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欲谋大事而惜身

2009年04月02日18:32书摘【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29条康有为太失望了。

他和皇帝兴致勃勃地谈了两个半小时,皇帝完全接受了他的变法建议,但最终,居然没有给他升官。三年前他就已经是六品的工部主事,皇帝随后的谕旨却只是给自己换了个衙门,让自己去总理衙门实习,做一个同样芝麻大的“总理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

康有为后来在《自编年谱》里说,自己根本就瞧不上眼这种小官,觉得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梁启超得知这一结果之后,也愤愤不平地说道(译文):“皇上召见康先生,谈得很投机。但朝廷大权却把持在西王母的手上,其他的事情已经无从期望。总署行走这样的官职,真是可笑至极,不如立马卷了铺盖走人。”显然,康有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能升官,没能得到主持维新的权利,是慈禧太后在背后捣鬼。

确实,慈禧太后在光绪召见康有为前夕收回了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目的就是防止光绪重用康有为。一如黄彰健先生所说:“现在看来,四月二十五日(旧历)徐致靖上折保荐康为光绪顾问,光绪极可能采纳徐折,欲重用康,但以四月二十七日(旧历)慈禧有命在先,所补授重要官职须征得太后同意,光绪在二十八日也只好于征询军机大臣的意见之后,权且派康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后世的许多戊戌史著作(包括康有为的著述在内)遂将此事当作慈禧太后顽固守旧,扼杀新政的罪证之一。

问题是:反对康有为必然等同于反对维新,反对戊戌变法吗?

不要忘了,变法正式开始前那段时间,光绪皇帝几乎天天来回奔走于皇宫和颐和园之间。正是因为取得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变法才能正式启动。

不要忘了,当因为废除科举制的问题,满朝大臣争论不休,僵持不下的时候,是慈禧太后最终拍板,做出了废除科举的最终决定。

不要忘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已经将清王朝逼到了悬崖边上,维新已经成为整个朝廷的意志,连徐桐这样之前“门人有讲西学者,即不许入见”的铁杆守旧派,在戊戌年也开始上折子请求变法了。考察史料,戊戌年上半年,朝廷内外,根本找不到几个明目张胆的反对维新之人。

……

然而,在康有为呈递给光绪皇帝的奏折里——包括他代人起草的折子,却一直都在声嘶力竭地警告皇帝:朝廷内外存在着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反对维新的“顽固派”。

1895年,也就是历史教科书上记录“公车上书”的那一年,康有为没有去“上书”,但却将他的的上书草稿删删改改,改头换面变成了《上清帝第三书》。据康有为自述,他这篇文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激赏,事实也确实如此,戊戌年皇帝还让人把这份压在箱底的折子找出来,看了一回,又叹息了一回。

康有为在折子里说(译文):“下层小官僚、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中,有才能而且忠于陛下的人是相当多的,但陛下所了解而又能够有所任命的有几人?破格提拔的又有几人?随侍左右,能供陛下随侍与之讨论商量的人又有几人?陛下不分昼夜能够随叫随到的又有几人……”

这些话,可真是说到光绪皇帝的心坎里去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摆脱太后的控制,组建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班子,可惜,这样的梦想眼下看来,还只是一种奢望。恐怕这也正是皇帝激赏康有为这份折子,对之念念不忘的最根本的原因。

显然,康有为这份折子很有挑拨光绪和慈禧、挑拨光绪和现任朝廷大员们的关系的嫌疑,在康的语境里,慈禧和那些现任的朝廷大员,都站在光绪皇帝的对立面。

一个多月之后,皇帝将康有为的这篇上书和其他九件也是要求变革的折子,下发给各地督抚将军们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地方大员们一致同意改革,不过他们建议皇帝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搞全盘西化,而要兼顾中国国情。

最值得注意的是:同意改革的地方大员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同意康有为的改革思路。

康有为主张速成改革和全盘改革,而地方大员们却主张循序渐进的稳健策略。

看起来,康有为和现任的这些地方大员们在要不要改革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并没有什么分歧,说他们是同志也不算过分。但康有为不这样认为,在他眼里,不同意自己的改革速成论者,就是改革的敌人,就是顽固派、守旧派。

戊戌年6月1日,御史杨深秀上了一道由康有为起草的《请定国是折》。康有为在折子里说(译文):“守旧之人,并非不知道眼下应该变法,但这些人或者年老不能读书,或者气衰不能做事。不能读书,就不能了解新政;不能做事,就畏惧改革。担心新政推行,肯定要淘汰、排斥许多旧官,对他们的荣华富贵,大有不便,所以惟有全力加以阻扰……皇上每天推行行政于上,守旧者却每天在下面进行抵制,虽有诏书,但新政却不能推行……推广新政,对皇上来说是大利,但对守旧派来说却是大害;顽固守旧,对皇上来说有大害,但对守旧者来说却有大利……”

在那次长达10刻钟的面圣中,康有为对皇帝说(译文):“凭皇上手上现有的权利,虽不能做到全变,但若重点改革一些重要的事情,也足以拯救国家。只是现任的这些大臣,都是些老朽的守旧之人,对外国的事情一窍不通,皇上想依靠他们变法,犹如缘木求鱼!”

