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砷中毒」临床治疗与预后相关注意事项

「砷中毒」临床治疗与预后相关注意事项

「砷中毒」临床治疗与预后相关注意事项

「砷中毒」臨床治療與預後相關注意事項

1.砷為一種金屬,人類使用砷作為醫藥品或毒藥的歷史,可追溯至古希臘及羅馬。砷普遍存

在於自然界,也被廣泛應用於醫藥品、顏料、農藥、防腐劑、殺鼠劑及其它各種工業用途。

傳統醫學上,含砷礦物藥可用於多種醫藥用途,如雄黃、砒霜等,然而使用不當仍可能造成砷中毒。

2.砷化合物的種類很多,毒性不同。砷原子以三種型式存在:元素、三價砷及五價砷。一般

而言,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依序為砷化氫>三價無機砷>五價無機砷>有機砷化合物。元素砷不溶於水,無毒性;砷中毒主要來自於可溶性無機砷化合物。高毒性的無機砷如三氧化二砷(砒霜)、五氧化二砷、砷酸、三氯化砷、砷酸鈣、砷酸鉛等。

3.砷對於多種器官都有毒性。急性中毒迅速產生症狀,初期主要為腸胃症狀(唇灼熱、喉嚨

緊縮及吞嚥困難、噁心、腹痛、出血性胃炎、劇烈嘔吐、嚴重之腹瀉)。嚴重者產生低容積性休克,甚至早期死亡。其後數日,部分人會有心律不整、心肌病變、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肝炎、橫紋肌溶解症、急性溶血、腎衰竭等症狀。延遲性症狀包括周邊神經病變、骨髓抑制、皮膚疹、禿頭和Mee’s L ine,可發生於暴露後數日至數周。此期死因為多發性器官衰竭,表現低容積性休克、痙攣、昏迷及死亡等。慢性中毒症狀包括神經病變、血液異常、肝腫大及硬化、皮膚變化(紅斑癢疹、色素沉著、角質化、烏腳病、皮膚癌)、禿頭等。

4.在診斷及治療砷中毒的過程中,我們會多次檢驗尿液或血液的砷濃度,尿液檢查通常需要

收集24小時的所有尿液。收集時機及方式會個別說明。口服無機砷鹽時,為了解砷的位置,及是否已排出,有時會安排連續之X光檢查。另外為了解中毒程度、病情進展及監測藥物之療效與副作用,可能須多次進行血液、尿液或其它各種檢驗,務請配合。

5.對於砷中毒的病患,若已有循環衰竭或意識障礙情形,首先會給予各種急救措施及加護照

顧。無機砷的毒性大,病人中毒症狀的個別差異性很大。治療原則為停止暴露、腸胃排毒(口服中毒時)、解毒劑及支持性治療。嚴重中毒病患將會接受加護照顧。腸胃排毒方法包括早期洗胃,必要時也可給瀉劑(尤其在x光顯示金屬影像時)。嚴重中毒病患將會接受加護照顧。若病人產生腎衰竭,必要時將安排血液透析治療。

6.砷中毒的解毒劑為金屬螯合劑,目前主要使用之藥物為DMPS、DMSA或BAL,其作用為

排除體內過度累積的砷。由於砷中毒症狀差異大,可能從輕微中毒至死亡,因此使用時機、途徑劑量及時間將依個別中毒情況而決定。有機砷化合物中毒,一般並不需要金屬螯合劑之治療。DMPS、DMSA為新型之藥物,使用方法為靜脈注射或口服,可能的副作用包括發燒、皮膚疹、肝功能異常、頭暈、低血壓、腸胃不適等。這些藥物引起藥物過敏的反應稍高,如病患在使用藥物後,有任何不適,請務必與主治醫師討論。

7.若病人產生嚴重的中毒,可能有永久性的傷害,甚或死亡。中毒程度較輕者,則有機會完

全恢復。由於砷中毒的診斷及治療較為複雜,負責醫師會依病人表現加以說明;至於預後及回診時機,也將會在出院前由主治醫師說明。

您在閱讀完此一說明後,對於本說明如已充份瞭解,請在下方簽名。如對上述說明尚有其

他疑問,請詢問患者之主治醫師,並於醫師解說後在下方簽名。

病患姓名:床號:病房床

家屬簽名:與病人之關係:日期:

