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姓名:学号: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形貌昳.丽()窥.镜()时时而间.进()介胄.之士()蹴.琨觉()兜鍪.()即更.刮目相待()殊.未屑()守圉.有余()敝舆.()胡不见.我于王()彀.弓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8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3)天子且.至()(4)将军约.()

(5)蒙辞.以军中多务()(6)自相鱼肉

..()(7)愿藉.子杀之()(8)不知贻.阿谁()

3、文学常识填空(8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自体史书《》,该书相传是西汉末年编写的,这种体例的史书还有《》等。

(2)《细柳营》节选自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3)司马光是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体通史《》。

(4)《公输》节选自《》,该书是关于家学派创始人的言行的记录。

(5)我国历史上现存诗最多的诗人是(朝代)爱国诗人。

4、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

(2)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译:

(3)夫子何命焉为?

译:

(4)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3分):

(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美:

(2)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军:

(3)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骁健: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名称(2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特殊句式:

(2)宋何罪之有?特殊句式:

7、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2分):

(1)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之:

(2)子墨子闻之.。之:

8、指出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3分):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而:

(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而: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

9、背诵默写(8分):

(1)(邹忌)暮寝而思之,曰:“,;,;

,。”

(2)《十五从军征》揭露汉代残酷的兵役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_____。

(3)《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锁哪特点的句子是,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4)默写《诉衷情》的下阕:,。。

,,。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细柳营(16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上自劳.军()(2)天子先驱

..至()(3)成礼而去.()(4)持兵揖.()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译:

12、课文标题是“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

13、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2分)

答:

14、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3分)

答:

(二)孙权劝学(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4分):

(1)权谓.吕蒙曰.()(2)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4)蒙乃.始就学()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

17、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2分):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哪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

18、请写出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中任意两人的性格特点?(2分)

答:(1)

(2)

19、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3分)

答:

20、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答:成语:

解释: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能谤讥于市朝

..千里()..()(4)今齐地方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2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2分)

答:成语:

解释:

24、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答:

(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5、请写出词中借古喻今,颂扬孙权的句子。(2分)

答:

26、从内容上看,词的上片重在,下片重在。(2分)

27、“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暗喻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修辞手法:

暗喻了:

表达了诗人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yì kuī jiàn zhòu cù móu gēng shū yù yú xiàn gòu

2、(1)长,这里指身高。(2)不如,比不上。(3)将要(4)规定

(5)借口(6)比喻残杀、残害。(7)凭借,依靠。(8)送,赠送。

3、(1)国别,战国策,刘向,三国志。(2)司马迁,纪传,史记。

(3)北宋,史学,编年,资治通鉴。(4)墨子,墨,墨子(5)南宋,陆游。

4、(1)我的妻子认为我很美,是因为她偏爱我。(2)大王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3)先生有什么见教呢?(4)我知道你将用什么方法来抵御我,我也不说。

5、(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次用作动词。(3)形容词用作名词。

6、(1)状语后置句(2)宾语前置句

7、(1)结构助词,的。(2)代词,指“公输盘未出楚云梯,将以攻宋”这件事。

8、(1)连词,表承接。(2)连词,表转折。(3)连词,表并列。

9、(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3)曲儿小腔儿大;全仗你抬声价。

(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二、阅读理解:

10、(1)慰问,犒劳(2)先行的卫队(3)离开(4)双手抱拳行礼

11、(1)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2)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12、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3、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14、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15、(1)对……说(2)了解(3)等到……时候,到(4)于是,就

16、(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你说你事务繁多,谁比我(事务多)呢?

17、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⑵“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

⑶蒙曰:“士别三日……这晚乎!”

18、孙权:对部下循循善诱,耐心规劝吕蒙: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鲁肃:为人率真

19、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记录,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0、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略)

21、(1)用委婉的语言劝告(2)的确,实在

(3)公共场合(4)土地方圆

22、(1)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

23、门庭若市:宫廷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来往的人很多。

24、用暗示、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2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6、写景、怀古(或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27、引用典故,暗喻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表达了诗