总之,戊戌年的前前后后,康有为一直在向光绪皇帝灌输这样一种观念:朝廷内外,确实存在着一个势力极其庞大的反对维新的守旧派。现任中央和地方大员多是慈禧的班子,基于对这些人的反感和不信任,光绪皇帝也对康有为的说法深信不疑。所有主张“改革稳健论”、“循序渐进论”,而反对康有为的“改革全变论”、“改革速成论”的官员,无一不被扣上了一顶阻扰新政的守旧派的大帽子。

可是慈禧太后支持“改革稳健论”。

根据《戊戌变法史事考》的研究结论,慈禧太后归政之后,她与光绪皇帝之间的权力关系,还存在着一种事后报告制度,即官员们递呈的重要奏折,须在事后送给慈禧御览。考之史料,戊戌百日,光绪帝共向慈禧太后送呈重要奏折达462件,最多的一天,送呈了29件。可见,虽然已经宣布退休,但对朝局变化的总体趋势,慈禧却还能够清晰的把握。

自然,康有为在正月份所上的那道请开制度局的折子,慈禧也是知道的。靠替咸丰皇帝批阅奏章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的慈禧太后,折子里那些皮里阳秋的鬼蜮伎俩,自然瞒不过她。皇帝没有经验,也许看不透康有为折子里企图借制度局和十二分局架空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企图(也许光绪看透了,但却很乐意这样去做,因为这样就可以将慈禧的班子完全换成自己的),慈禧岂会看不出来。此前之所以一直没有就此事作出反应,是因为她相信,军机大臣们决不会让这样的折子获得通过。但是,时局变化太快,主张稳健维新的恭亲王突然去世,对康有为的用心产生了警觉的翁同龢也被皇帝悍然罢免,6月1日,徐致靖推荐康有为的折子一递上去,皇帝居然当天批复,作出了三天后召见康有为的决定。

形势已经容不得慈禧不出面干预。虽说阻止康有为当政,慈禧的私心不可否认(光绪可能想借此瓦解她的班子),但更不可否认的是:康有为当政之后,必然着手设立制度局和十二分局,而如此缺乏深思熟虑,冒冒失失地试图架空现行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绝非国家之福,也绝非改革之福。

自打康有为成功说动了皇帝开设制度局、十二分局和地方议政局以来,朝廷上下的人心就乱了。一向盲目乐观的康有为,也开始发觉事情有些不妙,突然有了给谭嗣同、林旭、梁启超相面的“闲情逸致”。

制度局带给新政的阻力,主要来自中央掌权的王公大臣和地方督抚等实权派,因为架空的是他们的权力。真正将广大中下层官僚驱赶到新政对立面的,则是康门党徒一直叫嚣不止的裁撤冗员的呼声。《清廷戊戌朝变记》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译文):

“京城中已经有了裁撤六部九卿,设立鬼子衙门,用鬼子办事的谣言(指康党向光绪力荐心怀不轨的外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日本人伊藤博文),竟有老迈昏庸、懵懂无知、焦急欲死的官员,整日毁谤皇上,诅咒康有为。”

对此,康有为觉得自己实在是冤死了。自己只建议皇帝引进新人,设立制度局;可从来没有直接说过要裁撤旧人,废除六部九卿。这倒也是事实,康有为确实没有向光绪建议过裁除旧机构,那些建议裁员的折子,只是一些轻浮的维新党人看到光绪对康有为的改革设想颇为欣赏后,忘乎所以递呈的。虽然政治手腕低劣,但康有为也知道暂时不能将满朝臣工集体得罪。但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之所以会有人给皇帝上这样的折子,康有为的引导力量不可忽视。且看他在戊戌年正月给皇帝的折子里的这些言辞(译文):

“那些藩臬道府,都是冗员;州县守令,选举他们的时候就很轻浮,习气又极坏,而且仅仅负责收税和断狱,与民生根本没什么关系……督抚们官位尊贵,资格很老,往往衰老昏庸,畏惧听到变法。”

没有康有为“思想”上的指导,“新党少年”们断不会接连不断给皇帝上折子请求裁员。

8月23日,太仆少卿、晚清三屠之一的“官屠”岑春煊给皇帝上了一道折子,再次请求裁除冗署。岑的建议十分大胆,光中央政府,就建议应裁除以下机构:詹事府、宗人府的宗丞、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岑本人的工作部门)、内务府(裁掉一半)……岑的折子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举朝反对,连康有为也觉得太过了,随即在29日也上了一道折子,劝告光绪皇帝“选通才以任新政,存冗官以容旧人”。但皇帝认为新政到现在都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效果,原因正在于没有裁撤掉这些旧官僚——就是这些人反对皇帝设立制度局;就是这些人拒不执行或者阳奉阴违皇帝狂风暴雨般的新政旨意。皇帝已经一意孤行决定大刀阔斧裁除冗员,连康有为的进言也说服不了他了。

就在康有为上折的第二天,在没有作任何预备性部署的情况下,皇帝就悍然发布了大规模裁并冗署冗员的上谕。对岑春煊折子里建议裁处的机构,皇帝几乎完全接受。

一时间天下大乱,人心惶惶。

当时任顺天府尹的陈夔龙后来在《梦蕉亭杂记》中,详细描述了他当日亲身经历的这一次朝局大动荡,今日读来,仍不免使人唏嘘不已(译文):

“戊戌政变,首先起源于裁官。京城闲散衙门被裁撤者不下十余处,连带着因此而失业的人有近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的忧戚……(太仆寺被撤之后,我去接受公事档案),前往该寺察看情形,发现自从上谕下达之后,众人已如鸟兽散,不但办公室里空无一人,连印信、文件也全都找不到了,办公室的门窗也都被全部拆毁,一切接办都无从着手。”

诚然,太仆寺、太常寺这一类机构,当时确属冗署,裁撤它们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皇帝事前居然没有任何准备措施,包括安置裁撤人员和安排接受人员,两方面都没有任何计划。近万官僚一朝失业,会给京城带来多大的乱子,皇帝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上谕发布之后,各部门官员文吏一哄而散,不但文书档案印信被随意丢弃不顾,连衙门里的门窗都被拆毁无存,其怨恨之深可想而知。

如此重大的改革,却又如此形同儿戏,即使没有后来的政变,又岂能不败!

