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华大学老子与庄子期末论文

清华大学老子与庄子期末论文

清华大学老子与庄子期末论文
清华大学老子与庄子期末论文

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生命各有各的快乐,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这是庄子提倡的人生快乐精神,也是这学期上《老子与庄子》课最大的感悟,虽然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自由往往是和快乐相伴相生的,追求自由,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自由其实也就是等于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曾经,我和一个同学探讨庄子为什么是快乐的,他用自己的话解释说道“因为庄子不为名利所困,不为钱财所累,所以他能体验到小鸟的自在飞翔,也能感悟到小鱼无拘无束水中遨游。所以他是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他的解说也许很表面,也许很单一,但是却说出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庄子能够真实感受大自然,庄子很知足。庄子坚持老子的天道无为,物我两忘的思想,万事万物都遵循“道”这个大法则。鱼游之于水,虎藏之于山,鸟飞之于天,猿攀之于林都是其遵循大道所至。而人生于世却不能正确面对得失,心中有过多的世俗需求和个人欲望,这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也是一切灾祸的起点。

那么,该如何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呢?我总结了三点:追求内心的恬淡,知足者常乐,保持一颗“初心”。这也是我写了这么多次课堂感悟一直倡导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思索。

追求内心的恬淡

在《庄子·应帝王》中有这么一句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是说,至人的用心犹如镜子,任物的来去而不加迎送,如实反映而无所隐藏,所以能够胜物而不被物所损伤。这就是人与现实的博弈。南怀瑾大师曾形容人生为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现实就是人生,如何做到不为物所伤,内心的恬淡追求往往能够决定生活的外在和内涵。

我记得在大二下学期某个时间段,我曾有过一段这样的心路历程:也许是一个人太久了,也许是累觉不爱了,心中总是潜伏着一只渴望摧毁美好的魔鬼,蠢蠢欲动,此时此刻,明显感觉到自己如行尸走肉般,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着海水的波动任意漂流,脑子里唯一的意识就是不能让自己停下来,也许一旦停下来,就不会拥有再动的力量。这种感觉想必好多人都有过,只知道要不断的前行,却不能停下来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还是直的,某一天你会真的发现,自己原来还在出发点绕圈。当时的我的确被现实困扰,很有压力,,整日里为一些需求忙忙碌碌不停奔波,晚上时回想这一天,感觉缺少了静心滋养心灵的时间,会感到非常的空虚。那时可以算作为物所伤了,内心的那种追

求慢慢使自己迷离了方向,更谈不上拥有恬淡的感觉。

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这个貌似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庄子》的内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鹪鹩巢于深林,一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是说,小鸟生活在树林里,它只要求有一根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觉得天地都是属于自己的,非常自由自在;口渴的田鼠去河边喝水,它只要求喝一点点水就满足了。这就是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贪求多余的东西,知足者常乐。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就像于丹老师说的一句话,对物质的追求过多,就容易缺少对心灵、精神的关注。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存在我们这里,有的让我们暂时使用,有的是让我们暂时保管,到了最后,物归原主,都未可知。所以,聪明的人往往都会把这些视为身外之物,如果过分的追求,这些身外之物慢慢会变成我们的负担,更不应说它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关于这点,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是想通的。其实这也是老子所提倡的一个思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觉得是快乐的。不满足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追求满足不了便产生了痛苦,而当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很快便又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追求。总是不满足,就总是有痛苦,真是“欲壑难填”。

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知足,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泰然处之。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会过滤掉压抑与沉闷,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

当然,我这里说的知足常乐不是要求人们不思进取的,其实知足常乐更倾向于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放松,给自己减压,释放绷紧的精神,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而不思进取更注重于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在事业上、学习上我们要勤学苦练,在生活中、在对待外界利益上我们要做到知足常乐,寻找内心的幸福。

保持一颗“初心”

在《庄子》内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石刑”,这个是源自庖丁解牛的故事,是说“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这一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行走在社会中,开始都是拥有质朴的内心的,但是世事纷扰,相处之间多了几份尔虞我诈,几份虚伪和勾心斗角,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份冷漠。

