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2009年\第2卷\第

6期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环球视角

作者简介:李南(196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研究工作。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李南1,李湘洲2

(1.吉林省北华电力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2;

2.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介绍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和再利用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科研、

法律、教育以及政策等方面加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工作。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12(2009)06-0041-04

1建筑垃圾的来源与成分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造和拆除建筑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据统计,

在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类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万平方米会产生500~600t 的建筑垃圾。按此推算,我国每年仅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产生超过4000万t 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造成高额的垃圾清运成本,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清运和堆放中产生的遗漏、粉尘、灰沙等又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为了节约、集约地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包括:(1)种植、回填、造景等土地挖掘、

整理活动;(2)混凝土或沥青道路的道路平整、铺设活动;(3)旧建筑物的拆除,垃圾中包括砖石、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灰浆、废金属等;(4)建筑工地垃圾,主要是工程中剩余的混凝土;(5)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时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以及木材、金属、纸等[1]。

建筑垃圾的成分中,除了金属材料外,绝大部分为混凝土、砖瓦、木料、塑料制品等。其中大多可以直接利用或者转化利用,如木料、砖块、铁丝、钢筋等,还有少部分不可再利用,如油漆等。钢筋、铁丝、电线及五金配件经过拆分、

归类、集中冶炼,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材料。混凝土、砖瓦等经过破碎、筛选、可作为原料,用于制做砌块、砖及墙板。因此,建筑垃圾是一种再生利用率很高的资源[2]。

2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情况

发达国家早已开始探索将垃圾变为资源的途径和技术,再生资源产业正在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2.1德国

世界首个大规模利用建筑垃圾的国家是前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的重建期间,对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垃圾清运费用,而且大大缓解了建材供需矛盾。至1955年末,

德国共循环利用约1150万m 3的废砖集料,并用这些再生材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目前,德国有200家企业的450个工厂进行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年营业额超过20亿马克。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将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有害重金属物质仅剩下2~3kg/t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碎旧建筑材料主要用作道路路基、造垃圾填埋场、人造风景和种植等。德国政府在废弃物法增补草案中,将各种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比例作了规定,并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弃物征收存放费。2.2日本

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日本十分重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视为“建设副产品”,其再生材料被用于建材的原材料、

道路路基、扩展陆地围海造田的填料等。日本对于处理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运出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1974年日本便在建筑协会中设立了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委员会”,在再生集料和再生集料混凝土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就制定规

REN EW A BL E RESOU RCES A N D RECY CL IN G ECON OM Y 2009V ol.2.No.6

项目种类建筑废土建筑污泥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混合废弃物小计

排出量45041m 3/a 1441万t/a 2544万t/a 1757万t/a 946万t/a 6688万t/a

再生利用率/%

27.67.948.150.413.935.2

中间处理后减少率/%

--12.6----17.019.7

最终处理率/%

72.479.551.949.669.159.7

表1日本工程建筑垃圾的处理状况

范,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与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于1997年制定了《再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此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拆除混凝土为主的再生工厂,生产再生水泥与再生骨料,有些工厂的规模达到100t/h 。目前,日本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率已超过50%,

其中废弃混凝土利用率更高。如1998年,东京都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已达到56%。目前,

在住宅小区的改造过程中,已能实现建筑垃圾就地消化,经济效果显著。

目前,日本已经形成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从建筑工地运来的垃圾经过磅后,采用机械和人工方法,按木材、

纸片、混凝土、塑料、金属等进行分类,分为粗选和细选两个过程。粗选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用手工方法分检出大块的木材及包装纸箱等,用铲车等挑选出大块混凝土。将粗选后的建筑垃圾混合物用铲车送入机械流水线、以进一步细分,其生产流程如图1。

分离后的残渣焚烧处理,以进一步减少垃圾物的体积。对不溶不燃物掩埋处理。可用的废纸、金属及成块木材,可直接出售给有关企业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碎木材由皮带运输机送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磁选除金属后,经过多级筛分机进行筛分,分为造纸原料,水泥木屑板、

刨花板和密度板原料,牲畜垫栏原料及燃料原料等,放入不同的储库内,作为原料供应有关企业。用抓斗将大块混凝土敲碎,回收其中的钢筋,混凝土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筛分除去砂土,清洗干净的碎混凝土

可作为铺路基的材料,还可用作混凝土的集料。

根据日本建设省对74万项工程建筑垃圾的调查结果(如表1),再生利用率最高的是混凝土块和沥青混凝土块,而经过中间处理后,减少率最高的是混合废弃物与建设污泥。此外,

从处理方法上看,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6700万t/a

(除去建设废土),其中再生利用率为35.2%,中间处理减少率为19.7%,最终处理率为59.7%[3]。

日本已出台一系列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和法律。1970年制定了“有关废弃物处理和清扫的法律(或称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3月,日本建设省实行“再循环法”,提出有效地利用资源。1994年10月制定了“建筑副产品对策行动计划”

,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再循环政策。1997年月10月,修改“再循环法”,制定了“建设再循环推进计划97”。1998年8月,建设省制定“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1998年12月,进一步修改了“推进建筑垃圾正确处理纲要”

。2000年5月制定公布“建设工程用材的资源化等有关法律”(简称“建设再循环法”)。2000年6月制定公布“推进形成循环社会基本法”(简称“基本框架法”)。2.3美国

