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旗颂听后感

红旗颂听后感

红旗颂听后感
红旗颂听后感

《红旗颂》听后感

完整的听完了《红旗颂》之后,感慨颇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近距离接触这部不朽的新中国巨作!

作者简介:

吕其明: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白求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开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我不求我的作品笼罩什么耀眼的光环,只要它伴随时代的脉搏跳动,融入社会的和鸣,并被广大听众所接受,所喜爱,所钟情,这就是我的希望和追求。他们的认可与赞许是我最大的欣慰,也是对我最高的褒奖。正因为如此,为祖国,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绝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终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这是吕老前辈的个人言论。

作品简介:

作品《红旗颂》创作于1965年,《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时的恢宏场景以及回忆那些艰苦的革命岁月。同时,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作品赏析:

引子:

小号以其原调,高亢的奏出国歌的旋律。随后升高了一个大二度,延续着国歌的旋律,以重复的三连音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圆号加入,以深沉、庄重的旋律预示着五星红旗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接着,长号、大号的加入,正向我们宣告红旗即将升起。引子部分以国歌为素材,主要表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全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国大典。

主题一:

一声镲响(第一声),这一主题在弦乐组的主奏下,调式改变(D大调),加上铜管组的配合,使得该乐段显得光辉明亮。管弦乐组演奏时强弱变化鲜明,加上大号长号吹奏低音,起支撑作用,使得该乐段色彩饱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开国大典的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

主题二:

主奏乐器为双簧管独奏,伴奏乐器为钢琴,弦乐组接着出现,重复演奏者双

簧管的旋律,最后,弦乐组(小提琴)渐强,并与管乐组对话(此时小号安装上弱音器,模仿冲锋号的音色,重复吹奏三连音),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接下来节奏和调式都发生了变化,节奏有原速变为进行曲速度,调式回到了原调(C大调),所有乐器突强,弦乐组反复急促的演奏三连音,旋律回旋往复,使人想起过去革命开始的岁月的艰难,人民生活的艰辛。

随后加入铜管组以及木管组,演奏出不协和的效果,随后一声镲响(第二声),管乐组吹出国歌旋律。此处木管组突出,弦乐、小号为伴奏,继续着不协和的音色,如同黑暗年代的白色恐怖,这是像一个感人告别场面,哀婉而缠绵,最后小号响起,乐曲在不断重复中提升力度,象征在白色恐怖中,社会一天天地黑暗,人民的苦难在一天天地加重,最后小号响起,人民忍无可忍,奏响革命的号角,催促革命者上路。

转调(降B大调),木管组同时演奏跳音,短笛音色突出,旋律坚定有力,弦乐依然演奏三连音,跳跃性强。音色较弱,两遍。木管组与弦乐组先后奏出凯旋而归的旋律饱含着胜利的喜悦,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绝对是不可战胜的——强国!!

主题一再现:

长号下行音阶引出本主题,再现开国大典,使人们回到了开国大典那一幕壮丽的景象。本主题以舒缓的弦乐为主。再线了开国大典。末尾处,小号奏出《东方红》的一段引子,为下一主题的《东方红》做铺垫。小号在末尾处的渐慢渐强,为全曲推向高潮做准备。

高亢的短笛引出《东方红》旋律,弦乐组为之配合。期待了已久的《东方红》旋律终于奏出了,伟大的毛主席此刻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东方红旋律奏出,整个音乐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了,全国各族人民将团结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周围,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了期待。

尾声:

引子再现,此处重复演奏引子部分的三连音,引入国际歌旋律,给人以完整的感觉。全曲达到最高潮,我们的心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再次让国人感受到:伟大的中国是坚不可摧的,也表示新中国的明天将一片光明,共产主义在中国一定会实现!!!

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日趋加强,我以为做人更需大手笔。这种大手笔是指宽阔的胸怀,豁达的智慧,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不拘泥于小圈子,要有大爱心、大智慧,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人类的大气候。我想这也许正是通过音乐进行生命与人文结合的最好途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