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2018.3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2018.3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2018.3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2018.3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伯里克利改革在哪些方面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3、阐述罗马帝国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4、英国当代政治制度中的国王与内阁的权力及其相互关系是这样的?

5、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6、阐述美国总统的选举及权力

7、法国《人权宣言》为共和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哪些原则?

8、阐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选举及其职权。

9、阐述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总理实权及联邦政府主要部门。

10、阐述意大利共和国的议会两院制度。

11、当代瑞典王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内容?

12、瑞士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内容?

13、简述荷兰王国的当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4、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文集》构建联邦政治体制的内容是什么?

15、阐述英国内阁制的起源。

16、阐述美国的司法制度。

17、阐述英国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8、阐述普鲁士的改革。

19、阐述法国政党的演变。

20、阐述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贝壳放逐法 :这是给公民大会的一个特殊的司法权。目的是防止“僭主”,保持雅典的政局稳定。按此规定,每年春季召集一次特殊的公民大会,口头表决是否需要实行放逐。如果大会认定必要,便再次开会,每位与会者可以把他认为危害公民自由和现存制度的人的名字写衣陶片或贝壳上,那个被大多数人(票数超6干)认为必须放逐的人就要离开雅典,10年后方可返回。放逐朗司,其家庭财产不没收,回来后也恢复公民权。 2、维兰:在法兰西的农民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负担与人格依附有关的义务,他们被称为“维兰”,即人格自由的人。他们可以自由的处理自己的财产,领主不能把他们连同土地一起卖掉,他们的前身多半是法兰克的自由农民,但是他们在土地关系和司法关系上仍然必须依附领主,他们必须向领主缴纳与这两项义务相关的捐税。实际上维兰是处于奴化过程中的依附农民. 3、责任内阁: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组织形式。内阁首脑应由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充任,表示内阁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成员一般由议会中多数党的议员充任,表示内阁的一致性并应集体向议会负责。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应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议员提出的质询,并在议会通过的由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应集体总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选民的选举来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以英国最为典型。 4、选举保证金制度 :是指候选人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得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 5、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该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同时也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6、影子内阁:1907年保守党在政党政治和议会斗争中首创“影子内阁”(Shadow Cabinet),又称在野内阁、预备内阁。影子内阁是由反对党上层领导集团按照内阁的组织组成的后备政府。它有公认的党魁,领袖,成员包括:该党员内阁成员,该党在下院有影响的议员;或由该党下院议员全体选举产生。其主要任务是领导本党在下院的一切活动。和内阁一样,影子内阁同样强调阁员行动一致,集体负责。它的存在与工作,增强了反对党的政治实力,刺激执政党上层加强组织工作,扩充内阁权力。 7、议会经理制:美国城市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这个制度里,市政府的政策、修立法、拨款、和监督政府运作等的权力由一个通常由5至11位民选议员们组成的市议会执行。市长在这个制度里的功能通常仅有象征性质、如对外代表该城市,或仅是市议会的一员、通常也担任市议会议长。市政府平日运作和执行市法规的权力则由市议会任命一位市经理或同等职位负责。市经理对市议会负责,而且通常市经理的权责在任命契约里都有逐项列出。理想的市经理最好是能干又不属于任何党派,但是实务上则很困难找到这样的市经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 湘潭大学出版 思考题部分答案

