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17

会计17

会计17
会计17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例如:某企业混合成本及业务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

产量(吨) 8 10 13 12 14 11

成本(万) 24 28 34 31 36 29

问:该企业一月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分别为多少?

若经过预计,七月份的产量为15吨,问七月份的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分别为多少?b=(36-24) ÷(14-8)=2

a=36-2×14=8

即混合成本可表述为:y=8+2x

∴一月份固定成本为8万,变动成本为8×2=16万。

七月份固定成本为8万,变动成本为15×2=30万。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例:每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分别是3元、2元、1元,单位产品售价15元,全月固定制造费用40000元。每单位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1元,全月固定性管理成本15000。若产量为10000件,销量8500件。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两种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下的生产成本差异

两种不同计算方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差异

1.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公式: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

其中:

营业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完全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费用=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税前利润的公式: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其中: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例某企业本年只经营一种A产品,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的产销量及成本、费用资料如下表所示。

A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2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4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8000元,全年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5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1997-1999年损益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1997-1999年损益

(1)1997年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比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高:11800-8200=3600元。

(18000÷1500)×300=3600元,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当年的利润中有3600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没有扣除,故其利润升高3600元。同时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当年期末存货的价值比按照变动成本法要多3600元。

(2)1998年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比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要低13400-11300=2100元。

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上期存货价值大于变动成本计算的存货成本3600元,故使当期利润减少3600元。而1998期末存货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又高于变动成本法(18000÷1200)×100=1500元,使当期利润升高1500元。共使1998年利润减少3600-1500=2100元。同时存货价值高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1500元。

(3)同理可分析,1999年,按照完全成本计算的利润升高300元,是由于期初存货成本高出1500元,期末存货价值高于变动成本法1800元所致。

××化工厂收益表(按全部成本法)

第四章本量利(CVP)分析

例:某产品A的单价为21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1000元,则:单位边际贡献=21-12.6=8.4

边际贡献率=8.4/21=40%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21000/8.4=2500(件)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21000/40%=52500(元)

例: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

A的单价12、单位变动成本12 、销量10000

B的单价20、单位变动成本14 、销量7000

C的单价40、单位变动成本22.4 、销量5000

固定成本总额为119000,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解答:

销售收入=10000×16+7000×20+5000×40=500000

变动成本=10000×12+7000×14+5000×22.4=330000

边际贡献=500000-330000=170000

分配率=119000/170000=0.7

A分配的固定成本=10000×(16-12)×0.7=28000

B分配的固定成本=7000×(20-14)×0.7=29400

C分配的固定成本=5000×(40-22.4)×0.7=61600

A的盈亏平衡点=28000/(16-12)=7000

B的盈亏平衡点=29400/(20-14)=4900

C的盈亏平衡点=61600/(40-22.4)=3500

采用标准工时作为分配标准

例:某厂生产A、B两产品,企业固定成本为80000,其中A产品专属部分10000元,B产品专属部分12000元。其余部分为共同成本。生产两种产品单位标准工时分别为18小时和

22小时。A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及40;B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90及50。试测算各产品盈亏平衡点(共同成本按标准工时分配)。

共同成本分配率为=(80000-10000-12000)/(18+22)

=58000/40=1450

A产品固定成本=10000+1450×18=36100

B产品固定成本=12000+1450×22=43900

A产品盈亏平衡销售量=36100/(60-40)=1805

B产品盈亏平衡销售量=43900/(90-50)=1097.5

例:生产甲乙丙三产品,固定成本45900元,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件、120元/件、16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是80元/件、90元/件、112元/件。销量分别是600件、500件、500件。(1)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3)各产品盈亏平衡销售量。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比重

总销售额为100×600+120×500+160×500=200000

甲产品边际贡献率=(100-80)/100=20%

销售比重=(100×600)/200000=30%

乙产品边际贡献率=(120-90)/120=25%

销售比重=(120×500)/200000=30%

丙产品边际贡献率=(160-112)/160=30%

销售比重=(160×500)/200000=4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0%×30%+25%×30%+30%×40%=25.5%

(2)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45900/25.5%=180000(元)

(3)各产品盈亏平衡销售数量如下:

