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插图

物理插图

物理插图
物理插图

201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必备插图

1、小人会跳舞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向外抽气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

3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了响度与振幅有关,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相同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说明了音调与频率有关4、用小锤以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乒乓球挑起的高度不同说明了响度与振幅有关

用小锤敲击音叉一下看到乒乓球跳起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手影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6、画出光路图

7、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

8、看到水中的钢笔向上弯折说明了光的折射,光从水射向空气

9、投影仪成像特点是倒立放大实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要想看到的屏幕上的字大些应该怎样调节答:凸透镜向下调节,同时使投影仪远离屏幕。灯泡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10、用放大镜伸直手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特点。

11、人叉鱼时,应比看到的向下叉,由于光的折射原因。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是费力

杠杆。提出一个与压强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为什么鱼叉的尖很尖?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2、做出一条光线斜射入玻璃后发生折射的光线,的光路图。

13、人从泳池中出来时感到冷是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如果遇到刮风

人感到身上打颤是由于加快空气表面的流动速度使蒸发快。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看到池底变浅是因为光的折

射。同样在太阳光照射下,人感到水比沙石温度低是由于

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热量升温慢。太发光是聚变(裂变或聚变)。

14、如图所示,实验名称是观察水沸腾实验,问题: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答: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问题:水沸腾时的特点是什么?答: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提出一个与能量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酒精燃烧能量如何转化?。答: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5、冰箱冷冻室里物态变化是汽化冷凝器里物态变化是液化

。打开冰箱门后接通电源能否给室内降温?答:不能

16、烧瓶内刚沸腾过的水浇上冷水后看到的现象是水从新沸腾原因是水蒸气液化,气压减小沸点减低。

1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吸引纸屑的原理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8、下面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9、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这个实验的名称是焦耳定律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两个烧瓶中装的液体是煤油,不用水做实验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

21、多个用电器不能插在同一个插座上使用,为了防止引起火灾

20、说明了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

21、这时安培定则定则实验

22、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电磁铁向左吸引衔铁,电铃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提出一个与磁场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通电导体周围会产生什么特殊物质

答:磁场

23、如图

所示的实

验说明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这一现象称为电流的_____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

24、在图36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发现的,叫做_____________现象.在此实验中__________部分相当于电源. 这是的原理,提出一个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25、图1是的原理图。图2是的模型图。

图3是的原理图。图4是的模型图。

26、喇叭(电话听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

27、麦克风(电话话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

28、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安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29、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汽车的做功冲程能量如何转化?

30、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飞机升空的原理是

31、图片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

32、如图所示,重锤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工作的。

33、如图所示,坐在汽车前排的乘客和司机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 ,

安全带做的很宽是为了 。提出一个与摩擦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

回答:

33、如图所示说明

34、锤子撞击在桌面上,停止运动是由于 ,锤子紧紧套在锤柄上是由于 ,羊角锤起钉子时是 杠杆。

35、金属片变弯,说明了 ,纸片飞出是由于 小球落在支柱上是由于 。

36、向硬币上方吹气,硬币挑起说明

37、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是由于

38、第二三幅图包含的共同知识是

39、锅炉水位计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40、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 。拦河大坝上的船闸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提出一个与机械能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41、人为什么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42、如图所示,人上楼梯时,人要克服重力,楼梯是(简单机械)提出一个与机械能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43、在图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4、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挂上重物不会掉下来说明

45、弹簧测力计拉开水面的瞬间示数变大说明了

46、水沸腾后把橡皮塞推出说明了

47、在图中,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

看到________ __________,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并达到棉絮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____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48、往集气瓶内打气过程中,瓶内气压,当塞子跳起后,瓶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此实验说明

49、比较2、3幅图回答问题。

问题:1为什么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回答:

问题2实验可以的到结论是

提出一个与能量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50、滚摆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如何转化?

51、小孩从滑梯上下滑过程中臀部为什么感到热?

