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Q正传》中的两个读书人形象

《阿Q正传》中的两个读书人形象

《阿Q正传》中的两个读书人形象

作者:谢祖德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7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揭露和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被选进了高中语文教材。在短短三万字的小说里,鲁迅先生为我们塑造了阿Q这个文学史上独特、鲜明又光辉的典型形象,也创造了假洋鬼子和赵秀才这样的读书人形象。本文试图对两位读书人的特点作一些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阿Q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现代国人的灵魂。

假洋鬼子和赵秀才有相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本质相同。假洋鬼子和赵秀才都是未庄的大家少爷,“未庄只有钱赵两姓是大屋。”身为富裕的有产阶级的成员,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和未庄的贫苦人站到相同的战线,事实也是如此,在小说情节中,我们看不到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对小D们的同情。

其次,他们都对阿Q心狠手辣。平常假洋鬼子听到阿Q骂自己,便扬起哭丧棒,敲在阿Q的头上。假洋鬼子正对赵白眼及另几个闲人大侃自己的革命资历时,阿Q迫切要求革命却找不到门路,只得投奔假洋鬼子。假洋鬼子却扬起哭丧棒,呵斥阿Q“出去”!无情地将阿Q赶出去。这和赵秀才来投靠时的亲切、融洽场面形成鲜明对比。阿Q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鬼,他绝不会允许阿Q革命的。赵秀才对付向吴妈求欢的阿Q,毫不手软,当头棒喝,不仅夺去了阿Q的破旧的上衣,还通过地保去逼迫阿Q掏钱了事。他甚至到城里去报官,诬陷、捉拿乱嚷嚷“造反”,渴望通过革命改变自己命运的阿Q。

再次,他们都投机革命。当革命风潮到来时,本来关系微妙的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一下子成为情投意合的同志,相约到静修庵去革命。不但师出有名,而且也不会有流血的危险,并且保证终有所获。“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他们将龙牌摔碎在地上,顺手拿走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用野蛮的抢劫行为,滑稽的革命方式,宣告未庄已经革过命。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之流的玩弄下,烟消云散。两个读书人,玩弄权术,变质革命,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当然是见过世面的假洋鬼子。

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又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他们的经历不同。

在“续优胜记略”里,作者用一段文字介绍假洋鬼子的身世,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以及阿Q 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的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

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做…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这一形象连阿Q这样无名无姓、无家可归的雇工都忍不住要骂他,必定为当时的人们所不齿。假洋鬼子回国后,手里拿着黄漆文明棍,头上拖着假辫子,样子滑稽,行为霸道,遇到看不顺眼的阿Q就一棍子。他是土地主与洋绅士的混血儿,既有旧的思想,又有新的视野。

在“恋爱的悲剧”里,作家也介绍了赵秀才。当赵大爷还没有进秀才时,能够“点灯读文章”,可见是有些学识的。但本性是恶的,当“细细排起来比自己还长三辈”的阿Q向吴妈求欢,吴妈哭着跑出去阿Q正发愣时,秀才“便拿了一支大竹杠站在他面前”,“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秀才喝道:“你反了,……你这……”嘴里骂着官话,“大竹杠又向他劈下来了”。赵秀才恶狠狠地拿着大竹杠,口里骂骂咧咧,不由分说就劈头打下。这形象不是知书达礼的君子,分明是凶神恶煞的屠夫。他是地道的封建读书人,封建的卫道者。

第二、他们的见识不同。

首先,假洋鬼子能迎合新的形势,假洋鬼子是钱太爷的儿子,大户人家的公子,一个读书人的正途就像他母亲所说:“本来可以做大官。”但在清朝末年,废科举、兴新学已成风气。年轻的钱少爷毅然放弃科举,走进洋学堂,“不知怎地又跑到东洋去了”。这种决定不是轻易能做出的,尽管倍受人们的奚落,但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洋务,社会上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假洋鬼子没有走投无路,却选择了西学,可见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家里的老母亲到处为他开脱,老婆也为他吃了苦头。而他依然我行我素,穿着乌黑的洋衣,拖着虚假的辫子。赵秀才则思想顽固、吝啬、守旧。他固执地信奉封建的道德,却舍不得将阿Q 的破上衣扔掉,拿来做孩子的尿片,还有吴妈的鞋底。他的守旧使自己没有能走出未庄,更不可能感受到外边世道的变化。

其次,两人对待辫子的看法不同。假洋鬼子为什么剪掉了辫子,又装条假辫子呢?我们觉得这是他投机的地方。清廷建立之初就要求人们在脑后留一条长长的辫子,否则有杀头之祸。到清朝末年,不留辫子倒不正常了。钱少爷游学东洋,确乎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像《藤野先生》里清国留学生“头上盘着大辫子,高高耸起”,或者“散开辫子,盘得平平的,”他辫子毅然被剪掉了,但国内的环境又迫使他留起头发,装上假辫子。等革命浪潮到来时,他就可以扯下假辫子,并把留到一尺多长的头发散开披在肩上。既可显示他是久已剪过辫子的革命者,又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将辫子重又编起。

赵秀才则将辫子视为珍宝,鲁镇的七斤由于进城辫子被剪,“弄得不像人样了”,还引起了一场风波。赵太爷“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他不会也不愿将辫子剪掉,当秀才“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全家也号啕了”。辫子是秀才的寄托,也是全家的希望,还是国人的一种标志。则将辫子视为珍宝更是奴性在读书人身上的体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