9月14日,光绪前往颐和园,并在那里住了长达5天之久。皇帝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说服慈禧,批准他开设懋勤殿。然而结局可想而知,对权力十分痴迷敏感而且对权术十分精通的慈禧,不可能看不透此事所将导致的最终后果。

懋勤殿人事上不受品秩的限制,设在宫中,只对皇帝直接负责,表面上只是政策咨询机构,实际上等同于政策决定机构,原来负有咨询和决策功能的军机处、总理衙门都将因此而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这既是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挑战,更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权力的重新分配,最重要的是:如果懋勤殿得以制度化,康党上台,慈禧本人将丧失手中的绝大部分权力。

如果说10天前皇帝罢免礼部六堂官,是对慈禧的权力的藐视和否定的话,那么,皇帝开设懋勤殿的提议,则明显是想掏空她的权力基础。皇帝此举,已与政变无异,不过是“温柔的政变”罢了。

尽管14日光绪与慈禧之间关于懋勤殿的争论没有任何档案记载,但争论的最终结果却一目了然:次日,皇帝就给军机四卿之一的杨锐发出了一道求救密诏。

诏书全文如下: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愿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随时有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弟、谭嗣同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繕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皇帝如此焦急地要杨锐拿出一个能够调和新政与太后矛盾的折中方案出来,显然,14日他受到了慈禧的严厉斥责。所谓的“十九日朱谕”,就是罢免礼部六堂官的旨意,慈禧极有可能选择了在这个问题上对光绪发难。根据史料记载,光绪终生对慈禧都怀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每次遭到慈禧训斥,他都会两股战栗,浑身哆嗦,冷汗淋漓。14日慈禧的训斥显然极为严厉,皇帝深受刺激,以至于次日就给杨锐写了这么一道求救密诏。

密诏的主旨,是想找到一个能够避免政变,同时又能够让改革继续下去的方案。皇帝希望罢黜旧臣,但前提是不能因此开罪慈禧太后,否则自己的帝位尚且不保(很可能慈禧有这方面的威胁)。

但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份密诏,导致了他的终生囚徒的悲剧。这份密诏彻底破坏了他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成了慈禧心中永不能原谅他的一种忿恨,临死都要将他拉上垫背(慈禧这么做显然考虑的是自己的身后荣宠)。

上面引述的光绪诏书显然不足以导致这样严重的结果,真正的问题在于:慈禧所看到、听到的,是一份伪诏。不是前面这份真诏书,而是这份伪诏,囚禁了光绪一生,并最终要了他的性命。

康有为篡改出来的伪诏。

光绪密诏的原始文件,自偷运出宫之后就一直踪迹渺然。直到10年之后慈禧与光绪同时去世,杨锐之子杨庆昶才在宣统元年(1908)八月,将原件交还都察院。密诏原文从此真相大白。而在此之前,社会上四处流传的密诏文本,其实是康有为一手篡改的伪诏。

康有为的伪诏是这样说的:

“朕维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大臣而进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极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可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弟等,可与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戊戌政变记》)

和真诏书相比,伪诏书主要篡改了这么几个关键点:

(1)真诏书要杨锐找一个能够既继续变法又不违逆太后意旨的折中方案,伪诏书对此一字不提,只要求众人“设法相救”。

(2)对当前形势的描述,真诏书只提到:如果将那些旧臣全部罢免,全面开展变法,那么光绪自己的皇位就不可保,这是基于一种假设的判断;伪诏书却故意略去这种假设的前提,直接将当前的形势定位为光绪帝位不保。

(3)最明显的一处篡改是:真密诏是给杨锐的,光绪只提及了军机四卿的名字,没有康有为;而伪密诏却不但掺入了康有为的名字,而且还将其排在了军机四卿的前面。也就是说,一份给杨锐的密诏,被篡改成了给康有为的密诏。

事实上,光绪带给康有为的,是另一份明诏,那份诏书让他极度失望。

杨锐接到密诏后,正因为看出了皇帝无意让康有为参与此事的意图,遂在16日,在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单独给皇帝写了一个“覆奏”。17日,覆奏递呈,光绪接受了杨锐的建议,随即发布了一道明诏,让康有为迅速离京,赶赴上海督办官报局。同日,康有为还在死党宋伯鲁家里宴饮,兴致高昂地唱昆曲卡拉OK。显然,他仍然陶醉于懋勤殿的即将开设,对光绪的求救密诏和自己的外放一无所知。

18日,杨锐将墨写的密诏给了康有为,原本则自己收藏了起来;同日,康有为接到了让自己离京的明诏,同时弟子林旭还为他带回了光绪催促他迅速出京的另一份密诏。光绪在密诏里对康有为说(译文):

“朕如今命令你去上海督办官报,实在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非笔墨所能形容。你赶紧离开京城,不可拖延。你的一片忠君爱国的热肠,朕是深知的。爱惜身体,好好保养,以待将来。”

光绪之所以如此急迫地催促康有为离开京城,其实恰恰证明了他无意于与太后直接对抗。外放康有为,目的正在于缓和太后以及朝廷旧臣对自己的抵触和愤怒,无疑是光绪向太后妥协的产物。

三份诏书在手,康有为有被抛弃的感觉。

其实他也早已准备抛弃光绪。对密诏的篡改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康有为的“亲密战友”王照,戊戌年流亡日本之后,曾对他的日本朋友痛心疾首地揭露过康有为的作伪(译文大意):

“皇上给谭嗣同等四章京的密诏,有朕位不保,尔等速为计划,保全朕躬,勿违太后之意之类的言辞。这是皇上不想与太后对抗的真实情形。皇上只让康有为前往上海,根本没

有让他武装夺权……如今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密诏》,其实是康有为的伪造。这份伪诏一公布,皇上与太后之剑的仇恨,终于终生无法化解!这真是千古伤心之事……”

戊戌年之后,康有为一直以光绪皇帝的死党自诩,自日本到美国,自美国到欧洲,四处奔走,一直打着拯救光绪皇帝的旗号。殊不知,将光绪皇帝送入瀛台,囚禁终生的致命一刀,正是他康有为亲手砍下的。

除了些许被抛弃的失败感之外,皇帝的密诏其实并未给予康有为过多的刺激。因为早在这份密诏出炉之前,康党已经在筹划着武装夺权了。康党武装夺权早有预谋,绝非如其自述,起源于光绪皇帝的求救密诏。

看到杨锐墨写给自己的真密诏的同日,康有为就派了谭嗣同前去秘密会见袁世凯。根据黄彰健先生的考证,谭嗣同带给袁世凯看的,正是这份尚未来得及篡改的墨写本密诏。因为不是朱谕原本,同时真密诏里也并无起兵救驾之词,所以袁世凯认为这是一份伪诏。

