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27、《岳阳楼记》

——范仲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字音。

2.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

3.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4.熟读课文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3、写作缘由: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预习导学】

一、自读课文,形式:范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

要求: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色的文字,应读得雄浑。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写景文字,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第四段“至若”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二.小组借助课文注释,自行疏通文章句子,并画出疑难字词及语句,理解文章意思,整体把握文意。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滕子京()谪守()浊浪()怒号()

(2)属予作文()朝晖()隐曜()波澜()

(3)衔远山()樯倾()忧谗()沉璧()

(4)汀兰()楫摧()锦鳞()虎啸()

(5)骚人()宠辱()淫雨()潜形()(二)课文常识填空: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课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江南“三大名楼”指: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3、“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三)写出通假字:

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重点文言字词翻译:

1、谪守巴陵郡(降职远调)

2、越明年(到了)

3、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4、增其旧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6、予观乎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日光)8、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雄伟壮丽的景色)

10、去国怀乡(离开)(国都)11、春和景明(日光)

12、而或长烟一空(有时)13、把酒临风(举,拿着)(面对)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5、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心情)

16、微斯人(没有)(这样)17、吾谁与归(归依,归附)

18、不以物喜(因为)

(五)一词多义:

1、属予作文以记之(它,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助词,的)

3、先天下之忧而忧(助词,无实义)

4、属予作文以记之(来)5、不以物喜(因为)

6、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8、而或长烟一空(完全)9、一碧万顷(一片)

10、而或长烟一空(有时)11、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12、四时之景不同(景色)13、春和景明(日光)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降职的官史和失意的诗人,大多聚会在这里,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我追随投奔谁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

2、重点分析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景的次序,写景的特点。

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难点)

一、通读课文,概述课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记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4段)

一层:(第2段)简要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二层:(第3、4段)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第三部分:(第5段)点明全文的中心——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合作探究】

一.文章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记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二、文章第二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文中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作者用两段文字来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

四、文中“古仁人”指怎样的人?“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哪两种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

五.“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

古仁人的心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的心情是“以物喜,以己悲”。

六.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

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七、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勉励滕子京心怀天下,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

九.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你具体说说文章是如何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课时计划:第课时(总第课时,年月日)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 ..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则有去国 ..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极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8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附答案 主备人:萧瑜芳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预习导学: 斗笠山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备课日期 20130515 1、作家简介。 课题 26 《岳阳楼记》课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 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______ 家、_______家,_______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小主人姓名班级 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 勃发展,学习目标: 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 短语填写)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谪守( )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 霪雨( )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 蕴含的思想感情; 霏霏( ) 薄暮冥冥( ) 潜形( ) 岸芷汀兰( )( ) 4、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 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皓月( ) 心旷神恰( ) 宠辱偕忘( ) 浩浩汤汤( )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根据课下注释,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 难点: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政通人和: 山岳潜形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百废俱兴: 日星隐曜学习时间:三课时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去国怀乡: 长烟一空资料链接 静影沉璧宠辱偕忘 1、背景: 浩浩汤汤心旷神怡《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 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 合作探究: 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 1、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何事,描绘怎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 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 本文先叙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我”作记之事,然后描绘岳阳楼上所观洞庭湖景象,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 学案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九年级语文(上)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 谪守..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属.予作文②同“嘱”,嘱托。朝晖. ③日光 胜状..④胜景,美景。胜,美好。 去国.怀乡⑤国都 锦鳞.. 游泳⑥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微.斯人⑦如果没有 二者之为.⑧心理活动,表现。 春和景. 明⑨日光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暗无光,天气景象变化多端。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④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似沉入水中的玉壁。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⑤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3.原文填空: ①从空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是(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站在时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②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属于(议论;),其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属予作文..:①写文章。 ②进. 亦忧:②即指“居庙堂之高”。 ③薄.暮冥冥 ③迫近。 ④气象.. 万千:④景象。 2.翻译句子(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①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 3.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交待作记背景和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2分)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与开头照应。

10岳阳楼记 学案

岳阳楼记学案 课题课时使用者预计使用时间实际使用时间26、岳阳楼记2课时2013.10 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理解关键词和重点句,初通文意。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及文体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 、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 、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2、 3、极 4 、或 1 、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景象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 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登斯楼也,贝y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 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 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2.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3.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