P23 一 .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 务 ? 1 、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阶级,产生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当然,在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之相互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中华民族遭压迫、中国人民受剥削的境遇,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统治秩序,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境遇,是要解放和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就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面对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从而为实现第二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前提。 P41 二、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失败原因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统治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一方面从清朝嘉庆年间就开始闭关锁国,妄自尊大,骄奢淫逸;另一方面在在外国已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面对战争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或盲目进攻,或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部分人以“主和”的形式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一方面在对外战争中一度妥协退让求和投降;一方面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非但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甚至还对中国人民的自发反帝斗争进行镇压。综上所述,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已经紧密结合,反侵略首先要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不推翻它就不可能真正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也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欧洲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虽然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同时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中国经济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加上闭关锁国导致军队指挥员根本就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战斗力及素质低下。虽然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但还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从中我们也能得到宝贵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第二,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这是万古不覆的真理。一味地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单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不了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使国家真已强大起来。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P78三、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P179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从中国方面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团结抗战; 2、从日本方面看:战争的非正义性,国小人少支持不了持久战争; 3、从国际方面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世界人民支援。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 二、近代的主题是反侵略、求民主。为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在探索。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失 败了。说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2、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抵抗英国侵略。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甲午战败,宣告洋 务运动破产。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3、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梁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走君主立宪道 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了维新运动。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孙黄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想 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 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 4、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俄国人的道路,最终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改变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性质,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 (1)、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进行土地革命(1927——1937),建立了瑞金政权,形成了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峙。 (3)、抗日战争(1937——1945),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年 来反帝斗争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 (4)、解放战争(1945——1949),经过22年奋斗,推翻了国民政 府统治。

(广东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卷四 1418世纪西方文明的勃兴(含试题)

专题检测卷(四) 14-18世纪西方文明的勃兴 (3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引发了震动全欧洲的、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白银热”。这股“白银热”对历史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 C.加快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D.促成了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兴盛 2.(2013·江门一模)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 )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3.(2013·深圳一调)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 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 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4.(2013·潮州二模)“……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 ) A.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 B.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5.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大选中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的非洲裔美国总统。他和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6.托马斯·杰弗逊(美国著名政治家、第三任美国总统)曾说:“我们宁愿要没有 政府有报纸的美国,也不要有政府却没有报纸的美国。”杰弗逊强调的是( ) A.舆论自由 B.新闻监督 C.权利平等 D.政治民主 7.(2013·揭阳一模)1923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受美国三权分立宪政制度影响较深,具有联邦主义特色。1923年宪法规定,省自治法不得与宪法和国家法律相抵触;如果两者发生可能的冲突,则应提请裁决( ) A.议会 B.总统 C.全民公决 D.最高法院 8.(2013·韶关一模)西欧司法在1500年以前主要依据《圣经》,1500—1700年主要依据古罗马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国家的兴起 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宗教改革的影响 D.启蒙运动的发生 9.(2013·肇庆二模)下列有关人和神的关系,代表路德教徒观点的是( ) A.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 B.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C.人无法自己争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 D.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10.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是针对( ) 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B.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西方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请回答: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构成是怎样的? 答:1、以执政官为核心的行政长官制度;2、以政界精英为基础的元老院制度;3、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大会制度。 2、请回答:罗马帝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等共和时代的国家机构名义上继续存在,元首可以援引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为依据而拥有各项个人权力。国家机构的原有职能逐渐变化,或被削弱(如元老院),或名存实亡(如公民大会),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元首长期占有,如奥古斯都连续多年担任执政官,获得终身保民官的职权,元首成为掌握实权的民政机关的主宰。后来元首还兼任大祭司长,在宗教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普林斯制的主要支柱是军队,元首享有最高元帅的称号,他不仅拥有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而且成为驾驭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元首政治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一般认为,奥古斯都就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元首政治形式上尊重元老院,故近代一些学者也称罗马帝国前期奉行的是元首与元老院的两头政治。 3.请回答:议会党团的主要特点? 答:议会党团是指由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知、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议会党团属于体制内的政党,其主要特点是: 1、他们是经由选举获胜进入政治体制的,通常每隔几道年就要接受一次重新确定其专地位的考验。 2、进入体制后他们构成议会政治的基本单位,成为政治体制组织结构的一部分,一切活动必须遵循体制内的规则进行属 3、他们必须通过立法程序才能使本党的政策转变为国家法律。 4、请回答:政党分赃的原因、目的? 答:(1)它是对本党干部作出贡献的赏赐,否则党务人员将没有动力为政党服务。 (2)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 (3)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的加强本党的各方权利,更加巩固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 5、请回答:现代政党是怎样形成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答: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起源于问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美国于18世纪80年代产生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派,后发展为政党。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几乎成为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政党总数已约有4000个。 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百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1、有明确、具体的政纲,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 2、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 3、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 4、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 5、通度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纲。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经济上: 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并废除了“六一汉”制度(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所以白叫做“六一汉”),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③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度上的氏族残余。 (2)、政治上: ①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按年改入的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四百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 ③设立陪审法庭(也译为民众法庭,相当于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有权上诉。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方式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扩大了公民的权力。 ④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 2、伯里克利改革在哪些方面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答:(1)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除十将军和司库外,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选举基本上采取抽签方式,不得连选连任。公元前457年后,第三等级公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资格,第四等级公民后来事实上也被允许担任此职。于是雅典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2)为公民参政提供物质保证。建立“公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第一节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 一、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 1.英格兰的由来 2.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 ①自由农村公社(马尔克):一种新的关系,土地分封 ②固定的中央行政制度:国王和贤士会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 行政、司法合一的地方权力机构 (二)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 1.威廉征服 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 占有1/7的土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方统治沿袭分郡制度 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革 2.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3.改革意义 二、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大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 1.签署大宪章的背景 ①君主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 ②斗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 2.大宪章的基本内容 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国王不能向封臣征收额外捐税 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

