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饮停胃肠,悬饮饮停胁下,溢饮饮停肢体,支饮饮停胸肺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发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发病的类型: 感而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并与并病、复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 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多 见于外感疾病和某些外伤。 徐发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 相关。 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原发病与新产生的疾病在病理上密切 相关。 复发是指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卒发,又称顿发,即感而即发,急暴突然之意。一般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1.感邪较甚:六淫之邪侵入,若邪气较盛,则感邪之后随即发病。如新感伤寒或温病, 是外感热病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外感风寒、风热、燥热、温热、温毒等病邪为病,多感而 即发,随感随发。 2.情志遽变:急剧的激情波动,如暴怒、悲伤欲绝等情志变化,导致人的气血逆乱,而 病变顷刻而发,出现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胸痹心痛、脉绝不至等危急重证: 3.疫气致病:发病暴急,来势凶猛,病情危笃,常相“染易”,以致迅速扩散,广为流行; 某些疫气,其性毒烈,致病力强,善“染易”流行而暴发,危害尤大,故又称暴发。 4.毒物所伤:误服毒物,被毒虫毒蛇咬伤,吸人毒秽之气等,均可使人中毒而发病急骤。 5.急性外伤:如金刃伤、坠落伤、跌打伤、烧烫伤,冻伤,触电伤、枪弹伤等,均可直接 而迅速致病。 病机 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真虚假实 反见盛势 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 真实假虚即 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亦属此类。 反有羸状 阴阳互损 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亦属此类。 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 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所致。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 形成:多由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 1.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 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若病情发展,进一步 概念:指 阴损及阳 ”。 即“大实有羸状 “至虚有盛候 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 实 ”。 ”。 “虚 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 ,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 “大实之病, 至虚之病, 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 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阳格拒 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 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 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证。 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 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防治原则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 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 1.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 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 2.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 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 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 阳损及阴 阴盛格阳 阳盛格阴 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 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 白,脉沉细无力等阳 , 未病先防 1.养生以增强正气 包括顺应自然、 养性调神、 护肾保精、 体魄锻炼、 调摄饮食 (注意饮食宜忌、 药膳保健) , 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2.防止病邪侵害 包括避其邪气、药物预防等方面。 既病防变 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 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正治与反治 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 补泻效用与疾病本质和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 故说“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 1.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 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2.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 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四种: (1)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

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 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 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 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 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 治疗。 (4)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之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 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 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 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治标与治本 1.“本”和“标”的概念 本和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有多种含义, 主要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 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则病因是本,症状是 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则旧疾、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2.缓则治本 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3.急则治标 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当先治,故急治其标病。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 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 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标本兼治 指标病本病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则当标本兼顾,予以治疗。 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 于各种虚证。 祛邪,即祛除病邪,使邪去而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证。 2.扶正祛邪的运用 单纯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单纯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但在具体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 为主, 还是以邪实为主, 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 还是祛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 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过于虚弱, 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调整阴阳: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应适当配 用补阴药。即所谓“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

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 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 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 而温其内寒。 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年龄:老年人生机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虚证宜补,攻邪宜慎, 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 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 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体质:阳盛或阴虚之体,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 ) A .邪气盛,正气末衰 B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C .邪气盛,正气也虚 D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E .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 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 A.邪气盛,正气末衰——祛邪 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扶正 C.邪气盛,正气也虚——祛邪与扶正 D.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祛邪 E.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 属于正治的是( ) A .以寒治寒 B .热因热用 C .用寒远寒 D .以补开塞 E .以寒治热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解析】 :A.以寒治寒——就是“寒因寒用”,用于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 B.热因热用——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 C.用寒远寒——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 D.以补开塞——就是“塞因塞用”,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 E.以寒治热——就是“热者寒之”,指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属逆病性而用治的正治法。
中医诊断学
1.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阳气不能固摄津液。 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不能敛阳。 正常睡眠的生理:“阳入于阴则寐”-睡 3.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亡阴或亡阳。 4.战汗: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外感病时,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若脉静身凉,则愈;若脉急躁,病人烦躁则正不胜邪,病情恶化。 温热之邪侵入营分,营阴受损,故表现为身热夜甚,为营分证之主要热型 肝郁脾虚证,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大便时干时稀。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出者,为里热炽盛,津液大伤的表现。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者,是阴虚津亏表现。