甲产品销售数量=(180000×30%)/100=540

乙产品销售数量=(180000×30%)/120=450

丙产品销售数量=(180000×40%)/160=450

例1:甲乙丙三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20%、25%和30%,三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分别为40%、30%和30%,固定成本总额为6125,现调整三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试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变动情况。

解答:

原综合边际贡献率=20%×40%+ 25%×30%+ 30%×30%

=24.5%

原盈亏平衡点=6125/24.5%=25000

调整后的综合边际贡献率=20%×30%+ 25%×30%+ 30%×40%

=25.5%

调整后的盈亏平衡点=6125/25.5%=24020

减少=25000-24020=980

例2:某产品单价20,单位变动成本15元,固定成本30000元,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的盈亏平衡变化情况。

1、单价提高5%

2、单位变动成本升高5%

3、固定成本升高5%

解答:

原盈亏平衡点=30000/(20-15)=6000(实物单位)

单价提高5%的盈亏平衡点=30000/[20(1+5%)-15]=5000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5%的盈亏平衡点

=30000/[20-15 (1+5%)]=7059

固定成本提高5%的盈亏平衡点

=30000(1+5%)/(20-15)=6300

(四)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指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变动影响的程度。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利润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作出相应决策。

?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敏感系数绝对值越大,敏感性越强。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200000元。销量计划为500000件。计算各因素敏感性。

?(1)、销量的敏感系数

?当销量增加25%时:

?原利润m1=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500000×(10-6)-200000=1800000

?现利润m2=500000×(1+25%)×(10-6)-200000=2300000

?利润变动百分比Rx=(2300000-1800000)/1800000

?=27.78%

?销量敏感系数Ix=27.78%/25%=1.11

?( 2 )、单价的敏感系数

?当P增加25%时

?利润变动百分比为Rp=69.44% ,其价格敏感系数为Ip=69.44%/25%=2.78。

?同理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Ib=-1.67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Ia=-0.11

?分析:各因素的敏感系数排列是单价(2.78)、变动成本(-1.67)、销量(1.11)、固定成本(-0.11)。对利润影响最大的是单价和变动成本。

?由上分析可知:单价和变动成本是最敏感的因素,是管理人员要着重抓的环节。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基本方法

1、差别成本(差量成本)(differential cost)

广义:可供选择的不同备选方案之间预计成本的差额

狭义:产量增减变化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若生产甲可生产5000件,成

本为60000元,若生产乙可生产4500件,成本为80000元,

则:差量成本=80000-60000=20000

在实际工作中,差别成本必须与差别收入结合起来应用。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差别利润是衡量可相互替换的有关方案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由三者构成的差别分析法可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许多短期、长期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差量收入:若干备选方案预期收入的差额

例:若上例中甲的单价为15元,乙的单价为20元,

则:甲的收入=15×5000=75000

乙的收入=20×4500=90000

差量收入=90000-75000=15000

差量利润:若干备选方案预期利润的差额

例:续上例:

甲的利润=75000-60000=15000

乙的利润=90000-80000=10000

差量利润=15000-10000=5000

例:某企业经营某产品有三备选方案,要求据下列资料确定何方案好。

大中取大决策法:

(1)确定不同方案在不同市场需求下的最大收益。甲、乙、丙分别为600、800、400 (2)取“最大收益”中的最大值:800—乙方案

第七章短期经营决策实务

例:某公司向供应商购买产品,全年需求量为3600单位,每次订货费用为10元,每件产品全年储存费用为0.8元。要求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Q=√2×3600×10/0.8

=300(件)

TC=√2×3600×10×0.8

=240(元)

例:某公司每年需要原料10000单位以供生产某产品,原料的单位成本为1000元,单位年储存成本200元,每次订购成本为400元,每次采购2000单位或2000单位以上时,供应商给予2%的折扣,试决定应否增加每次的订购量以争取此项价格优待。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

?不考虑数量决策时的存货经济订购量为:

?Q= √2DS/C=200

?考虑材料购买价格的总成本为:

?Tc= √2DSC+PD=40000+10000000=10040000

?考虑数量折扣下的总成本为:

