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除 虫 脲

除 虫 脲

除虫脲

无色晶体,熔点230℃~232℃(分解)。溶解度:水

0.08mg/L(pH 5.5,200C),丙酮6.5g/L(20℃),二甲基甲酰胺

104g/L(25℃),二嚼烷20g/L( 25℃),中度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中文名

除虫脲

性质

无色晶体

熔点

230℃~232℃(分解)

溶解度

水0.08mg/L(pH 5.5,200C)

1概述编辑

【化学名称】1一(4一氯苯基)-3-(2,6-=氟苯甲酰基)脲。

IUPAC

Name:N-[(4-Chlorophenyl)carbamoyl]-2,6-difluorobenzamid e[1]

CAS No:35367-38-5

分子式:C14H9ClF2N2O2[2]

分子量:310.68

[3]

又名敌灭灵,灭幼脲1号。

属灭幼脲类杀虫剂,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

2特性编辑

英文名称:diflubenzuron

曾用主要商品名:除虫脲、敌灭灵、伟除特、斯代克,斯迪克,斯盖特、蜕宝、卫扑、易凯、雄威[4]

纯品为白色结晶,原粉为白色至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

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对光、热比较稳定,遇碱易分解、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对甲壳类和家蚕有较大的毒性,对人畜和环境中其他生物安全,属低毒无公害农药。

3杀虫机理编辑

其杀虫机理和过去的常规杀虫剂截然不同,既不是神经毒剂,也不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同时对脂肪体、咽侧体等内分泌和腺体又有损伤破坏作用,从而妨碍昆虫的顺利蜕皮变态。

除虫脲为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与灭幼脲三号为同类除虫剂,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从而抑制幼虫、卵、蛹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虫体畸形而死亡。害虫取食后造成积累性中毒,由于缺乏几丁质,幼虫不能形成新表皮,蜕皮困难,化蛹受阻;成虫难以羽化、产卵;

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和其它作物的害虫防治。防治对象为鞘翅目、双翅目、单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害虫,如玉米螟、蚜虫、油菜花露尾甲、甘蓝夜蛾、菜粉蝶、苹果蠹蛾、苹蚜、棉蚜、桃小食心虫等。

中文名

氰戊菊酯

英文名

fenvalerate

化学式

C25H22ClNO3

基本信息编辑

CAS:51630-58-1

结构式:

化学名称:(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S)-2-(4-氯苯基)-3-甲基丁酸酯[(S)-α-cyano-3-phenoxybenzyl(S)-2-(4-chlorophenyl)-3-m ethylbutyrate]。

曾用名:速灭杀丁、擂猎、高标、鸣杀、顺歼、锁蚜、奇治、

绿友、菜棒、凌丰、正安、速夺、帅刀、孟刀、稳击扑击、力击、力尤、标榜、夯虫、银击、好夺、赛进、喷完、砍剁、太徒通、百灵鸟、稳化利、年成好、田老大、万丁死、速克死、快灭杀、安霍特、关功刀、悦联杀灭、辉丰虎净。

性质编辑

原药为褐色粘稠液体,比重为1.26(26℃),沸点大于200℃(1.0m mHg),熔点59.0~60.2℃,蒸气压2.6×10-7mmHg(20℃)。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甲苯、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燃点420℃,闪点大于200℃,常温贮存稳定性两年以上。

原药为黄色到褐色粘稠状液体,室温下有部分结晶析出,蒸馏时分解。对热、潮湿稳定,酸性介质中相对稳定,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

主要用途编辑

该品为广谱高效杀虫剂,作用迅速,击倒力强,以角杀为主,可防治多种棉花害虫,如棉铃虫,棉蚜等,广泛用于防治烟草、大豆、玉米、果树、蔬菜的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家畜和仓储等方面的害虫。该品使用量很少,一般防治棉花害虫每亩用有效成分4-10g,防治烟草害虫每亩用有效成分3-10g,防治玉米和其他谷类害虫用量一般为每亩用有产成分2-10g。[1]

毒性编辑

氰戊菊酯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51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101mg/m3,,对兔皮肤有轻度刺激,对眼睛有中度刺激。没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对蜜蜂、鱼虾、家禽等毒性高,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河流、池塘、桑园和养蜂场。

适用作物编辑

氰戊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可广泛使用于棉花、麦类、水稻、花生、大豆、豇豆、菜豆、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辣椒、茄子、苹果、梨、桃、杏、李、葡萄、枣、柑橘、荔枝、香蕉、花卉、茶树、(农业部第199号公告,明令禁止氰戊菊酯不能使用在茶树上)林木等多种植物;对棉铃虫、菜青虫、烟青虫、茶毛-4豆荚螟、夜蛾类、食心虫类、潜叶蛾类、螟蛾类、毛虫类、刺蛾类、尺蠖类、造桥虫类、蚜虫类、叶蝉类、飞虱类、椿象类、蝗虫类、食叶甲虫类等许多种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适用范围编辑

