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1

注: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2cm。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长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一、二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

异步环或附和线路边数的规定表1-2

GPS 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表1-4

各项限差规定 σ())((22bd a +=σ采用表1-1加乘常数)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3x ≤

, σω53y ≤, σω53z ≤, σω5

3

≤ 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22bd a +=

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

22

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

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2bd a +=σ,ω—环闭合差,

22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

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列要求(或者进行已知点检查,已知点点位变化相对于约束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

于表1-1规定的上一等级控制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σ?2dV X ≤,σ?2dV Y ≤,σ?2d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1

控制网测量中误差m ≤σ

??

?

???=

n WW N 31m ,N 为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n 为异步环边数,W 为异步环全长闭合差。

各项限差规定σ ())((22bd a +=σ采用表2-1加乘常数)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n x ≤

, σω5n y ≤, σω5

n z ≤, σω5n

3≤ n —同步环的边数,))((22bd a +=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

22

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

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2bd a +=σ,ω—环闭合差,

22

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

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约束平差中,控制网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表3-1

最简异步环或附和路线的边数的规定表3-2

GPS 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表3-4

下面各项限差规定中使用的σ())((22bd a +=σ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 接收机的

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d 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对于4站以上同步观测时段,在处理完各边观测值后,应检查一切可能的三边环闭合差)

σω53x ≤

, σω53y ≤, σω53z ≤, σω5

3

≤ 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ω—环闭合差,22

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或附合路线坐标差限差ω及坐标分量闭合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σωn 3x ≤, σωn 3y ≤, σωn 3z ≤, σωn 33≤

n —独立环的边数,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

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C 、D 、E 级网平差后,其精度应符合表3-1规定,国家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的B 、C 、D 级,其相对精度应分别不低于1×10-7、1×10-6、1×10-5。)

σ?2dV X ≤,σ?2dV Y ≤,σ?2d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GPS控制测量几种规范限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1

注:四等及四等以上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米,一、二级平面控制网中平原、微丘区不得小于200米,重丘、山岭区不得小于100米。最长距离不宜大于平均距离的2倍。

GPS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

各项限差规定 σ())((22bd a +=σ采用表4-1加乘常数,d 为基线平均长度)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n x ≤

, σω5n y ≤, σω5

n z ≤, σω5n

2≤ n 为同步环边数,ω—环闭合差,22

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3n

4x ≤

, σω3n

4y ≤, σω3

n

4z ≤, σωn 2≤ n —异步环中的边数,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2ds ≤(σ按照实际边长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4

dV X ≤

,σ?34

dV Y ≤,σ?3

4

dV Z ≤

))((22bd a +=σ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任务概述 (3) 二、测区概况 (3)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 2.2民族种类 (3) 2.3已有资料情况 (3) 2.4测区的范围: (3) 三、设计的依据 (3) 四、主要的技术指标 (4) 4.1GPS测量 (4) 4.2水平角观测 (6) 4.2.1水平距离的观测 (6) 4.2.2导线网 (6) 五、坐标系统的选择 (7) 六、设计方案 (7) 6.1布网的原则 (7) 6.1.1.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6.2.图上展绘已知点(或图上查找已知点) (7) 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 (8) 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主要点间) (9) 6.5.外业选点埋石 (10) 6.5.1选点 (10) 6.5.2标志埋设 (10) 六、仪器设备的选择 (11) 七、外野实测方案设计 (11) 7.1. GPS外业工作的原则 (11) 7.2安置天线要求 (12) 7.2.1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12) 7.3观测方法 (13) 7.3.1 GPS 观测方法 (13) 7.4 地籍勘丈 (13) 7.4.1 、地籍勘丈的方法: (13) 7.4.2. 宗地图编号 (13) 7.4.3. 地籍图的规格及分幅 (13) 7.4.4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 (14) 7.4.5界址点的施测方法 (14) 7.4.6 界址点边长的检核: (14)