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立:25名男爵 4.《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①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③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新式 ⑤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二)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 1.议会的演变 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密切相关 3.地方代表 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 (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方司法、地方自治制度 参考教材第85页,学生自学 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 (一)都铎时期王权的强化 1.政府机构进一步完备 2.宗教改革 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1.议案制开始取代请愿制;议案委员会出现;三读制逐渐形成;骑士成为下院的主体2.都铎时期,议会驯服,很少发生议会与王权的尖锐对立,其原因有: ①王权与中产阶层联盟 ②当时的大政方针符合英国国家利益 ③国王成为议会的一部分 (三)都铎时期议会的地位 1.议会不是可有可无,国王为了取得议会的支持,其手段必须符合程序和制度 2.议会机构自我意识强化

连云港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连云港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试卷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试卷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C.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2.如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 B. 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 C. 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 D.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 3.《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 借助政治权威强化伦理秩序 B. 依赖人性建立家国社会秩序 C. 形成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D. 主张推己诸人实现社会和谐 4.《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 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B. 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 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 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农耕经济的领先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重农抑商的风气 6.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说:(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洪秀全此举 A. 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 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 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 结果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 7.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8.“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 主张维新变法 B. 坚持“中体西用” C. 提倡民主科学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9.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白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 A. 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B. 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10. 下表反映了民国21年-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占的比重。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为: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按照教育部要求,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要参照,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今后修读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并行课程:政治制度史或比较政治制度;后置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自古希腊始至19世纪各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对国家、政府、公民、政体、民主、宪政等问题的认识,对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价值的探讨,对个人与社会、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法治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思,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培养理论兴趣,为学习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 - 2 -

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2)认识各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力。(3)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理论局限与阶级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不能到课需提前请假;课后须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自选并精读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一部,撰写读书笔记一篇并按时提交。 四、教学进度 - 2 -