美国每年产生城市垃圾8亿t ,其中建筑垃圾3.25亿t ,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经过分拣、加工,再生利用率约70%,其余

30%的建筑垃圾填埋处理。

美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级别:(1

)“低级利用”,即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环球视角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2009年\第2卷\第

6期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占建筑垃圾总量的50%~60%;(2)“中级利用”,即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40%。美国的大中城市均有建筑垃圾处理厂,负责本市区建筑垃圾的处理;(3)“高级利用”,所占比重较小,如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

美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在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方面,已经过“政府—市场—政府加市场”3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基于政府主导的命令与控制方法,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污染控制;第二阶段是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手段,强调企业在建筑垃圾产生方面的源头削减作用;第三阶段是在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的结合,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美国对建筑垃圾实施“四化”,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化。美国对减量化特别重视,从标准、规范到政策、法律,从政府的控制措施到企业的行业自律,从建筑设计到现场施工,从建材优胜劣汰至现场使用规程,无一不是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鼓励建筑垃圾

“零”排放。这种源头控制方式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制造和运输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各种末端治理更为有效。美国还把处理建筑垃圾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培育,研究如何使建筑垃圾处理形成新的产业。

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中规定:“任何产生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从而在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企业自觉地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正在推广一种

“资源保护屋”,其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

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利用了废弃金属、木料、纸板,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美国在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面成绩斐然,采用微波技术处理沥青建筑垃圾,利用率达100%,成本低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节约了清运和处理费用,并且大大地减轻了环境污染。

对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4]。1984—1985年间,仅8个州就拆除和再生混凝土路面257km 。目前,美国每年拆除的混凝土大约为

6000万t 。2.4丹麦

1997年,丹麦的建筑垃圾排放量约为340万t ,约占当年垃圾总量的25%。其主要激励措施是对填埋和焚烧建筑垃圾的税收。自采用废弃物税收以来,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比例明显增加。丹麦建立了一套技术方法、

科学和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工具密切结合的综合系统,确保了对主要废弃物流动的控制和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环保署(EPA )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税收在建筑垃圾再循环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从1987年1月1日起,分配到焚烧或填埋场的每吨垃圾的税收约为5欧元。至1999年,填埋税增加了900%,建筑垃圾循环率提高到了约90%[5]。2.5新加坡

新加坡于2002年8月开始推行“绿色宏图2012废物减量行动计划”,将垃圾减量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在建筑领域,建筑工程广泛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理念,优化建筑流程,大量采用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量,延长建筑设计使用寿命并预留改造空间和接口,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同时,

对建筑垃圾收取77新加坡元/t 的堆填处置费,增加建筑垃圾排放成本,以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为减少建筑垃圾处理费用,承包商一般在工地内就将可利用的废金属、废砖石分离,自行出售或用于回填和平整地面,其余则付费委托给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所内,对建筑垃圾实施二次分类:已拆卸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废纸等将被回收打包,用于再生利用;木材用于制作简易家具或肥料;混凝土块被粉碎后加工用于制作沟渠构件;粉碎的砂石出售用于工程施工。未进入综合利用厂的其他建筑垃圾被用于铺设道路或运送至实马高岛堆填区填埋。

新加坡对建筑垃圾处理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新加坡有5家政府发放牌照的建筑垃圾处理公司,专责承担全国建筑垃圾的收集、

清运、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建筑垃圾处置公司须遵守有关环境法规。未达到服务标准的,国家环境局可处以罚金,严重的吊销牌照。如非法丢弃建筑垃圾的,最高将被罚款50000新加坡元或监禁不超过12个月或两者兼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将没收。

在综合利用与处理过程中,新加坡建设局等部门也介入管理。如建设管理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将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纳入验收指标体系范围,建筑垃圾处理未达标的,则不予发放建筑使用许可证;在绿色建

环球视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REN EW A BL E RESOU RCES A N D RECY CL IN G ECON OM Y 2009V ol.2.No.6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in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LI Nan 1,LI Xiangzhou 2

(1.Jilin Beihua Electric and Design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22,China;2.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The experience in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Germany,Japan,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introduced.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work from the asp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legislation,education and policies.

Keywords:construction waste;recycl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收稿日期2009-04-25)

筑标志认证中,也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纳入考核范围。3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与国外的经验相比,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生利用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垃圾分类和再利用水平较低。目前大部分建筑垃圾依然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由于分类收集所需劳动力较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较少,所以大部分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都被填埋或抛弃处理了。

(2)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

(3)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法规不健全,建筑、回收等人员的资源、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为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的提高,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科研工作,提升技术水平。科研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无从谈起。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已经成熟,而我国在此方面刚刚起步,应该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科研工作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

建筑垃圾回收和利用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再生材料与环境相容性的分析方法,再生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再生技术的经济性评定等。(2)加强立法工作,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提供

法律保障。应禁止填埋具有再生价值的建筑垃圾,相应地规定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和堆放,排放单位必须配置相应的处理设施或支付较高的处理费,委托专业机构处理和利用其建筑垃圾。凡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材料或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对于专用的建筑垃圾再生机构,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保证他们的正常运营。一旦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法律颁布,就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来使法律得到遵守,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5]。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要让相关人员都了解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宣传和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鼓励全社会利用再生建材或产品。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扶持、加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力度。政府应发挥主导、

协调的作用,合理分布垃圾处理厂,将废弃建筑材料变为有用材料。

参考文献

[1]杨子江.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3(3):

26-28.[2]

程建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与设备开发[J].建材工业信息,2005(3):27-28.