口渴而多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者,属消渴病。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者,多由痰饮内停所致。 若漱口不欲咽,可见于内有瘀血,系瘀血内阻,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口燥不欲饮。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病在带脉。因带脉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横行绕身一周 久病时,耗伤机体元气,命门火衰,阳气虚弱,机体失去温煦,虚寒内生,故可见畏寒肢冷, 所以阳气虚则寒,必有寒象。 湿邪侵入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酸痛; 火邪窜至经络,阳热熏灼所致者,属实热证,为灼痛原因; 多因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导致的为空痛原因; 寒邪侵入,阻滞脏腑、阻滞、经络所致者,属实寒证,为冷痛原因; 精血亏虚,或阳气不足为隐痛原因 膀胱湿热蕴结,气化不利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涩痛。而小儿遗尿多为肾气不足,膀胱失 约所致;脾虚无力升举,膀胱失约;肝经湿热循经下注则睾丸肿痛,小儿生殖器还未发育完 全,容易造成遗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固,则遗尿。 肾气不固证是肾气虚损,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凡先天不足,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 度,久病伤肾,年老肾气亏虚等均可引起本证 全身困倦,头目昏沉--痰湿郁遏清阳引起。 胸脘痞闷--病位在脾,痰湿困脾,气机不舒引起。因此本题答案选 D。 而脾虚不运时多有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 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 白或白腻,脉濡细。 肺肾气虚证指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 证候。又名肾不纳气证 伤风表证和风寒表征最主要的区别: 伤风表证有遇风则冷, 自汗的表现, 而风寒表证是无汗; 伤风表证的脉象是脉浮缓,而风寒表证的脉象一般是脉浮或浮紧。 此外风寒表证还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 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而伤风表证是发热轻 微,无明显恶寒的表现。 而风热表证可见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脉浮数 关于疼痛的性质,属于纯记忆的知识点,必须牢记。 1.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 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 3.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寒邪阻滞经络,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 于温煦为虚证。 4.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 为虚证。 5.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 6.酸痛: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 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空痛: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9.隐痛: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

