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历史专题复习测试题二部分

2013年历史专题复习测试题二部分

2013年历史专题复习测试题二部分
2013年历史专题复习测试题二部分

世界近代史专题一至专题四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试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到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说》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臵,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B.宗教改革时期的领导者

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史实不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A. 革命后的英国加紧了对北美的殖民掠夺,北美最终爆发了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百年后,欧洲大陆上的法国爆发了更彻底、更大规模的革命

C.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领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3.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美国独立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摧毁了封建君主制度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颁布了《人权宣言》

4.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A. 资本主义的发展B.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的影响

C.人民群众及—些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D. 殖民者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活动5.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人?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B.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C.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D.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6.新名词不断涌现是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烙印。19世纪中期在英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可能会使用的新名词是()

①手工工场②蒸汽机③大工厂④火车机车⑤铁路⑥汽船

A. 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④⑥

7.如果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义和团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运动D.改革与革命

8.下列对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B.前者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后者维护了国家统一()C.革命中都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有决定性意义的文献

D.都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的发展

9.?继续推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表明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农奴制,获得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

B.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最大限度地维护地主和贵族的利益

D.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敲诈与掠夺

10.有史学家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B.逐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D.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789年4月30日,首任总统誓词是:“我庄严宣誓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愿上帝保佑。”

材料二从一个普通的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从军事斗争到政治角逐,他曾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几十年。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位历史人物?(4分)

(2)请分别简单介绍这两位历史人物。(8分)

(3)通过上述探究,两位历史人物表现出的共同品质是什么?(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人权宣言》材料三(各叛乱地区)“为人占用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部门……将承认并保证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材料一反映了该国家确立了哪些政治体制?(4分)

(2)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列举出这次革命中的一件大事。(4分)(3)材料三是谁执政时期颁布的?(4分)

(4)上述三个文件对欧美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图一哥伦布在航海图二玻利瓦尔抗击西班牙统治者

(1)图一事件属于什么历史活动的一部分?图二事件发生在什么运动中?(6分)(2)图一事件所属的历史活动与图二之间有什么联系?(6分)

(3)应该怎样看待图一事件所属的历史活动?(6分)

14.学以致用,解决问题。(20分)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8分)与此同时,中国发生的一场同样性质的改革是什么?(4分)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8分)

世界近代史专题五至专题七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试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到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英国一位史学大师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材料中所说的《共产党宣言》与下列哪一人物有直接关系()

A B C D

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100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同一首歌,为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同一首歌?是指()

A.《义勇军进行曲》

B.《命运交响曲》

C.《黄河大合唱》

D.《国际歌》

3.右图所示的埃菲尔铁塔矗立于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始建于1889

年。据史料记载,当时建造该建筑物主要是为了纪念万国博览会,同时也是

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这座建筑物应建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4.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行业的产生的重要

发明是()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汽车

5.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学完两次工业革命后,小明同学对其相同之处进行了归纳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A.机器的发明、改进及利用

B.能源的更新或发现

C.产生一些新的工业部门

D.引发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6.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C.垄断组织的出现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D.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A.英国成为殖民大帝国

B.美国成为经济大国

C.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8.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环球航行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航天飞行

9.周总理跟李德伦谈话时曾经说:?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仑当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这里他们谈论的音乐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悲怆奏鸣曲》

D.《月光奏鸣曲》

10.?苹果落地?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一项科学发现的问世。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现是()

A.爱迪生——电灯泡

B.爱因斯坦——相对论

C.牛顿——万有引力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在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三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1)材料一、材料二的展品反映了哪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6分)

(3)我国在何时何地举办了世博会?世界博览会被称为世界经济奥运会,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14~16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展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潮。

材料二 17~18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1)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4分)

(2)请各举一个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4分)

(3)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张有哪些相同点?(8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新时代?(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并依据上述材料指出这场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6分)

14.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6分)

科技与战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后,九年级(8)班历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关系?(6分)

(2)这种关系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历史出现了什么巨大灾难?试分析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10分)

世界现代史专题一至专题四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试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到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2.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其新秩序是( )

A. 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两极格局

3.某校准备邀请一位学者作?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的学术报告,下列不适合

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

(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D.慕尼黑会议

4.《列宁在1918》中,列宁的卫士瓦西里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为实现?一切都会有的?,苏俄推行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重点发展重工业 D. 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5.右图中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规定有关( )

A. 不允许德国拥有空军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D.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6.右图反映了德国工人的失业状况,也是其经济的一个缩影。德国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行?新政?