?材料购买价格:10000×1000×(1-2%)=9800000

?材料的总订购成本:(10000/2000)×400=2000

?材料的总储存成本:(2000/2)×200=200000

?Tc=9800000+2000+200000=10002000

?显然该企业应该考虑数量折扣。

例:假设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每年全年需要用A材料3600吨,每次订购成本为100元,每吨材料储存成本为8元,每吨材料缺货成本为10元,正常交货时间为10天,正常订购期间(交货时间)内每天正常需求量为10吨。经过调查测算,A材料在过去的几年内的实际需求状况如下表所示,求经济订购量和再订购点。

?首先,不确定状况对经济订购量没有影响,由此确定在不确定状况下的经济订购量Q:

?Q= √2DS/C= √2×3600×100/8=300(吨)

?其次,计算再订购点=保险储备+正常再订购点

?正常再订购点:d=70×0.02+80×0.04+90×0.18+100×0.5+110×0.2+120×0.04+130×0.02=100(吨)

?保险储备的设置要保证Tc=缺货成本+储备成本最小缺货成本为:缺货次数×每次缺货成本

(二)多个临界点情况下的工艺决策

多个生产工艺,多个临界产量点

?现要求确定应该采用哪种产品生产工艺生产产品才能使总成本最小?

分析:设甲方案和乙方案之间的临界产量为x;乙方案和丙方案之间的临界产量为y;甲方案和丙方案之间的临界产量为z。则,

20000+60x=40000+40x

40000+40y=100000+10y

20000+60z=100000+10z

x=1000;y=2000;z=1600

当产量小于1000时,应选择甲;

当产量大于1000时,则应该在乙与丙之间进行选择。若在1000与2000之间则应该选择乙,若大于2000选丙。

假设某企业下年度某产品的生产计划为18000件。该产品每日销售量50件,每日生产量为250件,每批产品的生产设备调整费为45元,每件完工产品的储存费用为0.9元。为使生产成本总额最小,每批产品的最佳生产数量为多少?

Q=√(2×18000×45)/[0.9×(1-50/250)]=1500(件)

Tc=1080(元)

生产批量决策

在决定了生产数量和生产工艺后要觉得如何生产,即每批生产数量是多少?

最佳生产批量Q=√2DS/ [(1-q/p)×C ]

Tc=√2DSC×(1-q/p)

假设某企业下年度某产品的生产计划为18000件。该产品每日销售量50件,每日生产量为250件,每批产品的生产设备调整费为45元,每件完工产品的储存费用为0.9元。为使生产成本总额最小,每批产品的最佳生产数量为多少?

Q=√(2×18000×45)/[0.9×(1-50/250)]=1500(件)

Tc=1080(元)

例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全年需用某零部件总量3600个,每日领用10个。该零件可以外购或自制都可以。若外购则,单价为2元/个,每次订购费用为20元,每个零件年储存费用为0.4元;该零件若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5元,每批生产的设备调整费用为100元,每日

产量为40个,每个零部件的储存费用为0.35元。问应该自制还是外购?

外购总成本:买价+Tc

买价=3600×2=7200(元)

Tc=√3600×2×20×0.4=240 (元)

外购总成本为=7200+240=7440(元)

自制总成本=生产成本+Tc

生产成本=1.5×3600=5400(元)

Tc=√3600×2×100×0.35×(1-10/40)

=435(元)

总成本=5400+435=5835(元)

自制总成本低于外购成本。

若零部件不分批生产则可以直接比较自制变动成本总额和外购成本总额。(P247页)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

?某投资方案有关资料:原始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000元,分3年建成,价款分5年于每年年末付清。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销售产品20000件,产品单价100元/件,全部成本50元/件。初始购买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垫付资金500000元。预计固定资产使用5年,5年后该固定资产预计可变卖1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各年现金流量和总现金流量净值分别是多少?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年均净现金流量

方案A(万元):3+(10-8)/4=3.5年

方案B(万元):10/5=2年

方案C(万元):2+(10-9)/3.5=2.3年

可以看出方案B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时间最短。

优点:简单,易于掌握

缺陷: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可能选择投资收益较小的方案,而拒绝投资收益较大的方案。特别是见效期长,后期收益明显的投资。