失养所致。 10.走窜痛: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 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阳明潮热: 此种潮热多见于《伤寒论》 中的阳明腑实证,故称阳明潮热。其特点是热势较高, 热退不净,多在日晡时热势加剧,因此又称日晡潮热。是由邪热蕴结胃肠,燥屎内结而致, 病在阳明胃与大肠。 细目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 不通则痛是实证;不荣则痛是虚。 1.胀痛:气滞;特点:时发时止,排气后暂舒。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 亢所致,气郁集在头目。 2.刺痛:瘀血;特点:固定痛,夜间。 3.冷痛:冷感喜暖;寒邪或阳虚。 4.灼痛:热;喜冷;火邪或阴虚火旺。 5.重痛:沉重感;湿;头重如裹,腰重。 6.酸痛:湿邪;肾虚。 7.绞痛:刀绞;寒邪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如结石、蛔虫、粪块。 8.空痛:空虚感;喜温喜按;虚证(气血阴精) 。 9.隐痛:绵绵不休;虚证。 10.走窜痛:部位游走不定,气滞或风邪。 疼痛的一般规律: 实证——新病暴痛;痛势较剧;或持续不解;痛而剧按。 虚证——久病痛缓;痛势较轻;或时有缓解;痛而喜按。 寒症——疼痛喜温;得温痛减;遇风寒加重。 热证——疼痛喜凉,得热痛不减。 (二)问疼痛部位 1.头痛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巅顶痛 2.胸痛(5 个病特点) 胸痹:胸痛憋闷、痛引肩臂;痰瘀阻滞心脉。 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痨:伴颧赤盗汗潮热,为肺阴虚。 肺热病:壮热面赤,咳喘;为肺热。 肺痈:咳吐脓血腥臭痰,为热壅血败肉腐成脓。 3.胁痛 胸胁部位是肝胆经循行。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悬饮 病,胸腔积液) ,均可导致胁痛。 细目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分虚实。 头晕 + 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头晕 + 头重,痰多苔腻 ==痰湿内阻,清阳不升头晕 + 外伤后出现,刺痛 == 瘀血阻 滞脑络 头晕 + 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气血亏虚 头晕 + 耳鸣,腰酸遗精 == 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细目五:问耳目 (一)问耳 耳鸣、耳聋 ①耳鸣 实证: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为肝胆火扰、或痰火郁结,药毒损伤等。 虚证:渐鸣声小,以手按之可减轻。为肾精不足或脾气虚弱,耳窍失养。 ②耳聋:同上 (二)问目 目眩 实证(或本虚标实) :肝病(如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或痰湿上蒙清窍。 虚证:由气、血、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口渴与饮水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燥邪伤津; 口干微渴,发热,脉浮数——温热病初起,邪热伤津不甚;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里热炽盛,津液大伤;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阴虚津伤;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温病营分证; 渴不多饮,喜少量热饮或水入即吐——痰饮内停,湿热内蕴;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见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瘀血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脾胃虚弱;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者——湿邪困脾;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者——食滞胃脘。 2.厌食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多见于伤食,为食滞胃脘。厌油腻 湿热蕴胃(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 肝胆湿热(胸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 。 3.消谷善饥 一般多为胃火炽盛。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者,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 多属胃阴虚证。 (三)口味 1.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 3.口黏腻——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 4.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 病因: 热秘—热结胃肠,腑气不通;冷秘—阳虚寒凝,肠道气机滞塞 虚秘—气阴两虚;气秘—恼怒忧郁,气机郁结 (2)泄泻: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水样) 病因: 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 ; 饮食所伤——便溏不爽或便秘;脾胃虚寒——如鸭便; 肾阳虚衰——五更泻;肝气乘脾——与情绪有关; 食物中毒——吐泻并作;寄生虫积于肠道——大便中有虫; 2.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多见脾虚和肾虚。新起为食滞胃肠。 (2)溏结不调 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头)干后稀——脾胃气虚 (3)下利脓血——痢疾或肠癌 (4)便血:若便黑如柏油是远血,血来自胃脘;若便血鲜红是近血,血来自肛门附近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2)里急后重:即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出不畅,肛门 重坠,见于湿热痢疾。 (3)排便不爽 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者——为大肠湿热; 伴腹痛欲便,抑郁易怒——为肝郁脾虚;时干时稀 腹泻不爽伴大便酸腐臭秽——为食积化腐。 小便 1.尿次异常 小便频数:尿急尿痛,量少色赤——下焦湿热; 色清量多,夜间明显——肾阳虚或肾气不固。 癃闭: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 实:湿热、瘀血、结石等。虚:久病、年老气虚、阳虚。 2.尿量异常 增多:虚寒证——肾阳虚,气化失常 消渴病——下消病 减少:各种热证和水肿病 化源不足——汗吐下后津伤,水液内停——兼浮肿,水肿水道不利——湿热蕴结,尿路 损伤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所致。 (2)余溺不尽: (即排尿后小便点滴不禁)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3)小便失禁: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脾虚气陷,或膀胱虚寒。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症结合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

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

中基原文背诵大全

中基原文背诵大全 《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灵枢·刺志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

