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孤岛时期的新华公司电影创作与艺术创新问题

孤岛时期的新华公司电影创作与艺术创新问题

·总第446期·

理论界2010第12期

□郑健健

孤岛时期的新华公司电影创作与艺术创新问题

电影艺术的创新问题从来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样说并不只是因为电影本身固有的艺术与商业一体两面的双重属性,而且在于电影从来都是个人创作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晶。针对艺术创新问题,如果说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是客观方面的要求,那么电影人创作观念的转变就是其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孤岛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

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起,迄今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犯“租界”为止,在上海形成了一个被人们称为“孤岛”的特殊历史时期。1937年底,电影业的情况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当11月战火从沪上转移后,上海的娱乐生活开始恢复。编剧叶逸芳回忆道:“战争过后,在租界内的各种饭店和夜总会就算加时营业,也仍然人满为患。当时影院的生意真是旺盛,没有新片映旧片,观众一样上门。片商和海外发行商都迫切需要新片。”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社会事实是,“成千上万的内陆难民蜂拥而入租借之内,使仅有10平方公里大小的的租界由150万人口骤然增至1937年底的500万。”难民中大多数人是有钱的地主和商贾,他们的流入促进了当时所谓的经济“畸形繁荣”,也带了娱乐消费的增长,娱乐业也很快被拉进了经济繁荣的快车道上。

因此,可以说上海处在孤岛时期的特殊的社会时空和历史语境为所谓的“古装片复兴”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却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电影作为艺术与商业双重属性兼具的“商品”,最终还是要投放市场,由观众“投票”决定其市场价值。但是观众针对某一具体影片以票房为表征的“投票”行为毕竟不能为时代大环境下人们纷纷涌入影院的状况所完全涵盖,后者当然可以追溯到社会历史方面特殊的境况与市民的心理状态,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类型片的抚慰与麻醉效果和满足机制,回顾自电影诞生以来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在美国、俄罗斯、法国都不难发现可与孤岛时期的上海“古装片复兴”的盛况媲美的历史记录,这种表面上的类似仿佛昭示了一种必然性。而实际上在一般的观念当中,古装片、历史片等中国电影当时的准类型片种在上海孤岛时期的“畸形繁荣”均归因于孤岛时期相对特殊的社会时空与历史语境。如果说,孤岛早期由于“享乐型的难民”大量涌入与影院等米下锅的片荒状态使得电影从业者来不及对影片精雕细琢也能“几乎上映什么戏都卖钱”的话,那么这种大量制作的质量低劣的影片在观众中造成的坏影响终将使电影业自身玩火自焚。

二、艺术创新问题的提出

虽然从根本上无法摆脱上海电影与生俱来的“以商业主义为主导,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本质,但是由于新华公司的编剧、导演及制片人等对于影片最终呈现出的面貌由主导作用的业内人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各自在电影创作方面的崭新观念,从而使得新华公司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格调。虽然是“古装片”在“此时此地”的二度复兴,但是已远非1926-1928时期的“古装片风潮”所能同日而语。例如上海影戏公司1927年出品的《盘丝洞》,以浓厚的神怪氛围和色情场面吸引观众,取得了上佳的营业收入,但是以牺牲中国制片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一个既想赚钱,又不敢担风险的真正意义上的投机商,在百般无奈中,终于给他想出一个既能赚钱又没有风险的两全之策。他不顾爱国舆论的斥责,一方面把已停演了十年,曾经受过批判的《火烧红莲寺》旧片又拿出一至六集来,配上音乐,以救济‘明星’同仁名义公映,做起无本生意来。不久。又收到舆论痛斥,只好又停映”,“尤其是张石川自编自导,为柳中亮、柳中浩两兄弟创办的‘国华’摄制的鬼气森森的《风流冤魂》上映后,正碰上银幕上鬼魂充斥、妖孽横行,把上海银屏闹得乌烟瘴气之时,终于激起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任何发生在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创新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的语境当中发生的,并通过具体的电影艺术作品在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当中得以实现。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历次的艺术创新运动莫不如是。由此,本文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考察孤岛时期新华影业公司的电影创作也从这个路径切入。

关键词:新华公司;孤岛电影;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12-0126-02

[收稿日期]2010-05-28

[作者简介]郑健健,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影视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艺评论】

126

·总第446期·

理论界

2010第12期孤岛广大观众的极大反感和义愤”,舆论的指摘与谴责,使影片的艺术质量问题被提上了影片制作者的议事日程。

如果说孤岛时期特殊的历史语境对电影从形式到内容上提出了崭新的外部要求,那么以此为基础而驱动了电影业内人员的创新意识就是电影艺术创新的内在动因。同时,从观众的接受角度来看,孤岛特殊的人员群体构成及其欣赏水平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古装片的创作与艺术创新问题

1937年,新华公司凭借鹊起的声名与优异的卖座记录,新华公司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打破独立制片的模式,开拍了成本投入极高的历史宫闱片《貂蝉》,首开新华公司豪华古装片创作的先河。

