北朝:北魏: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隋唐时期:1、租庸调制 (1)沿革:开始于隋,完善结束于唐 (2)与前代变化: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 ;隋与唐不同 (3)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4)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5)作用: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框架图

第二轮复习之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 一、夏、商、周的更替和西周的分封制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西周时期为代表):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等。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 ①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②专制主义制度是一种政体,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专制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趋势是:君权削弱相权,君权向绝对性和独断性发展。 (2)中央集权 ①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②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但二者不能完全分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服从中央。 ③中央集权在中国古代的表现是: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行政上:中央直接任免官吏;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军事上:皇帝总揽军权;意识形态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原因 (1)经济方面: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2)政治方面: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方面: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和后来吸收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依据。 3.特点 (1)皇权的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3)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 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来加强皇权。(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代设立郡县制,元代实行行省制。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代设置御史大夫,汉代设置刺史来监察官员。(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秦代官吏由皇帝任免,隋唐之后实行科举制。(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5.评价(1)进步性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国侵略,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具有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的优势,保障了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④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2)消极影响 ①君主过分利用权力,往往会导致残暴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化阶级矛盾。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农业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小农经济由来已久,它在传统农业体系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它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 关键词:小农经济封建制度所有制影响 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从生产结构来看,我国封建时代农区的小农经济一般实行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把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小农经济可以区分为自耕农经济、佃农经济、份地农经济等。 一、小农经济的产生 归纳起来,这种经济形态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私田的逐渐扩大,而公田因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前进,不如把公田分散给农夫更为有利。 技术上的进步,促使它的形成,那就是铁农具的日益普遍使用。一家一户可以凭借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完成整个的农业生产过程。 农民从封建地主手中取得少量土地的同时,也可能占有了一些生产工具,小农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得到发展并逐渐巩固的。 二、小农经济的发展历程 中国小农经济形成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意见。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春秋以前尚盛行集体耕作的耦耕方式,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成为可能,小农经济由此出现,封建地主制亦由此形成。

古代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三国: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实行屯田 唐朝:唐太宗、武则天等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 棉花的种植 清朝: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原因 南方社会安定,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都江堰:战国时秦国的李冰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灵渠:秦朝时修建,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 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 元朝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孔子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 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的思想派别有:墨家、道家、儒家、家、兵家 朝: 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西汉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遣唐使 唐朝对外开放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 两宋 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 元朝 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郑和下西洋 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 例1、 (2010,东营)材料一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营丝织 业发家致富的故事。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社会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二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 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2)材料二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14年-1918年,(中国)五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 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 (3)材料三反映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指出这一“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历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一般有:(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为经济的发展历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一般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重视水利的兴修,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农耕促进我国古代农业质的飞跃。耧车,曲辕犁,筒车等都极大促进农业的发展。(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7)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8)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特征:先秦:走在特征:特征世界前列,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并开始发展,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南方经济开始发展,隋唐:封建经济鼎盛,五代十国:南方经济赶上北方,宋元:商品经济发展,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发展过程、原因和特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曾发生从北至南、从西到东的转移。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由于安史隋唐时期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发生,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战乱,五代十国时期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民迁居江南,补充了当地劳动力;加上许多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生产,因此南方经济又一次获得发展。南宋时期,北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方为落后的金政权,而汉族建立的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这一地域性转变的发展过程秦汉时期,经、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这一地域性转变的发展过程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如何认识小农经济作业