09级中专护理班中医期末试题

09级中专护理班中基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4、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5、心其华在面的道理是 A、心在志为喜,喜笑容易显现在面部 B、心主神志,心之所想易反应在面部 C、心为火脏,其性炎上 D、心主血脉,面部血脉丰富,易反应心之变化 6.有“阴脉之海”称号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7.有“诸阳之会”称号的是指 A、头 B、手 C、足 D、胸 8.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阳,从 A、手走头 B、头走足 C、足走手 D、脏走手 9.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火邪 10.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A、风 B、暑 C、湿 D、暑 11.连接“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A、气血的相互关系 B、经脉的相互连接 C、宗气的贯通和运行 D、以上都不是 12.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B、有助于宣发肺气 C、有助于固摄精气 D、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13.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三焦 B、女子胞 C、膻中 D、肾 14.与肝主疏泄关系最不密切的生理现象是 A、气的升降出入 B、情志的调畅 C、饮食物的消化 D、腠理的开张 15、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中基中诊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饮停胃肠,悬饮饮停胁下,溢饮饮停肢体,支饮饮停胸肺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发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发病的类型: 感而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并与并病、复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 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多见于外感疾病和某些外伤。 徐发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原发病与新产生的疾病在病理上密切相关。 复发是指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病机 阴阳互损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亦属此类。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若病情发展,进一步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1.阴损及阳 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所致。反见盛势 虚实至虚之病,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反有羸状”。 概念: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 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亦属此类。 形成:多由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防治原则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证。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 2.阳盛格阴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 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白,脉沉细无力等阳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阴阳格拒 未病先防 1.养生以增强正气 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导论 1、中医四大经典 2、《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及其医学流派 4、《本草纲目》 5、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6、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3)恒动观念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的概念;气机和气化的概念 2、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划分;阴阳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含义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中医学的病机纲要:“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概念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原理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5、五行的概念、五行的特性 6、五行的生克:正常生克关系――相生、相克顺序;五行的生克异常:相乘、相侮的概念。 7、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及治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概念、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 2、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3、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的表现 4、脾与胃相表里关系表现在: 5、肺主宣发、肺主肃降的含义 6、三焦概念 7、“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腑以通为补” 8、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气血津液 1、气的主要来源;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及其功能 2、血的生理功能 3、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要点 4、津液的代谢过程: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 津液代谢涉及的的主要脏腑(脾、肺、肾);津液排泄的主要形式;津液的功能 5、气与血、津液的关系; 6、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第四章经络 1、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别。正经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流注次序、表里关系 3、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称为“一源三歧” 督脉:“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任脉:“总任诸阴”,“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第五章病因与发病

中基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 部分练习题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辨证论治 4.病 5.证 6.症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简答题: 1.简述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问答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确立的? 2.试述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 3.何谓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何意义? 4.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5.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6.怎样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名词解释: 1.阴阳 2.阴阳互根 3.阴阳互藏 4.五行 5.五行相生 6.五行相克 7.五行制化 8.五行相乘9.五行相侮 10.母病及子 11.子病及母 12.滋水涵木13.培土生金法 14.益火补土法 15.金水相生法 16.抑木扶土法17.培土制水法 18.佐金平木法 19.泻南补北法 简答题: 1.如何理解阴阳的对立和制约? 2.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与互用? 3.何谓阴阳的消长、转化?二者关系如何? 4.如何运用阴阳理论概括分析各种证候?

5.五行各自的特性如何? 6.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如何? 7.依据五行相克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如何? 8.何谓五行相乘?其次序如何?导致相乘的原因是什么? 9.何谓五行相侮?其次序如何?导致相侮的原因是什么?10.何谓“母病及子”?一般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11.何谓“子病及母”?一般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问答题: 1.阴阳转化发生的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2.试述阴阳消长的形式及其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的关系?3.何谓“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举例说明? 第二章藏象 名词解释: 1.藏象 2.肾精 3.肾气 4.肾主纳气 5.肝主疏泄 6.心主血脉 7.心藏神 8.神 9.肺朝百脉 10.肺主行水 11.肺主治节 12.肺为华盖 13.气门 14.后天之本 15.脾主统血 16.先天之本 17.肾藏精