5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让小球

提出一个与机械能转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综合测试

53、下列所展示的工具或事例中没有利用重力工作的是( )

54、如图所示,是生活生产中关于摩擦的事例,某同学对它们进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轮胎都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

B.乙图在巨石下垫圆木,是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

C.丙图人穿的滑雪板底面较光滑,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光滑从而减小摩擦

D.丁图小孩从滑梯上下滑过程中,受到滑梯的摩擦力越来越小,所以小孩越滑越快55、如图所示,是春游时三班的两小组同学拔河的情景,关于拔河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拔河比的是力量,所以力量大的小组一定会赢

B.拔河过程中无论胜负,两小组对绳子的拉力都

是一样大的

C.拔河与摩擦的知识有关,若拔河时穿足球鞋选

体重大的队员,获胜的可能会更大些

D.拔河时身体应尽量向后靠,重心尽量低一些,获胜的可能会更大些

56、学习了摩擦力一节课后,小晶同学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字典和直尺拿出来体验摩擦力,如图所示.下面是她实验探究后记录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该实验能够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B.该实验能够体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当水平向外匀速拉动直尺时,手对直尺的拉力大于直尺受到的摩擦阻力

D.当水平向外匀速拉动直尺时,手对直尺的拉力与直尺受到的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57、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板受到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保持测力计不动,而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下方的木板,此时无需保证匀速拉动木板,测得的摩擦力更准确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与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58、如图所示,是四个生活中有关力现象的事例.下面对这些现象分析中

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反映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丙、丁两图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甲、丁两图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乙、丙两图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9、如图所示,小晶与小强各乘一只小木船,当小强用竹竿将小晶的船推开时,小强发现自己的船也在后退.下列关于这个事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两船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受到的浮力大于船与人的重力

B.小晶对脚下的船的压力与船受到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强用竹竿将小晶的船推开过程中,小强没有做功

D.两条小船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0、如图所示,姐姐拉着雪橇在结冰的湖面上正常行走,已知妹妹与雪橇的总质量为80 kg,雪橇与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其压力的0.02倍,则雪橇对冰面的压力是 N,姐姐拉

雪橇匀速奔跑所需的拉力为 N,拉力的功率约是,雪橇

的底部制作的较宽阔目的是,雪橇的底部制作的较光滑是因

为。

61、某同学对下列惯性现象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同学在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仍会随地面一起向前运动,所以他的免费旅游的想法是不会成功的

B.乙图中宇宙飞船脱离了地球的吸引仍能继续飞行,是利用了飞船的惯性

C.丙图中在木墩上向下磕几下锤柄,锤头就会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该现象利用了锤头的

惯性

D.丁图中飞在空中的纸飞机,是受到惯性作用的缘故

62、下列是教材中四个有关惯性小实验,某同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的纸条越薄、铅笔向下打击的速度越快、钢笔帽越轻实验越不容易成功

B.乙实验中木块倾倒方向不同是因为在木块倾倒前下面的木板运动方向不同的缘故

C.丙实验中的棋子越光滑越重、塑料片被弹出的速度越快实验越易成功

D.丁图中乘客都向前倾倒是因为突然启动时由于自身惯性的缘故

63、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出后先是由于重力作用而作加速运动,当

打开降落伞后由于空气阻力作匀速运动.下列对跳伞运动员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降落伞在打开之前,运动员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降落伞在打开之后,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整个跳伞过程中,运动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整个跳伞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

64、下列各个力的现象中,反映出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65、如图(a)所示,是一个平衡的杠杆,若将左侧的两个钩码的悬挂点向支点移动三个格,

则杠杆向下倾斜,通过悬挂钩码使其重新平衡的方法是;

(b)小晶同学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推动右边挂钩的悬线,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这个现象说

明杠杆的平衡与有关.为了方便描述影响杠杆平衡条件的因素,我们引入力

臂的概念.力臂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66、如图是电工常用的胶把钢丝钳,请你指出这种工具在设计上、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物理