所以我们渐渐变得不快乐,或者一直在寻找快乐,却不知道那种快乐是否属于自己。我们普遍认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社会的环境是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使精神超神入化,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

我们经常提到“世俗”二字,何为世,即是人世;何为俗,即人必须要不惜一切办法吃饱肚子,这就是俗。那世俗的东西和我们的精神追求联系大吗?世俗合起来无非是说,人这种动物组成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让人这种动物吃饱肚子。当然再后来又发展成要有衣服穿,再发展到要有财富、有权力、有美女等等,从这个意义说,我们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追求“俗”的历史。不过,这与“初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我们开始时,是“涉世未深”,那时的心暂且称之为“初心”,不受这个社会的一些肮脏的、丑陋的、腐朽的文化,环境所浸染;展现的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真善美,“人之初,性本善”,也是阐述涉世未深的人的一种状态,如果尽量摆脱世俗所带来的一些干扰,也许我们在追求自己的快乐方面上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总结

追求内心的恬淡,知足者常乐,保持一颗“初心”其实这三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是彼此交叉着的,追求内心的恬淡其实也是对保持一颗“初心”的一种表现,而知足者常乐是我们做到追求内心的恬淡的一种前提;它们其实就是我们追寻快乐的基础。寻找和追求快乐,其实是生活的一种境界,卸去身边的累赘,获得新生的轻松自得,慢慢去接近这种状态,最后达到这种状态,才是我们一直要努力的。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汇总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四、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 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在对“道”的理解上,庄子并没有要超越或篡改老子的“道”的意思,往往还要借老子之口来谈“道” ,而且也只是借老子之口对“道”的思想加以暗示,或者对一般人对“道”的粗浅、形式化的理解加以否定, 从而说明“道” 的深奥含义, 但都没有一处直接论述究竟什么是“道” 。庄子应该认为, 老子对“道” 的认识已经足够到位, 不需要再作任何增益; 同时, 对“道” 再勉强作出的任何解释, 同老子对“道” 的描述比起来, 都会显得庸俗。所以庄子都是直接使用老子“道”的概念,不作任何改变。在庄子那里, “道” 的含义仍然是老子所描述的“道” ,是站在纵观宇宙循环演化和自然界万物共生的高度认识到的、完全是作为最为理想的存在的根本的自然性、和谐性。应该说, 我对老子的“道”作出自然性、和谐性的解释,同样可能会让人由此产生一些肤浅、庸俗的认识,我们对“道”的认识和称谓,还是应当在无奈地作出浅分细析之后,最终回到老子的原有的立意和称谓上来。不过,庄子的宏绰玄妙、恣肆汪洋的语言描述,又将“道”的思想引向了极度神秘的深渊,促成道教的产生,我想这又不是庄子愿意看到的,因为作为宗教的道教,只是剥取了“道”的思想的华丽外壳而已,其实质是成了迎合世俗神异崇拜心理的一种感召工具。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没有着意论述老子详谈过得的“无为” 、“不争” 、“柔弱” 、“处后” 、“谦忍”等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也没有重复再谈老子论述过的、这些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是一种成功之道。庄子只是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老子指明的这些合于“道” 的立身处世方式, 暗自证明了他对老子思想的认可。庄子取得了世人无法比拟的成功, 使他能够同老子一起站立在从古到今的人类思想认识的巅峰之上。近代以来,除了卡尔 . 马克思能与他们比肩, 难有人能望其项背。然而世人对庄子的误解可能比对老子的误解更为严重, 即认为老子的思想尚有积极成分, 而庄子思想更是消极避世, 自由放任, 所以想 让人们认可庄子,就比让人们认可老子更为困难得多。

