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地区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优秀甲级资质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书)

某地区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优秀甲级资质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书)

目录

前言 (1)

1.0 总论 (1)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2产业政策符合性 (2)

1.3规划符合性 (2)

1.4编制目的和原则 (3)

1.4.1 编制目的 (3)

1.4.2 评价原则 (3)

1.5编制依据 (4)

1.5.1有关法律法规 (4)

1.5.2有关技术规范 (5)

1.5.3项目技术文件 (5)

1.6评价标准 (6)

1.6.1环境质量标准 (6)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7)

1.7评价因子、评价重点 (9)

1.7.1评价因子 (9)

1.7.2评价重点 (9)

1.8评价等级 (9)

1.8.1地面水环境 (9)

1.8.2环境空气 (10)

1.8.3声环境 (10)

1.8.4生态环境 (10)

1.9 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 (10)

1.9.1评价时段 (10)

1.9.2 评价范围 (10)

1.10 污染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11)

1.10.1污染控制目标 (11)

1.10.2项目现状及外环境关系 (12)

1.10.3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状况: (12)

1.10.4环境保护目标 (12)

1.11评价程序 (13)

2.0 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 (16)

2.1 道路现状介绍 (16)

2.2项目基本情况 (16)

2.2.1地理位置 (16)

2.2.2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 (16)

2.3预测交通量 (17)

2.4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 (17)

2.4.1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17)

2.4.2工程技术指标 (18)

2.4.3绿化工程 (19)

2.4.4配套市政设施工程 (20)

2.5主要工程数量 (22)

2.5.1路基路面 (22)

2.5.2桥梁、涵洞 (22)

2.5.3路线交叉 (22)

2.5.4筑路材料 (23)

2.5.5 施工机械 (24)

**********I

2.5.6取料场、弃渣场及施工营地 (25)

2.6工期安排 (25)

2.7投资总额 (25)

2.8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25)

2.9 项目施工组织 (26)

2.9.1施工平面布置 (26)

2.9.2 土石方工程 (27)

2.9.3拆迁安置工程 (28)

2.9.4项目环保管理机构 (28)

2.9.5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28)

2.10施工流程及产污分析 (31)

2.11工程产污分析及治理措施 (33)

2.11.1施工噪声 (33)

2.11.2施工废水 (34)

2.11.3施工废气 (35)

2.11.4固体废物 (36)

2.11.5生态环境影响 (37)

2.11.6施工环保管理措施 (38)

2.12 运营期产污分析及治理措施 (38)

2.12.1 声环境 (39)

2.12.2 大气环境 (39)

2.12.3 固体废弃物 (40)

2.12.4 水环境 (40)

2.12.5 地下水环境 (40)

3.0 环境概况 (40)

3.1 自然环境概况 (40)

3.1.1地理位置 (40)

3.1.2地形、地质及地貌 (41)

3.1.3气象水文 (41)

3.1.4工程地质与地震 (43)

3.1.5生态环境 (43)

3.2社会环境简况 (44)

3.2.1城市历史沿革及现状 (44)

3.2.2**城市建设 (44)

3.2.3农业情况 (45)

3.2.4经济状况 (45)

3.2.5社会事业 (45)

3.2.6交通情况 (45)

4.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4.1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46)

4.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4.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7)

4.4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9)

4.5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52)

5.0 环境影响评价 (55)

5.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5)

5.1.1对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55)

5.1.2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55)

5.1.3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56)

5.1.4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 (56)

5.1.6对交通通行的影响 (57)

**********

II

5.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8)

5.2.1对生态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58)

5.2.2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58)

5.2.3高填深挖和不良地质段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9)

5.3声环境影响评价 (59)

5.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 (59)

5.3.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 (62)

5.4水环境影响评价 (71)

5.4.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71)

5.4.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72)

5.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72)

5.5.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2)

5.5.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74)

5.6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75)

5.6.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5)

5.6.2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5)

5.7景观影响评价 (75)

5.7.1景观环境影响识别 (75)

5.7.2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 (76)

5.7.3营运期景观环境的影响 (76)

5.8环境风险分析 (77)

5.8.1环境风险因子识别 (77)

5.8.2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77)

6.0 水土保持 (78)

6.1水土流失 (78)

6.1.1水土流失现状 (78)

6.2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82)

7.0 公众参与 (84)

7.1公众参与目的与作用 (84)

7.2公众参与调查实施 (84)

7.2.1调查范围及对象 (84)

7.2.2调查内容 (84)

7.2.3调查方法 (84)

7.2.4调查实施情况 (85)

7.3公告内容 (85)

7.4调查结果 (91)

8.0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91)

8.1环保措施经济技术分析 (91)

8.1.1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91)

8.1.2声环境保护措施 (92)

8.1.3水环境保护措施 (92)