康有为之所以敢于当机立断与袁世凯联络武装政变,恰恰证明了他们的准备工作早已展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日本发现的史料《毕永年日记》对康党筹划政变的前前后后有着详细的记录。

毕永年,湖南人,早期革命党,为人任侠仗义。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交友颇深,康党武装政变的直接参与者。后弃康党而去,投入革命党孙中山麾下。民国之后,愤慨世事,削发为僧。

根据毕永年的记载,9月14日晚上,也就是光绪墨写密诏到达康有为手中之前四天,康有为就把毕永年叫去,对他说道(译文大意):“太后想在九月(阴历)天津阅兵的时候,杀掉皇上。唐朝有张柬之废掉武后的举动,我想效仿他。皇上手上无一兵一卒,难以成事。我已经奏请皇上诏袁世凯入京,想借他的手除掉太后。”

——所谓的天津阅兵废掉光绪,戊戌年之后,一直被康有为肆意渲染,但显然是绝不可能之事。一者,天津阅兵是早在变法刚刚开始时就确定了的行程,当时的慈禧支持改革,不可能有废除的意图;二者,凭借慈禧的手段,根本没有必要将能够在宫内直接干脆利落、秘密解决的事情放到天津阅兵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下去办,她不可能如此弱智。唯有缺乏基本政治训练的菜鸟康有为,才会想出这样蹩脚的借口。

康有为告诉毕永年这些,是因为他有重要的任务想要交给毕永年去做,但当时并未明言。

第二天毕永年和谭嗣同见面,谭也不知道康有为想让毕永年干什么。当天晚上,光绪赐袁世凯侍郎候补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极为兴奋,终于向毕永年吐露了他的计划(译文大意):“我打算让你率领一百人,等袁世凯兵围颐和园时,你就冲进去把慈禧抓起来废掉。”

此时此刻,康有为仍然尚未见到光绪的密诏。

很明显,康有为正在酝酿一场政变,而这场政变,却是光绪皇帝所不知道的。

瞒着光绪谋划武装夺权只是康党最后的无奈之举,康有为最希望发动的,其实是一场“和平政变”。这可以从光绪的求救密诏出炉之前康党的大肆活动中得到证实:康有为上奏,请求皇帝仿照日本先例,身着戎装,亲自统领六军,设立参谋本部,遴选天下熊罴之士、不二之臣;谭嗣同请求光绪召见袁世凯,给予他脱离荣禄控制的单独奏事之权;康有为邀请伊藤博文来华“指导改革”……

最能显示康党急于发动一场“和平政变”的证据是:康有为石破天惊,居然向光绪提出了断发、易服、改元、迁都的建议。断发、易服和改元虽然属于清朝意识形态领域的禁区,但总不过是个形式,姑且不论。最敏感的问题在于迁都。康有为建议光绪,以出游为借口前往上海,等到了上海之后,就立即宣布迁都,就此摆脱北京一干旧臣和太后的控制,至于随行人员,康有为说,只要让他和十几个康党人物相伴就足够了。显然,康有为想蛊惑光绪,达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在上海组建一个纯粹的“康党内阁”。

然而,正如梁启超、康广仁等人所评价的那样,康有为是一个眼高手低、固执己见、乐于想当然的政治菜鸟,好谈权术,却手段拙劣。所谓的迁都计划,根本完全不切实际,毫无可操作性。

皇帝没有接受迁都的提议,但却答应召见袁世凯。袁世凯和他的新军一直是康党极力争取的军事力量。康党青睐袁世凯,无疑与袁世凯早年曾参加过强学会,戊戌年也积极赞同改革有关。在袁世凯之外,康有为还试图让王照去活动掌握着武卫军的聂士成(王照与聂士成是把兄弟),但王照坚决反对武装政变,此事不了了之。袁世凯也就成了康党最后的选择。

康有为对袁世凯极度信任,这种信任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当然的结果。当毕永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袁世凯的可信度时,康有为始终未曾动摇。

此前他曾派亲信徐致靖前往天津摸袁世凯的底,徐致靖的报告是袁世凯绝对可信,而康有为同样认为徐致靖的报告也绝对可信。然而据王照事后披露,徐致靖在天津根本就没有见到袁世凯本人,只由他的幕僚接待了一下。

除了徐致靖不负责任的“调查报告”,康有为对袁世凯的信任还源自袁写给他的一封感谢信——感谢康党举荐他入京面见光绪——袁在信中有“赴汤蹈火”一类的词语,康有为居然对这种例行公事的官场客套话深信不疑,当毕永年怀疑袁世凯的可信度时,康有为拿出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袁世凯的这封信。

9月11日,徐致靖呈递了由康有为写的举荐袁世凯的折子。当日,光绪就作出了召袁世凯来京的旨意,同时还把徐致靖的折子送给慈禧阅览——徐折的主旨是提议让袁世凯脱离荣禄独立出来,把这样的折子送到慈禧跟前,等同于把脖子洗干净了请人来杀。荣禄也好,慈禧也罢,都不可能对皇帝的这种异动置若罔闻。康党的“政治阴谋”,毋宁说是“政治阳谋”。

光绪对袁世凯的眷顾,严格来说,并不完全出自康党的撺掇,同样和他培植帝党势力的用心有关。当光绪赐衔袁世凯侍郎候补、给予他专折奏事权的时候,康有为兴奋地对梁启超赞颂“天子圣明”,唯有王照,那个在戊戌年随波逐流而又不甘于随波逐流的小小的六品主事,对此深感忧虑。他说(译文):

“皇上召见袁世凯的旨意一颁布,犹如一声霹雳,明摆着是掩耳盗铃,败局已定。”

在王照看来,袁世凯入京,尤其是部分新军随行,逼近京畿显然有着欲盖弥彰之嫌。对光绪忠心耿耿了一辈子的他决定对此事做些挽救,正当他缮写折子,奏请皇上命袁世凯率军移驻河南归德府镇压土匪以作掩饰的时候,康有为却兴冲冲地前来找他,假借光绪的名义,让他写一份推荐自己和梁启超进入懋勤殿的折子。王照的折子因此晚了一天才送抵颐和园。