人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峡》 一、字音字形 阙()曦()叠嶂()夏水襄()陵御()风素湍()绿潭 绝巘()飞漱()其间山涧()属()引 二、重要文言现象 略无缺处:略无,毫无。阙,通“缺”。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不以疾也:疾,快。绝巘:极高的山峰。 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虽乘奔御风:奔,动词作名词,奔驰的马。 空谷传响:响,动词作名词,回声。素湍绿潭: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晴初霜旦:霜,名词作动词,结霜。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虽乘奔御风:虽,古义表示假设,有“如果、即使”之意;今义表示转折,有“但是、可是”之意。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绝自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至于夏水襄陵:表示另提一件事。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至清 每至晴初霜旦:介词,到。清荣峻茂:形容词,水清澈。 三、文学常识 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爱好游历山水。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 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 的综合性地理专著。 四、课文研读 本文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侧重描绘不同季节水的不同景象。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水 ●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以及对优美山川和大自然的赞美与欣赏。 ●本文通篇写景,结尾处却引用渔人歌谣,是因为前文通过写景写出了旅人的悲凉心境以及凄寒之境,结尾处 引用渔人歌谣则更加烘托出秋景的悲凉,给人留有深刻印象。这样描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加深了文章的意境。 《短文两篇》 一、字音字形 秣()陵与()其奇者夕阳欲颓()未寝()藻荇() 二、重要文言现象 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阳欲颓: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欲界之仙都: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在文中指人间。 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作欣赏之意。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但少闲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夕阳欲颓: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指休息,停止。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欣赏。夕阳欲颓:副词,将要。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同,和。欲 相与步于中庭:副词,共同。实是欲界之仙都:名词,指人间。 三、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齐宰相,后隐居山林;因当时齐国皇帝常常派人到山中向其咨询国家大事, 故人称“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 ●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文坛“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文字洒脱明白畅达,又以词为最杰出代表,是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元丰二年,此时正值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虽有官职却无实权,等于流放,因此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豁达却又失意的矛盾心情。 四、课文研读 《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之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能够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为:“实是欲界之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 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设想】 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学法就是“熟读法”。 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也正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尤其重视诵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是更好地品味古诗文的必要环节。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这就是文学理论所谓的“外部研究”。这种“外部研究”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因此,学习古诗文可用“综合学习法”。 古诗文流传于世,自有其可称处,其中有的既是名篇,亦复有佳句,即如晚清王国维所谓“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篇有句”者。而且许多名句因寓意深刻、形象生

动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这样,“语言积累法”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必要方法。 教学角度:写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教师出示一朵花,学生看花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全班交流,探讨“观花”之异趣,感受心理对创作的影响。 .品读范文之悲景,模仿其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品读范文之乐景,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分组交流,全班点评。 .创新思维写作训练: ①以乐景写哀情。 ②以哀景写乐事。 老师举例说明,学生自由创作。 .依据课文主题,学生自创逆境警句。 《醉翁亭记》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朗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自读,辨音正义。 .分句群朗读,理解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雪》教学设计 雪 鲁迅 [课件1:题目] 学习目标:[课件2] 1、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内涵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南方雪景与北方雪景中蕴含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2、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课件3—课件4]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是“大风吹雪盈空际”的景象,作者由此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 江南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多美好的、温暖的回忆。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总让人难以忘怀。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环境很严酷。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固然让人眷恋,但作为战士,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雪》这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 (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再次感受其思想的深邃性) 二、课文分析 (一)、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课件5]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褪尽脂粉奁磬口粘连朔方 (二)、听课文朗读,整体感受课文。[课件6]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课件7——课件9] (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北方雪景图。) (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谈谈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 (三)、阅读分析(1-3小节)(小组合作探讨)[课件10——课件11] 1、课文第1小节至第3小节,描写了江南柔雪,也描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出声读读,仔细品品,然后和同学探讨一下:这幅雪景图有何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江南雪景图:总特征——滋润美艳之至 具体描绘——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 其中,《〈孟子〉三章》展现了孟子的品格和志趣,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周亚夫军细柳》叙述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诗词五首》分别表现了陶渊明、杜甫、李贺、杜牧和李清照不同的志趣、情怀,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预习,落实预习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查找相关资料等;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重视古今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诗文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写作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教学综合性学习部分时,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并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以此展开活动。让同学们既有思想认识的提升,又有语文素养的多方面训练。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22.《孟子》三章 3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 的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 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3.愚公移山 2 24.周亚夫军细柳 2 25.诗词五首 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2020060707363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 点汇总 第六单元 1课《孟子》两 《富贵不能淫》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 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 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 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重点字词 衍丈夫之冠淫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古今异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父命之