[3]李湘洲.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商榷[J].粉煤灰,2005(5):

35-36.[4]刘永民.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思考[J].中国建材科技,2008(3):21-27.

[5]

王武祥.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J].建材工业信息,2005(3):23-26.

环球视角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深圳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循环经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综合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处置包括其排放、运输、中转、回填、受纳。 第三条【基本原则】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应当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当交由建筑垃圾固定消纳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混入建筑

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四条【建筑垃圾管理规划】市政府应当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统筹考虑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并采取有利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市管理、规划、国土等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第五条【城管、建设部门职责】市城市管理部门履行如下主要职责: (一)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全市各区建筑垃圾处置的管理工作; (二)制定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核发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临时受纳场地许可证和建筑垃圾运输车准运证; (四)管理市属建筑垃圾固定受纳场,管理特区内建筑垃圾中转场所,承担特区内回填土调剂使用职能; (五)协调组织跨区建筑垃圾管理活动或重大建筑垃圾管理活动;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及可借鉴经验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西欧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环保产业发展也居世界前列。中国作为一个承载着环保重任的发展中大国很需要学习借鉴发展环保方面的经验。下面以英国、德国和瑞典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德国 德国是世界环境保护搞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今天的德国,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森林茂盛,草地青青,到处生机勃勃。在环保技术领域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这充分体现在水与空气污染的控制,例如在1990至1994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5%,这在欧洲是最佳成效,其减少原因部分是在工业生产中消除燃烧褐煤,更重要的是将燃煤电站改为燃烧天然气,这使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中的排放 量大为减少的同时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亦同步下降。水污染的控制也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在易北河中汞污染量减少了80%。德国也是世界上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的领先者,2000年这方面市场约有70亿马克,专家们指出直接焚烧技术,与生产过程诸如流化床,和高温分解(废物干馏)成为更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其市场前景 被专家看好。 德国环保成功经验: (1)用法律确定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把环境保护法规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各领域。 20世纪70年代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94年把环保责任写入基本大法。目前德国大约有8000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欧盟还有400个法规,政府部门约有50万人在管理环保法律法规,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对环保的投入也很大,经过长期努力德国环保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日益减少,氮氧化物降低50%,虽然汽车从1970年的1500万辆增长到1995年的4000万辆,但污染水平并未提高。 (2)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德国有一个由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校组成的庞大环保教育网络,它们向民众做环保知识介绍,向企业推广环保技术,向社会宣传新的环保立法,联邦环境部对全国环保意识建设进行总协调,德国正在实行“国家环保行动计划”,目的使全 国与环保意识建设相关的机构形成更紧密网络以在全社会更好地推广可持续发 展意识的教育。德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建设环保意识方面十分活跃,德国有“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800多个全国和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它们向民众免费提供讲座和环保知识小手册,并深入民众中宣传环保,在节假日的街头常能看到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人员搭起的临时宣传摊,向行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运制度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运制度 一、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班组为单位切实搞好各班组的清理工作,将建筑垃圾在指定的场所分类堆放,并标以指示牌。二、实行准运证制度。即:凡是从事垃圾、砂石、渣土运输的车辆 安装使用全封闭运输装置,按照市政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办理准运证。垃圾、砂石、渣土消纳办理消纳证。 三、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分开存放, 不得混放。 四、建筑物内的垃圾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者在各楼层或区域 设立足够尺寸的封闭式垃圾箱,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 五、所有垃圾在当天清除出现场,运送到政府指定的垃圾消纳场。 六、车辆运输砂石、土方、渣土和垃圾,按照政府部署的有关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辆运输泄露遗撒。 山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工地出入车辆冲洗制度 一、车辆冲洗工作由值班门卫人员或指定的专人进行车辆冲洗工作,所有车 辆均需到统一洗车点洗车,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接水洗车。 二、对进出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所有运输车辆每次进出建 筑工地,必须由冲洗人员做台帐,台帐下班后交由项目部保留。台帐内容包括进出建筑工地时间、车辆牌号、运输货物以及是否符合文明运输的要求等。 三、冲洗人员车辆表面进行冲洗,车轮、车轮挡泥板、门下沿等位置必须冲 洗干净。 四、冲洗台沟必须排水通畅,应经常清理疏通,保持畅通,沉淀池要定期清 理,场地不得积泥积水。 五、所有驶出大门的车辆,必须配合车辆冲洗工作,严禁未经冲洗干净车辆 强行驶出工地,严禁带泥土上路,严禁超载;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应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否则不允许其驶出建筑工地,违者承担全部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罚款。 六、值班门卫或专职冲洗人员因冲洗工作不到位或工作不尽职,使带泥车辆 外出造成城市道路污染,必须立即冲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七、对屡禁不止或整改行动缓慢的冲洗人员,责令调换工作岗位,并加重处 罚,或给予退场处理。 八、工地大门口的文明卫生和外出车辆冲洗监督工作,由项目部“文明施工 领导小组”监督管理,当班门卫全天候值班看管,因车辆未冲洗或冲洗不到位驶出工地,造成城市道路污染的由当班门卫负直接责任。 山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处置及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1.1前言 (1) 1.1.1 立项意义 (1) 1.1.2 项目的必要性 (1) 1.1.3 项目的可行性 (2) 1.1.4 建成示范工程的效益 (2)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2) 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3) 1.2.2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3) 1.2.3 环境保护 (3) 1.2.4 项目建设进度 (3) 1.2.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 1.2.6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4) 1.2.7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6) 2.1.2 项目发起缘由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6) 第三章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产业政策 (8) 3.1国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8) 3.1.1 日本 (8) 3.1.2 美国 (8) 3.1.3 法国 (8) 3.1.4 荷兰 (9) 3.1.5 德国 (9) 3.2国内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9) 3.2.1 上海 (10) 3.2.2 北京 (10) 3.2.3 山东 (10) 3.2.4 河北 (10) 3.2.5 深圳 (11) 3.2.6 许昌 (1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2) 4.1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 4.2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3)

