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艺论文

陶艺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陶艺欣赏与制作论文学号:20111002132

院系: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任课老师:沈毅

陶艺学号:728

唐三彩

唐三彩,英文名称:Tang tricolor,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色釉中以铜、铁、钴、锰、锑等为着色剂,经过焙烧,形成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其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因盛产于唐朝而得名。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

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等形

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

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

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

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

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

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

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的发展历史

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的。唐三彩从唐初开始制作,其间经历了初创走向成熟时期、高峰时期和衰退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与通常划分的唐代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第一个阶段为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即武德年间至武则天执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长烧制过程中的初创时期。第二阶段为武则天上台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这一阶段包括了开元天宝和整个盛唐时代。第三个阶段为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

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制已成了强弓之末。

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即武德年间至武则天执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长烧造过程中的初创时期。其在量制作的多为单一色釉而不是色彩斑斓的三彩陶器,品种较为单一。这个时期的产品以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时代的名将张士贵墓出土的釉陶器和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釉陶器为代表。但这两墓出土的陶器还不能算是典型的唐三彩陶器,当然,这时期唐三彩肯定已经开始烧造了。第二阶段为武则天上台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这一阶段包括了开元天宝和整个盛唐时代。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唐三彩陶器也随之进入鼎盛时期。因为经济的发展,厚葬之风随之滋漫,无论皇亲国戚、文武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唐三彩陪葬。现今所见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于这一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造的最高水平。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造已成了强弓之末,随着唐政权的减亡,唐三彩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唐三彩的作用

从目前全国各地唐三彩出土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唐三彩出土于唐代墓葬,主要是为了模拟墓葬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而供死者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厚葬之风使唐三彩的烧造数量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的人为了追求殉葬的唐三彩的规模不惜倾家荡产。于是唐代统治者颁发了一系列的法度,限制各个等级的人陪葬瓷器的数量和大小(唐政府明确规定三品以上官员陪葬冥器五品官员以上六十件,九品官员以上四十件)。试图打破这种局面,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陵墓里的陪葬品一般都比规定数量多上一倍以上。

从唐代的商业贸易来看,到唐代做生意的西域人,通过“丝绸之路”,使用“沙漠之舟”骆驼,不仅将中国的丝绸运到各地,而且也把唐三彩和其它陶瓷器带到他们各自的国家。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三彩骆驼,背上挂着类似瓷器、三

彩陶器等货物就是证明。从考古发现也可以证明:在苏联的撒马尔罕发现了唐三彩碗;在伊拉克阿北路特和沙姆拉(萨麻拉)发现有三彩盆和三足盘;在伊朗的德赫兰地区、叙利亚、约旦

都发现了三彩钵、三足盘等

器物;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遗

址和苏丹出土了不少三彩

片;印尼发现了三彩器皿;

在日本也发现了唐三彩。可

见唐三彩的足迹遍布亚洲、

非洲、欧洲。而在世界各地

发现的唐三彩,决不会是专

门为亡灵殉葬不远万里贩

运过去的,他们一定是作为

世上稀有的美物贩运回国的,而且这些稀世珍品一般的老百姓是买不起更使用不起的,只有统治阶级、贵族或富商才能使用。

在这里说明一个常识性错误,很多以唐代为时间背景的电视剧电影通常会在住所装饰很多陶瓷花瓶,将人们进餐用的餐具也设为陶瓷的,这是错误的。试问,殉葬的东西再漂亮,会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吗?就像花圈再漂亮,也不会有人用来装饰自己的家。

唐三彩除了作为冥器外还有

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宗教方面。

有关唐三彩宗教用品最著名的例

子是陕西临潼庆山寺设立传经室

出土的作品。这个遗址中的遗物排

列十分有序:上方舍利塔碑立于通

道正中,一对三彩狮子置于主室石

门两侧,石雕舍利宝帐置于须弥座

上,宝帐前一字排列三件唐三彩盘,中盘上放置一只三彩南瓜,其余两盘各摆放数件玻璃供果。从这些材料可以

看出,三彩器物在唐代有作为宗教用品的用途。

唐三彩的另一个重要的实际用途是制造建筑材料。中国以前把玻璃器称为琉璃,而从四世纪起把用低温铅釉陶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称为“琉璃”。由此可见低温铅制铀已经超出了冥器的范围,开始应用于皇室的大型建筑上了,这为低温铅釉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到了唐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琉璃的使用也逐渐增多,在单彩琉璃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多彩琉璃。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唐代琉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单彩和多彩的配合作用,但是单彩琉璃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多彩琉璃。

唐三彩的种类

唐三彩的品种很多,有器物、有立体塑像、有明器、也有生活用具。从现存的各种唐三彩看,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最完整的手工艺品,几乎没有一种唐代手工艺品的种类可以超过唐三彩的品种。概括起来,唐三彩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人物塑像(包括人首兽身的镇墓兽)