包虫病防治培训班试题答案

2015年昌吉州包虫病防治培训班试题 单位:姓名: 一、单选题 1、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犬感染率降到(A)以下。 A、5% B、10% C、1% D、8% 2、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A)以下。 A、10% B、5% C、15% D、6% 3、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D)以下。 A、10% B、3% C、1% D、5% 4、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C)以上。 A、60% B、80% C、90% D、100% 5、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B)以上 A、60% B、90% C、80% D、100% 二、简答题

1、2015年包虫病终期评估时间? 答:评估数据截止时间为201 5年6月30日。2015年7月底前,完成县级自评工作;201 5年8-9月开展自治区级自评和复核工作;2015年10-11月接受国家级考评组抽查复核。 2、2015年包虫病终期评估程序? 在各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由自治区级考评组进行 抽查复核,并最终接受国家级考评组的抽查复核。 (一)县级自评。县级卫生、畜牧、水利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联合成立自评考评组,负责对本辖区内《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完成自评报告,并经地(州、市)级卫生、畜牧、水利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自治区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工作专家组。 (二)自治区级自评。自治区卫生计生、畜牧、水利部门联合成立评估组,对各县(市、区)的评估材料进行审核,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复核;评估组在各地(州、市)随机抽查2个县,进行现场复核,完成自治区级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含对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包虫病防治项目县、动物包虫病试点县和非项目县、非试点县防治工作情况的对比分析。

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

---------------------------------------------------------------最新资料推荐------------------------------------------------------ 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大家利用中午读报时间一起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 你们好,今天我们大家利用中午读报时间一起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 一、何为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 引起 AIDS 的病原---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 T 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大部分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死亡。 二、艾滋病如何传播?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 HIV 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只有三个传播途径! (一)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一: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可以通过生殖器或直肠粘膜传播。 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 HIV 的危险。 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 (二)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二:血液传播输血传播。 1 / 18

1、如果血液里有 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2、血液制品传播: 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取的某些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品。 有些血液制品如含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例如: 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 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美容针、刀等,都十分危险。 (三)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三: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 HIV 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故建议 HIV 感染者不要生育,如已生育要禁止母乳喂养。 三、艾滋病的病程 (一)急性感染期通常出现在感染 HIV 后的 1-6 周。 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咽痛、关节疼痛和肝脾肿大等症状,另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感染者甚至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

小学地方病防治实施方案完整版

小学地方病防治实施方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地方病防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现依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与目标: (一)任务 通过广播、板报、健康课、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地方病的现状、危害、防治及预防知识,并通过教师---学生—家长这条传播链,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地方病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关包虫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的有关知识,学会科学预防。 2.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地方病的预防与治疗。

3.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4.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地方病病防治工作。 (二)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为全体学生、学校教师和家长。 (三)预期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使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和家长均达到90%以上。 二、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任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保健员) (二)部门职责 1.教务处:负责宣传、督导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 2.少先队:配合教务处开展各项工作,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普及预防地方病知识。 3.班主任:积极开展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具体内容安排 1.制定学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下发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3.教务处、各班主任等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4.下发地方病授课教案、学生上课。 四、具体工作:

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HX-专项预案-04-A0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 化学品中毒及有限空间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制定时间: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日

目录 1、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制目的和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适用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事故类型和危害度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应急组织体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预防与预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危险源控制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预警行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信息报告程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应急处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响应分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响应程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处置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第17条: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在第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红丝带——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感染了HIV病毒后通常会进入一个无症状潜伏期,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液艾滋病抗体检测为阳性,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一般为8~10年。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当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步受艾滋病病毒破坏而导致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HIV感染者就发展为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特殊性,主要是因免疫功能下降而导致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

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发恶性肿瘤。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肿瘤和感染是艾滋病的主要死因艾滋病的治疗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疗法,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性病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一个协同因素,已被许多流行病学、生物学及人群中干预研究所证明。 三、艾滋病的流行特征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美籍阿根廷游客)。1989首先在云南发现经静脉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通过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过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供血者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或器官移植;注射器或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不会传播的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空气(包括咳嗽和打喷嚏)、饮水、食物握手、拥抱、浅吻、办公用具等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等公共设施和公用工具传播。吸血昆虫如蚊子、跳蚤、虱子不传播艾滋病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不会感染艾滋