中诊复习

中医学基础(中诊部分)复习资料 诊法 第一节.望诊 望诊的内容: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舌、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二阴、望排出物 1.望神: 神的概念:广、狭之分;望神的原理:精、气、神; 望神的意义:⒈了解精气的盛衰⒉判断病情的轻重⒊推测预后的吉凶 重点:两目、神志、面色、形态 内容:1)得神概念:是精充体健神旺的正常表现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两目精彩,面有光泽,肌肉不削,呼吸平稳,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意义:①精充体健神旺(健康无病);②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主病轻,预后好。 2)失神(无神)概念:是精亏神衰的病理表现 表现:精神萎靡,言语错乱,面色无华,两目暗滞,肌肉瘦削,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呼吸气微或喘促甚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意义:①表明正气大伤,精气大亏,主病重,预后差;②甚者表明邪陷心包,精气将脱 3)少神(神气不足),即轻度失神。 表现:精神不振,面色乏泽,声低懒言,动作迟缓,健忘嗜睡,体倦乏力。 意义:表明正气不足,精气轻伤,机体功能低下。 4)假神概念: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本已失神病人突然:神识转清,言语不休,食欲增进,想见亲人,目光转亮,面色晦暗而两颧泛红如妆。 意义:表明精气已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残精外泄。 5)神乱概念:即精神错乱或精神失常 表现及病因病机: ①癫证表现:痴呆喜静,举止失常,喃喃自语,见人则止 因机:忧思气结痰凝,阻蔽神明 ②狂证表现:躁扰发狂,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因机:暴怒气郁化火,痰火扰心,或阳明热盛,扰乱心神。 ③痫证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 因机:肝风夹痰上逆,蒙蔽清窍;或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2.望色 (1)白色 主病: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表现: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或失血面色白虚浮——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阴寒内盛(2)黄色 主病:虚证,湿证 表现:面色萎黄——脾胃气虚 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面目一身俱黄——黄疸 鲜明如橘皮——阳黄,湿热证 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3)赤色 主病:热证,或戴阳证 表现满面:通红——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色苍白而两颧泛红如妆——戴阳证 (4)青色 主病:寒证、痛证、血瘀、惊风 表现:面色淡青或青黑——寒盛、痛重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暴脱,气虚血瘀 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发青——惊风 (5)黑色 主病:肾虚、寒证、痛证、水饮、血瘀 表现:面色淡黑晦暗——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 3.望形(体) ●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诊病原理: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1.秦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该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四部,后世称“四大 经典”它们是、、、 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和 3.金之所胜者为,所不胜者为 4.引起相侮的原因是和 5.《尚书·洪范》中说:“木曰”,“土爰 6.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六腑的共同特点是 7.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8.胆为之府,又称 9.脾胃为之本,气血之源。 10.五行归类中与肾同类的五味、五色是。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 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共30分,每题2分) 1.宗气是由与相结合,聚于胸中而生成 2.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中,“攻邪派”的代表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朱震亨 D、李东垣 4.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了( ) A、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B C、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和环境的统一性 D、以上都不是 5.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对( ) A、症状和体征的概括 B C、病因和病机的概括 D 6.属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 A、培土生金 B、金水相生 C、益火补土 D 7.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是( ) A、肾实泻肺 B、肝实泻脾 C、心实泻肝 D 8.不属于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 ) A、培土制水 B、引火归原 C、扶土抑木 D、佐金平木 9.属于阴的症状是( ) A、声高气粗 B、多言躁动 C、舌苔黄糙D 10.气机的基本形式是( ) A、升降沉浮 B、升降出入 C、升清降浊D 11.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 ) A、外寒 B、内寒 C、伤寒D 12.正气是指( ) A、康复能力 B、致病因素 C、六气D 13.下列何项为反治法( ) A、用寒远寒 B、通因通用 C、阳病治阴D 14.以“标”与“本”相对而言,下述何项为错( )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 C、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D 15.脘腹冷痛,或绞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此表现由于( ) A、气滞所致疼痛 B、瘀血所致疼痛 C、湿性粘滞重浊D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面划线 并改正。共10分,每题1分) 1.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2.心为阴中之阴脏,肺为阴中之阳脏()。 3.以药物五味分阴阳,则辛、甘、淡属阴( ),酸、苦、咸属阳( ) 4.肝病传脾,为木克土( );“木火刑金”,为木乘金( ) 5.风、火、湿邪属阴(),燥、热、暑、寒邪属阳()。 6.脾喜燥恶湿,以降为和(),胃喜润恶燥,以升为健() 7.手太阴肺经从手走头( ),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 ) 8.督脉起于胞中( ),为“阴脉之海”。( ) 9.木为水之子(),金为木之所胜()。 10.标与本的概念是固定不变的( ),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 (五)简答题〖(回答应简明扼要,符合题意要求。30分)。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学习类别)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 绪论 【学习要点】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 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 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 第一章问诊 【学习要点】 一、问寒热 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 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 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七、问饮食与口味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中基(名词解释)

