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发展(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发展(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发展以及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显。可以说,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审计内容的广度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强化内部审计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形势内部审计现状发展

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会计系统实施审计来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活动,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将审计结果报告最高层管理决策机构。近几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发展趋势看,其重点已由原来单纯的财务审计,逐步向经营决策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开展内部审计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两权分离,运用法律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关系。一方面,经营者有权独立运用所有者授权的全部生产资料,自主地适应市场需要,作出切合实际和发挥企业优势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经营者要向所有者承担明确的经济责任,这就要求建立明确的经济关系和具体的经济责任评价、考核、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管理职能,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及内部审计人员艰苦努力下,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组。但是我国内部审计与目前的经济体制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明显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内部审计定位偏差, 作用难以发挥

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都存在偏差,或者将内部审计等同于内部控制在制度设计上混淆概念,执行过程中易出现重复管理或管理盲区,妨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只是一种经济监督方式,职能就是监督、查错,是在国家审计机关的强迫下被动执行的,从思想上存在一些排斥心理对内部审计配合度不够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诸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上的偏差都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使该项工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大降低

了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内部审计进入了恶性循环。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是一个单位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的一环,内部审计本身具有特殊地位,是其它部门所不能取代的。从隶属关系上看,大多数内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有的附属于财会部门、办公室或纪委监察部门。这种机构设置状况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很难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能很好地行使国家赋予内审机构的权利。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要素是审计人员,而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本身素质还有诸多不达标的方面。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会计人员大脑中的以数量化、理性化为核心的思想又带有僵硬的成分,不便于进行发散性思维,知识层面较单一,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职能。同时企业又不重视内部审计在岗人员的培训,致使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的停滞不前。有些企业审计人员本来就不多,有的还到其他单位住勤,有的离职学习,又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且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内审人员待遇偏低,使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内审人员转岗。因此,合格审计人员的数量存在明显不足。

(4)内部审计法律不完善

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而关于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都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结论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准确性。

(5)审计手段落后,审计程序不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手段仍然停留在手工层面上,使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受到很大限制,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审计程序上,由于审计方案考虑不周全、审计取证不到位、审计分工不详细、审计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加大了审计风险。传统的详细审核方法成本很高,因此这种方法逐渐被淘汰,只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被采用。近年来大量采用抽样审计,以“个别”推断整体,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又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往往会舍弃一些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时费力的审计

程序,这可能导致审计结论出错。以上问题使得审计人员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6)从业人员质量风险意识不高

随着内部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工作的压力日益加大。通常审计部门人员少,所以有些内审人员应付思想比较严重,造成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缺乏,因此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要求,表现出来,既是重数量,轻质量。造成项目审了不少,但真正有影响,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精品少,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发展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在挑战存在的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内部审计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发展以及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显。可以说,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要立足于21世纪,就必须更新观念,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全面、充分发挥。

(1)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

从财务领域向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拓展,是内部审计的一种国际趋势,而且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对单位管理和业务经营系统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我国的内部审计应尽快转移工作重点,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开展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价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控制服务;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其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做到了节约高效。

(2)从事中、事后向事前审计发展

目前,我国的审计还主要是局限于事后监督,而对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还在逐步摸索中。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审计工作的需要,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的事中、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相结合,发挥好防护性、建设性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首先,要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

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消耗,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3)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济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企业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内部审计的对象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审计手段,因其效率低、准确程度差,很难发现许多利用计算机舞弊等不足都成为严重影响内部审计作用正常发挥的客观原因。相比之下,电算化会计在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上,已突显出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也使得运用计算机审计成为一种可能。在未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计算机专家。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手段上由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也成为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4)内部审计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

加强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选择素质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为适应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拓展,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定量分析法、会计与管理制度等。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必须改变,未来的内部审计需要更多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由“四师”组合配备,即由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职业化程度不高等。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逐步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现有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主要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工作规范等目前尚未制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政府审计有《审计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已陆续颁布了三批,政府审计工作规范也已颁布实施。相比之下,内部审计这方面的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制定企业内审的法规,保证内审的合法身份,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内审人员有章可循。

(2)完善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在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基本处于与其它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它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随着企业制度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都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即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审计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在业务指导关系,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高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宽、政策性强,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要具备管理、法律、金融、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产生强大的冲击。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应当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审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审计人员在掌握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信息系统管理和评价技术,在审计机构组织中,更需要有既懂审计又懂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复合型人才。

(4)建立健全法制基础

作为构成审计体系的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国家审计有《审计法》作为法律依据,民间审计以《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而在我国,内部审计却缺乏高级的

法律规范来指导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一项部门法规。当前,伴随轰轰烈烈的“审计风暴”,国家审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众将其视为反腐倡廉的利器,而民间审计的建设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而由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并颁布《内部审计准则》,从实务上具体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

(5)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随着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原来旧的审计方法显然不满足要求,应力求在审计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审计过程中,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6)强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

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职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内审也是一样。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加剧,审计风险范围将会不断扩大,潜在风险转化为现时风险的可能性日趋增长,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系统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性审计技术方法,以促进审计人员学习和运用有关审计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从财务会计审计转移到经营效益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审计,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提高对信息经济的认识,树立面向经济的竞争观念,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经济的灵活高效的内部审计和方法,力避审计风险

四、结论

本文中以内部审计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总结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措施,主要结论如下:

(1)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2)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内部审计所承担的角色的增加,企业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四个递进层面的职能即: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

(3)只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具体措施,企业内部审计之监督、评价、控制、

咨询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以保证谋求更大的持续性和市场竞争优势这一公司治理宗旨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叶知.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商情.2011(46)

(2)刘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会计之友.2011(35)

(3)郭海燕.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6)(4)张洋.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5)罗建飞.内部审计及思考.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5)

(6)齐兴利.剧杰.袁新.从内部审计的历史演变透视现代内部审计发展态势.广东审计,2003(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