7.4.7 地籍图的表示原则: (15) 7.4.8 宗地图 (15) 7.4.9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15) 7.4.10提交成果 (15) 7.5数据的记录 (15) 八、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 (17) 8.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 (17) 8.2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7) 8.3数据处理和平差计算 (18) 8.3.1数据处理 (18) 8.3.1无约束平差 (19) 8.3.2约束平差 (19) 8.4 GPS 高程拟合 (19) 七、提交成果 (19) 八、参考文献 (20)

工程测量常用的规范及限差参数归纳

测绘常用规范及限差参数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 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 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 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 1. 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 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各导线点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o时,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差值仍应符合上表规定。 一、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上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 超限,该测回应立即重测,但不计重测测回数。 2. 同测回2c 较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超限,可重测超限方向(应联测原零方向)。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测战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测。 3. 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气泡中心位置偏移超过一格或个别方向临时被挡,均可随时进行重测。 二、观测手簿的记录、检查和观测数据的划改,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2)、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3)、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三、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其测角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n m 2??± =β (1-1)

测绘规范、限差及基础知识

测绘规范、限差及基础知识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布: 作者: 佚名来源: 本站原创查看: 1094 次评论: 0条好评: 0 分 测绘规范及限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 发布,1993-08-01 实施,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 1 : 500?1: 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 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 发布,1993-12-01 实施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 -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 发布,1999-07-01 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 -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 发布,1997-10-01 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铁施工测量限差(规范)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一、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3.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4.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3.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大于1格,6″级仪 器不应超过1.5格。 3.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 3.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 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3.4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超过1.5″。 3.5光学对中器的视轴与竖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二、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mm)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技术要求 三、联系测量 1.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工作不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到100m、300m以及距贯通面10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当地下起始方位角较差小于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指导隧道贯通。 2.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5m。 3.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 4.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为±8√Lmm。 5.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重复测量的高程点间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步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掘进。 四、暗挖隧道、车站施工测量 1.地下施工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水准点宜每50m设置一个。 2.施工高程测量可采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和区格式木质水准尺,并按城市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往返观测,其闭合差为±20√Lmm(L

一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知识讲解

G P S 控制测量设计书

1.工作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1任务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2工作内容及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技术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1项目区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2已有资料及其利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2技术标准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3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3.1控制测量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项目目组织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项目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1组织机构设置计划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计划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_ 4 3.1.2各部分的具体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3项目设备资源配置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2项目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质量管理措施、进度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保障措施_______ 5 4.1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2项目进度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3生产及资料安全保障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 提交成果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1GPS点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1 注: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2cm。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长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一、二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 GPS接收机的选用表1-3

各项限差规定 σ())((2 2 bd a +=σ采用表1-1加乘常数)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 3x ≤ , σω5 3y ≤ , σω5 3z ≤ , σω5 3≤ 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2 2 bd a +=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 2 2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 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 2 bd a += σ,ω—环闭合差, 2 2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 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2 2 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列要求(或者进行已知点检查,已知点点位变化相对于约束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

于表1-1规定的上一等级控制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σ?2dV X ≤,σ?2dV Y ≤,σ?2dV Z ≤ ))((2 2 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

桩基及承台测量放线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郭家庄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工程编号: 致:郭家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地下室(Y32-Y45/X1-X16 轴)桩基及承台定位测量放线工作经自检合格,请予以审查或验收。 附:1 、轴线及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 2、施工测量范围轴线图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专业监理 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施工测量放线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郭家庄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工程编号: 致:郭家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地下 室一层(Y32-Y45/X1-X16 轴)墙柱定位测量放线工作检合格, ,经自请予以审查或验收。 附:1 、轴线及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 2、施工测量范围轴线图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 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专业监理 工程师(签字) 年月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工程名称:郭家庄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工程 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致: 郭家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 5#楼一层 (A-N/1-24 轴)墙柱定位测量放线工作 请予以审查或验收。 附: 1 、 轴线及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 2、 施工测量范围轴线图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 目经理(签字) 年月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编 号: ,经自检合格, 月日