战争的爆发打乱了新华公司正常的发展秩序,也使影片的创作陷入停顿的状态。《

貂蝉》于1937年1月开拍,但是直至孤岛时期借由香港方面的力量才补拍完成,于1938年4月28日在上海上映,票房收入甚至超过了外国片。从孤岛初期审时度势的谨慎发展态度到《貂蝉》的巨大反响与成功,鼓励了张善琨发展新华公司成为上海电影业霸主的信心。

根据当时上海影人顾也鲁的说法,由于《貂蝉》的成功,张善琨准备在1938年后期拍摄一部新的古装片,不仅希望有良好的票房回报,同时也期望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正是基于此,张善琨邀请时在香港的欧阳予倩根据乐府民歌《木兰辞》和明清两代一些笔记小说与民间传说当中有关花木兰的内容为蓝本而创作了《

木兰从军》的电影剧本,而影片也确实如张善琨本人的预期,童月娟回忆说,“张善琨当时认为《木兰从军》一定能卖钱,做宣传花费一点也不省”。《

木兰从军》选择在了1939年2月正值农历春节的时段,彼时也正是各电影公司按惯例推出各自的大制作影片的档期,当时与《木兰从军》同期在首轮豪华影院上映的就有“新光影院上映的艺华影业公司出品的《

楚霸王》”和“金城大戏院上映的国华电影公司的《孟姜女》”。虽然同是耗资巨大的豪华巨片,但彼时投入最大的《楚霸王》似乎更加稳操胜券,也被舆论普遍认为会在这一场票房大战中获取胜利,然而最后却是《木兰从军》在这一档期三部影片的竞争中获得了最大的回报,成为票房上最大的赢家。

《木兰从军》的成功吸引了很多的后来者,也标志着孤岛电影业繁荣时代的来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40年一年间“孤岛”共上映的67部国产片中,取材于稗官野史、民间传说、评弹故事以及章回小说的影片,就占54部之多,而这54部当中,仅新华系公司的出品就有12部之多,名列各孤岛电影公司之首。

张善琨不仅早有拍摄古装片的设想和要求,而且对古装片的拍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过去的古装片大都跳不出传统舞台剧的窠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舞台表演性质的纪录片。他主张古装片不应旧剧化而应电影化。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新华公司拍摄古装巨片《貂蝉》、《武则天》等片的过程中。

《貂蝉》按照张善琨竭力去除古装片的舞台化的新思路展开了新的尝试,这种努力首先表现在电影布景设置上的创新。据报载,仅新华公司当时投入到服化道等方面的资金就

高达十万。尽管《貂蝉》一片在拍摄过程当中因战事爆发中途停顿,后来是借用香港利园山南粤公司影棚补拍完成的,但是影片在创新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还是保证了影片的质量。《貂蝉》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上映时,获得社会好评,被舆论认为是自有古装片以来最好的一部。

为了拍出有质量的古装历史题材影片,张善琨在影片对历史真实的还原程度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他用重金延聘考古专家担当编剧顾问。

在编剧方面,作为戏曲作家和理论家的周贻白在孤岛古装片的创作人员当中十分活跃。他创作的《雁门关》、《秦良玉》、《梁红玉》、《苏武牧羊》和《李香君》等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不屈性格和反抗精神的历史英雄人物,传达出中国优秀的民族气节和传统。孤岛时期的古装片在题材和人物形象方面大多取材自中国历史文学和戏剧故事。作为戏曲作家的周贻白发挥了自己的创作优势,将戏曲故事与电影联姻,并从中提炼出具有现实指向的主题,这些影片与其他孤岛时期电影一起对孤岛观众产生了极大的警醒作用。艺术上,他这时的电影剧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电影剧作的艺术水平,为中国电影剧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孤岛影坛的导演群落当中,论及对新华公司出品的电影在艺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就,不能不提到卜万苍导演。这不仅在于其导演的《木兰从军》在孤岛影坛引发的一场汹涌澎湃的古装历史片浪潮,更在于其在总结《木兰从军》的导演经验时所明确提出的“中国型电影”的创新构想。在《我导演电影的经验》这篇文章当中,卜万苍指出,“资金的短小并不能阻止中国电影事业的进展,相反的我们应当尽力的努力在小资本下创造我们自己的电影。这就是说,我们要创造一种‘中国型’的电影,在目前为止,中国的电影还没有创造出一种‘型’来。我们不能一味学人家,而且学人家的电影,在中国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型’的电影在《木兰从军》里差不多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初步成就”。

新华公司这一时期的古装片出品至少在两个方面走出了不同以往的一条创新之路。

第一,以文化寓政治,借重电影的大众文化功能发挥了巨大的导向作用,使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话语深入人心。

第二,将明星制度与类型化影片的生产提到了影片制作的关键环节当中,并创造性地将其纳入民族主义的话语的叙述空间当中。这种不仅将“明星+类型”拿来取悦观众,更服务于创作者的爱国热情的抒发的创举,也得到了当时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爱国舆论的首肯。■

参考文献:

[1]苏雅道(叶逸芳).论尽银河[M ].香港:博益书店,1982:89-90.

[2]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9.

[3]艾以.上海滩电影大王张善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5.

[4]卜万苍.我导演电影的经验[J ].电影,第37期,1939年5月24日,上海.

责任编辑:邱枫

【文艺评论】

12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