1、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或加释: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似腑,而功能似脏,非脏非腑,故名) 2、精——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⑴泛指人体一切有用的成分;⑵专指肾中所藏之精;⑶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前二义必答) 3、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4、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 5、阳盛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1、肾主纳气——指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外环境——机体的外界环境指自然与社会环境而言,(1分)主要包括时令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居处与工作环境等。(2分) 4、逆治——又称正治,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是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2分)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证。(1分) 5、三焦——其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2分)其二是指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上为上焦,膈下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1分)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中医学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互根。) 2、塞因塞用——指使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3、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 4、离经之血——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 5、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互生互化;(2分)血、精都是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二者的密切关系,称为精血同源。(1分)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2、阴胜则阳病——阴胜是阴邪侵犯人体,使“阴”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阴能制阳, 故阴胜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3、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活力很强,无形可 见的精微物质。 4、血虚——指血液虚损不足, 营养功能减退, 脏腑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5、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2分)适用于食积腹痛、热结旁流等实性病证。(1分) 2、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地质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至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软流圈:在地下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因此又称为软流圈。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8、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9、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10、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13、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15、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 16、同斜褶皱:由一系列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倒转褶曲所组成的褶皱,称为同斜褶皱。 17、等斜褶皱:如果一系列相连的倒转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不仅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其倾角几乎相等,这样的褶皱称为等斜褶皱。 18、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20、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鉴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的化石。 21、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22、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23、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24、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 B、南极 C、北回归线 D、北京 3、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地壳中占98%以上的8种主要元素之一(C) A、硅 B、铁 C、铜 D、镁 5、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B)组成 A、钾铝层;B硅镁层;C、铁镁层;D、硅铁层

中诊复习提纲

填空题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的桥梁。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脉经》。 《脉经》的成书年代是晋代,作者是王叔和。 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诸病源候论》。 《濒湖脉学》的成书年代是明朝,作者是李时珍。 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成书年代是元代,作者是杜清碧。 《三指禅》的作者是周学霆。 《温病条辨》的作者是吴鞠通。 明清时期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载于《寓意草》。 《外感温热篇》的作者是叶天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作者是陈言。 《伤寒舌鉴》成书于清代,作者是张诞先。 《彩图辨舌指南》成书于1917,作者是曹炳章。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朝叶天士创立。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 “十问歌”的作者是张景岳,出自《景岳全书》。 附.“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崩漏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西晋王叔和著有《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公元前三世纪初,名医张仲景编著了不朽著作《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理论,奠定了诊断的基础。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六经、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 神的含义: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 失神的面色表现是晦暗暴露。 失神的临床意义是脏腑精气衰败,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失神的眼睛表现是目无精彩,目暗睛迷,活动迟钝。 假神的临床意义是精气衰竭已绝,阴不敛阳,虚阳外泄,阴阳即将离绝。 客色是指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面色出现相应的变化。 主色是每人面色不一致,属于个体特征。(一生不变者安) 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面色歌诀:青主寒瘀痛惊风;赤热虚实妆戴阳;黄主脾虚湿黄疸;白主阳虚气血脱;黑主肾虚饮痛瘀。 《灸枢·五色篇》关于面部脏腑部位的分法是:阙中为肺,阙下为心,年寿为肝,准头为脾。 望色十法是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望色十法之浮沉可辨表里;清浊可辨阴阳;微甚可辨虚实。