中心学校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中心学校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为提高我校学生对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的认识,根据《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我校开展了防治地方病——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校及村屯的地方病主要为“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长期以来,虽然经过一系列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们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意识还比较薄弱,对“食盐加碘”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是很充分,这就需要从学校抓起,从小学生抓起,进一步强化防治认识,最终消除碘缺乏病。因此,我们从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入手,落实专人负责学校“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 二、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有两项任务,第一是对师生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学校食堂食用盐管理,做到食用盐符合加碘盐规范。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下面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把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安排了专门的课程——体育锻炼/健康教育课,开展对碘缺乏病防治的教学。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学校要求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教育课,坚持把碘缺乏病有关知识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课堂教学,在上好“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课”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师、有教学内容、有教学时间、有教案,“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课”率在四至六年级达100%,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晓率达到95%以上。使学生了解了碘缺乏病及其危害,以及碘缺乏病的防治主要就是食用碘盐,明白了使用正规碘盐的重要意义。 3、开展对比实验,加强学生认识。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我校在五年级二班开展了对实验,通过教育前后的实验对比,提高了学生的知晓率。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严格杜绝任何火源。 2、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车间处理有困难时,车间负责人应向分厂负责人提出启动分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分厂自己处理有困难时,分厂负责人应向总厂负责人提出启动总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总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特别

严重,本企业处理有困难时,总厂负责人应向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提出启动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3、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象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具有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抢救; 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救工作不能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查明危险区域范围; ②布置警戒; ③相关用户停用、止火; ④往设备内大量通入蒸汽或氮气; ⑤切断煤气来源,必要时堵盲板;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讲稿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 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平均5-10年的时间(即潜伏期)才发病。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 特别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目前,世界上90%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危险的时期。 二、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性传播: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血液传播: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吸毒是我国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最主要的行为。另外,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针具、剃须刀等刺穿人体的物品也能够传播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我们已经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是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1、一般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怀子; 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一起居住、购物、使用钞票、劳动和学习; 2、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为唾液、眼泪、汗水和尿液中不含艾滋病病毒 3、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四、怎样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避免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卖淫嫖娼,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 如果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每次性交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女性有权要求男性使用安全套,因为女性在性交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明显高于男性。 注意: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得了性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延误。 注意血液安全,避免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吸毒; 不非法卖血贩血;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必须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针管,或者使用经过严格消