甲年平均收益率为:(6000+8000+10000+12000+

14000)÷5=10000

甲方案的年均投资额为:(100000-0)÷2=50000

甲方案的投资报酬率为:10000÷50000=20%

乙方案依次类推得25%

应选乙方案。

例:某企业通过购置某种新设备为生产能力。经调查测算,该种设备买价68000元,运杂费安装费5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期终残值收入3000元,新设备投产后,每年可增产某产品2000件,且增产产品每件产品节约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16元,该企业预定投资报酬率12%,所得税率40%,直线法折旧。问是否购置如项设备。

现金流入量为:

1)经营节约现金流量2000×16×(1-40%) ×(P/A,12%,5)

=19200×3.605=69216

2)折旧现金流量为:年折旧额×0.4×(P/A,12%,5)

年折旧额=(68000+5000-3000)÷5=14000

折旧现金流量14000×3.605×0.4=20188

3)残值回收现金流量为:3000×(P/F,12%,5)=3000×0.567=1701

总现金流入量为69216+20188+1701=91105

现金流出量为68000+5000=73000

现金流量净额为91105-73000=18105

例:某公司为购置一台新设备,其成本为150000元。该设备可用10年,每年可节约扣税前成本20000,最终残值10000。公司税率40%,资本成本5%,直线法折旧,税法规定残值为原值的10%,要求计算税后净现值。

?会计折旧为每年(150000-150000×10%)÷10=13500

?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13500

?贷:累计折旧13500

?10年共计提折旧额为13500×10=135000元,10年后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00-135000=15000元。则10年后该固定资产处置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0000

?营业外支出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5000

?此时形成营业外支出抵税5000×40%=2000元。

?初始现金流出量为,设备的购置成本150000元。

?经营期现金流入量为:

?20000×(1-40%)=12000元

?13500×40%=5400元

?终结现金流量为:

?设备变卖现金流入量10000元

?设备变卖形成支出抵税流入2000元

?总现金流量为:

?(12000+5400)×(P/A,5%,10)+(10000+2000)×(P/F,5%,10)-150000=134345.4+7356-150000=-8298.6元

第九章长期投资决策实务

购置方案决策

比较方案有效期相同时,直接比较现金流量净额

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目前每年正常生产能力为1000件。现因甲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该企业准备扩充生产能力,以增加产量。现有两个备选方案,自行建造或直接购买,有关资料见下表。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定投资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40%。

自建时的现金流量为:

初始现金流出量为210000元

经营期现金流量为:净利润+折旧[或(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税后利润+折旧(P207)

年折旧额为(210000-2000)÷10=20800元

净利润为

[ (100-57-5)×1800-20800]×(1-40%)=28560元

经营期间现金流入量为

(28560+20800)×(P/A,15%,10)=247737.84元

终结现金流入量为2000×(P/F,15%,10)=494元

现金流量净额为247737.84+494-210000=38231.84元

外购时的现金流量为:

初始现金流出量为240000元

经营期现金流量为:净利润+折旧或(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年折旧额为(240000-5000)÷10=23500元

净利润为:

[ (100-55-5)×2000-23500]×(1-40%)=33900元

经营期间现金流入量为:

(33900+23500)×(P/A,15%,10)=288090.6元

终结现金流量为5000×(P/F,15%,10)=1235元

现金流量净额为288090.6+1235-240000=49325.6元

外购比自建多49325.6-38231.84=11093.76元

当两方案预计使用年限不同时,则不能用现金流量净值做为比较,而应该用等年值指标来评价。

承上例,如果自建设备的使用年限只有8年,而外购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时,如何决策。

自建时现金流量为:

初始现金流量不变为210000元;终结现金流量为2000元

年折旧为(210000-2000)÷8=26000元

经营期净利润为

[(100-57-5)×1800-26000]×(1-40%)+26000=51440元

现金净流量为

51440×(P/A,15%,8)+2000×(P/F,15%,8)-210000=21465.28

自建时,年现金流量净额为

21465.28÷(P/A,15%,8)=4783.88元

外购时,年现金流量净额为

49325.6÷(P/A,15%,10)=9827.77元

?固定资产应否更新

例某企业经营某种产品,其年产销量为10000件,现因故拟对生产该产品的设备进行更新。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其中该企业预定的投资报酬率为12%,所得税税率为40%,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进行设备更新时的初始现金流量:

现金流出量:新设备的购入价格22500元

现金流入量:

1)旧设备的出售价格3000元

2)旧设备出售抵消税款

按照税法规定目前旧设备每年计提折旧

(12150-600)÷14=825

旧设备目前的账面价值为

12150-825×4=8850

旧设备抵消税款为

(8850-3000)×40%=2340

总初始现金流量为22500-3000-2340=17160

更新设备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为

1)年收入增加额为0.22×10000=2200

2)年成本节约额为0.28×10000=2800

3)年折旧增长额为

新设备年折旧额为(22500-1500)÷10=2100

年折旧增长额为2100-825=1275

年现金流入增量为

(2200+2800)×(1-40%)+1275×40%=3510

经营期现金流入量为

3510×(P/A,12%,10)=19831.5

更新设备的终结现金流量为

(1500-600)×(P/F,12%,10)=289.8

总现金流量为

19831.5+289.8-17160=2961.3

思考: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3年前,现在考虑是否更新。该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40%。税法规定旧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新设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首先计算新旧两设备的折旧额如下:

新设备现金流量

新手入门会计基础知识(1)

第2章会计基础知识 2.1会计结算种类: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付承付、信用证 2.2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3会计基本六要素: ①、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④、收入 ⑤、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⑥、利润 2.4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5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两种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2.6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7会计游戏规则: 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A、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B、体现会计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C、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D、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8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根本大法 会计准则→基本规范 会计制度→具体规范 第3章记帐是怎么回事 3.1借贷记帐法的原则: 借——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贷——资产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2帐本 3.3会计语言 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空间界限可分割性、时间界限可分割性、经济信息可靠性、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经济信息的相关性、会计确认的审谨性 ①、会计计量单位:货币、实物量、劳动量 ②、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价值、现行市价、现值、公允价值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中级会计师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专题

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事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A、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开发阶段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予以资本化 C、因执行新会计准则,短期投资改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D、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由7%改为5%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项目的是()。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 B、将履约进度的确定方法由投入法改为产出法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 3、S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10月以600万元购入W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法计价。S公司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准则,并按照新企业准则的规定将该项股权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2012年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450万元,则该会计政策变更对S公司2013年的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145 B、-150 C、-112.5 D、-108.75 4、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后,一般应当()。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B、调整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和上年数 C、调整变更当期期末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D、只需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积影响金额 5、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 A、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税后净利润的影响数 B、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投资收益、累计折旧等相关项目的影响数 C、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D、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后各有关项目的调整数 6、会计政策是指()。 A、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B、企业在会计确认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C、企业在会计计量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D、企业在会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7、对下列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一般应视同为本期发生的差错

2018基础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基础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说确的是()。 A. 经历投入、使用与退岀三个阶段 B. 过程分为采购、生产与销售 C. 过程分为购进、销售 D. 阶段分为收入、付岀 正确答案:D 光明公司对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短款680元,经查,该短款有400 应由其赔偿,其余原因不明,报经批准后,400元应记入()。 A. 待处理财产损溢 B. 库存现金 C. 其他应收款 D. 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C 某项经济业务为销售产品500元,货款尚未收到,发生短期借款利息实现制,则费用应记为()。 A. 500 B. 200 C. 300 D. 0元属于出纳员丽的责任, 200元。若采用收付

正确答案:D 下列关于会计凭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 B. 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C. 购销合同、费用预算属于原始凭证 D. 原始凭证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外来和自制原始凭证 正确答案:C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尽管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没有取得其所有权,上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A. 实质重于形式 B. 相关性 C. 可理解性 D. 可比性 正确答案:A 下列不属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的是()。 A. 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便于掌握 B. 总账登记详细,方便对账查账 C. 无需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而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D. 利用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保证记账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D 要求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的部门规章制度是但是会计 )。

会计继续教育基础会计练习答案

一课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企业在给计时工人发放工资采用的依据是(劳务计量) 3、货币是主要并唯一的计量单位(错误) 4、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5、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有:(ABCD) A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C财务增减及使用情况D资本基金的增减 2课 1、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简称资金运动(√) 2、企业的资金运动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 投入B使用 C 退出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分为收入和付出两个阶段(√) 4、财物报告的使用都有哪些(ABCD) A 投资人 B 债仅人 C 政府及有关部门 D 社会公众5、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AB ) A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B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履行责任。 3课 1、在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是(ABCD) A 事业单位B总公司 C 分公司D车间 2、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X) 3、下列不属于会计中期是(年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