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

正文: 浪漫主义的源泉是上古神话,神话以它奇妙的幻想启发着后代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并以它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得题材,先秦时代,受神话影响最深,走上浪漫主义道路的于散文方面是庄子,于诗歌方面是屈原.他们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基本上处于相同的时代(屈原约前340——前278,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样接受过中原文化的影响,所以二人身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但同样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很不满,同样崇尚人格美。但最多的还是不同点。 一相同之处 1、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朐箧〉〉)“圣人不知,大盗不止。”“绝圣弃之,大盗乃止。”“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以论议〉”对于现实社会他既如此憎恶,在其心目中自有一个理想社会存在。〈〈至乐〉〉篇的寓言:庄子到楚国去,在路上见到一个髑髅。庄子想让髑髅复活,髑髅却托梦给庄子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利,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可见他所向往的,先是一种没有君臣之别,不受束缚的生活。《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也就意味着泽雉宁可自由自在地过艰苦的生活,却不愿在樊笼中养尊处优。这种向往跟他的崇尚自然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并且他视相位如腐鼠,视忠君为可笑,决不应千金之聘,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为着他心中的理想,他还要达到“吾丧我”的境界,并在《人世间》里提出了“心斋”的论点。 屈原更是理想主义者,他对当时战乱分裂的社会很不满,他心中也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楚国要富强壮大,要重新恢复统一,并出现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从〈〈惜往日〉〉可看出他的法治主张: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统一全国的理想。〈〈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可见他的理想与愿望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及对腐朽势力的贪婪、嫉妒、荏弱的揭露和批判并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离骚〉〉及〈〈九章〉〉就是他追求理想、反抗邪恶的战斗历程的形象反映。 2、崇尚人格美的倾向 崇尚人格美是屈原和庄子的浪漫主义创作所力倾的,他们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保持性行高洁的人格。 庄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自由而高昂的境界,鄙视凡俗。《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他一就描绘了大鹏鸟的伟大而高傲的形象。鹏鸟硕大无比,在其鼓翼起飞时海水激荡,狂飙起涌,及其展翅天际,由下方的一切在其眼中都不过是春日泽中游气和尘埃一样的渺小,整个下界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写照: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并且庄子认为天下沉浊,社会太黑暗,所以不为金钱所惑,不为高官显位而动心,不愿与统治者合作,在《庄子》一书中有记及楚王用重礼聘请他为相,被他所拒绝的事,此外,庄子最藐视那些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不择手段、逢迎主子、骗取高官厚禄的小人。如《列御寇》篇中他与宋人曹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庄子道直秆宁肯穷困终生,也不与小人混迹。 屈原同样具有这种高尚的人格,他不愿与旧贵族同流合污,为使楚国富强状大,最终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进行不懈努力,他所强烈坚持的两项主要原则: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大大触犯旧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制宾夺稿”实际上并非屈原与上官居大夫个人之间的斗争,而是楚国新旧两派政治势力进行搏斗的表现。正因为这样屈原才遭到整个旧贵族势力的排挤与打击,虽进行了坚韧顽强的斗争,但遭受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迫害,被谪居汉北,被放江南,流放到湘西地区的深山穷谷,为了不当俘虏,又再下沅江,穿过洞庭湖而至湘水流域,最后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直觉认识论 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三教"。儒家大师以孔子、孟子并称,道家大师以老子、庄子并称,二者有着一个外表上近乎平行、对称的发展。 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害处是,既然认为二人在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就可用对老子的研究代替对庄子的研究,用老子的思想代表庄子的思想,因而就出现了单方面的以庄注老,掩盖了老庄的重要差异,忽视了庄子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台湾学者龚乐群《老庄异同》认为:"释德清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笔乘》云:'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可见庄子之学确是出于老子,虽时代稍后,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固无二致。"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单纯地以《庄子》为《老子》的注疏,不仅掩盖了庄子,而且实际上也不能正确估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老子与庄子二者既不能互明,就只有各生疑惑了。 儒家认识论主张由己及人,由强调自我意识和主体行为引申出先人后己,注重的是由主体行为带来的社会效果。儒家的归纳、类比、引申的推理方法是一种独断的逻辑判断,确切地说不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认识论,而是从属和服务于儒家的社会主张的。与儒家完全不同,老子的认识论是他的道论的基础,在他的道家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老子的认识过程中,全然没有逻辑推理可循。 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是直觉的认识论,是由认识的对象到认识的对象,由认识的主体到认识的主体,是因其最大内涵的概念的全部,而得到其全称概念自身,而不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 《老子·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对道家的这一认识论是明确肯定的。 道家一派是十分注意逻辑推理的,但是老子和庄子在追求绝对概念之中,从逻辑的相对有条件之处最终又否定了逻辑(形式逻辑)。不是以逻辑推理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而是以直觉的认识方法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逻辑在老子中只是作为形而上学道论的一个比较,在庄子中更是用为对儒、墨的舍弃和批判。形式逻辑是老庄学说的一个侧面,所以严格地说,它并不真正是老庄学说的组成部分。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二、对老子的“道”的认识 谈论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是一个人人敬畏的话题。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理解老子的“道”了,也许直到永远,人们都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它投射下来的一小部分光影。我们要认识老子的思想,又不能避开对“道”的认识。我们虽然不能妄谈自己已经理解“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对它作一点认识,即使理解错了,也会得到谅解的,因为这“道”,的确是对于任何人都难理解的。 我对老子的“道”,已经作了较长时间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还在不太成熟的认识。我这还在显得粗浅的认识同很多前辈人的认识相比,显得不太协调,但并不说明我不尊重前人的认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真理,我们都应该给以尊重。我在此提出我的简单的认识,只是供大家交流、参考。 老子的“道”,该如何来认识?首先,我感到不应把它理解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宇宙实体本源以及实体存在,其次,也不应把它理解为某种精神观念或抽象规律。老子的“道”,似乎是指由宇宙自然演化及大自然之中万物共存所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这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性、和谐性,既不是宇宙实体本源及大自然,也不是由它产生出宇宙实体本源和大自然,它是在宇宙循环演化及大自然万物共存中无始无终地不断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切都是由它产生一样,其实它并没有人格神的含义或其他实体本源的含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曰之道,……”对“有物混成”,是说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宇宙所有的物质、能量混为一体还未爆炸开的时候,就在这统一混成物之中形成了。实际上,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上一届宇宙从爆炸产生到收缩为一体的过程中都存在,在无数次宇宙循环演化中都存在(这是我对老子的“循环往复”思想的理解,现在好像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在这里,不能误以为“道”就是那作为一届宇宙开端(同时是上一届宇宙完结)的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