8.1.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93)

8.1.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3)

8.2环保工程投资估算 (94)

8.2.1环保一次性投资 (94)

8.2.2环保投资估算 (94)

9.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96)

9.1环境管理 (96)

9.1.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97)

9.1.2施工期环境管理 (97)

**********III

9.2环境监测 (97)

9.2.1 环境监测计划 (98)

9.2.2人员培训 (98)

10.0 项目经济损益分析 (99)

10.1社会效益 (99)

10.2经济效益 (99)

10.3环境正效益 (100)

10.3.1排水管网对区域地表水体环境正效益分析 (100)

10.3.2道路绿化带环境正效益分析 (101)

10.3.3道路系统的环境正效益分析 (101)

1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1)

11.1工程概况 (101)

1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1)

11.1.2环境质量现状 (101)

11.1.3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2)

11.1.4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102)

11.1.5公众参与 (102)

11.1.6结论 (102)

11.2建议 (103)

**********

IV

前言

*******在去年“五·一二”特大地震中损失惨重,县城曲山一瞬倾城,**因此成为震后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2008 年11 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确定**新县城选址于安县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的板凳桥附近,距原**县城约35km,距**市区约25km。根据**新县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新县城未来的定位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川西旅游服务基地,**西部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预计将用三年时间恢复重建。

为了加快**新县城的建设步伐,急需加快进行道路交通网络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东纵五路的建设是必要的。工程内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给水、路灯、道路绿化、交警设施及桥涵两座。

项目在施工期、营运期将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和噪声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规划建设局委托,**********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任务后,组织技术人员在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环境质量监测、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及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和要求,编制完成了《*******新县城东纵五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上报审批。

本项目已开工建设,环评工作有所滞后。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县环保局、*******规划建设局、山东援建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1.0 总论

********** 1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 万km2的中国大地,包括震中50km 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 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多项统计中,**县被列为极重灾区之首。**灾区人员伤亡数量大,交通系统、水利系统、农林业、教育设施和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等受损严重。

原**县城所在地曲山镇是整个灾区损失最为惨重的地区,城镇几乎被夷为平地,已无原地重建可能。2008 年11 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确定**新县城选址于安县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的板凳桥附近,距原**县城约35km,距**市区约25km。

本项目为东纵五路,作为作为**新县城一条重要的规划道路,它联通了**新县城中心区与县城南部,起到了辅助新县城主干路线东纵一路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建设是必要的:

1、本项目的建设是保证新县城交通顺畅的需要;

2、本项目的建设是其他灾后重建物资运输的重要保证;

3、本项目的建设是新县城中心区域发展的需要;

东纵五路建成后将促进**新县城建设的进行,也保证了地震灾区安全高效和通畅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了沿线乡镇灾后重建工作及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震灾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长远发展。

1.2产业政策符合性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项目属于第五章恢复重建第三十五条:“交通运输恢复重建”。

2、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12号】的文件精神。

3、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十九章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1.3规划符合性

根据《*******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拟建的**县东纵五

**********

2

路在规划中已明确列入道路规划,其确定的地点位于**新县城城区内,与项目最终确定的用地点一致,所以,项目符合**新县城市总体规划。

1.4编制目的和原则

1.4.1 编制目的

**新县城正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系列的基建活动,涉及到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干道铺设等工程。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区域内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

根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项目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三大目的:(1)从宏观角度对**新县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要进行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性质等进行论证,分析其利弊,扬长避短或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对该区域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的破坏。

(2)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顺利建成、正常运转、全效发挥相关功能提供调整或筛选依据。

(3)全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开发活动的整体联动关系,促进建设项目同区域开发活动的协调共进,推动两者的统一偶合进而为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规划和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做必要准备。

1.4.2 评价原则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着重研究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确定建设项目制约因子以及预测建设活动的后继影响等。这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预测性、规划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本次评价将遵循如下原则:

(1)整体性: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协调和解决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所有产生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各个子项目、相关地段和施工单位。因此,不仅要全面评价审批规划区内各子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还要兼顾同区域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不但要回顾性的评价已建基础设施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为今后持续发展提出集中控制的方案对策。

(2)综合性:评价工作不仅要考虑社会环境,还要考虑自然环境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因此在评价分析中将采用综合的方法,以得到正确的评价结论。

(3)战略性:不仅要评价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还应从战略

********** 3

层次,评价本项目建设活动与其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的一致性,项目建设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4)实用性:在制定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对策方面,结合本项目建设已有防治措施的现状,提出方案可行、经济合理、效果良好,能为业主部门所采纳的技术措施。

(5)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是时间跨越较长的滚动过程,在评价中,不仅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对建设项目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帮助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确保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1.5编制依据

1.5.1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

10、《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1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1996]42号;

12、《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2000]1015号

13、《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环发[2001]56号;