反映会计主体生产活动。(X)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5、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4课 1、可比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SDD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变更。(X) 2、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依靠(C)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债权发生制B实质重于形式C可比性D可靠性 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是(A)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B可比性C可靠性D相关性4、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ABD ) A不高估资产B不低估负债 C 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D确认很可能发生的损失5、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ABCD ) A可比性B可靠性C相关性D可理解性 E 实质重于形式5课 1、账户是会计信息的存储器。(√)5:56 2、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则该企业应怎样记录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2013年会计继续教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__5小时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单项选择题 1.2012年1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上海试点,属于试点行业的是(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销售不动产 2.以下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带来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不利于确保中央财政收入)。 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不利于确保中央财政收入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3.目前,我国的增值税覆盖的领域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以上) 50%以下50%以上60%以下60%以上 3.我国从2004年开始试点的增值税转型指的是(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收入型转为消费型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收入型转为生产型生产型转为收入型 4.世界上,最先将增值税制度付诸实践的国家是(法国)。英国美国法国中国 5.我国营改增试点第二阶段应该是(覆盖全国范围、部分行业) 覆盖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覆盖部分地区、全部行业覆盖全国范围、部分行业覆盖全国范围、全部行业6.下列地区不属于我国营改增试点优先选择地区的是(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试点改革可以顺利进行)。地区服务业比重大,重复征税问题比较突出地区国税与地方矛盾小,便于协调 地区地方财力比较雄厚,可以弥补部分行业税收负担增加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试点改革可以顺利进行7.以下行业中,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的是(生活性服务业)。 转让无形资产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生活性服务业 8.以下不属于交通运输业中陆路运输服务的是(铁路运输服务)。 公路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缆车运输服务索道运输服务 9.如被确定为一般纳税人的试点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况,可对其进行纳税辅导,辅导期限为(不少于6个月)。 3个月6个月不少于6个月不少于12个月 10. 从事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规定的特定应税劳务可以选择简易方法征税,但一经选定,多长时间内不可变更(36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11. 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不包括(装卸费)。 建设基金装卸费铁路临管线运输费用铁路专线运输费用 12. 纳税人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而无销售额的,由哪个部门确定销售额(主管税务机关)。 主管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纳税人 13. 军队转业干部自主创业自领取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免征增值税(3年)。 6个月1年2年3年 14.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成本×(1+成本利润率))。 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1+成本利润率) 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15.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即(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购买价款 16. 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 100-200元200-300元300-500元500-1000元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练习题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A、国民收入变动率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C、税收乘数 D、平衡预算乘数 2、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 A、税收增减与政府转移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B、税收增减与政府购买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C、税收增减与居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 D、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3、财政政策乘数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的影响。 A、税收 B、政府购买 C、国民收入 D、政府预算 4、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 A、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抑制企业和个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B、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 C、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需求 D、降低投资支出水平,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5、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应采取的投资政策措施是()。 A、提高投资支出水平,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B、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扩大社会总供给 C、提高补贴,扩大转移支付,降低社会总需求 D、降低投资支出水平,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6、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A、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B、增税、增加财政支出 C、增税、减少财政支出 D、减税、减少财政支出 7、下列属于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进行类型划分的一项是()。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8、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称为()。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一、单选题 1、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应当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 A、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B、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C、未分配利润 D、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应当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计划终止,指该计划已不存在,即本企业已解除该计划所产生的所有未来义务。 2、上市公司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贷记库存股科目,如有差额,则借记或贷记()科目。 A、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B、预计负债 C、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D、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上市公司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贷记“库存股”科目,如有差额,则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3、下列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股票是已经现实持有的、归属受到限制的收益 B、限制性股票主要适用于成熟型企业 C、限制性股票往往可以激励人和吸引人 D、限制性股票主要适用于刚成立的企业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限制性股票是指按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只有满足预定条件时,激励对象才可将限制性股票抛售(解锁);预定条件未满足时,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者按激励对象购买价格回购。限制性股票是已经现实持有