论老庄之“道”的异同

论老庄之“道”的异同 【摘要】道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学派之一。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使道家学说更加前进了一步。综观老庄的哲学思想,不难看出,“道”的论述在各自的学说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二者在“道”的论述上又有不同,本文从“道”的本源、规律、自然等相同方面和无为、道的体现等不同方面作了比较以及“道”在今天的意义。 【关键字】老庄道本源自然无为 Abstract: Tao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school in the Pre-Qin period, but als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school of.Its founder, I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bout "Tao" theory, the "Tao" as the highest category of philosophy, in order to show the world the root causes of all things and motion regularity.Chuang-tzu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idea of "I", the theory of Taoism is a step forward.In Zhuangzi's philosoph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ao" is discussed in their respective theories are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but the two in the "Dao" discuss on are differ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ao", the same origin, law of nature and inaction, the embodiment of different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Tao" in today's meaning. Keywords: Lao Tse and Chuang-Tzu Tract origin natural inaction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派。它的思想以其强大的精神内涵,经数千年的传承,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郭沫若所言:“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 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 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 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 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 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 “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 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 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 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 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 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浅析孔子与孟子,老子与庄子的关系

浅析孔子与孟子,老子与庄子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各种思想学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由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加之后来道教的兴起,使得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成为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学说。说起儒学之代表,首推二圣——孔孟;说起道家,那么就不得不提老庄了。先来谈谈孔孟。孔孟,就是指孔子和孟子。孔子,世称“至圣”,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孟子,世称“亚圣”,战国时期的大学者。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这些相同之处也是儒学所提倡的精髓之一。孔孟思想一脉相承,但依然有很大差别。在哲学概念上,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孔子强调,为君者,要爱民如子,“仁者爱人”,为臣为名者,要忠于君,臣服于君,要爱君,不对的地方要容忍,这就是“仁”。但孔子也不是提倡一味的忍让,在原则立场方面,他也说过“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话。孟子虽也说“仁”,但更强调“义”。“生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无不反映了这个“义”。在施政纲领上,孔子仅仅提出了一个简单概念的纲领,而孟子的是一个相对具体的纲领。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