【中小学资料】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5 中外历史上的法治建设习题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法治建设 (2016年12题;2011年1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五就是守法精神。唐太宗时制定了《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贞观律》规定的地主、官员需守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措的影响。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将国号定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多月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以取代往日的旧制陈规及封建的社会习俗。 ——摘编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2)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京临时政府是在怎样的政治形势下建立起来的? 材料三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3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修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过程的突出特点。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2. 法治是近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主流,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并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主权:国家固有的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利,或者说是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2、君主主权: 霍布斯的《利维坦》:每个国家都必须存在一个绝对的最高主权,足以强制人们遵守这一为达到和平共处而订立的契约。而这个最高的、不受限制的、不可分割的主权权力,只能掌握在君主手中。 3、人民主权:卢梭认为,国家代表着"普遍利益"和"公共意志",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的主要内容就是公意,它体现了人民自由意志在国家政治中的最高地位,这种意志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能代表的。 4、议会主权: 洛克认为,人民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时,仍保留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三项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与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委婉表达了人民主权思想) 5、洛克: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主张要扞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等"自由权利",强调建立有限政府 6、主权在民: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1793年宪法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最民主的、最能体现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一部宪法。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这部宪法是欧州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 7、政治合法性:又叫政府合法性、政权合法性,指某个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 8、布丹:法国大律师,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他发表了《国家论六卷》,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9、霍布斯:英国着名政治家,他运用近代自然法理论,论证了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建立起国家。《利维坦》 10、卢梭: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对于近代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主权在民原则的主要内容 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国家被看作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是君主。无论是国王还是君主,其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 12、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理论的发展 1、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 2、洛克的议会主权 3、卢梭的人民主权 13、比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14、代议制:指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相对之直接民主制度,代议制是间接民主制。 15、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制度。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民主制 16、间接民主制:也称代议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利的政治制度。 17、《代议制政府》:是一部关于代议制的经典着作,它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各种具体问题和制度安排,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制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学者公认为是有关代议制的一部经典着作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试题6 带答案

会考历史准备试题6 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2.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C.提高了君主的权力D.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3.“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材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B 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 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 5.恩格斯说:“在英国,谁都知道,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的要求,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下列能反映这一“要求”的史实是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6.《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提到:“总统虽由两院议员选举产生,并在某些方面受到议会两院制约,但仍拥有巨大的权力。”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依据的法律是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1875年宪法 D 1871年宪法 7.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8.钱穆先生提出了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太平天国 A 发动天京变乱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 D 提出《资政新篇》 9.李鸿章在奏折中言:“但令(北洋水师)游弋北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他的这一论断 A 正确评估了中日双方舰队的实力 B 高估了日军的战斗力 C 导致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与战争发展情况不符 10.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B 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觉悟 C 展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D 展示了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的光辉形象 11.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这支军队创建于 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2.“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击、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13. 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团将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A 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B 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 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变化 D 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 1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1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图一司母戊鼎大方鼎图二甲骨文

西方政治制度史

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 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1、早期的希腊社会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 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 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 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 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 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斯巴达人全民皆兵。 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 (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 (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 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 二、罗马共和时代 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 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 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 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罗马国家由元老院、民众大会、高级官吏组成。 三、帝国时代的罗马 前三巨头:凯撒、庞培、克拉苏后三巨头: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 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正式称帝。 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米兰敕令 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府的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 四、帝国的分裂与灭亡 2-3世纪帝国奴隶制度出现危机矛盾重重。 395年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日耳曼人的攻击下 476年9月西罗马帝国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社会的封建化日耳曼人属于白种人,语言属于印欧语系。3世纪时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并逐步出现了王和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507年)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你是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的? 2、政治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西方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1、什么是国家?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怎样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3、简述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5、区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6、国家权力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三章 1、国家历史类型及划分标准是什么? 2、政治革命与社会改良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3、试析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及其原因。 4、为什么中西方封建社会利用宗教的手段和方式不同? 第四章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福利国家”?其实质是什么? 第五章 1、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第六章 1、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划分政体的标准是什么? 2、何谓君主制?何谓共和制?各自具有哪些主要形式? 3、简述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4、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些?(名词:单一制、复合制、联邦制) 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些特点? 第七章 1、什么是国家机构?有哪些特点?有哪几部分构成? 2、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主要国家机关有哪些? 3、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原则有哪些? 4、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主要的国家机关有哪些? 第八章 1、什么是民族?有哪些特征? 2、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哪些? 3、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有哪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