2016会计继续教育考试基础3

一、单选题 1、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不变时,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销售量越大,亏损(B)。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2、售量在寿命周期各阶段上的变化趋势不同,当销售量前期增长稳定,后期增长减慢时,属于(C)阶段。 A、萌芽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3、为改变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进行的决策指的是(B)。 A、短期经营决策 B、长期经营决策 C、短期筹资决策 D、长期筹资决策 4、由于投资于存货而不投资于其他可盈利方面所形成的机会成本指的是(D)。 A、变动订货成本 B、固定订货成本 C、付现成本 D、资本成本 5、(B)通过定期向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报送财务报表,

使它们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A、管理会计 B、财务会计 C、成本会计 D、预算会计 6、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A)。 A、40年代 B、5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7、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将正常经营下去,指的是(A)。 A、持续经营假设 B、会计分期假设 C、理性行为假设 D、多层主体假设 8、(A)即为获取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内部信息成本和外部信息成本。 A、信息成本 B、信息效益 C、信息利益 D、信息假设 9、(A)又称ABC成本法。 A、作业成本法

B、质量成本法 C、重置核算法 D、价值比率法 10、不属于我国加快发展管理会计的必要性的是(B)。 A、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B、优化社会结构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C、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D、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快发展管理会计。 11、不属于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的是(C)。 A、相关性。 B、可信性。 C、稳定性。 D、及时性。 12、科学管理导致了管理会计的萌芽。为了配合科学管理的实施,会计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专门的记录和反映,从而出现了与传统财务会计所记录和反映的不同性质的事项。不包含的具体内容有(D)。 A、标准成本制度的萌芽。 B、日常控制和管理。 C、成本性态分析。 D、责任会计的建立。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会计分支。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vip专享]2013年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2013年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一.判断题: 1.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整体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生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情形。( 2.56分) 错误 2. 定量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概率技术、问卷调查、压力测试法、敏感性分析等。(2.56分) 错误 3. 员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对员工素质的控制。(2.56分) 正确 4.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风险导向、自下而上的原则来确定需要评价的分支机构、重要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2.56分) 正确 5. 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2.56分) 正确 6. 业务外包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2.56分)

正确 7. 对于为实现单个或整体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这些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2.56分) 正确 8. 企业应当定期对季度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2.56分) 错误9.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绝对保证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是合法的。(2.56分) 错误 10. 企业应当在评价报告中明确财务报表日之后截至内部控制评价日发生的,可能影响财务报告控制目标有效性的所有重大变化。(2.56分) 正确 11.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控制要素 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2.56分) 错误 12. SOX法案规定,绝对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上市客户提供某些非审计服务,包括簿记、代编报表、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评估、保险精算、内部审计等。()(2.56分) 错误

第17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 73 讲-会计政策及变更 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 更正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和差错更正等内容。近三年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从试题分数看,本章内容不太重要。 2019 年教材主要变化 按照收入及金融工具等准则修改了部分表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的概念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 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具有如下特点: (一)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三)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2.存货的计价,是指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例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4.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无形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 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8.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方法。 9.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即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10.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 11.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二、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企业的会 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三)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以下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1 年) A.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练习题答案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正式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正式)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无法将财务与业务活动融合在一起 B、管理会计在单位控制和评价方面作用甚微 C、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 D、管理会计不是会计的重要分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贾某是某大型建筑企业的财务总监,在其下列的会议发言中,不恰当的是()。 A、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B、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C、管理会计是在公司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D、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不包括管理会计咨询

服务市场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选项D错误。 3、下列属于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的内容是()。 A、资产 B、应用指引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选项属于会计六要素的内容。 4、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

会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 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 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 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 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 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 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 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

