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_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_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_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_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108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

Cultures and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nalysis of Gulangyu Model Xiamen

于立

刘颖卓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近几年,人们对于文化与城市复兴改造或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多的认知。但是在城市的发展和复兴改造中,对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要方向。这显然并非是文化的全部内容。本文通过对鼓浪屿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全面认知整体促进文化发展,以及文化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1 文化的内容

文化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紧密相连。欧委会在《欧盟城市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1998)》中明确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文化的强化和文化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富资源,并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重大发展目标。这体现了文化的重要性。由于文化的内含及外延的丰富性,特别是在不同背景条件下,对文化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在阐述文化时,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即文化遗产、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述(Nystrom, 1999):?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是指历史城区、城镇风貌与建筑,郊区花园城市和社区以及当代建筑;

? 文化实践(cultural practice )是指发生在老城区、社区、组织和民主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消费模式、家庭传统、公共生活等;

? 文化表述(cultural expression )包括个体形式和社会形式,如艺术、音乐、

戏曲、电影、设计、手工艺,同样包括节日和运动。多样化的文化表述不仅包括文化生产和消费,也包括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

显然以上三点中,文化实践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首先“文化遗产”是通过“文

化实践”形成的;而“文化表述”是对“文化实践”的提升和表达。《大英百科全书》将城市文化定义为“各种类型的城市或者城区的所有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既

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这说明城市文化需要一个社区做为平台,是人类在这个平台上的活动。

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显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要素包括传统的建筑风格艺术和传统的社区生活等。这些传统要素形成了一个地区的标识与识别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构成了人们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第二,

摘要:文化,特别是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对于城市发展或复兴改造要么产生直接的作用,要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践过程中,对文化的考虑往往只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而生成文化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作为其载体的社区却经常被忽略。作者通过对鼓浪屿发展和复兴改造的分析,提出一个观点,即忽视一个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和社区的持续发展,将使该地区丧失其特色,并最终失去发展的动力。Abstract: Cultures, typically traditional items of city culture can either directly impact urban development or regeneration, or closely associate with development process. However, it is usually found in practices that when cultures are referred in development or regeneration, it is often discussed from cultural industry.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its operation context, community, have often been ignored. Through case study and analysis of Gulangyu Isle, Xiamen, the authors argue that if the development of regeneration of an area without consid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and its context, a community with the local features will disappear,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will be lost. 关键词:文化;社区;发展

Keywords: Culture; Community; Development

作者:于立,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学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yulixm@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69710.html, ,yu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69710.html,

刘颖卓,厦门大学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培养双硕士。jamesliuyz@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69710.html,

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识别性(local identity),给该地区带来活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形成一种平衡,成为历经衰败而复兴的动力;第四,丰富了城市的空间(Petz, 2002)。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的复兴改造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显然离不开城市文化。一个没有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城市,就像一个没有记忆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北美和澳洲,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趋向在于展示和挖掘本地文化的潜力,并与城市的发展和复兴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将文化政策应用到城市的发展、复兴及改造过程中已成为主流。

英国政府政策报告“英国文化对复兴的贡献”中,通过三个方面评价了文化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即以文化为导向的复兴、文化复兴以及文化与复兴(DCMS, 2004)。以文化为导向的复兴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与引擎”;而文化复兴是将文化活动同环境、社会和经济层面的活动一起整合到整个地区的发展战略上;在文化与复兴中,文化活动并不完全整合到复兴规划中,而是独自发挥作用。

城市传统文化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潜在作用。首先,文化的促进计划和政策能够提升城市中心生活和城市公共社会生活;第二,体现自身的特色和内涵的城市文化,能够呈现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而独特的城市文化不仅能提升一个城市或地区居民的自豪感,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探寻者,从而促进公众的休闲旅游消费;第三,提升了建成环境的设计质量,加强市民的环境意识。由此可见文化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性,丧失了文化的城市或地区必然走向衰亡。