但王照的殚精竭虑不过是欲盖弥彰之后的再次欲盖弥彰,这样的手段瞒不过慈禧锐利的眼睛。许多人的最终命运,就要来了。

当阴谋成为阳谋,随后发生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到皇宫对整个帝国打了一声招呼,宣布帝国大小事务重新由她掌管。

随后,老太后就回她的颐和园去了。

这个简单到了极点的情节,史称“戊戌政变”。

同日,慈禧下令步军统领衙门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处理措施是“拿交刑部,按律治罪”。考虑到谭嗣同等军机四章京可能会泄露消息,这一谕旨避开了军机处,是一道给步军统领衙门的密旨。

但奇怪的是:康有为居然早就跑了。据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政变前一日,即9月20日一大早,他就离开了北京,当天傍晚就赶到了天津塘沽。政变发生的同日,顺利搭乘英国轮船逃往香港。貌似康有为早已知道政变马上就会发生。

康有为是否知道政变马上就会发生暂且不论,至少康党内部并不知道。就在政变当日,铁杆康党成员,御史宋伯鲁居然还上了一道举荐康有为的折子,正好撞在慈禧的枪口上,结果被当即革职,永不叙用,罪名则是“滥保匪人”。

康有为的人品问题又一次被迫摆上台面。须知康有为令谭嗣同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的时间是9月18日,当时他还对毕永年信誓旦旦,表示绝对信任袁世凯,然而仅仅30多个小时之后,康有为自己却脚底抹油,偷偷溜出北京,跑到了天津塘沽。

若说这个时候康有为已经预料到了政变马上就会发生,显然不合情理——他不可能在明知无法与慈禧对抗的情况下,不去通知康党骨干们(包括他的胞弟康广仁在内),而独自逃走,即便是这样,也只能证明康有为的人品更为卑劣罢了。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极力主张策划武装政变的康有为,本人却极不愿意以身犯险。塘沽可进可退:政变成功,可以“光荣”返京;政变失败,也能够从容逃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康有为不是在抵达塘沽的当日,而是在第二天,即政变发生的当日才乘坐轮船逃走。

康有为身上这种野心勃勃却又时刻明哲保身的特点,早在当年策划湖南“自立”,秘密宣传种族革命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当时在湖南前后奔走的,全是康党弟子如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康有为本人则躲在幕后,从不直接出面。自始至终,他只愿意做一个以“保命”为前提的“革命者”。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康有为是个“风险的极度厌恶者”和“收益的最大追求者”的矛盾结合体,在经济领域,这样的矛盾结合体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政治领域则不然。故而,当光绪皇帝准备召见康有为时,投桃报李,康有为也迅速放弃了革命,转而“维新”——他看到了获取最大收益与尽可能减少风险的最佳结合契机。

24日,重庆轮抵达吴淞,康有为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政治保护。期间,英国官员班瑞德对康有为作了仔细的询问。班瑞德在这次谈话的备忘录末尾总结性地写道:

“康有为在上面这段慷慨激昂的谈话中,曾热切请求英国政府拯救光绪皇帝,因为光绪皇帝已经没有保护他自己的力量了。我认为:康有为是一个富于幻想而无甚魄力的人,很不适宜做一个动乱时代的领导者……他的提议改变中国服装至少是不合理的。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他这些建议不是被忽视,便是惹起反抗。”

班瑞德的眼力确实毒辣,一眼就窥破了政治菜鸟康有为的本质。可悲的是:许多局内之人,包括梁启超,包括谭嗣同,包括光绪皇帝,一度也曾包括翁同龢,却对此始终缺乏明晰的认识。历史阴差阳错地在戊戌年选择了康有为,结果为自己酿出了一杯苦酒。

29日,当“六君子”血溅菜市口的时候,康有为正好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抵达香港。

那缕余晖,不仅笼罩着死里逃生的康有为,也笼罩着北京高高的城楼上“六君子”被装进木笼子里的头颅,也笼罩着老朽帝国的最后一次荒诞绝伦的挣扎求生落下帷幕。

康有为的政治生命,也走到了黄昏。这个自幼以圣人自负的历史存在感极强的失意者,将在半年之后开始写作为自己的一生盖棺定论的《自编年谱》。世俗社会已经没有了他风生水起的舞台,他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冀求在日后尘封的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也许,《年谱》里连篇累牍、层出不穷而且自相矛盾的那些谎言和作伪,相对于那些伪历史本身,在强化一个人的历史存在感方面所起到的效果,会更为强大。这一点,恐怕是康有为当日所料想不到的吧。

试图与历史开玩笑的人,最后总会被历史过滤成玩笑本身。

(摘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杂志版作者:谌旭彬)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19069121.html,/history/special/cixi/200904/0402_6068_1089209_7.shtml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一、历史背景: 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内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 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2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4)政治方面 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4)军事方面 维新派裁汰旧军,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筹办兵工厂,力行保甲,实行团练。——老祖宗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改革,军队还能听朝廷的话吗? (5)文教方面改革科举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堂,提倡西学。这,丢掉了历代朝廷的优良传统,忘了祖宗的家规,我们可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千秋基业难道真要毁在你们这一代手中。 (6)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用现在的观点看,上访是错误的,刁民也会乘机闹事的。 三、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这不仅表现在维新变法、议会民主、个性解放等新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反映在人们对变法失败原因的多方面的反思。反思历史才有可能创新历史。历史的当事人对其历史的反思则更值得关注。 (1)首先,对梁启超来说,戊戌变法的失败真可谓是刻骨铭心,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314

单元综合检测(九)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19世纪中期相比侵华的主要角色发生重大变化 B.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 C.19世纪末中国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参加侵华的国家空前增多 解析:选B。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世纪后半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侵华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但这一时期商品输出仍然是列强对外侵略的重要方式,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为本题正确选项。 2.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指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要求建立( ) A.总统共和政体 B.君主专制政体 C.议会共和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选D。由题干中“三权分立”“皇上则为元首”等信息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 3.康有为在变法运动之前,做了很多理论准备。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异端学说。这反映了( ) A.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B.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点 C.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 D.维新变法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解析:选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受到了正宗儒家学者的批判,这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因此A选项正确。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末的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主要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起来,得到了社会上层精英知识分子和主张变革的统治者的支持和响应,故选C 项。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总结范文]戊戌变法的内容