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教学设想: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9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他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

第27课《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预学案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文学常识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

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秦。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 (3)背景知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字词综合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衔.()吞.() 骚.人()霪.雨()霏.霏()樯.倾() 楫.摧()冥.冥()谗.言()波澜.() 芷.()汀.兰()郁.郁()神怡.() 偕.忘()嗟.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谪.守巴陵郡()⑵巴陵胜状 ..() ⑶然则 ..()..北通巫峡()⑷横无际涯 ⑸朝晖.夕阴()⑹连月不开.() ⑺薄.暮冥冥()⑻至若春和景.明() 导学案(一)

岳阳楼记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 备课:王俊玲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前预习: 一、课前准备 1、读准字音 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予作文()滕子京()谪守()迁客骚人()檣倾楫摧()冥冥()岸芷汀兰()()忧馋()畏讥()宠辱偕忘()嗟夫() 2、本文出自《》。作者是家、家字,人,死后谥“”,世称“”。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薄暮冥冥,。 ①虎啸猿啼②樯倾楫摧③连月不开④日星隐耀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第27课《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主备:吴建华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 【国学金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一《周易》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积累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能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指津】 注重文言文的朗读、品读;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初步感知作者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的写作手法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交流讨论。 【知识链接】 1 ?岳阳楼。 岳阳楼为湖南省岳阳城西门城楼。它屹立洞庭湖邯,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龙盘之势。岳阳楼自古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划楼。 j 2.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因实行政治改革遭排斥,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 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拯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也是自勉的千古拿篇《岳阳楼记》。 3.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 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出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苴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学】

《岳阳楼记》学案

《岳阳楼记》学案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3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人名)。(2分) 2、将原文空缺的语句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谪.守巴陵郡 ( ) ②百废具.兴 ( ) ③朝晖.夕阴 ( ) ④去.国怀乡 ( ) 4、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前人之述”指的是,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 ,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5分)6、作者在选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4分) (1)第3段描绘了的景色,表达了的心情。(1)第4段描绘了的景色,表达了的心情。 7、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正确对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认为这种胸襟有什么教育意义?(3分) 8、“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9、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 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 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

九年级语文(上)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 谪守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属.予作文②同“嘱”,嘱托。朝晖.③日光 胜状 ..游泳⑥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④胜景,美景。胜,美好。去国.怀乡⑤国都锦鳞 微.斯人⑦如果没有二者之为.⑧心理活动,表现。春和景.明⑨日光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暗无光,天气景象变化多端。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④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似沉入水中的玉壁。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⑤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3.原文填空: ①从空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是(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站在时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②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属于(议论;),其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属予作文 ..:①写文章。②进.亦忧:②即指“居庙堂之高”。 ③薄.暮冥冥③迫近。④气象 ..万千:④景象。 2.翻译句子(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①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 3.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交待作记背景和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2分)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与开头照应。 三、中考链接。 (一)2011年台州市《岳阳楼记》原文略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①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各2分2.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迁客骚人_形成了对比。(2分) 3.“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岳阳楼记》学案

10.岳阳楼记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名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波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来往的文人,大多在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满眼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到了那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花草,茂盛青葱。有时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明月朗照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互相唱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担忧那些百姓;在边远地区做官时,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就担忧他的君王。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边远地区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语文8 下】学案:27 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7 岳阳楼记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积累词汇,背诵全文。 2.把握文章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作家简介。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仕途中屡次被贬,但仍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当时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第一、二段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属.予作文浩浩汤.汤朝晖.夕阴谪.守 淫.雨霏.霏薄暮冥.冥日星隐曜.嗟.夫

樯.倾楫.摧忧谗.畏讥一碧万顷.皓.月 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噫.岸芷汀 .. 2.读准节奏 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提示: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 两字一顿)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示:读散句,按意义划分, 不要读破句) 思考:“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明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熟读课文及一、二段注释,准备翻译。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口译一、二段,并概括段意。 2.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