特点氰戊菊酯杀虫谱广,对天敌无选择性,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剂型 20%氰戊菊酯乳油。

适用范围对鳞翅目幼虫效果良好。对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对螨无效。适用于棉花、果树、蔬

菜、大豆、小麦等作物。

使用方法编辑

1、棉花害虫的防治棉铃虫于卵孵盛期、幼虫蛀蕾铃之前施药,每亩用20%乳油25-50ml水喷雾。棉红铃虫在卵孵盛期也可用此浓度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可兼治红蜘蛛、小造桥虫、金刚钻、卷叶虫、蓟马、盲蝽等害虫。棉蚜每亩用20%乳油10-25ml,对伏蚜则要增加用量。

2、果树害虫的防治柑橘潜叶蛾在各季新梢放梢初期施药,用20%乳油5000-8000倍喷雾。同时兼治橘蚜、卷叶蛾、木虱等。柑橘介壳虫于卵孵盛期用20%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

3、蔬菜害虫的防治菜青虫2-3龄幼虫发生期施药,每亩用20%乳油10-25ml。小菜蛾在3龄前用20%乳油15-30ml/亩进行防治。

4、大豆害虫的防治防治食心虫于大豆开花盛期、卵孵高峰期施药,每亩用20%乳油20-40ml,能有效防治豆荚被害,同时可兼治蚜虫、地老虎。

5、小麦害虫的防治防治麦蚜、粘虫、于麦蚜发生期、粘虫2-3龄幼虫发生期施药,用20%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①防治枣树、苹果等果树的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刺蛾、卷叶虫等,在成虫产卵期间,于初孵幼虫蛀果前喷布3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可杀灭虫卵、

幼虫,防止蛀果,其残效期可维持10-15天,保果率高。

②防治螟蛾、叶蛾等,在幼虫出蛰为害初期喷布2000-3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液,杀虫保叶效果好,还可兼治蚜虫、木虱等。

③防治叶蝉、潜叶蛾等,在成虫产卵初期喷布4000-5000倍20%乳油液,杀虫保叶效果良好。

④防治枣树、苹果等果树的食叶性害虫刺蛾类、天幕毛虫、苹果舟蛾等,在低龄幼虫盛发期、集中为害时喷布20%乳油2000-5000倍液。

注意事项编辑

1、不要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用。

2、对蜜蜂、鱼虾、家蚕等毒性高,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河流、池墉、桑园、养蜂场所。

3、在害虫、害螨并发的作物上使用此药,由于对螨无效,对天敌毒性高,易造成害螨猖獗,所以要配合杀螨剂。

4、在使用过程中如药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肥皂清洗,如药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误食,可用促吐、洗胃治疗,对全身中毒初期患者,可用二苯甘醇酰脲或乙基巴比特对症治疗。

?hgqngw0536

?商城

?消息

?|

?百度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进入词条搜索词条帮助

首页

吡丙醚

中文名

吡丙醚

英文名

pyriproxyfen

别称

灭幼宝、蚊蝇醚、施定康

化学式

C20H19NO3

1吡丙醚编辑

蚊蝇醚化学名称:4-苯氧苯基(RS)-2-(2-吡啶基氧)丙基醚

2理化性质编辑

化学性质

熔点: 45-47°C,密度: 1.32,储存条件: 0-6°C,纯品为结晶。

m.p.45~47℃,蒸气压0.29×10-3Pa (20℃),相对密度1.23 (20℃)。

溶解度为:二甲苯50 g、己烷40 g、熔点: 45-47°C,密度: 1.32,储存条件: 0-6°C,纯品为结晶。m.p.45~47℃,蒸气压

0.29×10-3Pa (20℃),相对密度1.23 (20℃)。溶解度为:二甲苯

50 g、己烷40 g、甲醇20g

储存条件

0-6°C蒸气压133.3×10-7帕(22.8℃),甲醇200克/升(20℃),水0.37毫克/升(25℃)。

毒性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吡丙醚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毫克/公斤,大鼠争性吸入LC50>13000毫克/米3(4小时)。对眼有轻微刺激作用,无致敏作用。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突变、致畸反应。大鼠6个月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400毫克/公斤;大鼠28天吸入试验无作用剂量。