[总结范文]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内容 试题: 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相关阅读】 光绪与康有为、梁启超合影。这张照片是康有为利用相片合成技术伪造的,梁启超终生未曾与光绪谋面。“戊戌变法”的主要资料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期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最后演变成为

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康有为自我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的。 1、教育改革 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胡孝文:慈禧并非一开始就不支持戊戌变法 慈禧眼中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问题: 是什么? 标准答案: ①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十分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构成,很不成熟。相形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势力。 ②寄希于光绪皇帝。“幻想是弱者的命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期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期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 ④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取得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⑤敌视革命,脱离群众。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我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相关阅读】 :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直接原因 谭嗣同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十分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构成,很不成熟。相形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势力。 寄希于光绪皇帝。“幻想是弱者的命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期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期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 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取得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敌视革命,脱离群众。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 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我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原因再探

论康有为维新思想与大同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一)

论康有为维新思想与大同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一) 在康有为思想研究中,维新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关系尚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却直接涉关到对康有为思想体系的总体把握和他一生政治行为的评价。无论是维新思想的研究还是大同思想的研究,学界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充分肯定了变法时期康有为政治和学术思想的进步性,高度评价了大同思想的价值,同时也批判了康有为在变法后保皇保教反对革命的思想和活动,并由此认为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也渐趋复古与保守。显然,在康有为思想研究上存在着隔裂其思想发展的一贯性、理论基础一致性的倾向。正确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共同哲学基础和逻辑关系,把其现实政治主张和未来理想看作是他自身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正确评价康有为后半生的政治行为和思想发展无疑是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 一、价值心态与学术思想的发展 康有为早期的经历表明,从启蒙到思想的形成,康有为都是在“经世”思想的指导下积累知识、寻求救国之道的。“经世致用”和“微言大义”是康有为儒学思想的鲜明特点,严格的说在这一传统思想中所经的“世”、所营的“天下”就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和世界。在表达对现世积极投入的背后隐含着康有为个人价值心态的形成及其变化,这又促使康有为把探求解脱之路的眼光从现世延伸到了未来。应当说,康有为“经营天下”的大志,在他的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著述中也有着充分的表达。然而,这一“大志”在价值心态的引导下继续发展,以至变成了“经营全球”的境界。因此,康有为的未来理想与现实中的政治主张是密切相关、互为一体的,反映了他思考人生和社会由浅及深的思维轨迹。 康有为自称“吾家自九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①意即他把自己看作是传统精英集团——士人的一分子。“士”在古人心目中是以知识和才智著称的知识阶层,孔子使用士、君子和圣人不仅表示地位、等级、出身、智慧,而且还赋予了他们以道德精神典范的内容,他描述的“士”都是肩负重任,不以物质享受为意而以经营天下、显现大道、追求高尚情怀为目的的人物。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因此,孔子把士的社会责任看得沉重而艰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对社会知识阶层的规定和描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历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怀,渴望和积极参预治理天下的活动,自觉地用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完善其外在形象。而所谓士大夫主要是指由儒士而官员的社会精英集团,他们通过从政的实践把儒家的思想贯彻于社会。由士到士大夫,由研读思考到决策治国,士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君子”。事实上先秦诸子无不崇尚圣贤,诸子心目中的圣贤是人中之杰,大致指两类人,一是具体的圣人,即历史上存在过的圣人或虚拟的圣人;二是指理论化的圣人,即原则的人格化,表现为一种抽象的道德人。在宋明理学中,圣人渐渐失去了其现实和历史品格,积淀为一堆抽象的政治伦理原则。在理学家的笔下,“圣人”成了“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象”的天道的显现者和实践者。①显然,圣人是超然于世的人,体现天道的人,忧苦难而解民倒悬的人。总之,文化传统中崇尚圣贤的传统,由士人向士大夫、君子、圣人转移、升华、抽象的实践轨迹,无不对以研究经典、专好宋明理学的康有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说,士大夫情调乃是康氏学术思想中的一大特色。从自编年谱中可以看到,四十年间,他所读、所注、所著之书以儒家经典、正史、历代会典、圣训及儒学各代名家之书为大宗。特别是从朱次琦习儒后,进一步促进了他自视“圣贤”心态的形成。他自称:“于时捧手授教,……乃洗心绝欲,一意归依,以圣贤为必可期,以群书为三十岁前必可尽读,以一身为能有立,以天下为必可为。从此谢绝科举之文,士芥富贵之事,超然立于群伦之表,与古贤豪君子为群。......于是倜然自负于众以不朽之业。”②早年的读书生活使天资聪慧的康有为学贯古今,超然于众人之上,确立了经营天下的大志。可以说从九江先生游,使他明确了自己的价值目标,并

戊戌变法 习题(含答案)