4.3再生混凝土制品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4) 4.4再生道路材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5)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17) 5.1建筑垃圾预处理工艺方案 (18) 5.1.1 产品方案 (18) 5.1.2 工艺概述 (19) 5.1.3 工艺流程图 (20) 5.2墙体材料工艺方案 (21) 5.2.1 产品方案 (21) 5.2.2 物料平衡 (22) 5.2.3 工艺概述 (23) 5.2.4 工艺流程图 (25) 5.3道路材料工艺方案 (26) 5.3.1 产品方案 (27) 5.3.2 物料平衡 (27) 5.3.3 工艺概述 (27) 5.3.4 工艺流程图 (28) 5.4复合材料工艺方案 (29) 5.4.1 产品方案 (29) 5.4.2 物料平衡 (29) 5.4.3 工艺概述 (29) 5.4.4 工艺流程图 (30) 5.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 (32) 5.6总平面布置及占地面积 (32) 5.6.1 布置运输的原则 (32) 5.6.2 总平面布置原则 (33) 5.6.3 占地面积 (33)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34)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34) 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34) 6.1.2 风向 (34) 6.1.3 地质情况 (34) 6.2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以及治理方案 (34) 第七章人员定编 (35) 7.1人员来源 (35)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 8.1项目总投资估算 (36) 8.2资金筹措 (36) 第九章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37) 9.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7)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推进建筑安全管理创新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推进建筑安全管理创新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国内外已成为衡量建筑行业乃至 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从法制、经济、文化、组织、技术等方面寻求降低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使建筑安全管理至今仍呈现较高 水平。具体有五大共性特点: 其一,法律法规监管严。以美英为例,两国都没有独立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均以法制作为主要的监管 手段,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市场。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的体系,是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政 府把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以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核心,发挥法律的主 体作用和标准、条例的法规作用,为建筑业提供良好的安全管理法律环境。 其二,行业自律水平高。德国建筑业有8个非盈利性行业协会,职责是拟定行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 开展工伤保险和科研教育、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对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认可、进行事故处理等。该国《劳动保护法》第7条规定:“企业必须加入所从事业务的行业协会,并缴纳工伤保险金。”由此可见,承包商的市场准入是通过行业协会认可,行业协会通过对安全事故频繁的企业提高工伤保险金或进行高额罚款的自律行为,使 这些企业无力继续经营,破产后自动被市场淘汰。 其三,各方主体责任明。1970年,美国颁布《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其中第5节“责任”的第1条规定:“雇主必须为每个雇员提供没有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危险的工作和工作场所,同时遵守职业 安全卫生标准。”根据该法律规定,业主和总承包商都有责任承担安全风险,因此,为避免日后的法律纠纷, 业主在工程项目招标时,将承包商良好的安全施工记录作为取得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工程施工阶段,业主也积极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1998年10月,德国劳动局颁布的《建筑工地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业 主必须负责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采取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安全措施。”由此可见,建筑师不仅对工程 质量负责,还要对涉及安全的重要施工方案负责。业主委托协调员筹划建筑项目的安全措施,参与项目的总 体规划和设计,协调施工过程的安全事宜。 其四,安全保险制度新。美国法律规定,业主和承包商的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办理强制性保险,否则将无 法从事相关的业务活动。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金额与安全施工的业绩挂钩。业绩和信誉良好,则保费低廉,施工利润较高,反之,保费高可能导致施工成本亏损,甚至会出现保险公司拒保,最终失去主体施工资格。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度 一、钢筋 1、现场钢筋下料必须根据图纸及国家规范完善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按照料单,对钢筋原材进行合理裁剪; 2、现场钢筋加工所剩边角料,进行分类整理堆放,用于线条植筋、构造柱拉筋、砌体拉结筋等。 3、对无法再次重新利用的短钢筋,必须整理堆放在废料池内,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二、模板 1、现场各栋号提交模板材料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需提交。 2、墙柱模板配模完成后,模板安装和拆除应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减少模板的破损,提高模 板周转次数。 3、现场加工的定型模板,使用完后,应予以完整保存,以备下次施工时使用。 4、现场模板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可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外架通道楼梯的铺设、外架踢脚板、二次结构支模等。 5、周转所替换的模板,重新用于现场洞口封闭、临边防护。 三、木方 1、现场木方尽量做到完整使用,保持木方的完整性,严禁随意对木方进行切割。 2、木方用于降板部位时,木方下垫放垫块,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木方嵌入混凝土内,拆模时将木方破坏。 3、木方加工所剩短头,用于临边洞口防护、架体垫木等。 四、砌块 1、砌块在搬运时,做到小心轻放,减少搬运过程对砌块造成的破坏。 2、对于缺棱掉角较为严重、难以用于现场砌体砌筑的砌块,可在现场切割机进行加工,重新用于现场砌筑。 3、对于加工后剩下的较大砌块,可用于现场挡墙砌筑。 五、混凝土 1、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好方量,再向搅拌站报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2、混凝土运输、卸车时遗撒在路面的散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均匀铺设与沙土地面之上做路面硬化处理。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混凝土未用完,将多余方量用于现场地面硬化,严禁随意倾倒。 六、安全网 1、现场安全网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绑扎牢固,做到满扎满绑。 2、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混凝土在外架上随意倾倒,造成安全网的污染。 3、现场材料周转必须使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周转,严禁随意破坏安全网,平台使用完成后,周边安全网应及时进行恢复。 4、所有被替换的安全网集中交外架班组处进行集中存放,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七、袋装材料包装袋 现场使用的袋装材料包装袋必须收集整理后放到指定区域,由项目部集中进行处理。 八、涂料包装桶及其他材料桶 现场使用的外装涂料、界面剂等包装桶,在材料使用完后,所有外包装桶必须交到材料部门,有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管理制度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管理制度编制: 审核: 审批: 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日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管理制度 本项目栋号多,规模大,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加强建筑垃圾的合理利用特制定以下制度: 1.钢筋余料的再生利用 1.1钢筋下料由施工员、预算员及劳务队具体制作人共同 核算,避免废料的产生; 1.2所有余料在指定区域集中分规格堆放,禁止乱扔乱放; 1.3构造柱植筋,马凳筋,定位筋一律使用余料制作; 1.4完全不能使用的余料,应存放在钢筋回收区,由回收 部门统一回收。 2.模板余料的再生利用 2.1拼模后产生的木板、木方应集中分类堆放; 2.2后浇带的覆盖,垃圾箱的制作应采用废旧木板; 2.3短木方应采用接长机接长再利用; 2.4禁止乱裁乱切新木板、新木方; 2.5完全不能使用的废料应集中堆放,由回收部门统一使 用粉碎机粉碎后重新压制成型。 3.混凝土废料的再生利用 3.1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废料应由专用管道输送至底层, 用于基坑回填,若仍具有塑性,应用于临时道路的硬化 或其他零星工程; 3.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由预算员、混凝土工长共同核定工