【课外阅读】老子、孔子思想之比较

【课外阅读】老子、孔子思想之比较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思想的异同呢?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重视 老子长期担任周朝图书管理的史官,官不大,但学问大,最多是图书馆馆长吧,这使他有条件阅读大量别人看不到的各种图书典籍,主要是老子的天才与勤奋,使他通晓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老子既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曾经两次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道和礼,孔子回来告诉他的弟子们说:老子像一条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对老子的思想最为钦服、推崇,认为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 老子《道德经》的结构简单,但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道经”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德经”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世进退的方法智慧,以及修身养性健康长寿之术。 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引起数代皇帝的高度重视。汉朝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之前的5个朝代,均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主流思想。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真经》作注,特意追封老子为“太玄元皇帝”,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均曾精心为《道德经》作注,他们都以治世的观点进行阐述。 中国共产党人与老子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来源于老子“不为天下先”的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思想之一。不为天下先:从军事上讲是不先发制人,以防御为主,待机而动,即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从社会政治、人事层面讲,则为“处后”——不当头,不去争第一、当龙头老大。老子认为,这是实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由于它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发展规律,所以,它给弱小者战胜强大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回答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三次反共军事摩擦的经验时,曾风趣地说:首先要感谢老子,第一条出自《老子》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不先发制人。第二条出自《左传》退避三舍,你打边区,我先退,一舍三十里。第三条出自《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后发制人确定为保卫祖国安全,巩固国防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首要原则。可以说,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反侵略作战的整个历史过程。

明确认识老子思想的积极性和高瞻性(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三)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三、明确认识老子思想的积极性和高瞻性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讲到:“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就是说,合于“道”的行为有三个特征是最重要的:一是有慈怜之心,二是有摈除奢欲的俭朴,三是甘为人下的谦忍。有慈怜之心,才会产生热情,激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俭约质朴,才会心思坦荡,思虑宽广;谦卑容忍,才会积淀深厚,成为可堪大用的人杰。老子的这段话,说明老子认为合于“道”的人更有大用,并不是真正的消极无为、一事无成,这足以显示老子思想的积极性。老子还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来说明“道”是“利万物”,所以合于“道”的人应该是利万民、利万物的圣人,而不是无用的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还说明了老子认为人的情感丰富、去除私欲贪婪、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并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这三点对人类社会实现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至为重要。同时,人与人之间还应在他所论述到的各个方面都做到平等互利、和谐共处,才会使社会达到理想。 在此还应再谈下如何认识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中“小国寡民”的思想。人们普遍由此认为老子想开历史的倒车,认为人类社会再回到原始社会才是最理想的。这是对老子最大的误会,也因此很多人对老子不屑一顾,认为他天真过分、思想过时。其实,老子正是在这一章揭示未来理想的高级文明社会(或在外星存在的超级文明社会)的蓝图。这一章的原文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楫,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致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章我们可以作这样解读: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人们已经摈除私欲贪婪,突破了私有观念,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已经超凡入圣,达到了极高的思想境界,人们之间消除了地位、权力和穷富的差别,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管制、依赖关系,实现了真正的平等、自由。而且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社会

老庄思想的异同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老庄思想的异同,老庄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著作中,首先我们先就这两本著作对老庄的个性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道德经》总共五千余字,读《道德经》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好像一位看破天机的老者在向世人讲授天机,当然天机不可泄露,因而道德经更像一个笼统的世界观,对人们进行指导。《老子》一书字字珠玑,却似大道无言,老子本人也像位经验丰富的老者,无所不知。《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共八万余字,文章常以各种动植物和有趣的人物故事作比,来讲自己的思想,十分的生动有趣,由此观庄子本人,他更像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童子,对社会各种不好的现象表露自己的不满,进行抨击。他也像孩童一般充满童趣,还会常常提出自己的迷惑。 以上是我基于这两本著作对老庄个性做的一个简单的分析,现在我们讲一下他们思想的异同。 先看一下相同点。在性格塑造方面他们都提倡中庸之道,为人要韬光养晦,宠辱不惊,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圣人被褐怀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也认为“临人以德,殆乎始乎”,“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认为人们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次他们都否定仁义。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