3 鼓浪屿的发展与衰败

3.1 鼓浪屿的历史沿革

鼓浪屿是厦门的卫星岛屿之一,面积为1.91km2。享有东方“海上花园”的美誉。

从1902年实施“鼓浪屿公共地界法”以来,鼓浪屿成为西方列强的公共优惠地(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1990)。许多国家在鼓浪屿相继建立了领事馆。因此,鼓浪屿现仍有不少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建筑。

20世纪初期鼓浪屿的公共服务得到长足发展。这一时期鼓浪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相对中国其他地方要先进得多。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海外华人在岛内建房生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1990)。在鼓浪屿的第一次移民潮中,许多外国人投资房地产,建立私人住宅或别墅、医院、学校,还设置了教会。由于这一特殊历史,鼓浪屿上的建筑种类繁多,以“世界建筑博览园”享誉国内外。19世纪末以来,一些西方传教士来此创建了学校,这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镇世等, 1990)。据研究(张镇世等, 1990),1898年一位英国牧师创办的怀德幼儿园是我国第一所婴幼儿学校;此外,1898年建立的英华书院开设了现代音乐课程;1906年成立的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是中国首批师范院校之一(何丙仲, 2001)。鼓浪屿岛上的人均钢琴拥有率在中国居领先地位,鼓浪屿西式的音乐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培育了不少音乐人才。鼓浪屿也因此被称为“钢琴之岛”或“音乐之岛”。

由于鼓浪屿特殊的环境,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量的商人和专业人才为寻求庇护,移民于此,形成了鼓浪屿第二次移民潮。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与融合,鼓浪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

3.2 鼓浪屿逐渐走向衰败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鼓浪屿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厦门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好的住房和交通条件。但是厦门的快速发展并未给鼓浪屿带来同样的机会。鼓浪屿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权问题,以及“文革”等原因,岛上的基础设施一直未得到改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发展需求;岛上许多别墅出现老化,缺乏维修。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之前居住在鼓浪屿的富裕阶层在1949年之后陆续迁出。而别墅的维修成本过高,且不少产权不明,没有人或机构愿意承担维修成本。面对厦门岛的快速城市化及发展,鼓浪屿逐渐失去了那些积累了近百年的独特优势,出现了衰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固定资产的贬值。据厦门旅游统计资料(2009年)的数据,1949年之前,鼓浪屿的固定资产总值可达30亿元人民币。随着这些旧楼破损程度及其维修费用的逐年增加,现每座建筑物的维修费高达1 000万元左右。因此可确定,鼓浪屿的固定资产总值几乎是负值,这与厦门岛上房地产市场的高价值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人文生态环境的下降。“文革”期间,鼓浪屿的人口有所增加,但基础设施建设并未跟上。为了改善环境,实施鼓浪屿的城市环境改造,厦门市政府颁布的鼓浪屿岛人口政策,实行“只出不进”,以疏解岛上密集的人口。

然而,“只出不进”的政策使鼓浪屿近几年的社会发展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因人口的外流和老龄化带来的人口数量和素质的降低,以及政策所造成的社区配套设施的缩减。

到2008年底,岛内常住人口仅1.6万人左右,其中流动

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109

人口近4 000人。岛内医院和学校的萎缩,极大地抑制了鼓浪屿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造成原有的社区逐渐败落,文化氛围丧失,而在文化和社区上的优越性恰恰是一个世纪以前鼓浪屿的主要特色之一。

随着上层富裕群体的迁出,原有的的社区遭受破坏。剩下的多为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以及近年新增流动人口。据媒体(新周刊)报道,“在鼓浪屿16 361位居民中有2 903人需要领取失业救济金,占鼓浪屿总人口的17.7%,远高于厦门市3.1%的平均水平”。

4 鼓浪屿发展战略与复兴改造政策所存在的问题

4.1 发展政策缺乏综合措施

1988年鼓浪屿—万石岩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二批的名单。但是鼓浪屿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并未因此得到好转。为此,厦门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各种规划。主要目标之一是对鼓浪屿的功能进行定位,确定其发展目标,指导对鼓浪屿的复兴改造。