程量,并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跟踪记录,严禁超量。4.砖及砂浆废料的再生利用 4.1 施工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减少非生产性损耗; 4.2 砌筑砂浆应工完料清,落地灰应随砌随清,用于墙面勾缝或零星抹灰。 5. 安装管线的废料回收利用 5.1 优化布线方式,减少管线的切割; 5.2 管线余料应用于电缆电线的过墙套管和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 5.3 完全不能使用的余料应由回收部门统一回收。 6. 其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6.1 材料包装物应由材料部门收集,用于混凝土浇筑时的包裹覆盖; 6.2 打印纸两面使用,废旧纸张用于计算草稿和方案初步设计; 各工长、班组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由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小组监督检查,如若发现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项目部将按规定给予处罚! 陕一建悦达项目部 2012年12月1日

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1.1前言 (1) 1.1.1 立项意义 (1) 1.1.2 项目的必要性 (2) 1.1.3 项目的可行性 (2) 1.1.4 建成示范工程的效益 (2)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3) 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3) 1.2.2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3) 1.2.3 环境保护 (3) 1.2.4 项目建设进度 (4) 1.2.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 1.2.6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4) 1.2.7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5)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6) 2.1.2 项目发起缘由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6) 第三章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产业政策 (8) 3.1国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8) 3.1.1 日本 (8) 3.1.2 美国 (8) 3.1.3 法国 (8) 3.1.4 荷兰 (9) 3.1.5 德国 (9) 3.2国内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10) 3.2.1 上海 (10) 3.2.2 北京 (10) 3.2.3 山东 (10) 3.2.4 河北 (11) 3.2.5 深圳 (11) 3.2.6 许昌 (1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3) 4.1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3) 4.2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4) 4.3再生混凝土制品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5) 4.4再生道路材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7)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19)