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设计指南备课讲稿

GPS静态控制测量实施指南 一、综述 GPS网建立过程分3个阶段:设计准备、施工作业、数据处理1.设计准备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项目: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测绘资料收集、选点埋石、仪器检测。 1.1项目规划 ①位置及范围:测区的地理位置、覆盖范围及控制网的控制 面积 ②用途及精度等级:控制网的具体用途、所要求达到的精度 或等级。(各级GPS网采用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以2倍中误差作为 极限误差。) C级网用途:三等大地控制网、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D 级网用途:四等大地控制网; E 级网用途: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建筑施工 等。 (由于本基坑工程跨距较长,基坑深距大,暂定C、D级测量精度 GPS测量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的精度用下面公式表示:

σ为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单位mm,a为固定误差,单位mm,b为比例误差系数,单位1 X 10-6 ,d为相邻点间距离,单位为km。 城市GPS测量精度指标:(本工程选用四等) GPS高程拟合板块: D、E级网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联测, GPS点需要高程联测时,可采用使GPS点与水准点重合,平原、微丘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必须大于3个,联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km,且均匀分布;重丘、山岭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10个。 各级GPS控制网的高程联测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当GPS控制网点间距离小于20km时,可不考虑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修正;当大于20KM时,每时段应于始、中、终个观测一次气象元素,并采用标准模型加入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修正。 为GPS控制网点的正常高,先利用已联测高程的GPS点正常高和经GPS控制网平差得到的大地高,求其高程异常值,然后采用拟合或插值等方法求其他高程异常值和正常高。 ③点位分布及数量:控制网点的分布、数量及密度要求。 (GPS网点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依据城市测量规范三等基线平均距离为5km,四等为2km,鉴于平时土方开挖收方测量需要5km左右设置一控制观测点。

各种测量的规范及限差

测绘规范及限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 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 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 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 1. 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 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各导线点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o时,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差值仍应符合上表规定。 一、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上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 超限,该测回应立即重测,但不计重测测回数。 2. 同测回2c 较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超限,可重测超限方向(应联测原零方向)。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测战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测。 3. 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气泡中心位置偏移超过一格或个别方向临时被挡,均可随时进行重测。 二、观测手簿的记录、检查和观测数据的划改,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2)、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3)、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三、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其测角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n m 2??± =β (1-1)

完整word版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概述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测量依据、原则 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JJ 8-85《城市测量规范》 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 测区情况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 本测区位于东经108°57'、北纬34°13'附近。位于长安大学校本部东院,测区北临育才路,东至雁塔路,测区内为教学区,地势平坦,建筑物以及树木较多,通视条件较差。本次实习在测区内布设7个GPS控制点,构建一个D级GPS网,满足实习需要。 2.2已有资料 测区如有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可考虑联测国家高等级点,将GPS网点的坐标转换到国家坐标系中。如测区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采用测区独立坐标系。 控制网起算数据3.2. 本次实习GPS控制网可考虑利用国家等级点2个,国家等级点必须有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网的起算数据。如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则采用测区中任意两点的独立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 控制网的起算数据,独立坐标系可选用已已建成的地方独立坐标系,也可以在实习是自己建立。 2.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GPS基线向量为WGS-84坐标系,GPS网平面平差成果为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并转换为测区相应的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1956黄海高程系统。 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间或UTC时间系统。 2.5GPS网的布设 采用三台GPS接受机,按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控制网,等级为D级。 2.6GPS网的选点 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GPS静态测量外业观测及观测数据资料的处理 3.1GPS外业观测 本次实习的GPS控制网采用GPS技术静态观测方法施测。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E 级GPS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建筑工程设计院 二0 一四年二月 目录 1、作业技术流程 2、技术要点 准备工作 技术设计 选点埋石 野外观测 数据处理 平差计算 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 技术报告 成果整理与提交 3、范例 1、作业技术流程 E级GPS空制测量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一般是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控制网的精 度保证是后续其它工序的基础。E级GPS空制测量工作时一般按下列流程进行工作:准备工作一技术设计一选点埋石一野外观测一数据处理一平差计算一质量检查与自 检报告一技术报告一成果整理与提交。 2、技术要点 准备工作 E级GPS空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工程的合同或协议,了解委托单位对工程 的特殊要求。收集与测区有关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需用的地形图资料、 技术标准,按规范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制作标石,对参加施工的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校验。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高等级控制点的保存情况,为技术设计做好准备。准备施工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选点埋石 选点 1 ?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测量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专业设计书;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等环境信息;熟悉可利用的各种设施、位置环境、交通、水电等信息。 2.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 3.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点位尽可能位于地面,城区内应尽量选在楼顶上,以便于保存和通视。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 4.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点位离开铁路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离公路不小于50m 5. 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 6.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 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 米。并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7.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应保证15°以上无遮挡。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8?选点时应设计水准联测路线,对于要联测等级水准的GPS空制点,尤其是当点位 处于河流、湖泊、水库的边缘时,在其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其水准联测的可能性。 9.选点完成后提交工作总结;及其它相关资料,包括点之记信息、本点与相邻点网图、实地选点方案等。 10.选点结束后,实地选点方案必须经过业主或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 入埋石阶段 埋石 1. 标石类型:地面采用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混 凝土普通标石(i ),楼顶采用建筑物上标石(j )。标石尺寸如下: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

