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

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

(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

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

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

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声现象知识结构图:

、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它需要靠传播,不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

、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 km/h,声速

大小与与有关。(会用速度公式v=s/t计算,书P16: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途径:传导和传导。(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双耳效应)

、声音的特性:、、

、音调高低由决定;响度的大小由决定;

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不同。

、超声波指的是;次声波指的

是。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大约是。超声和次声是人耳

听到的。

1)、噪声是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

①、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②、

③、

理解并举例:

声传递,请举例:

声传递,请举例:

本章重点:

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例(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题等)。

考点提示: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特性;(3)学会减弱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4)人类对声的利用。

典型例题:

1、马明同学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和牙齿上,他(填“能”与“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若能听到,其中的道理是。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到人耳的(空气传导),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人的骨头也能传播声音(骨传导)。

2、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的人能听到 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 传来的,因为

3、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1)拍打西瓜,判断其生熟的依据是:

2)乐手调节琴弦的松紧,是在调节声音的:

3)暖水壶灌水时,根据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水是否满了的依据:

4)我们可以判断交响乐中是不同的乐器演奏:

5)声如洪钟:

6)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4、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以下分别属于哪一种?

市区内多种树:无声手枪:摩托车的消声器:机器上加装隔音罩: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靠近公路的居室安装双层玻璃,关紧门窗:居民区中午和晚间不允许建筑安装施工:

5、敲桌子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振动,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桌子在振动吗?

光现象、透镜知识结构图:

1、光源指的是: 。

光在 (条件)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真空中的速度是最 ,

其值是 km/s= m/s 。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

2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此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技能: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1)、 表面发生

4、反射的种类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2)、 表面发生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 生 了 反射。黑板反光“晃”眼是发生了 反射。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反射现

象: 。

光的折

物距减小 (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

6、透镜有两种

(1)、凸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

(2)、凹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

几个重要概念:主光轴: ;

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 ;

焦距: 。

(看图并标出光线)。

重点理解:会聚的本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向主轴;

发散的本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离主轴。

学会画光路图与确定黑箱内透镜的类型。(书P62,5)

7、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用光屏承接,物像 侧;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用光屏承接,只能用 观

察,物像 侧,

另外,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成 。

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物近像 像变 ,实像 立虚 立。

说明:成实像时(条件): 9、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镜,底片相当于 ;

10、投影仪:物距在 像距在 成

的像。

幻灯机: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插在架上。

放大镜:成 的像。

11、眼睛:(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照相机”。

调节作用:看远时,睫状体 ,晶状体 ;

看近时,睫状体 ,晶状体 ;

(1)近视眼:晶状体变,成的像在视网膜。用矫正。

(2)远视眼:晶状体变,成的像在视网膜。用矫正。

12、显微镜与望远镜均由两块组成。

显微镜:物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成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3、视角的理解:视角越大,我们人看到的物体相对较大,视角与和

有关。所以,显微镜与望远镜是靠改变视角来放大的。

光现象重点:在光的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探究一些简单的光现象。

考点提示

(1)学会理解和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会熟练画出反射、折射光路图。(3)看不见的光的应用

典型例题

1、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日食、月食都是属于光的;

平面镜成像、倒影、水中的月属于光的;

看水中的鱼、海市蜃楼、透镜成像属于光的。

透镜重点: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

1、温度:表示物体,常用单位是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沸水的温度为度。某地气温-3℃读做。

2、测量温度的工具:,工作原理是,

常用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或细管,使用前要,可离开人体读数,分度值为,量程为)

例:某护士由于忙碌忽略了其正确使用,先测了一个体温为39.70℃的病人后,接着测体温为38.80℃的病人,这时她读出的数据是。若又马上测40.8℃的高烧病人,她读出的数据又是。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它的,认清它立的。

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和,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状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5、

6 另外,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例:电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能用铁、金、铝来制造电灯泡的灯

丝吗?如果由你来挑选,你准备选哪种金属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为什么?

② 凝固 : 叫凝固。

凝固特点: 温度不变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凝固的条件:⑴ 。⑵

非晶体晶 体 非晶体

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

7.汽化和液化:

汽化: 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

化现象 叫做蒸发。(例:如何晒衣服才能干得快?)