的意思是一个社会的构建如果失去道,就提倡德行;如果德行优良的社会也失去了,就提倡仁慈;如果宅心仁厚的社会也失去了,就提倡义理;如果秉持信念的社会也失去了,那就提倡礼法;靠礼仪法律的震慑,来让人们不敢违反乱纪。所以他认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庄子:提出“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他认为小的迷惑使人迷失方向,大的迷惑则使人迷失本性,伯夷是为了声明而死,在本质上和为了钱财而死的盗贼没有什么区别。他进一步尖锐的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强盗因为学习了圣人的仁义而变成大的强盗,所以老庄都是反对标榜仁义的而提倡人回归自然本性的。 另外他们思想都体现着朴素辨证法,比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些很好理解就不过多赘述了。 接下来我么们讲一下他俩思想的区别。 首先他俩追求的理想不同,老子追求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小国寡民的社会,他是讲政治的,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也。”“王大”就是老子重视政治哲学的体现,他还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政。”目的在于实行看似无为实为有为的办法来拯救社会。而庄子的理想是追求个人的逍遥和得道,认为劳心费力去救天下甚至牺牲性命是不划算的,天道最大的价值是修养个人的心灵,强调“无己、无功、无名”,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得“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

庄子比老子更无为

庄子:比老子更无为 张泽宇 老庄老庄,这二人仿佛成了道家的代言人,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然而,虽然人们常常将他们并列而称,但他们的思想是有不小的不同的。 庄子是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提倡顺应自然,而且庄子的思想并不只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延续这样简单,他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庄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与基督教的我是我所是(I am who I am)是相似的,因为我本身就是终极的存在,不可能再为他们寻找根源。”所以我自己就是道的截体,我本身就是道!我本与天地并生,死后回归混沌,一切都是混沌的产物,一切都将归于混沌。人在世间最大的追求就是回归自然的生命状态,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人、天、地不都是自然的产物吗?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谓此也。因此,庄子本人对万物枯荣,四季更替,生老病死有着深刻的理解,故而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 易中天先生认为:“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老子以无为求有为,庄子以无为求无为。”故而,老子是政治家,而庄子是艺术家。两人都是对道与自然的追求者,“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在老庄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 然而,两人对道的理解与行动有所不同。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的论调看上去是教导统治者治理天下的,反映了他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老子希望当时的人们能够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过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人人安居乐业,质朴而无事。他认为:“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作为,无为是一种大作为。他告诫君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笔者认为:他的无为是一门治国的政治思想,正是以无为求有为。 庄子是感性的,然而,他也是真正无为的。他的思想是逍遥避世的,这思想让他不愿干扰世俗的纷争。在东周战国诸侯争霸的世界,他不能出手,他不想出手。然而,他是感性的,虽然不做为,却仍心系天下是非。“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1] ”庄子的《庄子》难道不正是他看着血流漂橹的大地,看着世上生命与自然真正的存在状态背道而驰,用着汪洋恣肆的想象与怪诞雄壮的寓言来抒发他对现世的不满,对人的生命形态变化的省思。 “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致用治世和消极避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最大差别。” [1]:《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著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地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地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地思想家,道家学派地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地史官.《老子》地成书经过了相当长地一段时间.老聃地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地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地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地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地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地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地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地是充满着思辨哲理地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地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地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地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地“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地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地是作为哲学意义上地“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地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地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地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地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地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地,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地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地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地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地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地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地思想家,道家学派地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地史官.《老子》地成书经过了相当长地一段时间.老聃地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地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地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地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地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地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地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地观点,认为宇宙间地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地,“道”不以人地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地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地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地,这是人类认知史上地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地是充满着思辩哲理地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地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地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地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地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地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地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地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地精神财富.由于时代地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地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地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地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地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地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地“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地言辞抨击当时地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地根本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地贵族们是十足地“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地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地途径却是消极地.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地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 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地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异同 王菲 03121261 计算机学院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老子与庄子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方向相反。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涉及面都很广,但又各有偏重,这种差异既是时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与各人的性格分不开。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在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却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极端。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其政治思想以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为主。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