13年会计继续教育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出纳人员每天的日程安排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进行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核对 上班第一时间,检查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印鉴及其他贵重物品 按顺序办理各项收付款业务 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出纳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填制或审核原始凭证期末结账,结出日记账余额 进行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核对编制出纳报告 3、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支出的处理中,不包括()。 明确支出的金额及用途付款审批付款退回收入退回 4、出纳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做好现金收付的核算与管理做好银行存款的收付核算与管理设置并登记出纳账会计档案保管5、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收入的处理中,不包括()。 清点收入金额收入退回弄清金额及来源付款审批 6、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内部牵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出纳工作移交表不包括()。 库存现金移交表固定资产移交表银行存款移交表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移交表 8、出纳工作的回避要求中,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不包括()。 三代以上旁系血亲以及配偶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夫妻关系 9、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企业出纳人员的是()。 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妻子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儿子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妹妹会计中介机构人员10、下列不属于出纳人员职责范围的是()。 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要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汇、购汇等有关规定,办理外汇业务 保管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11、出纳工作移交表不包括()。 库存现金移交表固定资产移交表银行存款移交表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移交表 12、出纳人员的配备形式不包括()。 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多岗多人 13、实行电算化会计的企业出纳工作交接内容不包括()。 会计软件及会计软件有关的密码或口令 存储会计数据的介质包括磁带、磁盘和光盘等 其他资料指有关电算化的其他资料和实物等 原出纳人员无需将有关事项对后任出纳人员进行有关介绍 14、下列选项中,不具有假币没收权属的是()。 银行地税局公安司法部门 15、假钞鉴别的常用技巧不包括()。 纸张识别水印识别凹印技术识别颜色识别 16、下列不是我国现行货币面值的是()。 500元100元50元20元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练习题精讲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练习题精讲 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追溯调整法·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A.存货发出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B.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C.固定资产由于未来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答案】B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C和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单选题】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外出租的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成本模式核算)的账面原值为14 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且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将该办公楼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公允价值为17 600万元。对此项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应调整2017年1月1日留存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3 000 B.4 000 C.1 000 D.4 750 【答案】A 【解析】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甲公司应调整2017年1月1日留存收益的金额=[17 600-(14 000-400)]×(1-25%)=3 000(万元)。 【会计估计变更·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B.如果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当期的金额较大,应进行追溯调整 C.如果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当影响金额较大时应进行追溯调整 D.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D 【解析】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正确。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1分) 计入营业外支出 计入管理费用 计入财务费用 冲减坏账准备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不包括()。(1分)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关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衔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新准则下不再设置长期待摊费用 新准则没有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新准则要求小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一律采用成本法核算 转账时,应首先结转执行新准则前各项资产和负债所清查出的损益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企业外购的存货采购成本不包括()。(1分) 运输费 装卸费 可抵扣的增值税 购买价款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是小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1分)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预付账款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投资活动按照投资行为介入程度可分为()。(1分) 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风险投资和无风险投资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折现。()(1分) 正确 错误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当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时不做账务处理。()(1分) 正确 错误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简介4 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余额。()(1分) 正确 错误

13年会计继续教育答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一、 选择题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但不包括( 事业单位经营的接受外单位要求 投资回报的项目 )。 . 以下不属于单位预算执行主要任务的是( 加大收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 。 下列关于事业支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包括了通过所有事业单位收入安排的用于事业发展的支出 ) 。 下列关于专用基金管理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收支要平衡 ) 。 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是(结转资金 ) 。 修购基金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列支比例为( 50% ; 50% ) 。 事业单位在负债管理上应当注意把握借款的结构,控制借款的( 资金成本 ) 。

事业单位在负债管理上应当区分不同负债,实施分类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对于应付款项,应当及时组织 清理,保证按时进行结算 ) 。 事业单位进行清算后,应当履行相应的资产处置程序,下列处理办法正确的是(分立的事业单位,全部资 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给分立后的事业单位 ) 。 财务分析中分析单位人员是否控制在国家核定的编制以内属于( 分析定员定额情况 ) 。 比率分析法是指对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数进行分析的种方法, 其中资产负债率是 (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 ) 。 . 将财务分析划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的依据是( 财务分析的内容 ) 。 固定资产中的通用设备要求使用期限超过( 1 年 ) ,单位价值在( 1000 元 )以上。 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是(基本支出一离退休人员 支出 ) ÷实际在编人数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和答案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 1、甲企业2010年年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 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8 100 B.8 700 C.5 700 D.5 100 A B C D 2、某企业2008年4月1日从银行借入期限为3年的长期借款400万元,编制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时,此项借款应填入的报表项目是()。 A.短期借款 B.长期借款 C.其他长期负债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A.已销商品收入 B.原材料销售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D.股票投资所得收益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不应在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列示的是()。 A.对外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 B.对外捐赠支出 C.对外出售商品成本 D.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成本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支付给提供劳务人员的工资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A B C D 6、甲企业201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5 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2 0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5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余额为500万元,“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为300万元。该企业201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3 000 B.225 C.2 75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