戊戌变法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2.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废除科举制度 C.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精简机构 3.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马关条约》的签定 B.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 “公车上书” D. 《天演论》的发表 4. 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座新式学堂,这座新式学堂是()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京大学 5.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D. 戊戌政变的发生 7.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 改革社会风尚 B. 吸收世界文明 C. 发展近代交通 D. 主张机器生产 8. 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A. 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 B.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 C. 变法不够彻底 D. 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9.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 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 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10. 拉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虎门销烟 C. 兴办民用工业 D. 创办海军 11. 直接引发“公车上书”事件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 12. 百日维新期间,发布的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一项措施是()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考纲课标解读】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重点难点突破】 1.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综合认识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清朝高级官员中积极支持变法新政的是 A.慈禧太后 B.陈宝箴 C.袁世凯 D.荣禄 2.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是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D.设立京师大学堂 3.“戊戌六君子”除“军机四卿”外还有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康广仁④杨深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B.帝国主义国家干涉破坏 C.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D.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5.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国民革命运动 D.辛亥革命 6.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A.新思潮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主要表现在它 A.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 B.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C.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促进了了人民的觉醒 8.戊戌变法的实质性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兴起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变法手段很高明,据材料一指出其“高明”手段是什么?分析当时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主要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顽固势力反对变法的原因? (3)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识见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轰轰烈烈地开始,匆匆忙忙地结束,错综复杂的原因,沉重惨痛的教训。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发生在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它兴起之初轰轰烈烈,但却如昙花一现般迅速失败,变法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体现在方方面面。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②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③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而惨痛的教训也令人刻骨铭心清醒的知晓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戊戌变法是1898年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推动体制更新的改革运动,然而一场社会新风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就,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方案向皇帝上书言事,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制。可见他们在政治上缺乏反帝的斗争勇气,冥冥之中自暗藏着失败的结局。 经济上:当时的民族主义力量还十分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还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可见在发展资本主义上只采取改良,对于当时腐败的清政府来说根本是无关痛痒的。 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这怎能不失败呢?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对列强和反动势力寄予幻想 戊戌变法运动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列强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的,而维新派却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那么戊戌变法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维新派尖锐地揭露了俄国侵华事实,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俄国。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中国任维新的顾问。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趁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为了与俄国进行争夺。因此,在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国,美国,日本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对列强和封建势力抱有幻想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三惧怕、脱离广大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了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既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果不实行变法,下层群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同”社会构想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一、康有为与《大同书》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作为康有为代表作的《大同书》,可以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学人,首次尝试设计理想中世界的状态。在这个世界性的社会里,没有国家、没有种族、没有阶级、没有家庭、私有制消失、人人平等、天下为公,人类过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是康有为设想中的大同社会。 “大道者何人理至公, 太平世大同之道也。”“公者, 人人如一之谓, 无贵贱之分, 无贫富之等, 无人种之殊, 无男女之异。分等殊异, 此狭隘之小道也。平等公同, 此广大之道也。无所谓君, 无所谓国, 人人皆教养于公产, 而不恃私产, 一内外为一, 无所防虞, 故外户不闭, 不知兵革,此太平之道、大同之世”,康有为在1884年撰写的《礼运注》中, 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基书轮廓。 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中的人而言,大同社会表征着希望和美好。虽然正如毛泽东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社会的路”,但其大同设想是康有为早期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其中的很多设想都很先进也很具体,不仅在当代具有进步意义,对现代执政者设计未来发展道路也仍旧有很大的启发性,集中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平等民主的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代表着以康有为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智慧和胸怀,就像康有为本人所说的“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因而这本书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从思想价值上都有被仔细研究的必要,篇幅关系,本文着重选择个人觉得重要且有兴趣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 二、重点问题研读 1、康有为大同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同书》“混合公羊家三世说、礼运篇小康大同说、佛教慈悲平等说、卢骚天赋人权说、耶稣教博爱平等自由说,还耳食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学说,幻想出一个‘大同之世’。 从他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同书》的思想来源多而庞杂,其中,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整本书的思想架构

论康有为_大同书_中的素质教育思想_张泽鸿

论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张泽鸿1,2 ,周 畅 3 (1.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022;2.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 3.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合肥 230601) 摘 要: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针对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将大同社会的教育 分为前后衔接的五阶段;他提倡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的色彩,具有深远的人口学和教育学意义,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具有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关键词:《大同书》;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人本主义;新伦理主义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7)03-0115-06 康有为(1858 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康有为在教育 学方面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主要体现在《长兴学记》和《大同书》两书中。最早对康有为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是梁启超。1901年,梁氏在《南海康先生传》中专辟《教育家之康南海》一章,认为康有为 其为大教育家,则昭昭明甚也 , 先生不徒有教育家之精神而已,又备教育家之资格 。[1]378,381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从变科举、兴学校、建立新式教育制度,到主张女子教育、兴办专业教育,以及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构成了富有创意、极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但继承了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同时又广泛吸收了西方和东洋教育的合理成分,使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本文主要从现代人口素质培养的角度对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资源作一梳理,初步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价值及其局限性。 1 人生五阶段学制的设计 何谓现代素质教育?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同书》(1902年)作为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康有为教育思想的主要面貌。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培养的是 人性皆善,人格皆齐,人体皆健 [2]186 的新公民。这些理论都和 今天的素质教育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从现代素质教育的视角来看康有为的人口素质教育思想,它仍然具有人口学和教育学的意义。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创立新 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学校教育制度。他早在《请开学校折》中就提议兴办中小学,设 立大学,构划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学制雏形。他主张小学要向西方一样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如果儿童有 其不入者,罪其父母,严课地方官以为殿最 。 [3] 他希望借此来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以资富国。他的这种学制主张,既立足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又着眼于中国教育的长远未来。 这是中 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 学制,也是康有为对中国教育事业最大的贡献 [4] 。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等级制,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2]1 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非常重视人口教育,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 主,最重学校 [2]269 。大同社会实行 公养 、 公教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大同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同社会的公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人为有用之美才,人人为有德之成人 [2]212 。大同社会的教育有一个前 后衔接的完整的学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人必须学习到20岁。它包括五个衔接的阶段:即人本院(负责胎儿教育)、育婴院(负责婴儿教育)、小学院(负责儿童初等教育)、中学院(负责少年中等教育)和大学院(负责青年高等教育)五个部分。这五个阶段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链条,每一阶段针对学童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构成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1)人本院教育。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在这里,孕妇胎教的主要宗旨是进行优生。为了达到目的,康有为费尽心思,对此进行了全 收稿日期:2006-10-16 修回日期:2007-04-02 作者简介:张泽鸿(1977 ),男,安徽安庆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安徽大学哲学系2005级美学研究生。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efe i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 2007年5月 第24卷第3期 M ay 2007V o.l 24N o .3