最新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地址 。 1.1.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1.4.1 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一座。占地50亩,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10万吨,生产再生建筑材料6万吨。 1.1.4.2 配套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一处。占地300亩,可消纳建筑垃圾1000万吨。 1.1.5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100万元,预备费4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1.1.6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其余企业自筹。 1.1.7建设时间 本工程设计建设工期为1年。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本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公司拟引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建筑垃圾的处理设备。公司始创之宗旨,就是以国际化的标准,21世纪的先进手段,力求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让大量的建筑垃圾通过公司的先进设备处理后,达到变废为宝,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其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能,得到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是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环保项目。 1.3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3.3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1.3.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1.3.5《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1.3.6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纲要》 1.3.7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1.4.1 严格执行国家对环保、劳动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环保装备,切实做到“三同时”; 1.4.2 贯彻国家建材工业发展新型建材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针,以实现本地区建材行业的突破性发展; 1.4.3 通过多方案比选,精心设计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缩短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投资; 1.4.4 加强节能减排措施,采用节能工艺和节能设备,充分考虑能源的再利用; 1.4.5 加强环保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条件和原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处理污染物,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厂区; 1.4.6 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保证运行可靠、工况稳定、节能高效、优化控制。实现管理现代化,减少生产岗位工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1.5可行性研究内容 根据**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厂址评价、垃圾处理工艺选择、填埋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效益分析等。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职业教育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 职业教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中国职业教育 一、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其显着的特点之一,就是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具有崇高的地位并拥有战略之重要性。 2.立法保障。重视职业教育落实在行动中,职业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离不开立法保障,依法治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特点。德国职业教育的各方面均有详尽的法令规定,这些法令使职业教育办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发展、违法必究,法规健全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既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比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政府的投入则高达70%。 4.产学结合。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办学方式,其共同特点就是“产学合作”。无论合作的方式是“紧密”,还是“松散”,都是一种合作。比如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培训体系”将学校和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灵活、高效、实用的优势展现无疑。产、学、研相结合体现了国家、私人经济、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它不仅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造福于社会。可以说,德国产品的精良、日本产品的精细、美国产品的大气等,职业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是其品质保证。 5.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灵活的办学机制。教育层次的多级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培训专业的多种化、培训渠道的多元化、培训时间的灵活化、培训对象的广泛化等,使得职业教育获得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终身化的需求,教育机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发展职业教育除了思想重视、立法保障、资金支持和机制保证外,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没有一只过硬的教师队伍,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日本在职业教育初期,为了解决师资缺乏这一瓶颈问题,一方面采取了聘请洋人执教的临时性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则向海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同时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育自己的合格教师。通过立法、资金、薪酬等倾斜政策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了一只数量庞大、质量极高的教师队伍,从而为日本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力保证。培养并拥有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应对策略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是先进生产力的铸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承载是劳动者,劳动者的培养和培训依赖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职业教育不仅授业,也需传道);职业教育的普及及终身性更是惠及广大的劳动者。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职业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而由于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使得我国产品的合格率仅及其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度

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项目占地面积大,材料、机械等投入大,各种建材、周转材料使用量大,为减少对现场对各种材料造成的浪费,现制定以下制度,事故现场全面遵照执行: 1、钢筋 现场钢筋下料必须根据图纸及国家规范完善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按照料单,对钢筋原材进行合理裁剪; 现场钢筋加工所剩边角料,进行分类整理堆放,对长度20cm以上的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线条植筋、构造柱拉筋、砌体拉结筋等。 对无法再次重新利用的短钢筋,必须整理堆放在废料池内,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2、模板 劳务提交模板材料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需提交。 墙柱模板配模完成后,模板安装和拆除应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减少模板的破损,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现场加工的圆柱定型模板,使用完后,应予以完整保存,以备下次施工时使用。 现场模板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可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外架通道楼梯的铺设、现场绿化周边栅栏、外架踢脚板等。 周转所替换的模板,重新用于现场洞口封闭、临边防护。 3、木枋

现场木枋尽量做到完整使用,保持木枋的完整性,严禁随意对木枋进行切割。 木枋用于降板部位时,应用胶带将木枋进行包裹,木枋下垫放垫块,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木枋嵌入混凝土内,拆模时将木枋破坏。 木枋加工所剩短头,用于临边洞口防护、回顶顶头木枋等。 4、页岩多孔砌块 砌块在搬运时,做到小心轻放,减少搬运过程对砌块造成的破坏。 对于缺棱掉角较为严重、难以用于现场砌体砌筑的砌块,可集中收集用于临时道路路基夯实。 5、混凝土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好方量,同时结合项目BIM 中心预算数据进行复核,再向搅拌站报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混凝土运输、卸车时遗撒在路面的散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均匀铺设与沙土地面之上。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混凝土未用完,将多余方量用于砌体过梁浇捣、现场地面硬化,严禁随意倾倒。 6、安全网 现场安全网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绑扎牢固,做到满扎满绑。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混凝土在外架上随意倾倒,造成安全网的污染。 现场材料周转必须使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周转,严禁随意破坏安全网,平台使用完成后,周边安全网应及时进行恢复。

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方案

建筑垃圾管理方案1 目的 加强企业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范垃圾运输,确保公司建筑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杜绝建筑垃圾乱倒现象。 2 定义 2.1 建筑垃圾 指公司建(构)筑物新建、扩建、改造、拆除、装饰装璜、修缮等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以及管道施工、保温、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2.2 建筑垃圾处置管理 指对建筑垃圾的收集、倾倒、运输、中转、回填、利用、处置的管理。 4 管理内容及要求 3.1 建筑垃圾倒运采用指定地点存放的方式,由装备部统一指定建筑垃圾倾倒地点。 3.2 各单位要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地点清运建筑垃圾、在指定的地点倾倒。严禁不按规定地点乱堆、乱倒建筑垃圾,严禁建筑垃圾泄漏、遗撒、车辆轮胎带泥运行等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 3.3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求如下: 必须做到密闭化,四周车厢板牢固可靠、无破损、无变形、挡板严密,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苫盖措施,装载不得过满,不得污染环境和道路。 3.4建筑垃圾倒运到建筑垃圾场后,由施工单位安排装载机推平。 3.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