中基知识点

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 (1)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 (2)沉降药: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 (1)气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病势趋向。 (2)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 (3)能够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降浮沉的含义 (1)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2)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 (3)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性味合参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1)气味相同,作用相近; (2)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再如,麦冬、黄芪皆有甘味,麦冬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黄芪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3)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4)一药兼有数味,则标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例如,紫苏、辛夷性味皆是辛温,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紫苏发散力较强,又能行气和中;辛夷发散力较弱,而长于通鼻窍。 (5)性味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药物。五味的作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活血)等作用,如: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滞血瘀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辛润——使津液来也! (2)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如:山茱萸涩精止遗,五味子固表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 ①能泄的含义较广—— 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降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能除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清泄:如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 ②能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区别——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湿。 ③苦能坚的提法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等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存阴”之理解释;“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是直接作用; 苦能坚阴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 坚厚脾胃:增进食欲,如黄连、龙胆草。 (5)咸:“能软、能下”,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大便干燥、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痞块等病证,如:玄参、牡蛎、海藻、昆布能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癥,芒硝泻热通便。 (6)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 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 (7)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 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 五味的确定 ①五味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真实滋味,如: 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昆布之咸;

中诊

[转]11级中诊复习题答案完整版(除选择填空病例分析) 简答题(30个) 1.试述虚证失神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 面色:简面色晦暗无华,两目:目无光彩眼球呆滞,精神:精神萎靡不振或郑声神昏,形体: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竭,多见慢性久病之人。 2.试述假神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 特征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本已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本已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游移不定。或本已久病少言懒语,突然言语不休,相见亲人;或本已久病不能进食,或已无食欲,突然欲进饮食或暴食。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是死亡预兆,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3.中医望诊观察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全身望诊:忘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望小儿食指络脉;望舌:舌质和舌苔 4简述黄色的主病和分类主病。 黄色主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淡黄而晦暗不泽):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色苍黄(黄中兼青):肝郁脾虚 黄胖(淡黄虚浮):脾气虚衰,湿邪内盛 黄疸(面目尿俱黄):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湿热熏蒸为患;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阻滞为患 5简述赤色的主病和分类主病。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潮红:虚热证; 戴阳证:久病重病本已面色苍白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为戴阳证。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殆尽,正气大伤,阴不敛阳,阳气即将离决,属病危。 6简述正常舌象的特征及望舌的主要内容(或舌象分析要点)。 正常舌象:舌质淡红、鲜明、润泽,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主要内容:望舌质:舌的神气、色泽、形质、动态及舌下络脉; 望舌苔:望苔质:薄厚、润燥、腐腻、有根无根;望苔色 7实热证和虚热证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实热证:赤甚,满面通红,病势急重,体质壮实,具有实证和热证的特点。 虚热证:赤微,两颧潮红,多为体弱久病,病程缓慢,具有虚证和热证的特点。 8试述淡白舌和红舌的临床意义。 淡白舌:主阳虚证:淡白胖嫩润滑;气血两虚证:淡白光莹痩薄。 红舌:主热证:舌红有苔(黄苔),实热证;舌红少苔或无苔,虚热证。 舌色稍红,或仅边尖红:外感表热证初象;舌尖红赤破溃:心火上炎;舌两边红赤:肝胆湿盛;舌上有出血点:在外感热病上,多为邪热迫血妄行;在内伤杂病往往为内脏出血前兆。 9简述喘与哮的特征及区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