论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论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戊戌变法是晚清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光绪帝,这位大志未酬、郁郁寡欢的末世皇帝十年短暂的亲政生涯中最绚烂的政治成就。作为一位毫无实权的封建帝王,光绪帝果断进行资本主义改良挽救民族危机,同时由于他的现实处境和自身因素又使戊戌变法仅仅存在了一百零三天便惨遭扼杀。那么这位戊戌变法的实际领导者究竟对戊戌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将以此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 关键词: 光绪帝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正文: 历史上每到王朝末期常常会出现一些救世统治者试图通过各种改革来延长他们祖先的帝业。光绪帝正是这样一位试图力挽狂澜的末代改革者。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大清帝国的国力日趋衰微,统治危机愈发加深。面对日益严重的王朝危机,满清皇族内部不断进行自救运动,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清朝地主阶级完成了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这些改革主要发生在同治、光绪二帝年间,其中前者是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进行的,而戊戌变法是由皇帝直接领导的改良运动,这位封建帝王尝试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决定了他自身在此次运动中的复杂性。 一、光绪帝的生平介绍 光绪帝名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和慈禧亲妹妹的儿子。1875年,亲政刚满一年的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因病逝世。同治皇帝无子,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和叶赫那拉的利益,她从年龄和血缘的角度考虑,最终选择了自己的侄子和亲外甥——年仅四岁的载湉,改元光绪。光绪帝从小生活在慈禧太后的“严加管教”的训斥下,慈禧要求光绪叫她“亲爸爸”,对她事事毕恭毕敬,不得违背“亲爸爸”的旨意。幼小的光绪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生理疾病。由于不同寻常的成长环境,光绪帝形成了软弱的性格,加之慈禧太后的强势压制,他尽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时势原因)。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早期改良思潮出现。19世纪七十年代 二、百日维新:(1)内容: ①政治: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②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③文教: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④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①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③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④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 (2)客观原因: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3)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前提下, 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只能采取改良的办法,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失这也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行不通的。 19世纪工业文明冲击影 同,但都有着积极或客观的历史作用。复习中要注意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摘 要]“大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理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作为康有为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其大同思想虽是“乌 托邦式的空想,但又是超越时代的文化晶体” [1] ,其中不乏合理成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文试图对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进行研究,发掘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康有为;大同思想;和谐社会;时代价值 人类最伟大的梦想, 莫过于建立一个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同社会。中国近代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精心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他无法找到实现人类大同的现实通途。研究康有为《大同书》及其大同思想, 分析其中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对构建和谐世界和实现全人类幸福, 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大同思想的积极意义 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康有为政治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传入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有为大同思想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它对剥削制度的尖锐批判能够起到民主主义的启蒙作用。大同思想根据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的历史进化理论,提出了一个高度物质文明、政治民主、个人平等自由、人人劳动和财产共有的“大同”世界。它表达了中国先进人士和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科学文明的希望,对封建专制的反抗,对人权的要求,具有极大的民主主义启蒙意义。这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反剥削、反压迫的思想,实际上正是对当前封建剥削、封建压迫的强烈抗议。大同空想是反封建的呼声。 第二,康有为大同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够起到社会主义的启蒙作用。有些主张不仅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致,甚至有所发展。比如康有为提出“去 [1]董重转,王秀云《康有为大同思想略论》。 九界”,达到大同极乐世界,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还没有提出过;康有为提

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再谈晚清女主慈禧

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再谈晚清女主慈禧 张晶轩一三历建 1350356 引言:说到慈禧,人们往往认为她与清朝的灭亡以及清末国人蒙受外国的列强的种种屈辱脱不了干系。近年来,也有学者逐渐为慈禧洗白,向人们展现了她更多重的特征。在本文中,我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两件在清末与王朝走向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分析慈禧在这两个事件中的角色,并对她重新进行评价。 关键词:慈禧;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1.事件分析 1.1慈禧与戊戌变法 有些学者认为,慈禧太后不应承担戊戌变法失败的全部罪责,其原因是维新党本身的做法过于激进,缺乏思考,本就无法独挑起变革的大梁,反而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混乱。如英国公使窦纳乐,在政变发生不久给英国外交大臣的信上说: “我认为中国正当的变法, 已大大被康有为和他朋友们的不智行为搞坏了。”而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字林西报》则转述北京外交使馆对百日维新的看法是:“维新党的计划是不合实际的。光绪皇帝可能把中国弄得不成样子,太后是宫廷中唯一头脑清晰的人,而她的及时干涉是有裨于时局的。”这些说法作为当时在中国的西方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维新派存在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要使慈禧叫停变法之举的罪责全然抹除并不合理。 维新派提倡的变法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变法主张。主张从教育文化、经济社会中的实务入手,注重处理与现有社会体制的关系,力争减少阻力,在现有体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法。在思想层面上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并无不同。慈禧对变法持默认和支持态度的实际便是变法的这一部分。 第二种则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他们把官职和人事变革作为变法的突破口,有着强烈的改制倾向。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是较为彻底的变革,若能付诸实践,会是一个振兴民族的大好时机,大大加快政治变革的进度。当然,他们有时显得较为激进,如康有为提出变法要先杀几个守旧大臣,谭嗣同常讲变法必须流血等等。变法高潮中这派人四出活动军队将领,要包围颐和园,扑杀西太后等等。但没有激进也就没有缓进,在政治改革上,只有适当的激进能不断地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确,维新派在当时是缺乏政治经验,他们的主张也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仍是一个能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好机会,而慈禧也应当承担这一叫停的罪责。 1.2慈禧与清末新政 1900年6月17日晨,“八国联军”以优势兵力向大沽炮台发起猛烈进攻,激战数小时,炮台失守,守将自尽。眼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抢掠,慈禧惊惶失措,带领光绪和一些王公大臣西逃。1901年1月30日,一向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慈禧太后终于松口,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变法诏书,称只有“变法”才能使国家渐致富强。祖宗之法也不是不可变的, 而且列祖列宗也是在不断地变法,正式推行“新政”。 行政制度上,新政裁撤或合并了一些有名无实或职能重复的衙门。将总理衙门改组为外务部,改变了沿袭千余年的传统的六部建置,设立了商部、巡警部和学部(教育部)。军事制度方面,裁汰绿营十分之二三, 取消武举, 命各省创设武备学堂。设立练兵处,控制各省的新军。教育制度方面,颁布《学堂章程》,命各省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