4 考核 4.1 建筑垃圾未倒运到指定地点,出现乱倒,1m3以内扣施工单位400元,超过1m3的扣施工单位1000元/m3,并令其清扫干净。 4.2运输车辆沿途泄漏、遗撒或者轮胎带泥运行影响环境卫生且清扫不及时,按相关规定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清除。 4.3未按要求在垃圾存放场地进行整平的,按照400元/车~1000元/车收取处置费,并安排装载机推平,费用从责任单位结算中扣除。 4.4 建筑垃圾中的废铁等夹杂物必须挑拣干净后装车,发现不挑拣就装车的,按生产安全部的相关规定处罚。 4.5 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不服从主管部门调剂的,出现一次扣400元~1000元。 4.6将危险物品混入建筑垃圾的,出现一次考核400元~1000元。 4.7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一经发现考核生产安全部40元~100元: a)车辆手续不齐全允许运输车辆出门的; b)垃圾外运台账建立不完全的。 4.8 工程管理单位负连带责任,出现上述问题除考核施工单位外,视情节轻重在当月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扣工程管理单位100元~1000元,给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在全公司进行通报。

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立项申请书(可编辑)

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立项申请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 前言 1.1.1 立项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XX地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2008年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2009年将超过2000万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给XX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目前XX市已规划筹建8~1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这些消纳场距市区较远,每年需耗用大量建筑垃圾清运费。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XX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以混凝土为例,

近年来XX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成倍地增加,2007年1000万m3,至2008年达到1500万m3,与之相应的水泥用量达到525万吨,砂750万m3,石子1050万m3。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XX附近已不允许采砂石,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泾阳、周至等地方能采购,使运输能耗激增,加大了XX市交通压力和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处新的建材产品。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索阶段。XX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尽快建立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带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工作全面开展。 1.1.2 项目的必要性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解决国内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思考张龙安

《经济师》2013年第2期 摘要:当前,土地出让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和风险突出。文章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就如何解决地方财政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外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重要特点探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11-02 一、国外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 国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构成主要为税收、转移支付、各类收费。不同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上述构成中比重不同。 1.税收收入。以财产为主要税种。美国、加拿大地方政府形成了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税收管理权限较为独立,年度内依据对土地和建筑物的价格确定税率征收财产税。财产税是美、加两国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甚至是唯一的税收来源。以财产税为主的税收收入约占地方政府全部收入的40%。英国实行严格的分税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享有各自的税种,没有政府间共享的税种。财产税是地方政府唯一的税收收入,即对不动产所征收的税收,包括对居民房产征收的市政税和对经营工商业活动者征收的营业房产税。 实施多税种征税。日本地方税收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约占地方政府收入的30% ̄40%,主要是对土地、房屋和折旧资产等能够带来收益的客体征税。地方政府可征税种较多,属于都府道县的税收有都府道县居民所得税、不动产税等;属于市町村的税收有市町村居民所得税、固定资产税、公共设施税等。在政府收支不平衡或建设所需时经地方议会批准可开征法定外普通税。 实行税收分成共享。德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主要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税收共享,税收管理权限受到上级政府的严格控制。德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5%,地方税种主要包括土地税、工商业税,分享联邦政府15%的所得税和部分增值税。近年来,地方工商业税所占比重下降,税收收入更 多的来自联邦政府的税收分享。 2.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制度是发达国 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 国财政体制的公平性和运行效率,是完 善政府间责任划分和收支分配的重要内 容。如德国制定了《财政平衡法》,在分税 制方法基础上,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财政 应采取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种方法对 财政收入进行再次分配,包括联邦对州 和各州之间两个方面。受地方收入和所 担负的公共支出不同,各国地方政府转 移支付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同,如美 国30%,加拿大40%,英国能够达到50%。 在补助条件上,分为无限制性条件的一 般补助和有限制条件的特殊目的补助, 如指定用于教育、城市发展、交通等。在 支付形式上有专项拨款,一般性补助、税 收返还等。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政府经营的各 种公共事业收入和财产收入、管理费及罚 没收入等。主要是那些自愿使用地方政府 提供的公共物品而受益的公众所支付的 费用,供电费、水费、下水道使用费、道路 桥梁收费、公园门票、运动设施使用费等。 如,1965年加拿大的使用费收入仅占地 方政府收入的6.5%,至2000年增长到 21.3%.。另外各国地方政府也通过向银行 借贷或发行地方债券来平衡财政收支。 二、国外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特点 1.以公共服务支出为主。国外地方政 府的支出范围与结构体现了财政资金偏 重于向公共福利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如法国的地方社会公共支出占全部财政 支出的75%左右,包括住房和社区服务、 教育、文化、社会治安等,而经济活动支 出和一般公务支出较少,分别占全部地 方财政支出的15%左右。美国地方政府 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道路和交通、公共 事业、治安、消防、教育、家庭和社区服 务,一般行政经费等,加拿大地方政府的 教育支出占比大,为40%,其次是交通和 地方服务支出。 2.地方财政支出以地方政府的事权 进行明确。通过发达国家财政支付机制 来看,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或需要全国 统一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由中央财政支 付,如社会保障、医疗与健康、公共福利 等,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道路、桥梁等 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则由较低层次的 政府提供。如美国财政实行联邦财政、州 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管理体制。在事权 划分方面各级政府相对独立地行使职 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的事 务集中在联邦政府,而区域性和地方性 极强的事务则主要由州和地方政府承 担。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照支出与政 府职责的关系进行支出分配,美国联邦 政府的财政支出由国防开支、人力资源 经费、物力资源开支、净利息和其他支出 等组成;州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公路建 设、基础教育、公共福利项目、医疗和保 健开支、收入保险、警察、消防、煤气及水 电供应等;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主要包 括道路和交通、公共事业、治安、消防、教 育、家庭和社区服务等。对存在交叉的支 出项目,则由各级政府按比例承担。 三、几点启示 1.以职能定收支,改变地方政府职 能。通过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构 成来看,政府的职能决定支出,支出的范 围决定了收入的来源。地方政府要履行 公共服务职能,受益范围只局限于特定 地区的由地方收入来支出,而所提供的 具有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则由中央转移 来支持。从国内情况看,地方政府在履行 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也在主导地方经济 发展,进行大规模投资。因此要解决土地 财政问题,必须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彻底 扭转地方政府“卖地”、“举债谋发展”的 思路。 2.建立合理的财政来源配比、选择合 适的税收体系。完全依赖由上级政府转 移支付的地方政府独立性很低,但地方 财政完全由地方税收构成也会产生许多 问题,会造成不同地区之间无法协调,形 成不同的地方利益。因此,建立合理的财 政来源配比、选择合适的税收体系是保 障地方财政顺利平衡运行的关键。中央 政府除在事权职责划分上做好对地方的 转移支付,也要在横向上做好各地区之 间的财政收入调节,保证各地区财政收 入大致平衡。 3.以财产税方式增(下转第214页)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解决国内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思考 ●张龙安 ●金融研究 211 ——