小农经济练习题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日益完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下列对这种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B.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C.逐渐完善水利设施 D.小农经济阻碍精耕细作的发展 解析:D。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A、B、C三项都符合史实。故选D项。 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材料中描述了我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珍惜耕作时机,辛勤劳作。这种耕作方式和辛苦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力。 3.“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是中国古代农民的理想,也是国泰民安的象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 ②封建社会农民财富、地位的象征 ③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④明清之际受到冲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正确理解,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农民财富、地位的象征”这一选项中“农民地位的象征”有误。 4.叶茵《田父吟》:“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B.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艰难发展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剥削使农民生活贫困 解析:D。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诗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反映了租税的沉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与材料无关。 5.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解析:B。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统治阶级政策态度分析材料强调重农,而其出发点在于A、C、D三项,B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6.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惟流离饿殍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 ) A.落后性B.封闭性 C.分散性D.脆弱性 解析:D。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容易破产,具有脆弱性;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选D项。 7.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机梭”“女汲水”“男采薪”很容易判断出这是古代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8.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 A.自然经济的产生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纵鉴三 七、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主体知识】 1.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活动从原始社会萌芽状态逐渐走向完备 (1)农业 作物:已种植“”。 农具:金石并用,主要用木、石、骨、蚌耕作,极少。 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即奴隶、庶民耕作(筒单协作)。 (2)手工业 铸造业:青铜铸造为商周主要手工业部门,由此三代称“”。商朝青铜铸造供国王、贵族使用,技术精湛,如鼎;西周青铜产品趋向化,还开始铸造器。 玉器加工:雕精量多,以出土的朝妇好墓文物为典型。 陶瓷业: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 漆器制造:我国用漆历史最悠久,可上溯到遗址的红漆碗;商周水平较高。 (3)商业、城市、交通 商朝以作为货币,“商人”源于商民善于经商,商朝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商周交通通讯开始出现,建立制度。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以北方为重心的封建经济兴起 (1)农业 生产工具:春秋开始出现,战国使用范围扩大,时代到来,生产力显著提高。 生产技术:的运用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即农耕。 水利灌溉:中原普遍用灌溉。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今修芍陂。战国时秦国李冰修使成都平原成为“”;郑国在水系建郑国渠使平原成为沃野。 (2)手工业 冶铸业:铸铁技术,早欧洲2000多年。 青铜铸造:方壶是春秋中期珍品,产生新技术。 漆工艺:战国时期出现技术。 酿酒业:是古代酿造技术重要发明。 手工艺专著:战国时期出现《》,记述齐国官营手工业工艺,在当时世界独一无二。 (3)商业和城市 各地土特产汇聚中原市场。许多城市,如齐都(今山东)、赵都、楚都(今湖北),既是中心,又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出现大商人,如号称“”的范蠡、后来当上秦国相国的。 3.魏晋南北朝——封建经济区域性扩展和南方大开发 (1)农业 江南迅速开发:区域推进,——整个长江流域——岭南和流域。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湖流域、平原是重要产粮区。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屡遭破坏,总体上在恢复和发展。曹魏时研制新灌溉农具;西北已采用或的耕作方式。十六国北朝时,和得到开发。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2)手工业 丝织业:曹魏设专门织造机构于、洛阳等地;吴国培育出。蜀汉的行销吴、魏。 冶炼业:北魏相州产军刀,技术成熟,又发明法。 采矿业:已经利用和。 制瓷业:南方盛产瓷,后技术传至北方。北方创制瓷,为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造纸业:技术进步,产量大增,纸取代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著名造纸中心有、长安、建业、。 (3)商业 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尤其是北方流民集中的、,及益州和建康。

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的原因探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小农经济(the Peasant Economy)特指建立在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经济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或者是以农民家庭生产为主要成产单位,来自农民农业生产的地租税收构成国家主要财政税收源的经济体。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历史上从秦汉开始一直到1911年,基本上都属于小农经济状态。为什么小农经济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在2000多年而岿然不动呢? 学者们也一直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多数学者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是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所致。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的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不足以突破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J 剖析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饶夏圻《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 p36)。再如庞卓恒先生对着一原因做过精辟的概括:“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间,中国的农民在大多数时间里,大约处都处于仅能勉强维持产品和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处境之下……没有剩余基础参与市场交换,只能辅助家庭纺织业维持简单的生存条件。”(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也有学者从文化角度解读其原因,认为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实质是节约文化——以节用、节制为特征的消费文化。(黄金华 J 小农经济在中国冗长的原因新探攀登 2009年第一期p62)也有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过大,在此压力下的人地比例就会出现持续恶化中国农民就陷入了一种贫困化的高水平均衡陷阱中难以自拔,中国自然难以发生工业革命完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 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於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一、农业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 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1.农具和牛耕技术: ①原始社会时期: 相传神农氏创制农具耒耜,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刀耕火种。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 耕作技术: (1)耕作方法:①春秋战国:垄作法;②西汉: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①两汉时一年一熟为主;②宋朝以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3.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2)灌溉工具:①曹魏的翻车;②唐朝的筒车;③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④明清的风力水车。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背景: ①商周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和实行井田制,所有土地归周王,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和生产关系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带来农耕方式的转变。 2.含义: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具有生产积极性。

(2)经营规模很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具有分散性。 (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和狭隘性。 (4)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具有脆弱性。 (5)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6)土地为主要社会财富,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其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直接控制外的土地封赐给诸侯,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受田者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向周天子交纳一定贡赋。 3. 封建社会(战国以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具体形式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之下,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最主要途径,历朝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如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法,明代丈量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土地兼并。 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成就 1.冶铸业 (1)青铜冶炼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2.纺织业 (1)丝织业技术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一)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一) 本文所要讨论的小农济经,不仅仅是小农的“生产”,更重要的还在于小农的生活。而以往有关的小农经济的讨论,往往只涉及“生产”,亦即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这样的讨论,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也不能解释这种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持久地提供高额的赋税和地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是远不够充份的。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小农家庭人口多寡与贫困的关系。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无非是要对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作一个静态的描写,以便突出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最一般的状况。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人口规模,在孟子那个时代,一些地方可能普遍是“八口之家”。1]1但是,比孟子早约一个多世纪的李悝,在谈及小农经济时却说是“一夫挟五口”。2]2到了汉代,晁错也说“今农夫五口之家”。3]3汉以后的人,言及小农经济,往往说是五口之家。但也有说“十口之家”的。《管子》这么说,历代也都有人这么说。《管子》、《孟子》还说“数口之家”,后来这样说的人也很多。可见,战国以来的小农经济,五口之家虽然很普遍,而少于或多过这个数目的小农家庭也很不少。这里有必要事先点明的是,这样的小农经济,其生产和消费是独立的;惟其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足,则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补充;又由于生产规模狭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其所能提供的产品极为有限。按李悝的计算,战国时,一个五口百亩之家,每年收获的粮食(粟),除去什一税和口粮,所剩无多,远