14、《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

15、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关于禁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

**********

4

(环发[2000]184号)

16、《中国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7、《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26号令;

18、《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1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四川省政府川府发(1996)142号;

20、《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1991.7.29)

21、《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17号(2007.03.01);

2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第05号部长令);

2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2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1]31号);

1.5.2有关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06);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5.3项目技术文件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

2、《*******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15);

3、《**市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实施工作方案》绵府发(2008)14号;

4、《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市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

********** 5

6、四川省、**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7、**县安昌、永安、新县城山东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8、**清源高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监测报告;

9、**虹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监测报告;

10、**聚隆包装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监测报告。

1.6评价标准

本项目环评执行标准已由**县环境保护局确认,见附件。

1.6.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路线东侧与永昌河相邻,沿线与永昌河相伴而行,新县城全面建设中,永昌河正进行河道景观建设,已截流。最终受纳水体为西面的安昌河,安昌河是**新县城的一条主要河流,目前正进行河道整治。

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域水质标准。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指标Ⅲ类水域标准

pH(无量纲) 6~9

BOD5≤4mg/L

CODcr ≤20mg/L

DO ≥5 mg/L

总磷≤0.2 mg/L

总氮≤1.0 mg/L

NH3-N ≤1.0 mg/L

石油类≤0.05

粪大肠菌群≤10000个/L

2、环境空气质量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类标准限定值,标准限值见表1-2。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

评价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SO2NO2TSP

**********

6

二级小时平均≤0.5 0.24 /

二级日均值≤0.15 0.12 0.30

3、声学环境质量

区域环境噪声公路两侧35米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它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如下表:

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值(Leq:dB(A))

依据

昼间夜间

60 50 2类标准

70 55 4a类标准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建成后该片区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均可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厂简介:位于**县黄土镇安昌河下游,黄土镇明月村二组。总设计规模4万m3/d,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模2万m3/d,一期主要服务安昌河东部片区;远期工程规模4万m3/d。计划总工期为24 个月,自2009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进入管网前,项目区域内所排污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7

表1-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L

指标三级标准

PH 6~9

SS≤70

BOD5≤30

COD Cr≤100

石油类≤10

动植物油≤20

NH3-N 15

注:上述标准中,pH无量纲,其余因子单位为mg/l。

2、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和营运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1-5。

表1-5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评价标准SO2NO2PM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

0.40 mg/m30.12 mg/m3 1.0 mg/m3

3、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表1-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

Aeq

(dB)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夜间

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等75 55

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 禁止施工结构振捣棒、电锯等70 55

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 55

运营期公路两侧35米内区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a类标准,其它区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L

Aeq

(dB)

依据

标准值(Leq:dB(A))

昼间夜间

2类60 50

**********

8

4a类70 55

1.7评价因子、评价重点

1.7.1评价因子

1、现状质量评价因子

地表水环境:pH、CODcr、BOD5、SS、DO、氨氮、总氮、总磷及粪大肠菌群共9项污染指标;

空气环境:颗粒物、SO2、氮氧化物;

声环境:沿线厂界噪声;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植被;

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1)施工期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施工期废(污)水、建设弃碴、施工扬尘及施工噪声等。

(2)营运期

地表水环境:CODcr、BOD5和氨氮

空气环境:颗粒物、SO2、氮氧化物

声环境:沿线厂界噪声

固体废弃物:道路沿线垃圾

1.7.2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特征与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确定评价重点为:通过项目的现状调查,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在深入进行工程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论证的基础上,施工期以声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空气环境并重进行评价;营运期,针对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特点,重点论述对区域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突出项目的社会、环境正效益。

1.8评价等级

1.8.1地面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1993)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及项目的工程情况,污水受纳水体为安昌河。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为中型河流,因此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9

1.8.2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该项目工程属于城市道路次干道,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根据导则的预测模式计算,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占标率P max值远小于10%;故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8.3声环境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1995)的规定,本工程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开挖、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及运营期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为施工区,影响时段均在施工期,工程结束后施工期噪声随即消失。运营期产生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项目建成后噪声级不会有明显增加,受影响人口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

1.8.4生态环境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19—1997)的规定,建设道路长2360m,宽20m,占地面积为47200m2,鉴于本工程实施的区域小于20km2,开发建设中中涉及的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程度的相关主要指标如下:

●生物群落:

生物量减少小于<50%,异质性程度降低不明显,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不会导致珍稀濒危物种消失。

●区域环境: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水和土地:理化性质有所改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HJ/T19—1997的规定,区域内主要以人工生态体系为主,且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种类,评价区域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等具体特点,故本评价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工作等级界定为三级从简。