1995年的《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将鼓浪屿定位为风景旅游区,且被作为厦门市(厦门规划局, 1995)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承载体,力求将鼓浪屿打造成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名片”。为此,1995年出台了控制鼓浪屿人口的政策决定。同时通过规划引导,将制造产业逐步迁出鼓浪屿岛,以便为旅游设施建设腾出足够的空间。这一战略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据厦门市统计局(2003)的数据,旅游总额从1995年的8 700万美元增至2000年的1.78亿美元,厦门市的旅游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02年厦门规划部门组织编制了《鼓浪屿的旅游发展概念规划》。该规划将鼓浪屿性质定位为“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艺术的风景旅游区。发展目标确定为旅游经济发达、文化特色鲜明、风景品位高雅、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祥和的国际风景旅游区。

2004年,厦门市规划局重新组织修订了之前的《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强调了鼓浪屿作为厦门市最重要的旅游产业区的基本功能定位。

另外一些针对鼓浪屿发展的规划和研究项目还包括2005年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制定的《“十一五”期间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鼓浪屿“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基础,高品位社区为依托,旅游产业为主导,文化和艺术教育为支撑、特色商贸业为配套的旅游与文化产业经济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规划政策研究》于2007年完成,这个研究提升了鼓浪屿的定位,认为鼓浪屿是世界级的、层次丰富的、多元的、全球化俱乐部的成员,要以其沉淀的文化内涵与全球化进行对话。

根据这些规划和研究项目,鼓浪屿的战略发展目标被确定为:

?鼓浪屿每年容纳旅客的能力应该达到1 900万人;?弱化鼓浪屿的政治等级,建立鼓浪屿行政委员会,隶属

于思明区政府;

?远期人口应控制在15 000人以下,疏散当地居民至厦

门岛;

?将其他所有的制造业迁出鼓浪屿,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工

厂;

?重新分配和组织公共设施,如将部分医院和学校迁出

鼓浪屿;

?充分开发岛内的旅游设施,如在岛内建立公共绿地和花园。

为实现这一战略发展目标,厦门市政府对鼓浪屿进行了不少投资。据“新周刊”报道,自2000年以来,厦门市政府在鼓浪屿直接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了8亿元:其中7亿用于搬迁原有的3个工厂,4 000万用于环岛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3 000万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1 000万用于地下管网的改造和路面翻新。另外每年投入1 000万用于市政、道路、绿化的正常维护和照明、卫生等基础服务工作。

但是,分析这些战略规划或研究项目可以发现,旅游成为鼓浪屿发展的一切。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基本上也都是围绕发展旅游为前提,基本不考虑如何改善原有的社区环境,保存传统文化特色。虽然提到高品味的社区,但是却没有具体的扶持和发展高品位社区的措施;相反的,社区所需要的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却被迁出鼓浪屿。

将鼓浪屿的未来目标确定为厦门旅游的“黄金名片”,从短期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并没错,但是旅游与社区的发展是否存在矛盾这一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对游客而言,鼓浪屿最有吸引力的是优雅的社区,安静的小巷,雅致古典的小楼中传出的优美的钢琴声,以及步行的街区和多样化的街道生活。人们更多的是想了解这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这些都来源于城市文化的积累。改变鼓浪屿的社区文化和经济活动,无疑将减少这个地区的社会和历史的特点。

一个成功的发展战略,或复兴改造规划应当将具体的发展政策和更广泛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展不应仅仅考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应当重视教育、住房和卫生等问题,将这些因素一并考虑,从而整体形成具体的城市发展战略(Parkinson, 1996)。一个地区的发展或改造的目标应当是同时保留并持续这个地区文明、文化、创新、机遇和企业,