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

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那么什么是建筑垃圾呢?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 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吨至600吨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 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 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 了各界充分重视。就建筑垃圾的产生、现在处理方式、以及合理利用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1、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施工过程以及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利于处理;但是建筑垃圾中 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2、建筑垃圾的目前处理方式 目前每个城市都划有垃圾填埋场地,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跟生活垃圾等采用相同的填埋方式处理掉了,这种填埋的方式弊端很多。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回填场,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回填建筑垃圾 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等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次是破坏 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另外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 3、再生处理方式 行业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投资计划书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投资计划书 投资计划书参考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9452.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959.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2%;流动资金2493.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38%。 达产年营业收入233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177.66万元,税金及附加188.64万元,利润总额5220.34万元,利税总额6129.03万元,税后净利润3915.2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13.7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23%,投资利税率64.84%,投资回报率41.42%,全部投资回收期3.91年,提供就业职位338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本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绪论 第二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 第四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五章总图布置 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七章环境保护 第八章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九章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企业 (一)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 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选址及用地规模控制指标 (一)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设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5559.44平方米(折合约38.32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三)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模板

技术资料 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和“栅户区改造工程”带来的建筑垃圾正在日益增加,如将建筑垃圾直接进行弃置将耗费大量垃圾清运费用和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既可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接合“三创”城市,创建环境模范城市,我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做如下概述,综上所述,我公司现提出建筑垃圾再回收利用或行性研究。 1、我公司按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和再生利用场站,所需资金设备自筹。 2、政府为我方提供:(1)建筑垃圾处置场地;(2)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填埋场地及填埋费用;(3)协调办理环保及国土等相关问题。 3、房屋拆除后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我方进行组织、运输及再回收利用。以确保能大量利用包括质量较差的废旧渣砖、砌块等在内的建筑垃圾,不得只选择性的处置废旧混凝土。因建筑垃圾再回收所需的成本费用高约为35元/m3,所以需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回收后的材料均由我方使用或出售并办理相关手续。 4、建筑垃圾再回收利用成本分析如下(以下单价均按垃圾总方量计算): (1)建筑垃圾起挖及转运(运距3公里内):10元/m3; (2)移动式再生破碎机直接费用:16元/m3; (3)液压式挖机(1m3):2元/m3; (4)反击式岩石破碎机:1元/m3; (5)2台装载机费用:3元/m3;

(6)环保除尘:1元/m3; (7)人工费:2元/m3; (8)不可回收垃圾填埋费用:暂未计算; (9)所需场地费用:暂未计算。 (10)加工建筑垃圾(垃圾总方量)所需成本费用:35元/m3. (11)政府负责补助运输成本或自行组织运输。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正在日益增加,而且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建筑垃圾的总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排放高峰期已到来。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基本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占全世界年整体建设量的50%,在公用与民用建筑及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扩建过程中,拆除危险建筑物和道路等所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中,废弃混凝土约占33%左右。北京市2005年建筑垃圾排放量达3,600万吨,平均每日排放量达10万吨。上海市2005年建筑垃圾排放量达2,350万吨。相对于生活垃圾,我国的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到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种处理方式耗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大量垃圾清运费用。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