1.9 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

1.9.1评价时段

分为施工期(2009年5月~2010年5月)和营运期(2010年5月~2025年5月)。

1.9.2 评价范围

1、施工期

**********

10

施工期评价范围见表1-8。

表1-8 施工期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区域内永昌河及最终受纳水体安昌河。

环境空气道路工中心线200m范围

声环境道路沿线和拟建地场界外200m范围内及附近敏感点

固废项目拟建地及道路沿途

生态环境道路拟建地及周围200m

2、营运期

工程营运期分为近期(2010~2015)、中期(2015~2020)、远期(2020~2025),评价范围见表1-9。

表1-9 营运期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区域内永昌河及最终受纳水体安昌河。

环境空气道路工程中心线200m范围

声环境道路沿线和拟建地场界外200m范围内及附近敏感点

固废项目区域内道路沿途

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地周围200m

社会环境道路沿线直接影响的范围区域及周边社会经济发展

1.10 污染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1.10.1污染控制目标

1、控制道路施工过程引起的扬尘、噪声污染,严禁野蛮施工,减轻对项目沿线的影响。

2、控制区域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明显下降。

3、控制和减轻由项目建设对地表植被和土壤造成破坏而引起的水土流失,以保护地表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4、控制项目废气、废水排放及固体废弃物处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1

5、明确各污染物达标排放,确保评价区域内的各项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造成明显的恶化。

1.10.2项目现状及外环境关系

项目位于**新县城城区中心,**新县城正在全面进行建设,拆迁安置工程已完成本道路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完善其配套设施。项目周围敏感点极少,由于整个**新县城现在正在建设当中,项目沿线原有居民已被当地政府拆迁后进行妥善安排,并在新县城建成后同意安置于新建的安居房中,因此,拟建项目沿线在建设期间不存在环境敏感点。项目沿线主要外环境关系见下图:

1.10.3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状况: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主要为永昌河,该河现正在进行河道景观打造的施工建设中,因此,项目沿线河道已经截流。近期河流均经改道后汇入项目所在地下游的安昌河。

本项目涉及到两处桥涵,为永昌河5#桥涵及永昌河6#桥涵,项目桥涵现状见下图:

1.10.4环境保护目标

1、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区域内的废水最终受纳水体为安昌河,因此项目内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安昌河,该河段水质不因工程的实施而发生恶化,另外还有区域内的永昌河,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

2、环境空气

保护评价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使其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3、声学环境

保护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居住区的声学环境质量。

4、生态环境

以评价区域植被为保护目标,不因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由于**新县城是一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新城,根据《*******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15),项目所在区域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用地范围

**********

12

内已全部完成拆迁安置,无环境敏感点。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0。

表1-10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保护目标方位

距中心线

距离(m)

受影响人数备注环境要素

1 永昌河沿线20 / 其中

两处

穿越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2002)Ⅲ

类水域标准

2 安昌河(项目最终

受纳水体)

南面/ / /

1.11评价程序

本次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现场踏勘、资料收集;

2、建设项目区域环境现状监测;

3、监测资料整理和计算;

4、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详见下图1-1:

**********13

********** 14

工程环境保措施设计依据 工程环境状况的踏勘和资料收集

现场调查与监测资料收集 设置评价专题 水环境现状 调 查 与 评 价 声学环境 现状调查 与 评 价 大气环境

现状调查 与 评 价

污染气象条件及水文特征分 析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是否满足要求 报北川县环境保护局审查 是

工程分析 资料补充 确定评价范围、评价标准 和评价重点及具体工作内容 否

图1-1 环评工作程序图

**********15

2.0 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

2.1 道路现状介绍

本项目基础工程已基本完工,其中起、止连接处路面工程未完成,以及配套服务设施未完善,包括绿化、亮化工程。见如下照片:

2.2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新县城东纵五路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规划建设局;

(3)项目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新县城城区;

(5)工程内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给水、路灯、道路绿化、交警设施及桥涵两座。

(6)工程总投资:3377.25万元。

2.2.1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新县城河东城区,**新县城位于安县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原**县城35公里,距**25公里,安北公路贯穿境内。新县城处于云盘山、马鞍山、狮子山等群山环抱之中,安昌河南北方向穿越新县城。新县城近期规划用地3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远期规划用地7.1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规划用地包括安昌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区为火山、云盘山、马鞍山、大山梁与安昌河合围的区域,约为3平方公里,为近期建设范围。河东区以东纵一路和工横一路为界分为新县城城区和工业园区。

2.2.2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

(1)路线方案

**县新县城东纵五路,北面起点与东横四路相接,沿线与永昌河相伴南行过东横六路、东横七路、东横八路、东横九路、东横十路,向南与东纵一路和工纵一路相汇,起止点分别为:ZWK0+716.84、ZWK3+092.38,与绕城南线连接,路线全长2.36km,设计车速30km/h。

(2)主要控制点

**********

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