B.寻求各国帮助

C.建立法西斯统治

D.走社会主义道路

7.?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三者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②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③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④都是大胆创新的结果⑤都巩固了新生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务院公布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十条措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约投资了4万亿元。这项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一项措施相似( )

A.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C.缩减农业的大片耕地D.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本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原因是( ) A.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 B. 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攻

C.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希特勒的扩张计划是先大陆,后海洋。首先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吞并中欧;接着打败法国,消灭苏联,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最后一步是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霸全球。

——冀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侵占中国东北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长久以来的图谋。20世纪20年代,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远东的方针,为此,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日本不断制造借口?的史实有哪些?(4分)

(2)希特勒是怎样一步步实现其扩张计划的?(8分)

(3)当今世界有没有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请举两例。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图一纽约股票交易所前图二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图三大危机时期穷人的棚屋区图四

(1)图一、图二、图三共同反映了历史上哪一事件?(4分)

(2)图四人物是罗斯福。面对这一事件,他就任总统后马上宣布实行?新政?。为此,请你以一个记者的身份为某电视台写一则电视新闻。(要求: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学校和电视台名称,可用XX代替)(4分)

(3)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分)

(4)请你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说出?新政?的作用和影响。(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可是由于我要在这里忠实于事实的真相,我得说,每一个在英国经历了那三天的人当时都觉得那会议好极了。

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激动地感激他(张伯伦)。人们在录音机里首先听到的是“为了我们时代的和平”那篇消息,他向我们受考验的一代宣告:我们可以再次在和平中生活,可以逍遥自在,可以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出力。可是今天每个人都不说真话,全国否认我们当年是怎样被那漂亮的词句迷惑的。

——摘编自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事情是西方国家在20年代应该采取对德国抚慰政策,但实际上却采取了遏制政策,在30年代应该对德国采取遏制政策,但是实际上却采取了抚慰政策。

——摘编自小约瑟夫〃奈《理解国家冲突》(1)材料一中?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的?那一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4分)当时?所有的人?为什么?都激动地感激他(张伯伦)??(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二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指出这一历史现象给人类文明进程留下的深刻教训。(6分)

14.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变化更大。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欧洲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美国、欧洲、日本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有什么优势?(9分)

(2)它们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什么?(9分)

世界现代史专题五至专题八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试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到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 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日本记者宫本二美生回忆,1970年他挤在人群中报道大阪世博会的场景时仍激动不已,?世博会代表了全日本国民的梦想,大家期盼着开幕的那一天?。40年前日本能够举办大阪世博会的主要原因是( )

A.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B.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C.日本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头军D.日本民众的热切期盼3.列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 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都没有使国家摆脱困境

B.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C.都是对社会主义俄国进行的改革

D.都符合俄国的基本国情

4.二战后,面对印度民族独立的浪潮,英国不得不调整殖民政策,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意印度独立,将印度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印巴分治

B.分而治之造成了这一地区的长期分裂,并由此冲突不断

C.独立后的印度在英国扶持下,国家综合国力迅猛增长

D.印度独立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高潮中的重要部分

5.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右图)。根据相关信息推断,邮票上被污损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 世界卫生

B.世界石油

C.世界贸易

D. 世界经济

6.2006~2007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7.?比尔〃盖茨??尤里〃加加林??克隆羊多莉?等新名词归纳为一个主题是( ) A.知识就是力量B.第三次科技革命

C.经济全球化D.21世纪人类的命运

8.以下电影没有可能参与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活动的是( ) A.《虎!虎!虎!》B.《定军山》C.《拯救大兵瑞恩》D.《泰坦尼克号》9.《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杰作。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败B.描绘了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D.歌颂了人间的美善与光明10.下列图片反映的同一主题应是( )

北约轰炸利比亚日本福岛核泄漏本〃拉登被击毙美韩在朝联合军演

A. 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B.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C.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D.缓和与动荡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第一次落户发展中国家(见图一)。

材料二南非世界杯(见图二)。

图一图二

材料三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宗旨是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哪些变化?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怎样?它们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什么新挑战?(8分)

(2)根据材料三可看出人类还有哪些新的挑战?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8分)

材料一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打结的手枪铸剑为犁

材料二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积极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平、公正、合理地解决。在历次联合国会议上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以更积极、活跃的形象在联合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材料三联合国《千年宣言》认为:个人在联合国事务中是可以、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的。

(1)材料一反映了联合国的什么宗旨?当今世界威胁这一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的什么外交政策?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6分)

(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参与联合国事务?(6分)

13.融人情境,探究问题。(16分) 〃

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各个国家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请你说出俄国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化及原因。(12分)

(2)通过以上问题,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的6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8分)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4分)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适用省区:广西) 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 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 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 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

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文档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2练习班级姓名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 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 A.养蚕织丝 B.烧山耕种 C.铸造青铜 D.使用铁器 4. 孔子的学生种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 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 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5.东汉时期,某些地区的耕作方式出现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这种变化 ①使回转更加轻便②提高了耕作效率图1 ③便于牛耕的普及④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图2 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的是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 7.史书记载: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这一记载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Ⅰ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标Ⅰ卷历史部分) (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河北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 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 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