于立刘颖卓

110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

以及社区共同的发展(Hausner, 1993)。这是学术界对发展与社区,以及文化的认识和观点。

4.2 鼓浪屿发展中缺乏多样化的方向

以旅游消费为战略发展目标的鼓浪屿发展政策是目前鼓浪屿整体发展和复兴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鼓浪屿被定义为旅游区以来,所有的传统制造业都已迁出。这一分离造成以消费为基础和生产为基础的战略之间的冲突与紧张。虽然它可以带来短期的经济利润,但长期依靠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对鼓浪屿来说是不利的,并有可能会削弱鼓浪屿的竞争力。

首先,从财政资金角度看,这种战略有可能在未来遭遇资金瓶颈。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鼓浪屿希望能够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希望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发展环境。但是正如哈特和约翰斯顿(Hart & Johnston, 2000)所述,“一个地方或地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关键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获得合适的工作是鼓浪屿本地大多数居民的优先考虑。政府干预引起的产业转型,直接减少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造成人才流失,这削弱了外来投资的潜在动力。而过度依赖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投资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从创造就业机会的角度看,以消费为导向的旅游部门的工作对城市形象建设和发挥所能做出的贡献水平很低。鼓浪屿逐渐成为一个失去自身文化形象和文化特性的商业区,岛上沿街的商店以销售海产品为主,没有任何具备鼓浪屿文化特征的商品出售。这种现象的产生显然存在政府管理和引导上的缺位问题。

根据马库森(Markusen)的“粘性产业空间”理论,地区文化可以具有很高的联系度和吸引力,并能为相关产业集中吸收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于鼓浪屿这样一个经历经济结构转型的地区,规划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体现鼓浪屿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这一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推动和优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针对鼓浪屿发展所制定的政策应当考虑发挥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活动的互动,吸引投资,维持可持续的经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像鼓浪屿这样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积极寓意。

虽然针对鼓浪屿的研究和规划都提到了发展鼓浪屿的文化产业,凭借鼓浪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全球化对话,然而,谈到文化的发展时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化实际是对人类活动的一种升华,是因人类活动而生成的一种内涵。如果发展或改造政策的导向是搬迁公共设施,疏解人口,鼓浪屿没有了人,还能有文化和生活的社区吗?其战略发展目标还有可能实现吗?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如果鼓浪屿的发展战略或规划,以及具体的投资仅仅强调从旅游产业中获取短期经济收益,将直接导致鼓浪屿持续的衰败。

4.3 鼓浪屿发展中缺乏对社区的重视

伯恩斯(Burns et al, 1994)在谈复兴改造规划时提到,一个规划的制定应当对当地居民有益,应当通过规划的实施形成社会中衍生出来的、强大的情感价值,即我们所说的社区的意义。显然,本地文化可以促进社区内人际关系的发展并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和睦性和相互扶持。鼓浪屿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其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社区向外界渗透的积极影响。

分析鼓浪屿发展的政策,可以看出鼓浪屿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笔者称之为“去城市社区化”的结果。以旅游业为基础的规划政策使鼓浪屿的社区文化消逝殆尽。鼓浪屿面临的问题本质是政策的定位忽视了社区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岛上医疗卫生设施的搬迁。岛内唯一的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厦门第二医院迁出导致的缺少医疗设施、卫生保健的恶化以及社会公共供给的不足破坏了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和睦性,更谈不上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加剧岛内精英群体的迁出趋势,破坏之前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正是将社区积极的对外渗透影响付诸实践的基本要素。