不足以应付家庭的正常的开支;何况人家总有不时之需,政府于什一税之外也还有不时之征。4]4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小农家庭,通常只能尽量在生产和生活上减少开支;除了缴纳政府的货币税,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尽量压缩对市场的需求,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孟子》卷1《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五十岁以上的可以穿丝,七十岁以上的可以吃肉,全家可以吃饱饭,这是孟子所期望的他那个时代小农之家所能过上的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幸福生活,李悝笔下的五口之家的小农是过不上。而对于晁错笔下汉代的五口之家的小农,这简直就是天堂了!所以,孔子所谓“耕也,馁在其中矣”,5]5决非虚语。汉武帝的时侯实行食盐官营制度,一个盐价上涨,就弄得贫苦的农民只好“淡食”。6]6这是那时小农生活极端困苦的一个明证,而非贤良文学们的过甚之词。 2、战国、秦汉时期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以上所言,表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小农生活开支,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而为了维持小农经济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必须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还必须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管子》上说,战国时期小农必备的种地工具,不过“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7]显而易见,那时起土、碎土、锄草和收割,用的都是人力,投入是很低的。到了西汉时,小农或许已有使用牛耕的。考古发现的西汉木铧犁,或许就是小农有牛之家使用的。但这也只能说明,那时铁的价格很贵,

中国古代经济实用制度演变概况.docx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演变概况(知识结构纵横结合)朝代农耕技术、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土地制度演进 原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①农耕:刀耕火种(西汉时南方 阶段制 依然采用) 井田制 ②《河濡书》、《沟洫志》早期史(土地名义上归国 商周 书水利专篇家所有,实际归国 王所有) ①农耕:形成“铁犁牛耕” 的耕 东周作方式(农业发达地区) (春举例:秦国(以牛田:国富民强) 秋战②水利:战国时期:都江堰和 秦国:土地私有制 国)郑国渠【商鞅变法】 手工业经济 纺织业冶金业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 纺织技术已萌芽;已经出 件青铜器 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出土地点相当广泛;生产 的专职官员;玉蚕规模相当大 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青铜器大都作为礼制的 已经相当重要象征;铸造工艺很高 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 铁器 战国中期:铁器大量出 土;冶铁技术发展(炼钢、 陶瓷业 彩陶: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 平;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 陶;原始青瓷(釉瓷) 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淘发 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经济市的发展与对市的管理经济政策 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商业在商代初步发 展 西周时期商业进 步,交易频繁 商业得到良好发 展,出现富足的巨 商和繁荣的商业中 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 心商鞅变法明确重农 的商业区 抑商的原则。此后历 ③《后稷农书》、《吕氏春秋》淬火) 秦朝 ①农耕:牛耕技术普及,铁制农 西汉:汉武帝推广铁业官 土地私有制 具数量超过前代【曲柄锄、大镰、 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 《说文解字》记载; 耧车】供风形式革命性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素纱作原料; 东汉:一牛挽犁 变化: 汉蚕衣) ②水利:关中地区——井渠;其 田庄制度【新的农↓ 他地区修建许多水利设施;东汉 东汉初,杜诗发明水力鼓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 业生产组织形式;丝绸之路 王景治黄河 风装置——水排有青瓷器 自给自足的表现】 ③《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朝大都采用 管理:商品必须明码标价;陶制容钱器 ①发展: A、西汉长安有“市”九处; B、都市商业集中 商运活跃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形成 “富商大贾周流天②管理:“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当 下,交易之物莫不严格 通”【王莽时期,设立“五都”和“五均官,控制 物价】

最新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解析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 秘籍03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8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 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参考答案】C (2018年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 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 B.城市商业比较发达 C.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

D.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 【参考答案】B 多种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经济 1.以文明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 2.以生态史观看农耕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 (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 (2)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建造宫殿、陵墓、寺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在“人定胜天”的理念下,大面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产生了一定的后患。 3.以文明史观分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限制。 (2)交易物品的变化:先以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铜钱等货币。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一、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二、过程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二、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线索

(一)农业发展线索 1注意五个开始:(1)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2)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3)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4)三国时,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南宋时江南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2农具的发展 (1)原始社会至夏朝使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3)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D.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E.唐朝:曲辕犁和筒车。3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 (1)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西周时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农作物 (3)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从西域引进了葡萄、苜蓿、胡萝卜、核头,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4)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5)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同蒿开始引种。 (6)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南移过程: (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3)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时,农业发展,“苏湖熟,天下足”,棉纺织业,造船业得到发展,海外贸易发达,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也转移南方,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5)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南移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