影响因素:⑴ ;⑵ ⑶ 。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 。⑵ 。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与蒸发的异同:

吸热温度不变

②液化:叫液化。

方法:⑴;⑵。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热;如:冬天人在室外口中呼出的“白气”,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有水雾;夏天冰棍上面冒出的“白气”。

注:所有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8、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

干冰、樟脑、钨。如:人工降雨用干冰(发生升华),白炽灯壁上呈黑色。

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如:霜、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北方冰冻的衣服照样会干等。

补充:常见自然现象对比与物态变化:

(1)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液化,凝华)(2)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积下落时,冰晶融化成水滴,合并成大水滴便产生了雨。(液化,凝华,熔化)

(3)雹:是云中的小冰晶与冷空气中的冷水滴不断凝固成小冰块,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的冰块。(凝固)

(4)雪: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小水滴结冻,水便以雪的形式下降到地面。(凝固)(5)雾:气态的水蒸气在空中液化成小水滴。(液化)

(6)露: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树叶上的小水珠。(液化)

(7)霜:深秋初冬时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凝华)

物态变化重点:研究物态变化及其规律。

考点提示:

(1)对摄氏温度的认识及温度计的使用;(2)物态变化现象及规律

典型示例:

1、请写出下面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洒在地上的水干了()(2)早晨有浓雾()(3)烧开水时冒的“白气”()(4)箱子里的樟脑丸,过久了会变小()(5)吃冰棒解热()(6)夏天湿衣服晾干()(7)钢水浇铸成火车轮()(8)北方冬天,窗户内常出现一层冰花()

(9)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 )

(10)秋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露水 ( )

(11)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 )

(12)北方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 )

(13)夏天打开冰箱时,看到从冰箱里冒出“白气” ( )

(14)皮肤上擦酒精感到凉快 ( )

(15)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 )

(16)在寒冷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 )

(17)寒冷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房间里,镜片上“模糊一片”( )

(18)夏天,冰棍放到玻璃杯里,玻璃杯的外壁出“汗” ( )

2

①开始加温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态。

②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是 与 共存。

③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了。

④在5分钟时,冰块是 态,在15分钟时,冰块是 态。

质量和密度知识结构图

一、 质量

1.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

物体的 、 、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 )、克(g )、毫克(mg )。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天平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10 10 -5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二、密度:

1.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表示。

2.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3.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4.密度的应用:

(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 m\dm\cm\mm 单位:国际单位制 米(m ) 常用单位:km\ m\mm\μm \nm 测量工具:刻度尺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 使用前观察:0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 放对:沿着、贴紧 圆的直径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正确使用 使用时 读对:正对刻度线 间接测量 细铜线直径 记对:数字和单位 地图两地距离 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误差和错误 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 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 )常用单位:h\min\ss 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机 运动的描述 【最普遍的运动】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以外的物体、 常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械 速度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υ=s/t 变形【s=υt : t=s/υ】 运 运动的快慢 单位及换算:国际制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速度快 比较快慢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大 时间、路程都不同,求平均速度 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 概念:速度在发生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的计算:υ=s/t 【总路程;总时间】 实验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车由甲 至乙 车由乙 至丙 车由甲 至丙 路程(cm) 42 时间(s) 2 平均速度 m/s 0.18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纟纳米(nm )。1km=1 000m ; 1dm=0.1m ; 1cm=0.01m.;1mm=O.001m ; 1.m.=0.0O.O 001m.^1nm=O..0OO. 000.00.1.m 。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 ________ 线、 、 ____________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卜分 (min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 _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 T 交流与合作

初中物理九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b.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只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与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形状、位置等都没有关系。但是,物质的比热容不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比热容与吸热本领,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两个角度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的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具体说明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吸热本领弱比热容小,温度容易改变实例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1摄氏度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核心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考点过关【课堂提问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单位: (1)基本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2)单位换算:1 km= 103m, 1 m= 10dm= 100cm= 103mm= 106μm=109nm。 1 h= 60min= 3.6×103s。 2.测量工具:长度测量工具为刻度尺;时间测量工具为停表。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刻度尺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包括测量结果和单位。 4.误差: (1)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特点:误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错误能(选填“能”或“不能”)避免。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物:事先被选取作为标准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4.相对性: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选取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一课时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 路程与时间之比。 (2)公式: v=;求路程:s= vt;求时间:t= 。 (3)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1 m/s= 3.6km/h。 第二课时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平均速度: ①作用:粗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计算公式: v=。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测时间)、刻度尺(测路程)。 2.实验原理:v=。 3.实验装置: 4.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v=算出平均速度。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使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详细汇总