砷中毒

砷毒:烧煤如吸砒霜 在交乐乡,人们清楚的是,48岁的砷中毒患者龚光能已因肺癌去世,正病入膏肓的55岁的邵先进也将步其后尘。但人们不甚明白的是,在交乐乡的街道上,前来赶集的人中有多少将面临相同的命运 2月22日正逢赶集的日子,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疾控中心的黄建香和朱爱华陪同记者来到砷中毒最严重的交乐乡。1976年,朱爱华作为知青曾在这个乡劳动了3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在交乐乡,中国确诊了第一例砷中毒病例。 由表皮角化发展成皮肤溃烂,最终可能导致皮肤癌,许多砷中毒患者面临这样的命运。 “交乐乡本地的小煤窑产的煤含砷量极高,这里的人用敞炉的方式取暖、烘干粮食,砷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 进入人体,造成砷中毒。”朱爱华边走边向记者说。 中科院贵阳地化所曾做过试验,分别用普通煤和含砷煤将玉米干燥一个星期,然后再将烘干的玉米给小老鼠喂食。由使 用普通煤烘干的玉米喂食的小鼠未出现死亡且生长正常,但是,由含砷量高的煤烘干的玉米喂食的小鼠在15天内全部死亡, 并且出现明显的肠道、肝脏及肾脏损伤。 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又湿又冷,但来赶集的人却是摩肩接踵,朱爱华在街上不断遇到熟人,他和他们打着招呼,询问他们 的情况。 “他就是一个砷中毒病人。”朱爱华停了下来,拉着一位中年汉子说。患者叫黄金书,43岁,正在叫卖他的两捆甘蔗。他把手 伸开给记者看,那也是一双癞蛤蟆皮一样的手,长满了玉米粒一般大的痱子,黑黑的一片。“已经有20多年了,痒的时候我 就用指甲刀把痱子剪掉,剪的时候要流好多血,过不了多久又长出来了。”黄金书笑着,对满手的疙瘩已经习惯了,“脚上也 是这样,身上长的是白点。”除此之外,吃饭不香,走路酸痛是黄金书感觉到的症状。 “我爱人也有。”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忙着卖小商品的妻子说,他的父母、岳父母也都中了砷毒,都已去世。 “他也是。”没走几步,朱爱华又找到一个砷中毒患者段正强。56岁的段正强除了具有黄金书同样的症状外,他已感觉到 左边肋骨部位开始变硬。 朱爱华介绍说,砷中毒的常见症状为皮肤损伤,包括手和脚的角化症、躯体色素沉淀、皮肤溃烂、皮肤癌等。内脏器官 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很明显,包括肺部机能障碍,神经疾病、肾毒等。肝硬化、腹水及肝癌是砷中毒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砷中毒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患上即永远成疾,药物只能减缓病情加重,并且因为没有市场,几乎没有药厂生产这方面的药。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发生事故的风险1)明确原料、产品2)主要危险源场所(为生产、储存和装卸),可能发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公司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配备安全设施质量达不到要求,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条件下,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提高。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事故严重程度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1.3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将殃及到距离较近的周边单位,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 1.4引发事故发生诱因:生产过程操作不当、野蛮作业、设备、罐体安全附件失效、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物料的泄漏。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下图: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体系: 3.2.1各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3处置程序 3.1报警系统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安监站和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实施紧急避险与救援。 报告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已经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2现场报警方式:利用手机及身边的电话报警。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当班人员用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向经理汇报。2)公司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外部:消防报警电话、医院救援电话、派出所电话、安监部门电话、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卫生疾控防疫中心电话。内部电话:职务、姓名、手机、座机。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5.4.1公司以电话通知或手机通知的形式向涉及应急救援单位,告知本单位发生事故后应支援的信息内容和支援形式。 5.4.2报警形式为电话报警、手机报警,报警人必须讲清报警人姓名及需求支援的内容。 5.4.3报警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何种物料泄漏及泄漏量情况等。 5.4.4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附近相关单位。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地方性砷中毒的综述

认识地方性砷中毒 关键词:地理学,中毒,地方病,医学地理学,全球性 简介 地方性砷中毒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是因自然界环境中含砷量过高所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害病。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饮用水中砷浓度超过WHO指导标准0.01mg/L或超过了其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智利、中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秘鲁、泰国和美国等。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地方性砷中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病因学、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人们已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早期发现并确定高砷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地方性砷中毒病情、预后的预警、评价系统,制约了砷与健康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 类型 饮水型砷中毒和燃煤型砷中毒。 分布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四川、

安徽、青海、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区)。其中以山西、内蒙古病情为重。 燃煤型砷中毒部分:贵州、陕西。其中以贵州分布最为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砷中毒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资料估计,目前暴露在饮用水砷浓度≥0.05 mg/L的人口为560万,暴露在饮用水砷浓度≥0.01 mg/L的人口为1 466万,这还不包括由于燃煤引起的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人口。在我国,除贵州省主要为燃煤污染型病区外,其他地区大都属于饮水型病区。新疆奎屯垦区是我国大陆上报道的第一起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也是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流行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氟砷研究课题组自1980年开始对该病区开展综合性防治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在对病区进行流行病学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慢性砷中毒发病以及致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从生物统计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方面综合 分析砷中毒易感性标志物与砷中毒的 关系,率先在国内开展对地方性砷中 毒较为系统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 揭示慢性砷中毒发病以及致癌的分子 机制和寻找特异、敏感、快速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为全面了解地方性砷中毒的早期诊断、防治以及预后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地方性砷中毒概念地方性砷中毒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