————————————————————————————————作者: ————————————————————————————————日期: ?

一、建筑变形测量 1建筑变形测量的等级及其精度要求 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 中误差(mm) 观测点坐标 中误差(mm) 特级≤0.05≤0.3 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和重要科研项目变形观测一级≤0.15≤1.0 高精度要求的大型建筑物和科研项目变形观测 二级≤0.50 ≤3.0 中等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和科研项目变形观测:重要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三级≤1.50≤10.0低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变形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2 建筑变形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特级≤10≤0.3 ≤0.5 ≥0.5 一级≤30≤0.7 ≤1.0≥0.3 二级≤50 ≤2.0≤3.0≥0.2 三级≤75≤5.0≤8.0 三丝能读数3建筑变形水准观测的限差(mm) 等级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 (黑红面)所 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 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 差 较差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 之差 特级0.15 0.2 ≤0.1≤0.07≤0.15一级0.30.5 ≤0.3≤0.2≤0.45 二级0.5 0.7≤1.0≤0.7≤1.5 三级光学测微 法 1.0 1.5 ≤3.0 ≤2.0 ≤4.5 中丝读数 法 2.03.0 I角对于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0″,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仪器不得大于15″,铟瓦水准尺、尺垫。 二、城市测量规范 1平面控制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等 级 城测 导线 城测平 均边长 工测 导线 工测平 均边长 测角中 误差" 测距 中误 城测导线 相对闭合 工测导线 相对闭合 测回数方位角 闭 J1 J2 DJ6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D级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任务概述 由于校园改造,校园实习场原有控制点被破坏,为了保障测绘实践教学,需要重新建立校园控制网。校园首级平面控制拟布设D 级GPS 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拟布设二等水准网。 二、测区状况 测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占地12.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0.2万平方米。校区经过长期建设,故行道树高大,像篮球场北侧道路。高大的树木在很大程度上给GPS 测量工作带来了不便。 校园周边现有北京市C 级GPS 控制点4个,分别为:西直门桥、紫竹桥西、公主坟、复兴门桥。 三、级别和精度要求 δ=22)*(d b a 式中:δ—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 d —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四、布设原则 1.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规定、要求汇总 一、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1.1 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 1.2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 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结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说明: ⑴.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倍;

⑵.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⑶.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当 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⑷.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1.6 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0d 1.7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⑴.凡超出以上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成后并对成果综