人物塑像亦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种,大型作品如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中小型作品如男立俑、女立俑、骑马男俑、骑马女俑、胡俑、戏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镇墓兽通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左方的图为富贵女俑。唐朝女性以胖为美,高挽发鬓、云蓬饰花,长衣宽袖,华丽鲜亮,开衫低胸,粉面长颈,面部表

情柔和细腻,双手抱猫,悠然贵妇的形象栩栩如生。女俑形象

再现了唐朝歌舞升平、繁华昌盛的景象。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

器。《周礼》记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

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出“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早期镇墓兽头上

的双角推测,镇墓兽应与“辟邪”或“灵神”、“士伯”

等行关。唐代镇墓兽无复战国楚墓镇墓兽的狰狞,或

许这是因为材质的改变的缘故:由木质漆器变为绚丽的

唐三彩。或许是因为整体造型的巨大变化。相比于楚国

镇墓兽的单一造型及令人生怖的神情和长舌,唐镇墓兽

的造型变化略多。

此展品为唐代的陶瓷器,除头部和角部不施釉外,

其他部位施黄、绿、白和赭色釉,斑斓绚丽。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三彩镇墓兽挺胸蹲坐于台座上,呈人面兽身造型,面部具有胡人特征,阔口,头部两侧有肥大的双耳。镇墓兽双眼凸起,虎视眈眈,表情威严,面目狰狞凶猛。头顶生有一弯曲的独角,双肩各有一翼,偶蹄。镇墓兽周身施黄、绿、白和棕色釉,斑斓绚丽。

动物塑像(包括飞禽走兽)

除各式陶俑外,唐三彩中的动物塑像也是丰富多采的,在各种动物塑像

中,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

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与当时的社

会发展历史相一致的。集中反映了当时发

达的交通运输业。唐三彩中还有其它造型

的动物诸如:猪、羊、兔、鸡、鸭等应有

尽有。

此图为三彩腾空马女骑俑,我们可以看到,马匹四蹄腾空,正在高速奔跑。为了表现马匹腾空,在马的腹部有支柱支撑,而支柱的曲线更形象的表现了马儿奔跑速度极快,再看马背上的女骑,表

情自然,面带微笑,足以见证她骑术的高超。该三彩腾空马女骑俑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

生活用具(应实为冥器)

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如盘、三足盘、洗、碗、壶、罐、瓶、尊、钵、枕等。那些生活用具中包括饮食用器、文房用器、化妆用

器、储藏器等多种类别,但大多数器物

可能作为冥器用以陪葬,因为从实物

看,绝大多数生活用具是从墓葬中出土

的,尤其是一些小件器更毫无价值,只

能是冥器。

左图为三彩花瓣式三足盘,盘口为九瓣花口式,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底下以三足相承。盘心刻划莲花纹饰,内外壁以黄、绿、白、褐等色釉装饰。盘底及三足内侧无釉,无釉处露灰白色胎骨。

此盘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匀,形状规整。釉面采用图案装饰法,令人耳目一新。

唐三彩的发现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陇海铁路西段,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开始修筑,铁路修至洛阳城北的邙山时,发现了不少古代的墓葬,出土了不少珍品,从此,我国的艺术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

山上有道教发源地上清宫,历来被道家视

为一块风水宝地。因此,邙山成为汉唐以

来的著名墓葬区,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民间谚语。近两千年来,那儿不知埋藏了多少王公贵族,以至邙山古墓交叉重叠,甚至放牛都找不到地方。直至现在,那儿仍被开辟为郑州邙山陵园。

当陇海铁路修到邙山那儿时,从当地大量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为数可观的各种随葬物品,包括不见史册的唐三彩。面对祖宗的遗物,许多人居然因为是出土的墓葬品而避而远之,有的将之击碎,有的把它送往外地,以至早期出土的唐三彩被古董商运到北京市场上,收藏的却都是外国人,造成不少精美的唐三彩流失国外。唐三彩的出现,终于引起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赞赏,由于他们的重视和研究,国人才开始把唐三彩视为宝贝。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解放前就收藏了一些唐三彩,后来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唐三彩出土后,不仅引起了收藏家的注意,也吸引了不少艺术史家和陶瓷专家的注意,他们有的在探讨唐三彩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探讨唐三彩对唐代文明史研究的作用,有的想复制唐三彩,以再现我国古代制陶技艺的辉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唐三彩的复制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唐三彩的最好归宿应该是著名的国家博物馆。

一百多年前的发现,一千三百多年的陪葬,一千三百多年的地下埋藏,唐三彩终于以她娇艳和靓丽的丰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她拥有众多的“粉丝”,她被世人追捧,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国富民强的标志。

制作感想

我们一共上了六节陶艺课,第一节课捏塑,第二三节课拉坯,第四五节课修坯,最后一节课上釉。作为江西人,对陶瓷多少有一点了解,而且我平时也很喜欢看古文物方面的节目,能自己动手做陶瓷,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第一节制作课,看见周围架子上别人捏好的作品,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捏出漂亮的作品。但是听老师讲完注意事项,觉得挺难的。泥的取法有要求,擀的泥块厚度不能太薄,容易塌;不能太厚,会炸窑。不过制作过程还是很顺利,第一节课做了四个,都不太好看。看看别人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为什么自己的都那么

老套呢?