3用途编辑

本品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对梨木虱、烟粉虱、介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梨黄木虱、蓟马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本品对苍蝇、蚊虫等卫生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抑制蚊、蝇幼虫化蛹和羽化作用。蚊、蝇幼虫接触该药剂,基本上都在蛹期死亡,不能羽化。该药剂持效期长达1个月左右,且使用方便,无异味,是较好的灭蚊、蝇

药物。

制剂:0.5%灭幼宝颗粒剂、0.5%灭幼宝颗粒剂、10%可汗乳油

理化性质及规格:0.5%灭幼宝颗粒剂由吡丙醚、乳化剂、溶剂、载体、填充剂配制而成。本品为淡黄色颗粒剂,密度0.710.93,粒径297-590微米粉,水分<1%,常温贮存2年产品质量稳定。4产业编辑

产业背景

吡丙醚最早在1989年由日本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在公共卫生事业上登记使用,1995年开始在日本登记在农业上使用。在国外的应用非常普遍,包括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等众多外国公司各种剂型的产品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

吡丙醚作为卫生杀虫剂的有效成分登记,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蚊、蝇的幼虫孑孓和蛆。在中国,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该药的原药及制剂产品。

吡虫啉

吡虫啉在杀虫剂中早已经名声在外了,早已经被广大农民朋友所熟悉和知晓,但是在使用中有的农民朋友还是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它的具体正确的使用方法,今天就从杀虫剂吡虫啉的简单介绍到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作物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希望由中国农药第一网为你编辑这篇文章后对吡虫啉有更深刻的了解。

有效成分吡虫啉(imidacloprid)

常见商品名称吡虫啉、艾美乐、康复多、大功臣、大丰收、蚜虱净、一遍净、扑虱蚜、高巧、连胜、必林、毒蚜、蚜克西、蚜虫灵、虱蚜灵、敌虱蚜、抗虱丁等。

主要含量与剂型 5%乳油、5%片剂、1 0%可湿性粉剂、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70%可湿性粉剂、70%水分散粒剂、200克/升可溶液剂、350克/升悬浮剂、600克/升悬浮种衣剂、70%湿拌种剂等。

理化性质吡虫啉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3.8℃(结晶体I)、136.4℃(结晶体Ⅱ),微溶于水、甲苯、异丙醇,可溶于二氯甲烷,pH5~11稳定。原药外观为浅桔黄色结晶。在土壤中稳定性较高,半衰期150天。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so为126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试验条件下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高等动物、鱼、鸟类低毒。

产品特点吡虫啉是一种吡啶类杀虫剂,具有内吸、胃毒、触杀、拒食及驱避作用,杀虫谱广、药效高、持效期长、残留低。其杀虫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而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

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该药速效性好,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且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吡虫啉常与杀虫单、杀虫双、噻嗪酮、三唑锡、三唑磷、异丙威、抗蚜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灭多威、敌敌畏、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

氰戊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脲、哒螨灵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剂。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吡虫啉广泛适用于瓜果蔬菜、粮棉油作物、甜菜、茶树、马铃薯、落叶果树、常绿果树及观赏植物等,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蚜虫类、叶蝉类、粉虱类、飞虱类、蓟马类、木虱类、盲蝽类等,并对鞘翅目的甲虫、双翅目的斑潜蝇和鳞翅目的潜叶蛾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还可作为卫生杀虫剂及杀白蚁剂使用。

吡蚜酮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中文名

吡蚜酮

属性

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

开发

1988年

分子式

C10H11N5O

CAS号

123312-89-0

别名:吡嗪酮

吡蚜酮分子式

所属类别:杀虫剂

英文名称:Pymetrozine

含量:50%WDG

分子式:C10H11N5O

分子量:217.23

化学名: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

毒性:吡蚜酮大鼠经口LD501710mg/kg,大鼠经皮LD50>2000mg/kg。

理化性质:编辑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217℃。

蒸气压(20℃):<9.7510-8pa。

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

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原药规格:

外观:白色或浅色粉末。

有效成分含量,%:≥95.0

丙酮不溶物,%:≤1.0

水份,%:≤1.0

PH值范围:6-9

制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外观:浅黄色疏松粉末,无团块。

吡嗪酮含量,%:25.0

悬浮率,%:≥75

润湿时间,S:≤90

细度(通过44mm孔径筛),%:≥98

水分,%:≤1.5

PH值范围:8.0-10.0

作用原理:编辑

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

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产品特点编辑

●选择性强——本品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

施药技术编辑

●用药量: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亩用药5克;防治小麦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10克;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50%吡蚜酮WDG515-20克;防治棉花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20-30克;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施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作常规喷雾或兑水1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

其他相关编辑

适用范围:蔬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

防治范围: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

注意事项: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尤其对目标害虫的危害部位。

相关文档