合分析后再进行。

⑵.2C较差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因测回较差超限重测 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⑶.零方向的2C较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 重测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该测回应重测。 ⑷.采用方向观测法时,每站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 的1/3,否则整站重测。 ⑸.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 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⑹.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基线条件、方位角条件自由项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 真分析择取有关测站整站重测。 1.10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 2. (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2.1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2.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与等级: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等,首级高程控制不 应低于三等水准。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安徽省合肥市城区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安徽省合肥市城区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万河上游。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拨121米。主要河流有赵河和潘河并在测区东南部交汇,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测区内道路成网,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省道豫49自北向南纵贯测区,省道2324横穿东西,交通便利,便利了测绘工作的开展。 测区包括城区及其附近地区,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3°12′21″-113°19′30″,北纬39°00′13″-39°01′42″之间,面积为96KM2。测图范围大致为东经113°53′59″-112°58′31″,北纬39°01′35″一33°05′42″,面积为 36.75KM2,合1:1于图幅147幅。 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 3、CHl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l003-95《测绘产品检查评定标准》。 5、《合肥市1:1000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坐标系的选择 测区平均高程85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7°,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20带,3°带的第39带。GPS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选用54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 四、仪器设备和软件 GPS控制测量采用上海中翰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Smart-3100IS型GPS测量系统,为12通道单頻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 静态基线±(5mm +1ppmD) 高程±(10mm+2ppmD) Smart-3100IS型GPS测量系统配备有Planning星历预报软件(可预报30天内测区各测点一天24小时的卫星分布状况及健康状况)、Spectrum Survey 后处理解算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 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GPS实测和数据处理时采用的其它设备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五、四等(或D级)GPS网的设计和观测 1.GPS布网 充分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控制点45个,其中已知点4个,未知点41个,组成最小同步环135 个,多边形异步环8 个(计算选取)。独立基线54条,其中必要基线44条,多余基线10条,平均重复设站数为1.7/站。多于《规范》规定的1.6/站。

高差控制测量成果计算表

二、高差控制测量成果计算表 =h f ∑h i = +0.164+0.272+0.368+0.380+0.344-0.265-0.056=+0.007= 7mm =容h f L 40±=√0.6564=±32mm L =656.4m=0.6564km ∵∣f h ∣≤∣f h 容∣ ∴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V 1=L f h -ⅹL 1=4,.6567-ⅹ93.4=-0.001m=1mm V 5=L f h -ⅹL 5=4,.6567-ⅹ111.6=-0.001m=1mm V 2=L f h -ⅹL 2=4,.6567-ⅹ92.4=-0.001m=1mm V 6=L f h -ⅹL 6=4 ,.6567-ⅹ95.4=-0.001m=1mm V 3=L f h -ⅹL 3=4.6567-ⅹ63.5=-0.001m=1mm V 7=L f h -ⅹL 7=4,.6567-ⅹ60.2=-0.001m=1mm V 4=L f h -ⅹL 4==4,.6567-ⅹ75.3=-0.001m=1mm V 8=L f h -ⅹL 8=4,.6567-ⅹ64.6=-0.001m=1mm h ?1=h 1+V 1=+0.163 h ?2=h 2+V 2=+0.271 h ?3=h 3+V 3=+0.367 h ?4=h 4+V 4=+0.379 h ?5=h 5+V 5=+0.343 h ?6=h 6+V 6=-1.201 h ?7=h 7+V 7=-0.265 h ?8=h 8+V 8=-0.057 ∑h ?i =+0.163+0.367+0.343-0.265+0.271+0.379-1.201-0.057=0 ∴H 1=35m H 2=35+0.163=35.163m H 3=35.163+0.271=35.434m H 4=35.434+0.367=35.801m H 5=35.801+0.379=36.180m H 6=36.180+0.343=36.523m H 7=36.523-0.265=35.322m H 8=35.322-0.057=35.057m H 1=35.057-0.057=35.000m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01936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 时间:2010-06-10 23:04:16 来源:本站作者:未知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 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 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建筑工程设计院 二0一四年二月

目录 1、作业技术流程 2、技术要点 2.1准备工作 2.2技术设计 2.4选点埋石 2.5野外观测 2.6数据处理 2.7平差计算 2.8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 2.9技术报告 3.0成果整理与提交 3、范例

1、作业技术流程 E级GPS控制测量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一般是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是后续其它工序的基础。E级GPS控制测量工作时一般按下列流程进行工作: 准备工作→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整理与提交。 2、技术要点 2.1准备工作 E级GPS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工程的合同或协议,了解委托单位对工程的特殊要求。收集与测区有关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需用的地形图资料、技术标准,按规范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制作标石,对参加施工的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校验。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高等级控制点的保存情况,为技术设计做好准备。准备施工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2.2 选点埋石 2.2.1 选点 1.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测量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专业设计书;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等环境信息;熟悉可利用的各种设施、位置环境、交通、水电等信息。 2.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

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3.1 GPS复测组网实施

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 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