第二节课是拉坯,老师边讲解边给我们示范,我听的都很认真。沈毅老师给我最深刻的的印象就是幽默风趣,老师诙谐的话语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老师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碗,这是我一直尝试着做的,遗憾的是,最终我也没有把它做出来。领到泥后先是揉泥,老师要求我们揉五分钟。泥揉好后就是摔泥,第一次都是没经验,把泥摔倒一边了,扒起来又摔了一遍。我自己摔泥都是很小心的,用很大的力气在离拉坯机比较近的位置摔。有一次同伴摔泥,我怕溅到我身上,就往助教那边躲了,同伴还没摔好,旁边助教就狠狠地摔了我一身泥。然后就是把泥的位置扶正,要求扶到转盘的中间,第一次弄,弄了有十几分钟,终于让我找到手感了,然后没花几分钟就扶正了。“泥的位置弄好了,拉坯就很容易,几分钟一个”,老师是这样说的。首先,我要拉一个大的、高的,其实我就是想做一个碗!我把泥分出了大概1/3吧,然后把它拉高,然后开始打孔,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它塌下去,慢慢变成一个杯盖,唉,出师不利,我用报纸把它托着放到架子上后继续做。第二个我还想做个碗,和第一次一样,看着它变成杯盖我就是无能为力。接下来的都差不多了,第一次拉坯郁闷的告终。

第二次拉坯课老师没来,让我们自己做,助教告诉我们这节课要多出作品。于是我这节课用了三块泥,有第一次的经验,这

节课做的作品明显比第一次做的质量高很多,也

做出了一个我非常满意的作品,除了碗以外,这

种类型的也是我一直想尝试做的。感觉这节课做

了很多个,但决没想到会做那么多个。

第三节课是修坯了,老师给我们讲完修坯的手法、各种工具的用途以及我们的作品脆弱程度后,我们开始找自己拉坯的作品,找到八个的时候,我觉得作品应该找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修坯。后来,同伴陆陆续续给我找出了七个,就是说,我做了十五个拉坯的作品,满桌子都是我的作品,每个从旁边经过的人都会感叹一句,“高产啊!”我觉得我挺顺利的,那些悲剧并没有在我身上发生,但是有其他的悲剧,这么多的作品,我根本修不完,只能挑做得好的来修。我觉得可能是拉坯时作品有些地方转折过大,弧度不平滑,我很多作品都出现了裂缝,不过还

好我的作品很厚,足够我把有裂缝的地方掏走。第一节修坯课我只修了两个半,但是我也不想带回寝室修。

第五节课由于我们寝室在星期天有事,都调到了星期六下午。看着那么多的作品,我想肯定是修不完了,有两个同伴的作品有点少,而且也破损了,就让她们没人在我这里拿了一个。我发现我的作品都是很小的,难道因为人小,做出来的东西也大不了吗?之前有几个作品的学号都是写在表面,又得重新刻。这节课把上节课没弄完的一个修完了,又修了三个,所以我一共修了六个作品,加上之前的四个,一共有十个,应该够用了,能进窑的作品只能有六个嘛!

第六节课,最后一节课了。今年的陶艺制作课把清明、五一撞了个遍,五一回来后就迎来了最后一节课,又期待又舍不得。之前我以为上釉是自己来的,老师告知由他和助教来帮同学们上釉,因为这件事比之前那几步要求都更高。学生要做的就是把修好的作品再检查并修改,然后补水,把作品表面的灰都除去,如果需要彩绘的就自己彩绘,但是彩绘用的颜料晾干后也是灰,所以只能勾勒线条,然后上透明釉。在这里我有一个疑问,陶瓷上面那些大片大片的花是怎么画上去的?还一种途径就是上纯色釉。最后还一步就是刮底,就是把作品会接触到桌面的釉刮掉,还要再向上延伸一点。这节课是最遗憾的一节课,同样,不是因为作品破损,而是我没安排好时间,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修坯上了,后来完全弄好的就只有四件作品,好难过啊!不过我最喜欢的那件作品做好了,但是由于太小了,学号刻得不是特别明显,尽管我在三个地方刻了学号,应该不会被判为无学号作品吧。

这个学期的课让我对陶瓷的了解增加了很多,如果有机会的话,下个学期还想选沈老师的陶艺欣赏,把这个学期没听到的知识听一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