丈夫之冠也 一词多义 戒:戒之曰;必敬必戒 之:往之女家;妾妇之道;与民由之 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重点字词 舜畎亩胶鬲曾益拂士 通假字: 所以动心忍性 入则无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富贵不能淫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讨伐) 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拂: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士: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重点语句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 识 积 累 字音字形 遗骸.(hái ) 褶.皱(zh ě) 劫难.(nàn ) 彗. 星(huì) 陨.石(y ǔn ) 追溯.(sù) 鸟臀.(tún ) 天衣无缝. (fèng ) 形近字 tún )臀部 sù)追溯 róng )溶解 y ǔn )陨石 diàn )殿堂 shuò)朔方 róng )熔化 损(s ǔn )损坏 词语释义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天仙的衣服没有缝隙。多比喻诗文无补缀痕迹,浑然一体。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遗骸:古代留下的人或动物的骨头(多指尸骨)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内容主旨 《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论据,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某个星体撞击地球造成的。 重点难点 1.“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2.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资料

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公元前322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者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军至函谷关而还。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起发扬儒家学说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雅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课课练试卷

第六单元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水尤清冽.(lia)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 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 ..(fēi) 曝.沙之鸟(pù) C.怡.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 ..(tāng) 林壑.尤美(ha) 呷.浪之鳞(xiā) 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 ..(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走送之.②心乐之. B、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 D、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泉香而.酒洌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百废具兴 C、偕数友出东直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开辟;影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鱼可百许.头:大约 C.水尤.清冽:特别;皆若.空游:好像 D.明灭 ..可见:或现或隐;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在那里居住。 C.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面四个“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中有足乐者 7.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两句,明写鱼,暗写水的清,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C.本文抒发了柳宗元寄情山水的心境,表现了他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是先乐而后悲。 8.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B.本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C.文中描写小石潭主要扣住“石”字来写,侧面写出了石头的各种姿态。 D作者描写小石潭,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9.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①段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多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B.本文第②段作者采用“定点特写”的描写方法,对鱼儿的描写,极具美感,并使读者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C.本文第③段作者成功使用比喻手法来形容溪流的形状和小溪两岸的景物,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D.本文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借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岳阳楼记》选择题阅读(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状:胜景,好景色。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4.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本文的作者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选择题阅读(二) 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简介

一、单元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 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说,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完成了对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界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两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天帝为之感动而把山搬走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坚韧执着、大智大勇。《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中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说,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阅读这样的作品,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继续培养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要求,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一以贯之的重要目标。过去一些教师对待文言文的态度是“逐字落实、逐句翻译”,串讲课文、落实翻译就要花掉两三个课时。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忙着抄笔记,课后就是背注释和背译文以应付考试。再加上市面上铺天盖地的“文言文全解”,导致学生养成了很重的依赖心理,反正课上有老师,课外有“全解”。这就使得课标提出的目标成了一句空话,很多学生直到初中甚至高中毕业都缺乏利用工具书的意识,而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几乎为零。本套教材非常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文言文也不例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 导读:教学要求:1、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3、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教学时间:23课时26三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

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六课 雪

《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3、感悟鲁迅情怀,汲取前进动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领会的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句,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是我精神的支柱/遇上困难与挫折/他给我浑身奋力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江天师:不仅仅是诗人江天,很多人都将鲁迅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学了《雪》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会有所领悟。(设计策略:让学生齐读诗句,感知鲁迅先生的精神对后人的影响,为文章的学习做准备.) 二.读文,晓文意 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积累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2. 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体现

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在书中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雪的特点的句子。3. 自我揣摩朗读本文时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作好读书笔记。) (设计策略:把读书的时间尽量留给学生,并教给学生养成读书作笔记的好习惯。) 三.读景,品语言 1、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选择某一个角度或某一点品味其妙处。 提示: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赏析语句: A、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B、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C、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江南的雪是这样的滋润美艳,充满生机,那朔方的雪又是怎样的呢?,同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赏析几个语句: A、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C、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课三峡】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ē曦ī襄ā陵湍ā ǎ漱ù 属ǔ引凄异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夏水襄陵。襄:上。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 ()哀转久绝。绝;消失,停止。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用原文填空。 ()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 地理学家(称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最新)

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突兀.(wù) 嘉肴.(yóu) 兑.命(yuè) 修睦.(mù) B.尽粟.(sù) 矜.、寡(guān) ·鱼(tiáo) 骈.死(bìng) C.挂罥.(juàn) 槽.枥(cáo) 两鬓.(bìn) 北冥.(míng) D.布衾.(qīng) 叱.牛(chì) 迁徙.(xǐ) 塘坳.(ào) 【点拨】A项“肴”应读yáo;B项“骈”应读pián;D项“衾”应读qīn。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 A.南冥者,天池也 B.请循其本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才美不外见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一食或.尽粟一石 C.虽.有嘉肴 D.讲信修睦.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2分) A.子之不知.鱼之乐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策.之不以其道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不知其.几千里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C.是鱼之.乐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选贤与能.