“去城市社区化”现象还造成鼓浪屿教育资源的流失。随着鼓浪屿岛上原有的厦门二中、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钢琴教育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搬迁,岛上居民所受教育的平均程度必然下降。而鼓浪屿人口疏散计划进一步加剧了教育机构的迁离,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很显然,鼓浪屿特有的文化在衰败。而衰败的原因是社区的萎缩和丧失。政策引导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搬迁,更进一步恶化了人口与社区的构成,以至于造成城市文化中以人和社区为主体的“文化实践”的丧失。虽然“文化遗产”依然存在,但“此建筑非彼建筑”也!鼓浪屿再也无法呈现最具备魅力的“文化表述”。社区的被破坏失去了原有多样化文化表述的基础,不能体现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原有的社区和社区内的居民是鼓浪屿的魂,只留下建筑和景观这些外壳,这个躯体是难以继续生存的。鼓浪屿城市文化中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例如幽静的小巷,小楼中传出的优雅钢琴声已被吵杂的旅游人群和路边水泥广播喇叭所播放的钢琴声所取代。

正如希利(Healey, 1997)所述,“狭义、孤立地实行城市转型是无法完成城市复兴改造的”。对于鼓浪屿而言,一个明显的结论是,提高全面复兴战略的条件,不应当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必须综合考虑整个社区的复兴,推行城市文化的发展, 应当形成一个综合的,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发展目标的战略。

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111

5 结论

通过分析鼓浪屿相关的发展战略和研究,笔者认为鼓浪屿原来所具备的特色和魅力并不仅限于自然环境,更多的是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源于城市文化中的传统因素,以及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社区。

这几年随着鼓浪屿以旅游为导向的发展政策的实施,其旅游业也确实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如何保护鼓浪屿原有的城市文化,以及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城市社区。

根据对文献和鼓浪屿的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是一种财富资源,文化传递了资产利益,营造了地区的精神(Comedia, 2003)。城市文化及其作为载体的社区对于鼓浪屿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这证明了一个观点,即任何复兴改造项目如果缺乏了文化的构成,将不可能有效地运作,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鼓浪屿的经验还说明,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复兴改造及发展的贡献不能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物质形态或经济利益方面。不能单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谈文化;而是必须将文化引入一个更为综合的,全面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即,不仅要包括物质形态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创建宜居的社区,建立充裕的社会资本为前提。

参考文献

[1]Bianchini, F. Cultural planning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M]// Nystrom, L. (eds.) City and Culture: Cultural Proces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Sweden: Swedish Urban Environment Council, 1999.

[2]Burns, D. Hambleton, R. and Hoggett, P. The Poli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Revitalising Local Democracy[M].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4.

[3]Comedia. Releasing the Cultural Potential of our Core Cities: Culture and the Core Cities, 2003.

[4]DCMS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Culture at the Heart of Regeneration. London: DCMS, 2004.

[5]Hart, T. 和Johnston, I.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M]//Roberts, P. and Sykes, H. eds. 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p.129-152, 2000.

[6]Hausner, V.A. The Fu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J]. Royal Society of Arts Journal. 1993, 141(5441): 523-533.

[7]Healey, P.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Urban Regeneration[J].

Journal of Property Development, 1997, 1(3): 105-110.

[8]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 72(3): 293-313.

[9]Nystrom, L.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to Urban Environment[M]// Nystrom, L. (eds.) City and Culture: Cultural Proces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Sweden : Swedish Urban Environment Council, 1999.[10]Parkinson, M. Strategic Approaches to Area Regeneration[M]. Liverpool: European Institute for Urban Affairs,1996.

[11]Petz, U. (2001) ‘Cultural heritage’, in Creativity, Cul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Symposium at the Villa Vigoni Menaggio / Italy, 28 to 31 October 2002.

[12]何丙仲. 鼓浪屿音乐文化发展概述[A]. 见:政协厦门市鼓浪屿区委

员会,鼓浪屿文史资料(第七辑),2001年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厦门的租界(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90年

[14]洪卜仁. 日军占领鼓浪屿见闻[A]. 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委员会,厦门市鼓浪屿区委员. 厦门鼓浪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5年[15]杨纪波. 鼓浪屿的公用事业[A]. 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委员会,厦门市鼓浪屿区委员. 厦门鼓浪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5年[16]张镇世,叶更新,杨纪波,洪卜仁. “公共租界”鼓浪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厦门的租界(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90年

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

112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