知识的三处地方,并写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八年级下

1 八下物理课本插图 1、在图1量筒是测量_______的工具,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如图所示;若仰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在图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3、图3中1L 酒精和1L 水混合后,总体积_____2L 。混合后液体密度_______0.9g/cm 3。图3中能闻到化学药品的味道,因为____________ __。图3中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______中红墨水扩散得更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图3中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19世纪末,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__________是可分的。质子是由___________发现的,他并提出原子的___________结构模型图。 图4 图5 5、在图5所示,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__________ 。 6、在图6所示,一根塑料绳用手从上往下多捋几下,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在图7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丝绸带______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毛皮带_____电。图7的实验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8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__ ___产生的. 9、如图9所示,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___ ,物体的形变就___ 。 10、 图10所示的实验中,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α,观察到悬线OA 的方向是_____,由这个实验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11、如下图所示,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目的是通过 方式 摩擦;在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目的是 ;鞋底的花纹是通过 方式 摩擦;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用力捏闸是通过 方式 摩擦;根据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8年级下》(学生版)

教材插图试题 1.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且布带的重力不计时,下 ;如果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水平运动的方向放一个磁体如图甲,则观察到小铁球的速度;再次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的侧旁放一个磁体如图乙,看到的现象是.以上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 5.某同学利用两个相同的小车、两个相同的条形磁体,研究力的作用,他把A、B两辆小车放置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小车上各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A)所示,轻推一下小车B,使其慢慢靠近小车A,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车A也靠近小车B.改变A车上条形磁铁的放置方法,如图(B)所示,把小车B放在靠近小车A的位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车A和小车B向相反方向运动.(1)由图A、B两实验,从磁学角度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2)由图A、B两实验,从力学角度可完整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1题)(2题)(5题) .撑杆跳高运动员从起跑到最后落在海绵垫子上,能量发生了多次转化.起跑过程中运动员获得能,撑杆点地并发生弯曲,此时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撑杆的能,撑杆恢复原状将运动员顶起,撑杆的能转化为能,运动员从最高处落向垫子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能.如图为撑杆跳高时,杆恢复原状把运动员向上甩的情景,画 出此时运动员所受力的示意图. (8题)(9题)(12题) 12.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时,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当跳水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正在向下压跳板时,运动员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跳板对运动员施加的力的作用效果 是.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能。

苏科版2017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

八上物理课本插图 1.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 光由进入 时,发生了折 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 相当于 一个。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 “文字”将会【】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写出一点即可),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 5.如图所示,向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若干个回形针,会看到水面逐渐向上凸起而不流出,这是因为。 6.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7.如图所示,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8.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明,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作用。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 第1题图 第4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第7题图

初中物理六种版本教材体会 1

初中物理六种版本教材体会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光现象是学生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不同版本教材在编写中都注意到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精美图片和照片来引入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探究光源、光的传播规律、光的色散和物体呈现各种多彩颜色的奥秘,进而引出光学元件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在众多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和应用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教材首先从透镜的结构特点和透镜对光的作用入手,让学生先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几何特征与光学特征,进而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焦点”和测量“焦距”,在“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探究并了解透镜的特殊光线,第二节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中让学生了解凸透镜能够成不同类型的像,同时认识和辨别像的大小与虚实,为下一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够了知识的基础构建,第三节要求学生利用凸透镜、光源、光屏和一把刻度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探究实验过程做了足够的提示和铺垫,并提示学生以焦点和两倍焦距处为界限,分别观察成像特点与物距的关系,第四节、第五节的内容是透镜应用的延伸;人教版的教材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地位;能够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在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并且充分体现了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形式生动活泼,注意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北师大版教材的设计与人教版教材类似,但是采用光具座,而且在教材中利用一幅直观的图片来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蜡烛所在的具体位置,方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高探究效率。北师大版教材共设置9个课堂栏目,包括“问题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观察与思考、交流讨论、实验探究、想想议议、做一做、科学窗、你知道吗?”等等;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苏科版教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也有足够的铺垫,对于光的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知识的学习,先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再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最后从本质上认识光的折射特点。在苏科版教材中十分重视图片的教育教学功能,这些图片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安排合理,让学生一看趣闻盎然,这样可以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新课标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颜色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和电路 二.串联和并联 三.电流的强弱 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五.家庭电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欧姆定律 一.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三.电阻 四.欧姆定律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电功率 一.电能