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 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积累法:如测量铜丝的直径、纸的厚度。 (2)平移法:如测量兵乓球的直径。 (3)替代法:如测量曲线的长度(以直代曲法、棉线黏贴法)。 (4)滚轮法:如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以曲代曲法) 7、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s)、纳秒(ns)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 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备课讲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 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 (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 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 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 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 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人教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A) 薄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羇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蚇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蚁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肁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蚆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螇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肂D. —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 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蕿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蝿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袇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蒃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蒈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羆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袄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虿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芇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肆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羁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莁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肆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贝(()肆A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莂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S可知,物体的() 衿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聿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全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 1 / 12

3 / 12 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V 固>V 液>V 气 :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___上_______的托力。 2、 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过程及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_ F 浮=ρ液gV 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__液体的密度__和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均无关。 4、浮沉条件 漂浮: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沉: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密度计 浮力 1.称重法:F 浮=G-F 拉 2.压力差法:F 浮=F 上-F 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液gV 排 4.利用浮沉条件(平衡法) 6、计算浮力的方法

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是不变的 红、绿、蓝(RGB) 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2、正立3、虚像4、物距等于像距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4 / 12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与设计实验→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 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 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 (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的 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 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分(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 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ym )、纟纳米(nm )。1km=1 000m ; 1dm=0.1m : 1cm=Q01m ;…一lmm=Q.Q01m 一;…1 展m=..QQlm …1nm=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 具: ______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 、 _____________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 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 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 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 T 交流与合作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考点例题讲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考点例题讲解 运动的世界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取 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图第11题图 考点二:v-t和s-t图象 1.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双选)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 象,由图象可知()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小

考点三:平均速度 1.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考点五:关于路程和速度的计算题 1.如图所示,“4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两个标志牌处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 2.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10 m/s的速度向前方50 m 处的树洞奔逃,同时秃鹰在野兔后方110 m处以30 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声的世界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框架

第二章声现象 光 的 直 线 传 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3、光速:真空中光速c=3×8 10m/s 4、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月)食的形成、瞄准射击、站队成直线、激光掘进机等 光的反射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一面、二角、三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定律 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面镜 平面镜 成像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应用 改变光路 成像 球面镜 凹面镜 性质:会聚光线和产生平行光线 应用:太阳灶、太阳炉等 性质:发散光线 应用:观后镜 凸面镜 光的折射折射现象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6.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折射规律 现象:水池“变浅”了、筷子向上弯折了、海市蜃楼、雨后彩虹 颜色之谜 用棱镜把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色散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看不见的光 特性:热作用(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穿透云雾能力强 应用:红外线烤箱、红外遥控 红外线 紫外线 特性:化学作用强、杀菌、有荧光作用 应用:使照相底片感光、消毒、验钞机 第三章光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 知识结构图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 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 001m;1nm= 000 001m。测量长度的 常用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 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 (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 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 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 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 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为或,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 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或,1m/s=h。v=s t,变形可得:。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 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四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结构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力与运动 一、力 1、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有作用力就同时存在反作用力。相互作 用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效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描述力的方法 有两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弹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力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它是根据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4、重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重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_. 5、摩擦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大小只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二、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一种理想情况。 2、惯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也大。 3、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分力。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则合力等于二分力之和,方向与原来的反向相同;如果方向相反,则合力等于二分力只差,方向与较大那个分力相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必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力的合力等于____________。 5、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反向)要改变。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 第二单元压强与浮力 一、压强 1、固体(或外力)产生的压强 (1)、压力产生的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关。用压强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用符号_________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3)、物体因重力而产生压力时,如果放在水平表面上,则压力_______重力,如果是放在斜面上,则压力____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重点题带答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重点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A.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准确的是〔〕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准确的是〔〕 A. mm= mm = m B.15m= =1.5×107μm C. km= km cm= cm D. cm= m= m 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准确的是() A、184cm B、18.4cm C、1.84cm D、184.0cm 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48.14cm B.48.17cm C.48.15 cm D.48.16cm 8、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9、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10. 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11.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应选用() A. 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 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 C. 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 分度值为1cm的1.5 m长的直尺 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相关 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有 C.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能够尽量减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