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专题整合含答案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战后初期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重大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 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① 尖稅与贸易总协定:活动于佃47-1995年间,既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 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 ②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系由矢稅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是一个更具权威 性、广泛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正式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以贸易自由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 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2)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① 佃45—佃95年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矢贸总协定。 ② 1995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当今忙畀经济的全療化枠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 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当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及全球。 ②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题型解读】 1 ?从题型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示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定词,如“不是” “不 包括” “没 有” “不正确” “错误” “无尖” “不符合” “表述错误”等。 2?从能力需求上看:除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逆向思维能力,综合比较分析能 力,把握史实和历史逻辑矢系的能力。 【典型例题】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 进口的,进价 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 ? 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 ? 7欧元。 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 )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一许愿蜡烛在中国天津制造,出口到欧洲折合 0 ? 007欧元,在欧洲教堂售价 为0 ? 7欧元,升了 100倍,说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 位。 挖寓意一■这100倍的差价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济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析选项一一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A 项、B 项;C 项中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国产品的利润 空间小并不是因为西方的强权,而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 (三)题型应用体验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被正式批 准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受益者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是 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 否定型(逆向)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练习【实用】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010.12.8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右图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 .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 3、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受灾严重,但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 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B.都江堰C.大运河D.井渠 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 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D.游牧经济 5、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绘技术,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使图案与器形相 映成趣。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汉代 B .唐代C.宋代 D .清代 6、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潮,图7 中所示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 的青铜器,该青铜器铸造于 A.商代 B .秦代C.汉代 D .唐代 7、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畜力鼓风冶铁 8、 2007 年 12 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 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 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9、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瓷器的主要产地在 A .古代河北B.古代河南 C .古代陕西D.古代浙江 10、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 .景德镇 B .苏州 11、古代诗人王建在《汴州即事》中写道 C.扬州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 .洛阳 ,诗中的“草市”是 古代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最早出现是在 A.秦汉B.六朝C.唐朝D.宋朝 12、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 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 实行两税法 D. 草市兴起 13、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知识:中国及世界的思想家。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私学培养人才。 答案:C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 知识:常识。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用“考古发现”证明“文字记录”是否真实。 答案:D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知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周朝的几大制度。禅让制可以直接排除。 答案:D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解析】 知识:秦朝的统一。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①楚国,②韩国,③魏国,④赵国,⑤齐国,⑥燕国。 答案:A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解析】 知识: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阅读能力。 解题关键:C项“全社会”以偏概全。 答案:C 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 知识:近代的不平等条约。 能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利益均沾。 答案:B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 专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总体概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专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 3、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4、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从近代史时期的侵略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战争中一些民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的讲述,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三、中考热点链接 1、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史时期列强侵华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火烧圆明园、黄海海战、八国联军的侵华等;中国人民的抗争,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台湾、邓世昌在黄海为国捐躯,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中考容易考到的内容。 2、关注台湾问题,联系相关史实和当今台湾政治动向分析其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引起的反响 四、中考试题回放 1、(2005年河北)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明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中英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被迫开放,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故此题选A项。 2、(2004吉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联军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而且不允许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五、模拟实战训练 1.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2.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谁所写?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4、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 世纪初— 19 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 1 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经济根源 )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过程: 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时间成就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1487 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 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1492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1497 到达印度 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商业革命” 和“ 价格革命” ,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 、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 、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 2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 : 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2013年高考2013年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 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记述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 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土地是一定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A、C 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 答案:D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

2.部编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二精品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01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1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原因 ?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创造 了条件。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 ?泰国经过商换变法,实力强大,具备了统 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赢政重用人才,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 秦始皇分的准备。 ●经过: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朝疆域形势图 知识点2 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 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 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焚书坑儒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补充】 ●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考点02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一秦的暴政 ●秦朝的统治:既完成了统一,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又有急于求成和暴虐法的特点。 ●原因:秦的暴政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教程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新政的内容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 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意义: 对美国:①经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并最终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②政治: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③人民: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建立起福利国家打的框架,使社会弱势群体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战后欧美各国影响深远。 3、局限:只是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三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表现: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与西欧不同,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实质:虽然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5、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闫烈宏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此题关键在理解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和公民必备的参政素质就是要有很强演讲能力。B、C、D项不能说明政治领袖与演说家之间联系的原因。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光荣革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之间妥协,最终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因为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信仰英国国教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新政的内容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 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本解析采用的是试卷类型:B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考点: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战国,贵族→民众。战国时代,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上升,原有的宗法制无以为继。 答案:B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因为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所以要进一步“重农抑商”,以“抑并兼、长廉耻”。A不是材料本意,且与史实不符;题干是说“(商贾)收税与封君比入”,不是商人与封君勾结,B歪曲了材料意思。桓谭正是发现了题干中所说的现象,才提出重农抑商建议的,排除D。 答案:C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史,宋明理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先假定承认对方(辩论赛常用的方法),接着一个“但”字表示转折——我方认为:“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显然“仁义”自在“我心”。不读书识“理”,照样“堂堂正正”做人,原来“理”在每个人的“心”中。 答案:D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复习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考点6: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898年) 一、维新派的形成(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公车上书”:1895年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 二、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共持续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2、开始的标志: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令 3、内容: A、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D、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主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2)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过程: (1)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2)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3)★建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时间、地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了解即可) 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由八个字再扩大) 4、★“作用: 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影响?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二、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欧盟的成立。 1、原因:(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5)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地域相连,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