二.电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与磁 一.磁场 二.电生磁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四.电动机 五.磁生电 第九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人教九年级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质量 三.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力 五.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 五.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压强和压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应用 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机械效率 三.功率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1. 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 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 在图2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 4 图5 甲 乙 丙 甲 乙 图7 图6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____.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紫光外侧,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图7的实验中,要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必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 图8是用铁丝绕成的圆环,在水中浸一下后取出,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透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少量水,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小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透镜. 8. 如图9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凸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 如图10所示,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线条似乎升高了,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0.在图11中,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_ ____、 ___ ___ 清晰的像:适当增加凸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墙上能看到灯丝__ __、 ____ 清晰的像:再增加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_ __、 __ 清晰的像. 11. 在图1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如图13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_____ _____产生的. 图8 图9 图 10 图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15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 在图2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图1 图2 图3 图 4 图5 甲 乙 丙 甲 乙 图7 图6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初中物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全面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采用了彩色图片,以调动学生视觉各个方面,使其投入学习,打开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发现每册教材都是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精彩纷呈。这种教材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自然学科,再次展现了物理一魅力和学习物理的价值。 这些丰富的教材插图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呢?笔者以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呈现于此,以供同仁参考,意在抛砖引玉。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新教材以丰富、精美的插图,增添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师在教学初中物理(新人版物理教材)“科学之旅”即“前言”时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了教材资源,如:人教版教材科学之旅的图0。1—1是‘向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学生的回答是加快沸水冷却,学生当然不知道水会怎样,此时教师立即演示并告诉学生,这是因为大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水又沸腾起来。接着可引导学生看图01—4乒乓球会下落吗?学生想象的是下落得更快,教师抓住此机会进行演示,结果与学生想象的完全不同,再进行解释:是由于向下吹气时,乒乓球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快,气压变小,距乒乓球较远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这样大气压将乒乓球紧紧压住而不能下掉,通过这有趣的插图和演示,既让学生惊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插图,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新教材有关实验内容的图很多,其中有物理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这些图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物理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好资料,这些插图形象、直观地反应出实验所需器材和简单的实验顺序。它对学生学习新课、复习实验内容和设计实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八年级物理上册P82图4。2—1,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学生读图后便知道这实验所需器材和具体的装置,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便能进行较为规范的实验操作了,这对加强实验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有反应对某概念的理解,有反应某个规律的。均有直观性、趣味性,对学生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例如:九年级物理P107图15。2—1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又如:九年级物理P77

初中物理模型

一、电学模型(一) 模型口诀 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 一路通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A 表相当于导线,并联短路会出现; 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太凄惨; 若有电器与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 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模型思考 你想知道常用、快捷、有效、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四种方法吗? 你会迅速、快捷、无误地判断出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吗? 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或者题中给出的器材,准确、有效、方便的查找到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吗? 模型归纳示图 去表法 串联电路 标电流法 并联电路 节点法 去元件法 正确识别电路办法

明晰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部分 部分电阻变化 总电阻变化 总电流变化 部分电流、部分电压、电表示数 电功、电功率 故障已给出 假设法 判断电路故障 电路图分析 故障未给出短路 串、并连接 断路 电器连接方式 使用注意 电表用途 判断电流电压示数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 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 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 1.定义法: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2.路径识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例题1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判断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光)(新版)苏科版

光 考点:光的色散 现象: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置于三棱镜后的光屏上从上向下依次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考点:光的三原色: 如图所示,将红、绿、蓝中任 意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 互重叠的区域颜色如下图 研究表明,将红、绿、蓝三种 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 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 身却无法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 到。因此,我们将红、绿、蓝 叫作光的三原色。 考点:光具有能量 说明:通过某种方式,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等。 (1)如图3-11,哈勃望远镜 通过它上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点电能。 (2)如图3-1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水的 内能。

考点:红外线的应用 说明: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与温度有关。如图(a)所示是利用红外照相机摄制的人体图像。 如图(b)所示的红外夜视仪,是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侦察的一种设备。