岳阳楼记学案

《岳阳楼记》学案 一、本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述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览物之情”;议论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然而是通过着力景物描写来引发议论,突出主题的。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字希文著有《范文正公记》 三、语音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五、古今异义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六、一词多义 胜:巴陵胜状:优美的观:予观夫巴陵胜状:观赏 战必胜矣:胜利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极:南极潇湘:达到国:去国怀乡:国都 感极而悲:到极点固国不以……:国防 此乐何极:穷尽 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或以为死:有人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一:洞庭一湖:全赋:诗赋:一种文化 一碧万顷:一片复若赋:赋税 长烟一空:完全岁赋其二:征收 以:不以物喜:因为 以尽吾齿:用来 以王命聚之:用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增:扩大制:规模。 2、胜状:盛景,好景色。 3、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4、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5、阴:昏暗 6、气象:景象 7、大观:雄伟景象。 8、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述:记述 9、霪雨:连绵的雨 10、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1、山岳潜形 ..:山岳隐没了形体。潜:隐没。形:形迹 12、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13、樯.倾楫摧 ..:桅倒下,桨断折。樯:桅;倾:倒下;国都;楫:浆;摧:折断 14、排空:冲向天空 15、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16、萧然:萧索的样子 17、极而悲者矣:悲伤 18、春和景明 ....:春:春风;和: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19、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20、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21、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22、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青青:青翠碧绿 23、皓月:明亮、皎洁 24、跃金:闪烁 25、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举:面对 26、何极:哪有穷尽。 27、尝求:曾经,探求 28、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 29、庙堂:朝廷 30、江湖:不在朝廷(地方) 31、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非、如果没有。 32、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八、重点句子翻译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它的上面刻写着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 2、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清晨,湖面上洒满了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4、前人之述备也: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5、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鉴物之情,得无异乎?: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司员和吟诗作赋的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有同吧?

岳阳楼记预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第一课时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能够流畅地翻译全文。 3、感知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 预习重点: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预习难点: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 知识链接 一、岳阳楼介绍: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走进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三、《岳阳楼记》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因实行政治改革遭排斥,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宗谅(991~1047),字子京,河南府(今洛阳)人,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曾擢天章阁待制。因其负才尚气,崇尚改革,故屡遭谪徙。庆历三年,因遭诬陷,而被降知岳州。滕子京被朝廷贬谪到岳州做太守,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熟知滕子京的思想和性格,担心他因被贬谪内心愤慨而惹出大祸,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作文记之”,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便借题发挥,一来表达自己为人处世,仕途进退的原则,二来也是勉励滕心怀天下,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先忧后乐。因为当时范的处境和滕并无二致,其实此文也是范的自勉。 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一、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晖()楫()薄暮冥冥()嗟()樯()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岸芷汀兰()()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积累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增其旧制 ..得无 ..异乎前人之述备.矣 去国.怀乡至若春和景.明 而或长烟一.空是进.亦忧退.亦忧 不以.物喜微.斯人 3、翻译: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⑤或异二者之为。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微斯人,吾谁与归? 预习任务二、结合注释和翻译,理清文章的结构与层次。 全文共6 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2~4 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 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全景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 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2、3、4 的结构关系是总分关系,第3、4 两段是并列关系。 第三部分(5、6 段):“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自己的宽阔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最后点明作“记”的时间。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 ★这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做铺垫的。 预习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 谪守()霪雨霏霏()()岸芷汀兰()() 樯倾楫摧()()浩浩汤汤()阴风怒号()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制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沙鸥翔集 ..()④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业务]第27课岳阳楼记学案.doc

第27课岳阳楼记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屮警句的思想光彩。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精神,处世、处事要胸襟开阔。 知识链接 一、岳阳楼介绍: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來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走进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课堂流程 一、自助展示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晖()涯()楫()薄暮冥冥()旷() 嗟()檣()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

汤( )( )若夫窪雨霏霏( )( )岸芷汀兰( ) ( ) 郁郁青青( )潇湘(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 (1)、政通人和(2 )、锦鳞游泳(3)、居庙堂之高(4)、先天下之忧而忧(5)、越明年(6)、薄暮冥冥(7)、属予作文以记之(8)、微斯人吾谁与归(9)、静影沉璧(10)、予观夫巴陵胜状 (11)、增其旧制(12)、登斯楼也 (13)、前人之述备矣(14)、浊浪排空(15 )、薄暮冥冥、(16)、春和景明 (17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9)、是进亦忧,退亦忧 (20 )、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 (21 )、此贝IJ 岳阳楼之大观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