B.不独子.其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C.故曰:教学相长.也幼有所长. D.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7.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4)《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唐代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8.综合性学习。(6分) 班上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两个与“以和为贵”相关的成语,并解释。(2分) 示例:①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②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2)请为这次活动写一幅标语。(2分) 示例: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③做事以德为重,对人以和为贵。 (3)请讲一个“以和为贵”的故事。(2分) 示例:唐朝,为了汉族和藏族的和平共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目标及知识汇总

国庆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目标及知识汇总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准确读写本单元古文中实词,注意实词的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3、学会翻译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以及《同步练习册》,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 2、学会文言文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 和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背诵课外的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增加背诵量,使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 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积累。 2、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每课学习目标及知识汇总 说明: 1.学习层次四个★,就是四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标过关。一个★,就是A层学生必须达标过关。 2.练习册的阅读理解重点,也是课文学习要点,也就是本课的学习目标。 3.学习目标与知识汇总基本呈对应关系。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运用本课古文中实词,注意实词的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学常识。(★★★★)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识记(★★★★): (一)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 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B.体会《庄子》的特色(★★★) 二、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会写会读(认真的理解注解中的字词) (三)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四)词性活用: 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五)古今异义的词: 野马也,尘埃也。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六)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2020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学号 一、课内部分(69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0) (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 (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 (5)俶尔 ..不动 ..远逝(6)佁然 (7)犬牙 ..差互(8)乃记之而去. (9)悄怆 ..幽邃(10)隶.而从者 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16) (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 (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 (5)以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全石以为底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14) (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 (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 (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翻译句子。(15) (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 (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 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 石渠记(柳宗元) 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 ⑵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⑶,或倍尺,其长可十 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泓⑸,昌蒲被 之,青鲜(6)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 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 既酾(10)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 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 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注释】(1)渴,指袁家渴,溪水名。(2)幽幽:水细流的样子。(3)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⑷倍尺:二尺。⑸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6)鲜:苔藓。(7)箭:小竹。(8)庥:同“休” ,止息(9)翳朽:密林和腐烂的朽木。(10):分流,疏导。(11)俾:使。(12)鷁(yl):清酾(shī) 洁。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6) (1)民桥其上(2)其长可十许步(3)潭幅员减百尺(4)逾石而往(4)昌蒲被之(6)然卒入于渴(7)既酾而盈(8)书之其阳7.用现在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6) (1)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8.文中描写的三处景观石渠、石泓、小潭各有什么特点?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第六单元 21.小石潭记(刘宗元)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3.*游恒山记(徐霞客) 24.*满井游记(袁宏道)25.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李贺)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8-1-21.小石潭记 1.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2.古今异义 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 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段落归纳 (一)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围的景物。 (二)描写潭水和游鱼,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三)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四)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4.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8-2-22.记承天寺夜游 1.词类活用:例句:念无与乐者乐:名词用作动词,快乐,高兴。这里是游乐的意思。 2.古今异义但古义:只,仅。今义:但是,表转折。例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章结构 第一层(开始至“相与步于中庭”),叙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 第二层(庭中如积水空明……盖竹相影也),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从实感而来,令人宛然若见。 第三层(何夜无月……吾两人耳),以慨叹两人闲置的处境作结。 4.此篇短文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二人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8―1―23. *游恒山记 1.词类活用 穹碑森立名词做状语,像森林一样。 台中像群仙名词用作动词,塑造。 2.古今异义策杖登岳古义:这里指恒山。今义:高大的山。 3.通假字还过岳殿东通“环”,转,绕。 4.第①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②段详写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

6 雪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3、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章内涵,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1、讨论法与点拨法 2、品读法 教学用具:磁带多媒体。 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搭桥引线、温故知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板书课题,作者)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准备好,教师纠错) 1、课前三分钟演讲。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并理解词义。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 一、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 2、《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请介绍 二、整体感知: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疏解字词,体会语气。 磬(qìng)口脂粉奁(lián)朔(shuò)方 博识:学识丰富。 消解:〈书〉消融;溶化。 凛冽(lǐnliè):刺骨地寒冷。 灼灼(zhuó):〈书〉形容明亮。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