(a) (b) 考点:紫外线的应用 (1)钞票上隐藏的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发 出荧光,可以辨别钞票的真伪。 (2)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白内障,导致 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引起癌变,所以工人在 焊接时戴上防紫外线的面罩,可以减少伤害。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左图的事实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

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到一条直线光路,这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考点:小孔成像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实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将茶色玻璃板(平面镜)竖直放在 方格纸上。准备两个相同的物体(如棋子)以及刻度尺、铅笔等。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看到它的像在 镜后。 3.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使它与 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时棋 子B的位置就是棋子A的像的位置。 4.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棋子B与棋子A的像

初二物理教材图片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真空不能传声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4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6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7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8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小于20HZ 是次声波,大于20000HZ 是超声波 9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10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2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13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14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5光的折射现象 16 光的折射现象 177 光的折射现象 18照相机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19投影仪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初三物理复习之回归课本图片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复习 1、如图1,刘东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是以 为参考物。 2、如图2,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考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考物。 3、图3月亮在白云中穿行这种描述是以 为参考物。 4、图4、5说明 。 5、请写出图6实验步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传播。 6、如图6、 7、 8、 9、10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使物体 。 7、下列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图1 图3 图 2 图5 图4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10 图11

8、图12-16人们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实例吗? 9、图17-21所示的现象你能说明是为了什么吗? 10、图22—25,人们都是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图12 图13 图14 图16 图 15 图 17-21 图22-25

11、图26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图27中实验器材叫 ,你能说明它的使用原理吗? 12、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84年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中,装满水从桶盖上插进一根细长的管子,从阳台上向管中灌水,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如图28),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3、为什么连通器内静止的页面总是相平的?你能通过图29来分析吗? 图30所示的茶壶结构有什么特点?在茶壶盖上为什么会留有一个小孔? 壶嘴与茶壶的身高有什么关系?右图中茶壶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 14、图31-35所示的几种装置中,是如何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你还能举出哪些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实例? 15、图36-39中的情景各说明什么问题,你能解释清楚吗? 图 26 图 27 图 29 图 30 图 31-35 图36-39 图28

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插图专项练习汇编(有答案)

第4题图 初三物理书实验复习 八上物理课本插图 学号 姓名 1.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光由 进入 时,发生了折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相当于一个 。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文字”将会 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 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写出一点即可) ,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 ,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 。 5.如图所示,向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若干个回形针,会看到水面逐渐向上凸起而不流出,这是因为 。 6.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 7.如图所示,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 8.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明 ,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 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 作用。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 。 11.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鼓面,可使鼓声的 变大,如图所示,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下去了,是因为唱歌时的 太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 时,卡片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足见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纵览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种类繁多,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注重以图代文,简明直观。特别是图中所寓之“理”,所含之“情”,所显之“行”,更是想象力强,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插图,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谈点个人的见解。 1 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中的许多栏目,如观察、实验探究、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等,都配有与学生实验探究相关的插图,这些插图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家庭实验空间。利用这些插图合理布置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动手实验、经历探究,在动手动脑中复习、预习,获取新的物理知识。如“降落伞比赛”活动,可让学生提前自制降落伞,学生参照教材中的插图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能发现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回到课堂比赛汇报时对“控制变量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在“魔镜”前跟自己握手、观察“声的传播”、“橡皮筋吉它”等,这些家庭实验因插图而激趣,因有趣而引发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在自主探究中轻松地获得知识;或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而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去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形成 课标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总是从不同角度渗透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若有效地结合插图,图文并茂的讲解,恰到好处的揭示插图的内涵和外延,用形象直观手段感知物理知识,加快信息的接受,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例如:教材第一册214页图14-8揭示“功率”的物理意义,比用文字说明更鲜明、具体。又例如教材147页图10-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形象准确地反映了“压力”和“受力面积”这两个因素对压强的影响。 3 利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插图里面有许多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认真看、仔细琢磨,理解其思想内涵。例如:葛洲坝二号船闸过船情景、我国研制的核潜艇、1530年建成的北京天坛圜丘、万里长城、我国举重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情景等。这些图片从图面的色彩、内容等方面都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资料,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4 利用插图导入 利用插图导入,就是从文中的插图说起。这种导入从直观现象入手,比一般的导入更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条件有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1.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 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在图2中 ,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 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 __________ 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 些冰块 ,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 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 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甲乙 丙 甲乙 图7 图6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____.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紫光外侧,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图7的实验中,要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必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 图8是用铁丝绕成的圆环,在水中浸一下后取出,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 透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少量水,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小了,这时它是一个 __ __透镜. 8. 如图9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凸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 如图10所示,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线条似乎升高了,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0.在图11中,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_ ____、 ___ ___ 清晰的像:适当增 加凸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墙上能看到灯丝__ __、 ____ 清晰的像:再增加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_ __、 __ 清晰的像. 11. 在图1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如图13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_____ _____产生的.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完整版)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F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F 图25 v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4) (6) (7) (5) (9) (8)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滑轮重力不计 (22) (23) (24)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 静止 A 、 B 匀速运动 A 、 B 匀速运动 (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O P Q B 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力)(新版)苏科版

