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

高中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17601803.html,

高中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

作者:李永才韩开平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7期

摘要:最近几年,历史论述题作为一种较新的题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引起

师生的关注,安徽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已经于2012年、2013年、2014年高密度地考查了这种类型的题目。

关键词:历史论述题;高考;解题技巧;方法

历史论述题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这种题型,最近几年,已经成为高考中的高频高点,特别是上海的高考改革已走在前面,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安徽最近几年连续几年都在考。根据上述理由,可以认为,历史评述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是有可能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历史论述题的研究与训练。下面就谈谈我在论述型试题方面的思考与尝试。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安徽高考最近几年连续考查了了论述类试题,例如2012年的文综第37题(2)问:综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2013年文综36题(2)问: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2014年文综37(2)问: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根据出题的频率与密度来看,分值越来越高,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大对这

种类型的题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二、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方法1:整体考虑,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慎重表态

首先将题目审一至两遍,初步得出“该题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有几种明确的观点?观点之间有无联系?该题共有几问?提问之间有无联系?”然后针对不同观点,联系相关课本知识,进行纵深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合理、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慎重表态,尤其是第一种类型,尤其要慎重,表态出错则“满盘皆输”。下面试举一例,对上述方法加以说明。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试根据周室衰微和秦朝早亡的历史,分析评论柳宗元的观点。首先通过审题,初步得出“此题围绕西周、秦朝灭亡的政治原因展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周失之于制,秦失之于政不在制;提问单一,只需分别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然后分别联系相关基础知识纵深分析,逐步进行论证:该题的“制”专指制度,不涉及政策或国策;前一个“制”指分封制,后一个“制”指郡县制;“失之于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