地方病防治、计划、总结

篇一:《2013年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2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在卫生部门的重视下,我院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作为医院重要工作,在不懈努力和抓落实的过程中,我院全体员工掌握了基本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形成了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使我院健康教育在已有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加强领导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全乡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各村根据村民实际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同时也抓住宣传这个阵地,充分利用赶集发放资料和宣传栏等宣传设施,对健康教育特别是地方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宣教。 二、主要措施 1、将碘缺乏病列入重要宣教内容。要求与学校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卫生课,每周用一课时向学生讲解宣传地方病知识,重点是碘缺乏病和地方甲状腺肿大。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识,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2、在学校开展宣教活动。向家长、学生宣传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学校在其最醒目的场所刷一条永久性关于地方病的标语。如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等等,让地方病防治的意识渗入学生脑海; 3、召开家长会,让专门教师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止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治疗,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4、通过卫生部门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了解地方病在学生中发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院补救。 5、对学生定期进行有关地方病防治的常用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知晓情况,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篇有关地方病防治的作文,不断提高保健意识。 6、加强班级管理,将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级管理内容,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继而让家长形成健康的做饭方式。 7、加强领导定期考核。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考核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的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案、学生材料等进行检察,督促学校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健康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

发生中毒事故时应急预案

发生中毒事故时应急预案 1、目的 在本室范围内发生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后, 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救助工作,提高本室应对化学中毒事故处置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室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时的紧急处置工作。 3、职责 室领导应根据培训计划每年组织员工学习危险化学品有关知识,以及中毒的急救方法,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4、应急预案 4、1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诊。 4、2发现者应及时向室领导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领导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向质量安全部汇报。 4、3根据其受伤害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洛阳市疾控中心求救(电话:*******),并告知具体的事发地点(高新开发区河洛路某楼某区某某房间)。并派人等候在办公楼大门口,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4、4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4、4、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和未吸收的毒物。4、4、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4、4、2、1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检测现场接触水银、碘化汞、重铬酸钾、硝酸银、苯、甲醇、丙酮、丁酮、甲苯、苯胺、四氯化碳、氯仿、乙醚、汽油、溶剂油、二硫化碳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相关法律解读(一) 1. 艾滋病患者可以和哪些人结婚(20分) A:艾滋病感染者 B:艾滋病病人 C:非艾滋病患者 D:可以和上述任何人结婚,但应接受医学咨询 E:不能和任何人结婚 2. 艾滋病患者未将其感染的事实告知配偶,哪些机构可以告知其配偶(20分) A:医院 B:疾控中心 C:确证机构 D:上述均可 E:上述均不可 3. 患者为成年人,医疗机构可以将其感染艾滋病的事实告知哪些人(20分) A:本人 B:配偶 C:成年兄弟姐妹 D:父母 E:患者所在单位 4. 感染者在就医时未将感染的事实告知接诊医生,导致院内感染,谁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0分) A:患者 B:患者家属 C:医院 D:患者和医院均应承担 E:患者和医院均不承担 5. 在校就读,且家在异地的大学生被确认感染了艾滋病,医院可以将其感染的事实告知哪些人(20分) A:本人 B:恋人 C:父母 D:同学

E:学校 艾滋病相关法律解读(二) 1. 艾滋病患者需要手术,但医院不具备手术的诊疗条件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分) A:拒绝收治 B:让患者出院 C:放弃手术改为保守治疗 D:让患者自己联系其他医院 E: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 2. 患者已婚,尚健在,哪些人可以复印他的病历(20分) A:患者本人 B:配偶 C:配偶委托的律师 D:患者的子女 E:患者的父母 3. 哪些人可以要求他人检测艾滋病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20分) A:配偶 B:其性关系者 C:就职的单位 D:入学的学校 E:上述都不可以 4. 医院为某单位员工进行集体福利体检,如果有HIV检测项目,医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分) A:需要告知员工,并征得其本人同意 B:不需要告知员工本人,直接检测即可 C:告知员工本人,但不需要征得其本人同意 D:员工所在单位同意即可检测 E:都不正确 5. 在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当采取防护措施(20分) A:为HIV抗体阴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时 B:为HIV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时