力 考点: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额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图(a)弹簧测力计使用正确; 图(b)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时倾斜, 不正确; 图(c)弹簧测力计物体前,未调零。

考点:认识各种弹簧测力计 考点:这四幅图说明形变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弹性势能。

考点:判断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 考点:重力的示意图 找出物体的重心,从重心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如图所示,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拉力的示意图 先找出拉力的作用点,然后画出拉力,如图(b)所示。

考点:重力的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总是拿一个重锤线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寻找重心 用重垂线将薄板悬挂起来,当薄板静止时,用铅笔沿重垂线在板上画出竖直线;再通过另一点用重垂线线把薄板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沿重垂线画出另一条竖直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薄板的重心。 考点: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 素有关 如图所示,手作用在B点,施加力FB关门最省力,手作用在A点,施加力FA不能把门关上,手作用在C点,施加力FC关门不省力,但能把门关上。 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有关。 考点:摩擦力 手拉木块在桌面向右运动,桌面给 木块一个向左的摩擦力。 考点:静摩擦力 现象: 如图8-38,人向左推箱子,箱子未动,箱子相对与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箱子收到地面对它向右的静摩擦力;如图8-39,手握玻璃杯,玻璃杯不掉下来,玻璃杯受到手对它向上的静摩擦力;如图8-40,杯子跟着竹筷一起被提起来;静摩擦力的知识

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教学(一)

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教学(一) 现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贯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对教材的编写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新教材编写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提高了插图在教材编写中的的地位,通过插图把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加强初中物理教材插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插图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学习物理上有主动性,有克服困难的坚定意志,导致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大多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上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地上的汽车、火车、潜水艇、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等等,无不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初中物理教材中每章每节安排了较多的插图,这些插图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实际,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因而,即使一个不起眼的插图,也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2.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规律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单元,它是在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基础上抽象其本质而形成的,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刚刚涉及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建立一些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材中有意识安排大量插图,许多插图总是从不同角度渗透物理概念,教学中若结合插图,恰到好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无疑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安排排球运动员击球、自由下落的小球和从桌上滚下小球的运动状态三幅插图,通过对这三幅图观察、分析、总结,抽象其本质,学生很容易得出“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理规律是物理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反映,它是在实验归纳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初中物理教材在建立物理规律同时,常借助于实验并辅以插图创设相关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规律,理解规律的内涵。这对实验条件较差,无法开展某些实验活动的学校而言,插图安排更显其重要性。 3.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不同学生由于在接受能力和思维敏捷性上有差异,因而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并不同步,而插图可以给反应慢的同学一个清晰的表象,便于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出问题,让他们自主获得知识。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教材内燃机一节时,教者可利用书上四幅汽油机工作过程示意图,启发学生从中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4.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人们研究物理现象、找出自然规律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服务。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大量运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实例图。如超声波应用、纳米材料等插图,这些插图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拓宽知识面,充实知识容量。 5.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