地方性砷中毒的综述

认识地方性砷中毒关键词:地理学,中毒,地方病,医学地理学,全球性 简介 地方性砷中毒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是因自然界环境中含砷量过高所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害病。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饮用水中砷浓度超过WHO指导标准0.01mg/L或超过了其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智利、中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秘鲁、泰国和美国等。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地方性砷中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病因学、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人们已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早期发现并确定高砷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地方性砷中毒病情、预后的预警、评价系统,制约了砷与健康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 类型 饮水型砷中毒和燃煤型砷中毒。 分布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四川、安徽、青海、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区)。其中以山西、内蒙古病情为重。 燃煤型砷中毒部分:贵州、陕西。其中以贵州分布最为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砷中毒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资料估计,目前暴露在饮用水砷浓度≥0.05 mg/L的人口为 560万,暴露在饮用水砷浓度≥0.01 mg/L的人口为 1 466万,这还不包括由于燃煤引起的燃煤型地方 性砷中毒人口。在我国,除贵州省主要为燃煤污 染型病区外,其他地区大都属于饮水型病区。新 疆奎屯垦区是我国大陆上报道的第一起地方性砷 中毒病区,也是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 流行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氟砷研究课题组自 1980年开始对该病区开展综合性防治研究,取得 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在对病区进行流行病 学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慢性砷中毒发病以及致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从生物统计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方面综合分析砷中毒易感性标志物与砷中毒的关系,率先在国内开展对地方性砷中毒较为系统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揭示慢性砷中毒发病以及致癌的分子机制和寻找特异、敏感、快速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为全面了解地方性砷中毒的早期诊断、防治以及预后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地方性砷中毒概念地方性砷中毒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沉着、色素脱色、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具有远期毒效应。

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医疗机构名称: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5分,满分50分) 1、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C) A.患“大肚子病”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 D.甲状腺功能减低 2、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在所有人群中最严重的是(A) A.妇女和儿童 B.儿童和老人 C.老人和青壮年 D.妇女和老人 3、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C) A.锌 B.钙 C.碘 D.钾 4、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B) A.偏瘫 B.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C.头痛 D.腹胀 5、消除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B) A.服碘油丸 B.食盐加碘 C.吃药 D.锻炼身体 E.每天吃海产品 6、人体常量元素包括下列哪一组?(B) A.铁、锌、碘、硒 B.钙、镁、钾、钠 C.铁、锌、钾、钠 D.钙、镁、碘、硒 7、碘缺乏病是由于土壤和水缺碘,导致食物、动物缺碘而造成人体长期碘摄入不足,请选择补碘时间(D) A.5年 B.10年 C.50年 D.世代 8、关于碘缺乏病严重程度比较,下列哪组不对(E) A.山区>平原 B.内陆>沿海 C.农村>城市 D.河谷冲刷带>平原 E.河谷冲刷带<平原 9、四肢关节疼痛麻木僵硬、严重者腰弯背驼,四肢关节变形,活动受限或者瘫痪,叫(C) A.变形症 B.氟骨病 C.氟骨症 D.四肢病 10、牙齿为粉笔样白色、无光泽或变黄、变黑、出现凹坑或片状缺损,叫(D)。 A.牙齿病 B.白班牙 C.黑斑牙 D.氟斑牙

二、多选题:(每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和不选均不得分;每题5分,满分50分) 11、下列天然食物中哪些碘的含量较高(BE) A.菠菜 B.海带 C.萝卜 D.芹菜 E.紫菜 12、目前碘缺乏会导致哪些病症(ABCD) A.痴呆 B.“大脖子”病 C.克汀病 D.体形矮小 13、食用不合格食盐可能导致(ABCD) A.腹痛 B.腹泻 C.四肢麻木 D.死亡 E.无严重影响 1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ABE) A.体格发育 B.脑发育 C.抗过敏 D.免疫力 E.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5、下列哪些人群买盐时要注意买“无碘盐”标记盐(AC) A.生活在高碘地区 B.甲减 C.甲亢 D.肾炎 E.高血压 16、缺碘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关键时期是(BE) A.成人 B.小于2岁 C.2—3岁 D.7-10岁 E.出生前 17、地氟病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BD) A.心脏病 B.氟斑牙 C.腹泻 D.氟骨症 E.氟骨病 18、关于“氟中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氟中毒是由长时间吸进和吃进很多氟而得的一种病。 B.氟中毒是由于炉灶燃煤、烘烤粮食引起的。 C.氟中毒主要引起氟斑牙氟骨症。 D.氟中毒只能预防,不能医治 19、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容易被( A )和( B )所吸收。 A.动物 B.植物 C.生物 D.人 20、食物中的氟约为(A)% ~(C)%属易溶性,因而吸收率也较高。 A.40 B.60 C.80 D.9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